跨越,再跨越高考作文
2015年高考实用指南:女生怎样跨越理科障碍
女生多参加科技兴趣活动,对培养学习理科兴趣有帮助。
真光中学谭同学:我是个刚上高一的女生,班主任说上高中后最大的难关是数理化,理科一直是我的弱项,这下我更恐惧了。听说女生上高中后理科学得不如男生,导致总体成绩下降,真是这样的吗?我们女孩子怎样才能学好理科呀
记者采访了重点中学几个理科老师以及理科女尖子生,他们的意见和经验可以给理科成绩不好的女生一些参考。
女生学理科也有优势
在传统观念中,女生擅长学文科,而理科则是男生的天下。不过,在采访中,不少理科老师向记者肯定了女生学理科的优势。
广州市真光中学数学老师林小健认为,相对于男生,女生贵在能够沉下心来,记忆力好,虽然反应可能不及男生快,但是只要将勤补拙,学习理科不会比男生差,尤其在准确率方面女生会高过男生。
老师在出题的时候会把反应时间都考虑进去,只要平时多做多练,就不用担心考试时间不够。所以综合起来,男生女生学习理科,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女生大可不必对理科心存恐惧。
摆正心态培养兴趣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化学老师王勇认为,高中新生尤其是女生会存在心理落差,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可能会有自卑、兴奋等不同的情绪,造成在学习上有所松懈。在这种情况下,女生不要自我封闭,应该用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类事物。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物理老师赵建辉认为,一些女生每次考试会更多地关注分数的高低,而不是其中暴露的问题,这种为分数而学习的心态是不可取的。高中是个新起点,女生应该培养学习理科的兴趣,多参加科技活动和相关社团活动,打好基础。
勿靠题海战术死攻
赵建辉认为,女生学理科的短处在于理科思维能力不如男生活跃,要通过多做习题训练提高思考能力,而在这过程中女生的细心与耐心也可以更大地发挥优势。不过应注意的是,普遍勤奋的女生可能会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一味追求做题量但缺乏思考和总结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应多听老师的指导,精做老师布置的题目,不要盲目选择额外的题。
林小健还建议,女生在做理科习题时应增强多样性,多做不同类型的题目,对同一类型的题进行小结,效果更佳。
另外,有些女生学习的开放性不如男生,影响了理科的学习。赵建辉认为,不少女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稍弱,有问题不敢提出来,从而背上心理包袱。其实应该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寻求解决方法。王勇也指出,女生要善于发问,不要光顾着自己去钻去学。有些内容尽管老师已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课了,但是思维还是会有差距,因此与同学交流讨论是女生学好理科的有效方法。
女生攻理科有五招
1.主动去学那些自己不喜欢或有点害怕的功课。在安排预习、复习各门功课的顺序时,应该把数理化等学科放在前边,以留出充裕的时间。
2.要懂得读理科课本的重要性。许多同学写作业,拿起练习本就解题,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动笔之前先把教科书翻一遍,理一理教师讲课的思路,理清楚了,再解题。而解题时,一定要把每一步运算的根据说清楚,这样有助于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高位跨越作文的审题立意关训练题解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虽长,提示语却很明确,因此审题难度不是很大。本题的审题方法是审材料提示语。
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从野鸭的话来看,可以提取成功来自于勤奋的观点。但是材料的倾向持否定态度,因此可以逆向立意。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从青蛙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发展长处下笔。
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从仙鹤的角度来看,应该多方面发展。
综合小动物的故事情节。笔者认为,此文可以有以下几种立意。
1、从管理局的角度看,要正确引导,不拘一格,因材施“教”,发展长处。
2、从小兔子的角度看,要正确定位,挖掘潜力,刻苦努力,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
注:如果从刻苦勤奋这个角度去写的话,一定要有个前提就是,正确定位。
弄清立意后,可以从“长处”的内涵入手,揭示长处具体指什么。“长处”指某个方面的优点,特长或优势。它可以指某个人某个方面的思维品质、特长等,也可以写某个团体、国家、民族等的优点、特长或优势。
除此之外,也可以从“怎么办”入手,分析如何发展长处,如何正确定位,如何引导,如何努力等,列出几个分论点,这样立意就可以写成并列式议论文。
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立意,这样写正反对照式较合适。当然,也可以选择写成记叙文,构思几个人物或集体,通过故事情节去揭示发展长处的益处或弊端。在虚构故事时,如果能塑造出两个人物、企业、民族等,采用对比的手法,效果会更好些。
名师点评全国Ⅰ卷
2009年全国卷Ⅰ高考作文题继续延续了近三年高考作文出题的思路,是材料命意作文。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出的不错,既贴近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又和我们国家社会的实际息息相关,命题的开放性和含蓄性都确保了学生们有话可说,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分度。立意是否全面深刻,情感是否真挚感人,材料是否条理准确,文体是否明确,结构是否明晰,语言是否有文采,这些都是可以将学生的作文等级区分出来的。
从审题上说,我们首先可以区分两个角度:
兔子、小狗、小龟和小松鼠这是一类,培训班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是一类。
兔子、小狗、小龟和小松鼠象征正在成长的生命个体,具体可以说是我们青少年。
培训班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象征社会、学校、家庭等。
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是看到了受教育者努力后成功的可能性,强调后天的努力。很显然他没有看到,先天条件的制约,没有准确的给受教育者定位,没有因材施教。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强调的是扬长避短,看到了优胜劣汰的关键。但很显然,他没有意识到,生活中“一招鲜”有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看法也不全面。
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能够比较全面的看问题,看到了受教育者先天条件的制约,不盲目的模仿,不回避努力的因素,同时强调了兔子广泛的学习,多掌握适合自己的生存本领,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条条大路通罗马。既强调了奔跑的生存本领,同时,又要多创造发现掌握适合自己的本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你可以站在社会,学校,家庭这个角度谈如何培养年轻人,如何既发挥受教育者的长处,同时又要多了解发现孩子的生理特点个性特点,帮助孩子培养更多的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的技能,因材施教,作智慧的引路人。
你也可以站在孩子自身角度来谈,作为新世纪的年青人,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在哪里,也就是自知,然后充分的发挥这种优势,同时你又要了解这个社会,和你之外的其他人,也就是知人,然后寻找自己的潜力空间,加以培养,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扼住自己命运咽喉的人。
总之,审题要全面,立意要周到深刻,从文体上看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应该都可以出彩,但文体必须明晰,结构必须清晰,不能写成四不像作文,从材料上看古今中外都有的谈,比如李白,苏轼,柳永,宋徽宗 比尔盖茨 赵本山 奥运冠军村官 金融危机 等等,材料关键是要用的准确,扣题要准,能不能将真情实感融入材料中,能不能将材料细节处理好,能不能将材料中叙述,议论,抒情处理好都是能否完成好材料写作的关键。当然语言是否清通而且有文采,打动人,行文中不出现错别字都涉及到一个高中学生作文的基本功。要在高考作文这样的舞台上取得好成绩,和平时的努力是绝对分不开的。
跨越空间距离,感受彼此温情
君记否,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防疫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但抗“疫”却密切了你我的关联。只要我们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定能逾越疫情的寒冬,感受彼此的温情。
保持有效距离,是你我安全的保障,彼此联系的根基。
疫情暴发初期,封城令下,英雄武汉自我隔离,阻绝了病毒的肆意蔓延,顾全了中国的大体全局;“一米线”拉起,减少了互相的促膝密谈,避免了飞沫恣意传播;“不走亲,不结友”的倡议,暗淡了走街串巷的喧嚣热闹,奠定了抗“疫”的坚实基础。这种距离,饱含着无限牵系的温情呵护,也浸染着你我生命的尊重捍卫。这种距离,缩短了我们重逢的时间,但却让爱在这里交融。
试想,若没有这一系列“硬核措施”,如今无数企业怎能顺利复工复产,我们又如何能专心读书,安心坐在考场之中呢?人世间最大的距离莫过于生与死。我们今天一时的“远离”是为了明天相守团聚,更是为了不留下一生不得相见的遗憾。
如果疫情是一条鸿沟,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联系便是逾越鸿沟的桥梁,直抵人心深处。
牢守灵犀相联,是和衷共济的方舟,众志克艰的长城。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请听,那是来自北京大学自请长缨的英雄们必胜的呐喊,一路南下,带来最有力的援助;且看,那是平凡人的生活中,我们也感受到像快递小哥汪勇等一代青年的担当,不避风雨,送去做温暖的关爱;细思,那些来自世界各国的鼎力相助,跨过大洋,奉上默默的祝福。举国上下,世界一道,共同守护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才让疫情的距离不再是冰冷的寒冬,反而成为温情的载体。这种联系,让我们密切携手同呼吸共战“疫”,亦坚定我们必胜的信念,迈向更好的未来。
逾越疫情的冬天,感受心连心的温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隔离病毒,但从未隔离那份最真挚的爱。云开雾散,拨云见日。这既归功于国家高度重视,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也归功于华夏儿女万众一心的凝聚伟力,也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援手合力。这份力量,时刻准备迸发;这种精神,永远刻进中华儿女的骨子中;这份使命,永远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自豪。
疫情正是磨砺之石,将全人类铸成一把锋利的宝剑,从此无惧所有,所向披靡。“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唯愿每个人都能跨过空间上的距离,感受彼此心连心的温情。
鲁迅先生曾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而今,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读懂这份距离,谨记里面的爱意,看清这种联系,守护其间的温情。坚持从点滴做起,以视频通话代替面对面的交谈,以“拱手礼”代替“握手拥抱”。请记住:你是什么样,国家就是什么样。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之未来则国之未来!
意关高位跨越作文的审题立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靳贺良
高考作文,贵在审题立意。“意”,是一篇文章的命脉,它决定着文章的思想高度、情感纯度和价值信度,制约着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整体框架。立意,反映出考生理解命题意图、对接社会生活的才智,显示着考生发掘隐含信息、透视事物本质的能力。因而,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隘,同时也是评判作文是否偏题离题、是否切题合题的第一把尺子。若在审题立意这一关出了大故障(离题,失“意”),那将会付出几十分的代价。要想高位跨越审题立意关,必须具备以下诸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明晰题型,把握规律。
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大都采用话题作文、定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题型。明确三种题型的各自模式及其在取材、表述、要求等各方面的不同特点,是准确审题立意的关键。
话题作文是汲取了命题作文的长处,并在材料作文的土壤中孕育而生的一种题型。话题显然不能等同于标题;话题前边的导语,也不是借以扩写、改写的材料。话题的作用是,框定了说话写作的范围,不规定论点或主题;提供了说话写作的由头,不提供思辩论说的材料;提供了联想想象的张力场,不提出构思作文的具体背景。可见话题作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所给话题不是文章的标题,不再限定文章的立意,因而,较大限度地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具有求异性的特点。二是不再限定取材的狭窄走向,考生可凭借丰富的联想想象,凭借自己对生活的熟悉和各自爱好,广开材源,因而具有宽泛性的特点。三是取消了体裁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限制,考生可率性而为,扬长避短,因而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高考话题作文的命制,具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材料型话题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择取材料中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概括成一个话题。如2006年的广东卷、江西卷的作文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和“雨燕减肥”就是这种类型。二是解析式话题作文。为了帮助考生全面理解话题的含义,以拓宽思维空间,降低审题难度,命题者在话题推出之前先来一段解析话题的文字。请看2006年的安徽卷作文命题:“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为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请以“读”为话题,写有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同样,2006年的四川卷话题“问”,也是采用这种题型。对待这类命题,我们千万不可忽视话题前的解析性文字。解说语中的每一个或实或虚的义项,恰好是审题立意的视点。考生应当分析比较,选择其中最熟悉的、理解最深刻的义项作为立意的着力点。三是直示式话题作文。即不加任何导语引言,直接出示话题。上海市高考作文命题曾经使用过这种形式(以“忙”为话题,以“杂”为话题)。这种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题的难度。四是隐蔽型话题。命题并不出示具体话题,而是出示一则材料,让考生或以“材料的寓意为话题”作文,或根据自己阅读材料的“启发”作文。2005年的湖北卷就采用了这种命题方式。
话题的表述方式,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从话题的要素上看,又可分为一元话题和多元话题。从话题的意义上看,有托物类话题,如“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凤头、猪肚、豹尾”(2004年、2005年江苏卷)、“一枝一叶一世界”(2005年浙江卷)、“雨燕减肥”(2006年江西卷)、“今年花胜去年红”(2005年辽宁卷)等。有理念类话题,如“诚信”(2001年全国卷)、“心灵的选择”、(2002年全国卷)、“生无所息\/生有所息”(2006年浙江卷)、“包容”(2004年北京卷)、“双赢的智慧”(2005年山东卷)等。有情境类话题,如“跑的体验”(2005年湖南卷)、“走与停”(2006年重庆卷)等。有关系类话题,它以多元方式呈现,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其中有正反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准确扬弃,如“蛮横与谦和”、“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2004年全国卷);有对立统一关系,表面对立,实则统一,如“看到别人与看到自己”、“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2004年重庆卷)、“走与停”(2006年重庆卷)、“出名与平凡”(2004年辽宁卷)、“材与非材”(2004年天津卷)、“忘记与铭记”(2005年全国卷)、“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2005年湖北卷)等;有因果相承关系,话题的两元之间呈现因果关系,如“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2003年全国卷)、“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2004年全国卷)等;有条件结果关系,条件制约着结果,如“语言与沟通”(2004年广东卷)、“位置与价值”(2005年全国卷)、“人文素养与发展”(2004年浙江卷);有同类并列关系,如“凤头·猪肚·豹尾”(2005年江苏卷)等。明晰话题的各种类型,有助于把握话题立意的规律。
材料作文是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高考作文盛行的一种命题方式。它往往是出示一则或几则材料,根据材料的寓意作文。作为高考的一种命题形式,较之定题作文,它避开了当年的时政热点,较好地、有效地防止了猜题押题。命题所选材料灵活多样,有文字材料,也有绘画材料。材料中或援引新闻事件,或叙写历史故事,或假托寓言童话,或组合名言警语,或出示一首小诗,或叙述名人逸事,或描绘生活情境,或提供漫画图形。由于材料寓意的丰富性和引发考生思维的多样性,故材料作文相对减少了对学生创作个性的束缚。但是,也应看到,所供材料因是为“考”而设,大都含有一定的隐秘性,写作时稍有不慎,就会偏题以至离题。考生必须认真解读材料,捕捉寓意,触类旁通,提炼出一个为文的主旨,否则将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另者,材料作文往往是援事而发,因而有着文体的限制(适合写议论文),无疑也会使一部分考生难以发挥文体的特长。
定题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经常采用的一种最传统的命题方式,它往往是直接提供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作为文章的标题(有时也要求考生自主填入空缺词语,称为半命题作文,如“我更喜欢漫画 ”),然后附加文体和字数等要求,让考生作文。但近几年来,随着话题作文这一形式的出现,定题作文的形式也有了明显的改革,它常常在出示题目之前加上一段引导性解说性文字。例如,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作文的题目“水的联想”前边加入了一首诗歌;2005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安”的前面出示了一串关于“安”的词语,2005年山东高考卷作文题“双赢的智慧”前边引入了一则材料,2006年湖南卷“谈意气”题前解释了“意气” 的三个义项等等。这种由“材料”、“导语”引出作文题目的方式,吸收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一些长处,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难度,有限度地扩大了考生立意选材的空间。纵观近几年来十多家分省自主命题的作文试题,定题作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定题作文较之话题作文,有着较强的限制性,它可以避开话题作文容易陷入的过宽过泛的弊端(因话题作文的内容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故时有“克隆”现象发生)。无疑,它也在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题的难度(特别是裸题作文)。写作时应严密审题,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或词素,把握题脉,切中题旨。
二、巧妙用“法”,审慎立意。
无论是何种命题方式,在行文之前,都要跨越多角度审题立意的门槛。特别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其立意的多角度性更为明显。新颖深刻的立意,常常因其另辟蹊径、别开生面而捷足先登赛台的制高点;平俗的立意,虽然合题,但往往以其“大众化”(千篇一律)和“撞车”现象而陷入评分的低谷。所以,聪明的考生往往在立意上惨淡经营,反复打磨,力避大众化、平俗化、低幼化,力争平中见奇,淡中见深。
上乘之立意绝非一蹴而就,它需想出一大“片”,定准一个“点”。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考生必须经历“看题面,析题段,定题魂”这个重要过程。所谓看题面,就是确认命题形式是定题作文、半定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若是话题作文,是托物类话题,还是理念类话题;是明示了话题,还是从材料中提取话题。断然不可将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混淆不分。所谓析题段,就是关注命题的几个组成部分(如话题作文的“材料”、解说语、“要求”等),分析各自的要义及其关系。所谓“定题魂”,即提取“材料”、“解说”中的关键性词语,特别是扣住话题或题目中的“主题词”和修饰语,演绎出多个义项,从而敲定作文的“立意域”。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审题立意之法。
1、抓“眼”悟神法。诗有诗眼,文有文眼,一则文字材料、一个话题或一个标题通常也有其“眼”。那就是其中关键的词、词素、词组或句子。比如文字材料,材料之“眼”往往凸显材料的寓意,特别是那些中心句,或与历史教益有关,或同现实意义相连,或蕴涵深刻的哲理,或凝聚着人生的经验。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其“眼”。而命题者的立意也往往落于材料的“眼”上,要同命题者不谋而合,就应从材料中找“眼”。
例如: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结合社会生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小伙伴们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呢?”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他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昂贵的,因为它贪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鱼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鱼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鱼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分析这则材料,我们不难发现,寓言的寓意就含在大鱼的话语中,“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昂贵的,因为它贪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鱼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看到其中“最便宜”、“最昂贵”、“鱼饵”、“整个生命”这些令人触目的字眼,结合现实生活,我们能不想到“防贪反贪”、“抵制险恶的诱惑”等主题词吗
2、类比联想法。高考作文命题,有许多材料、话题或标题,提供的是自然现象或物体,若仅就其本身“原地踏步”,很难立论。对这些托物类的命题,我们就应该展开联想想象的双翼,开辟发散思维的通途,分析相似的社会现象,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从自然现象或物体的外形、颜色、成因、性能、功用、此物与他物的关系等方方面面展开类比,找出-其比喻义或象征义。其常用思维模式是“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由自然而社会”。例如高考已考过的“毁树容易种树难”、“树木·森林·气候”、“花与刺”、“新老梧桐树皮”、“人与路”、“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凤头、猪肚、豹尾”等命题,都需要运用类比联想的立意方法。
3、探求原因法。就是不停留在材料(含话题及标题前面所提供的材料)所述事情的表象上,而是探求表象背后的原因,或根据材料所述之果,探发形成此“果”之“因”。例如: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五只苍蝇和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光亮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后,科学家发现,五只苍蝇全部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五只蜜蜂全部都撞死了。对这一实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蜜蜂是烈士,而苍蝇苟且偷生;有人认为苍蝇非常聪明,而蜜蜂有些愚蠢。有人干脆把目前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苍蝇型”,一种是“蜜蜂型”。你的看法呢?请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这篇文章,我们不能只停留于“苍蝇全部爬出来了”和“蜜蜂全都撞死了”这个结论上,而要分析他们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确定赞同“苍蝇型”还是赞同“蜜蜂型”的明确观点。通过分析,我们不难推断:蜜蜂之所以全部撞死了,一是因为它们凭老经验行事,认为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二是他们每次飞向光源都是用尽全力,它们被撞后仍然不接受教训,爬起来继续撞向同一个方向,无疑这种执着是可悲的;三是同伴的牺牲并不能唤醒它们(它们不可能同一时刻都撞死),而且他们在寻找出口时也没能互相提醒或分工合作……而苍蝇呢?恐怕恰恰与之相反。根据探出的这些原因中的一点或多点立意,都应是切中材料的寓意的。
4、逆向思维法。即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观点反过来想一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会相同。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其核心是标新立异。若能用逆向思维破除“历来如此”的思维定式,反其意而思之,就会有独到的发现。比如“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结语本来含有贬义,意在反责那些见异思迁之人;若逆向思维,我们何尝不能写成“把眼光投向更高处”的文章,赞扬那些不满足现状、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呢?同理,面对“班门弄斧”我们可写成“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面对“学海无涯苦做舟”我们可以写成“学海自有无穷乐”。
5、辨证析理法。唯物辩证法是一面洞烛幽微的明镜,运用它去分析作文命题中所包含的生活图景、社会现象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避免进入“以偏概全”、“执此一端”、“滞于表象”、“因果不明”、“全盘肯定”等立意上的误区。我们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把握实践认识、内因外因、量变质变、整体局部、现象本质、主流支流、普遍特殊、主观客观、对立统一等哲学原理,以联系的而非孤立的、发展的而非静止的、实质的而非表象的、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对立而又统一的观点去分析事理,准确立意。特别是对关系类的材料作文和象“走与停”、“忘记与铭记”等关系类的命题,更应该绷紧“辨证析理”这根弦,让辨证法贯穿于立意和行文的始终。
当然,还可以运用“多元组合法”(即多元义项的有机组合)、“据因推果法”及“假设求证法”等多种方法。方法的选用,应因题型及命题的内容而定,可用一法,也可多法并用。
视点的多寡,取决于对整个命题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取决于考生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面对命题,考生心中要有几杆秤,那就是生活哲理意识、社会发展意识、生态平衡意识、个人修养意识……总之,要有是非曲直的“刻度”,要有扬善惩恶的气度。
“意当存高远”。立意首先求准,上乘求深求新。立意的高下,得力于考生的估计能力和辨析取舍水平。要从备选的“一大片”立意中有效升格,从而定夺一个深刻而新颖的“点”,就必须预测“大众心理”,排除容易落入俗套的“撞车点”;就必须比较分析,选出能包容多层义项的“亮点”,能烛照社会焦点问题的“热点”,能零距离对接个人生活积累中最佳素材的“契合点”,能迅速燃起喷薄而出的情感之火的“引爆点”。总之,应摒除人云亦云,尊崇“独到”为文;要放眼宏观,剖析微观,发端于“积淀”,领先于潮流;要通过寓情于一人一事、寄情于一景一物来展现自己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融入真“我”,以“真”立言,孜孜追求于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要敞开心扉,抒发性灵,以自由之笔,抒自然之情,发自得之见,激自在之趣。
跨越这道海峡
青年时期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父母是隔了一个海峡的大陆。孤岛自以为岛上物产充足,于是急着想摆脱大陆的束缚,却又渴望来自海峡对岸的关心与理解,同时还总抱怨大陆不懂自己。一道窄窄的海峡,看似不宽,实则将孤岛与大陆分隔了千万里远。然而,孤岛却从未想过修一座去大陆的桥。
当某一天孤岛想着要去修一座大桥时,就意味着它开始真正在乎大陆了,也就是说,年轻的我们已开始认真重读父母这部书了。
我已十八岁了,懂得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的家长也是不可替代的。但有时,母亲会对我说:“隔壁家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我总是对此感到郁闷。现在想来,大可不必如此。其实这是母亲在教导我如何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呀!表面上她是将我与别人进行比较,其实她的内心是希望我变得更加完美。而父亲则信奉着“志不强者智不达”的教育宗旨,对我严加管教,令我很是恼火。但现在仔细一读,父亲的举动虽然有点严厉,但实际上所有事情正像他所说的那样——“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我似乎总是抱怨父母不理解我,但重读他们后我才发现,自己又何曾真正懂过他们?父母走过的路,我不知道;他们受过的苦,他们是如何从过去泥泞的岁月中挣扎着走出来的,我也都不了解。我只知道,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我不同,他们总阻止我做喜欢的事。书上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其实,父母就是需要我钻研的历史长卷呀。我现在明白了,父母用他们的人生经验悉心教导我,就是希望我不再重蹈他们的覆辙,少走一些弯路,人生路上多些坦荡呀。
读得越多,我的感触便越深。我是应该在自己与父母之间架一座桥,尝试着与他们沟通一下了。父母是辛苦的、可怜的,他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还要包容我的任性、我的小脾气。他们为我操碎了心,我却从未关注过他们头上的白发为何又多了几根。糊涂的我呀,即使给不了父母经济上的支持,但怎么可以忍心一次又一次地给他们带去精神的压力呢?回到家中,我不应该再沉溺网络或与朋友玩得太疯了,我应该多与父母说说话,多陪陪他们。我知道,青年时期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就像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台湾离不开祖国最温暖的怀抱,祖国大陆也舍不得台湾这个活泼又可爱的孩子,彼此若有矛盾,可以通过对话解决。同理,若父母与子女间存在代沟,也可以来一场促膝长谈。
父母是一部厚重的书,值得我们花一生的时间去研读。孤岛如今已醒悟,孤岛不能孤,那就让理解来修一座桥,连通我们之间的这道海峡吧。
跨越文明的美丽精神
这是一个合乎人情心理的命题。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音调而对“中国味”有更深感受的追求,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如何认识事物的论题。
认知、接触不同“异己”元素是扩大自我认知、掌握全知视角,从而塑造自我认识地图和行动指南的不二法门。然而,个人自身的独特性和与生俱来的符号记忆注定无法消除,人们对于“异己”事物的接触始终无法完全化为“感同身受”。由此,在比较和接触中加深人们自我认识的同时,人们也因此从些许的“自我乡愁”转而关注自我的独特性。正因如此,人们对于音乐“中国味”的深刻感受与追求完全符合情理。
在这“自我独特”的背后,彰显出自我意识的回归和觉醒,这是令人欣喜的,人们没有盲目倾慕乃至落入“崇洋媚外”的窠臼,亦没有在交接中失去自我,从而陷入“文化无根”的深渊而无法拨云见日。恰恰相反,正如纪德所说:“凡是你感到自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人们以自我独特个性为舵,以文化自信为帆,在全面认知的海洋中驰骋。
然而,当这种独特和自信异化为封闭和自负时,当“倾听”与“接触”仅存躯壳而“接受”的内核不再时,人们的认知危机就会悄然降临。人们表面上认知外物,实质是对“异己”的排斥、否定,难免陷入自我幻想、作茧自缚的牢笼。托克维尔所说的“全面的平庸与狭隘”将成为现实。更可怕的是,这种认识偏差能使人们失去发展和进步的源头活水,在自以为是的光明中失明,与世界和时代错位脱节。
我们该如何认识自我?贾平凹说:“要看到云层上的阳光。”我们要珍重自我的独特性,同时要虚心接受外物的多元,真正的伟大在于这自信而不封闭,包容而不盲目,凡事具有理性和开阔的胸襟,这才是文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琴瑟和鸣”。
人们在多元化的时代,“犬儒主义”是对万物的否定,“崇洋媚外”则是对自身的否定,他们的背后是人将理性和包容都弃如敝。理性和包容,正确认识万事万物是时代的呼唤。泱泱大国的“中国味”固然值得珍重,所谓的“文明冲突论”,应该被扔进故纸堆,海纳百川、文明融合才是我们的选择。
于理性包容认知基础上熠熠生辉的是跨越文明的美丽精神。踏遍千山万水,然后才能真正识得“中国味”。
跨越障碍
文章以一组文采飞扬的排比句开篇,简洁有力地引出本文观点: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到达成功彼岸。接下来第二、三段从个人和民族两个方面逐层深入地阐述了语言和沟通的关系,论证了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的重要作用。选材既能联系现实,又有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角度丰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结尾收束全文,重申题旨,言简意赅。总的来说,文章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表达流畅,是今年众多考场作文中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一篇佳作。
当然,这篇文章也不是毫无瑕疵,如第四段,作者的本意大概是想从反面论证观点,但是,把美伊战争的原因归结为语言沟通的问题未免有点牵强,转换一下叙述的角度会更切题,例可以这样说:要营造和平的环境离不开沟通,而沟通就需要跨越语言障碍。
5、2004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700字: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
麻雀因为与雄鹰语言不通,无法了解到在高空中接受风雨电击磨砺的豪情;小草因为与大树语言不通,无从得知屹立苍穹,傲视群雄的壮志;小溪因为读不懂大海的阔远,只能在原野上汩汩细流。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造成了冯妇葬身火海的悲剧。所以,我们要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到达成功彼岸。
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的桥梁,是人要取得成就的前提。人要想在人生航途上胜利扬帆,就少不了语沟通这一船桨。人从呱呱落地起,就学说话,牙牙学语,由于语言沟通,孩童了解到父母之爱,了解朋友之情。由于语言的沟通,少年读到了壮志豪情,读到了理想的追求。古猿从高山走向平坦的大地过程,实际上就是跨越语言障碍的过程。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的桥梁,未必能使你一路平坦踏上成功大道,却一定是你人生征途必不可少的行。
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的桥梁,是一个民族要生存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翻开那长长的历史卷轴,你会清楚地看见,凯末尔改革第一步就是改革语言,凯末尔深知,只有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才能使埃及这个贫困的国家再次跃起,恢复昔日古罗马的辉煌。再看唐朝的玄奘,他不是在灯下孜孜不倦地翻译成天竺的经文么?他知道,只有把天竺梵文翻译成汉语,天竺的佛法才能在中原弘扬。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的桥梁,可以使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各取所长,为振兴民族之用。
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小布什无视伊拉克人民那一双恐惧无助的眼睛,利用自己手中的炮弹,制造出那一个充满硝烟的世界,尸横遍野,哭声连天,生灵涂炭。所以,我们必须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的桥梁,为我们人类营造一个和平的的生存环境。
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前提,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人类营造和平的生存环境所必不可少的基石。
度米作文汇编之2003年广东省满分作文跨越情感的感知
古语说:人无痴者,无可与之交,因其无深情也;人无癖者,无可与之交,因其无真气也。古人交友,如此看重情感。可见,在我们人生的磨励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受其感染。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在人们的脑海里,感情是孩儿的呓语,是情人的依偎,父母的疼爱,朋友的信任。如此美好的事物,左右我们的思潮。但无论何时,总必须坚定心中的道德尺寸,衡量对与错,是与非。以正义来认识世界。
戊戌变法掀起了近代中国的一场思潮变革,而我们铮铮铁骨的英雄谭嗣同和其它五位同志们在菜市口洒下了震惊世人的鲜血。原本,他可以随同朋友,携带家人远走东洋。远离衣衫褴褛的祖国,与家人共享天伦。可是,世人需要鲜血,需要振憾。他毅然放弃了一切。走上了断头台,为腐朽的社会敲响了重重的一记警钟。中国的振兴,世人的觉醒是他真正深情所在。亲情、友情在他的爱国深情之中,只有在心中眷留。所以,跨越了感情的牵绊,感知才真正升华了。
在非典肆虐的今天,我们的医务人员为世人注入了一股暖流。她们有的主动请缨去前线。有的放下新婚燕尔的伴侣,待哺的婴儿,义无反顾地与病魔战斗,直到筋疲力尽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叶欣不止一个。她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继续与逆镜拼搏。白衣天使们并非至亲情于不顾,而是在神圣的使命之前,以正义为准绳来衡量自己的人生。跨越了情感,为世人无私的奉献。
生活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总是掷地有声。尘埃虽微,却构成土地;水珠虽小,也折射太阳的光芒。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有所建树,就必须不爱感情的亲疏远近的牵绊。正确地以正义,道德为尺寸,认知世界,认知生命的价值。从而才能对社会有所奉献。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跨越了情感左右的正义的认知,决非对感情的毁灭,而是进一步使情感升华。在那如同白驹过隙的人生之中,我们要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般静美。创造一部人间的正剧。必须从正确的深化认知开始,决不能感情用事,即使步履是踉踉跄跄,也至死不渝地往阳关大道前进。那才是生命的真谛。
跨越作文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对同学说。“快说说。”“这个梦还很奇特。”“快说呀!”同学在急促地催我。
“我梦见我乘上了时光飞船,来到了我们以前的地球—水果星球。这里不管是什么东西都是用水果做成的。我来到了一条小河里游泳,一不小心呛了一口水。咦!这水怎么是甜的呀?原来这里流的水都是果汁。我想这里流的水是果汁,那水里游的鱼又是什么呢?我随手一捞,竟然捞上来一条鱼。我试着咬了一口—哈密瓜!哦!原来这条鱼是哈密瓜鱼呀。”
“我一上岸就有一只老虎向我跑过来,我想武松能打老虎,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一口气喝了20碗葡萄酒,然后,跳到老虎背后给这只老虎一个左勾拳,一个右勾拳,又给它来了一个飞腿。没想到,这只老虎流的血,竟然是香蕉汁。我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对着老虎的肚子就是一拳,这一拳下去老虎一疼就跑了。武松虽然打死老虎,但是却没能吃上老虎肉。而我却吃上了,别提有多自豪了!
“打完老虎我非常疲惫、饥饿,我在街上找宾馆,可怎么也找不到。就在这时,我看见了一个筒子,里面全是水果。于是我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就全吃光了,我靠着空筒子睡着了。等我醒来,两个士兵对我说,‘恭喜你!你吃光了我们所有的垃圾,这是国王给你的奖状。’我一想,我竟然吃的是垃圾。想起来就可笑,不过再想想味道还真不错!呵呵!现在是傍晚时分,我坐着时光飞船就回来了。”
“就这梦,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就这样的梦我都做了好几回呢!”我想要是真的有这样的星球那就好了。我真的还想去一次美丽的星球—水果星球。
跨越再跨越,青春无止境
双奥之城的辉煌闪耀着世人心间,国家进步的步伐烙印在大众视线,两次运动会,一座无与伦比的城。紧跟时代步伐,我们的人生也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跨越,随着民族复兴的春潮,我们个体的步伐也更矫健有力。只不过,我们须谨记:跨越的背后离不了梦想的张扬,再跨越的前提是历经沧桑而屹立。家国情怀,荣耀与职责,我们共甘之。
跨越的姿态不是前倾的努力,更须梦想的引领,此种跨越方为真正的前行。
两次举止瞩目的运动会的举办,铺天盖地的盛誉,让我们普遍地感到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误以为我们已经处于世界的巅峰。其实,我们的步伐远非眼前,我们的脚步会延伸到更远的未来。想当年,救亡图存是民族的使命,而今,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是我们终极的目标。基于此,我们切莫沾沾自喜,更宏伟的目标,更遥远的大海星辰才是我们的终极。处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青年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基于梦想的人生才能点缀当前的波澜盛世,个人跨越,民族复兴必须紧紧依托于高远的梦想,如此,我们的跨越才有意义,我们的人生才够厚重,民族的步伐才更铿锵。
跨越再跨越,执着再执着。某种程度上,我们关注的不仅是人生的进取、奋发行为,一个 “再” 字,更能折射个体人生的意义和中华民族的品格。“再”虽是辉煌后的更上一层楼,是顺风路上的急驰狂奔,更是个人事业上的进取瓶颈的折射,更包含了民族复兴路上不可躲避的艰难险阻。
2008 年夏季奥运会前夕,我们面对的是国内的冰冻袭击,面对的是 5 月 12 汶川大地震的创伤,还有当时国际上部分西方国家的舆论攻击与肆意诋毁;今年年初的冬奥会,又遇到新的挫折,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中美贸易战下的阴霾。一个 “更” 字,无尽的艰难;一个“跨越”,豪迈自信,行动背后充满了韧性的力量,成功背后是坦然地笑对风云,历经磨难真英雄,看尽风云我跨越,人间正道自是沧桑无限。如此超越,方存真意。
作为个体,国家沧桑中,我们从孩童跨越到青年,亲历祖国澎湃大潮,未来更应不凡。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我们不应陶醉其中,而要融入其中,把自我跨越融入民族潮流之中,于繁盛中窥见危机,于细微处寻找出路,不留恋于过去,不徘徊于当前,用信仰引导自我,用奋斗克服危机,方能实现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也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理想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