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的作文素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一

  ——忠君爱国

  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如孔子强调“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御外敌入侵中原地区。孟子则宣扬“大一统”,力主以“仁政”统一中国。即对百姓施以仁政,以体恤百姓。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此为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而且儒家关注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当时对儒家来说“天下”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天下”)“一统”和安定的关注上。杜甫承继了儒家的对“天下”“一统”的思想片断,把它发展成为忠君爱国的强烈的意识、并成为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

  实现和维护天下一统是儒家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很少的。那时人的眼界极为狭小,大多只是局限在个体生命的自生自灭上。一生执着于“忠君爱国”,其道德、其胸襟都是那个时代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样的人是需要具有忘我的灵性的。在杜甫那里,“君”不是坐在皇帝高位上的独夫民贼,而是天下民众这一群体的代表。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杜甫的忠君爱国不是作为臣工的职业性的奉献、更非泯灭了个性以后唯一的选择。杜甫是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人,他把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了对群体的关注之中。这些在他的诗歌中有长足的表现。

  流传到现在的杜诗绝大部分写于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当时的“君”就是“国”的代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一是出仕做官,介入纷纭复杂的官场争斗。选择引起杜甫内心的激荡,诗人把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如剥春笋似地一层一层地展示出来,最后,杜甫表明自己心迹: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

  忠君爱国之心已经成为了诗人的天性(如葵藿之向阳),想纠正也不可能了。正是这样的“物性”,当事关国家之时,他不仅能够这样要求自己:“济时敢爱死”(《岁暮》),而且对于朋友他也能说出:“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后者看来更难。所谓“严公”就是杜甫落难成都时全身心依靠的顶头上司严武。严武入朝有可能出任宰相,为这样有光辉前程的人物送行,帮忙或帮闲们大约要说尽人间的祝福话语的。我想聪明的今人更会如此。而杜甫本着儒家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的精神却讲了这样不吉利的话,而且讲得如此富于激情、掷地有声!

  杜甫的忠君爱国又不是后世儒家倡导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式的“愚忠”。杜甫是着眼于民众群体的,当他感到皇帝这个独特的个体在违反他本应该代表的老百姓的利益时,便把批评的矛头指向皇帝。杜甫的“忠君”主要就表现在对皇帝的批评讽刺上(这也是原始儒家所主张的为臣之道),杜甫敢于写作这类作品。孔孟这些儒家的创始者们谈到君臣关系时,多是从相对关系着眼的。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的更情绪化一些,“君之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强调臣子要绝对忠顺是法家。杜甫对“君”的批评的情绪化是不让于孟子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忙”(《忆昔二首》):“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遣遇》)!这些诗句在“怨”之外,还有愤怒,然而它与忠君爱国之心并不矛盾。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二

  ——仁爱精神

  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的仁爱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而且表达得十分完美,能给读者以长久的感动。给读者留的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他的“老妻”。杜甫的仁爱精神应该说是始发于妻子的,因而其作品中涉及到妻子的篇章就格外动人。无论是“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咏怀五百字》)那不能稍去于怀的惦念;还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对团圆的期待,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诗人的一往情深。杜甫一生逆境多、顺境少,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他的妻子杨夫人在饥寒交迫中担负起抚育儿女的重担:“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晚年又时刻关心着疾病缠身的丈夫:“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丈夫漂泊在外,她没有埋怨,只有理解:“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杜甫笔下的妻子是那么可亲可近、可爱可敬、是那么具有奉献精神,这里的“敬”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更不是令人产生冷冰冰之感的“相敬如宾”,而是表达了杜甫对妻子歉疚之感。“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竿”(《江村》),从这样的诗句中,读者可以想象,坐在一旁的杜甫看到“老妻”“稚子”居处稍稍稳定、生活又有些兴味时的喜悦之情。读者从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妻子的爱。

  然而杜甫的仁爱精神绝不仅限于此,他还将对妻子的爱推及他人,甚至是一些与己无关但和自己有同样命运和遭遇的人,杜甫也是本着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处理与偶然相逢的人们的关系的。晚年,他逃避战乱、漂泊湖湘,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然而,杜甫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忘“爱人”之心,并付诸实践,这是很难的。读杜诗会感到最难得的是,杜甫时时刻刻关注着弱者的不幸,并用他宽广的心胸去温暖这冰冷的世界。例如杜甫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就是他由秦州到同谷和由同谷到成都期间。此时,正如他所写的“岁拾橡栗随狙公,日暮天寒山谷里”(《寓同谷县作歌七首》),过的像原始人的日子。然而,在这个时期写的二十首纪行诗中处处可见诗人对其他不幸者的关怀。在路过绝险之地石龛时是“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就在这种环境下,他看到在山峦高处的伐竹者:“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石龛》),杜甫把他们的悲歌传达给千百斯年之后的读者。诗人在过嘉陵江经水会渡时,船夫的勇敢和撑船的技术的高超引起他赞叹:“篙师暗理楫,歌啸轻波澜。”但此时他也关切着他们的艰辛:“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水会渡》)这种精神贯穿他的后半生的所有作品之中。许多人当自己处于不幸时,变得谁都恨,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甚至要向所有的人报复(其中最极端的就是发生在四、五年前一个留美学生卢某的在校园开枪杀人事件)。杜甫为人正与此相反,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再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实践家看来这种“空论”有什么用?郭沫若更说“如果那么多的‘广厦’真正象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了进去,哪里会冻死呢?”(《李白与杜甫》)这种批评是很可笑的。杜甫不是住房部长,他要表现的也不是一种许诺及其实现,而是在困难之中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有人说这种想法可能很多人都会有。是啊,这就是人的善根之所在,然而,即使古往今来的亿万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是有谁把它表现了出来了呢?正因为这种推己及人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诗句才能激起一切善良人的体验与共鸣、才能感动人。更重要的是,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揭示出来、把它固化下来,并传达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灵魂得到升华,这是诗不同其他一些揭露性文字意义之所在。因此,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震撼的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这种仁爱精神使得他与邻里乡人多能和睦相处。《又呈吴郎》是一首写得很通俗、很平淡的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杜甫对那位“无儿无食”的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而且诗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一般的恤老怜贫,更感人的是杜甫对老妇人格的尊重:“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只有深入其心,才能有这样深刻的理解。我们从杜诗中还看到,无论住到哪里,邻人对杜甫都是非常友好的。《羌村三首》中的: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这里邻人简直与乡党宗亲差不多了。中国古代社会基层关系是由宗法家族构成的。杜甫后半生没有生活在宗法家族之中。但他把偶然居住在一起的邻里视作宗法亲族,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对他们倾注了爱,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邻人父老对杜甫的热忱。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与他生活的时代和自身曲折的经历,以及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杜甫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转变时期,他在困居长安的十年中,由于失意和贫困,以深深感受到唐王朝的腐朽及其危机,并在不少诗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乱之后,由于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写下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的诗篇,无不流露出其忧国忧民的思想。

忧国忧民的作文素材

忧国忧民韩文公作文

  他不是天资聪颖的子安,少年成名天下知;他不是浪漫恣意的太白,饮酒仗剑任平生;他不是清心寡欲的摩诘,松林清泉自悠游。然而他却是我心中最仰慕的人,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文公。

  你可曾听说过他少年时期自幼贫苦却勤奋好学?你可曾听说过他中年时期直言上谏却屡次被贬?你可曾听说过他老年时期身处苦地却一心为民?韩愈,他一生悲惨却不认输。韩愈三岁而孤,小时候由哥哥和嫂子抚养家里贫苦却发奋读书。自取名字为“愈”,后知“欲成大器,必先退之”,于是取字“退之”。韩愈青年时期多次参加考试,但因为文风和当时盛行的风格不同却导致他的才华被埋没。中年时期,他“十年谋官,两月被贬”却毫无怨言。老年时期,他因触怒黄帝被远贬潮州仍心系百姓,他的政绩让当地百姓感其恩德,他的才华让后世学者争相称颂。宋代的苏轼就曾高度评价韩愈的一生:“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就像一轮红日在我心中升起,他可以为了百姓而放弃自己的功名利禄,他的光辉照耀我前行。这便是我心中最仰慕的人——忧国忧民韩文公。

忧国忧民、砥砺发奋的精彩归纳优美散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巴陵戏新编历史剧《远在江湖》展示的是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主题思想的践行者——滕子京的传奇故事。他在被贬岳州后,依然忧国忧民、砥砺奋发,通过清匪除霸、兴修水利、开办学堂、重修岳阳楼等举措,实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政治抱负。

  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联手本土及国内知名艺术家等优势资源,倾尽心血演绎了一段“名楼、名人、名文”交相辉映的千秋佳话,一台撼人心弦的视听盛宴与精神洗礼。

  该剧去年荣获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并囊括了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表演等奖项,今年九月将进京展演,全体演职人员正在抓紧排练,为进一步打磨完善而不懈努力。

  【一】酝酿半年才动笔

  岳阳巴陵戏起于明,兴于清,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博采众长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堪称中国戏剧艺术“活化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是在2012年合并市巴陵戏剧团和市花鼓戏剧团的基础上组建的,现有演职员122人。几年来,魏传宝院长带领全体同仁不断开拓进取,创排了大量雅俗共赏的优秀剧目,最受瞩目者就是《远在江湖》。

  该剧剧本出自著名剧作家陈亚先的手笔,其代表作《曹操与杨修》被誉为京剧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2016年春,魏传宝找到陈老,请他以北宋政治家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传奇故事为蓝本,创作一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和鲜明本土特色的历史剧。陈亚先欣然应允,开始潜心研读相关历史文献,同时为寻找最佳的艺术表现角度而冥思苦想。

  这一等就是半年!某天陈亚先信手翻阅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的作品集,当他读到《黄果树瀑布》歌词——

  “人从高处跌落,往往气短神伤;

  水从高处跌落,偏偏神采飞扬。

  ……水也可以成为人的榜样。”

  电光火石般,他苦心寻觅的艺术求索之旅瞬间豁然开朗——滕子京不正像从高处跌落的水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贬官不贬志,身处逆境仍恪尽职守奋发有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陈亚先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即拨通了魏院长的电话。

  《远在江湖》是陈亚先饱蘸天下忧乐、人间悲欢,结构出一场场跌宕起伏的好戏,意兴遄飞地传递出历史的神韵,勾勒出人物的风景。

  “我们这半年等得苦,但非常值啊!陈老是大师级的剧作家,他这种对待艺术创作宗教般的虔诚精神,实在令人感动!”魏传宝深有感触地说。

  陈亚先认为,滕子京这种形象是戏剧文学作品以前尚未表现过的一个角度。如果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书写的是天地正气之黄钟大吕,那么,重修岳阳楼,对于滕子京而言,是他写就的时代大书,是他用心血、智慧、勇气、胆略,写下的酣畅淋漓的人生大书。”

  该剧导演彭自兴在花鼓戏园地辛勤耕耘大半生,导演大、小剧目近两百台,是业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我们综合考量了诸多因素,最终请彭老执导《远在江湖》。事实证明,这是明智之举。”魏传宝笑道。

  一年多时间,彭自兴全身心投入导演工作,推掉不少剧团的合作邀约。每次排戏都是从早忙到晚,同演员们将台词逐个的扣戏,细微的动作也要求表演到位。“长期高强度的操劳,让彭老病过好几回,晚上打点滴,第二天又继续排戏!”魏院长对彭导的敬业精神深感钦佩,又很担心他的身体。

  【二】倾注心血“以戏传人”

  时值酷暑,临近中午骄阳似火。笔者走进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一楼条件简陋的排练厅,看到一些演员正在认真排戏,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裳。

  《远在江湖》是岳阳巴陵戏继《今上岳阳楼》后的又一力作,广大演职员倾情演绎精诚合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从艺多年的优秀演员宋卫东在《远》剧中扮演滕子京,他觉得是命运对他的眷顾,是“一生中可遇不可求的好角色。”

  宋卫东下足功夫,成功地塑造了滕子京这一“用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的极具戏剧张力的形象,达到“以戏传人”的艺术效果。作为剧中的“灵魂人物”,他戏份重台词多,容不得半点闪失。每次高强度的演出,内衣不知汗透过多少回,体能严重透支,谢幕后几近虚脱。

  人到中年的宋卫东身体明显发福,为了演好滕子京必须快速“减肥”,他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只有自己清楚。剧目创排期间,老父亲生病住院,他每次忙完排练任务,才匆匆赶去探望。

  剧中人物“百万妻”是个仅有几句台词的配角,原由巴陵戏老演员宫平扮演。可几场演出下来,专家和不少观众对宫平投入的表演并不满意,认为她的嗓音条件不符合“百万妻”泼辣张扬的个性特点,建议由李源来演。

  临阵换人问题,魏传宝纠结了整整一个月。他坦言当时犯难的心情:“我是真怕伤了宫平的自尊心啊。”结果让魏院长大感意外:他才简要谈了几句,宫平就非常爽快地同意了!

  接下来,魏院长找国家一级演员、曾两度摘取“田汉表演奖”的李源做思想工作。李源起初委婉拒绝,担心接替宫平后未能超越,甚至还没她演得好,岂不自毁艺术形象和声誉?最终,自信心和责任感让李源选择了挑战自我。她认真研读剧本,揣摩“百万妻”的性格特点,还登门拜访陈亚先,畅谈自己对该角色的认识和理解。陈老被她认真执着的精神所打动,为这个配角添加了好几句唱词。李源果然不负众望,将“百万妻”塑造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宫平和李源是多好的演员啊,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她们身上宝贵的品质!”魏院长感言,还有一些优秀演员,尽管剧中没有合适的角色,仍主动担负起帮演员换装等幕后服务工作。

  【三】探索创新不断提升

  20xx年10月,魏传宝院长在一次聚会上遇见湖南理工学院院长、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余三定。双方因《远在江湖》进行了愉快而坦诚的交流,余三定提议在即将举办的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年会上增设《远》剧的主题研讨会。

  在岳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由市文广新局承办的《远》剧学术研讨会,于当月27号在岳阳市政府新闻中心大会议室召开。余三定、龚旭东、刘绍峰、陈善君、赵树勤等二十多位湖南知名文艺评论家汇聚一堂,畅谈观摩《远》剧的心得体会,高度肯定了该剧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同时为该剧进一步完善和升华积极建言献策。

  魏传宝由衷感叹:“能举办如此高水准、高规格的研讨会,真是《远在江湖》莫大的荣幸!”

  《远》剧自剧本初稿出炉,在编创、演出过程中曾多次组织召开岳阳市和湖南省相关专家的评审、研讨会。该剧组广泛收集专家和观众看戏后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品质得到反复打磨、不断提升。

  千锤百炼出精品。《远》剧的成功,还澎湃着创作者探索创新的热情。魏传宝介绍,无论在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还是音乐、舞美设计、灯服道效等体现上,都注重传承、发挥和创新巴陵戏的剧种个性,在保护独有的剧种生态上下功夫。突出地方性,增强民俗性,明晰判断性,彰显审美性。

  “希望剧组以最佳的状态为9月进京展演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魏院长踌躇满志地向笔者表示:“待时机成熟,我们计划《远在江湖》到长江流域16个城市进行巡演,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接受各地观众的品评,展现和弘扬巴陵戏的艺术魅力,为培养文化消费,实现巴陵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做出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2018年爱国作文忧国忧民的思想

  2017年爱国作文500字:忧国忧民的思想

  爱国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从古往今,有许多人具有着忧国忧民的思想,他们视爱国为己任,为国捐躯,他们在战场上不怕敌人的攻击,奋勇向前,一次次成功保卫祖国。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的人,才使中国遇劫难而不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中华民族古代有许多人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祖国什么都不怕,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保卫祖国。肩负着保卫祖国的重大使命,我们要热爱祖国名山大川,要保护中国的领土不能被敌人侵占,而且寸土不能丢。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现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要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树立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我们要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中国而努力学习,明天为了回报祖国而做出贡献。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将来的中国必定属于我们,因此,大家更要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品德,我们一定要具有这种品德,将来为祖国做贡献,为了祖国的未来就让我们好好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吧!'

杜甫丨忧国忧民的诗圣,裘马轻狂的少年

  引言 今年四月份,英国BBC推出了一部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短片播出之后,杜甫这个“过气网红”一跃成为了“国际网红”。

  片中对杜甫的评价极高,称其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把他与但丁、莎士比亚并列。

  说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未必所有人都认同,但片中还有一句评价大家都无异议:

  杜甫“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还是这个国家良知的守护者。”

  杜诗中饱含着对家国的忧思和对百姓的悲悯,他确实称得上是一个“国家良知的守护者”。

  就连他本人留给我们的印象,也是一副清瘦沉郁、忧国忧民的样子。

  但这并不是杜甫的全部。

  在经历仕途失意、战乱贫困之前,他也曾踌躇满志地设想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也曾有过“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的青年时代。

  真实的人总是立体的、多面的。

  说回作文素材,一个优秀的人物总是有多种闪光点可以写入作文,这就是所谓的万能人物素材。

  拿杜甫来说,结合其不同时期的不同诗句,他可以适用于太多的作文话题。

  1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的一个书香世家。

  他自小天赋异禀,七岁就能成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到齐赵平原游历,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日子。

  那首著名的《望岳》就写于这一时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时诗人刚刚二十四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总以为地球就踩在脚下,年纪轻轻要浪迹天涯。谁还没有个年少轻狂的时候

  泰山之高、之大让杜甫深感震撼。从齐地到鲁地,这片青山绵延不绝,它甚至能切割时间,产生晨昏的变化。

  面对如此巨大而永恒的存在,杜甫心存敬意但是毫不畏惧。

  因为年轻的诗人对大唐、对自己、对未来都充满信心。

  在他的心中,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不能抵达的顶峰。

  所以他才会满怀豪情地立下Flag: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对杜甫来说,山从来不是阻碍,山只会激发出他向上攀登的动力。

  他坚信,凭着信念、勇气和不懈的努力,一定能登上人生之巅,俯瞰世界。

  适用话题:自信、信心、信念

  2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杜甫和李白相遇于东都洛阳。

  这次相遇,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

  闻一多先生说“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了。”

  二人相遇的时候,杜甫32岁,李白43岁。

  杜甫此时才华崭露,还处于人生的上升期,而李白已被玄宗赐金放还,已是一个官场失意的中年油腻男。

  但是聊到诗歌,二人可谓倾盖如故,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写道: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从此诗坦荡直率的赞语中,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的才华是何等景仰。

  杜甫曾评价自己“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自认为才华可以和西汉的扬雄和三国的曹植相媲美。

  但是面对谪仙人李白,他还是心悦诚服地让出头筹,甘心承认“白也诗无敌”。

  真正的友谊离不开对朋友的认可和赏识。

  在某方面欣赏一个人,才会有和他进一步相处的动机。

  真心地认可朋友,虚心地对待朋友,友谊之树才能常青。

  但是,认可和欣赏并不等同于偏袒和纵容。

  当你犯错时,真正的朋友往往会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提醒,督促你及时改正,因为他真心想让你过得更好。

  在那首《赠李白》中,杜甫写道: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劝告李白:不要那么飞扬跋扈、睥睨一切,整日痛饮狂歌,只会糟蹋身体、浪费青春。

  他非常欣赏李白的才华,也极为珍视二人的友谊,因此才会直言不讳地对友人进行劝诫,希望他能自我约束、珍惜光阴,早日建功立业。

  杜甫对李白的高情厚谊,让我们看到了这世间友谊最好的样子。

  适用话题:友谊、虚心、批评与赞扬

  3 杜甫的最高理想是什么

  在那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得很清楚,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辅助皇帝成为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使政通人和、风俗淳厚。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为奸相李林甫从中作梗,他的出头之路一再被阻断。

  再加上玄宗沉溺声色,一心享乐,导致“安史之乱”暴发,大唐王朝的国运急转直下。

  杜甫的报国之心屡遭打击,他对唐王朝的政治日渐失望。

  他一再辞去官职,最终把自己放逐到了血泪斑斑的百姓当中。

  他成了老百姓的代言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他用如椽巨笔对唐王朝的黑暗统治发起了控诉。

  在著名的“三吏三别”中,他对朝廷的穷兵黩武进行了鞭挞,对老百姓的苦难遭遇抱以了深深的同情。

  如此不留情面的批评,意味着杜甫不爱国吗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片赤诚,才让他在丑恶和不公面前无法保持沉默。

  英国作家切斯特顿说:“你若真正爱一样东西,美丽是你爱它的原因,糟糕是你更爱它的原因。”

  杜甫的许多诗句表面上都是负能量,但背后其实是对大唐、对百姓深深的爱。

  他曾在先祖杜预和杜审言的墓前发出誓言——“不敢忘本,不敢违仁。”

  正是这样的责任和担当,让一个清瘦黝黑、疾病缠身的老人,化身成为了“国家良知的守护者”。

  适用话题:家国情怀、责任与担当

  4 “安史之乱”中,杜甫逃难到成都,他在浣花溪畔建了一所简陋的草堂。

  于杜甫而言,成都的草堂生活是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

  诗人享受着难得的闲适和温情,用心体会着生活中打动他的一切事物。

  也许是因为见惯了生活的残酷和生命的消亡,对于春天和花朵,诗人无比热爱。

  看到桃花开了,他高兴得不知道该先看哪一朵,先爱哪一片。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他几近“花痴”地对着花朵不停唠叨,要它们慢点开放,以便自己能够看得久一点。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这样一个热爱生活又絮絮叨叨的老人,是否颠覆了你心目中“诗圣”的形象

  草堂生活期间,杜甫还写下一首《江村》,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跃然纸上。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诗人对物质的要求低到尘埃里,只要能保证家人的安宁和温饱,生活就已足够美好。

  堂上燕、水中鸥、老妻摆弄棋局、稚子制作钓钩,这样平凡而温馨的生活画面,已经让诗人感到夫复何求

  有句话说得好:艺术家,其实就是最好的生活家。

  从杜甫的诗句中,我们能读到生活的真义:

  一个人是否幸福,并不由物质的多寡决定。只要国家安定、家人安康、内心安宁,生活何处不美好

  适用话题:热爱生活、物质与精神

  5 杜甫一生辗转如飘蓬。成年之后,他先是困顿长安,而后又漂泊西南,最后终老湖湘。

  他在成都草堂的那段生活相对安定、美好,但当时的生活条件其实还是很差。

  一天,草堂的茅草屋顶被大风吹走,晚上偏偏又下起了大雨,床被淋得湿透。“自经丧乱少睡眠”的诗人更加无法入睡。

  这个凄风苦雨的不眠之夜,催生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诗歌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诗人不只为自己的遭际哀叹,他还推己及人,想到了普天下之下比自己更加困苦的人们,他们又将如何应对

  诗人祈愿,如果全天下人都能温饱安乐,即使牺牲掉自己也毫不足惜。

  杜甫之所以称得上伟大,杜诗之所以千百年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身上这份悲天悯人的情怀。

  后来杜甫又漂泊到四川夔州,同样住在一所草堂里。

  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有位亲戚想给草堂插上篱笆,以阻止外人打枣,杜甫便写诗进行劝告: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这个打枣的女人是一个无食无儿的可怜人啊!如果不是万般无奈,她怎会走到这一步呢?为了不让她害怕,更应该对她友好和亲近啊。

  杜甫同情的岂止是这个打枣的妇人,让他心生悲悯的是整个遍布着离乱和困苦的时代。

  因为心存爱与善良,所以,在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杜甫有关。

  为什么在千年之后,当我们读到杜甫的诗歌时,依然会感动流泪

  那是因为我们被一颗仁心打动,被诗人至真至纯的善良感动。

  万物可朽,唯有爱与善良不朽。

  适用话题:爱、善良

  结语 大历五年(770)冬,在漂泊湘江的旅途中,杜甫病逝于一条小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诗人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结局也几近凄凉,但真实的人是立体的,不是扁平的,杜甫绝不止是课本插图中那个苦哈哈的老头。

  他还是那个裘马轻狂的翩翩少年、那个“隔篱呼取尽余杯”的豪迈男子、那个“堂前扑枣任西邻”的善良邻居、那个“嫩蕊商量细细开”的童心老翁……

  杜甫很伟大,同时也很渺小;他很神圣,同时也很平凡;他愁眉不展、忧国忧民,同时也天真烂漫、热爱生活。

  如果你觉得在作文中引用杜甫太老土,那说明你还没有真正了解他。

  有空多读读杜甫的诗句吧,不只是为了写作文,在充满着危机与转机的人生之路上,杜诗能给我们慰藉和力量。

  当哪天你感到“野径云俱黑”时,杜甫能成为那一盏“江船火独明”。

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故事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是北宋的名臣,曾经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名言,概括了他忧国忧民的一生。他许多的生平事迹,也被后人一代一代地传颂着。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就病逝了,只靠母亲为人家缝补来维持生计,他常常一天只能吃到两顿粥。冬天时,将粥盛在盆里等到凝冻后,再划成一块块的,一顿吃两块。后来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后,他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

  那时他借住在一间庙里,昼夜不停地苦读,疲乏时就用凉水浇脸驱除倦意,累了就趴在桌上或靠着睡,五年未曾解衣就枕。他经常喝粥度日,甚至在粥不充裕时,一天只喝一碗粥充饥。这种情形被他的一位同学发现就回家告诉父亲,于是他父亲就叫人给范仲淹送来许多的饭菜。可是几天过去后,食物都坏了,仍不见范仲淹吃一口。那位同学问他为什么不吃时,范仲淹说:“我很感激你的厚意,只是我巳习惯于粗茶淡饭了,如果现在享受这么丰盛的饭菜,那以后我还能喝得下粥吗?”

  有一回,宋真宗率领百官浩浩荡荡到了南京,人们争先恐后地跑去看皇帝。有个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来看啊!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范仲淹随口说了一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回地继续读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高中进士,见到皇帝了。

  虽然处在贫贱中,范仲淹仍不为利益所动:有一次,他发现自己居住的房中藏着一瓮白银,就一声不响地把它掩埋好。后来他做了大官,寺里僧人向他募款时,他写封信去说明藏白银的位置,结果真的在他原来住的房中找到了这些白银。僧众见到这种情况,纷纷地赞扬说:“范仲淹为官,百姓就可以放心了”。

  在苏州做官时,他曾买下一块宅地,准备造屋居住,风水师看到就道贺说:“此乃宝地,在此兴建住宅,家中定会公卿辈出。”范仲淹听了以后笑着说:“与其独占宝地,不如让出办学,岂不出更多的公卿将相之才?”于是他在该地创设学府,延揽名师讲学。不久,造成空前盛况,各地也纷纷仿效。故后人有“苏学天下第一”之誉。

  有一次,他在天平山见到一个风水师为别人选墓地时说:“这块地上的巨石看起来像乱箭穿心、是块绝地,会绝五代子孙的。“范仲淹一听,心想:“我在朝为官,实在难做,不如让我买下来做为祖坟,让子孙从此不再为官。要绝就绝我一家吧!不要再害别人了。”于是就买下来做为祖坟之用。老百姓知道这件事以后,纷纷对天祈求道:“老天呀!你忍心让范大人这么好的人绝子绝孙吗?”也许是他的善举感动了上天,在范仲淹高祖落葬的那天,突然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大作,把原本万箭穿心的巨石统统竖立起来,成了”万箭朝天“,绝地变成了宝地。因为天平山埋葬范仲淹的祖先,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天平山改名为“范坟山”。

  范仲淹还有一个义田的故事。尚未富贵显达时,他曾经立志设置义田,照顾贫困的乡亲,但他为官三十年一直无力完成,直到后来他当了招讨使,参与朝廷大政,才有足够的俸禄和赏赐,来达成愿望:他在家乡附近购置一千亩的良田,然后选择族中年长且贤能的人,掌管财物收付及资金的调配,以救济贫困及亲族的人。且乡亲遇嫁娶婚葬,都有补助;曾当官而今退职在家,或等待新职的人,也给予救助;如果当官任职了,就停止补助。他去世后,后代子孙也都能继承他这项济助族人的遗愿。

  范仲淹虽然居高官、享厚禄,却把薪俸都用来救济贫民,以致一生穷困。他一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而且死后入殓时,子孙也没有余钱为他办好丧事。纵使如此,可是人们对他哀悼的场面是很风光的: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伤,且斋戒了三天才散去;因为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以他从政过的地方百姓也纷纷为他建祠画像。老百姓在传颂他的一生时说:“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辛弃疾忧国忧民的故事

  与陆游同时期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和陆游一样,是一名坚定的反投降、反妥协斗士。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大片地区已成为金朝的统治区。辛弃疾自幼丧父,他是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宋朝廷南渡时,辛赞因受家口拖累,只能留在北方,并且担任了金朝的开封府知府等职。但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念念不忘的是大宋政权。他常带领子孙们登高望远,放眼山河,希图恢复中原。他对辛弃疾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曾两次让辛弃疾去金都燕京参加科举考试,乘机侦察、了解金人的形势。

  在祖父的培养教育下,辛弃疾不仅诗文写得好,剑术高超,而且从小就立下了抗金爱国的大志。他曾豪迈地说:“我要用词骂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

  公元1161年,金国的海陵王完颜亮率兵大举南下,想灭亡南宋,统一江南。但这时中原地区的百姓因不堪金朝的压迫,纷纷起义。当时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毅然率众起义,组织了有两千多人的队伍。后来他又带领起义部队,投奔了在山东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耿京,受到耿京的器重,让他掌管全军的文件和大印。

  1162年,完颜亮被杀,金世宗完颜雍即位。他对起义部队采取了劝降诱降、分化瓦解和调集兵力、严酷镇压相结合的政策。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是他们重点镇压的目标。

  面对这样的形势,辛弃疾力劝耿京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与宋军配合作战。耿京即派辛弃疾等十一个人为代表,去和南宋朝廷联系。宋高宗在建康接见了他们,并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天平军掌书记。

  辛弃疾等人回山东复命,走到海州(今江苏东海附近)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耿京的部下张安国、邵进等人在金朝的收买下,杀死了耿京。起义军大部分溃散了,一小部分被张安国带去投降了金兵。张安国也被金兵任命为济州(今山东巨野)的知州。

  辛弃疾既愤怒又悲伤,他立即约海州统制王世隆,带了五十名精锐人马直奔济州,捉拿张安国。到达济州的那天晚上,张安国正和金朝的将领在中军帐中喝酒。辛弃疾率众出其不意地闯进有五万金兵的大营,活捉了张安国。他还向金兵宣称:宋军十万人马即将开到,劝他们赶快投降。军中不少将士都是耿京的旧部下,听辛弃疾这么一说,当场就有上万人投到了辛弃疾一边,跟着他南下。张安国后来在临安被斩首示众。

  辛弃疾的壮举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震动,不仅军民们非常敬佩,连宋高宗也连声赞叹。

  此后,辛弃疾便留在了南方。他被朝廷派往江阴做官。江阴虽靠近前线,但在主和派的势力下,辛弃疾的抱负和才能根本无法施展。宋孝宗即位后,重用主战派的张浚,南宋王朝第一次主动出击。但张浚在符离大败,宋金签订了“隆兴和议”,主和派又占了上风。

  尽管如此,辛弃疾仍向宋孝宗上奏了他的著名的《美芹十论》(又称《御戎十论》)。在文中,他分析了当时宋金双方的形势,从而提出了恢复中原的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但他的主张、建议都没引起朝廷的重视,这使他感到了极大的悲愤和苦闷。这时期他写了不少词,大都是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不平和悲愤的。

  从1168年起,辛弃疾先后到建康府、滁州等地任职,后来又当过江西、湖南的安抚使,成了职位颇高的“封疆大吏”。可是主和派当道,他职位再高也实现不了杀敌报国的志向。他只能花力气整顿地方政府,并创办准备北伐的“飞虎军”。这却又给主和派们抓到了把柄,公元1181年,他被主和派排挤,罢官回江西上饶的带湖闲住。

  十多年后,直到宋光宗绍熙年间,他才又被起用,担任过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等职。不久又被罢官。公元1203年,他再度被起用,担任了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等职。

  在绍兴期间,他特地去拜会了年近八十的陆游。这对文坛骁将、抗敌志士喝酒做诗,相见甚欢。这年底,宋宁宗召辛弃疾去临安,征求军国大计。临行前,辛弃疾又去向陆游告别。陆游特地写了一首七言长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为他壮行。诗中有“稼轩落笔凌鲍谢”,“青史英豪可雄跨”的句子,这是陆游称赞辛弃疾的词作超过南北朝的著名诗人鲍照、谢灵运,并且具有非凡的才能,可以超过历史上的英雄们。陆游对这位文坛后起之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公元1205年三月,辛弃疾被任命为镇江知府。正当他积极备战时,朝廷却以他所推荐的官员有不法行为而把他连降两级,后来又把他罢了官。公元1207年,宰相韩侂胄(tuōzhòu)在北伐失败后,又召辛弃疾等人去挽救局势。可是辛弃疾已重病在身,于当年九月十日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去世后,留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后人辑录的有《辛稼轩诗人钞存》,存词六百多首,数量为宋代词人之冠。他的词继承苏轼的风格,以慷慨豪放为主,是南宋词人中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有写自己的报国心声的,有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的,也有揭露主和派投降丑行的,也有吟咏大好河山的。但作品的中心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抗金御敌,恢复中原。

忧国忧民的杜甫

  史家只载一时事迹,诗家直显一时气运。诗之妙正在史笔不到处。──浦起龙《读杜心解》

  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元稹

  浣花溪边,风景秀丽,林塘优美,细麦轻花,一派田园风光。这里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俗称“杜甫草堂”。“背郭堂成阴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鸟将数子,品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这就是杜甫结束了4年的颠簸生活后,对自己的安身之地所作的描述。草堂是杜甫一生中少有的安定寓所。

  杜甫,字子美,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官僚家庭,杜甫十三世祖杜预是晋代明将名儒,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而且官拜膳部员外郎。其父亲杜闲为衮州司马、奉天县令,母亲是当时著名学者崔融的女儿。在如此显赫的家庭里,杜甫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文化熏陶,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杜甫也曾自豪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杜甫从小就下苦功读书,7岁学诗,15岁扬名。在35岁以前,他过着读书与漫游的生活。这既是为了增长阅历,也是为了交结名流、张扬声名,为日后的进仕作准备。20岁时他就结束书斋生活,开始他的漫游生活。他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梁、宋等。天宝三年他与李白在洛阳相识,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个人性格不一样,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随后在宋地他们又遇到高适,三位高才谈诗论文,携手同游,结下深厚的友谊。这一时期的《望岳》和《画鹰》表现出诗人的乐观自信和青春朝气。

  天宝五年,杜甫志豪气壮地来到长安,准备一展平生抱负,但是等待他的却是冷酷严峻的现实。那时候正是奸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李林甫最忌恨读书人,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的。唐玄宗正在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贺的奏章,说这件事正说明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任用,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因此杜甫在原本象征读书人出路的科举之途上受到了巨大的挫折。后来几经周折他才得一管理军械库房的小官,所谓右卫率福州曹参军。在此期间,杜甫作诗百余首,其中《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杰作,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各种社会矛盾,展示了危机四伏、盛世将逝的国家政治形势,因而也就奠定了杜甫的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安史叛乱,时局剧变。杜甫携家逃难,先由奉先逃到白水,再由白水逃到鄜州。逃亡时期是杜甫生活经历最艰难、最危险的时期,也是他思想感受最丰富、最深刻的时期。随后,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则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让差役将自己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和炽热灼人的情感互为表里、和谐统一。他特别注重铺陈手法的运用。这首杰作正是铺陈到底,全无比兴,但是由于诗人善于将自己的褒贬与爱憎、震惊与感叹、怨愤与怜悯、悲痛与无奈,全都溶入“有吏夜捉人”这一事件中,老翁翻墙、府吏发怒、老妇哭诉等等情节的具体描写,而未加任何主观议论,因而全诗显得形象逼真,情节感人,恰如一幕精品话剧,各个人物的举止声情真切可闻、历历在目。

  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6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在这卓绝千古的“三吏”“三别”中,杜甫以忧国忧民的复杂心情,以“诗史”特有的“实录”的笔墨,反映了当时特殊的社会状况:百姓在经历叛军的催残后,又经受着官府大肆征兵的苦难;人民不满官府的凶残,却又忍受着痛苦承担起杀敌卫国的责任。漂泊西南时,杜甫仍然心系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悲欢,根据自己的见闻与感受,以炽热的情怀继续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以“安史之乱”为轴心展示出更广阔、更完整的历史面貌,完成了以“诗史”补充和修正史传的千秋重任。

  杜甫是盛唐后期大乱年代造就的伟大诗人。他直面残酷的现实,客观真实地描绘了那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面貌,同时在诗歌艺术方面,他转益多师,元稹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所以他兼有各家之所长,为后世诗歌树立起了不朽的典范,因而杜甫被尊为“诗圣”。

心系百姓忧国忧民

  ──读《让人民不再挨饿》有感

  六(3)班陶怡臻

  在农田里,是谁那辛勤劳作的身影;在试验田里,是谁反反复复地试验着;在饥饿问题上,又是谁研究出“杂交水稻”……对了,是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爷爷少年时代跟随父母来到郊区,从看见芬芳花草,新鲜的果实以后,他就发誓:“今后我也要当农业研究员!”1935年,袁隆平爷爷来到一所农业学校教书,他亲眼目睹了许多人得了浮肿病,甚至有人饿死街头……袁隆平爷爷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中国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因为坚守着这种信念,袁隆平爷爷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爷爷这样忧国忧民的心,深深地烙在我的心田。而像袁隆平爷爷这样为国奉献的人还有很多: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詹天佑,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也正是他们,使我们祖国日新月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举办成功;台湾同胞与祖国血脉相连,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沧海桑田,风雨坎坷,我们的祖国在日益崛起,我们炎黄子孙也要尽一份自己的责任,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在平常中,我们也团结一致,不让日本、美国侮辱我们的祖国母亲。现在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尊重国旗和国徽,爱护国家公共设施,在文化地区不扔垃圾;保护自然环境,每天不浪费水、食物,时时记住“天下兴亡,贫夫有责”……现在,钓鱼岛事件情况不断,我们要团结起来,保卫钓鱼岛,不让我们像以前一样流失领土,虽然我们现在有了实力,但是我们不能骄傲,要时时刻刻不忘国耻……。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践行理想,让祖国明天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装点祖国的万里大花园吧!

忧国忧民

  放眼中国历史,83个朝代,559位帝王,可又有多少两袖清风的贤君?每一次暴政,每一次战败,硝烟烽火里预支着百姓的性命和朝代的灭亡。如商纣王帝辛,剥削压迫人民、创立炮烙之刑、挥霍无度、浪费无度、甚至逼迫比干挖心,百姓们苦不堪言,从而加速了商朝的衰落灭亡。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国富民强的繁华朝代的传承和形成,也离不开明君贤臣的伟大功绩。他们顾全大局、有长远打算、将国民利益放于前、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不顾自身安危、大公无私。正是这些忧国忧民之人,将国破人亡的腐败之景推向繁荣富强,用马良之笔勾勒出祖国的秀丽江山,用江淹笔书写百家争鸣的悠久历史。他们不论在功成名就之时,还是在涉险的危急关头,都不忘头顶乌纱帽之重,不忘一举一动责任重大,不忘黎民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重。屈原投江、魏征进谏、负荆请罪,一颗拳拳赤子心,又包含了多少悠悠爱国情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国歌声袅袅不绝时,我们的内心是骄傲的,我们的情绪是高昂的,仿佛受到一场炽火的洗礼,燃烧释放着如火般的激情,碧空上好像出现了“我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字样。难道只有这一刻,我们才意识到我们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我们可否想过:中华民族要怎样伟大复兴;我们应该为国做出什么贡献;怎样使我们踏入小康社会······

  以前,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这是我国的奇耻大辱。数十年来,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越挫越勇、爱国忧民、发奋图强,经过刻苦钻研、辛勤耕耘,终于在奥运会、世界杯等世界性大型活动中崭露头角,多次获得奖项,为国争光。当初一个腐败的小国,如今已成为一个泱泱大国,在世界上取得较大的进步,实力不可小觑。这,都源于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我们的骨子里淌着中国的血,每一声给他人的加油,每一次给自己的鼓舞,都意味着中国的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深知,我们的身上担负着重大的责任与时代交予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奋发向上,所以我们顽强不屈,所以我们不畏挫折、永不放弃!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可以成功,但绝不骄傲;我们可以失败,但绝不认输!中华儿女,不会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作文记一次游戏200字左右

兔子说明文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