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幼儿活动观察记录格式
观察时间;
12月17日
观察对象:
李越徐步
观察场景:
娃娃家
观察情景:
下午,孩子们进入活动区开始游戏,徐步进入娃娃家拿起电话给妈妈打起电话,这时李越看见了上去就枪,嘴里还说:给我打一个,给我打一个,徐步不让,两个孩子马上要枪起来‘把那些小朋友玩具要一起玩,要别人的东西要商量’的话抛在脑后,我马上走过去说:李越玩具是徐步先拿到的,等他打完了你再打好吗,李越虽然不抢,但扔不甘心的看着徐步手中的电话,我灵机一动,找来另一部电话大声说;“铃...李越快来接电话,爸爸找你。”李越高兴的跑来了,拿起电话:“爸爸你在上班吗,我刚才抢了徐步的电话、”听了他可爱的话语,我笑了。
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常为满足自己需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发生争抢,我利用幼儿情绪易转移这一特点,适时介入指导,是矛盾化解,保证了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有不影响幼儿游戏情绪。
幼儿园个别观察记录总结
观察实录:
在游戏时间每个小朋友都在自己的游戏角里,玩着自己喜欢游戏。赵梓宇小朋友今天是在娃娃家的。游戏刚开始十几分钟,每个区角都开展的仅仅有条,很和谐的样子。可是,好景不长,一会儿就人来向我打小报告了。“老师,老师赵梓宇哭了。”我听了以后赶快跑到了娃娃家去看了看,看到赵梓宇小朋友坐在小椅子上正在抹眼泪呢,样子还真是很可怜呢。我走过去问他“你怎么哭了啊!为什么哭啊?”他边哭边说“是乐乐用手拉我耳朵……”看到赵梓宇边上坐着的乐乐小朋友,问到“乐乐你拉赵梓宇耳朵了吗?”乐乐看着我说“是的”我又问“为什么去拉赵梓宇的耳朵呢?”乐乐说“是她先抢我的烧饭的锅子的。”原来他们两个是因为一个烧饭的锅子才打起来的。哎,这两个人喜欢在一起,可是还经常打吵。
分析与反思:
赵梓宇小朋友平时玩的时候就经常和别的小朋友去争抢玩具和东西。时常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主要是不肯谦让,总是想着自己,就算是别人先拿到的东西也会去抢,而且什么都想要最多的,表现的很霸道很任性。
具体措施:
1、多与幼儿沟通希望幼儿能学会与别人相处时,要学会谦让,不能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要学会友好的与好朋友相处。
2、教师及时的与家长沟通,交流,希望家长在家也能让幼儿学着和别人相处时,能谦让,家长不能一味的去宠爱,溺爱幼儿,要多与幼儿说道理,让幼儿懂得相处的乐趣,有朋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幼儿园观察记录推荐《给调皮的孩子找点事情做》
小熊是我们班出了名的调皮鬼,一刻都无法让自己静下来,一会伸出脚绊倒小朋友,一会又将积木撒了一地。反正一天当中,会被同伴检举十多次。上课更是离谱,要么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要么就是离开自己的座位,这里爬爬,那里摸摸。我们两位老师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但是收效不大。你看,小朋友都上盥洗室洗手准备吃饭了,他还在玩具柜旁逗留着。实在没有办法,就给他点事情做做吧。小熊,老师想请你帮个忙,好吗?他瞪着大大的眼睛好奇的看着我,你站在门口,帮助小朋友挽衣袖,并监督小朋友洗手我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就爽快的答应了。我告诉其他小朋友,洗手碰到了困难可以找小熊帮忙,而且小熊会看好哪个小朋友没有认真的洗手或者是喜欢玩水的。孩子们听了也感到很高兴。就这样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小朋友洗手,小熊都认真地为他们挽袖口,并对洗手方法不对的幼儿及时纠正。一些喜欢玩水的小朋友见有小老师在监督,也不敢玩水了,整个洗手过程有条不紊,改变了以往吵吵闹闹的现象。于是,一空闲下来,我就请小熊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完饭做值日生,给小朋友分点心,上课帮老师分教、玩具等等。小熊总是乐此不疲、认真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原本只是想惩罚一下调皮的小熊的,没有想到弄巧成拙,让他有事可做,不在到处乱跑了。
像小熊这样好动、贪玩的孩子几乎每个班都有,他们并不是不听话,只是对外界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就连擦椅抹凳,他都觉得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因此,多给调皮的孩子找点事情做,会让孩子变的更聪明、能干,同时还能改掉坏习惯,不信,你也试试!
幼儿园中班蚯蚓的故事观察记录
幼儿姓名:中一班张XX(7岁)
观察教师:孙亚芳
观察日期:20xx年11月8日
观察时间段:(14:50—15:05)(15:00—15:15)(15:15—15:30)下午的三个时间段
观察地点:户外游戏环境之“动感地带西”
客观描述1:
“无意的发现”(14:50—15:00)
下午小点心以后,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孩子们开始玩自己喜欢的皮球玩具。突然,张XX大叫了起来:“这是什么东西啊,好可怕!”“它是不是蛇?怎么这么小?”张XX说完又自言自语。“它不是蛇,它是蚯蚓!”旁边的孙XX对张XX说。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一条蚯蚓不知怎么爬到了跑道上。张XX这么一叫,把小朋友们都吸引了过去,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孙老师,你快来看呀,小蚯蚓怎么在这里呀?”成成一边说还用他的小指头去碰碰小蚯蚓那软软的身子。更多的孩子们围拢过来,大家都要去拨弄小蚯蚓。由于拥挤,张XX还差点踩在小蚯蚓身上。“哎呀,你们别挤呀!”里面的几个小朋友开始嚷嚷,围在外面的小朋友就渐渐散开了,不一会儿又有人喊我:“快来看,这里也有蚯蚓!”然后孩子们就在跑道上四处寻找蚯蚓,发现了不少小的蚯蚓。
客观描述2:
“蚯蚓哪里来的?”(15:00—15:15)
孩子们兴趣渐浓,对蚯蚓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但是我看着他们似乎只是对拨弄蚯蚓感兴趣,我也顺着他们的兴趣四处走动,一部分孩子跟着我,问我在寻找什么。我便说:“不知道蚯蚓是哪里拿出来的?我找找!”
顺着我的思路,孩子们有的去草地找蚯蚓,有的去泥地里找蚯蚓,我不时还听到小朋友的议论:“小蚯蚓受伤了,好可怜哦,我们把它送回家吧。”“可是,小蚯蚓的家在哪里呢?你知道吗?”孩子们你一句,我一言的在讨论着;张XX瞪着大眼睛问我:“孙老师,你知道蚯蚓的家在哪里吗?”“蚯蚓是从哪里爬出来的?”“小蚯蚓会不会咬人?“蚯吲没有脚为什么还能爬得这么快?”……
面对孩子们一连串的问题,我并没有一一回答,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客观描述3:
“挖蚯蚓活动”(15:15—15:30)
我们来到了小山坡,蚯蚓都是生活在地下的,我们要想把蚯蚓挖出来,就必须借助一些工具。于是大家决定把班级里平时玩沙的小铲子和小钉耙拿下来使用。
张XX拿着小钉耙迫不及待地在地上刨了起来,小钉耙的耙齿更利于对付较硬的草地,不一会儿,地上的杂草很快就被耙开一大片。其他小朋友见状也都纷纷换工具忙开了。可是忙了好大一阵子,地面的泥土似乎并没有什么大变化。张XX放下手里的工具,将握在把柄末端的手挪到了柄的最前端,另一只手也紧紧地握了上去。他身体前倾,把整个身体的力量都压上去,慢慢地将小钉耙向自己这边拉,一下子刨出很多的土,他兴奋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身边的同伴,而且还边说边给大家示范。
大伙又来了精神,照张XX的方法干了起来。可不一会儿,张XX再次停了下来,休息片刻后,他干脆把一只手的整个手掌按在了耙齿上端,抬起屁股将整个上身的力量压了下去,这次刨出的土更多。重复五六次之后他又吃力地停了下来,休息片刻后,他双手握起钉耙将钉耙向一侧倾斜,用其中的一个钉尖在地上慢悠悠地耙着。
幼儿原因分析:
刚开始,他们虽然说是在找蚯蚓,但目的性并不强,只是随意地用一些树枝、石块在拨弄着山坡的表面。当听到老师明确地说蚯蚓是在地下时,张XX小朋友用树枝使劲地挖,但他马上发现树枝并不能很有效地挖土,于是找了小铲子、小钉耙,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变化,说明孩子对任务与工具之间的关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觉得孩子的好多学习和体验就是在这种关系中完成的。孩子对力的作用点与刨土量以及动作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不断进行尝试性建构和模糊思考。也许孩子的许多经验就是在这种尝试性的建构和模糊的思考过程中积累和提升的。
对策与建议:
《指南》科学领域部分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孩子们对蚯蚓的构造只是了解表面的,对一些深入的问题他们并不能做一个很好的回答。所以,教师作为他们的引导者,鼓励孩子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同时也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进行了情感交流和行为上的学习。
在案例中,孩子们起始的活动目标受到对蚯蚓原有认识的局限,而老师适时提示使目标更为清晰。在目标清晰后,孩子子们调整了动作的策略,即时改变了所使用的工具,这就使动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更加具体,这也表明他们对工具的使用与效率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应该在孩子活动目的性不明确或活动无意义时,适时地介入帮助。因为孩子的有些自发游戏是偶然性的、变化性的,目标是很模糊的,教师适时的策略性帮助可能会让孩子自己明晰其活动目标。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不断尝试,会建构、体会和思考许多关系,有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正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经验的一个过程。
孩子某些日常的自发的活动可以为我们展现出他们的许多兴趣点和关注点,而这些兴趣点往往是我们生发课程的立足点,也是我们在寻常时刻把握教育契机的关键。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
继续采取第一阶段的措施方法,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掌握明明小朋友在家的吃饭情况。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刚由中班升上大班的大一班,38名幼儿,活泼聪明可爱,幼儿的自我意识很强,大胆创造,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
个案的表现:
在进行幼儿园物品五常管理中,老师在行为上是做到了,但小朋友们每一次进行活动后都不主动自觉的收拾好活动室的物品,这样一来苦了老师,大大地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更是在浪费人力资源。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培养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个案的成因:
我们通过对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观察发现,大班幼儿虽然自我服务较小班、中班幼儿要强,但是,部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严惩缺乏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感。幼儿责任感的形成是大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纲要》中在对社会目标的制定中,也有这样一条目标: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责任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教育对策与过程:
一、创设责任区
为了加强幼儿对他人、集体的责任感,我们创设了几个责任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们把各种任务按要求划分成若干项,每一项落实到一个责任区,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分配给幼儿,使幼儿主动承担起责任区工作,以此让幼儿去体验“责任”的含义。责任区的创设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把活动室的各种活动区,分配给幼儿做责任区,如:图书区、美工区、积塑区、建构区等,根据每个区的性质不同,对幼儿的要求也不一样。如图书区、美工区,幼儿比较喜欢,材料多、面积大,这些区就需要二、三个幼儿来负责管理,其它责任区有一、二名幼儿负责就可以了;责任区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班进而的各种值日生工作,如负责幼儿一日三次餐具的发放;负责给植物角的植物浇水,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等。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责任区,教师在给幼儿分配责任区时,都注意根据每个幼儿具体情况而定,使每个幼儿都在责任区的活动中有所进步。
二、教师对责任区进行指导和评价
1、教师要幼儿明确责任区的任务要求
如幼儿要负责好自己责任区的卫生、整洁,物品的合理摆放,参与教师更换、调整该区材料等各项活动,监督指导其它幼儿爱护本区物品,幼儿每天入园后必须先整理好自己的责任区,然后再进行其它活动,每天定时对责任区进行检查。下面一例是幼儿责任区活动情况的观察记录:(刘嘉伟、高琦负责图书区)“刘嘉伟一早入园,在洗手间拿来抹布到图书区擦书柜,然后整理种类图书,发现常识类图书里有一本语言书,便拿出来放回语言类。这时,高琦刚好来园,见刘嘉伟已经把图书区整理完毕,两人便进行美工区,发现彩色笔和铅笔混放在一起,便函拿来笔桶,把它们进行分类,然后整齐地摆放在美工区。整理完后,两人各自进入自选活动。”上面这例观察记录充分说明,这两名幼儿基本明确自己责任区的责任,并对自己所负责的责任区有了一定的责任感。他们的工作已不限于自己责任区的工作,更多地表现在对集体的关心。因此,教师只有让幼儿明确责任区的任务要求,才能促使幼儿提高责任感,做好本区的工作。
2、深入活动,随时指导
开始创设责任区活动,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觉性都较差,有时出现责任不清的情况,使幼儿心里感到困惑,不能安心活动。这就需要老师深入到幼儿活动当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比如自选活动时,负责管理图书的幼儿把图书分类整理得井井有条,可到其它活动区去了就不够自觉,负责别的责任区的幼儿到图书区也是任意翻阅图书,把书乱放,出现这种情况,责任该由谁来负?经师生共同商讨决定,谁在活动区出现了问题就由谁来负责。责任分清了,幼儿就能安心地活动了。
3、掌握标准,及时评价
小天鹅的故事幼儿园观察记录
我班上有个小女孩叫盈盈,模样清秀可爱,可是内向胆怯,平时说话声音像蚊子叫,什么活动、游戏不管老师、小朋友怎么邀请,她都只是袖手旁观。这样的状况大约持续了将近一年,别说她的父母着急,就是我们老师心里也急,就是没办法。
有一次排练一个节目“森林音乐会”,我们又邀请她:“盈盈,你也来参加吧?”她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我们排练时,她就躲在钢琴边静静地看我们,眼中分明流露出渴望的神情。当我拿出小天鹅的舞裙时,她的眼睛更亮了。我叫她:“盈盈,过来!”她还是摇摇头。我来到她身边,把天鹅裙轻轻披在她身上:“来吧,小天鹅!”她迟疑地看着我,小手抚摸着天鹅裙,好象说:“我行吗?”我蹲下来把天鹅裙给她穿好,拉着她的小手,眼睛看着她的眼睛说:“肯定行!你本来就是一只美丽的小天鹅!”终于,她绽开了笑容,随我来到集体中排练起来。
在节目表演中,盈盈这只“小天鹅”表演得还真不错。我用数码相机拍下孩子们的精彩瞬间,翻录到电脑中,请小朋友欣赏。大家看到盈盈的照片时,都叫了起来:“看!小天鹅!” 盈盈使劲挤在前面,兴奋得涨红了脸,幸福的红云荡漾在她的两颊。后来好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叫她“小天鹅”,连隔壁班的老师看见她,也叫她“小天鹅”。
渐渐地,盈盈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游戏中能看到她可爱的身影,听到她银铃般的笑声,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妈妈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老师,真的谢谢你们!我家盈盈变得好可爱!”我拉着盈盈的手说“盈盈本来就可爱,对吗?”盈盈自信地点点头,笑了。
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学会礼貌待人
观察时间:20xx年1月
观察对象:张三
观察目的:学会礼貌待人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再加上活动空间大了,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张三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和老师在一齐,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告状,说张三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张三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张三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区时张三在建筑去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个性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洋洋正巧坐在张三搭的建筑物旁穿鞋,不留意挡住了张三的搭建,于是张三就推了洋洋一把,结果手重了,洋洋哭着向我告状说张三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张三叫了下来,对他说:“张三,你为什么打他啊?”张三说:“我没打他,他碰到我的楼房了.”我又问他:“你是不是想让他让开一些啊?”张三点点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洋洋,还能怎样告诉他啊?”张三想了想,对我说:“请你让一下行吗?”我笑了,摸着张三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洋洋说,他不就不会给你告状了吗?”张三点点头,对我说:“老师,我改了.”
反思:
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潜力的缺乏。作为老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状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行为记录:
攀爬架一直是我们班小朋友很喜欢玩的玩具之一,今天在户外区域的时候我们分散后,范轩语,崔艺凡和崔李童三个小朋友迅速来到攀爬架上进行攀爬游戏,当他们都登到顶端的时候,轩语小朋友想翻越过去,但是又有些犹豫,我说:“轩语加油,但是要注意安全啊”
轩语明白了我的意思,小心翼翼的翻越攀爬架,手抓的紧紧的,生怕自己会受伤。轩语顺利的翻过攀爬架,瞬间脸上扬起了开心的笑容,并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翻过来了”我立即给轩语竖起了大拇指并表扬他说:“你真棒”。
轩语安全的到达了地面,自信的说:“老师你看,我下来了!”我问道:“那你还能到外面来吗?轩语自信的向上爬去,这时张桂铭在最上面说:“你快出来!”在外面旁观的崔艺凡也说:“范轩语,快出来吧!”轩语听到后速度变得更快了。
轩语快就爬到了最顶端,这时候下面旁观的崔艺凡更加兴奋了,又蹦又跳的喊着:“范轩语出来了,范轩语出来了”。轩语顺利的从攀爬架的里面翻越了出来,崔艺凡看到后也想试一试。
崔艺凡和崔李童这尝试着想办法该怎样翻进攀爬架,这时候范轩语突然也向攀爬架的顶端爬去。
在崔艺凡和崔李童正在想办法怎麽翻过攀爬架的时候,范轩语再一次的翻过了攀爬架,这一次的速度可比第一次翻越的时候快了许多。轩语再一次成功的翻越了攀爬架,崔艺凡和崔李童在攀爬架上呆呆的看着范轩语。
轩语得意的说:“你们也爬进来啊”,崔艺凡说:“我们进不去,你还是出来吧!我们去玩别的去吧”。轩语听完爬到攀爬架上准备出来,崔艺凡和崔李童也爬下来,一起去玩别的游戏去了。
分析原因:
1.在户外活动中很多小朋友愿意进行攀爬活动练习,这表示孩子们对攀爬活动很感兴趣。范轩语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尝试进行攀爬架的翻越,这证明了范轩语不怕困难敢于进行创新尝试。
2.崔艺凡和崔李童在范轩语的影响下也进行翻越攀爬架的尝试,这表明孩子很容易被新鲜玩法所吸引,但是在尝试的过程中失败,没有获得成功,选择了其他的游戏,这也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3.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给孩子宽松舒适的环境进行游戏,适当的给孩子支持和鼓励,让孩子更好的进行游戏。
采取措施:
1.在此次的活动中范轩语小朋友进行了翻越攀爬架的挑战,这体现了他勇敢的品质。在游戏中崔艺凡,崔李童等小朋友关心范轩语怕范轩语受伤,这体现了我班孩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2.在下次的攀爬架活动的时候可以让范轩语小朋友示范如何翻越攀爬架的方法,在活动中为幼儿准备软垫,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的情景下进行尝试,对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让孩子们进行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观察笔记
观察对象:玩拼图的幼儿
观察时间:2010.3.24
观察目的:了解幼儿是否能够持久的进行拼图活动。
观察记录:幼儿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幼儿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个别幼儿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他们直抓头。这时在一旁观察的泽泽兴奋得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边说泽泽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小羽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拼图,他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适的地方,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当收区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小羽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方回了原处。
分析: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由此问题,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并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
措施:
1、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从两方面入手添加区域材料,〈1〉投放新的拼图材料,分块数量在20件左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2〉在大型数量的拼图上作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并根据中班幼儿年龄和已有水平,在拼图小卡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
2、在区域活动时,可以有目的的对益智区玩拼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学习观察和分析两拼图之间联系的方法,能根据事物之间的颜色,图案等进行判断,使其学会学习。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美丽的蝴蝶
观察老师:董超
观察班级:大一班(白云班)
观察对象:晨晨性别:女
观察时间:20年4月25日
观察地点:美术区
观察实录:
在线描活动"美丽的蝴蝶"中,我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图形对称的装饰蝴蝶翅膀并感受蝴蝶翅膀对称的美。我先出示一幅有着各种不同点、线、面的"美丽的蝴蝶"范画让幼儿观察蝴蝶的结构,有几部分组成,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然后我进行示范,让幼儿了解把纸对折一下找到中心线画蝴蝶的头胸腹翅膀就对称了,并提醒幼儿外轮廓要尽量画得大一点,最后用好看的图案进行装饰。
晨晨对绘画活动非常感兴趣,很快就找到了中心点,画好了蝴蝶的头胸腹,并在胸和腹的两边画上了两对翅膀,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翅膀画得太小了,蝴蝶显得有点身大翅膀小。"老师,我的翅膀太小了,不好装饰了。"晨晨拿着画纸低着头走到我跟前。"这蝴蝶翅膀这么小,怎么飞得起来呀?"边上的青青看到了热心地对晨晨说。"那怎么办呢?"我假装不知道问晨晨。"能再给我一张白纸吗?"晨晨羞涩地问我。
我又给了晨晨一张白纸,这次他画了一只大大翅膀的蝴蝶,但两边各留了许多空白处,于是我提醒晨晨在空白处多画上一只蝴蝶,让画面更加充实,不会显得过于干净,还引导他用记号笔画上一些天空白云或者小草小花等场景,让画面更加的美观。
观察分析:
晨晨的家在昆山,平时由于种种原因缺勤较多。从本次活动中可以看出晨晨通过老师一年多的引导及基本技能的学习,非常喜欢这个活动的,也有绘画的欲望,且在绘画活动中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由于基础差,手部控制能力较差,不能较好的表现蝴蝶对称的翅膀。
实施措施及效果:
1和家长联系,让幼儿尽量做到不缺课,并让幼儿在暑期中继续练习绘画,掌握各种点、线、面的组合画法,让他在以后的作品表现中画面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