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2017年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
考试临近,班里几个无聊的家伙又在谈论着各种作弊绝招。虽然听后只是让人一笑了之,但它却证明了一个事实:“作弊”这个与考试似同胞兄弟的东西至今仍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很多学校中。
为什么每次考试都有人作弊呢?其实,这也不足为怪。作弊的人无非是想得高分,自己光彩,老师表扬,父母也高兴。也有一些人是迫不得已,怕考不好老师批,家长骂,棍棒加身,只好铤而走险,蒙混过关。考试作弊也叫“偷看”,在有些人看来这实在是件绝妙的事:平时痛痛快快地玩儿,考试只要稍稍用些心计,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得高分。作弊的人只知用“假分数”来满足一个暂时的虚荣心,却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次小小的作弊虽不会使他变得十恶不赦,却在他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丑陋的种子。
且不说作弊被发现后,老师的失望,学校的处罚,还有其他同学的大眼、小眼,嗤之以鼻的态度;就算这次侥幸逃脱,你心里真就那么踏实吗?你能保证以后不会“东窗事发”吗?我曾记得,一个同学在他作弊后写下了自己这样的感受:“我一直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中,精神几近崩溃。我怕见父母,怕见老师,也怕见朋友。……我终于知道什么叫不堪回首了。”
是啊,没有什么比拥有坦荡的心灵更令人欣慰,没有什么比愧疚不安和失去他人的信任更让人痛苦的;用谎言换来的短暂虚荣终究是要破灭的。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说过:“在考试中作弊的学生也会在工作和婚姻中作弊。当诚实的优良品质在一个国家无处立足的时候,我们还能期望有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当你步入社会的时候,难道也要带上书本、纸条去作弊吗?骗老师、骗家长,到头来还不是骗自己呀!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学生作弊,固然不对,可这能仅仅怪学生吗?难道老师和家长就不该负一些责任吗?有些老师和家长,一味地把“分数”看作衡量一个学生的惟一标准。许多同学正是迫于这种压力才去作弊的。这难道不应引起老师和家长们的反思吗
再次奉劝各位同学:与其考试时费尽心机,偷偷摸摸地搞“地下活动”,还不如平时踏踏实实地学习。“作弊”是一种麻醉剂,我们应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它。
九年级上学期期试作文及范文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文。(10分)
1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文。
【题目一】:11月,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科技嘉年华”主题月活动,其中一项是邀请屠呦呦为全校师生举行一场科学报告会。作为学生主持人,请你写一段文字,作为报告会开场的欢迎词。
提示:2020年10月3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士揭晓,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她是新型抗疟疾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创制人,几十年来她带领团队埋首研究,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以卓越的成就在中华及世界科技史上书写了一段传奇。
【题目二】:国庆期间,很多人利用小长假外出游玩。请你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个帖子,晒一晒你去过的某处景点,向大家作推荐。
要求:
内容符合要求。
语言得体。
字数在150-200之间。
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0.从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有你的日子,春风十里。你是青山绿水,在目酣神醉中带给我们无尽的愉悦享受;你是请棋书画,在浸润熏陶中带给我们美好的人生感受;你是亲朋师友,在关爱守护中带给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请以“有你的日子,春风十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使人受益匪浅,它能帮助我们丰富知识,规范言行,塑造人格,启迪人生。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描述你在阅读中发生的故事,可以记述阅读给你带来的收获和体验,可以阐述你对阅读经典作品的认识……
要求:
请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字数在600-800之间。
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范文】
有你的日子春风十里
看到这个美丽的作文题目,很自然地想起大诗人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那个名句。诗人当时脚踏文化昌盛的大唐江山,环顾天下名城扬州的绮罗珠翠,撩拨他的激情的是数不清的名花、灵鸟。那份惬意,虽经千年,仍让人浮想联翩,深度陶醉。这不,我已经把这诗句作为三年初中生活的标签了。把这三年称为“春风十里”,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这“春风十里”中,初一生活仅占一里。但在这个短短的路程,“景物”的密度之大让人惊讶,变幻之快又令人应接不暇。各种知识,由课堂耕耘,在心里播种,其后便在生活中发芽,又由理想的甘泉浇灌,由社会的春风吹拂,很快便出落成摇曳多姿的玉树琼株了。在这长度仅一里的春风路上,我们踏了牛顿、爱因斯坦们最初踏过的知识台阶,用作业本子与嫦娥工程做了连线。这一年,生活美妙得像春风里的上林苑。
初二的生活应该占去三里,这是因为生命能量的积累加快了生活的效率,我们都由百里牛进化成了千里马了。这一年,除了将课本知识拓宽加深,还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参加了不少社会实践活动,假期里还乘飞机逛了欧美大洋洲——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渴望,满足了不少。智力发育有量的扩充,更有质的优化。每逢盘点生活的硕果,心脏都激动得像春风里的旌旗。
还剩下的六里,都属于初三了。这一年才过了四分之一,我们正在健全知识结构,完善能力结构。我们懂得了宽容、友爱和分享快乐,懂得了感恩,有了责任感和廉耻心。回顾以往,总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每当完成学习任务,或考了一个满意的分数,或做了一件道德含量较大的事情,便兴奋得像春风中的燕子。而每当获得亲人一句鼓励,老师同学一个微笑,心情便绚烂瑰丽,大约像春风里的扬州琼花。每逢大家一块谈理想,那更是千姿百态的风筝大比拼。
再过半年多就毕业了,那时走完这个春风十里,会是什么心情呢?必然有依依不舍的留恋,更多的还是展翅高飞的好奇。那时,这个春风十里的初中生活将像一把强劲的神弓,把我们这些利箭射向远方。远方,云蒸霞蔚,春风骀荡。我们要在那里构建仙山琼阁,我们自己的杜牧,将吟唱出更加隽永的诗句。
以下是评分标准: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9.评分参考标准:共10分。内容7分,语言3分。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20.评分参考标准:共40分。
项目等级内容、表达(36分)说明书写(4分)一类卷(40-34)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赋分范围:36-30分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4分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二类卷(33-29)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赋分范围:29-25分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3分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三类卷(28-24)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赋分范围:24-20分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2分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四类卷(23-0)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赋分范围:19-0分以1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1-0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作文
下雨了,雨滴不断从天空中落下。我站在窗前,看着它们“啪”的一声滴在玻璃上,然后无声的缓缓流下,留下一道道美丽透明的痕迹,将外面的世界一点点的放大。
忽然想起,小时候妈妈曾说,雨水下落的声音是它们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于是我走出家门,步入那个湿润的世界,去聆听它们的诉说。
听雨的舞步。
雨滴们在我的伞上,欢快地跳起了踢踏舞,虽然舞步很是柔弱,但它们跳的步步坚定有力。有些更调皮的雨点还跳到我的鞋子上,在我的脚边开出一朵朵精致的小水花,我伸出手去触碰,它们便又在我的指尖旋转起华尔兹了。一滴滴雨点是一个个活跃的生命,它们跳跃的舞步将整个世界都变得灵动起来。
听雨的歌声。
雨滴们落在不同的地方,就唱出不同的歌谣,最最动听的,还是在树叶上的歌。它们欢唱着滴落在原本布满尘埃的叶片上,一边唱一边打落了原先的尘埃。一曲终了的时,叶片又变回了透明的新绿,每一片叶中都仿佛积蓄了很多的滋养,心满意足地微笑摇摆,像是为雨点的下一曲的新歌打拍子。于是雨点们就更起劲的唱起下一首歌,音律高高低低,节奏时慢时快,歌声中荡漾着因奉献而得到的满足。
听雨的故事。
雨水一遍遍冲刷着整个世界,我忽然听明白了——雨,是天空的眼泪。天空无私地将雨滴倾献给大地,虽然不舍,但它仍执着的微笑着洒下泪水。清澈的泪将肮脏的一切冲刷洗涤,把世界冲刷的晶莹剔透;温暖的泪将干枯的一切滋润轻抚,使它们重新获得生的力量。泪水肆意的流,是为了之后能畅快的笑。当雨滴们都各自完成任务的时候,天空就会微笑,笑得湛蓝,笑的万里阳光。
我伸手接起一捧雨水,接起它用生命诉说着的故事。
漫步回到家门口,雨渐渐停了。一片叶缓缓飘落,迂回,沉淀在雨水里。
风起无声,叶自飘零。而雨,又开始在积蓄中等待,等待着下一次的娓娓的诉说。
2017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
那才是不久前的事呢!在摇晃不定的游览车里,母亲坐在我左手边的位置上,与我一起看着窗外的风景;陡峭的山壁,巍峨的耸立于上方,往下一窥,尽是清澈见底的溪流,与它并列的是巨大得令人惊艳的石块;我们所乘的车子就穿梭于其中的蜿蜒小径,当然,夹杂了许多赞叹的人声耳语。
到达九曲洞的入口处后,我将随身听的耳机去下,因为我就要亲自走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了,我要褪下一切可能干扰我的身外之物,我的心中并没有对这趟旅程抱有任何特别的期望,但直觉却不断的告诉自己:必定会接触到一些都市内看不到、听不到的美妙!是啊!就是这些话激起了我满腔的热血与兴奋。
踱着不急不徐的步伐走了进去,那周围我所触及的一切尽是天然、视线环绕,忘我的陶醉着;啊!这一切是纯净的,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那是在这世界诞生时就存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自然的琢磨演变而成的;他有瑕疵,纹理变化无特定的规则,不经修饰的呈现在眼前,促使我能清楚的感受到澎湃的气势,慑服人心的震撼!
我回过神,继续向前走,望向远处的高山,蓊郁的林木间,曾经孕育这原始的生命,他们是如此的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却拥有着一颗最真诚善良的心,他们的后代逐渐外移,迈向科技文明的时代,筚路蓝缕辛勤的开垦,换得不虞匮乏的生活,最后被物欲蒙蔽双眼,忘本地扑杀原本生存于大自然的同胞!
大地之母该有何其之悲恸,她颤抖着那被儿女们折磨得遍体鳞伤的身躯,想将他们摇醒!她叹出悲哀的气息,想要吹垮他们自以为是的愚昧!她流出略带混浊的泪,无能为力了,迷途的孩子已听不见慈母的呼唤!
在思考、领悟的同时,我的双脚已走出了洞外,游览车的身影入眼帘,占满了整个视线;耳中,轰隆隆的引擎声掩不了洞中号啼的回音,我站在自然与人文中间,心中有种道不出的悲哀:为什么我们会将疼爱自己的大地之母设为观光景点?多么奇异的举动啊!
定了定神,我走向了人文,但我不会忘本,我会尽一己之力,将大地之母的爱散播出去!毕竟,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尽是她的血和泪……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版作文范文
据报道,有一位大学生经常在家中居住,家人都视他为掌上明珠,什么活儿都不用干.他考上大学,住宿舍时,因没有空调而导致失眠,他打电话回家,叫家里人来接他回去.第二天,他就站在阳台上直跃而下,倒致死亡.记者去看那间宿舍时,是宽敞明亮,唯一只有他们有的一架电风扇.
我想这么优越的环境中,竟然要自杀,实在是太可惜了.也许对于我们来说,这件事太让我们惊讶了,这些都是由于家里人的过分的宠爱而导致的结果.让他们在家中不做任何事,连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也不让他们做.这样的话,难道父母要一辈子照顾他不成 这是不可能的一点点宠爱是可以的,孩子做错事就要好好地教导他,不要动不动就骂,打,那样的话,不管你说什么,孩子都不会听进去,他以后长大了还是不知道哪个对哪个错.难道等他进监狱了,你才去教育他吗 不过,你绝对不可以又是骂,打,那样的话,孩子会对你有偏见的
如上述这个报道,就是一些普遍的家庭中反应出来的不是很严重的事例还有一个,一位女生考上了重点大学,由于在那里要自己洗衣服,蒸饭,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他不习惯那里的生活习惯,就偷偷地逃回来了.这也是反应了父母过分的宠爱孩子才得出的结果.
宠爱孩子是正确的,孩子做错事还是可以教育,但溺爱孩子就不正确了,孩子做错了事,有些父母也会袒护自己的孩子,以致让孩子一错再错.
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
人生就是选择,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便有了不同的人生。一种选择会是一种活法,一种选择会换回许多种体会。人有许多次选择,但是选择之后便不会再从头开始,即使可以从选择之后再选择。
选择需要高深的思维功底,选择需要切合实际的判断能力,选择需要谨慎的态度,选择需要果断的决断,选择需要充足的时间。
选择是主动的,自主的,可以尽情地选择;选择又是被动的被迫的,不得不选择,不能不去选择或者是说别无选择。
选择是双方的,既要选择又要被选择。
有空间宽裕的选择,有余地狭小的选择,有轻而易举的选择,有要付出代价和牺牲的选择。
世间不存在十全十美的选择,但是世间万物正是在选择中进化,缺少选择就缺少生命和历史,就会缺少发展的韵律。
我们渴望选择,我们拥有选择。
徘徊在生与死间,踌躇于明与暗间,有人选择生,也有人选择死,有人选择明,也有人选择暗……真正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却选择永恒。
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阴,用意志选择撑出一道晴空。对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的生;浩瀚沙漠里,战士选择自身的苦辛却给了别人幸福。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苦难迎难而上,生命的选择赋予人活力、追求与成功,灵魂的选择产生永恒。
人生就是选择,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便有了不同的人生。一种选择会是一种活法,一种选择会换回许多种体会。人有许多次选择,但是选择之后便不会再从头开始,即使可以从选择之后再选择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作文范文
青春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你一笔一画的涂抹将留下一道动人的风景。行走在青春的天空下,我们感受着青春。享受着青春。
青春是一棵春末夏初的小树。沐浴过春雨和暖阳,经历了春的萌发,积蓄了春的力量,多了夏的蓬勃,拼命使出那么一股劲。茁壮地成长着。浑身上下焕发着一种叫做青春活力的东西。
青春宛如一本无字的书。我们的执著追求和奋力拼搏将会留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成长中的我们,正在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凭着我们执著的追求,向上攀登,凭着我们的智慧,在大海行舟。
青春是一个真实而又缥缈的梦。十六岁的季节,多少幻想已经展翅飞翔,多少泪水已伴随着梦想启程。些许无所适从。些许憧憬。青春透出它梦幻般的色彩。满含着诱惑的光,引诱你努力地想要抓住它。
青春是条单行线。我们用心走过的每一步,都会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树立起一块块里程碑。由于我们的无知,曾经因困难而迷惘,但又由于我们的不轻易服输,我们只会一路向前,不论前方是荆棘丛生还是泥沼重重,且行且歌。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此次期末试卷,含两大部分,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部分。试卷以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依据,注重基础,强调了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效果。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试卷还对时政知识加以考查,突出了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
二、成绩分析
此次测试,所教三个班级,平均分分别为、,级部最高分92分。总体来看,班级之间相差不大,以二班稍为突出,但总体成绩较好。各班优秀高分者少,90分以上5人,80分以上37人,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60-70之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选择题的第12、15、18题错误率较高,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还有材料分析题中有关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科技创新”的理解,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只是对其进行片面的个人分析,并没有运用教材所学的知识,这样是得不到高分的。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2、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台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这种现象在材料分析题中体现最为明显。
3、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第20题,这道题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可有些同学思考过于拘泥,思路较狭窄,而导致失分。
4、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材料题22题中已经明确提示此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各提出的一项措施”,如不仔细审题,就会很粗糙的作答,重复较多,很难答全面。
四、原因分析:
1、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不高。一是很多大题背诵起来难度较大,不愿意在此花费更大的精力。二是题目的综合性很强,不容易得高分。三是学好了政治也没用,家长也都强调语数英主科。兴趣不高直接导致学生的偏科严重,这在各个班中都非常突出。
2、学生对时政的关注不够。
3、基础性的知识背诵不扎实。平时应该教给学生一点背诵的技巧与方法,注意经常复习,加大检查立度,促使学生将基础知识记牢。
4、读题不认真,对题目的理解有一定偏差,导致做题出现失误。
5、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不高。一是明明想到了,但却不能选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二是积累的政治用语少,涉及国情、国策、战略等等应当尽可能的使用准确的政治用语。
6、书写潦草,不分条也不分纲,卷面很乱,再加上错字,难以辩认。
7、自己虽然是一位老教师,但道德与法治课使用的都是新教材,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明显不足。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结合。缺少这种意识、能力、更缺少实际的行动。
8、课堂上讲得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无法在课堂上将练习处理完,只能留给学生时间来做,做题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9、作业、背诵的检查力度不够,方式、方法有待于改进。
10、教学时间比较紧,为了进度,没有复习的时间。缺少对有关题型的针对性的指导。
五、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选择题错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一环扣一环,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归类和疏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迁移、重组和整合。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考试命题方式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知识。设问非常灵活,答案却非常简单,教材知识不熟悉,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依据所学课本知识,进行深层次及多角度思考。在平时,应要求学生多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重点知识相关的资料,根据教材所学,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坚持问题带考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
4、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怀远县燕集初级中学王立芬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追求强国富民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基本路线是:
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我国是怎样推进改革开放的?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5.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
(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改革开放有哪些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7.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8.中国腾飞的表现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获得幸福生活的体现
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10.改革开放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1.改革开放的地位是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2.中国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3.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14.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5.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6.我国为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
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7.我国经济发展中还面临哪些问题?应对举措及意义是怎样的
(1)问题:还面临区域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3)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8.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9.怎样继续深化改革
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
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
20.党和政府为什么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1.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从个人生活层面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2)创新具有独特性,是区别已有的。(3)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2.创新带来的情感体验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2)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从人类社会实践方面认识创新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4.创新的根本目的:让生活更美好。
5.创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发挥的重要作用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6.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7.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8.现阶段,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9.教育的重要作用
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0.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11.怎样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12.企业为什么要提升创新能力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13.创新精神的表现是什么
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14.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2)学习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3)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4)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5)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15.创新的目的
(1)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1.民主的价值及其实现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2.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的真正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真正确立。
3.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追求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4.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5.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特点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7.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8.人民民主的形式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发展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在民主实践中,我们既强调选举民主的作用,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注重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通过广泛协商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
9.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10.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11.公民通过哪些途径行使民主权利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12.民主选举的形式、原则、对公民的要求有哪些
(1)形式:例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2)原则:公开、公平和公正。(3)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13.民主决策的要求、形式有哪些
(1)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2)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
14.增强公民民主意识的必要性及意义是什么
(1)必要性: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意义: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15.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具备的能力
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16.现代公民如何培养民主意识
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首先,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其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意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1.法治的含义是什么?法治的作用有哪些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的基本含义(良法、善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法治的意义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6.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总目标分别是什么
(1)原因: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8.法治国家的道路选择: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9.我国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10.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11.法治政府的含义
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12.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分别是什么
(1)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3.如何实现依法行政
(1)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2)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15.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6.厉行法治的要求
(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全利,履行义务。
(1)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3)国家(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17.国家和社会治理怎样发挥法律和道德的作用
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及组成
(1)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中华文化。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2.文化发展与国家、民族发展的联系: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原因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文化对国家、民族的价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7.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8.文化自信的来源
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9.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措施
必要性: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措施:既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10.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11.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
12.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13.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的区分
(1)中华文化: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由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中国所有民族(即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
(2)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一家亲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点
一、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政策
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基本政策:我国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三、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四、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2、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3、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五、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六、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支持: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七、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