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三国演义》名著经典解析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
《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笔墨。当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并非妄说,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正史。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史《三国志》。例如小说叙述关羽温酒斩华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实上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又如诸葛亮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小说的虚构而已。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作者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统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这也就是《三国演义》的主旨。
二、主题
对这部小说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用书基本上持“拥刘反曹”说。
《三国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是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奸邪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方面只是陪衬而已,因而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在历史上,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在正统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以魏、吴为僭国。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从来就有尊刘贬曹的倾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多少有点儿正统的血缘关系;二是刘备向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容易被接受。特别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将这位既是“汉室宗亲”,又能“仁德及人”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是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符合广大民众的善良愿望的。
三国演义
公元22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军事家——诸葛亮。诸葛亮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或许谈不上雄才大略,但在实务管理上几乎是第一流的,人格、担当、技巧也的确无懈可击,也可称得上是中国史上杰出的政治人物,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诸葛亮在益州从无到有,不但建立了整个法令制度,也能发扬赏善惩恶的正名上下的王道,使整个社会公平正直,明察秋毫。有益于国家,虽然是仇家,也会赏赐;违法犯纪,虽是至亲,也会处罚。刑罚虽严峻,但是没有人因此而埋怨,这种公平的统治,很难有人能相提并论。
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说,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而却不尽然。因为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时,孔明听罢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是为刘备的汉室兴亡着想。
诸葛亮不但具有“大公无私,令人钦佩’的人格和政风,而且他谦虚下人,广纳各方意见,对人才的培养更实不遗余力。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特别强调“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另一篇《视听》中更表示:“为政之道,务在多闻,是以听察采纳士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目当其目,众音住其耳。”“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是以“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
诸葛亮不但说,而且也彻底地去作。出任宰相后,他特别在丞相府中,成立“参署,’的机构,其目的在于“集思广益”以采纳更多人的意见。他客气地表示,自己“资性鄙暗”,所以有时无法完全理解和采用,温他和查和、徐庶、崔州平及胡济四人的关系始终和好,因此相当鼓励大家不疑于直言的精神。
最令人感动的是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在汉中前线向北征军团公布的檄文,公开表示希望今后请将士能勤于攻击诸葛亮的缺点,才算忠于国家的人。他曾听从杨洪的建议,急速派兵驰援在汉中和曹操陷人苦战的刘备,以稳定北方防务;征求邓芝和孙权的策略;遵从马稷“攻心为上”战略,以为南征蛮夷的主要精神指导。或许这些也是他个人心中早作的决定,但他绝不居功,让优秀的部属不要被自己的光芒所掩盖,使每个人才都能乐于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心于公事。三国鼎立中,蜀汉力量最小,但人才最多,所以才有力量屡次向曹魏攻击。这些优异的人才,的确都是因诸葛亮“不居功、不情才;虚心纳谏.的作风.才能获得。北宋大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在《诸葛亮诗》中便写道:“区区庸蜀文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广。”明代大儒方孝孺也评论道:“诸葛孔明之为相,敏然虚己,以求问己之示,秦汉以下为相者皆不及也。”
诸葛亮不仅在培养人才上有一套,在驭用人方面也是值得我们共同学习的。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关张赵马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他,一边又防范着他。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有马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评价,我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义。我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其为“妖”不免过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但因素对其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当,也害了马谡,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义”之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将斩,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这一哭,多少悲愤涌上心头,眼前曾经的茅林溪水;沙场点秋兵;与先帝纵马与广袤的田天地之间,谈古论今往事历历在目。思旧恩,悔自己不听先帝之言,枉费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兴汉大业,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个“情”字。
说孔明不“明”,我认为只有一点。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所能尽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对于历史人物,由于立场的不同,后代的评价带有高有低、有好有坏、有正有邪,但数千年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或许有程度的高低,但基本立场则是清一色的赞扬、钦敬及仟念。
名著阅读题专项备考材料—《三国演义》供参考学习
1.《三国演义》第五回中,袁绍联军讨伐董卓,连连战败。后来出现了扭转战局的一位将军和一杯酒。那位将军是谁?小说中写这杯酒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那位将军是关羽。这是曹操给关羽壮行的一杯热酒。他集中体现了曹操不拘名位和出身、唯才是用的用人观念,也充分烘托出了关羽的神勇——因为杀了华雄归来,“其酒尚温”。
2.第二十五回:关羽暂栖曹营期间,曹操为了笼络其心,赠了他很多财富用物,最让关羽称心并感动得“再拜称谢”的是什么?他为什么称心
参考答案:曹操赠他赤兔马。关羽知此马日行千里,以后若知刘备下落,可以在一天之内见上面。关羽称心,而曹操则愕然而悔。
3.初次见刘备,徐庶用什么方法试探刘备之为人?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徐庶告诉刘备,其所乘“的卢”马妨主,劝刘备将此马赐给与自己有仇怨的人,妨过了别人后,自己再乘。这个建议遭到刘备的严厉拒绝,以此徐庶确信刘备“仁德及人”,决定衷心追随刘备,即使后来被迫离开刘备,也从来不做一件损害刘备的事。
4.曹操用什么方法迫使徐庶离开刘备?为什么徐庶身在曹营却终身不为之施一计
参考答案:曹操派大将曹仁领军征讨刘备,结果败新野,丢樊城,失大将,方知刘备处有徐庶设谋。曹操听谋士程昱的计策,先将徐庶的老母软禁起来,设法骗取了徐母的笔迹,造一封假家书,谎称为曹操所拘,招徐庶投曹救母。徐庶念母心切,未辨真假,离刘备奔曹操。其母羞愤而死。徐庶后悔不已,决定终身不为曹操施一计。
5.曹操派夏侯惇领大军来新野找刘备复仇。刘备与关张商议迎敌办法时,张飞为什么说:“哥哥何不使‘水’去?”
参考答案: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兴奋不已,说“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关羽张飞对诸葛亮的才能认识不足,对刘备如此信赖尊崇孔明更是不以为然,所以曹操大军来犯时,张飞出语讥讽,让他派“水”(诸葛亮)去抗曹。
6.曹操为什么杀孔融
参考答案:曹操起五十万大军要南下消灭孙权和刘备,孔融谏阻说,这是无义之师,并预言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仇家将此话转知曹操,并诬称早先祢衡辱曹操亦是受孔融指使,于是曹操怒杀孔融。
7.长坂坡赵云杀出重围,将阿斗交给刘备并哭诉糜夫人投井事,刘备做出了一个怎样的行为,令赵云感激涕零,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三国演义》怎样评价刘备的这个行为
参考答案:刘备将赵云从死神手中夺回的婴儿阿斗掷之于地,说“为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将赵云看得比自己的亲生儿子还重要,这个行为大大感动了赵云,使他感激涕零。《三国演义》认为这是刘备抚慰忠臣的一个手段,在当时刘备并无其它办法抚慰赵云。
8.长坂坡关羽借兵救了刘备之后,刘备诉说当阳糜夫人投井事,云长叹曰:“曩日猎于许田时,若从吾意,可无今日之患。”刘备曰:“我于此时亦‘投鼠忌器’耳。”他们谈的是怎么一回事
参考答案:曹操灭吕布后,威名极盛,有行王霸之心。为了考察朝臣的态度,故强邀皇帝至许田围猎。其间,他用皇帝的专用弓箭刺杀猎物,众人不知,以为是皇帝射出的,山呼万岁,曹操拦在天子前受之。关羽拍马提刀上前要杀曹操,被刘备摇手送目制止。因为刘备觉得曹操紧靠天子,周围又都是曹操的心腹,怕杀曹操不成,反伤了天子,所谓的“投鼠忌器”即是此意。
9.东吴最先提出联刘抗曹的人是谁?他做出了怎样的事情,对三国形成有着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最先提出利用刘备抗击曹操的是鲁肃。曹操得荆州、败刘备之后,水陆大军一起压向东吴。鲁肃认为东吴应夺取荆州作为帝王之资。于是他亲自出使,借到江夏为刘表吊丧的名义,把诸葛亮请到了江东,为孙权出谋画策,助周瑜一臂之力。这是孙刘两家联手的开始,也是赤壁致胜的重要原因。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之势的形成有着关键的作用。
10.曹操兵贵神速,苦征乌桓,将袁绍的残部赶到了辽东。这时候曹操既不听部将意见进兵辽东,也不奏凯还许都,这是什么原因
参考答案:因为曹操坚信谋臣郭嘉临终前的计策是正确的:那就是既不能退兵,否则袁绍残部会吞并辽东公孙康坐大;又不能进兵,那会促使辽东公孙康与袁绍残部联合抵抗。只有缓待时日,由公孙康将袁绍二子袁尚袁熙的首级献来,因为公孙康担心袁尚袁熙会吞并他。后来果然如郭嘉所料,曹操也因此彻底平定了北方。曹操对郭嘉感佩不已,以至赤壁战败时还记起郭嘉。
11.庞统献连环计成功,拜别曹操要回江东,“正欲下船,忽见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唬得庞统魂飞魄散。”曹操营内的这个人是谁?曹操大军为什么未能逃出此劫
参考答案:此人正是身在曹营心向刘备的徐庶,他与曹操有杀母之仇,所以见死不救;徐庶只是采纳了庞统建议,散布谣言称西凉马腾造反,自己脱身而去,丢下曹操大军,以此报曹操杀母之仇。
12.赤壁大战前夕,东吴一切都已部署停当,“周瑜于山顶看隔江战船……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诸将急救起时,却早不省人事。”周瑜想起何事,如此急火攻心
参考答案:周瑜与孔明商定火攻破曹,但从未想过隆冬之际,没有放火所需的东风。没有东风,一切准备全属枉然,而这又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周瑜突然发现风向不对,东吴危在旦夕,而自己束手无策,故此急火攻心。
13.刘备娶孙夫人之后回归荆州,周瑜使鲁肃出使荆州,声言出兵夺取西川作为孙夫人的嫁妆,以换取荆州。孔明听了点头称赞孙权好心,刘备也拱手称谢。周瑜大笑曰:“原来今番也中了吾计!”周瑜使的是什么计?为什么小说特别交代“周瑜此时箭疮日渐平愈,身躯无事”
参考答案:周瑜以攻西川为名,借道荆州,企图乘机杀死刘备夺取荆州。(即假途灭虢之计。)诸葛亮早识破周瑜的计谋,并极大地羞辱了周瑜,使他箭疮复裂,气急身亡。其所以交代周瑜身躯无事,实是为了突出这件计谋的失败对周瑜的打击之沉重。
14.鲁肃在陆口设宴邀请关羽。宴会上因周仓说了一句话,关羽就将其逐出,是何原因
参考答案:鲁肃设宴本为索取荆州,劝说不成就将关羽杀死。所以在筵席周围安排了刀斧手,周围也安排了伏兵,必欲成功。关羽识破鲁肃的计策,只带十余人赴宴。席间,关羽或顾左右而言他,或把事情推给刘备。周仓一句“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招来关羽呵斥驱逐,周仓会意,急出招来事先预备好的接应快船。而关羽则乘机佯醉,挟持了鲁肃,安全上船,挫败了东吴的计划。
15.曹操尊魏公加九锡后,兵下江南,命荀彧同行。彧托病止于寿春。曹操为什么要送一个亲笔封记的空食品盒给荀彧?后来荀攸之死与此有何关联
参考答案:荀彧是曹操的重要谋臣,为曹操出谋画策,立下汗马功劳。曹操曾将其比作自己的张良。曹操受魏公加九锡之时,荀彧坚决反对。曹操出兵时命彧同行,便有杀彧之心;彧托病止于寿春,曹操派人送一空盒,即有命其自杀之意,荀彧会意,服毒而死。
曹操要进魏王时,荀攸反对,曹操便以“此人欲效荀彧耶”相威胁,荀攸忧愤成疾,卧病而亡。
二荀之死都是因为他们阻拦曹操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最大化,即妨碍他政治野心的实现;同时这些事更加充分地表现了曹操为人的残暴不仁。
16.刘备即天子位立嗣封官已定,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什么?是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为什么反对
参考答案:刘备即天子位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欲起倾国之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是刘备的心腹战将赵云。他的主要理由是:真正的国贼是曹操和篡汉的曹丕,讨曹丕能号召关东义士,讨东吴则势必拖延战事;而且汉贼之仇是公仇,兄弟之仇是私仇,应以天下为重。这个正确的意见刘备没有采纳。
17.诸葛亮看到刘备在彝陵的的阵营图本时,叹曰:“汉朝气数休矣!”接着告知马良,“入川时已伏下十万兵在鱼腹浦”,陆逊不敢来追,成都无虞。马良大惊,说自己“于鱼腹浦往来数次,未尝见一卒?”这是什么缘故
参考答案:这里的十万兵实际上不是实指十万人,而是指足抵十万大军的“八阵图”,即八九十堆乱石阵。火烧彝陵之后,陆逊陷入此阵,若非有人指点几不得出。八阵图阻住了东吴的追兵,可比十万精兵。
18.白帝城刘备临终时说了一段什么话,令诸葛亮“汗流遍体,手中失措,泣拜于地”直至“叩头流血”
参考答案:刘备兵败命危,心情十分复杂,招诸葛亮等人托孤,说诸葛亮才能胜曹丕十倍,定能成大事,嗣立的后主可辅则辅,不能辅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这使诸葛亮惊骇不已。蜀汉讲的就是继承大统,如何容得有人废君自立。刘备的话含义丰富,诸葛亮震骇之余,只能剖白表忠心。
19.斩杀马谡之后,诸葛亮大哭不已,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刘备临终留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深恨自己明白得太晚。恨自己识人不明,马谡长期跟随自己,居然知之不深。更恨自己误将守街亭的重任交给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北伐前功尽弃。
20.“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这首诗吟咏的是怎样一个情节。
参考答案:诸葛亮遇司马懿正逢劲敌,彼此你来我往,互有胜负。后来诸葛亮费尽心机在上方谷设下圈套,要将司马懿父子一举烧死,不料火正旺时,天降大雨,使司马懿父子得以死里逃生,诸葛亮计谋落空,后来就有了司马氏废魏帝而立晋朝的故事。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
Nurfürdenpers?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
《三国演义》知识竞赛试题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灿烂辉煌,随着四书五经进入课堂,我们对古典文学充满向往。读三国,评西游,论水浒,说红楼,四大名著伴我们成长。
我们期盼已久的“名著知识知多少”系列活动终于拉开了帷幕。
今天在这里将要进行的是《三国演义》知识竞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六年级的全体同学们,感谢学校给我们创设这样一次学习、提高的好机会。相信通过今天的竞赛活动,会让我们对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今天参赛的四支代表队,他们是……
然后,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的嘉宾评委,他们是……
最后,我们来宣布比赛规则:比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部分,其中必答题每道答对了加十分,答错了不得分;抢答题每道20分,答对了加分,答错了扣分,同时,请各位选手在抢答前认真听题,在我们喊开始后再答题,否则按违规处理;风险题我们分别设10分、30分、50分三个分数,如果答对了,加上相应分数,答错了扣除相应分数。
下面我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一、必答题。
请一号台1号选手答题:
下列谜语都与书中哪个人物有关?请选择谜底正确的一组。
1、凿壁偷光2、嘴里进蚊子3、相貌堂堂
A、孔明、张飞、颜良B、赵云、颜良、孔明C、孔明、文丑、张飞
请二号台1号选手答题:
下列谜语都与书中哪个人物有关?请选择谜底正确的一组。
1、一模一样2、桃李逢春3、大地主
A、张苞、张飞、田丰B、赵云、雷同、田丰C、雷同、张苞、田丰
请三号台1号选手答题:
下列谜语都与书中哪个人物有关?请选择谜底正确的一组。
1、更上一层楼2、碰杯3、慢慢摇
A、高览、蒋干、周仓B、高览、蒋干、徐晃C、雷同、蒋干、徐晃
请四号台1号选手答题:
下列谜语都与书中哪个人物有关?请选择谜底正确的一组。
1、汉朝文书2、赏罚分明3、四面屯粮
A、刘表、蒋干、周仓B、刘表、法正、周仓C、周瑜、蒋干、周仓
请一号台2号选手答题:
书中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卧龙”是,“凤雏”是,“小霸王”是,“美髯公”是,“常胜将军”是,“碧儿眼”是。
请二号台2号选手答题:
王允利用貂禅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哪些计策
A美人计;B连环计;C反间计;D苦肉计;E声东击西计
请三号台2号选手答题:
请指出下列对联指何人。
义存汉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书。
请四号台2号选手答题:
官度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
A袁术;B袁绍;C曹操;D刘备
请一号台3号选手答题:
请指出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
1、望梅止渴2、杯水车薪3、赔了夫人又折兵
请二号台3号选手答题:
请指出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
1、三顾茅庐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身在曹营心在汉
请三号台3号选手答题:
请指出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
1、鞠躬尽瘁2、乐不思蜀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请四号台3号选手答题:
请指出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
1、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2、刮骨疗伤
2、宁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一号台4号选手请答题: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说的是何人?他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现在请嘉宾评委做点评并打分。
二号台4号选手请答题:
在华容道上曾“三哭一笑”的是何人?从这一情节上可以看出他的哪些性格特点
三号台4号选手请答题:
“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指的是三国中的哪位君主?有一句成语也可以概括这句诗?请写出来。这位君主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号台4号选手请答题:
“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此诗称赞的是哪位英雄?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公布必答题比赛后的各队得分情况。)
二、抢答题。
(一)下列情景与何人有关:1、桃园三结义2、千里走单骑3、温酒斩华雄
(二)书中人物被塑造的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经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把奸诈的人骂作,把量窄的人谓之为,把性烈的人叫做,把忠厚的人称作,把昏庸的人说是。
(三)请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1、周瑜打黄盖——2、蒋干盗书——3、三个臭皮将——
4、张飞绣花——5、张飞吃豆芽——
(四)书中运用火攻的战役较多,下列火攻的主要对象各自是什么
濮阳之火烧乌巢之火烧博望之火烧
赤壁之火烧骁亭之火烧
(五)刘备身边的五虎上将都是谁
A魏延;B关羽;C马超;D黄忠;E张飞;F赵云
(六)被诸葛亮困于上方谷的是哪父子三人
A司马懿;B司马师;C司马昭;D司马炎;E司马孚
三、风险题。
第一组:
10分题。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指何人
A皇甫嵩;B董卓;C王允
30分题。
下列情景与何人有关?并请做简单说明。
1、舌战群儒2、七禽孟获3、煮酒论英雄
50分题。
辛弃疾有诗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若孙仲谋。”诗中提到了三国中的哪三个人物?这三个人物你认为谁是英雄?为什么
第二组:
10分题。
长坡一战中,被魏将程昱称为“万人敌”的是谁
A关羽;B张飞;C赵云
30分题。
下列情景与何人有关?并请做简单说明。
1、割须弃袍2、单骑救主3、六出祁山
50分题。
请你从三国中被称为“三绝”的三个人中,选择一个人,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为什么他会获得这样的称呼
第三组:
10分题。
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役是
A火烧新野;B火烧博望坡;C安居平五路;D火烧赤壁
30分题。
1、三国中被称为“三绝”“三杰”的分别是
A刘备;B关羽;C诸葛亮;D曹操;E孙权;F关羽;G孙权;H司马懿;T周瑜;J刘备
50分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谁的诗句?你是如何评价他的?请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第四组:
10分题。
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中,命令为关羽斟酒的是。
30分题。
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有
A草船借箭;B群英会;C苦肉计;D舌战群儒;E借东风
50分题。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风仪亭。”此诗所叙述历史事件涉及哪四个主要人物?选择其中的一个谈谈你对其的看法
附加题:
1、请说出《三国演义中》至少三个与数字“三”有关的事件。
2、《三国演义》中有两匹千里马分别叫什么?他们最终的主人是谁
3、三国鼎立说的是那三国?各自的首领是谁
4、诸葛亮借完东风后,是谁去江边接的他
5、被刘备、孙权封为“虎威将军”的分别是谁
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崛起。成鼎足之势,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三国演义》就是就是描写的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相信大家对于《三国演义》这本书多少都会知道一些或者看过三国的电视剧,现在动画版的《三国演义》也正式于2009年9月15晚8点在央视少儿频道《银河剧场》栏目开播,每集25分钟。
该片场面宏大、情节波澜壮阔,以动画的形式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巨著原汁原味儿奉献给广大观众了。没有及时看到的小朋友,可以去下载2009年10月期休闲版的电子杂志看看经常片段啦!!
三国演义
“铃,铃,铃”随着一阵战鼓声(下课铃声)的敲响,战场上上演了一场“三国演义”。
刘备(我)正在练兵(躺在桌子上睡觉),曹操(王亮)突然向刘备(我)发起进攻。曹操(王亮)命令张辽(王扬周)、许楮(朱晨水)向刘备放箭(砸粉笔头)。刘备(我)只得落荒而逃,曹操(王亮)乘机追赶。
总算曹操没影了。诸葛亮(陈铧晰)向刘备提议,可以请关羽(魏华)、张飞(陈开帅)帮忙。刘备忙令廖化(杨存钰)去请关羽(魏华)、张飞(陈开帅),允诺他们:打退曹操后,给一百两银子(让他们抄一次作业)。可谁知关羽、张飞不干,执意要二百两银子(抄两次作业)。刘备叹道:“唉,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没办法,给吧!”
哇!不愧是关羽、张飞,把曹操打得屁滚尿流。曹操见刘备这儿“人才济济”,便想把关羽“挖”过去。曹操令张辽(王扬周)带三百两银子(抄三次作业),去说服关羽。关羽见曹操那儿福利那么好,薪水那么高,便跳槽去曹操那儿了。刘备骂道:“好你个牙檫苏(魏华是暴牙),居然跳槽到曹操那儿。曹操,我与你势不两立!”
这时,一直坐山观虎斗的东吴(东吴上下都不能进男厕所)孙权(黄榕)听了都督周瑜(郑莉)、谋士鲁肃的建议后。向刘备发起了进攻。刘备军缺人防御。诸葛亮(陈铧晰)又向刘备提议请赵云(郑成炜)。赵云说:“我知道,你要来求我帮忙,可我是不会答应的。”“我给你一百两银子。”“朋友有难,岂能不帮。”
这一身是胆,真不是吹的。赵云舞着丈八滚云枪(扫把柄)把周瑜(郑莉)给打了回去。
孙权(黄榕)见大事不妙,急命收兵,召开群众大会。东吴全国上下一致认为,应当倾全国之力,乘刘备、曹操两国交战之时攻击他们。孙权听其计谋,出兵攻打。
刘备、曹操正打在兴头上,孙权趁势杀了过来。刘备、曹操只得联合抗吴。
在这千钧一发之时,上帝(陈老师)飘然降临。大家又跟没事似的玩了起来。50分钟过去了,随着一阵战鼓声的响起,又一场战斗开始了……
“铃,铃,铃”随着一阵战鼓声(下课铃声)的敲响,战场上上演了一场“三国演义”。
刘备(我)正在练兵(躺在桌子上睡觉),曹操(王亮)突然向刘备(我)发起进攻。曹操(王亮)命令张辽(王扬周)、许楮(朱晨水)向刘备放箭(砸粉笔头)。刘备(我)只得落荒而逃,曹操(王亮)乘机追赶。
总算曹操没影了。诸葛亮(陈铧晰)向刘备提议,可以请关羽(魏华)、张飞(陈开帅)帮忙。刘备忙令廖化(杨存钰)去请关羽(魏华)、张飞(陈开帅),允诺他们:打退曹操后,给一百两银子(让他们抄一次作业)。可谁知关羽、张飞不干,执意要二百两银子(抄两次作业)。刘备叹道:“唉,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没办法,给吧!”
哇!不愧是关羽、张飞,把曹操打得屁滚尿流。曹操见刘备这儿“人才济济”,便想把关羽“挖”过去。曹操令张辽(王扬周)带三百两银子(抄三次作业),去说服关羽。关羽见曹操那儿福利那么好,薪水那么高,便跳槽去曹操那儿了。刘备骂道:“好你个牙檫苏(魏华是暴牙),居然跳槽到曹操那儿。曹操,我与你势不两立!”
这时,一直坐山观虎斗的东吴(东吴上下都不能进男厕所)孙权(黄榕)听了都督周瑜(郑莉)、谋士鲁肃(陆晶雪)的建议后。向刘备发起了进攻。刘备军缺人防御。诸葛亮(陈铧晰)又向刘备提议请赵云(郑成炜)。赵云说:“我知道,你要来求我帮忙,可我是不会答应的。”“我给你一百两银子。”“朋友有难,岂能不帮。”
这一身是胆,真不是吹的。赵云舞着丈八滚云枪(扫把柄)把周瑜(郑莉)给打了回去。
孙权(黄榕)见大事不妙,急命收兵,召开群众大会。东吴全国上下一致认为,应当倾全国之力,乘刘备、曹操两国交战之时攻击他们。孙权听其计谋,出兵攻打。
刘备、曹操正打在兴头上,孙权趁势杀了过来。刘备、曹操只得联合抗吴。
在这千钧一发之时,上帝(陈老师)飘然降临。大家又跟没事似的玩了起来。50分钟过去了,随着一阵战鼓声的响起,又一场战斗开始了……
三国演义江苏附加题
《三国演义》120回简答题梳理
《三国演义》1--20回简答题梳理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1、请简述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
汉朝末年,黄巾倡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117字)
2、请简述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情节
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127字)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请简述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
刘备平定黄巾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不久,督邮前来巡查。刘备因没向督邮送钱而遭督邮陷害。消息传至张飞耳中,张飞气得两眼圆睁,咬碎钢牙,冲进馆驿揪住督邮的头发,扯到县衙前,绑在马桩上,用柳条使劲抽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幸好为刘备及时制止,而后三兄弟弃官投奔刘恢。(130字)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请简述李肃说吕布弃义父丁原投靠董卓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
董卓进京后宴请大臣,提出废帝想法。荆州刺史丁原表示反对,并于次日,派义子吕布搦战董卓,董卓大败而逃。正当董卓犯愁之际,部将李肃挺身而出,说他与吕布是同乡,只要董卓愿让出赤兔马和金银珠宝给吕布,他定能叫吕布背叛丁原,投降董卓。董卓许之。果不其然,吕布一见赤兔马便喜爱得不得了。当夜便将丁原杀害,投效董卓,拜董卓为干爹。(158字)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
1、请简述曹操献刀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伺机行刺,见董卓倒身卧于床上时,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灵机一动,忙称自己有口宝刀,欲献董卓。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称想试试董卓赐的马。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135字)
2、请简述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与陈宫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自己出庄买酒。不料曹操听闻磨刀声竟怀疑吕伯奢家人要杀自己,遂将其一家八口杀害,随后在途中又逢买酒而归的吕伯奢,为绝后患,趁其不备,挥剑杀之灭口,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130字)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1、请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
董卓战将华雄连斩诸侯联军二将,袁绍无措,关羽毛遂自荐,因官阶太小,袁术反对;曹操力荐,关羽立下军令状。曹操备了热酒一杯,关羽却说待他斩了华雄后再饮不迟。众诸侯听得关外喊声大举,不一会,关羽马到中军,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116字)
2、请简述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
董卓听说华雄被杀便派吕布驻守虎牢关。袁绍派八路大军前去攻打,却被吕布连杀数将。情急之下,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关羽见张飞不敌吕布前去助战,厮杀三十回合,仍不敌。刘备见状飞马掣剑斜刺过来,三人轮流厮杀吕布,吕布难以招架,便朝刘备虚晃一戟,拍马冲出包围圈,逃回虎牢关。(135字)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1、请简述连环计的故事(字数120字左右)
董卓为乱朝政。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的部将杀死。(123字)
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
请简述三让徐州的故事
曹操为报父仇发兵攻徐州,刘备与孔融前往救援陶谦。陶谦感刘备之德欲将徐州牧之位让与刘备。刘备辞谢不受。/刘备劝退曹军后,陶谦又欲让徐州,刘备亦不受,只答应屯军小沛。/而后陶谦病危,临终再次将徐州托与刘备,刘备方才接受。(106字)
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
1请简述吕布射戟辕门
袁术派大将纪灵进攻刘备住地,袁术送粮请吕布助战,刘修书请吕布解围,吕知助袁不利已,但碍送粮之面,便在辕门设宴和解。纪灵与张飞斗气,吕大怒,令左右树戟150步辕门外,若一箭中戟小枝,两家罢兵;不中,各自安排厮杀;不从其言者,并力拒之。吕果中,双方罢兵(131字)
2请简述典韦之死
宛城之战中,张绣用贾诩之计夜袭曹营,先让人将典韦灌醉,再命人偷了典韦的短戟,致使典韦在掩护曹操出逃之时,身无片甲。虽奋力以腰刀砍杀二十余敌,终因寡不敌众,中枪大叫数声而死。死后半晌,尚无一人胆敢进入。曹操获悉痛失典韦后自称比失去了长子和侄儿还要悲痛(125字)
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
请简述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曹操征张绣途中,恰逢稻麦成熟,为显示爱民之心,曹操下令要求众将士不准纵马毁麦。没想到禁令刚下,曹操的马受惊跑入麦田,踏毁麦田。此时,曹操假意叫来行军主簿,要求议罪。主簿犯难,谋士郭嘉便引《春秋》中“法不加于尊”的说法为其开脱,曹操顺水推舟,割发代首以示众人。(129)
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拨矢啖睛
简述夏侯惇(dūn)拨矢啖睛
夏侯惇奉操命征讨吕布以助刘备,行进中遇布猛将高顺,便出马迎战。战四五十合,高顺败下阵来。夏侯惇追高顺,却被布将曹性偷袭,射中左眼。夏侯惇急拔箭,却连眼珠拔出,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纳于口啖之,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曹性死,夏侯惇纵马便回。两军闻之骇然。(129)
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
简述白门楼吕布殒命操淹下邳,吕布恃有赤免马,沉溺酒色不出战。布部下起离心,盗赤兔马献操,插白旗欲献东门。曹军攻城,吕布迎敌,少憩门楼之时却被叛将生擒。操在白门楼上处置吕布。吕布盼刘备相助,并愿辅操定天下。曹问备何如,备提董卓之事,吕布怒骂备无信。操下令将吕布缢死,割首示众。(128字)
《三国演义》21-50回简答题
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简述曹操煮酒论英雄
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种菜掩人耳目。一日,曹操请刘备坐饮畅谈。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袁绍等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为吃惊,匙箸落地。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吃惊,使曹操认为其胆小如鼠,不复怀疑。(122字)
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
简述祢衡击鼓骂曹
曹操欲使人劝说刘表归顺,孔融荐祢衡。曹操见之,不加礼,祢相讥,又批斥其人才。曹操恼怒,命其为鼓吏以辱之。祢衡于宴上裸衣击鼓,痛骂操。操不愿负杀戮贤士之名,遂遣之。祢衡在众人的劝说下奔赴荆州。至荆州祢又讥讽刘表,刘为免受害贤之名,遣其去见黄祖。祢衡后被黄祖杀死。(130字)
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简述关公约“三事”
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刘备投奔袁绍,关羽被曹操围困在土山之上。操使张辽前往说之。辽具说关公拼死有三罪,降操有三利。关公亦有三约:降汉不降曹;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操从其言。关公告甘、糜二夫人后降操。(105字)
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候五关斩六将
简述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东岭等五个关口受到孔秀等六将的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132字)
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2)孙权占了荆州之后,设宴嘉奖吕蒙,不料吕蒙被关公阴魂索命,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
关羽大意失荆州(第76、77回)
关羽当时远征樊城,荆州空虚。曹操采纳司马懿之计,一面调五万精兵救援樊城,一面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关羽为防东吴守将吕蒙,留下重兵把守荆州。后来,吕蒙采用陆逊之计,辞职麻痹关羽,关羽果然中计,便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吕蒙趁机率军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被吴军设计俘虏并杀害。(139字)。
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
华佗之死
曹操为建殿砍伐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噩梦惊醒后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不见效。华歆荐华佗,操立马差人将华佗请来。华佗认为操病根在脑,需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去病根。操疑华佗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将华佗收监拷问,使其屈死狱中。华佗所著《青囊书》也因此失传。(133字)
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
曹植七步成诗
曹丕因怕曹植争王位,便想加害。母亲听得曹熊缢死,曹植被擒。急召曹丕相见,要曹丕放过曹植。华歆主张除掉曹植。于是曹丕限曹植七步成诗,曹植七步即成。曹丕听后潸然泪下,贬曹植为安乡侯。
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孔明设计让刘备称帝
孔明苦劝刘备为帝无效,便设一计。先托病不出,刘备询问,孔明说因担忧得病,刘备数问所忧何事,孔明只瞑目不答。再三请问,孔明将所忧之事告知,刘备说等他病好了再行登基大礼也不迟。孔明听罢,马上起来,百官也进来,要求刘备登基。刘备无奈,只好同意。
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
急兄仇张飞遇害
关羽死后,张飞旦夕号泣,以酒解怒,望南切齿,部下多被鞭挞。飞向刘备求讨伐,回阆中,令军中三日内制办白衣甲,挂孝伐吴。末将范疆,张达要求宽限时日,遭飞鞭背.范张心存怨恨,乘飞酒醉卧,以短刀刺飞腹,飞大叫而亡。二人割了飞首级连夜投奔东吴。
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老将黄忠之死
黄忠因听了刘备说老将无用,即提刀上马至军中,要与东吴交锋。他斩了东吴史迹,又打败潘璋。关兴,张苞劝其回营,黄忠不听。次日潘璋战不数合,璋败走,黄忠追之,中了埋伏,被马忠一箭射中肩窝,被救回营后当晚去世。
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
彝陵之战第81-84回
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攻吴。自巫峡至猇亭,布列军马四十余营,连绵七百余里。吴大都督陆逊坚守不出。直至炎夏六月,蜀军疲惫懈怠,刘备下令将诸寨移于林木阴密之处,陆逊方才发起火攻。时值东南风起,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蜀军全线崩溃。刘备得赵云救应,方逃回白帝城。(128字)
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永安托孤
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至永安宫,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应“事之如父”。(133字)
七擒孟获第87-90回
为重兴汉室,诸葛亮点兵南征,与南蛮首领孟获斗智斗勇,先后七次擒住孟获。前六次诸葛亮都故意放走孟获,蜀营大将都不理解,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到了第七次,诸葛亮智破乌戈国藤甲兵,七擒孟获,终于使其心悦诚服,南中于是安定。(120字)
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
孔明计赚姜维
诸葛亮先利用夏侯传谣言给马遵,使之误信姜维已叛,当晚又让兵士假扮姜维在天水城下大骂马遵,并派兵攻城,而后又引兵包围姜维所在的冀城,用粮食引诱姜维出城抢粮,乘机夺取了冀城。姜维逃往天水,马遵以乱箭射之。这时蜀军前后追阻,姜维无路可走,只得下马投降。
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马谡失街亭(第95、96回)
为阻司马懿大军出关,诸葛亮拟派人把守街亭,马谡请战并立下军令状。亮命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副将,率兵镇守街亭。马谡违背诸葛亮叮嘱,拒绝王平劝阻,生搬兵法,屯兵山上,后被司马懿断了水道,军心大乱。司马懿乘机放火烧山,马谡败逃。王平力量单薄,救援不成,街亭被魏军占领,马谡被孔明斩首。(138字)
空城计
诸葛亮失街亭后,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无武将,所领五千军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诸葛亮乃命偃旗息鼓,大开城门,每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自己鹤氅纶巾,在城楼上焚香弹琴。身边仅有二小童,一捧宝剑,一执麈尾.司马懿疑有埋伏,便退兵而去。
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挥泪斩马谡
马谡不听劝谏,大意轻敌,致使街亭失守,被孔明斩首。孔明为自己与马谡义同兄弟,今为明法度而斩之,也为自己忘却先帝叮嘱,用人不明而痛哭。马谡死后,孔明自修祭文,安排祭祀,并加意马谡家小抚恤,按月给与禄米,还上表自贬丞相之职。
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破曹兵姜维诈降书
诸葛亮再次出师北伐,被魏将郝昭守住陈仓道口,无法进展。后来诸葛亮用姜维诈降计,赚得魏兵来攻,击败曹真。诸葛亮乘势指挥大军从斜谷再出祁山,和魏军对垒。最后,因粮运不继,退归汉中。
第九十八回追汉军王双受诛袭陈仓武侯取胜
智取陈仓
孙权称帝,联合蜀国伐魏,孔明再出祁山。郝昭病危,孔明明里吩咐魏延,姜维三日内领兵攻取陈仓。私下密计关兴,张苞暗出汉中,自己藏于军中,星夜倍道径至陈仓城下,让内应在城中各门放火,发喊相助,令魏兵惊疑不定,兵无主将,城中大乱,蜀兵一拥入城.孔明夺得陈仓。
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
司马懿与孔明斗阵第100回
孔明气死曹真之后,魏蜀两军对垒,互斗阵法。司马懿先布“混元一气阵”,被孔明识破;孔明后布“八卦阵”,诱魏攻阵。司马懿令戴陵等三将各引三十骑破阵。只见阵如连城,门户重叠,东西南北难分,魏军不能相顾,只顾乱撞,尽被缚至中军帐下。司马懿奋死掠阵,被蜀军三路夹击,大败退军。(133字)
第一百零一回出陇上诸葛妆神奔剑阁张中计
孔明陇山装神
孔明兵至祁山,军中乏粮,便与姜维、关兴、魏延装神弄鬼,分三路伏兵,迷惑魏军,魏兵无不骇然。司马懿不知是人是鬼,又不知有多少蜀兵,十分惊惧,急急引兵奔入上,三日不敢出城。孔明乘机令三万精兵,割尽了陇上的小麦。
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
五丈原诸葛禳星
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之恩,出师北伐,屯兵五丈原.呕血病重,阳寿将终,用祈禳之法,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踏罡步斗,以求延寿.大将魏延因报魏军劫寨,闯入帐中,步急误将主灯扑灭.诸葛亮自知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安排好后事,溘然长逝。
第一百零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自知阳寿之尽的诸葛亮,交代杨仪在其死后秘不发丧,并后寨先行,缓缓撤退。若司马懿来追,则回旗返鼓。将自己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以吓退敌军。后来,事情果然如诸葛亮所料,司马懿见木像以后,狂逃五十里,并几次惊问“我有头否?”(110字)
第一百零五回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
智杀魏延
这是诸葛亮第三次运用"锦囊妙计"。诸葛亮初见魏延之时,便料定魏延会反,于是安排马岱在魏延身边卧底,并于临终之前,给了杨仪一个锦囊,交代其在魏延造反时打开。后来魏延果真造反,杨仪按计行事,让魏延大叫三声"谁敢杀我",魏延一声还没喊完,就被马岱从背后一刀砍死。
第一百零七回魏主政归司马氏姜维兵败牛头山
魏主政归司马氏
魏主曹睿临终托孤,司马懿、曹爽共扶年仅八岁的曹芳登位。曹爽听信手下及门客,排挤司马懿,独揽大权。曹爽骄奢淫逸,目中无人,纵情声色。司马懿父子隐退居家,等待时机。曹爽的戒心渐渐松懈,司马懿又装病骗过曹爽,使他放心保魏主出城狩猎谒陵。司马懿父子立即起用旧人,分别掌握军政大权,用计铲除了曹爽全家及亲信,全面把持了魏国的政权。
第一百十九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乐不思蜀
刘禅投降后,被安排到洛阳居住,并被封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故意让蜀地乐人跳蜀国舞,唱蜀国曲,同行的蜀国旧臣都痛哭落泪,只有刘禅嬉笑自若,认为“此间乐,不思蜀”,其昏庸无能之态令人痛恨。现在人们常用它来比喻那种懦弱无能的人。(132字)
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三国归晋
魏兵兵临蜀国城下,刘禅向邓艾开门归降,蜀灭。司马昭中风死后,儿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当了皇帝,国号为晋,魏灭。孙皓即位为吴主,不听忠言,以致怨声载道,将军陆抗与晋将羊祜和平相处。羊祜死后,司马炎起兵伐吴,吴军全面溃败,孙皓效法刘禅,开门归降,吴灭。至此,三国归晋,天下统一。
三国演义
在东汉末年,汉灵帝十分昏庸,很多人都被逼得没有办法,纷纷投靠大盘黄巾军中,黄巾军队强大起来,刘备等人打败了黄巾军后,曹操和孙权的实力也强大起来,整个天下逐渐分裂为三个国家:魏国、蜀国、吴国,于是三国正式鼎立了。
《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改编的,作者是小说作家罗贯中,所以书中的人物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因为是小说,故事经过了作者的再工。
书里把许多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如:勇猛善战的张飞和赵云,义薄云天、宁死不降的关羽,爱民如子的刘备,神机妙算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和凤雏先生庞统等等。整本书围绕了三国的君主曹操、刘备、孙权的斗争来写的。他们都自立为帝,想平定天下,斗了个你死我活,结果却被晋王司马炎统一了。
看完这本书,里面的英雄人物好像就浮现在我眼前,我从书里学到了很多很多,从这些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很多。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取材于自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全国的历史。作者罗贯中以历史为框架,稍作加工,精彩地演绎了一段曹、刘、孙三家鼎足而立,争夺天下的故事。“三顾茅庐”、“长板桥之战”、“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现在出现在戏剧电影中的著名故事都出自这里。在这些桥段中,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厚,周瑜的小气的形象被描述的栩栩如生。
我觉得《三国演义》其实是一组英雄人物的刻画所构成的,他们都有着别人所没有的特点,例如关羽的“义”,张飞的“莽”,诸葛亮的“谋”,等等。可我想讲的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虽然她在书中所占的篇幅不多,也没有真实的姓名,只有寥寥数笔,可在我心目中,却是个顶天立地的形象。她就是徐庶的母亲,徐母性格刚烈,在曹操利用她写信招徐庶来曹营后,十分羞愧恼怒,怀抱了必死的决心,将计就计,谆谆教诲儿子要忠于汉室,辅佐刘备,不要管自己,最后为了让徐庶没有后顾之忧,选择了牺牲自己。而她的教导和以身作则也深深影响了徐庶,最后他在曹营也没有助纣为虐,辅佐曹操。这就成了著名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在这个故事里,徐母的教育令人敬重,然而,她的宁死不屈和忠肝义胆的气节更加令人钦佩。
在徐母的故事里,固然是以徐母为“主角”,可身为“配角”的曹操的奸诈形象也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在当时的三国,曹操的奸诈也未必是一件坏事,这有助于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曹操在不该奸诈的时候奸诈,在需要三思的时候反而不奸诈了,比如,华容道之战,曹操考虑走大道还是小道的时候,多疑了一回,结果就到鬼门关上走了一遭,正应了前一句话,而火烧赤壁的时候,对庞统的计谋曹操言听计从,结果导致了百万大军丧身火海,正应了下半句话。
在那个战火连年的时代,曹操能够善终并吞并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枭雄袁绍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但其他人也同样建立了不世的功勋。这个时代是纷乱的,是精彩的,同时也是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读着《三国演义》,眼前浮现起那个时代的场景,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现在的努力学习,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我们的时代吗!
三国演义
天下大势易料定,合分循环总一气。
公元一八四年起,朝政腐败忠臣寂。
山阳巨鹿一张角,圣人指点悟一经。
呼风唤雨得民心,率领众将裹黄巾。
朝廷奋进起官兵,除去黄巾贼之际。
董卓领兵闯入京,声色犬马惶人心。
各路诸侯皆不平,合力一致把贼擒。
曹操率众迁都日,文武百官亦吃惊。
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无乘隙。
火烧赤壁胜利之,不时公瑾气去世。
攻破汉中五连胜,玄德仁义赏军锡。
两代君王去世时,文帝曹丕篡位之。
曹魏明帝在位际,中原强大又渐兴。
曹爽升位大将军,花天酒地无朝夕。
昏庸无能终中计,曹魏政归司马懿。
定蜀降吴胜之际,转眼三国又归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