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对个人的意义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知行合一作文

  五千年的辉煌文明,经历过风霜雨雪的打磨和考验,终于积淀出了一个堪称伟大的民族。而这辉煌的历史长流中,有四个字不敢让人忘怀,铭心刻骨――“知行合一”。

  儿时便读过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王阳明小时读朱子书,“欲做圣贤,先修格物。”然于格物,不求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恰巧看到一片翠绿的竹林,顿时打定主意。格物,格物,害!不如就先格这竹子吧!

  于是王阳明坐下,眼睛紧盯着一株竹子。眼前这根竹子,碗口粗细,枝叶扶疏。王阳明认真思考这竹子背后的道理,从它的建筑、艺术、医用等多方面思考、探讨。就这样,王阳明整整思考了七天,甚至差点晕倒,也没格出“道”。他心想:圣人之道难不成就这样难求吗?可惜王阳明卧病在床,此事也只能了了罢之。

  后来的后来,王阳明创立了“阳明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被人们奉为圣人。他真正悟了道。

  小时觉得有趣,甚至有些许可笑的故事,少年王阳明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现在想来,王阳明当时格的不是竹,而是心罢。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到胜决断,了然于心。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王阳明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追忆王阳明的人生,应该是无悔无怨的,无论是年轻时的浮夸还是中年以后的老成,王阳明都做得很好,因为他在凭良知做事。他创造了很多人都不可能创造的人生成绩,散发了很多人都不可能散发的光辉,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极限的体现。完美的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尽可能在良知的指引下创造引以为傲的人生价值。

  每段伟大的路上最初都布满荆棘,每一个先贤都曾被视为移山的愚公,古谚有云:“只有通往地狱的路,才铺满鲜花。”无论是王阳明格竹,还是“新郎失踪”,都曾经被人取笑和不屑,但他最终做到了。困难难道不是抵达梦想的必经之路吗

  “提及少年一词,应与平庸相斥。”少年的我们,应在良知的指引下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我们应当做什么呢?大概只有这八个字才能诉说――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知行合一对个人的意义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题记

  背负行囊,行走于人生的悲欢离合。一扇扇人生之门,不断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蒙蔽着我们渴求的双眼。未来的路虽总充溢着迷茫与孤独,漫长坎坷又布满荆棘,但若能放下外界的纷纷扰扰与流言蜚语,知行合一,便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即懂得道理;行,即践行锻炼。知道却不去行动,就是没有真正明白。正如战国时期的赵括,虽熟读兵书,却只知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死搬兵书上的教条,而不去脚踏实地的实践,终死于战场,为后人耻笑。

  我们常探求如何获得真知。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求得真知的办法有很多,但不论是哪一种,哪怕是最简单、最取巧的求知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若想求得真知,就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就必须学会去知行合一。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典范。社会风雨如磐,祖国水深火热,他由忧生爱,爱由忧生,他明白他需要给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在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上,写满了如群蚁排衙密密麻麻的小楷。他向那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潜心贯注,锲而不舍,终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对知行合一深刻的理解,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作品,闻一多先生也由此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成为我们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是知识、方法,还是道德,都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储存。而在广泛的涉猎、仔细的研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之后,我们便会得到一个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方向。而唯有不断地探索与追求,或肝脑涂地,或骈手胝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经,捡拾起慎独,才能让我们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山间幽径、坦途道路和深谷岔口。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高举知行合一的信念火炬,脚踏实地,忠贞不渝,锲而不舍地去穿过并征服所有坎坷泥泞寒冷坚硬的大地,方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知行合一

  今天我们就来咬文嚼字,说一说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思想:知行合一。

  最早的这个思想,是明朝的王守仁先生提出的。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什么是知行合一?答:知与行的合一。评:废话。在我看来,这个思想有两层不同的含义。

  第一层。如果我们把这四个字拆开,就会发现它的意思很简单:知,就是知识;行,就是行动;合一,就是合为一体。这样看,它想表达的意思是:知识和实践要合为一体。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往往都会注重于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生活上的运用。其实不然。我们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一个人的理论知识学得再好,结果一碰到难题就不知所措,因为他只知道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去灵活地运用它。现在社会大多是这样的人,一些博士呀,研究生呀,在学校把一些大道理,大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一进入社会,就傻了眼。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想运用知识来完成它,思来想去却只能讲一些大道理,一些空话;让他举个例子,却一个都举不出来。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没有亲身的体会,是无法真正地感受到其中的道理。所以说,有些事情只有你自己去实践,才能领悟它。

  那有的人就会问:“是不是我只实践就行了呢?”

  也不是。因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知识的体现。两者是互为表里的。王守仁曾经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只有知而无行,则不是,不是真知,而是妄想;如果只有行而无知,则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第二层。则是知行合一的延伸。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社会的本质——利益。他还有一个对手,叫做原则。从古至今,两肋插刀,舍人取义这类的道德是存在的,可惜这东西的代价太大,估计你要首富王健林来都不一定愿意。除了个别一根经的,大多数人都不愿做。但为什么犯罪的人却这么多呢,它不是比其他的更危险吗?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只要有足够大的利益,就有驱动人的能力。犯罪说起来很危险,利益却高,还能收获刺激。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面目,异常残酷,却格外真实。在这个残酷的现实前,你要明白,想真正的实现伟大的理想,又不放弃原则,就要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然而,随着应试教育的强力发展,中国的大学生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差劲。他们自以为学到了知识,拿到了学位,就可以备受瞩目,大展拳脚。其实仔细想想就可以发现,全国每年至少有几百万大学生,博士生毕业,全国省份不过23个,城市加起来才200多个,其中还包括一些偏远山区,加上生长在大都市的傲娇学生,机遇实在是少之又少。这时候就会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人就会放弃原则,为了利益不顾一切。这种人往往只能取得暂时的利益,因为它们的手段往往不能见光,努力半辈子,到头来一事无成。另外一部分人,是只遵守原则,不会变通。在他们的眼中,只有正反两面,不是正,就是反。这种过于绝对的人,自以为看到的本质,结局往往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最后一类人,也是最少的一部分人,他们则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不仅知道社会的背后是什么,还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甚至还知道自己该如何融入并改变这个社会。这种人,往往才能掌控全局。

  在现在这个发杂的社会,每一寸土地下,都可能是洪波暗涌,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我们只有先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一步一步往上爬,并取得人生的巅峰。但要记住,巅峰前方,是万丈深渊。人生何必追求完美呢?有时想想,失败的人生会感到伤心,却不会遗憾。这何尝不是一种变通。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责任担当知行合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为了负起它而付出着。

  康德说,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如果我们已经选择了前进的方向,那么,就要勇敢地担当起重任,不要在失败和困难前畏缩不前,应集中精力奋力前行,成功之日终会到来。

  林则徐敢于担当,成为民族英雄;音乐家贝多芬敢于担当,在困境中成功,还有像吴菊萍、吴斌这样的当代人,敢于担当,成为“时代最美的人”。再看看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没有责任意识,不敢担当,从而有了“毒胶囊”“地沟油”等事件。人们该唤醒自己了,为国家,为社会,勇敢地担当责任。

  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勇于担当自己的责任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才会使自己走向成功。而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在人们的眼中比一粒沙子还要渺小,必将受到人们的谴责和鄙弃,也注定会使自己走向失败。

  担当在我们心目中很崇高,又似乎有些遥不可及,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大事的担当固然很重要,小事的担当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既可以树立以建设祖国为理想读书的决心,我们也可以担当起平时值日的工作,为同学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我们还可以尽可能献出我们的爱心,向灾区捐出我们的零花钱,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更要可以经常弯下腰捡起地上的纸屑,拾起落在地上的黑板刷……。我们应该担当的事情太多太多,只要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出一颗善良之心。我们就可以筑起一座担当的虹桥,并且使这座虹桥越来越绚丽多彩。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担当去创造美好的明天。无论个人还是民族都应该勇于担当,唯有如此,国家才能兴盛,民族才能强大。

说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

  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是在讲知。我们的下一代,对于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对于行的理念的熏习,就更加的少。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做数学、做习题都在讲知,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个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学试验?能认真地对待物理实验呢?他们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把他往闹市里一丢,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门。做题能力很强,动手能力却很差。选择答案做得很好,创新能力却几近丧失。

  “四书”也好,“五经”也好,在经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们讲到了《论语》中的“听其言,观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里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们读《战国》,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了解了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这个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教育,害人不浅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边,这个危害实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树的成长,既要有“知”,又要有“行”,二者缺一不可。而现在我们都只在强调“知”,而对于“行”却几乎忽略不计,这样长出来的树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经》中,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讲亲师友,习礼义?在“亲师友,习礼仪”的基础上,才会去知某数,识某文,讲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没有行的教育,那是一个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识在头脑里打转,在眉毛间展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是要吃亏的。说严重一些,那是要倒霉的。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讲——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这样的人我是不去做的。别说是光知不行,就是全知而半行,我也是不会做的。一个人的成功,绝对是做出来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熏陶的缺失,天天讲、月月喊,叫破了嘴皮、喊坏了嗓子,几人能识,几人能知呢?知行合一,这个理念的种子,千万千万要从小就种在孩子们的心中。从小不种下这个种子,到大了,那就有问题了。

  现在网络里流行一些公知。说两个例子:一个是前不久的毒胶囊事件,居然有专家出来讲,一天吃六个这样的胶囊对人体无害。这样的知识分子可以说丧失了做知识分子的良知,从理论上讲,兴许是不要紧的,但是,从“行”上来讲,那是在挑战公众的生活常识。第二个例子,湖南有一个地方,因为洪水桥塌了,死了五六个人,而这座塌掉的桥,从内部结构看几乎看不到什么钢筋。但居然,会有专家出来讲,塌桥很正常,公众不必大惊小怪。

  他们玩弄的是学识,玩弄的是数字,玩弄的是概念,玩弄的是科学,是属于听其言的“言”。而对于行而言,对于民众的心理承受,对于民众的心理关注——“行”而言,他们简直就是白痴。这些人从根子上讲,受到的都是“知”的教育,对于“行”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就如三国时期的马谡一样,说起来头头是道、彬彬有“理”,实则来讲,他们没有一点社会常识,没有一点道德常识,没有一点伦理常识。这些光知道数据,知道科学,知道概念的人,就是危害社会的人。

  所以,我们要从根子上,真正地让孩子们从小就有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意识。这个意识的树立,要从我们在座的家长做起。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我知道了,但我就是不做。学作文的道理也是,不能简单地说:听了课,老师讲的道理、方法、技巧、我都知道了,但就是不亲身实践一下。知识与知道是有区别的。知识只存留在大脑的记忆里,而知“道”是经过实践转化的一种能力。只知不行,是谓知识;知而行之,是谓知“道”。知而不行,天下道理千千万,都明白了,也不管用,知而行之才能出真知!这是作文的学习方式,也是工作、生活的得“道”方式。工作中要讲执行力,而学习作文如果没有执行力,没有行动力,也是万万不可的。

携自知一起行走

  人的一生都在行走,用行走演绎如戏人生,但行走并非只是用双腿走路。它既是人的生活姿态,也是人生之旅的精神历程。它需要自知。

  自知就是谦虚慎行。广阔深邃的天空,因为自知,容忍了狂风暴雨的一时肆虐,才会有雨后彩虹;默默无闻的沙粒,因为自知,接受了海浪的不断洗刷,才会变成璀璨夺目的珍珠;弱小无力的刺猬,因为自知,懂得利用锋利的外壳保护自己,才能安然生存。自知是人生路上一剂不可缺少的“良药”,因为它,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

  自知就是认清自我。自古以来,就有名医扁鹊自称“天下第一”的故事: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的医术如此有名,看来将你称为天下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吧?”扁鹊笑了笑,回答说:“大王您错了,我只是简简单单,天下第三而已。我的大哥、二哥才真的是医术精湛。”文王立即感到十分疑惑,不解地问:“那为什么你最有名呢?”扁鹊答:“我大哥治病,是治于病症发作前,在别人身体尚好时,就用消、补的方法,使人身体健康不患病。我二哥治病,是治于病症初起时。一般人认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于病症严重时,一般人只看到我在皮肤上敷药、在经脉上放血等大动作,便认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与扁鹊的对话,字字珠玑,寥寥几句表现出扁鹊的自谦,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医术高超受到了文王的肯定与赞美,而失掉自知之明,能清楚地认识自我,而没有骄傲自满,令人钦佩。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多少人步履匆匆,在人生道路上失掉自知,由于丧失自我,变得得意忘形。民间就有“井底之蛙”、“骄傲的孔雀”等故事流传,故事中的青蛙与孔雀盲目自大,都因自己的愚昧无知最终落得被他人取笑的下场。“人贵自知”等种种劝诫,也都告诉我们: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拥有自知,持满戒盈,懂得认清自我,才更加让人钦佩。

  像“田忌赛马”中的孙膑,能够识清田忌的赛马不能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较,懂得利用规则,做出对策,才能赢得胜利。自知是通往成功的道路的奠基石,齐王的失败也告诉我们: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没有自知,而不懂得认清自身优缺点的人,最终会导致失败。但真正的智者,懂得分析时势,运筹帷幄,认清自我,从而推开成功的大门。

  行走在自知的路上,认识自己,了解自我。当感到天空蒙尘时,请擦一擦不太清亮的双眸,认清自己!

知行合一,人生无悔

  电影《后会无期》中曾说道,“可我这一生,听过无数的大道理,却仍然无法变成他们所期望的,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是的,世事难料,我们无法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人,在未来不定的情况下,我们无去每次都做出对的选择,我们只能努力做出无悔的选择,铸就自己的无悔人生。

  那么如何做出无悔的选择呢?我认为应当有三个阶段。

  首先,找准定位,认清自己,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迷失在外界当中。作家赫尔曼在中篇小说《悉达多》中写道:“我无权去评判他人的生活,我只能为自己做出判断。”当他人对我们的行为妄加评论时,内心的声音便容易被外界淹没。我们只有保持独立的思想与笃定自信的精神,才能遵从内心,选择无悔。纵临古今,辛夜疾不被信任仍不改一腔报国志;司马迁身受宫刑仍著成《史记》照汗青;苏轼屡遭迫害仍不改内心豪放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都不因外物而改其志,最终收获无悔人生。

  其次,明白局势,认清实况,顺应时代而为。我们身处在这时代之中,没有人能脱离时代踽踽独行,也没有人不被时代气质所涵养。物亦如此,中国科技正因此应运而生。人们提倡低碳生活,共享单车便立即而市;为了生活方便,移动支付也被普遍推广……如今,中国发展“一带一路”不也是顺应时代的明智之举吗?古今中外,任何决定都与时代紧密相连。正如苏联革命初期走上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而中国由于国情不同,便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才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说,结合实际,做出无悔选择,方铸无悔人生。

  最后,知行合一,勇往真前,放手奋力一搏,不轻易退缩。作家今何在在《悟空传》一书中写道:“这天地我来过,我奋斗过,我不后悔。”多少科学家也曾秉持着这样的信念,矢志不渝的奋斗在国家科研的一线。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夜以继日只为完成对接;天眼之父南仁东克服重重险阻观测宇宙奥秘;“墨子号”工程师潘建伟刷新中国科研世界新高度;孙家栋华生致力于探月工程;林俊德一心为国铸核盾……他们皆是知行合一,人生无悔。

  认清自己,认清现实,知行合一,勇往直前,所做皆是所想,还有什么需要后悔?又有什么理由不是人生无悔呢

凡事都要做到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说:懂得道理与实际应用都是重要的。说得再明白些就是要想实现理想,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这看上去是句简单的话,实际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即知道该怎样做的事应该与行动相结合,才会变得完美。

  有了好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当在行动之前固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能否在行动之前消除障碍,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动之中克服困难。別告诉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迹发生。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話,那就大错特错!別相信世界上会有奇迹,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迹,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诸行动,奇迹也无法帮助你成功。

  我們总是在等,等一个好的时机,等一个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成功所需的条件,反而陷入了永远的等待之中,甚至连一件小事,也总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之后才开始行动。我们究竟在等待什么?真的能等到么?等到了又能怎样?说不定一等就耗费了我们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还有机会反驳么?不,我不信,因为“成功永远留給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留给那些永远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时机,恐怕我们的一生都会错过最佳时机。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一辈子都干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变现状。

  有这么一个小男孩,资质平凡,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小时候想当班长,结果他连任三年班长;大学时,他喜欢上校花,终于在许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学毕业后,他想开一家公司,三年后这家公司上了电视台;在他30多岁时,忽然想学画画,结果他在40几岁时成功的举办了画展。

  当别人羡慕他时,他却说:"我很平凡,没有什么聪明的才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结果如何,我却认为自己没有输"。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余丹青先生。

  其实现在很多人只是想想罢了,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要真正实现目标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了。这样我们才能不留遗憾!

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国学小名士》,给了我很深很多的启发。

  如果在平常谈话中引用上一两句古诗词,就会很有韵味。在给我爷爷庆祝六十六岁大寿的时候,许多人祝我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就是运用的古诗词,听着很让人高兴。我们每个人都想把话说得更好听、更有意思些,我建议大家多读读古诗词。

  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一向是尊老爱幼、帮助他人。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是不做。面对处在困难中的人们,他们会说:“我们无能为力”。可是,在公交车上,为一个年迈的老人让座也很难吗?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小学生都要勇敢站起,尽力而为,把上一代留给我们的珍宝接过来,传下去……

  令我终生难忘的要数“学以致用”了。有一段视频是这样的:主持人要选手们说带“花”的诗句。我决定和他们一比高低。结果,人家来了三个回合了,我才想起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如果我上台,先不说分数,光那难堪的场面也得惭愧死人了!这时,视频上一位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诗:“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不是我刚学的嘛!我怎么不会了?看来光学还不行,要记在脑子里,到用的时候才能用上。

知行合一,重在于行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

  “非知之实难,难将在行之。”——《左传》

  在知行合一中,是在强调道德和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重视道德的实践性。“知行合一”相当于“致良知”。知就是认知良知,也就是道德认识。行就是行动行为,也就是道德践履。

  不论是作为干部,还是作为公民,作为学生,我们都要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国家干部就要有道德,对于我们公民来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道德也可以从一点点的生活小事做起。康有为也说过“蒙养知识,德育为先。”学生更是要以德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所以说,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青少年。养成一个良好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观念是很必要的。

  当然,我们不仅要有一个对道德正确的认识,还要应该要有道德践履。

  知是必要的,在湛若水提出的“体用一源”中,知与行的首先必要就是要有知。朱熹也曾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认识。然而有许多认识就够了吗?明朝陈献章说过∶“圣贤垂世立教之所寓者,书也。用不用者,心也。”我们的道德是根本,知而不行,阅读再多的圣贤书,再多的道德认识都是白费的。所以两者相辅下,行是重要的,王阳明曾经说过“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行动的必要性也说明了对于道德的认识。达芬奇曾经说过“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理论固然是必要的,但实践相比于理论来说是重要的。

  在王阳明因反对宦官,仗义执言而被贬谪龙场时,自己所学到的道德认识和所读的圣贤书似乎发生了偏差,他开始进行了思考,明白,光靠理论和哲学是完全不够的,应该去结合行动。再后来他一路扶摇直上,在巡抚江西南部时,土匪盛行,他并没有去跟土匪讲什么道理讲什么德行,讲什么道德。他直接开始了行动,用火枪攻击,用知识计谋相结合攻击土匪。

  在龙场悟道中王阳明悟出了“知行合一”这一思想,认为“知”和“行”应该齐头并进,而不是像朱熹所说“论先后,知为先。”如果只是知为先,难免会有一些不自觉的观点∶我“知”得不够,所以还不能“行”,等我的“知”足够了再“行”。这也许是避免不了的“人欲”但“存天理,去人欲。”可以是我们对自己的约束与提高。对于自己的不对的欲和自己的道德认识进行结合,尽量让自己的欲不违背自己的道德认知。

  就像在学习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会想在学校里吃些小零食,但在校规班规上,这是明令禁止的。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规章制度,可是还是有很多层出不穷的事件发生。所以说我们不仅要对德认识,还要对德有履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为成就自己,建设国家去“知行合一”。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正能量话语充满人生哲理

知行合一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