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余力学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弟子规余力学文言文翻译

  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道德准则,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如此读书又有何用

  反之,如果只是一味去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任性而为,蒙蔽真理。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研究学问,要专一,要专精才能深入。)

  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不要欣羡、想看其他的书,这本书没读完,不要看其他的书。

  在订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把读书期限定得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碍不通,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了。

  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笔记,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

  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

  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

  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书本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整。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

  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弟子规余力学文

解读《弟子规》余力学文

  第二十一讲 余力学文之一

  不力行①,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②皆要。

  ①力行:努力做。这里指身体力行前面所说的孝、悌、信、爱、仁。②信:确实。

  “余力学文”是《弟子规》的最后一个部分。在今天,好好学习几乎是家长对孩子唯一的要求了。可是为什么《弟子规》却告诉我们要有余力才学文呢?难道还有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事情吗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几乎从幼儿园开始,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反倒不那么重视了,可是《弟子规》却告诉我们要有余力再学文,那么为什么《弟子规》会这样要求孩子呢?难道对孩子来说还有比学习更加重要的事情吗?而对于有余力学文的孩子,该怎么学?《弟子规》又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办法呢

  为什么我们要高度重视“余力学文”这一部分?这是因为它非常有针对性地提醒我们注意,在如今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经常进入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现在的家长,无论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孩子们的老师,毫无疑问,众口一词,都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好好读书,好好学习,然后我们经常看到,孩子被非常沉重的作业、各种各类大大小小的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几乎失去了童年的快乐。我们由衷地为之担忧。

  我也反思我的童年有没有过快乐,仔细一想,也没有快乐。现在的成年人为什么会觉得童年快乐呢?因为是回忆让一切变得美好。实际上,在我读书的时候,已经是今天这样的状态,甚至我当初所面临的各种考试与竞争,比今天的孩子还要激烈。二十多年前,我们高考的时候,录取比例远远低于今天。所以,中国孩子所面临的这种让人担忧的现状,并不是这两三年的,也不是这七八年的,而是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的孩子都被一顶要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的帽子给压着。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要看一下中国的传统,历来都非常看重教育和学习。“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人把十年寒窗视作成功的第一步,期待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还可能被皇帝招去做驸马。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正是这一现象的写照。如此说来,今天的孩子所面临的状况不是理所当然的吗?那么为什么《弟子规》要讲余力学文呢?我们既然强调孩子应该把一切的精力都用在读书学习上,又怎么讲有多余的力气才去读书呢?这里面不是明显有矛盾吗?其实,学习这两个字在古代是有特别的含义的,和我们今天讲的学习并不完全相同。

  关于儒家的学习观,孔子明确地认为,人生应该以道德修养、品格完善为首要任务,学习书本知识是次要任务。这是中国传统关于学习的最精确的一个意思。我们今天所说的读书,学习书本知识,也就是《弟子规》里讲的学文,无非是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在生活实践中,修养自己的品格,培养自己的德行,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弟子规》才讲“力有余,则学文”。当然,这绝对不等于说书本学习是不重要的,孔子和儒家历来也很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书本毕竟是人类知识传承的最重要的载体。

  古人讲得非常好,《论语集注》曰:“未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有余力而不学文,则质胜而野。”如果你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你自己的人格没有培养好,你的品格没有培养好,你还要不顾一切去读书,那么也许你的知识很丰富,学问很渊博,但是你的本质有问题,你所学来的知识反而埋没了你的本质。如果你的确有余力,但你不读书,那么你就会显得略微有点野蛮,不够文明。换句话说,有个人道德品格很好,道德也很高尚,但是他没有读过书,所以他就不具备知识,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比如他去看一场演出,别人都能欣赏,他在那里打呼噜;或者去看一场芭蕾舞:哇,这怎么能看?要命,赶快跑掉。这就是有余力,但是没有学文,也会导致这种情况。

  朱熹说得更加直截了当:“愚谓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如果你一味去实践,只顾培养自己的品格,锻炼自己的行为,但是你不去读书的话,那么你就不会知道历来的圣贤有哪些经验,你就不会认识到事情的规律,你的行为有的时候就难免出于私义。因为你没有读过书,你不知道历代的圣贤怎么讲的,你也不知道同时代的人有哪些这方面的意见,你只能凭个人的经验去做,那么就不会博采众长。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这些,才能准确理解《弟子规》的真正意思。

  《弟子规》告诉了我们学文的重要性,但是它也给我们确立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如果你不注重培养自己的品格、德行,不懂得在实践中历练自己,而一味地只顾埋头读死书是没有用的,纸上谈兵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读死书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弟子规》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你只管闷头读书,而不去亲近仁者、追求道德的完善、品格的培养的话,结果只能使自己浮华不实。拥有书本知识只是一个人成为仁人的某一些条件而已,不是全部条件,这是儒家的要义。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或者说纸上谈兵的人,往往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

  战国时期,赵国有个大将叫赵奢,以少胜多,大败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这是非常高的一个官位。作为一代名将,赵奢书本知识了得,精通兵法,同时又非常擅长实践,很会练兵和打仗。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就跟他爸有点不一样,赵括也是熟读兵书,张口洋洋洒洒,非常善于谈论兵事,没有人说得过他,因此他很骄傲,认为天下无敌。实际上他没有当过一天兵,也没有打过一场仗,只是学文学得很好。赵奢对自己的儿子很了解,知道儿子不过是纸上谈兵,因此很是为他担忧。赵奢还说,希望将来赵国不要用我的儿子为将,否则他一定会让赵国的军队遭受失败。不幸的是,后来赵国就是用了赵括做将军。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进攻赵国,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一带)坚持抗敌。这时赵奢已经去世了,赵军由廉颇指挥。尽管廉颇年事已高,但打仗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根本没有办法速战速决,不一定打得过赵军,秦国知道这样拖下去对自己不利,于是就用了反间计。秦国派了很多人悄悄地溜进赵国,到处散布谣言说,秦军其实最害怕的一个人是赵括,这个人了不起,打不过他。结果赵王听信谣言,任命赵括为大将,代替了廉颇。结果是,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只会学文,不会力行,造成了赵国的惨败,四十多万赵军被秦国坑杀殆尽,赵括本人也被秦军的弩箭射死。这是非常惨重的教训。天底下的父母,有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赵括这样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呢

  还有一个关于郑板桥的故事,也很有意思。郑板桥是“扬州八怪”里边最有名的一个,他老来得子,难免很喜爱这个儿子,但他对自己的孩子绝不溺爱,一贯要求孩子不要只顾埋头读死书,而要在读书、学文以外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不要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可是这个儿子不理解父亲的一番苦心,郑板桥非常着急,他担心自己将来走了,这个孩子还没有完全成年,无法自立。所以郑板桥在临终前,把儿子叫到病床旁边,说:我快不行了,现在我只有一个愿望,你做儿子的要满足我,那就是我想吃你亲手做的馒头。这个孩子还是个孝子,当然要满足自己父亲的最后一个愿望。但是郑板桥做过知县,他的儿子在过去也算是官宦子弟,什么时候下厨房做过馒头啊?于是这个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请教厨师怎么和面,怎么蒸馒头,等把馒头做好了,端上来的时候,郑板桥已经去世了。郑板桥的儿子当然非常悲痛,但发现自己的父亲在临终前还硬撑着留下了几个字:“淌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事情自己干。不靠老天,不靠祖宗,才算真正好汉。”这个孩子一下子才明白,父亲为什么那么久以来一直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不要只顾学问,还是要努力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实际上,《弟子规》说的这种只会读死书的人,今天也有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高分低能”,家长现在也越来越注意到了这一点,因为一个只懂得书本知识而没有实践能力的人走进社会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既然《弟子规》告诉我们不要读死书,那么反过来,如果只顾在实践中培养锻炼自己,而不读书又会怎么样呢?对于这个问题,《弟子规》也给出了它的意见。

  《弟子规》也是反对这种情况的:“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你只顾去实践,但是你不读书,那么你就只有自己的私见,你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不知道别人有哪些经验教训,你就会连最根本的道理都不知道了。通俗地说,就是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

  汉代有个名臣霍光,他一生的故事就最能说明《弟子规》在这方面的要求。霍光是追随了汉武帝近三十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汉武帝死后,他还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接着执掌汉室最高权力二十年,为汉朝的中兴和安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成为西汉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所以他在麒麟阁十一功臣排名第一。霍光虽然是个非常能干的人,在实践当中非常了得的一个人,但是霍光的结局是被灭族,就是因为霍光不重视读书,对于自己的家里人也不要求学文,酿成了最终的苦果。

  霍光的妻子是一个很贪图富贵的人,因为昭帝之后的汉宣帝是霍光扶立的,所以自己还想做皇帝的丈母娘,她打算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汉宣帝。汉宣帝当时有皇后,霍光的妻子想利用霍家的权势勾结宫廷的医生,下毒谋害汉宣帝的许皇后,然后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皇帝。这件事情败露了,并没有成功,而霍光本来对这个事情是一无所知的,是他的妻子瞒着他这么干的,作为汉室重臣,霍光应该赶快去把这个情况说明白,把这个天大的事情赶紧处理好。但是霍光没有,他认为只要我不说就没有人会知道,而且我现在权势这么大,我把它压下来。这个事情没有马上引起后果。但霍光死了以后,霍家的子孙还是不读书的,家训向来如此,长辈也没有叫他们读书,所以非常地骄横跋扈。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当然很多,纷纷弹劾,皇帝也看不惯啊,你们这一家人怎么这样?终于有一天,霍光的妻子谋害许皇后的事情被揭发了,这一下导致整个霍家子孙被杀光了,这当然是非常惨的。

  为什么霍光会有这样的结局?中国古代的大史学家班固就有这样的评价:“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说,因为霍光不读书,对这种最根本的道理他不懂,他只懂得一些从个人的经验出发能够理解的道理。

  霍光不读书、不学文的教训,后来的人也都非常重视。宋朝有名的大臣寇准要当宰相了,他的朋友张咏在成都听说后,就对自己旁边的人说:寇公是奇才,可惜学问不够,读书不多。等到寇准出使陕州(今三门峡陕县),张咏正好从成都罢职回来,两个人碰到了。寇准非常尊敬地给他提供了帐幕,就等于给他盖了一个临时房子,热情地款待,大家度过了几天很开心的日子,要告别的时候,寇准把张咏送到郊外就问他:你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吗?张咏很慢地说:你要去读读《霍光传》。当时寇准没有明白张咏的意思,等到回家以后,把《霍光传》拿来一读,读到“不学无术” 这四个字的时候,马上明白了,说这是张公在说我,是对我的一种教训啊!从此就提醒自己,要认真对待书本知识,认真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寇准后来成为一代名相。

  既然《弟子规》告诉了我们读书的重要性,那么关于学习的方法,怎样才能读好书,又会给我们提出哪些可行的建议呢

  明白了学文和读书的重要性,这还不够。还要懂读书的方法,怎么样读书?这也是现在的父母和老师往往容易忽略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弟子规》所传授的学文的方法,是今天的父母甚至是很多老师未必了解的。这种读书方法非常有效,是一千多年乃至更长时期以来积累的宝贵的读书经验,非常有助于孩子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不仅仅是读书的方法,同时也是修身养性,从小培养孩子良好举止习惯的办法,一定要特别重视。今天,我们全民族、全社会都在寻找这样的办法,既要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读书、掌握知识的学习效率,同时又要有益于孩子的人格、品格的养成,有助于形成孩子终生受益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可惜的是,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成效不大,我们并没有找到。我们其实是忘记了在悠久的传统文化当中,就有相关的资源和经验,《弟子规》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读书的方法,《弟子规》告诉我们,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可是我们会觉得,读书嘛,只要认真不就行了吗?这三到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弟子规》所传授的读书方法,首先,“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就是非常著名的“读书三到”。几十年前,读书人都知道读书三到,读书的时候,心、眼、口都要到。朱熹的《训学斋规》里面讲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弟子规》经过总结,就是“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这“三到”当中,最要紧的是心到,但是首先我要强调,这是古人的一个误解。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器官,这是错误的,心没有这个功能。我们讲,这个人很有心计,这个人心思很密,这个人心眼好,这个人心眼坏,其实跟心都没关系。中国人大概是到明朝李时珍开始,才明白人的思维器官是脑。所以说应该是脑到、眼到、口到,强调心思要集中,脑力要集中。归根结底,是说读书要全神贯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心数用,耳朵里塞着耳机不知道在听什么歌,眼睛看着电视,没准脑子里还想着游戏。这样的话,怎么能读好书呢?有些孩子,虽然高声朗读,但是心不在焉,这就是我们过去讲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什么也记不住,怎么会提高读书的效率呢?实际上,古人讲的读书:

  第一,要集中精力,读书时就是要排除杂念,把心思或者把脑力用在读书上。

  第二,眼要到。古人读书是眼睛盯着书的,我们现在很多人读书是眼睛看着书的,这个是不大一样,要眼睛牢牢地盯住文字。

  第三,口要到。口到是要出声,古人的读书是要读出声来的,要朗读,而现在的孩子朗读习惯主要保留在学外语方面,英语天天朗读,其他的从不出声。对于孩子来讲,现在特别要强调的是要习惯于高声诵读。你不读出声音来,你就调动不了全身的注意力,便不能感受到文字之美,也不能谙熟音律,比如要读古代诗歌,你不读出声音来,怎么能感受到它的押韵呢?怎么感受到它的平仄呢?你读古文,如果不读出声来,你怎么能知道它的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怎么能知道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字,为什么在那里要用那个字呢?我们现在很多孩子读的语文课文,其中有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就很讲究音韵,他写散文,如果前一句话是用平声结尾,即第一、第二声,那么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要用仄声起头。讲究到这个地步的。如果你不读,你怎么知道老舍先生的文章好?所以一定要读出来。

  实际上,读书三到这个方法不仅对读书有益,而且能借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处事习惯。请问,人生有哪一件事情是不需要用心的?读书如果能够用心,就会形成比较好的处世习惯,今后遇到事情,就不会掉以轻心,而会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有这样习惯的孩子,往往是比较容易做出成绩、取得成功的孩子。这一点我们要高度重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六年级期中测试卷数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可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