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生豁达的古诗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苏轼人生豁达的古诗词

苏轼

  摘要:苏轼是以为聪明睿智的文人,其聪明不仅表现在他的文学成就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他对人生的透彻感悟以及通达的处世态度。本文以苏轼的一生为脉络,简要分析概括融合儒释道三家的苏轼,对人生透彻的感悟及通达的处世态度。关键词:苏轼人生态度旷达

  苏轼是一名才华横溢的文人,是一位聪明通达的智慧人。他的聪明,不仅表现在他在当时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诗、文、词、赋、画、书法)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甚至是在哲学、史学、茶道、烹饪、养生、园林艺术等各个方面他都有不凡的贡献,而且还表现在他对人生的透彻感悟以及他那通达的处世态度方面。聪明如他,早已彻悟到人生的短暂与虚空,但他最终却仍以热爱生命和“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观主义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并以其善于解脱忧患的达观的处世态度倾倒了无数的中国读书人。

  研究苏轼的作品,不难发现一个特点:就是苏轼与一般的士大夫文人不同,他似乎比他们成熟得早很多。尚处在初入仕途年轻得志时期的苏轼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一种人生偶然的虚幻感,而且似乎预示着前途的坎坷不平。而在用诗句表达这种感性的人生虚幻的认识的同时,苏氏弟兄还相约“早退”、

  “夜雨对床”“为闲居之乐”。兄弟两人第一次离别,情绪不免伤感,世人多将“夜雨对床”理解为苏氏弟兄深厚的情谊。其实手足之情还是次要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苏氏弟兄要“闲居之乐”,一起隐退,纵情山水。何谓“闲居”?闲居即为“寄意林泉”,是封建士大夫的一种有深远目的的政治退避,并不是单纯的寄意林泉,更何况是弟兄二人相约早退呢?由此看来,苏轼对于人生的虚幻与仕途的险恶有着过早的深切的体察与了解,他似乎并没有象其他文人那样经历一个由“少年不识愁滋味”到“而今识尽愁滋味”、由“为赋新诗强说愁”到“却道天凉好个秋”的不断幻灭的痛苦过程才达到人生虚幻的认识的。即便苏轼有人生幻灭的痛苦,这种痛苦也会因为事先有所认识,有所准备而在量甚至质上与其他文人有着较大差异。

  适逢王安石变法,苏轼因察觉官场倾轧之苦,在朝为官不易,苏轼便请求到外地做地方官,以躲避这些矛盾和纷争。在任职地方官期间,苏轼确实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政绩卓著。初任凤翔签判,他为舒民困,改革“衙前役”。任杭州通判,他访问民间疾苦,了解运河堵塞的情况。任密州太守,他率领民众,灭蝗减灾。任徐州太守,筑堤抗洪,最终取得抗洪的胜利。他还亲身视察监狱,十分关心囚犯的健康。此时的苏东坡,正实现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宏愿。他的作品中也洋溢着对生命永恒价值的追求,体现了儒家立德立功立言

  的弘道济世的生命观。但是,有济世之才、正直不阿的苏轼却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乌台诗案”里苏轼死里逃生,被贬黄州。身处逆境的东坡,仍以执着的信念高唱生命之歌。无论穷达祸福,无论处境顺逆,他始终是“尊主泽民”,一生积极有为。

  苏轼一生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政治打击,先贬黄州,再贬惠州,卒贬儋州。在不断地遭贬被黜中,苏轼没有被悲伤和痛苦压倒,而是及时调适心境,排解悲苦,以一种随缘自适、旷达超脱的态度对待自身的处境,这与他在中晚年时他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汲取了佛道思想中的精神养料是分不开的。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罪贬黄州的苏轼觉得自己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磨盘上的蝼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精神上渐趋佛道思想。吸取了道家的崇尚自然、安时处顺的态度,佛家的超越尘世欲求、求得空明心境的精神,形成了随缘自适、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不为祸福得丧所牵绊,不为苦乐生死所烦扰,从容自若,圆融通达。遭贬的苏轼,善于在自然山水中寻求寄托,获得超越。在黄州,苏轼便在山水中放浪形骸,在田园中自娱自乐,在参禅奉佛与到家的安贫守拙中彻悟,特别是通过对过去深层次的、内在的自我反思,获得了心态的平和与放松,达到了旷达超然,自得其乐的逍遥境界。惠州、儋州的贬谪生活是黄州生活的继续,佛老思想又成为他思想的主导,而且比前

  有所滋长。他说:“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这时也酷爱陶渊明避世淡泊的一面,对鼓吹清静无为、养生长生的到家也表示出比前更大的兴趣。

  最能体现苏轼随缘自适、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的作品当数《前赤壁赋》和《定风波》,拿《定风波》为例。在《定风波》中,苏轼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词人从容而行,潇洒地对待人生中的风雨,何其旷达超脱。再看《定风波》中所写:“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回头一望,刚才下雨刮风的地方,云开雾散,没有了阳光,也没有了风雨,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苏轼通过对人生风雨阴晴的否定,化解了曾有过的苦难,使心灵归于宁静和澄明,以达观圆融的态度对待人生。对他来说,风雨不会让他愁眉不展,阳光也不会让他欣喜若狂。在这里,他的思想进人佛教的“无差别境界”。也就是说,只要自己对一切无欲无念,超然自得,那么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差别的,就像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晴天一样。那么,人生道路上的忧患和喜悦、官场上的得意与失意又有何不同呢?禅宗的一切本空的世界观帮助苏轼调节了不平衡的心理,从而宣泄了内心之苦,达到了随缘自适、澄澈空明的境界。

  现实生活的变幻无常,人生的浮浮沉沉,苏轼始终以其豁达的胸襟容纳,这是一个智者对苦难的超越。他对儒释、道、三者的融合,对人生的透彻感悟以及他那通达的处世态度都是后人所效法之处。

苏轼人生豁达的古诗词

苏轼

  他诗意人生,参禅悟道,高唱大江东去;他旷达乐观,忠于本心,像清风一样过一生!他的人生五味俱全,好不热闹。他活得肆意,在荣辱之间有舍有得,在顺境与逆境之中进退自如;他风华绝代,在宦海沉浮中,诗意人生;他爱民如子,却壮志难酬,时运不济……他看穿人生起落,他释放人性光芒,他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他是一个让人连记忆都泛疼的宋朝第一才子——苏东坡。

  苏轼,是人们学习的楷模,虽然,我们穷一生之力都难以学习到他的十分之一。我最欣赏苏东坡的阳光心态。你看,他从四川眉州这样一个小地方走了出来,到达京城,仕途坎坷,宦海沉浮,命运多舛。那个誉满京师的新科进士,却因一个“乌台新案”身陷囹圄,九死一生。但他却一直拥有自信、快乐、坦荡、充实的力量。读书累了,放下,种田去;种田累了,放下,喝酒去;酒宴倦了,放下,睡觉去;睡觉倦了,起身,看山水去。苏东坡将生命融入山水,寻获山水之乐,而山水,也使他获得了一种回归生命的平和、安然。在降职的日子里仍然有如此的闲情逸致,不能不说苏东坡是一个高人。他天真地认为“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因此处处不设防,这样纯真的天性遭来多舛的厄运。然而,在颠沛流离的一生中,他照样吃得香,照样睡得安,让神宗皇帝得出结论,看来学士心底坦然,于是从轻发落。苏东坡的这种积极乐观、随遇而安是真正发自内心,是一种身心投入,他寄情山水、快意诗词,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其实是他的幽默造就了他的一生。提及苏东坡,人们往往会想到一个仪态儒雅、满腹诗书的作者形象,而很少会想到一个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苏东坡,在有意无意间忽略了他生活化的一面。实际上,苏东坡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幽默的人心灵宁静,可以认真地、超脱地看待这个世界,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次,一个素不相识的文人去拜访苏东坡,携带他写的诗一卷,请苏东坡指教。那人自己抑扬顿挫,铿镪有力,显然是极为自得。然后问苏轼:“大人,拙作如何?”苏东坡说:“百分。”那人高兴不已,这时苏东坡又说:“诵读之美七十分,诗句之美三十分。”

  苏东坡出口成章,而且轻松幽默,这种风格也反映在他的诗文里。他在被贬到黄州的日子,写了不少自嘲的诗句,如《初到黄州》中就有“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他以这种自嘲的幽默方式,排谴心中的苦闷,自然也冲淡了字里行间的苦味。他说:“造物亦戏剧,愿君付一笑。”他接受了不由自己控制的命运,但可以驾驭自己的心灵。而幽默,正是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方法。

  苏东坡或许不是一个成功的政客,但却是一个成功的人,穿越千年时光仍旧获得人们深爱和崇敬。我们当然没有苏东坡的才气,但我们可以学习他的心态。那么,不管生活中发生什么不幸和挫折,都将不会影响我们选择快乐的生活。

话苏东坡

  追求美的本色,宦海沉浮的仕途,几度坎坷的人生,从不失才情的人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这便是苏东坡,这位才子,这位艺术家,这位因本性的正义感、道义与人文之追求而不得志的文人,这位最终看破红尘的哲人所诠释的、被他看透的人生之缩影。

  从少年时的豪情荡气,到晚年的出世洒脱与逸逸飘仙,我们看到的苏东坡总是他那个时代在混沌中最闪亮动人的一颗星。再三上书直谏皇帝完全废除青苗债,他恤民仁德;在徐州动用公款以治水,他直爽爱民;除杭州水患,他坚劲的身躯挺立在飞泥溅汤之中;以保百姓生命为已任,终受谗言污蔑惨遭撤职,他慷慨大义。这一切在乱局当中珍存的美德与温情,为后人所代代歌咏。苏东坡永远以他那宽厚的背影独屹于人道之巅。明代诗人吴宽以雄浑诗句赞道:“自公去后五百载,水流无尽恩无穷。”他用他理性、先进的头脑,在红尘中发出一抹耀眼的光芒。他并不皈依任何一家学说,并不刻板地循规蹈矩,从不在儒家的“学而优则仕”句中彷徨,他恩泽万众的民本思想也是他坚守的道义,坚守的人性之美之结果。面对“朋党之争”,他并不急于依附于“仁”的一方,无论出发点为国或为民,在他眼中皆择其优而践之。遇其真理遭践踏之时,勇立于万众之上的,惟有他。他可谓改革大潮中坚持真理的一根中流砥柱,但也是妒忌者与馋臣的一颗眼中钉。正如他所陈,他自己是“思无邪”的,从来向往美的一面,最后为酷吏,佞臣所害。他有坚定的“正”的价值观,同时更有堪称“可爱”的人格人品。他的美,心灵之美,道德之美,艺术之美,“人”之美,都表现得无不淋漓尽致。

  苏东坡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情趣,那是孤独的赤子的精神寓所。做诗、为画,劲展浓墨。闲暇时,他便成为了一个置理性于不顾者,任情感支配他世界。也许是酿泉为酒时的熏香,也许是放空精神的愉悦,又或是赏月抒怀,可以说苏东坡的一生都是一段段情感的婉转与跳脱。他长游于山林之间,放慢步子。他举首仰望那碧青的山头,胸應中氤氲着草与落红之芬芳。他叹一口气。情感,或是悲,或是离觞,亦或是不得志,在他心中和目光里打转。他捋一捋胡子,便又沉醉山水与诗词了,那是多么优丽,多么凄美的精神安慰与补赎!步步行艰,而却步步品味。鸟雀鸣啼,歌声渗在晨露里,往下滴,润着泥土,淌着花瓣被风摇起的股股波涛,也平复着他挣扎的心灵。他吟唱着,纯粹地笑着,像个多情的孩子……“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又或是小桥流水上升腾起的薄雾,笼着人家,引着炊烟,浮动。“西崦人家最应乐,煮芹烧笋饷春耕”。他的心中,我想,在羡慕之余也会溅起一丝苦楚吧。喜怒哀乐无处不在,而苏东坡最优的一点也许是乐观的境界。

  苏东坡的乐观不是道家的无为产物。在苏东坡的字典里,“无为”的意义永远是择其适之时而为。苏东坡的乐观亦不是儒家的行“仁”或佛家的放空精神而得,而它是一种天然的心境,一种宠辱偕忘的出世之境界,一种良心上的坦然,是他中年知天命时才有所获的。但他飘仙的情感世界又总被他忧国忧民的理智所牵制,他的乐观并不是纯粹的,而是浪漫的,清高的,洁身自好的,只是他在精神的绝望与痛苦的边缘挣扎所结上的伤疤。他从绝望中获得了一种清淡的处事方式与老成的思想理念。桂酒也许便是他得以解脱的唯一方式了吧,沉浸于沉淀、浓郁、醇厚而清甘的芬芳中不可自拔,那世间还有什么,能与其相比呢?偶酌一杯,他欣然而品,酒透着他的心脾中去,染着他的精神。“百卉甘辛角芳馨,旃檀沈水乃公卿!”他向往陶潜的那种出世,可是对于从小受儒家教育的他来说,那种境界只可“瞻”仰而不可求。

  他还感慨历史,歌咏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下《赤壁赋》的悲壮诗篇。也许人是渺小的,但精神是永恒的,价值是永恒的,迷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确只是可悲的蝼蚁,但也可以是不朽的魂魄。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述:“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对于这位“美”男子来说,求美当然也要有艺术与人情之美,对于汉字抽象的一笔一划的律动与跳跃,苏东坡再能懂它们不过了。他最爱画冬石,也许这也是他境界的一种共通。与世无争,有一种淡淡的,但默然于世间守望的美,价值的美。这种美,渗透在他的仕途里。他是正义无可磨灭的代言人,是一种人性,一种人道,一种理智与良心的守护神,一个人之常情与价值观的寄托者,立乎三朝政坛。也许他画的石表面坑洼不齐,鳞次栉比的磨坑,吸汲着他的精力。但当雨水润满全身,它又会像海燕一般再度腾飞,在天空盘旋,迎接暴风雨的到来!杭州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这位性情中人常来此赏景。西湖之畔,处处笙箫。江面琉璃滑,偶有雀禽嘤然,低掠苏堤之下而鸿翔。苏轼当年为太守之时,便在此解决了居民的用水难题。钱塘江从西湖畔腾泻,飞奔直流,满贯东海。因此,西湖水量益减,百姓用水益缺。如此爱民好景的诗人便建筑苏堤以防洪,改道引流,用水之难则无忧矣。同时,将“三潭印月”之佳景也印于多少游客之心底。“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东坡在筑毕苏堤之后即景起兴,便又沉醉于他美好的文学情怀之中了。

  人生失意时,他曾吟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高昂调子,去坦然接受现实。正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只得顺其自然,颇有些佛道之神韵。乐观之境界,情怀之高远,为世人所流传,钦佩!“黄州惠州澹州”,他用诗词轻吟着这感情做的人儿的苦与衷,乐与愁,安慰着自己,也牵动着多少人的心,这是感情上的表达与会意。任思流舞动,他只是自己,只做自己,循着本性——这些也是他可爱之所在。林语堂笔下的苏轼,那样可爱,那样诙谐,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他:一个充满情趣的人,一个坚守美好的人,一个艺术者,一个浪漫者,一个至善的人,一个性情中的固执者,自负者,清高者,享受生活滋润者……。他便是苏东坡,有血有肉的苏东坡!

豁达开朗的苏轼作文

  词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胡寅

  东坡之诗以豪放着称,凄凄惨惨的一生坎坷精心铸造出诗词的华丽,凄凉落寞平素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坚强、爱国的心和一个不屈的灵魂,还有那激昂旷达之感情,豪迈奔放之气概,他将灵魂置于诗词,将生命化作一道不朽的诗篇!

  公元1075年正月,苏轼独坐窗前。对妻子深深的思念让“夜来幽梦”将他带入奇幻世界,在那里,他仿佛回到了十年前,与早已幽明分抛妻子相逢,似乎又回到了那十一年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岁月。身在密州,心却在眉州,与她生死隔绝。现在的她还好吗?在那个天堂过的还好吗?他多么想去看看呀。但事隔多年,诗人早已白发苍苍,她还能认得他是曾经自己的心上人呢?即使见了面,也无法像想象中那般美好罢。风雨十载,诗人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妻子说,但是,从何说起呢?以至于“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了罢。猛然惊醒,窗外寒风猛烈,吹断了诗人的思绪,让他回到现实,提起笔,将自己的心境化作诗篇跃然纸上,用诗歌寄托思念,字字血泪,依依不舍。

  公元1076年中秋节,苏轼举杯邀明月,试问“明月几时有?”同时又向往着天上的那个美好的世界——那个美丽的月宫里,今年是第几年呢?穿一袭米色长袍,微微卷起袖子,坐在如水的月光下,抬头仰望碧玉般的月亮,白银盘里放着月饼,轻酌一杯酒,飘飘欲仙,想要脱离世俗来到月宫仙境。可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怎么又踌躇了呢?想到自己的兄弟苏辙与自己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诗人不禁在这样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思念兄弟,深深手足情,何以忘怀?加之他那忧国忧民情,忠国忠民心,怎能舍弃人间投奔月宫呢?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击,让作者矛盾了,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抛弃祖国抛弃兄弟投奔自己所爱啊!既然无法离去,既然无法相见,只好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毕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啊!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来劝慰自己了罢。

  拥有博大的才气,对政治局势有自己看法,却被贬到地方。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胸有大志的气魄,使他在密州的郊猎中,怀才不遇的心情涌上心头——他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呀!“鬓微霜,又何妨!”即使不年轻又如何?自身理想与现实的重重矛盾,让他感到无比压抑,虽然已不再年轻,却拥有比年轻人还要“狂”的想法,一个“狂”字概括了他的思想与心情。压抑、痛苦、愤懑,何时才能真正被人们所认同?何时才能让自己的思想运用到朝廷呢?这种痛苦,大概只有他能体会到吧。

  苏轼几次游赤壁,并且都留下了千古名诗来纪念。无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还是“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哀痛?政治上屡屡失意,本想从美丽景色中寻找洒脱,但依旧无济于事。那一切,只是南柯一梦罢,梦破灭了,心依旧哀伤,不禁没有找到轻松,反而使心情更加沉重。此时的他,正是当年,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人生的感慨。他,究竟何去何从呢

  唯有将心境化作豪迈诗篇,挥毫写出,将永驻人间。

  他,一改宋词中凄凄楚楚的婉约风格,开创豪放诗词;他,才华横溢,却一直怀才不遇;他,不畏挫折,历经坎坷,终于铸成壮丽诗篇!

  苏轼的一生,就是一首诗,一支绝唱!

豪放 宽容 豁达

  豪放,宽容,豁达,颠簸一生,成就非凡,永载史册。

  他就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风雨雨,历经众多坎坷波折,然而,他一路感慨,一路高歌,一路收获。他的名字响彻云霄,他的名字铭刻在人们的心坎上。“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人生哲理,让人们懂得如何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身边的人、事、物;让人们知道怎样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战胜苦难。

  滚滚长江边,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东大汉,手持铁板,把酒临风,呐喊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就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面对,这就是他真性情的告白写照。他在有生之年用美酒,用豪迈,用宽容,用豁达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水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墨客的梦想。苏轼曾被贬至此,他没有悲伤,没有哭天喊地,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愤愤不平,而是“风雨任平生”。他深深懂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寄托着他无尽的梦想。

  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却能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用荔枝的甜美荡洗官场的污垢,他宁愿要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尝尽甜美的荔枝,这是一种何等豁达的心态!官场的不得意,生活的波折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高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无数漂泊在外的人们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悲伤叹息,而是对生活鼓足勇气,充满信心。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离乡背井人们的思乡怀人的心灵。他要昭示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只要心胸豁达,没有跨越不了的苦难。

  豪放,宽容,豁达,苏东坡,你用自己的人生最好地诠释了这几个词的内涵。

旷达乐观的榜样—苏轼

  拨一叶新露,我祭你以苏堤不竭的流水;

  拈一瓣残菊,我忆你以赤壁不堕的明月;

  挟一缕清风,我思你以平岗不歇的风尘;

  新露,残菊,清风……

  你平身烟雨不染,风雪不沾,悠然遗世……

  每每,令我以千年之后生而徒羡尔。

  逆着北方的沙,江南的雨,我寻你于笔墨构成的迷宫;

  依旧踏风来去,任意平生,你辗转于三州之地,颠沛流离,依旧抚髯而笑:

  密州出猎,一封朝奏九重天,颠簸千里远帝都,浮生飘蓬无系;

  锦衣貂裘,张弓满月效孙郎,平岗千里展锋芒,劲射北穹天狼。

  黄州夜游,赤壁犹如昔,英雄久已矣,奈何华发早生,徒唏嘘;

  长江泛舟,流光永不歇,明月恒不堕,自适经年水月,复微醺。

  湖州丧妾,只影天涯,从此羁旅,安忆漫漫十年生死两茫长路;

  西楼醉饮,两鬓星星,垂垂老矣,经世治邦犹有余年百姓可寄。

  三州流离,你依旧如你,旷达恣意;

  八千云月,你依旧如你,逍遥不羁。

  每每,当我郁郁个人荣辱得失,而存消极之念时,

  与九州融为一体的你总能启我以智慧,予我以勇气。

  展一方宣州的纸、徽州的墨,提一绺辽东的毫、蜀中的竹,

  我如千年前的你,泼墨在一程山水,描摹出你,以你于我心中的那个榜样的样子!

  PS:悔不该当初把《一二九》的演讲稿发出来~现在不得不被逼给别人写一篇……

苏东坡的禅意人生的优美散文

  苏东坡的思想底蕴深厚,构成极为繁杂。他首先是一位儒生,熟读儒家经典,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同时,苏东坡在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谪流放期间,为了摆脱精神的苦闷,开始寻求佛道思想,以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可以这样说,苏东坡的精神世界既有入世思想,也有出世思想。他的思想里儒释道并存,互为照应,成了苏东坡的三大精神支柱。

  苏东坡从小聪慧过人,志向不凡。在他的书房里有一副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他少年得志,金榜题名。在初入文坛时,苏东坡便得到了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和提携。苏东坡以文章独步天下,名满京城。这一时期是他的策论文章写作的一个高峰。他在策论中给皇帝建言献策,抒发政治理想,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苏东坡以儒家的思想贯穿文章,抒发报国之志,精妙绝伦。皇帝和宰相都对苏东坡的文章赞不绝口,认为他具有宰相之才。

  苏东坡对生命具有一种空灵之感。他在和弟弟子由的诗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表达出一种禅意的人生境界,人生如梦,转眼即逝。他感叹人生在世如飞鸿,鸿飞留痕也虚妄,人生不过如此!他后来写词,认为词不是为皇帝所写,而是抒写自己的真实存在,是对生命的一种真实感悟。在他之前,词是不被文人所重视的,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到了苏东坡手里,词才变成了与文章一样高的地位。他在词中也表达了同样人生感悟。他在《浪淘沙?赤壁怀古》中写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在《临江仙》中写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在《定风波》中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这些词中,苏东坡都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洒脱,流露出佛老思想,感叹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是老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苏东坡和佛印禅师同游灵隐寺。他们来到观音菩萨面前,佛印合掌礼拜。苏东坡问佛印:“我们求观音菩萨保佑,为何观音菩萨手上也有一挂念珠?观音菩萨在求谁呢?”佛印禅师说:“求观音菩萨啊!”苏东坡不解地问:“观音菩萨求观音菩萨吗?”佛印禅师笑着说:“是的,观音菩萨比我们还清楚,求人不如求己啊!”苏东坡恍然大悟,微微一笑。

  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禅师在林中打坐。山林空寂,竹影婆娑,佛印禅师对苏东坡说:“观君坐姿,很像佛祖。”苏东坡听了,心中欢喜。他看佛印穿着袈裟坐在地上,就戏谑地对他说:“禅师坐在地上像一堆牛屎。”佛印听了毫无怒意,只是淡然一笑。苏东坡以为自己占了便宜,甚为得意。他回到家里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没想到她却笑着对苏东坡说:“大哥,你输了。禅师心中有佛,故所见皆佛;大哥心中有牛屎,故所见皆牛屎。”苏东坡听后顿悟,惭愧万分。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最有名的故事是“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有一次,苏东坡自以为学禅有所领悟,觉得心智洞明,了无杂念了。于是,他写了一首诗:“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东坡非常得意,便差人将这首诗送给江对岸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哪知道佛印禅师在诗上只写了两个字“放屁”,便交给来人带回去了。苏东坡一看,顿时非常生气,就立刻过江,去金山寺找佛印理论。佛印禅师却早已伫立江边等候苏东坡多时了。苏东坡当面质问佛印:“我写的诗,你不喜欢就算了,为何说是放屁?”佛印微微一笑说:“你还‘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呢!怎么‘一屁’就被打过江了?”苏东坡听罢,恍然大悟,哈哈大笑。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政治上不得志。在人生的悲苦中,他从佛道中寻求精神解脱。他的人生充满了禅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物外。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世事如同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梦如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的旷达人生散文

  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屡遭贬谪。这对于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沉重的打击,但苏东坡是一位乐天派,旷达洒脱。他的乐观旷达难道是天生就具有的吗?当然不完全是这样的。他的乐观旷达与他的性格有关,更与他的思想转变有关。

  苏东坡从小聪颖好学,一生都勤于治学。比如他把《汉书》抄写了四遍,可以倒背如流。苏东坡少年成名,二十岁刚出头就高中进士,一路平步青云。正当他踌躅满志,想在政治上干一番丰功伟业,灾难却突然降临了。他在徐州任太守,积极组织军民抗洪抢险,治理水患,为百姓造福,受到了朝廷的嘉奖。这就让朝中的小人嫉妒怨恨,于是他们网罗罪名,在苏东坡的诗文中寻找罪证,诬陷迫害他。

  苏东坡在湖州任上,被御史台的钦差抓走了。在这之前,他就得到了朝廷要抓捕他的消息。他也是凡人,也知道害怕。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就问身边的人:“我如今已是罪人,该穿什么衣服出去迎接钦差大人?”他身边的人对他说:“还没到那个份上,您现在还是朝廷的命官,就该穿官服出去迎接御史台的钦差。”苏东坡被粗鲁地捆绑起来,关押进了御史台。御史台的院子里种了许多棵乌桕,屋顶上有许多乌鸦飞叫,所以御史台又称“乌台”。这就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东坡在御史台的高墙里关押了一百多天,九死一生。虽然宋代刑不上大夫,但是御史台的官员欲置东坡于死地。他们日夜审问苏东坡,不让他睡觉休息,处心积虑地折磨他。苏东坡甚至写好了绝命书,是两首写给弟弟子由的诗。其中有两句诗非常有名:“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苏东坡和弟弟的感情非常深厚,古今罕见。他的那首《水调歌头》就是思念弟弟的名作。

  经过太后等人的多方营救,“乌台诗案”终于了结了,苏东坡被贬黄州。在黄州定慧寺的一间破旧斋房里,惊魂未定的苏东坡孤苦伶仃,寂寞惆怅。他看着窗外的明月,月下的枯树,情绪低落,心情悲凉,一生从未有过的孤寂之感漫上心头。他对人生本来就很深的感悟,具有一种仙风道骨的境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表达出他对人生的深深感叹。现在,苏东坡看到窗外的情景,一种失魂落魄的凄凉心境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了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面上是写一只乌鸦,其实就是在写他自己。此时,他也有一种惆怅孤独之感,心境并不旷达洒脱。他在寺庙里终日不出门,也没有朋友给他写信。他的心情失落到了冰点。

  那么,是什么让苏东坡变得旷达洒脱呢?他在被贬黄州期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苏东坡在黄州城东开辟荒地,自己带着家人耕种。他从一位朝廷命官才高八斗的文人士大夫,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贫苦农民。苏东坡的思想在这时候开始转变了,他仰慕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因为他耕种的地在城东的高坡上,就自号“东坡居士”。他不再渴望政治上建功立业,而是努力把自己融入到当地的百姓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他喜欢和当地朋友一起到城外喝酒,然后大醉深夜翻城墙回家。“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这是苏东坡对他的弟子说的几句话,再合适不过地形容了这个酣畅淋漓、亦庄亦谐、丰沛敦厚、胸怀旷达的诗人了。他从不自命清高,什么人都可以与之交往,亲切随和,风流潇洒。所以,他的粉丝随处可见,这也是人们对他的喜爱之处。他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借眼前景,写心中事,以曲笔直写胸臆,言在此而意在彼,以小见大,富含哲理。全词言简意赅,不事藻绘,却能够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语意双关,令人回味无穷。他回望了刚才烟雨凄迷的经行之处,却吐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断句来。他在词序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余独不觉”表明词人深察人世无常,所以才能做到苦乐随缘、去留无意。也表现出词人的开朗达观,宠辱不惊。从此,苏东坡走出了内心的苦闷,随遇而安,相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他在许多词中都流露出“人生如梦,梦如人生。”的老庄思想。他常常借诗词来安慰自己。比如他夜晚在黄州的江边听到滚滚的涛声,内心翻滚澎湃,写下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第二天,黄州城里的老百姓都传说,苏东坡划着小船跑了。因为他在词中写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其实,这只是他的理想,一种心理安慰,他正躺在床上睡大觉呢!

  苏东坡晚年被贬广东蛮荒之地惠州,生活凄苦悲凉。但是由于他旷达的胸襟,洒脱的情怀,不管被贬到哪里,都能随遇而安,自在地享受生活。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岭南风土人情的热爱。苏东坡在另一首词中也表达了同样的精神。“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并不是说非要认他乡为故乡,而是说既来之则安之,把自己融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中去,好好地活着。

  苏东坡六十多岁从海南儋州被朝廷召回。他在经过金山寺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一幅画像。苏东坡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或许,苏东坡已经预感到自己去日无多了。这首诗也可以说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表面上看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情绪,其实他在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品几乎都是在被贬期间创作的。同时,苏东坡在地方上任职,无论担任官职大小,他都能尽心尽力地为百姓造福,深得民心。

  苏东坡一生命运坎坷,饱受磨难,却能用豁达洒脱的胸襟化解,随遇而安,笑傲江湖。

苏轼的旷达

  一向凌云壮志的文士何时蜕变为缺月下的幽人

  手握曲曲折折的竹杖,洒脱的胡须微微下垂,瘦弱的身躯披上一件单薄的青衫,一双淡定的眼睛从容不迫地望着远方。就这副简单的架式,就这般简单的面容,要经受多少风风雨雨

  都说东坡居士旷达乐观,其实在那个眼泪要往心里咽的黄州,东坡是用痛苦寂寞熬制出了所谓的旷达。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磅礴的气势跃然纸上;“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指挥若定的英雄活灵活现。——写得真绝!可是,词末还有一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一句,苏轼只轻轻地一掠,他似乎不愿向这个世间大谈自己的苦痛与愤懑,生怕会打扰了欢笑的人们。眼望江的尽头,天的涯际,他默默无语。他在想什么呢?他又能想什么呢?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么狼狈地谪居异地,连故乡的门槛都不敢跨进!满怀抱负的才子零落僻远之地,盛名美誉,从此一无所有!于是,一番豪放之言喷薄而出之后,便遗落下这一声无奈的叹息。有人叹道,美中不足啊!——可是苏轼不是圣人,更不是神人!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似乎就这样平平淡淡地从嘴里流出这一句,可是我越读,越觉得心酸。乘一叶扁舟在茫茫江面上飘荡,从此再不管你皇帝今日贬谁,明日用谁。苏轼竟然要隐居?究竟是什么苦痛如此残忍,竟逼得一个普普通通的文人要另寻归处,宁愿随波逝去,也不愿酣睡于世俗!

  旷达,诚然是旷达。可是,这旷达的背后,又掩藏了多少明伤暗痛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世间何处是家呢?所以只能寂寞。这样一个刁蛮的世间,他会有栖息之心吗?所以只能独守寂寞。

  寂寞硬是把一个活生生的人推到了冰冷的月光下,寂寞偏要让一个白发苍苍的人独自慨叹生死茫茫,寂寞又总是逼使一个筋疲力尽的人一次又一次抬眼看飞絮——苏轼就这样被折磨着。

  终于,他想通了:人总得好好儿活下去,不然哪有脸面去寻清风,赏明月?这一次,苏轼乘船游赤壁,在烟雾迷茫的江面上,他再不提“隐居”二字。“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功名利禄,他一无所有,但此时的他恰恰能看清自己的真面目。他是大自然的赤子,大自然是他惟一的依靠。这一次,东坡借些微酒力,在雨中漫步,“一蓑烟雨任平生”,将昨日的壮语和寂寞付与等闲之间。

  旷达,诚然是旷达。如果没有这份旷达,东坡也不能沿着这条寂寞的路坚强地走下去。可是,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旷达,东坡也削蚀了自己的棱棱角角!

  从被贬到遇赦,历时21年之久。这一次,苏轼终于如愿以偿。他化作精魂,真正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他再次一无所有,他再次收获人生。

  隐隐间,我看到一群笑语盈盈的人滑过历史,一群捧着苏词的人赞叹不绝,还有,一缕清痩的魂魄飘在江畔,江面无痕……

苏轼旷达诗句欣赏作文

  “旷达”,是一种洒脱、达观的人生态度,旷达的人懂得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发现事物的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旷达情怀中难能可贵的是在三次贬谪、多次流放中仍表现出安然处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请你带着一双慧眼,去苏轼的诗词中寻找能表现他旷达精神境界的句子,并说说看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选择你最喜欢的两句诗句,你应该抓着诗句的写作背景小学作文,诗句的意思及深刻含义,写下你的体会)

  如:我选的是《定风波》的两个句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苏轼被贬黄州,苏轼在一次游山玩水的时候,遇到了一场雨而下的一首诗,它的意思是:“不要听着雨声打到叶子的声音,边哼一首歌变走多好,倚着竹杖穿着芒鞋都好过坐在马上,谁怕?一个蓑衣任平生。”这是多么豪放的诗句啊!穿着衣服在雨中走,一般人都会很烦,因为被雨淋了觉得很不好。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

  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这是多么旷达乐观的诗句啊!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苏轼的故事励志故事50字

苏轼的故事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