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知行合一,协力争先

  21世纪是生态世纪,我们的城市选择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就是选择了美好的未来。贵好阳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实践“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城市精神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自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

  贵阳正在觉醒,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发展而破坏环境,也不能因保护环境,而忽视发展,要切实把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即要金山,又要绿水青山。

  大自然滋养万物生生不息,是一切生灵共同的家园,从山顶洞人到现代人的智慧,是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可是,现在居然有人为了发展而获取金钱,随意破坏生态环境。例如:工厂每天不停地排放着成千上万吨污水,大部分水生动植物已经奄奄一息了,但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此只是睁只眼,闭只眼。许多人的腰包鼓了,但水生动植物,却少了。不仅是这一点,人们不停的伐木取材,还自称是用来搞建设,可他们没有注意到:我们身边的氧气正在一天一天变化,“她”不仅失去了洁白的面孔,还失去了一张慈祥的脸。我们在情不自禁的在置问自己:被无限制开挖和破坏的数目达到了上千万。森林、成千上万的树林呢?它们成了人类的家具。

  绿色,孕育着我们的生命和希望。中华民族向来尊崇“天人合一,敬天道,守人德”的传统道德。我们何不以珍惜资源,关爱生命,强健其身。当作生活的“必需品”我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地球上所提供的足够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是呀,地球所提供的可以让人吃得饱,穿的暖,这就足够了。可人们为什么还要不断的破坏生态环境呢

  青山绿水爽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知行合一,协力争先”保护绿色贵阳,让每个人都争当“绿色小天使”!为我们城市更美好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知行合一

  知行这个词早在明武宗正德三年就提出来了,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的知就是自己脑子中的知识,行是实践。而知行合一就是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知行在当代社会几乎是无处不在,上到大企业的老板,下到普通电工都在运用着自己脑子中的知识去实践,去摸索。而只靠动动嘴,动动手就财运滚滚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就算是骗子也要去创新骗人的手段。

  公元前22019年的纸上谈兵的故事,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它讲述的是赵国赵奢的儿子赵括带兵打仗却只按兵书办事不去变通从而兵败的故事。

  这故事很直接的告诉了我们知行结合在一起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嘴上的空谈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就像人们在当时改良蒸汽机一样,如果只是去谈论他的改良方法而不去解决它在实际生产当中的问题,也就没有后来的瓦特和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废寝忘食发明永动机,花了十年时间,最终没有成功。因为“永动机”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假设本身就违背了物理学上的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单独从发明永动机的目的而言,这是无意义的。

  焦耳的作为一个科学家,知识的渊博远远高于常人但她在决定做这项研究是却犯了糊涂,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最后无功而返。

  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这一切都是在“行”的驱使下获得的感受,只有“知”让他们知道,火不能去碰,冰不能常握,糖不能多吃,石头不能硬碰。知行结合为一体,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其实知行合一,其实是一种处事的态度,不要还没做就开始在自己头脑中虚构,而要一边做,一边总结,最终让自己一步步强大起来。

知行合一,人生无悔

  电影《后会无期》中曾说道,“可我这一生,听过无数的大道理,却仍然无法变成他们所期望的,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是的,世事难料,我们无法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人,在未来不定的情况下,我们无去每次都做出对的选择,我们只能努力做出无悔的选择,铸就自己的无悔人生。

  那么如何做出无悔的选择呢?我认为应当有三个阶段。

  首先,找准定位,认清自己,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迷失在外界当中。作家赫尔曼在中篇小说《悉达多》中写道:“我无权去评判他人的生活,我只能为自己做出判断。”当他人对我们的行为妄加评论时,内心的声音便容易被外界淹没。我们只有保持独立的思想与笃定自信的精神,才能遵从内心,选择无悔。纵临古今,辛夜疾不被信任仍不改一腔报国志;司马迁身受宫刑仍著成《史记》照汗青;苏轼屡遭迫害仍不改内心豪放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都不因外物而改其志,最终收获无悔人生。

  其次,明白局势,认清实况,顺应时代而为。我们身处在这时代之中,没有人能脱离时代踽踽独行,也没有人不被时代气质所涵养。物亦如此,中国科技正因此应运而生。人们提倡低碳生活,共享单车便立即而市;为了生活方便,移动支付也被普遍推广……如今,中国发展“一带一路”不也是顺应时代的明智之举吗?古今中外,任何决定都与时代紧密相连。正如苏联革命初期走上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而中国由于国情不同,便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才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说,结合实际,做出无悔选择,方铸无悔人生。

  最后,知行合一,勇往真前,放手奋力一搏,不轻易退缩。作家今何在在《悟空传》一书中写道:“这天地我来过,我奋斗过,我不后悔。”多少科学家也曾秉持着这样的信念,矢志不渝的奋斗在国家科研的一线。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夜以继日只为完成对接;天眼之父南仁东克服重重险阻观测宇宙奥秘;“墨子号”工程师潘建伟刷新中国科研世界新高度;孙家栋华生致力于探月工程;林俊德一心为国铸核盾……他们皆是知行合一,人生无悔。

  认清自己,认清现实,知行合一,勇往直前,所做皆是所想,还有什么需要后悔?又有什么理由不是人生无悔呢

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国学小名士》,给了我很深很多的启发。

  如果在平常谈话中引用上一两句古诗词,就会很有韵味。在给我爷爷庆祝六十六岁大寿的时候,许多人祝我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就是运用的古诗词,听着很让人高兴。我们每个人都想把话说得更好听、更有意思些,我建议大家多读读古诗词。

  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一向是尊老爱幼、帮助他人。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是不做。面对处在困难中的人们,他们会说:“我们无能为力”。可是,在公交车上,为一个年迈的老人让座也很难吗?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小学生都要勇敢站起,尽力而为,把上一代留给我们的珍宝接过来,传下去……

  令我终生难忘的要数“学以致用”了。有一段视频是这样的:主持人要选手们说带“花”的诗句。我决定和他们一比高低。结果,人家来了三个回合了,我才想起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如果我上台,先不说分数,光那难堪的场面也得惭愧死人了!这时,视频上一位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诗:“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不是我刚学的嘛!我怎么不会了?看来光学还不行,要记在脑子里,到用的时候才能用上。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题记

  背负行囊,行走于人生的悲欢离合。一扇扇人生之门,不断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蒙蔽着我们渴求的双眼。未来的路虽总充溢着迷茫与孤独,漫长坎坷又布满荆棘,但若能放下外界的纷纷扰扰与流言蜚语,知行合一,便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即懂得道理;行,即践行锻炼。知道却不去行动,就是没有真正明白。正如战国时期的赵括,虽熟读兵书,却只知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死搬兵书上的教条,而不去脚踏实地的实践,终死于战场,为后人耻笑。

  我们常探求如何获得真知。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求得真知的办法有很多,但不论是哪一种,哪怕是最简单、最取巧的求知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若想求得真知,就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就必须学会去知行合一。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典范。社会风雨如磐,祖国水深火热,他由忧生爱,爱由忧生,他明白他需要给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在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上,写满了如群蚁排衙密密麻麻的小楷。他向那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潜心贯注,锲而不舍,终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对知行合一深刻的理解,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作品,闻一多先生也由此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成为我们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是知识、方法,还是道德,都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储存。而在广泛的涉猎、仔细的研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之后,我们便会得到一个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方向。而唯有不断地探索与追求,或肝脑涂地,或骈手胝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经,捡拾起慎独,才能让我们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山间幽径、坦途道路和深谷岔口。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高举知行合一的信念火炬,脚踏实地,忠贞不渝,锲而不舍地去穿过并征服所有坎坷泥泞寒冷坚硬的大地,方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携自知一起行走

  人的一生都在行走,用行走演绎如戏人生,但行走并非只是用双腿走路。它既是人的生活姿态,也是人生之旅的精神历程。它需要自知。

  自知就是谦虚慎行。广阔深邃的天空,因为自知,容忍了狂风暴雨的一时肆虐,才会有雨后彩虹;默默无闻的沙粒,因为自知,接受了海浪的不断洗刷,才会变成璀璨夺目的珍珠;弱小无力的刺猬,因为自知,懂得利用锋利的外壳保护自己,才能安然生存。自知是人生路上一剂不可缺少的“良药”,因为它,使人走向成熟,变得深邃,臻于完善。

  自知就是认清自我。自古以来,就有名医扁鹊自称“天下第一”的故事: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的医术如此有名,看来将你称为天下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吧?”扁鹊笑了笑,回答说:“大王您错了,我只是简简单单,天下第三而已。我的大哥、二哥才真的是医术精湛。”文王立即感到十分疑惑,不解地问:“那为什么你最有名呢?”扁鹊答:“我大哥治病,是治于病症发作前,在别人身体尚好时,就用消、补的方法,使人身体健康不患病。我二哥治病,是治于病症初起时。一般人认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于病症严重时,一般人只看到我在皮肤上敷药、在经脉上放血等大动作,便认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与扁鹊的对话,字字珠玑,寥寥几句表现出扁鹊的自谦,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医术高超受到了文王的肯定与赞美,而失掉自知之明,能清楚地认识自我,而没有骄傲自满,令人钦佩。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多少人步履匆匆,在人生道路上失掉自知,由于丧失自我,变得得意忘形。民间就有“井底之蛙”、“骄傲的孔雀”等故事流传,故事中的青蛙与孔雀盲目自大,都因自己的愚昧无知最终落得被他人取笑的下场。“人贵自知”等种种劝诫,也都告诉我们: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拥有自知,持满戒盈,懂得认清自我,才更加让人钦佩。

  像“田忌赛马”中的孙膑,能够识清田忌的赛马不能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较,懂得利用规则,做出对策,才能赢得胜利。自知是通往成功的道路的奠基石,齐王的失败也告诉我们: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没有自知,而不懂得认清自身优缺点的人,最终会导致失败。但真正的智者,懂得分析时势,运筹帷幄,认清自我,从而推开成功的大门。

  行走在自知的路上,认识自己,了解自我。当感到天空蒙尘时,请擦一擦不太清亮的双眸,认清自己!

知行合

  “知行合一”是一种境界,是王守仁思想心学的精髓。以前,我总是不懂,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今天,我读到一个故事,终于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吧:有一个赫赫有名的设计家在设计一个大厅时,只设计了一根柱子,尽管他用了种种方法,证明只用一根柱子就可以支撑住大厅,可人们还是不放心。在人们的压迫下,设计师无可奈何,便又在大厅的四周添了四根柱子。许多年过去了,设计师已经变成了一座坟墓,这时,一场大地震发生了。许多建筑轰然倒塌,可那个大厅岿然不动。人们都以为是那五根柱子起的作用,可当他们维修时,才赫然发现:原来,后来添的四根柱子,离厅顶都有一定距离,也就是说,支撑住大厅的,只有原先的那一根柱子。人们惊叹了,铺天盖地的赞美向设计师扑去,可他再也听不见了。他用一个巧妙的方法,保留住了他的设计,使他的设计,比他活的更久远,更有弹性。

  有一种境界叫做“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好的目的,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更为婉转的手段,比如说明朝的戚继光,他并不是一个清官,但他是一个好官,他那些显赫的战功,挽救了明朝的生命,他那些或许来路不明的钱财,都用来发展抗倭的事业。如果他没有钱,他如何发展他的抗倭事业?靠一味蛮干,靠扯着嗓子干喊吗

  故事中的设计师也是如此。为了自己的设计,为了全新的突破,委曲求全,可最后他成功了!他的那个宏伟的设计,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被人们永远记在了心中。

  而我就没有领略这种境界。比如说有次,我的一个同学在自习课不停地玩橡皮,我本着当值日班长的责任,毫不留情的把他的橡皮给收了,他很生气,说我不知好歹,我心里也很委屈:明明我是对的,为什么他还很生气呢?现在想想,如果我当时能更婉转一点,能换一种方式的话,那么他和我,不就都不会生气了吗

  当我们用一种方法办事情时总也办不成时,换一种更巧妙的方法会怎样?“知行合一”告诉了我们答案。

知行合一,重在于行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

  “非知之实难,难将在行之。”——《左传》

  在知行合一中,是在强调道德和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重视道德的实践性。“知行合一”相当于“致良知”。知就是认知良知,也就是道德认识。行就是行动行为,也就是道德践履。

  不论是作为干部,还是作为公民,作为学生,我们都要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国家干部就要有道德,对于我们公民来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道德也可以从一点点的生活小事做起。康有为也说过“蒙养知识,德育为先。”学生更是要以德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所以说,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青少年。养成一个良好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观念是很必要的。

  当然,我们不仅要有一个对道德正确的认识,还要应该要有道德践履。

  知是必要的,在湛若水提出的“体用一源”中,知与行的首先必要就是要有知。朱熹也曾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认识。然而有许多认识就够了吗?明朝陈献章说过∶“圣贤垂世立教之所寓者,书也。用不用者,心也。”我们的道德是根本,知而不行,阅读再多的圣贤书,再多的道德认识都是白费的。所以两者相辅下,行是重要的,王阳明曾经说过“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行动的必要性也说明了对于道德的认识。达芬奇曾经说过“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理论固然是必要的,但实践相比于理论来说是重要的。

  在王阳明因反对宦官,仗义执言而被贬谪龙场时,自己所学到的道德认识和所读的圣贤书似乎发生了偏差,他开始进行了思考,明白,光靠理论和哲学是完全不够的,应该去结合行动。再后来他一路扶摇直上,在巡抚江西南部时,土匪盛行,他并没有去跟土匪讲什么道理讲什么德行,讲什么道德。他直接开始了行动,用火枪攻击,用知识计谋相结合攻击土匪。

  在龙场悟道中王阳明悟出了“知行合一”这一思想,认为“知”和“行”应该齐头并进,而不是像朱熹所说“论先后,知为先。”如果只是知为先,难免会有一些不自觉的观点∶我“知”得不够,所以还不能“行”,等我的“知”足够了再“行”。这也许是避免不了的“人欲”但“存天理,去人欲。”可以是我们对自己的约束与提高。对于自己的不对的欲和自己的道德认识进行结合,尽量让自己的欲不违背自己的道德认知。

  就像在学习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会想在学校里吃些小零食,但在校规班规上,这是明令禁止的。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规章制度,可是还是有很多层出不穷的事件发生。所以说我们不仅要对德认识,还要对德有履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为成就自己,建设国家去“知行合一”。

凡事都要做到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说:懂得道理与实际应用都是重要的。说得再明白些就是要想实现理想,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这看上去是句简单的话,实际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即知道该怎样做的事应该与行动相结合,才会变得完美。

  有了好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当在行动之前固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能否在行动之前消除障碍,但是我們可以在行动之中克服困难。別告诉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迹发生。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話,那就大错特错!別相信世界上会有奇迹,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迹,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诸行动,奇迹也无法帮助你成功。

  我們总是在等,等一个好的时机,等一个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成功所需的条件,反而陷入了永远的等待之中,甚至连一件小事,也总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之后才开始行动。我们究竟在等待什么?真的能等到么?等到了又能怎样?说不定一等就耗费了我们一生的精力,而到那時候你还有机会反驳么?不,我不信,因为“成功永远留給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是留给那些永远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时机,恐怕我们的一生都会错过最佳时机。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一辈子都干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变现状。

  有这么一个小男孩,资质平凡,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小时候想当班长,结果他连任三年班长;大学时,他喜欢上校花,终于在许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学毕业后,他想开一家公司,三年后这家公司上了电视台;在他30多岁时,忽然想学画画,结果他在40几岁时成功的举办了画展。

  当别人羡慕他时,他却说:"我很平凡,没有什么聪明的才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结果如何,我却认为自己没有输"。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余丹青先生。

  其实现在很多人只是想想罢了,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要真正实现目标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了。这样我们才能不留遗憾!

知行合一,笃行致远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知行合一最精辟的解释

王阳明知行合一精髓6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