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独自一人平定了宁王的叛乱,挽救了风雨中的大明王朝,功德被巷中三岁小孩传唱,也许等待他的是封爵与光宗耀祖,万世显赫了。
有心有恶心之体,无心无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心学四训
一直深深敬仰一个人,一个与诸葛亮齐名的人,一个真正”平天下”的人,一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兵家,政治家,_____王阳明。
王阳明值得人称赞的地方实在太多,我最敬佩的,却是他的包容与对诽谤的沉默。
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独自一人平定了宁王的叛乱,挽救了风雨中的大明王朝,功德被巷中三岁小孩传唱,也许等待他的是封爵与光宗耀祖,万世显赫了。
但是奇怪的是,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平叛的功劳莫名其妙戴到他人头上,倒是王府门外多了一群流浪汉整日骂个不停,门内多了一群阉党使他无法讲学,在那个时候,阉党绝对百年后那么强大,他们只是高官们玩弄权术的工具,王阳明知道的很清楚,他的学术太过于强大,冲击了腐朽的八股文制度,此刻不只是阉党,而是整个内阁,甚至整个学术界与他对抗。
历史总是这样,伟大滋生怨恨,怨恨滋生谎言,整个学术界从无如此的一致。”异端””洪水猛兽”的名号滚滚而来,比起民国清朝遗老们对新文化的指骂有过之而无不及,昏庸的皇帝终日玩乐,内阁们为了防止他讲学不停地指派他评定农民起义。
面对这些,王阳明都微笑着看过去,他给那些流浪汉们饭吃,给阉党讲道理_____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弟子一样,他不与任何学术泰斗争论,只是给任何一个愿意学习的人讲学____甚至从不收学费,这一点连孔子都做不到。
学术界无可奈何,政治界却成功了,用极其卑劣的手法:长期的平叛终于将王阳明的身体拖垮了,他生了重病,去世。不知他去世的时候,那些小人们有没有举杯欢庆?但高兴是一定有的,那群小人们一定为自己的”胜利”而欢呼,为腐朽的学术与政治欢呼,而王阳明的弟子们却一定悲痛万分,为自己老师的爱国被人利用,为王学的兴衰而担忧。
王阳明看似这样输了。厚黑学又一次取得了卑鄙的胜利。但历史总是公平的,王阳明的沉默与包容最终取得了胜利。
且不说日后的内阁首付徐阶,权倾天下的张居正;引领明末思想解放的李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单是远在异邦,打赢了日俄海战的日本海军大将的东乡平八郎腰牌上”一生俯首拜阳明”七个大字就让我们惊讶于王学的传播之广与影响之深,王学后人明白了弟子们问王阳明为何不对外界反击时,他是绝对能胜利的,病危的王阳明留下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一生贯彻的便是”知行合一”,在这件事上的知行不合却取得了胜利。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沉默打败了诽谤,包容打败了卑劣,他的光明照亮了一代又一代的心,永远消除了阴影与误解。
悟光法师《心经思想蠡测》
由无形而积聚,成了微尘元素,依因缘而构成了世界。如一棵大树,由基因种子依羯磨力而缘四大物质原素,从小而大,到了数人成抱这么大的体积,树是缘生物,里面有有空间,经时间聚众力而成,里头都空无自性,虽然四大相涉无碍成为树,树是假名,微观看之水分是水分,各种纤维,及其香味都各自立,如一栋建筑物同一体积,然内部沙石是沙石,钢筋是钢筋,其他各项都各自立,铁不涉入砖,石不涉入铁,到了缘尽分散,各各自立,这是物质不灭论,缘成之物相乃是假立,并无不变之物。
深一层看,物之变迁当相即停于当处的时间,昨日之事停于昨日的时间,不能拿到现在来,换言之法住法位,法无去来,依时间迁流看是无常,依法之生起与时间而言诸法常住,也是物不迁论的看法。
依大宇宙全体而言是一实相的活动现象,迁流生灭的过程中就生出时空间的分别,构成一期生命现象。其实这种生灭变迁是幻觉,宇宙体性本然,不生不灭,了解此理趣即是涅槃,涅槃是宇宙当体,宇宙当体即道,道是佛性真如本性之别名。
基因不同故平等中有差别,原来差别也是平等,人心的基因业力不同,取舍力强,你看某物是很美,别人看不一定认同。
人人有贪心是共业,所好之贪不同即是自业。自业恼自己,共业恼众人,人人制造自私的业影响自己的命运,大众制造共业影响社会。
执着这世界是恶浊秽土,祈望脱离这秽土到别的净土去,这是一种妄想,了解宇宙的实相,创造好的共业,观照这法界是一味平等而各自努力,与佛性理体入我我入,融合为一来生活即是佛。
佛陀他自身体验出来的真理教示我们,依“观照般若”的般若去看“实相般若”,佛陀已成为古人,留下来的就是现在的“文字般若”,我们从“文字般若”观照实相。
佛不是妄语者,不是骗人的愚民教示,我们若先入为主,信仰不正确的神话,执着己见不信真理,到了临终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天庭地狱唯心造,信仰之力确实伟大,信仰错误铸成意识幻影之错误,会带来天渊的苦乐差别,信仰佛土是光明,死后就见到佛之光明,犹豫未决的信仰,临终时无法证验到实相。
解冰为水是一种徒劳的工夫,执于偏空即会沉寂不起大用,执于现象即是妄见会堕于凡夫。
见苦不救,一毛不拔,出言满口道德,欺骗社会大众,这是伪君子,面如菩萨心如罗刹,心中一点般若也没有,可在静中或睡觉时,扪心自问境界如何?妄想成佛最终不可期的,这是不能欺骗自己的。
这道理是实相,实相是胎藏理德,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会幻出万物诸法,亦名法性,法性中有诸法与法相基因,名种性。
虽言一切众生本来平等,但不能善与恶混为一谈。生命的内容是食、性、自由,没有般若之始觉即任自由所欲就会妨碍大众,没有般若之判断故名无明,有般若之判断故叫明,这些道理佛陀已经说得非常详细,后代记录留下的就是“文字般若”。
若从现象的差别见到本来清净的实相,即所谓见性,禅宗为此而立名见性成佛,也就是见到无念无作之端的,有如已经解冰为水。
还有根机犀利的人,直觉到法性之动态,悟了诸法无常而在常地创造,这叫做体空观,析空观与体空观是迟速顿渐的时间上来说的,结果都是般若力量,这叫“观照般若”,“观照般若”当然由般若经典而来,见证时之道理是实相,实相就是佛性、法性、理德,证明此道理的智慧就是“实相般若”。
活动着!为何一味平等而无色声香味触诸法的不知名、不知始终、超越思虑、莫名其妙的怪物,能幻出诸法与法相呢?这是积极要求悟道的人所追求的目的。
坛城即宇宙,也即是我们、万物之内容,本来心身不二的道理,为容易了解起见,分为理与智来说明,身心不二故,物能生心,心能移物,理方面之理德叫胎藏曼荼罗,精神的智方面叫金刚曼荼罗,绘有城内与城外之人物或种字标帜;城外部分表一般世间,外有铁围山,铁围山外是三恶道,刚强难调的众生,被铁围山围着,表示一重障碍不能进入善道,城内有佛菩萨,表一般世间之众生进入城内就成为菩萨众,修行证悟即成佛,成佛是转识成智,将五识转成五智。
城内是悟,城外是迷,迷悟都是佛性,是属于心精神而言的,精神智德是物质理体的功德,此功德力是一味的绝对力,如大地普遍养育万物,如天降雨露普润万物之德,没有分好与坏的差别,这就是法性,是无分别的大慈大悲德性。
以“观照般若”来判断分析,一般凡夫的心眼是迷昧懵懂的,出生以来被迷的世间所蒙骗不知实相,迷蒙的眼睛看到麻绳以为是蛇,听人说蛇会咬人,心理发生恐慌,若以般若心眼去分析真伪,就不会认绳为蛇。
一般神教说心物各别,视身体为臭皮囊,主张灵魂说,然佛陀已经证知正见,不是灵魂论,我们能用般若去观照则能悟此端的。
这种构成现象生命的生存欲基因是共同的,每一物都有欲、触、爱、慢之德性,在植物中最显着的含羞草,一被触即叶子就自动收缩,这乃是它的生命机能,这是五智中之“妙观察智”,不是肉眼,是属于它的心眼,它能吸收阳光水分、土壤肥料,代谢开花结果等即是“成所作智”,普遍吸收生存是“平等性智”,它能与万物相处,独立中互不侵害即是“大圆镜智”,四智根本都是“法界体性智”的内容。
麻制成麻丝是人的创造,由人的“成所作智”与法相的功能——丝的用途结合,制成绳子,再由“成所作智”与绳子结合造出用途。用来捆绑东西等,这些物品和用途都是暂时性的显现,根本找不出永远不灭的实体,其实体即是宇宙理智之德。
生活的好坏与理体无关,好坏是人类于共同生活中来论断的,如用刀杀人是人群中公约所不许的,与刀毫无关系,用来伐木建房就成为功德了。
一物四相,水在天人看来是琉璃,鬼看是血河,鱼看是宫殿,人看是水。不会游泳的人看是苦海,会游泳的人看是乐园,而这个世界悟的人看来是净土,迷的人看来是苦海。
王阳明的儒教风采
王阳明是中国第一个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家,他的独特教育思想基于鲜明的人文心学。王阳明在《大学问》中就把“心”界定为“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心学中的“灵明”,实际是指“良知”,即人的道德理性,也就是说,救世的法宝不是物质,而是人的良知和理性,教育的根本在于转变人们的精神世界。
“至乐”即“孔颜之乐”,是王阳明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至乐”虽出自于“七情之乐”,但已是一种超越于此的崇高精神境界。这个“乐”就不只是一个情感范畴,更是一个境界范畴。他说:“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原无间隔。”所谓“仁人”即圣人,作为心之本体的“乐”也就是圣人。阳明先生本名“守仁”,取自荀子的《不苟》:“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儒学中的“圣人”,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并“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王阳明《自乐》诗云:“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窅冥。道在险夷随地乐,心忘鱼乐自流形。”那种超越时空、消融物我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时又是“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完全摆脱个人名利、贫富穷达的无私境界。这种境界是王阳明的立人根基,也正是“孔颜之乐”的精神实质,在其“乐”中,审美主体就实现了社会与自然、理性与感性、必然与自由的高度统一,达到了充实活泼的自由怡悦的“至乐”境界。
王阳明正是从这一“至乐”境界出发,来阐释善与恶、美与丑的。他认为美与善是统一的,美是“理”的感性显现。他说:“礼字即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既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文也者,礼之见于外者也,礼也者,文之存于中者也。文显而可见之,礼也。礼微而难之,文也。是所谓体用一源,而显微无间者也。”(《传习录》)
所谓“礼字即理字”,亦即“心”(良知)是体现为社会与天地万物的准则,尤其是存在于心中的道德律令,即“《六经》为吾心之常道”,就是善的内容。这种“礼”是抽象的,理性的,不可见的。所谓“文”是“礼”的外在表现,亦即良知在个体生命中的表现形式。而“文”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自先秦孔孟荀、《易传》以致后来的刘勰等讲的“文”,都已明显地包含有“美”的意义。因此这里的“文”也就是美的内容。
王阳明认为,作为理性内容的善(礼)和作为感性形成的美(文)是统一的,“体用一源,而显微无间。”也就是说,善要表现在美的形式之中,而美的形式同时也正是善的表现,具有善的意义而非外在于善的东西。他说:“《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吾心”即良知、礼,是善的内容,而乐、诗只能是“吾心”的外在感性形式。
同时,在他看来,“礼”存在于感性个体生命之中,是体现人的主体意识和人格精神的道德律令的,即对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这里体现了中国美学从道德境界走向审美境界,亦即达到“天人合一”的“至乐”境界的重要特征。也正是从“至乐”境界出发,他认定作为本然状态的“良知”是无善恶、无美丑的。他说:“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待也,故善恶只是一物。”(《传习录》)
王阳明的心学,曾遭到权贵们别有用心地攻击,被诬为“异端邪说”。于是先生理正辞严地进行了驳斥:“是故明伦之外无学矣。外此而学者,谓之异端;非此而论者,谓之邪说;假此而行者,谓之霸术;饰此而言者,谓之支辞;背此而驰者,谓之功利之徒、乱世之政。”(《万松书院记》)
为了解除心灵的障蔽,他提出“致良知”,要求人们应在“过与不及之处”多下功夫,以致“中和”,并使美丑、善恶自融。“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显现出心灵莹彻的“至乐”境界。又说:“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传习录》)
王阳明以为,教育儿童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传习录》)。意思是说儿童性情好动,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拘束和禁锢,就像草木刚刚萌芽,顺其自然就会使它长得枝叶茂盛,摧挠它则很快会使它衰败枯萎。因此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顺导儿童性情,不宜加以束缚和限制。他反对单调偏诂的蒙学,不赞成专重句读课,而忽略意志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更反对鞭挞儿童如同狱卒鞭挞囚犯一样,使儿童视学校如囹狱、视蒙师如寇仇,致使教育适得其反。
为了达到伦常道德教化的目标,王阳明有《教约》规定。首先设置“考德”一门课程,并列在每天五堂课的第一堂,以显示其重要性。因为儿童早起头脑清醒,最易于接受蒙师的教诲和训诫,最宜于反省自己的过失。课程的教法亦很特别,并非蒙师之一言堂,而呈现师生互动状:“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遍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循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解谨饬否?一切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席肆业。”这种方式有利于从小训练其道德行为习惯。
在教学内容上,王阳明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一是“诱之诗歌”,他主张以唱歌吟诗的方式来教,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志向,而且还能消除他们的顽皮,使其多余的精力有发泄的机会,也能解除儿童内心的愁闷,使他们开朗活泼起来,并能适度地表达其情感。二是“导之习礼”,他主张以学习礼仪来教育儿童,使儿童养成一定的礼仪习惯,而且还能通过礼仪动作,“动荡血脉”,锻炼身体,健壮体魄。三是“讽之读书”,他主张通过读书,开发儿童的智力,增加儿童的知识,同时还能“存心宣志”,形成儿童的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理想。
王阳明充分地意识到各门学科的内容和性质,以及学童的性情、兴趣、注意力等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主动地做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地发挥学童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王阳明主张读书不在贪图数量之多,而在质量之精熟,强调因材施教,留有余力,使学童在读书之中获得快乐感和成就感,这样才能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专心致志,熟读理解,开其心智,陶情冶性。“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援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至于习礼、歌诗,具体的教学与练习,可通过观摩、竞赛的方式进行,在欣赏与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使综合素质得到升华。王阳明的蒙学教育,正是通过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做到事半功倍。
王阳明主张师生之间应以朋友之谊相待,提倡学生对老师直言相谏,教师应欢迎学生的批评,这样可使师生双方都能得到提高。他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遭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着者从于此,每终认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以明其是,吾而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传习录》)。先生除鼓励学生“谏师”外,对学生也非常和善,毫无道学家的样子。炎夏之时,学生侍坐于其身边,虽有扇子,却谨守礼节而不用,王守仁则亲将扇子递给他们消暑,并说:“对人之学,不是这等捆缚苦楚的,不是装做道学模样。”节日之间,王守仁与众弟子欢聚宴会,席间师生谈笑风生,无拘无束,一起表演节目,或演奏乐器,或舞蹈歌唱,或即席赋诗,体现了亲密无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大自然由五种要素相生相克衍生变化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普通系统论。
王阳明有别于其他儒学家,在于强调生命本身的灵明体验,包容儒、释、道传统三教思想,创造出特殊而新颖的“心学”面目。他在《传习录》中关于良知的教育言论,是富有形象的“五行”喻说,十分生动活泼。可以形成“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循环状态。
心如水,良知为水之源。阳明先生坐在水塘边,旁有一水井,遂以之向大家劝说修学的道理:“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答陆原静书》)。此喻看似因时因地而偶发,若联想到朱熹那首着名的“源头活水”之有感诗篇,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水有行止,即为动静。心灵的变化,也是如此。先生说:“有事、无事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也;寂然、感通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寂然、感通也”(《答陆原静书》)。先生又说:“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真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门人黄直录》)。他指出心灵的最大障碍,就是人的私欲。《论语》中子曰:“逝者如斯(水)。”先生加以阐发:“然。须要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活泼泼地,方才与他川水一般;若须臾闲断,便与天地不相似。此是学问极至处,圣人也只如此”(《门人黄直录》)。他说流水的作用就是“激浊扬清”,即:“譬如奔流浊水,绕聍在缸里,初然虽定,也只是昏浊的;须矣澄定既久,自然渣滓尽去,复得清来。”(《门人黄直录》)
心如木,良知为木之本。阳明先生一日出游禹穴,顾田间禾曰:“能几同时,又如此长了!”范兆期在旁曰:“此只是有根。学问能自植根,亦不患无长。”先生曰:“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着了私累,把此恨戕贼蔽寒,不得发生耳”(《门人黄直录》)。他说得好,“良知即是天植灵根”,是曰根本。先生说:“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门人徐爱录》)。他巧将心灵的成熟与树木的生长通融了。又说:“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门人陆澄录》)。这是树木与治学的类比,同为一理。总之,先生说的一切,都是归本溯源而已。“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门人薛侃录》)
心如火,良知为火之光。“光”字从火,火能生光。所谓“明”者,太阳和月亮也。先生说“汝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入,黑窸窸自能光明也。”先生妙以一日气象比喻人世境界:“夜气清明时,无视无听,无思无怍,淡然平怀,就是羲皇世界。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日中以前,礼岩交会,气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日中以后,神气渐昏,往来杂扰,就是春秋、战国世界;渐渐昏夜,万物寝息,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尽世界”(《门人黄省曾录》)。他说追求良知,好比弃暗投明。“喜、怒、哀、惧、爱、恶、欲,谞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所有的,但要认得良知明白。比如日光,亦不可指着力斫,一隙通明,皆是日光所在;虽云雾四塞,太虚中色象可辨,亦是日光不灭处;不可以云能蔽日,教天不要生云”(《门人黄省曾录》)。阳明先生的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心如土,良知为土之藏。阳明先生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这是一切生命的归宿,所谓“返土归藏”:“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而衰,衰而杀,杀而藏,圜道也。”(《答季明德》)《周易》曰:“地势坤,厚德载物。”心灵这个方寸之地,乃使万物赖以生长。王阳明引用朱熹的话说:“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一个人的诚信就像是五行之中的“土”一样,默默无闻,没有(浮华的)地位,没有(显赫的)威名,然而五行之中的水、金、木(等元素)没有不依赖土而存在的。
心如金,良知为金之明。所谓鉴,水盆也;镜,铜面也;皆可照人。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阳明先生以为,良知如同明镜:“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斫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答陆原静书》)。金者,镜也。他以磨镜、拂尘比拟儒学的存养工夫:“圣人之心如明镜,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痛磨刮一番,尽去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答陆原静书》)。磨镜的过程,就是保养镜子的应物不藏的性能,其中牵涉到人的变化气质,乃至整体人格培育。阳明先生虽言“心上用功”,但其实着重的却是“事上磨练”,在人情事变上磨练,在遭遇大故时磨练。
“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夜坐》)。阳明先生创立心学,毕生传道,他说自己好比是一条自由的鱼,一只快乐的鸟。讲学是历代大儒弘道的主要形式,这种精神真是可与日月同辉,流芳万古。南大吉在稽山书院亲设尊座,恭迎阳明先生并自称门生,又以绍兴府的名义,在恩师的故居上立阳明书院,会两地讲学,聚八方彦士,一时蔚为大观。
盛大的讲学中,阳明先生提出了着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他在晚年进行的一次思想变革,最终完善了“致良知”即心学体系,其核心是“良知”,即是天理,亦是道,可以解释为人对于善恶的自我认识,是人所特有的能动表现。
于是,阳明先生阐明了良知即准则、即主宰、即睿智、即自觉、即自信的命题,他喜欢写诗,特别重视诗教的作用,《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影响极大,这是将心比心的启示与劝勉。其一:“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说明良知是求真,须自我更新。)其二:“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指出良知是自知,须内心省察。)其三:“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点拨良知是修心,须自省觉悟。)其四:“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弃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启迪良知是睿智,须清醒独知。)
诗句通俗明畅,而且富有理趣,可见先生施教的独特风格。他启发学生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别诸生》)。诗句的意思是,那些平常说的大道理,就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在他们与身俱来的行为习惯里。先生还告诫学生:“改课讲题非我事,研几悟道是何人”(《春日花间偶集示门生》)。诗句意在说明,我的讲学方法是鼓励大家自主探讨事物与寻求哲理,绝不是照本宣科的。
阳明先生的讲学方式,令人想起孔子的杏坛,讲学不是教书,可以不拘形式,除了正襟危坐的面授外,其他行走坐卧、饮宴游乐皆可。而且师生之间可以互动,是交谈式与讨论式的,学生是人人畅所欲言,先生则善于启发与点拨。正是:“讲习有眞乐,谈笑无俗流。”(《诸生夜坐》)
1524年八月中秋,师生欢聚一堂,酒酣乐盛,诸生各尽其兴——投壶、击鼓、舞剑、拨琴、赋诗、泛舟。先生即兴吟《月夜》一诗:“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他对门生作了一番解说:“昔者孔子在陈,思鲁之狂士、世之学者,没溺于富贵声利之场,如拘如囚,而莫之省脱。及闻孔子之教,始知一切俗缘,皆非性体,乃豁然脱落。但得此意,不加实践,以入于精微,则渐有轻灭世故、阔略伦物之病,虽比世之庸庸碌碌者不同,其为未得于道一也。诸君讲学,但患未得此意,今幸见此,正好精诣力造,以求至于道,无以一见自足,而终止于狂也。”此刻,阳明先生俨然是“吾与点也”的孔子了,他的晚年在绍兴讲学成为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王阳明作为杰出的教育家,他有一套严格的师道与学理,诗曰:“古之教者,莫难严师。师道尊严,教乃可施。严师唯何?庄严自持,外内合一,匪徒威仪。施教之道,在胜己私,孰义孰利,辨析毫厘。源之不洁,厥流孔而。勿忽其细,慎独谨微;勿事于言,以身先之。教不由诚,曰惟自欺;施不以序,孰云匪愚?庶余知新,患在好为。凡我师士,宜鉴于兹。”(《传习录》)
除了强调“师道尊严”,阳明先生还提倡三个重要的方法:一是“学贵自得”,需要得之于心;二是“循序渐进”,必须日积月累;三是“知行合一”,善于潜移默化。正是严师出高徒,所以他的弟子皆能身体力行。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王阳明心学》,与这本书的结缘是办公室里一位同事在听《王阳明心学》的广播,从讲解人娓娓道来的话语中给我一种静心的深邃,于是问她是什么内容?她告诉我是《王阳明心学》,并说家里有这本书愿意拿给我看,于是她第二天就把自己刚买的还没有拆封的这本书拿给我看。
对于这种慷慨我怎能不好好读呢?对于心学的书,我刚开始的感觉是内容深奥,理论性强,看不明白,但是拿到书籍从王阳明出生讲起,文中语言浅显易懂,有些传奇的特色深深吸引了我。如,他出生时祖母梦见一群五彩祥云浩浩荡荡而来,为首的神人怀里抱着一个婴儿,降落在王家门前,把婴儿交给了他的祖母,之后王阳明便哇哇坠地。于是,给他取名王云,正因为这个名字他到五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后来改名为“守仁”。奇妙的是,改名当天居然开口说话了,而且不鸣则起,一鸣惊人。不但日常用语对答如流,而且《四书五经》中的圣言一口气都给背了出来。
王阳明从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上学时逃课。经过老爸的多次训斥和老师的多次教育后,仍然恶习不改,天天只想着玩儿。正当大人们对这个问题少年即将失去信心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情,彻底改变了王守仁。这件事情对我印象很深。
有一天,守仁又翘课了,在市场上瞎溜达,看见一个小孩儿在卖鸟,就凑过去问价钱,可问完价钱,掏掏口袋却不够数。守仁眼珠一转,就让那小孩儿先把鸟给他,回头再送钱过来。那小孩儿可不傻,坚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守仁同学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伸手就要去抢。那小孩儿也不甘示弱,马上跟他比画。就在这时候,一个算命先生从他们身边经过,无意间瞥了王守仁一眼,忽然停住了脚步。此人精通麻衣神相,当他看到王守仁的相貌时,心里马上跳出一个念头:此子他日大贵,当建非常功名。
算命先生当即把鸟买下,送给了守仁,然后慈爱地抚摸他的脸,意味深长地说了几句话:“小朋友,记住我下面的话——日后,当你的胡须长到领口时,你就入了圣境;当胡须长至丹田,你就结了圣胎;当胡须长到丹田以下,你就结成圣果,功德圆满了。”
临走之前,算命先生又叮嘱了一句,他说:“小朋友,你一定要读书自爱,我所说的话,将来必定应验!”就是最后这句话,把守仁同学从一个问题少年彻底变成了三好学生。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仅对这个算命先生一种佩服,年年做教育的我是否年年有这样的智慧?我也总是高呼赏识学生。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但是也曾经有多时我忽略了对学生入心的教育。这几天内心澎湃和不安……
于是,我走进教室,重新“认识”耿文轩、马子涵、崔展源……对经常完不成作业是耿文轩不再“威逼”,如果他哪天作业按时完成了就大加表扬,每周的“阅读存折”“日记”每周也检查,如果完不成了就告诉他,这次完不成就算了这周之内如果能把这些作业都完成了,我就给你三朵小红花。慢慢地,他每天晚上的作业开始做了,虽然字迹还是潦草,错字还有很多,但是我知道,他已经用心了,有一周的“阅读存折”不知是因为没有带回家,还是丢了,居然填写在了纸上。交上来时他没有写名字,但是我看出是他的字迹,毫不犹豫地给他了三颗“星”,还有马子涵、崔展源、袁浩东,语文课上我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颗幼芽,老师就是那个浇灌者,有时老师想给予他们更多的阳光雨露让他们快快成长,但太强的阳光、太多的水分也会对他们伤害,给他们适合自己的温暖,他们定会茁壮成长!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人生是一场考验勇气与毅力的竞赛,在这过程中,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相信:坚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难情绪的良方。因为我充分意识到:我们做任何事,如果信念不坚定,内心的力量会匮乏,便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事情自然不会成功。
四、行动的力量-如何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至成。
只有把问题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即“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我们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也一样。在生命过程中也曾遭遇当时看似无解的难题,痛苦、绝望如影随形,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怎么办?我一遍遍的拷问自己。生活还要继续,问题必须解决。阳明心学像一束光,照亮我陷入困厄的心。它使我明白:生活把这苦难赐予你,是来磨炼你的意志,考验你的能力的。通过不断的解决生命中的难题,我的意志力愈发坚定,内心愈发强大。
我心光明,一切皆光明。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
求圣于心,求圣于行
(海蓄公司 杨彦青)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由其开创的阳明心学无论是在在哲学还是道德伦理体系的历史进程之中都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朱熹理学之后三百余年,真正能与其学说相抗衡者,也正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可以看做是一种建立在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同时批判朱子理学,具有他们那个时代内容和精神的新型的一种道德哲学体系。这种新型的道德哲学将良知之心上升到哲学本体的高度,简化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情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心即理"为前提,以"致良知"为目标,通过"知行合一"动机论来解决传统儒家道德理性与道德实践互相脱节的问题,其学说的现实意旨在于实现"破心中贼"的道德净化目的与政治教化目标。那么,在阳明的心学之中我们就必须把握三个重要的概念,即: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主张"心即理",这里的心指的并不是物质性的心,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灵明",具体表现为人的认知能力、道德精神和道德本性。也就是说阳明心学中的"心"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感觉与认知之心;第二是人与物都共同具有的一种怜悯之情;第三是人本然具有的道德良知,是一种判断是非的道德理性。这里引用一段话来更简单的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於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这里王阳明所说的心既是一种我们感知外物的能力,也是我们与万物共有的怜悯之情,当我们去感知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才对我们而言具有了意义,由此也可见王阳明强调了人对于外物对于社会的一种价值,与西方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良知是指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也是至善本体在是非知觉上的当即呈现,也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具有价值上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联系上面所提到的心即理中"心"的三个方面的含义,这里的良知也可以看成是第三层关于道德理性的体现。致良知即指使良知致极致,也指依良知而行,这就与知行合一联系起来了。良知为知,致则有力行之义,致良知这一理论形式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融合为一,是王阳明一生思想的总结。"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本心是可以无善恶之分并且可以分辨善恶的,但具体的人会因为欲念而使本心染恶,那么久需要我们就要通过知行合一的方法去达到,去尽可能的还原我们的良知之心。
引王阳明的两句话来认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皆得其理矣。""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基于心即理的本体论的,良知之心就是我们要追求和还原的本心,那么我们就只能向内去求得我们的良知之心,这种向内求良知的目的只能通过与向外的行来达到,知行合一是达到致良知的方法。在这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的观点是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对于伦理道德是只知而"终身不行",只不过是讲之以口耳,并不身体力行。而道德信条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则毫无意义。所以,阳明以"知行合一"的命题,强调了道德信条的实践性品格。王阳明主张在道德实践之中,我们要且知且行,知行合一,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思想的阶段。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用这四句话归纳总结王阳明的心学:"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即使理,我们无需求理与外,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的本心无善恶之分,但受欲念的纷扰染恶,所以我们要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去还原我们的良知之心。
王阳明的心学在当代的知识体系中看来,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中,这是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的思想,但需要指出的是,王阳明的心学更多的是偏向伦理上的道德哲学,而不是关于心物二元主体的讨论。那么,作为一种道德价值体系,王阳明的思想对于当代思想和实践还是会有一些启发的。譬如知行合一,把我们所了解的道德理性和判断,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才能真的使这样的道德理性产生价值。当代道德思想的发展太快,很多人们铭记于心的道德准则却逐渐的消失在我们的行为中。我们都知道老人摔倒要扶,但因为现实的一些原因和考虑,这样一件理所应当的行为也贴上了太多的标签而变得困难。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我们的伦理道德?反思我们的道德理念是否与我们的道德行为一致?反思我们是不是在尽自己所能去致良知呢
王阳明的心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时常回想哲人的思想,自己去不断地反思和思考,我们总会有更多的收获,从哲人的智慧之中悟出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