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家访记录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量大繁杂。为了让广大居委会工作人员身在岗、心到位,真正“身”入居民,龙鼎山庄社区管委会的领导推行了《民情日记》制度,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群众时,民情日记随身携带、随时记录,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整理、及时汇报、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做到“居民情况一口清、特殊群体一口清、骨干对象一口清”,能够当时解决的必须当时解决并记入日记;不能当时解决的也要记入日记,社区能解决的社区解决,社区不能解决的向上级政府或部门汇报。

  几年来,社区工作人员的《民情日记》加在一起达到几十万字,《民情日记》成为工作人员连民心、听民声、解民忧的新的有效载体。家住社区D区的老人王涛因病一条腿截肢,生活不能自理,这是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可是自从生病后心情压抑,有时总爱和老伴发脾气,社区的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将老人的情况记在了《民情日记》里,也记在了心上。先后为老人申请了提鞋器和轮椅,以此来方便老人出行,还经常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里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陪老人聊天,让老人时刻记着党和社区没有忘记他。家住B区的任喜财、曾秀芬老俩口都是党员,是一个祖孙三代同堂的五口人之家,在走访中工作人员发现曾秀芬老人没有工作,她的脚因为糖尿病而溃烂行走不便,她的儿媳没有工作,孙女正在上大学,在社区的帮助下,先后向区委组织部为其申请帮扶款3000余元,社区主任梅莉莉还与其结成了帮扶对子,经常她们家中走访看望,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困难。

  龙鼎山庄社区的《民情日记》不仅记录问题、解决问题,也在潜移默化地向群众释放善意,让社区工作人员时刻以居民利益为上,有效的提高了她们为居民办事的效率,提高了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理解度和信任度,更有效激发了群众反映社区情况的积极性。

员工家访记录表

2016走访记录民情日记

  3月14日 星期四

  今年,市委组织开展 “学宁乡经验,实施加速赶超”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活动要求有关部门联村联企,领导联点联项,干部联户联人。今天上午,局领导研究确定把联村事项的点放在排掌村,排掌村是我局对口建设的扶贫点,现在已进入扶贫工作第二个年头。作为建扶工作干部,我从心底里为之高兴,联村点的确定再一次彰显了局领导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更能够为排掌村多做些实事。

  3月15日 星期五

  昨天市局确定了作风建设活动联村点,主管领导系统工会王瑞良同志决定今天到村里去调研贫困户情况。上午10点,我和王主任一起乘车前往村里,经过1个多小时路程的颠簸到达了涟源石马山镇排掌村,老远就看见村支书梁建社站在家门口等着,我们会同村委其他主要成员村主任和秘书等一班人就联户帮扶工作沟通了情况。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常住农户312户,人口1194人,劳动力484人,外出打工26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97户,参保率95.1%。 2011年全村共有贫困户159户,享受低保73人。贫困户中有16人残疾,8位孤寡老人,无房(危房)户39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仅480元。

  在村支书的引领下,我随王主任走访了10多户村民,这些村民的房屋大多坐落在山坡上的位置,结构简陋,家里的壮劳力基本都到南部城市打工去了,一般只有老人带着孙辈们留守。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节俭,家居却收拾的很整洁,老人们说要给孙辈们提够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好好读书,让在外打工的儿女能安心做事。我想,老人说的几句朴实的话,就是我们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朴实的优良传统啊,不管他们自己生活的多么艰难,却一心想着不能苦了儿孙。一路走下来,看了这许多情景,我的心底已是为之一振,止不住一种辛酸的滋味涌上心头。

小学家访日记

  这天,家访了陈鹏宇的家长。刚下班的时候,我就和*一齐来到陈鹏宇的住处,等了一会儿,最后等来了她的妈妈。家访就是在车内简单的进行的,陈鹏宇也在一齐。

  说起陈鹏宇,确实比较特殊,因为他去年不留意从学校单杠上掉了下来。腿摔骨折了,在家躺了近两个多月,今年的课都掉了接近一半。将陈鹏宇的状况和她的妈妈作了简单的交流,期望他的妈妈能够配合我们将孩子的学习成绩尽快提高。

  从他的妈妈那儿,我们也得知陈鹏宇个性喜欢上网,还偷了舅舅的账号充值玩游戏,于是对他进行了引导教育。陈鹏宇也表示以后必须改正,少上网。

  没有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也开始有了“网瘾”。心里默默地说:孩子啊,请远离网络!

家庭采访

  采访者:项思嘉(也就是我)。

  被采访人:我的母亲闫紫惜。

  有关人事的资料

  项思嘉

  性别:女

  年龄:11

  身份:河北省廊坊市管道局三小五年一斑的学生。

  闫紫惜

  性别:女

  年龄:39

  身份:我的妈妈。

  调查问题的内容:家庭。

  调查时间:今天晚上7:00

  调查地点:家里。

  以下是采访内容和回答:

  (注:·代表我问,*代表妈妈回答。)

  ·:请问,您对您的家庭是什么看法呢

  *:我觉得我的家很温馨,很快乐,就像这一篮蔬菜,五颜六色、丰富多彩,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味道。

  ·:那您觉得您的孩子怎么样

  *:我觉得我的孩子很快乐,活泼可爱,有大无畏的乐观精神,老师说她优秀,同学说她自信、幽默。不过她并不完美,还有一些小毛病,比如:骄傲自大,不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还有胆小,不善于表现自己,这些缺点有的已经改掉了,但是我希望她能做个完美的人。好在她很听话,努力地向完美发展。

  ·:您觉得一个好的家庭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

  *: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一个勤快,关心孩子又有些唠叨的母亲。

  2:一个有责任心,能在危急时刻保护别人的父亲。

  3:1——3个可爱、听话、诚实的孩子。

  4:家不一定要大,但要温馨。

  5:家不一定要富裕,但要快乐。

  6:父母关系要好。

  7:舍弃“重男轻女”的旧观念,改成“男同女等”的新观念。不要歧视女孩子,女孩子也有可爱之处。

  8:孩子不一定学习要好,但品德一定要好,身体也一定要好。

  9: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要正确,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

  10: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不要强逼孩子学这学那。

干部民情家访日志

  3月11日 星期日 天气阴

  上午我和驻村的乡干部曾俊来到我们的联系户,江口村巡检司村小组的黄小华家中。

  在我们说明了来意后,黄小华表现出客家人的热情,又是端茶又是拿出花生、烫皮、瓜子等土特产,并一定要求我们喝杯农家自酿的水酒,我们婉推后,开始了拉家常。交谈中,黄小华反映了一个附近村民较为关心的问题。就是附近的莹石精选厂晚上工作太晚,噪音扰民,严重影响了附近群众的生活,希望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我们认真进行了记录,并承诺及时向上级反映,争取尽快处理好。还村民一个宁静空间。

  3月13日 星期二 阴天

  今天到塘仔村小组走访联系服务对象户情情况,在村主任的陪同下,走访了四户村民。把联系牌张贴好,连心册发放到他们手中,详细地记录他们的家庭基本情况,了解春耕备耕情况,并把全国“两会”精神对他们进行了宣讲;告诉他们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和诉求,可以及时跟我联系,我会竭诚为他们服务。

  4月16日 星期一 天气—阴

  今天吃完晚饭后走访了几户村民家中,聊天最多的是如何发展产业的话题。

  从走访的村民中了解到,大部分村民想发展产业,但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村民自己心里没底,不知道前景如何,更不敢贷款。其实,他们自己还是没有技能和种养的技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民的致富道路。在前端时间的民情家访中了解到,大部分村民的文化程度还是小学,甚至连小学都没毕业,初中毕业的就没多少人,高中以上的就更是凤毛翎角了。

  村民要改变现状,其实要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的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农业专业水平及发展产业的远见。

一次家访

  “号外!号外!听说又要家访喽!”女同学响亮的声音浩浩荡荡的传入我的耳中。同学们纷纷扬扬的跑到她的跟前,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我好不容易挤到前5排来,但只是听到说:“老师会到每位学生家里去问候。”本想离开的我,却发现进来难,出去更难啊!回到座位上,心里开始发慌了。周围的温度变得越来越低了,

  雨下的越来越大了。

  一大早上就起来了,不知为何寒假已经开始,却还是起的那样的早。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常,可这样的平常让我觉得疑惑。平静且平常的一天被打破了,犹如玻璃那样,破的惊心,破的彻底。因为老师来家访了,没有任何准备的我,慌慌张张地迎接了远道而来的客人。妈妈迅速从厨房出来,接待了我的老师。

  这样的家访,已经不止一次了,不知为何还是那样的紧张,它熟悉却又陌生。老师与妈妈坐在板凳上,他们开始了谈话,那时是下午3点整。坐在妈妈旁边的我,也参与了这次的谈话。妈妈紧紧握着我的手,时不时的看看我。快到4点了,我以为这样的谈话即将结束,但是谈话依然进行着。前面一个小时,是谈论我的学校生活和家里的生活,但接下来是令我最害怕的主题,那就是学习。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初三啦。是节骨眼儿上了,学习一定要加把劲啊!努力考上普通高中!”话音刚落妈妈马上接上说:“是啊!我也希望我的儿子能考上好的高中呀!将来才会有前途啊!”妈妈说话的语气非常急切,恨不得我马上去中考哩!其实我也知道,妈妈这样也是想要我好,于是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考上普通高中,给妈妈争口气。”这时候是接近5点了,我想谈话终于结束了,但是谈话还将继续,这次的主题是课外活动的林明泽。

  讲到这点上,气氛似乎变的不再那么的冷冰冰的了。老师赞成我的积极,妈妈承认我的乖巧,我啊很自豪。把那些烦恼全部跑到了脑后。这个主题只用了30来分钟,但这30分钟我们是快乐的度过的。它完美的结束了这次的谈话,让这次的谈话不那么的尴尬。

  这时的天空已泛黄,太阳已落下,家访也到此完美的结束了!我把老师送到车站,看着老师离去。汽车排放的烟雾让我看不清,看不清老师离去的方向,雾散了,那辆汽车消失的无影无踪。

家访

  老师突然宣布要家庭访问,大家一听到这个消息都异口同声的大叫了起来,这对大家无意就像晴天霹雳一般的打击,顿时天昏地暗,宛如一场恶梦即将到来。

  时间飞快,经小道消息得知,家庭访问就将轮到我了。爸爸早早泡了一壶珍藏已久的上等茶,又准备一大堆茶点;妈妈老早在上星期就把头发烫得整齐又漂亮,还把家里整理的一尘不染;

  而我则是抱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在门口探头探脑,瞪大着眼,深怕稍有一不注意,就错失了偷溜的先机。正当我转身时,突然看到老师正朝我走过来,我吓得冒出一身冷汗,立即冲到门后躲起来,偷听老师和妈妈的对话。突然之间我右眼皮跳得好厉害,又打了一个很大的喷嚏,似乎有不好的预感。突然一个重心不稳,我不小心从门旁摔了出来。老师走过来摸摸我的头说:“必晟很懂事,不仅顶呱呱而且还是老师的得意助手。”我顿时感觉受宠若惊,真像洗了一场三温暖。

  家庭访问完,我总算松了一大口气,动也不能动的瘫在沙发上,想一想,还好平时在学校不至于表现的太坏,不然今天晚上一顿竹笋炒肉丝可能是避免不了的!

家访记录

  家访目的:

  该学生自进校以来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虽然进行过多次的差生辅导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显。致使班级总体成绩落后于同级其他班级。而且该生性格内向,不愿与同老师进行交流,沉默寡言,课堂上从未发过言。问原因,不愿和老师作深层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发,而且只要一批评她,就会掉眼泪。所以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她的成绩下降,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我进行家访。

  家访情况:

  到学生家中,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在家,家长反应较为冷淡:知道小孩很早就是这个毛病但是却无从下手。就是一个劲的说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耐心的交流,说明家访的来意后,家长终于放下思想包袱于我进行了交谈。从家长口中得知,原因可能有几方面。孩子很内向,虽然是女孩子,但是也很好玩,而且具有一定的惰性。孩子回到家后就沉醉在电视中,对其中的情节津津乐道,但是对学习却基本只字不提,可能这也是孩子行为反常的原因之一。而且学科中有她并不是很乐学的科目,比如说

  家访体会: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增大,许多孩子在生理和心理都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短期内是无法改变这一社会现状的。

  作为教师,不能对孩子的这些问题一味的批评指责接着放任不管。而是应该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要以爱心关怀学生,以细心观察学生,以耐心教育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尽量帮助其解决问题。我们不能放弃,而要在个方面给她多点鼓励多点爱。让她能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把我当成可以交心的朋友,并愿意让我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拥有正常孩子的阳光灿烂。

家访记录内容

  家访教师:xxx、xxx

  家访时间:XX年5月22日

  家访对象:xx同学

  家访地点:武昌车辆厂宿舍

  XX年5月22日,我和班级几位科任老师去了xx同学的家,一路细雨蒙蒙,很快敲门之后,我看到一位很慈祥的老人-----xx同学的奶奶,一位八十几岁的老人。

  寒暄之后,我们说明了来意,老人就操着江浙口音打开了话匣子。从孙子的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从学习谈到生活,谈到做人,交谈之后,我们都一致认为xx同学反映的情况和同行的几位老师的感觉差不多,都认为xx同学学习成绩有所下滑,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个人人品不错,待人接物有礼貌,有分寸。当着奶奶和所有科任老师的面,我对林俊提出了几点要求;

  1、增强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

  2、少注重外表,多注重提高内在修养

  3、加强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之后,我们在林俊家四处看了看,了解了他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了解了他的家庭及整个家族情况,从而了解了他的整个成长的家庭氛围,教育背景。

  家访心得体会:

  1、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2、加强了家校联系

  3、有利于采取更好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寻找教育契机。

家访记录

  家访时间:1年月6日星期四

  家访地点:丁家巷

  家访内容:

  斌父亲做运输生意,早出晚归,有时甚至不回家;而母亲每天沉迷于麻将,一个月和他碰面的时间可以用小时来计算;照顾他日常生活的是奶奶。

  他对读书毫无兴趣,几乎不做作业,学习基础也很差,平时的行为规范也不好。

  这是我第二次走进他家。第一次因为刚开学打架,而这次因为一个学期结束后,他所学的三科里已经有两科的期末考试成绩是个位数了。

  一直以来,和他父亲接触了很多次,而他父亲比较简单的家教方式让我有点担心。每次和他父亲谈完后,他父亲总是骂他一通,也不管是什么时间。我不知道这次家访到底有多少效果,带着担心和希望我还是走进了他家。

  在简单地寒暄后,我向他父亲汇报了他的学习成绩以及在学校的表现等情况,并告知他父亲如果按这样的趋势,肯定是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家长对本次家访的收获

防范网络诈骗宣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