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确定得了焦虑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考试焦虑症

  不知不觉进入初中已两月有余。感叹时光飞逝时,期中考试到来时,心里开始忐忑时。这是什么情况?为何这么伤感?为何这么惆怅?难道我得了江湖传说中人见人怕,鸟见鸟骇的“考试焦虑症”吗?不行,赶紧上网查一下,确认一下,肯定一下。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考试焦虑症的具体表现为:上课心不在焉,十分焦急,马上临考却仍然什么也记不住,烦躁不堪,见到任何事都有发火的欲望;坐立不安,总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浪费时间,吃不好,睡不香,精神萎靡不振。具有以上任意一条便是患上了考试焦虑症,并根据符合条数的多少而“病情”轻重。

  上述几条除了“有发火的欲望”外,其余几条本人都具备了,说明我确实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这可怎么办?这不要命吗?苍天啊,大地啊,救救我吧!关键时刻,可不能让我掉链子啊!

  于是,第一时间我立刻禀告给了一家之主——妈妈。妈妈思索片刻,不动声色的说出了一段话:“孩子,考试固然重要,但平时的学习过程更重要,放下担子,轻松上阵,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愧是一家之主,遇事就是沉着冷静。

  不过,妈妈轻松的一席话,确实立即让我茅塞顿开了,像一盆水浇灭了燃烧中的焦虑症的火。身体上,心理上都轻松多了,真应了那句老话:“心病还要心药医”。

  公告:本人经过潜心研究,专治疑难杂症——考试焦虑症,无效退款。

怎样才能确定得了焦虑症

焦虑症的自我治疗

  深呼吸

  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当你感到焦虑时,你的脉搏加速,呼吸也加快。而深呼吸可以迫使你减缓呼吸速率,使身体相信焦虑已过去。正确的腹部呼吸是,当你一吸一呼时,腹部将随之一起一伏。

  活动你的下颚和四肢

  当一个人面临压力时,容易咬紧牙关。此时不妨放松下颚.左右摆动一会儿,以松弛肌肉,纾解压力。你还可以做扩胸运动,因为许多人在焦虑时会出现肌肉紧绷的现象,引起呼吸困难。而呼吸不顺可能使原有的焦虑更严重。欲恢复舒坦的呼吸,不妨上下转动双肩,并配合深呼吸。举肩时,吸气。松肩时,呼气。如此反复数回。

  保持乐观

  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学会放松

  在面临每天的例行干扰之前,暂时放松数秒,可以大幅改善焦虑的程度。例如,当电话铃响,先做个深呼吸,再接听。养成这种蓄意放松数秒钟的习惯,它可充当有效的镇定剂。使你控制焦虑,而不是被焦虑掌控。周末假日,还可以开车兜风或到海边逛逛。尽量作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抛开工作的烦恼。

  转移注意力

  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

  放声大喊

  在公共场所,这方法或许不宜。但当你在某些地方,例如私人办公室或自己的车内,放声大喊是发泄情绪的好方法。不论是大吼或尖叫,都可适时地宣泄焦躁。

  保持睡眠充足

  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这可能不易办到,因为紧张常使人难以入眠。但睡眠愈少,情绪将愈紧绷,更有可能发病,因为此时免疫系统已变弱。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等。药物治疗是治标,心理治疗是治本,两者缺一不可。

  还有适合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放松治疗等等。

  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焦虑症的预后就越好。经过专科规范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得到临床康复,恢复往日愉快心情。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症状缓解后,仍需要坚持服用1~2年时间抗抑郁药物;停药以及减药需咨询专科医生,千万不要擅自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城市焦虑症

  太阳恍惚的眼神

  在城市的轰鸣中

  看不到太阳花的笑容

  焦虑症开始蔓延

  月亮匆匆的脚步

  强迫症织出硕大的白昼

  搅乱了城市的神经

  城市远离了

  质朴的土地

  闻不到芳香的思绪

  成了冷血动物的竞技场

  许多人住在虚构的网里

  勇气在鼠标点击中丧失

  地铁面对隆隆的真实

  穿梭在光明与黑暗中

  堆砌的假山能否满足

  人们登高的愿望

  红色的岩石不堪负重

  记忆中堆满了碎片

  遗忘找不到回收站

焦虑症

  白小兔总是很焦虑,它的口头禅就是:“怎么办,怎么办?”

  它焦虑一切的事情。出门要焦虑,担心自己有没有把门锁好;出太阳要焦虑,担心自己的花会不会被晒死;睡觉要焦虑,担心自己明天能不能起床,会不会迟到……它总是在为各种没有发生的事情焦虑着,它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它就是改不掉。

  某一次,一向数学很好的它连续3次都没有考到一百分,它又焦虑起来:“怎么办,怎么办,我的数学退步了,永远都考不好了。”它连着焦虑了好几天,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天天盯着两个黑眼圈来上课。

  好朋友黑果果问它怎么了,它把它的焦虑告诉了它。黑果果安慰它:“不用担心,小白,你的数学这么好,下次肯定会考好的。”山羊老师也看出了白小兔的不对劲,就把它叫到办公室问它怎么回事,它把它的焦虑也告诉了山羊老师。山羊老师摸摸白小兔的小脑瓜说:“不用担心,小白,你的数学很好,只是你太紧张了,所以才会失误,我们放松下来,把考试看得平常一些,下次肯定会考好的。”白小兔看着山羊老师信任的目光,认真地点点头。

  白小兔开始学着放松自己,首先从改掉口头禅开始,它让黑果果监督它,提醒自己不要再说怎么办了。每当它就要说出怎么办的时候,黑果果都会立刻捂住它的嘴巴,然后它们都会一起哈哈大笑起来。过了一段时间,白小兔果然很少再说怎么办了。

  接着,它学着遇到问题先不急着着急,而是先思考怎么解决。比如遇到下雨天没带伞,它就会告诉自己不要着急,好好想一想。然后,它就想到学校的图书馆有免费借伞的地方,这样就解决了没有雨伞的问题!

  慢慢的,白小兔的焦虑症变得不再严重,它能够好好地睡觉,好好地生活了。它的数学一百分也回来了,它不再是那个遇到问题只会说怎么办的白小兔了,而变成了一个爱笑的白小兔。

焦虑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得很焦虑。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自己焦虑些什么,也答不出什么,于是就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接着就是失眠。长久以往,便跟行尸走肉一般。

  我是个爱幻想的人。无聊的时候就会想要是突然有了一百万,我该怎么花。然后就一本正经的想,什么买车买房开个店,存银行啊娶媳妇啊。而且还是很有逻辑性的去想。然后发现,一百万不够用啊。一千万吧。最后都圆满了,才回归现实。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会思考,可哀之处也是如此。当野心大于能力的时候。就是焦虑,急躁,然后做出一些常人不可理解的举动来,就是大家说的有病。

  这是我焦虑的原因吗?不是。当我沉下心来问自己。沉下心来好好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并不敢直面的去回答。我很懦弱。当第一百次一万次的时候。我才敢去承认。自己其实很失败。自己并不优秀。

  小时候我成绩很好,大人们都夸我很聪明。于是这个念头在我心里根深蒂固。慢慢的觉得自己很骄傲了。就算初中高中成绩吊车尾也归咎于自己不去学,而不是自己不聪明。这种念头一直持续到来上大学。当真真正正学会好好思考。才发现自己的可笑之处。原来我的长久以来的焦虑,就是不敢直面自己。一直逃避,一直找原因。鲁迅的名言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更何况自己的人生还不算惨。

  跟我一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吧,只是当忙于生活时,悄然忘却。然后在深夜寂静无人的时候,又猛的想起。

  少年,别矫情了。路还很长。大胆的走。拿此共勉。晚安。

考前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怎么克服焦虑

  一、考前焦虑症有什么表现

  很多考生在高考之前都会出现考前焦虑症,考生往往会表现出焦虑、恐慌和紧张的情绪;或是表现出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情失去兴趣等;或是表现出心里压抑,恐惧,信心下降,产生自卑心理,注意力不集中等。当考生出现以上多个症状表现时,就需要注意了,你可能是得了考前焦虑症。

  而考生得考前焦虑症的原因,可能是自身及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是考试失败、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等都会引发考生心理焦虑。还有的考生是因为对高考过分追求完美,总认为自己还没有复习完,没有准备好,这样就容易引起焦虑和紧张。当然环境方面对于考生的影响也很大,像是在学校紧张的复习环境,也会引起考生考前焦虑。

  二、克服考前焦虑症的方法

  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对于考生来说,适当的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过度的焦虑就会影响考生的复习及高考发挥了,所以,考生要学会克服考前焦虑。考生可以和好朋友或是同学、亲人倾诉自己心里的压力,来释放自己的情绪,缓解焦虑。

  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容易考前焦虑的考生往往也比较容易看到负面的一些东西。所以,考生在考前应该多往积极乐观的方面来向,这样有利于克服考前焦虑症。

  父母不要过度关注考生。对于考生来说,如果家长每天围着团团转,甚至家长请假只为了陪伴考生读书,这样会增加考生的压力,使考生非常更加容易焦虑。所以,克服考前焦虑症的做法就是家长还是按照平时那样工作和生活,只要适当的关注考生和支持考生就可以了。

  提高自信心。很多考生在考前焦虑是源于不自信,担心自己没有准备好,在高考中考不出好成绩。对于这类的考生,家长和老师应该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考生的优点,这样有利于考生提高自信心,克服焦虑症。

正确认识焦虑和考试焦虑

  什么是焦虑?《辞海》中的解释很简单。说:“焦虑:焦急、忧虑。温庭筠〈上蒋侍郎启〉:‘劳神焦虑,消日忘年。’”《教育心理学大辞典》对焦虑下了这样的定义:

  “焦虑,它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它是与未能满足需要,预料到失败或意识到某种失败的可能性相联系的。”

  提到焦虑,一般教师都看到它对学生学习和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而试图着手消除它,却忽视了学习焦虑在教学中的作用。实践证明,一定程度的焦虑,即中等程度的焦虑是必要的,它能促进学生各种知识技能的获得,处理好人际关系,激发最有效的学习行为。一个人长期处于高焦虑状态,对学习是不利的。不过,短期的高焦虑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长期的高焦虑和低焦虑都会对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高焦虑的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较高的紧张状态,常常容易激动,表现出高于一般人的动机或好胜心。低焦虑的同学一般反应比较迟钝、动作拖拖拉拉、精力较难集中。在学习、劳动、考试、各种课外活动特别是竞赛活动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迫切性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无论是长期的高焦虑还是低焦虑,都可能导致学习上的观察力减弱、注意力分散、记忆力降低、思维迟钝等不良后果,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身心健康。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工作、生活和学习必然懒懒散散,提不起兴趣。反之,如果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有追求,必然会想方设法去争取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挫折、有困惑,之后再抗争——自然焦虑就产生了。所以焦虑并不可怕,可怕是没有一点焦虑。当然,长期的焦虑我们要想方法给予消除,适度的焦虑我们要给予维持。这就像航船,有风平浪静,也有急流险滩,更多的是奋力拼搏——这才是美丽的风景,才可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下面,我们着重谈谈考试焦虑。

  对于考试焦虑,考生临考前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平时准备充分、复习认真,考前头脑清醒,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往往能考出自己的水平。相反,心中充满对失败的恐惧、惟恐考得不好丢了面子,心中过于紧张、平时会做的题也做不出,自然考不出自己的水平来。

  应该说,考前每个学生都会有焦虑出现。

  一种是低焦虑。由于平时懒懒散散,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上课不注意听课,不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对考试结果不闻不问,生活和学习都缺乏激情。对于这种同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他们一定的压力,帮他们制定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并规定其完成学习任务的期限和处罚措施,增强其学习上的自觉性、主动性。作为学生本人应该提高自我激励的能力,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兴衰联系起来。

  另一种是高焦虑。考前总担心自己考得不好,影响自己在班上的名次,或担心老师、父母、同学会因自己考不好而改变对自己的态度。因而,他们在复习时加班加点,尽量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和文体活动时间,常常“开夜车”,睡眠也很少,精神负担过于沉重,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使考生产生高焦虑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心理因素外,往往还有家长期望值过高,学校老师对考试结果处理不当等,如公布考试成绩并从第一名排到最后一名。其实,考试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最好是表扬好的,对于考得不好的同学就不要雪上加霜了!

  应该肯定是适度焦虑。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适度的压力,适当的紧张,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无论对人的身体健康,还是对人的心理锻炼都有益处。

  无疑,考前的“高焦虑”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为了克服考前的高焦虑现象,这里开几贴药方给同学们试试。

  (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我们知道,考试就是用测验的办法,对学生、学员或求职者的知识、技能、才能或态度进行考查。通过平时的考试,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知识缺漏,为下一次考出水平积累经验。如果是高考,也要正确对待:“高考”固然是一条“成功之路”,但并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金榜题名”的人确实是光荣的,但“榜末题名”的人也并非就是“不光荣”的。今天的社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伟大时代,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即使考场上发生了失误,但只要你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正确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就一定有所作为。

  (2)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避免过分自卑和盲目自信也是很重要的。成绩不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应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考试信心。考生应该明白,个人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发挥自己的长处,考出最好水平。比如,自己的成绩是中等水平,就不要勉强自己去争班上或年级的第一名、第二名。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也是产生考试高焦虑的一个原因。其实,你每次考试都尽力了,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3)培养良好的“应考心理”

  考试不仅是对考生知识、智力、技能的检测,也是对考生的情感、意志、体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验。因此,围绕考试而进行的,实际上也是一场紧张的心理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培养考生良好的“应考心理”就显得十分必要。考生除了要树立自信心以外,还要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加强锻炼,适当活动;注意营养,合理补充;睡眠充足,使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让大脑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保持自己的生物钟也不可忽视。考试前几天千万别过早睡觉,这样会打破自己的生活、心理节奏。有的同学在考试前一天,八九点钟就睡,反而睡不着。睡不着,心里就着急,越着急越睡不着,这样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当然,就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要害怕,也有人一夜没睡好,照样考出好成绩的。

  (4)掌握“自我调整”的方法

  一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风浪、挫折,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学会“自我调整”战胜困难和失败,“在游泳在学会游泳”,迎着风浪前进。如自我安慰法:从自己或别人的生活中找一些从失败到成功的例子,或者一些名人名言、富有哲理的思想来鼓励自己迅速从失败的逆境中奋起,摆脱焦虑情绪。心理暗示法:在暗中提醒自己“越愁越不好,还是顺其自然,只要自己已经尽了力,问心无愧就行了。”心理暗示往往可以促使考生较快地排除杂念,转变情绪。环境调节法:当你感到自己情绪不佳,精神不振,心烦意乱或大脑比较混乱时,可以暂时什么也不想,而是去活动活动、散散步等,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一下。即使是某一场没考好,也要把它忘掉,争取考好下一场。

焦虑症的表现五个方法可以摆脱焦虑症

  说到焦虑症,可能大家对于这个疾病并不是那么的了解,而且大家也不知道焦虑症的一些表现,所以现在就为大家介绍焦虑症的一些表现,怎么样很好的去缓解焦虑症,五个治疗焦虑症的小方法。

  焦虑症的症状

  焦虑症可以说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群中焦虑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3.6%-28.8%,90%的焦虑症患者在35岁以前发病,女性往往多于男性。我国缺乏全国性的焦虑症调查资料,河北、浙江等几个省的调查显示:焦虑症的患病率在5%-7%,据此估计全国约有5千万以上的焦虑症患者。

  疾病症状

  首先说一下焦虑症的定义。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而焦虑症就是一组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情绪障碍,往往包含两组症状:

  ⑴情绪症状: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紧张害怕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明确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觉得害怕;

  ⑵躯体症状: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疾病危害

  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焦虑症患者就会反复就医,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有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的医疗费用是一般人口的9倍。有一位患者,就有急性焦虑发作的患者,多次拨打“120”急救,因为焦虑发作时的表现和冠心病极其相似,还有焦虑发作的患者被误以为是冠心病发作,而进行心脏造影检查。可以说,焦虑症给个人及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2016:考试焦虑症,教你三招搞定

  高考冲刺阶段,有些考生会出现紧张得无从下手、复习不进去、或人际关系变得不和谐等现象,有些还会出现拉肚子、发烧感冒、发皮疹等躯体反应,这些都是考试焦虑过甚的表现

  一般轻度的症状是正常的应急反应,适度的紧张会提高考生的学习效率,而中、重度的考前焦虑则是一种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考试成绩,严重的还可能诱发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

  考前焦虑症常出现的生理症状,包括失眠、头晕、头痛、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食欲差、、嗜睡、全身无力、习惯性情绪低落等。

  三招可以有效防止症状出现,不妨一试:

  第一招:平常一定要学会“小题大做”

  学会“调整呼吸”,以此来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呼吸是件很小的事,其实“调整呼吸”相当重要且最为实用。

  具体动作:呼吸一般控制在一分钟六次:每次吸气四秒,吐气六秒。每天做两个五分钟,坚持两周以上。坚持试试看!

  第二招:做事情之前在心里预演一遍

  把未来要做的事,在头脑中“预演”一遍,像放电影一样,越详细越清晰越好。

  具体动作:考前,预演一次如下场景:考试当天早上起来再把什么复习一下,进考场前如何给自己一些鼓励,考试时拿到试卷先从拿手的题目做起……,对潜在的困难事先想好应对方法,

  要点:给自己一点积极暗示,对自己说一定行

  第三招:父母不要过分焦虑

  父母首先做到用平常心看待考试结果。要多和孩子沟通,少说多听理解孩子的烦恼和压力。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相信“各人头上一片天”,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说不定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三招,考生及家长要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化解方法,尤其冲刺阶段的模拟考试,都是练习的好机会,到了高考,自然有办法自己调整了!

上班族如何克服焦虑症

  睡眠充足

  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

  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保持乐观

  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慢呼吸

  学会腹式呼吸后,开始学计时,不让呼吸变快。你要用4秒的时间吸气,再用4秒的时间呼气。

  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集中精神去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当你面临焦虑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歌、听音乐、看电视、打篮球等等,当你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烦恼焦虑早就无影无踪了。

  自我情感宣泄

  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紧张、焦虑讲给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者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

  寻找朋友帮助

  找一个能听你说话的朋友,向他叙述一下你最近的情绪状态和经历的各种事情。这种表述可以有效的减轻你的痛苦程度。实际上得出这个研究结果的人怀疑,心理咨询师其实就是一个倾听者,来咨询的人把自己的遭遇叙述清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看淡他人对你的评价

  心理学中的生物流派认为,人的焦虑与别人给你的评价有关。想想你为什么而焦虑?上班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到一点紧张,因为你不想被老板和同事评价为懒散 的、没礼貌的。你希望自己在别人的心中是完美的。正因为这种希望使得我们害怕给别人留下坏印象。当你意识到自己在为别人的评论而焦虑的时候,你要学会和自己对话,你要告诉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堵车去。

  s("content_relate");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论文题目举例简单

治疗近视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