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考申论真题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6年山东申论A类真题大作文)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发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法律是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脱离法律的束缚,人民的行为如脱缰之野马必将造成社会动荡,人民怨声载道。然而,在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却是一大短板,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村干部违规操作、基层执法不严,法制状况令人堪忧,严重阻碍了农村四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已刻不容缓。

  农村的法治问题若不下力气解决,将导致“三农”发展缺乏有利的政策环境,农民的经济水平难以提升,失去的不仅是政府执政为民的信心,更是共产党执政最根本的基础,长此以往,民怨沸腾,必将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大局。

  法治有助于保护农业健康发展。我国农产品农药超标问题日益严峻,甚至出现高毒农药滥用的新现象。目前,高毒农药滥用已不再局限于个人经济利益,而是已经危害到菜农自身和食用者的生命安全,严重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民只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合理适当地喷洒农药、依法进行农业生产,才能保证农业的发展壮大。

  法治有助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不可否认,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与制度的缺失和执法不严有关。如果违法销售劣质、有害食品却不受到惩罚,农民的利益侵犯得不到保护,那么一些商家、企业将有恃无恐的非法经营,甚至容易助推其他谋取暴利的人效仿。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农村的维权意识、加大基层执法力度,切实有效的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法治有助于保护农村社会和谐。如今,我国农村“黑校车”事件层出不穷、“夺命校车”事故频发、校车整治玩“躲猫猫”,校车问题已成为威胁稳定的症结,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也是迫在眉睫。只有不断完善这一系列问题“空白区”的法律,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有效保证农村社会和谐。

  秦朝末年,朝纲紊乱,刑法严酷,民众举义大泽乡,最终推翻秦政;汉朝初年,政治清明,立法为民,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自古以来,治国之根本在于法治,发挥法治的作用是治理好国家的前提。因此,只有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社会才会长治久安。

2022年国考申论真题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6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的笔试阶段落下了帷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第一时间对国考申论真题进行整体解读、研究后发现,2016国考申论试卷聚焦“以民为本”。将“民之所想,民之所盼”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主题还是材料,都非常“接地气”,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让每个人都能有话可说。就整体而言,材料告诉我们:国家的崛起和强大、中国梦的实现是与每个中国民众密不可分的。

  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结合此次考试的真题,为大家做具体的解读:

  一、主题选择:紧跟国家大政方针,以小见大,关注对“人”的关怀

  总体来看,今年的申论主题选择上,不管是副省还是地市都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关注。物质方面“好的政策”能够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奋进;精神方面,“国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更能彰显大国风范。所以说,与以往国考申论试卷如出一辙,凸显对“人”需求和关怀,体现我们“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

  二、题型题量:借鉴历年国考、省考出题类型,突破往年命题模式,归纳能力是根本

  题目数量延续以往五题模式,但是形式突破以往,采用四大题五小题模式,材料和题目一一对应,不会出现考生找不到材料的情况,可以多些时间进行答案的梳理和书写。前面四道题凸显了对“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

  三、材料选择:案例和理论材料等均有涉及,案例选取彰显国际视野

  材料选取从礼仪之邦到大国形象,从“到此一游”到“书香社会”的建立,从而引出国家的强大与每个公民密不可分。善待自己,让自己的心态平和;善待家人,有任何问题好好思考、好好解决……好的政策能使坏人变好,坏的政策能使好人变坏……整体而言,此次国考材料选取,关照心灵,以民为本,彰显国家人文情怀。

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之作文范例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制作

  微信:shoffcn

  中公教育专家戴全英为您解析201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

  “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 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 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 总字数1000-1200字。

  放慢脚步 享受生活

  新周刊 有一期的封面主题是“急之国”,深刻透析了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急躁心理。在高压力、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失去了活力,失去了耐心,失去了优雅。诗意栖居幻化成泡影,物欲催促着生命的脚步,匆忙的步履只为活着而活着。“你幸福吗”拷问的不只是受访者,更是每个面临同样严峻处境的中国人。重塑良好社会心态,慢下来享受生活,是每个国人的心声,也是建设幸福中国的题中之义。

  “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这份静谧,这份闲情,是身处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商厦中,挤着沙丁鱼般的地铁和公交,每天拖着疲惫身躯的现代人所无法感受到的。一路攀升的GDP更加凸显我们精神生活的贫瘠,正如众人所呐喊的:中国人,慢下来,等等你的灵魂!而这并不是一个人凭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需要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持之以恒的努力。

  塑造良好社会心态,政府应积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心态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存在着资源占有、机会获取、成果享用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导致社会心态失衡、心理疾病频发。因此,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建立健全公平机制,并保证层层落实。畅通基层民众的申诉渠道,让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有途径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如此,像冀中星这类的受害者就不会意图采取炸首都机场这种伤人伤己的不法手段来为自己“发声”了。

申论大作文真题讲练

  华图教育李天甲

  2013年海南省考真题,申论的文章写作题是:

  “给定资料2”中提到“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他们也要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这句话引发了你什么思考?请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以真题为大家进行详细的思路梳理和分析,希望广大考生们根据讲解,多动笔练习大作文的写作,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写作水平。

  一、文章的话题切入

  一方面,这篇文章要围绕一句话展开,这句话是递进关系,先要“安身立命”,接着“有尊严”,最后“仰望星空”。安身立命和有尊严很好理解,很直白。而“仰望星空”的解读就可以比较自由与多元,但必须是比尊严更高级、更深入,比如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这里我们可以把“星空”理解为“未知”,仰望星空就是对未知的探索,对未来幸福的憧憬与最求。

  当然,前总理温家宝同志也写过《仰望星空》,大家也可以以此切入。

  二、文章的谋篇布局

  另一方面,这篇文章非常容易下笔。句子中包括,安身立命、尊严、追求幸福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安身立命是生存,是基本权利;第二层,有生命即有尊严,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何况是作为目的的人;第三层,追求幸福,我们可以和国情结合,理解为“个体发展”的权利。个体发展的前提是摆脱束缚,就是行动自由,接着有权利从事各种各样工作,政府也要保障社会的机会公平、权利平等。

  考生在谋篇布局的时候,可以三个层次每个写一段,三百字左右,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层次展开,如果重点在是什么、怎么办,是分析评论性文章,如果侧重怎么办,则是对策性文章。开头结尾各一自然段,每段一百字,如此,一千一百字的文章就完成了。

  当然,文无定法,同学们也可以采用别种文章结构,完整、合理、清晰即可。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认错的话对女朋友

个人简历100字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