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优秀人物事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作文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颁奖词】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人物事迹】

  郑州戏曲圈里有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他就是74岁的王宽。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起初,他的“上台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但王宽依旧坚持每天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茶馆地跑,常常晚上六七点就去了茶馆,等到天亮才回家。后来为了能够让更多人点他的戏,王宽又学起了川剧变脸。如今,王宽夫妇苦心抚养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两口却还在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办起一个孤儿艺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让这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十个优秀人物事迹

北斗人物事迹作文

  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喷薄出烈焰拔地而起!北斗第55颗卫星,也是组网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55颗卫星环绕琼宇,正式宣告中国第一“巨星天团”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然而,很多人还是不知道,55颗北斗“出道”的背后,还有一颗中国当之无愧的“天团”级别的队伍。他们的队伍庞大人数竟有30万人之多。在过去的26年时间里,他们把一颗颗北斗卫星送上了天空。

  “北斗”这支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大部队,平均年龄只有31岁,比外国相关团队年轻了十几岁!但你们都不知道北斗人的艰辛。

  北斗的创造只来源于三个人,他们只有平均二十多岁,但他们在只有10㎡的仓库解决了北斗的核心难题!1994年,中国制定“九五”规划时,定位导航系统“北斗”进入了国家视野,可当时总有三个卫星项目需要立项,另外两个项目已经通过了审批,相比于美国耗资了300亿美元打造的GPS,北斗项目最初的办公室只是一间不足20㎡的房间内。1995年,北斗导航启动不久,一个不速之客——信号“快捕精跟”问题跳了出来,作文在别人一筹莫展时,三个连博士还没毕业的二十多岁小伙子——王飞雪,雍少为,和欧刚拿出了一套“全数字化”方案!还从北京抱回一台比较先进的计算机。拿了4万元的尝试费,开始了艰难的攻关历程。

  26年过去了曾经的——60后,70后们已经老了。今天80后,90后挑起了大梁。

  这些年轻的北斗人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但是我们把青春献给北斗。我们一生都做北斗人!”他们才是夜空中最亮,最闪耀的星,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拼搏的名人事迹

  小时候,毕加索就有着很高的绘画天赋,但却经常搞不懂诸如“二加一等于几”的问题。为此,他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他们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老师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白痴。

  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毕加索的父亲却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毕加索父亲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似乎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并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英雄人物事迹作文

  千思离愁,万般无奈。安静月光中印下了一个微屈的身影。他沉默了,他郁闷了。他快看不到希望了——沉愁曹操

  自己的强大是孤独的,面对着许多复杂情感,不知该怎么发泄,也不敢发泄,只能卧薪尝胆,有多少的痛苦都要忍着,自己是强者,不是弱者。自己的命由己不由天。

  万般复杂,但我不服,自己是不会输的,他们联盟是证明他们害怕了,打不过我,哈哈……自我自嘲,眼睛流去了强大的光,无人敢对视。天下武略智谋,谁人值我万分之一,天下害怕证明我太强了,天下躲我证明他们胆怯

  我星空还未全部照亮,我要你们这些不服我的人都死,我就是天,而你们都是民,不服者死,只有天下为我,没有我为天下的事,很多事都没有想到,但你经历了就必须学会,一人不可以摔两次,现在的天下比的不是智谋而是自己的智谋判断的错误比别人少,自己的力量需要隐藏,不可以全部暴露出来。但也要他们害怕,天下无我不能的。

  现在最信任的人是自己,不是任何人,天下没有奸雄之说,只是他们的害怕罢了,我的足够强大谁人能比,我恩固我在芳为人上人,我就是万人之上的神,天下应该是我来统一,我还没有统一,证明我还不够强大,蜀吴两国,还好有你的智谋,不然我认为统一天下没有乐趣,但现在有了,你们给我的伤疤我会以仁慈的方式给你,你们的才华我可不会浪费,举杯饮酒,醉梦身先死。

  抱歉,刚见面就得说再见,我的智谋不知有你们高还是低,但我不怕输,毕竟,输是在赢的基上开始,我能为什么做什么。

  我的沉愁谁人能憧,唉,天啊,你的考验我不知撑得住不,但我会继续努力的,未来加油,光无限闪耀。

权志龙人物事迹

  早年经历

  1993年参演儿童综艺节目《BOBOBO》,参演电影《太白山下》。1994年以小孩组合ROORA出道,并且登上了蚕室演唱会的舞台。

  1996年到20xx年期间在SM公司当练习生学习舞蹈。小学四年级时听到Wu-Tang Clan的《CREAM》,第一次接触Hip-Hop和Rap的权志龙从此迷上了Hip-Hop。

  权志龙20xx年以《我的年龄13岁》一曲,出众的RAP实力,引起关注。被称为“天才RAPPER”的他加入了YG娱乐公司,接受了严格的训练。

  20xx年到20xx年在YG公司练习,多次作为YG Fa的成员登台表演,其中14岁时出演了“帅绅士”。六年艰苦的练习生训练,在年复一年的淘汰比赛中磨练了意志和基本功底。

  20xx年以YG推出的新人组合BigBang的队长兼制作人正式出道。在第一轮选拔中,被确定为BIGBANG的队长。

  演艺经历

  1993年,权志龙参演了儿童综艺节目《BOBOBO》;同年;参演了电影《太白山下》。

  1994年,权志龙以小孩组合ROORA出道,并且登上了蚕室演唱会的舞台。

  1996年到20xx年期间,权志龙在SM公司当练习生学习舞蹈。小学四年级时,听到Wu-Tang Clan的《CREAM》,第一次接触Hip-Hop和Rap的权志龙自此迷上了Hip-Hop。

  20xx年,权志龙作为Rapper参与特别企划专辑《大韩民国Hip-Hop Flex》正式出道,G-Dragon艺名也正式启用;同时,其凭借《我的年龄13岁》这首歌曲被YG公司杨社长看中而进入了YG娱乐公司。

  20xx年到20xx年,权志龙在YG公司练习,多次作为YG Fa的成员登台表演,其中14岁时出演了(帅绅士)。

  20xx年,权志龙以YG推出的新人组合BigBang的队长兼制作人正式出道。

  20xx年6月30日,与Bigbang成员太阳首发专辑《只看着你我 Part.2》。

  20xx年8月18日,权志龙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Heartbreaker》。该专辑发行后至12月初已达12万7186张的销量,获20xx年韩国唱片销量第一,在公开1小时之后的中午12点国内代表性音源榜之一的Cy榜单上包括主打歌在内的10首歌全部占据前十位,并获得20xx年MAMA颁奖典礼年度专辑大赏。

  20xx年12月5日到6日,权志龙在韩国奥林匹克体操竞技场中举办首场单独演唱会《Shine A Light》,首场单独演唱会便吸引到了2万4千名观众。

  20xx年3月30日,权志龙发行现场演唱会专辑《Shine A Light》。

  20xx年末,崔胜铉与权志龙组成GD&TOP组合,并于12月15日发行《GD&TOP正规专辑》。

  20xx年9月15日,权志龙发行第二张专辑《One of a kind》,该专辑在9月的每月专辑销量排行榜创下了位居第一的佳绩,专辑中的收录曲《那》的下载次数高达112万445次同样位居榜首。

  20xx年,权志龙举办了首个世界巡回演唱会“20xx G-DRAGON WORLD TOUR 《ONE OF A KIND》”,于3月30日在首尔揭幕,之后以三个月时间在8个国家13个城市举行了25场公演,在9月3日发行该场演唱会现场专辑,共收录13首歌曲;4月20日,权志龙推出新曲《疯狂GO》MV,该曲本是GD为首次个人世界巡回演唱会而创作,原定只对参与演唱会的fans和Line用户开放,但为了广大歌迷决定改变原计划,将MV完全公开;8月31日至9月1日,在首尔奥林匹克体操竞技场成功举办20xx年世界巡演“ONE OF A KIND: THE FINAL”,于11月22日发行该演唱会现场专辑;9月5日,推出专辑《COUP D'ETAT》;9月30日,预售8888张《COUP D’ETAT》黑胶唱片版 ;11月22日,在Mnet Asia Music A颁奖晚会上,G-DRAGON获包括“年度最佳歌手”、“最佳男歌手”、“最佳舞蹈表演男歌手”、“最佳音乐录影带”在内的四项大奖。11月27日,在日本推出日语专辑《COUP D'ETAT + ONE OF A KIND & HEARTBREAKER]》 ,首日销量达到了3万4597张,在公信榜专辑销量榜上排名第二位;同年,由国际权威男性时尚杂志《智族GQ》选出的“全球十大最会穿衣的男士”中,权志龙排名第7位,是唯一入围的亚洲人;在“20xx年度风尚大奖”上,获得“年度风尚标”大奖。

  20xx年,由权志龙和太阳组成的小分队“GD&太阳”推出新歌《GOOD BOY》。

  20xx年2月福布斯官网公布20xx年度“亚洲30岁以下最具潜力文体明星top30”排行榜,其中包括权志龙。

  20xx年6月28日,BIGBANG举办《BIGBANG MADE》时透露,已与YG续约。

  人物评价

  他出众的时尚感被媒体称为Fashion Icon,被韩国媒体及大众称为“流行缔造者”、“话题制造机”。他对于时尚潮流的敏锐力、超凡的舞台把控实力及一手包办全团词曲创作等,让GD迅速成为潮流风向标,任何领域皆有GD身影(南都网评)。

  《COMPLEX》20xx年9月11日刊登文章对G-Dragon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评价G-DRAGON是世界著名的亚洲偶像明星,特别是用华丽而极具创意的视觉效果千变万化的造型。从20xx年BIG BANG出道到现在,G-DRAGON一向以个人音乐才华和与众不同的时尚打扮备受关注,而他今后能否成为世界级的超级明星,表示拭目以待。由此可见,G-DRAGON跨越亚洲成为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艺人,其发展潜力受到肯定。《COMPLEX》还引用了参与G-DRAGON第二张正规专辑《COUP D’ETAT》制作的海外艺人对他的高度评价。参与主打曲《COUP D’ETAT》制作的Diplo表示,“GD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K-POP本身”。Skrillex评价称,“GD坚持自己的音乐风格,在歌坛上已占有一席之地。”Ben Baller也表示,“一个亚洲歌手想要在美国获得成功,那恐怕只有G-DRAGON最有可能性了。”

  《纽约时报》20xx年9月15日的头条刊登了评价权志龙的正规2辑的文章,名为《K-POP的风暴特使》(K-Pop's Antic E Raids the Cupboard)。在文章末尾提到:“G-Dragon有综合表达音乐的能力,以后如果更努力通过视觉效果来传递音乐,还会更进一步前进。”并且,还称赞道:“模仿美国流行音乐的K-POP时代将会过去,全世界都会向G-Dragon学习。”

  20xx年11月3日到4日在迪拜举办的韩流国际会议上,来自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Ute Fendler博士以G-Dragon的MV作为其讲座的开始。这位教授提到:“G-Dragon不仅仅是把他的MV制作得看起来很酷而已。你还需要看到他的创造力,或者说他对人文方面理解的深度。欧洲的MV在这点上无法与之相比。” 该教授还对G-Dragon赞赏道:“可以看得出他(G-Dragon)对西方文化当中的神话和历史都有所见解,但他的MV却奇妙地保持着韩国风味。”

疫情英雄人物事迹作文

  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考验着党委政府应对风险挑战的决断力和行动力。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她扛责在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

  疫情面前,她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虽然身为医护工作人员,但她也是父母最牵挂的女儿,是孩子最亲爱的母亲。可是,面对疫情,她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从z月zz日开始,她就与单位同事在高速出口设岗值班,对来武人员进行疫情监测。白班从上午八点至晚上八点,晚班从晚上八点到次日上午八点。十二个小时的值班,全程不得离岗,有时车辆人员过多,忙的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但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她毅然决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同时更加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

  疫情面前,她是认真细致的检查员。疫情监测,需要做到不漏一人、科学严谨,决不允许抱有敷衍应付、交差了事的态度。在具体工作中,她主要负责对外来人员体温测量,健康状况询问,并进行登记,需要直接接触过往人员,这也意味着有更大的感染风险,值班当中工作重复枯燥,有时遇到车辆聚集情况,她必须在车流中进行工作,加之车辆处于高速出口,工作十分危险,一轮值班下来,卸下防护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经湿透。经她检测的车辆达z余次,接触人员z余人,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她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她更清醒的明白,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已经将个人的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

  疫情面前,她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为了切实落实

  岗位职责,她真正做到顾大家、舍小家。她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照顾好两个孩子,但由于疫情防控责任重大,有时无暇更多顾及家庭,经常是深夜回家孩子已经睡着,总感觉亏欠孩子。工作的特殊性,她不能时时陪伴在家人身边,不能给予他们及时地照顾和关心,她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这种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们的一直好评。

  生命重于泰山,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就是命令!这就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医护人员,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她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英雄人物事迹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秋季战术反击战中担任潜伏任务,卧火海忍剧痛,视纪律为生命,壮烈牺牲。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

  邱少云,1931年生,四川省铜梁县关建乡人,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巩固阵地作战及战术反击战。

  1952年10月11日,志愿军第15军在铁原东北391高地反击战打响了。391高地位于铁原东北10公里处,山势险要,有敌军1个加强连驻守,是敌军安在志愿军前沿阵地的一个“钉子”。拔掉这个“钉子”不仅可以改善志愿军第15军的防御阵地,而且可以对敌军形成威胁。从志愿军前沿阵地到391高地,中间有3000米的开阔地。为了缩短部队冲击距离,使战斗发起具有突然性,该军第29师第87团组织500名战士,在当晚夜间隐蔽潜伏在距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邱少云就是其中的一名战士。

  12日中午12时,突然飞来4架敌机,在潜伏区投下几颗燃烧弹,有一颗落在离邱少云2米的地方,四散飞迸的燃烧液溅到他的腿上,身上的伪装烧着了,火苗往上冒,顿时火团把他包围了。邱少云身后有一条水沟,只要后退几步,在泥水中打个滚,身上的烈火就可息灭。但他深知,这样会被山顶上的敌军发现,暴露目标。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也为了500名战友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烧身时,不惊慌,不呼救,坚定地趴在地下,忍着剧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岿然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30多分钟,光荣牺牲。至下午17时,已经潜伏了19个小时的第3营在炮火支援下,突然向守军发起冲击,经40多分钟战斗,攻占了391高地,全歼南朝鲜军第9师第51团1加强连。邱少云为这次反击战的最后胜利,在烈火持续的燃烧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李万军

  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军获得了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称号。下面是相关的人物事迹材料范文,快来围观吧。

  “技能报国”是他终生夙愿,“大国工匠”是他至尊荣光。他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中的杰出代表,是高铁战线的“杰出工匠”,被誉为“工人院士”、“高铁焊接大师”。如何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其中21项获国家专利,《氩弧半自动管管焊操作法》填补了我国氩弧焊焊接转向架环口的空白。

  如何在外国技术无法解决的难题中勇攀高峰,他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专家组以这些数据为重要参考编制了《超高速转向架焊接规范》。

  如今,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向架年产量超过9000个,比庞巴迪、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世界三大轨道车辆制造巨头的总和还多。

  他研究探索出的“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成为公司技术标准。如何为中国高铁储备世界级人才“因子”,依托“李万君大师工作室”,先后组织培训近160场,为公司培训焊工1万多人次,创造了400余名新工提前半年全部考取国际焊工资质证书的“培训奇迹”,培养带动出一批技能精湛、职业操守优良的技能人才,为打造“大国工匠”储备了坚实的新生力量。

  李万君,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一车间电焊工。

  1987年7月长春客车厂职业高中后进入客车厂焊接车间工作至今。先后创造出“拽枪式右焊法”等2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法,及时解决了高铁生产的诸多问题。带领团队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5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20余项。凭借世界一流的构架焊接技艺,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2016年7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焊得好!”在赛场巡视的领导走到李万君身边停住脚步称赞。“焊得好不是目的,我来就是争第一的。”李万君站起身大声回应道。“真敢说大话,历届第一的高手都在这里比赛呢。”听到这话,李万君红了脸,感觉自己的话有些鲁莽。但比赛结果没有“打脸”,每种焊法的第一名都是他。这是1997年,29岁的李万君第一次参加长春市焊工大赛上的一幕。

  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李万君从职业高中毕业生,成长为今天的高级技师,拿过中华技能大奖,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

  如今,手中的焊枪不曾放下,李万君永争第一的初心也未曾改变。

  1987年职业高中毕业,李万君就进入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被分到水箱工段做焊工。

  “不亲身体会,不知这个岗位的苦。”李万君说,成天趴在带油的钢板上作业,手中焊枪喷射着烈焰,口罩戴一会儿就黢黑,夏天浑身汗,冬天一身冰。

  “刚开始对焊接也没啥兴趣。是父亲经常整点料,让我多练习焊接。没想到上班第二年就在公司的焊接比赛中拿了第一,还有奖金。老师傅看到我活干得好,也都挺敬佩。”李万君说,这让他渐渐爱上了焊工。

  多年的勤学苦练,李万君把手中的一支焊枪用得“出神入化”。

  直径仅有3.2毫米的两根焊条,李万君可以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无需打磨,不留一丝痕迹。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音,他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平焊还是立焊,焊接的质量如何。“中国进入高铁时代,我们的命运便和高铁的发展紧紧绑在一起。”李万君说。

  高速动车组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转向架,转向架的核心技术之一在构架焊接。由于转向架环口要承载50吨的车体重量,焊接成型质量要求极高。“能否一枪把这个环口焊下来呢?”李万君决心破解这道难题。

  用了一个多月,李万君成功摸索出了“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交出完美的样品,让前来验收的法国专家都惊叹不已。迄今为止,李万君已创造出20多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法,破解了高铁生产的诸多瓶颈,累计为企业节资创效1000多万元。曾经,一汽专用车厂承揽国外重型卡车的加工订单,焊接试件质量迟迟不能过关。眼看国外专家就要回国,20个小时内交不上合格试件,订单就得“打水漂”。

  紧急时刻,该厂找到李万君。李万君现场勘查完,迅速拿出方案,详细解说操作要领。

  “一个晚上就能解决技术难题,让这些工人掌握了焊接技能,太不可思议了。”外国专家看着眼前完美的焊接品惊叹道,最终放心地把订单交给了企业。

  2008年,李万君挑起了培训新员工的重担。他培训的400多名新员工,全部提前半年考取了国际焊工证,成为高速动车组制造的主力军。

  2010年,李万君首席操作师工作站成立,随后工作站被国家命名为“李万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几年来,他带领工作室的团队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50多项,申报国家专利20多项。

雷锋的人物事迹

  人物简介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望城县,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54年,雷锋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雷锋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曾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人物事迹出差

  从1961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有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出检票口的时候,他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儿的中年妇女。原来这名妇女从辽宁去吉林看丈夫,一不小心把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连忙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眼含热泪地问:"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住哪的?是哪个单位的?”雷锋回答道:“我叫解放军,家就住在中国。”

  1960年,雷锋给战友王延堂送饭盒。

  5月的一天,雷锋冒雨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干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锋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牵着一个小女孩,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想都没想,脱下身上的雨衣就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直发抖,就把自己的贴身衬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们早饭没吃,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便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雷锋说:“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啊!”

  一次,雷锋从安东(丹东)回来,要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迈着,雷锋走上前问道:“大娘,您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老人感动极了,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肚子。”“孩子”这个亲切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老人说,她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老大娘急切地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地方吗?”雷锋虽然不知道地址,但雷锋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大娘用地图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母子一见面,老大娘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位解放军,要不然,还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谢雷锋。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参加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当逢年过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有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因为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雷锋劳动团结友爱

  雷锋经常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子,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特殊的星期天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开药回来后,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烧水棚旁有几辆空车,雷锋推起一辆就走,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广播员小姐得知情况去采访他,问他为什么来,叫什么,哪个部队的。他说:“我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力尽一份力。”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接着干活去了。广播员广播了有位解放军战士在休息日来帮忙的这件事,工人们受到鼓舞,一个个都更卖力的干起来,还与雷锋比赛。于是这天下午提前了两个小时完成了当天的任务。他干完活还上车取了军装不留姓名就走了,其实管理员爷爷看到雷锋的军装里夹了一封他替王大力捎的信,爷爷当雷锋是王大力,引起了一场误会。

  雷锋读书可敬的“傻子”

  1960年8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的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把手指甲都弄破了,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己全部的积蓄。

  孩子知心人

  雷锋教孩子读书1960年10月以后,雷锋先后担任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雷锋平时工作.学习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或风雨天不能出车的日子请假到学校去找教师,同学谈心,或进行其他辅导活动。他善于团结小朋友,启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建设路小学六年级的小马同学就是经过雷锋的耐心教导,逐渐克服了爱玩、爱闹的缺点,学习取得进步,并佩戴上了红领巾。

  模范班长

  1961年9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的班长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孩,手里还拉着一个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愿自己淋得透湿,也不让她们受罪。他们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那对母子安全送到家。

  谦虚谨慎

  雷锋入伍后多次立功受奖,他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出席过沈阳区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作了广泛的宣传,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热情赞扬他的来信,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非常不够的……”

  人物影响

  自从1963年3月5日,毛泽东曾为雷锋题词及发表号召,并把每年3月5日官方指定为“学雷锋日”,政府引领全中国掀起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雷锋的名字响遍全国,并在60至80年代间被塑造成为中国大陆的模范人物。“雷锋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即共产主义人生观或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就是政治上紧跟共产党,工作中努力,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勤俭节约。

  1990年代后,官方引导人们学雷锋的论调不再是“忠于革命忠于党”,而变成了“学雷锋,做好事”。有评论认为由于逐渐深入的社会反思浪潮,全中国“学习雷锋精神”热潮不再,以致一代小学生对雷锋的认知已经大不如前,印象模糊。

  2008年起,中共一改过去每年3月5日由官方媒体号召学雷锋的惯例,没有在官方报刊上宣传学习雷锋。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雷锋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0年3月5日,据不完全之统计,中国至少已经有21所雷锋小学,它们以雷锋的名字直接命名。

著名人物事迹

  前不久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紧追不舍的一个简单问题,连续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

  记者提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您对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方说小时候对科学、对科学家感兴趣;大学的时候,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然后每做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这位记者想要获得的答案谁心里都明白,因为在已经太多的名人访谈中,这样的问题显然都是为对方作秀进行的铺垫。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却是:“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记者不死心,又追问道:“在这里面没有必然么?”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得最多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是绝对不能说知道的,我们那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

  丁肇中的严谨态度,的确是到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步。然而,这就是作为科学大家的丁肇中,他认为不知道的就一定要回答“不知道”。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身边的感动人物事迹

身边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