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的发展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高铁速度,中国速度

  人们常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高铁的到来让城市与城市不再是距离。

  今年元旦,爸爸带我和妈妈去上海游玩,一是让我们感受中国的高铁速度,二是让我们走进美丽繁荣的“魔都”世界。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进了车站,刚走上站台就飞驰而来一列极酷的动车,它有着子弹式的车头,流线型的车身,裹着银白的外衣好似刚翻越雪山来到了我的面前。

  我迫不及待地上车了,车厢内宽敞舒适的座椅使我觉得温暖。不一会儿,动车开动了,周围的景物如同放映电影般:一会儿是广阔无际的田野,一会儿是缓缓流动的江河,一会儿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从窗外一闪而过。

  这时,我拿出带来的作业,放下小桌子,认真地写起来,我本以为放在桌面上的铅笔会到处乱跑呢,可它却稳稳地躺着,仿佛在说:“怎么?现在的中国技术,你还怕我摔倒?”

  不知不觉,上海站到了。下了车,我打电话给奶奶报平安,奶奶十分惊讶:“什么?早上还在家里,这么快就到了!以前你爸爸去上海上学,坐火车要一天一夜才到,现在的中国真是越来越好了!”

  是啊,有了高铁,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再是神话;有了高铁,各地的名胜古迹都不再遥远;朝发夕至的高铁,一天之内就能走遍大半个中国,带我们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春夏秋冬的风景变化,这就是高铁速度,这就是中国速度,我为生活在这日新月异的祖国而自豪!

中国高铁的发展

中国高铁

  昨天我乘坐了差不多一天的高铁,虽说时间很长,但是除了有一种要把椅子坐穿了的感觉,根本没有任何其他的不适感。我都觉得高铁比飞机还要更适合当做日常的出行工具。

  我坐的第一趟列车是从北京西直达上海虹桥的,妥妥的走的京沪线,连平常的和谐号都变成了更加先进的复兴号。座位也宽散了一些如果把前座的背精调直连二等座的空间都特别大。并且复兴号的时速即使是300k小时,在小桌板上写字也丝毫不会感觉到列车的晃动真是十分舒服。

  在上海虹桥转站到苍南时,我与爸爸在候车厅等候,上海的候车厅就是普通高铁站的两倍!一楼有20个检票口,二层商业层全都是上海的特色小吃以及快餐,面包店和甜品店,一应俱全,并且一楼的检票口之间还有服饰店,月中间的道路上甚至还有书店和乐高!在饱餐一顿后,我们就急忙去检票口上了第二趟回家的高铁。

  在第二段路上,我们又坐回了和谐号,虽说有点儿震感写不成作业,但一路下来却是特别舒服的一点都不累。要是平常坐飞机回来再坐大巴一路下来,我早就累得不行了,可这高铁就是好一点儿都不会有难受的感觉。

  中国高铁是绝对优秀的,在世界称得上顶尖,在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先进的时代,我不禁为这其发展之快而表示感叹,做为中国的花朵不仅禁为自己种种不努力的行为表示感到羞愧,我一定要努力与同学们成为新时代的骄傲。

中国正被高铁改变着

  敬爱的党组织:

  XX年,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京津铁路正式运营;XX年,世界里程最长的武广高速铁路正式开通;XX年,时速414.6公里的沪杭高铁再次刷新世界运营的最高时速记录……一次次的记录,一次次的突破,彰显了我国高铁产业的迅猛发展;展示了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跳跃;验证了“中国正被高铁改变着!”的真理!

  目前,我国高铁投入使用里程超过7000公里,雄踞世界第一,日运送旅客达90多万次,这一切都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提供了有力的运输保证和“零”距离生活的体验。

  在我看来,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拉动了国内的多个产业发展,为高铁技术产业、制造业、运输业等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际经济危机、国内经济低落的时候,政府加大对高铁建设的投入,缓解了许多相关企业濒临破产的压力,并提供了数万个就业岗位。高速铁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容小看,帮助实现同城效应,形成走廊经济带,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保障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日以来,或因投机分子囤积居奇,或因气候季节变化影响者我国一些基础生活品价格异常波动。以我自己的见解,铁路真的帮了我们大忙,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铁路,快速、充足地将物资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解决其燃眉之急。这则进一步体现了我国高铁对国家,对人民的便利之处。

  正值xx届五中全会闭幕,会上特别强调,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中国高铁将继续为中国腾飞出一份力量!

  我们坚信我国正被高铁所改变着!因为我们不仅看到了它为国家的发展所提供的动力支持,更切身感受到了高铁给我们带来的福利,这无疑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满,心灵更加开阔, 让我们对未来有更美好的憧憬!

  汇报人:文秘范文

  XX年10月28日

关于中国高铁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有一声呐喊,它不仅唤醒了沉睡的中国铁路人,也震撼了世界。这,就是詹天佑和京张铁路。而今天,又有一声呐喊,它激励了中国铁路人,也震撼了世界。这,就是中国奇迹——高铁。

  10月1日上午,满怀着期待,我来到了广州南站,想要一睹这神奇的高铁。进站后,我看见一个个穿着大方、整齐、精神抖擞的列车员,他们手提着黑色公文包,神情庄重。母亲这时拍了一下我,说:“怎么发呆呢?看火车来了!”我顺着母亲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列白色的,崭新的,宏伟的高铁呈现在我的眼前。高铁显然比火车短得多,车头像子弹头一样。我心头砰然一震,这就是高铁。上车了,列车员面带微笑地为我们服务,就像天使一样。我坐了下来,等着列车开动。

  “动了,动了,列车动了!”我像个小孩似的,兴奋地叫着。我感觉列车越来越快,列车屏幕上显示的时速也越来越快,向窗外望去,外面的景物从眼前消失得也越来越快,我的心跳也越来越快,越来越激动。终于时速突破了300,我也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我们飞起来了!

  过了一会,我渐渐平静下来。我突然想:在我们享受着高铁的速度时,有没有想过奇迹的诞生究竟因何而起?因为中国铁路人。是他们,日日夜夜艰苦奋斗在铁路一线,修铁路,架桥梁;是他们,时时刻刻挑战着极限,努力打破记录,超越记录;是他们,在射线的侵蚀下,奉献着自己的躯体,为了高铁,付出自己。他们超人般的意志和惊人的智慧创造了奇迹,让我们享受着快的感觉。因此,高铁的奇迹包括两方面:一是速度,二是中国铁路人。他们见证了什么是超人的民族,谱写了属于中国传奇的诗篇!

  返程的时候,我们再次乘坐高铁,这次是从中途上车。在站台上等车的瞬间,突然一列高铁呼啸着从其他站台上飞奔而去,站台上的旅客们甚至还没反应过来。我马上脱口而出:“子弹就是这样打出去的”。旅客们也说:“对,子弹就是这样打出去的,多快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赞叹和自豪。

  高铁之快,快在速度,更快在炎黄子孙的心头!一百多年前的奇迹和今天高铁的奇迹告诉了世人:中国,就是一个奇迹!奇迹不会停止,奇迹将会不断地发生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以高铁的速度前进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高速发展的时代,身边的事物日新月异,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如今的社会也是越发展越快。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美好日子,望着身边快速闪过的滚滚车龙,向上崛起的高楼大厦,不由感叹时代发展的速度是如此的飞速。此刻,中国就像那高铁一般,正以高铁的速度前进,迈向前方,迈向辉煌!

  你看,经过三年的奋战,京沪高速铁路终于投入了运营。“千里京沪一日还”,1314千米的京沪线,流线型的新一代列车在广袤的平原上飞速疾驰。朝发夕至,时代的快速发展让外出旅行的人们提供了无比的方便和便捷。放眼世界,中国高铁数第一,安全质量有保障,那巨龙从北京出发,奔驰在我们的国土之上。沿海前进,跨过长江黄河,造福沿线人民,令人无比感叹。朋友们,当你坐在京沪高铁的列车之中,望着车窗外飞速闪过的乡村美景,你可否体验到无比轻松愉快的心情?就如同当年的李白一样,以轻快无比的脚步,像乘上了高铁,大步迈向未来更加光明的道路。哪怕有一万公里的路程,哪怕有一吨行李的重量,我们也不会畏惧,依然坚持向前,毫不放松,冲锋向前!

  你看,那北京、上海的高楼大厦,还有广州、深圳的一片片璀璨的灯光,不正是如今美好生活的写照么?沿海的一座座新型城市,一座座繁忙的港口,那城市中彻夜的灯光,正是我们的对外窗口,将中国美好的一面、飞速发展的成果和勇敢向前的事实展现给世界。在工厂轰鸣的机械旁,在三峡大坝喷泻壮观的大浪旁,在高楼林立、繁华无比的大都市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我们中国,正像前进的高速列车,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你看,那蜿蜒进藏的青藏铁路,那西气东输的一条条巨龙,那南水北调的滔滔巨浪,那不夜城中的彻夜灯光,那奥运开幕时的一片欢腾,那连获丰收的鱼米之乡,正是展现了我们的国富民强,蒸蒸日上。每当我们看到这一切,都会无比自豪,为祖国,为人民,为中国共产党。此刻,正是建党90周年之际,好好读书天天向上自然是祖国交给我们的重任。让我们努力学习知识,为自己打拼一片天地,为祖国增添一片光芒。建设祖国,义不容辞。祖国正需要我们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增光添彩。我们要以高速列车的速度前进,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祝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火,祝我们中国人民万事安康。来吧,让我们以高铁的速度前进,冲破重重阻碍,让我们的天空更加明亮!

中国高铁的发展

中国高铁

  在原始时代,人类用脚做交通工具;后来,乘马车成为了主要的交通方式;在此之后,有了轿子和帆船;过了不久,自行车也出现了;然后陆续出现了蒸汽车、蒸汽船、汽车、飞机、高铁等等……到现在,坐高铁已经是普遍的交通方式了。据说,中国的铁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来看看吧。

  提起中国的高铁,我们很容易联想起一个词:复兴号。复兴号是我国最普及的动车之一,它的时速可达350千米每小时,可以说是国内最快。复兴号是动车组,就是多辆动车组合成一辆动车。动车组动车有非常多的优点:1。动车组在两端都有驾驶室,列车掉头时无需先把机车在一端脱钩后再移到另一端挂钩2。动车组可以容易组合成长短不同的列车。3。动力效率较高4。电力动车组因为有较多的电动机,所以再生制动能力良好。5。因为动车组运转快、占地小,行走市郊的通勤铁路很多都是动车组。轻便铁路、地下铁路使用的亦几乎全是动车组。

  大多数人知道,中国还有一个动车叫做“和谐号”。那既然有了和谐号,为什么还要搞一个复兴号呢?因为复兴号比和谐号优点要多,“寿命”更长“,身材”更好,“容量”更大,舒适度更好,“警惕性”更高。此外,列车出现异常时,可自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安全策略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在车头部和车厢连接处,还增设碰撞吸能装置,在低速运行中出现意外碰撞使,可通过装置变形,提高动车组被动防护能力。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将在印尼高铁项目中使用,“复兴号”也将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主力军。

  所以,为了让中国高铁更快地迈出国门,我们青少年应该好好学习,承担起这份重责。让我们努力学习,为中国高铁做出贡献!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高铁时代的来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翻开中国高铁发展的历史,中国高铁技术还要从说起,那时还在跟随世界发达国家高铁建设脚步的中国以比较低的价格引进高铁技术,对高铁可谓是陌生而又期待,时间在推移,社会在发展,在数十年的岁月长河中,中国已经掌握了高铁建设的两个极重要技术:机车技术和轨道技术,从最初的跟随者逾越到世界的领跑者。

  6月24日,中国南车与马其顿签署了出售6列高速列车组的协议,中国高速列车首次出口到欧洲,7月25日,土耳其伊安高铁二期工程的通车,标志着用中国高铁技术在海外建成的第一条高铁。很多人不免疑问,为什么那些高铁发展早、技术更成熟的国家没能像中国高铁一样“走出去?笔者以为,较高的性价比是推动中国高铁走向国际市场的巨大竞争优势,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的一份关于中国高铁建设成本的报告指出,中国高铁的建设费用每公里仅为国际价格的一半,每公里高铁隧道施工成本世界最低。

  中国高铁走向海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大力支持。李克强总理近日在考察中国铁路总公司时表示,对“推销”中国高铁特别有底气。一些国外政要也表示了对中国高铁的兴趣,英国首相卡梅伦毫不掩饰他对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注目,以及对中国投资英国高铁项目的希望,去年年底访华前夕,卡梅伦又对英国媒体表示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坐一坐中国的高铁。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中国高铁从起初在摸索中前行,到如今超越西方,形成一整套属于自己的技术,不在受制于人,将中国制造打造成中国创造,形成自己的品牌,从而使中国得以引领今天世界的“高铁时代”。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从1825年英国首条铁路诞生到1870年,为初创阶段,之后几十年进入快速发展期,有一段时间又处于停滞期,特别是二战之后,航空公路大发展,铁路被称为夕阳产业,慢慢地越来越呈现颓势。直到1964年日本修了新干线,从此铁路开始了新的春天,重新进入快速发展期,这是世界范围的整个铁路发展的历程。

  铁路系统有专门运货的线路,有高速铁路,还有城际铁路,以及客运专线,还有市郊铁路。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磁浮和轮轨之争,中国的轮轨高速铁路滞后了10年,可是在这十几年间,修铁路任务非常繁重,铁路行业想修高铁,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批准。于是铁路部门上报首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希望在繁忙通道上修一些客运专线来解决客货分线问题。

  最后这些客运专线按照速度来说基本修成了高铁。现在既有铁路时速绝大多数都在200公里以下,只有时速200公里以上的我们才能叫高铁,时速超过400公里,我们叫超高速铁路。实际上,对高铁,我们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特别严格的定义。世界各国大概沿用1996年国际铁路联盟给的定义,就是新建铁路如果列车运行时速达到250公里及以上,可以称为高铁。既有线路通过提速改造并且时速达到200公里及以上,也可以称为高铁。

  2008年迎接奥运会的时候,京津城际高铁诞生,这是中国第一条新建高铁。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我们国家第六次大提速的时候,很多线路通过提速、改造行驶速度也达到了200公里/小时,其实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我们国家的高铁。大家现在坐的动车组列车,其实是第六次大提速时诞生的。

  其实铁路系统刚开始基本都是修单线,运输能力不足就变双线,后来发现客货列车在一起跑吃能力,又变成了客货分线,再后来,发现即便把旅客列车放在一起仍有速差,有的长距离旅客希望不停站,有的短距离旅客希望站站停,又按速差分线,然后慢慢形成我们今天这么庞大的一个铁路系统。对比发达国家,其实我们的铁路系统还有很大差距。

  在2008年第一条新建高铁诞生之前,中国铁路跟世界各国的比较,中国人均拥有铁路的长度,也就一根香烟头长,差距非常大。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开始三步并作两步走,在一些通道上,我们不仅修高铁,还修城际铁路。单线变复线实现双向分工,然后实现客货分线,再实现速差分线,当然在速差分线上我们还差得比较远,客货分线实际上也没有实现。为什么呢?因为既有线路的客运需求仍然非常大。像京沪这样中国最繁忙的通道,有了一条既有线,还有一条高速线,两端还有两条城际铁路,服务于不同的客流对象,既有线大概三四十公里一个站,主要服务于沿线县级城市交通,京沪高铁平均五六十公里一个站,主要服务于地级市及以上人们之间的快速交流。现在沪宁地区基本看不到城乡差异,交通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美国一些人也想修高铁,可是修不起来。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我们能筹到钱,另一方面我们还有中国特色的铁路人才培养体系,有11所原铁道部部属院校,一直在系统地培养铁路人才。

  另外,美国这些年太依赖于航空和公路,这两个都是采用不可再生能源的交通系统,这些年美国城市轨道交通也不发达。我们国家高铁之所以成功,因为我们国家同时也在修大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好为高铁提供大容量的集散服务。美国人就很担心,修完高铁之后还要开汽车把人运到各个镇上去,这也是我们高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高铁成长的故事。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出台之前,我们的铁路发展实际上受到了很大抑制,在这20多年里,公路以及航空发展很快。铁路这20多年里就修了一点点。为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综合交通政策有一些问题,有些人认为铁路是夕阳产业,现在不用发展,等这两个交通系统起来之后慢慢就退化了。这20多年里,平均每年修建1000公里铁路都不到,铁路获得的投资非常少。到了2003年,才发现中国这么大国家,这么多人口,特别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大量的原材料、大宗货物要运输,不发展铁路,铁路成为阻碍国家发展的重大瓶颈了,这时候才开始琢磨着要大力发展铁路,于是中国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出台。

  在“十一五”期间,木材的85%、煤炭的60%、原油的85%、钢铁的80%都是铁路运输完成的。铁路部门没有办法,只能够利用特别少的一点点投资做了六次大提速,把我们的能力提到极限。2004年1月,终于正式通过铁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开启了高速铁路的新时代”。

  在这个规划里,开始出现“四纵四横”的高铁规划,贯穿东北、连通北京的哈大、京沈,这是第一条纵线;京沪是第二条纵线;京广是第三条纵线;还有一条完全新建的沿海铁路,是第四条纵线。这“四横”是完全沿着京广线所经过的省会城市修的。横着的第一条是从青岛到太原,叫青太线;第二条经过郑州,从徐州到兰州,叫徐兰线;再往下,穿过武汉一直到四川,我们把它叫做沪汉蓉通道;还有一条,从上海一直到长沙,我们叫沪昆通道。考虑到城际铁路发展,又规划了三个城际圈的铁路系统,这是2003年的规划。没想到京津城际铁路诞生,特别是提速之后,大家看到铁路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各地纷纷要求修高铁,所以不得不在2008年对高铁规划做了一个调整,例如把沪昆线延长到昆明,北边又修了一条京沈通道,还规划修更多的城际铁路系统。高铁几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现在全国有1.6万公里的高铁线路,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高铁总里程。在中国高铁诞生之前,日本新干线也就2000多公里。法国的TGV列车特别有名,高铁也就一千五六百公里,德国更少一些。所以只有中国现在形成了全世界最庞大的高速铁路网。

  高铁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有快速的列车,还有现代化的车站,还有基础设施等,以及保证列车运行速度、质量的“四电”工程,通信、列控、供电等系统,都要做得非常严密整合,让它的时速能达到250公里及以上或者350公里及以上。中国主要有两套这样的系统,这样才能把高铁系统建起来。比如动车组技术,车体完全是流线型的,动力系统、网络控制系统都很复杂。

  高铁车站跟我们旧的车站完全不同,就跟坐飞机一样,实际上高铁车站也有一系列先进技术。法国的高速站跟我们有很多不一样之处,通过技术改造把铁路既有线(包括市郊铁路)等很多交通线路集中在一个站,老百姓坐车非常方便。但是中国修了大量的全新车站,而且很多车站都是上进下出这样的结构,上层出发,下层到达,给我们的运输组织带来很多新挑战,为什么呢?从这个站台到那个站台,得先走出去,再坐电梯转回来,我们的运输组织就要做很多改进,让大家快速地中转。

  中国高铁车站和国外相比,距离市中心远,但是还有那么多人去坐,因为我们的城市轨道配套比较完善,但是也有一些车站城市轨道没跟上,客流就一直上不去,比如徐州东、济南西。我们的高铁线路和既有铁路到底是什么关系?高铁开通到现在,只占路网的12.5%,两个系统是连通的,连通的最大好处是方便。法国只有4%的高铁,但是它的TGV列车可以在全国大概18%的路网上跑,一些城市尽管没有高铁,大家也享受到了高铁列车服务。另外,高铁在中国只开客车,实际上高铁只是一个速度上的定义,高铁一样可以开货车,而且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高铁,特别是客运不是特繁忙的线路,基本都是客货混跑的。当然,这种货车不是我们的重载货车,是那种轻质货车,也一样很好地保证了高铁效益,同时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快速货运的需求。

  高铁并非万能,也有技术经济范围,无论日本也好,法国也好,都属于中长距离。在日本,400~1000公里高铁能够占到市场50%以上,800公里左右几乎都是高铁的市场,再短一点的距离和长一点的距离分别就跟公路和航空竞争。中国应该比它们更长一些,一是中国高铁速度快,短时间跑的距离远;二是我们的时间价值现在还低一些,能够承受时间长一点。原来设想北京到广州应该没有多少人坐高铁,但是开通之后这票也不好买,坐的人不少,可能1500公里都是我们的优势技术经济范围。

中国高铁作文-看发展

  在历史长河中的一声呐喊,不仅唤醒了沉睡的中国铁路人,也震惊了世界。这,就是詹天佑和铁路。而在这一天,又是一声呐喊,出现了新的创作——高铁。

  那是寒假的一天,我要坐高铁回家,我不仅怀着思念,更是怀着期待,我期待第一次真正用眼睛目睹着高铁。进站后,我看到精神抖擞的列车员,一个个都神情庄重。这时,我终于看到了列车,它像风一样的向我们驶来,越来越慢,越来越慢……上车了,列车员像天使一般微笑着为我们服务。我坐了下来,等待列车开动。

  “动了,动了!”我此时又是兴奋又是头晕。我向窗外望去,外面的事物消失得越来越快。我越想越激动,在心中大喊:“我坐上了列车!我坐上列车了!”

  我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我从没想过国人那么伟大,让第一条铁路、第二条铁路诞生。我也从未想过是他们,是中国人,伟大的中国人,在大地上作出了贡献。

  今天的高铁,告诉了世人:中国,是一个奇迹,一个从未有过的奇迹!奇迹不会停下,而是,一直继续

中国高铁迅速发展作文

  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速度,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

  镜头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绿皮火车

  “呼哧、呼哧”火车粗重地喘着气,像一头疲惫不堪的老牛,缓缓地停下来。

  站台上,洪流般汹涌而至的人潮让狭小的车门近乎变形,几欲崩裂。为了挤进车厢,人们更是各显神通,大包小包肩扛手提,有些甚至直接爬窗了。

  车厢内挤满了人,过道上水泄不通,汗臭、脚臭、腥味……各种莫名的气味在此汇聚,闻之欲呕。尽管如此,爸爸说,那时为了购买车票,即使连夜到火车站排着如长龙般的队伍,也未必能买着。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票’消得人憔悴”。

  镜头二:2018年暑假和谐号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乘高铁要去福州旅游,在家里爸爸通过移动支付早就轻轻松松地定好票。

  "呜——"的一声,我看见一条白色巨龙从远处风驰电掣般地驶来,车头三个醒目的大字——“和谐号”。我不由得惊呆了:优美的身姿,苗条的身材,秀气的鹅蛋脸,跟老式火车笨重的身子,方正的国字脸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真是天壤之别呀!

  一进车厢,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映入眼帘是:干净整洁的地面,舒适整齐的软椅,椅背还设有贴心的小桌子,透明的车窗,清晰的液晶显示屏。时速350公里,列车行驶时无比平稳和舒适,可以在桌上立硬币而不倒!

  镜头三:2050年未来号

  一个白色的“胖小子”正呼啦啦的按着遥控器。你没看错,“未来号”高铁是无人驾驶的。

  “未来号”高铁是纯空气能的,它可以把空气吸进发动机,然后把有害的空气转化为新鲜的再释放出来。

  “未来号”高铁最高时速可达每秒钟十五千米,等于每小时七千多公里,这样的快速度使得从中国到美国也只需要1小时,真是“远隔万里一时还”!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精彩的华章,总是在不断奋斗里书写。中国高铁,将是一张最靓丽的名片!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健步走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