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意义和重要性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孝心可贵

  “孝”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从这个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怎样。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了这样几则故事:“亲尝汤药”讲述的是刘邦的儿子刘恒。他身为皇帝,每天要处理国家大事,但是对母亲的孝也是可见的。刘恒的母亲生病,他担心宫女们照顾不周,就亲自照顾母亲,每次给母亲喂药之前都自己先尝一下,生怕药太烫、太苦。在母亲病情恶化的时候,他日夜守在母亲的身旁,寸步不离;夜晚睡觉时从不宽衣解带,生怕母亲有什么情况时自己不能第一时间到达;除此之外,在母亲生病期间,他从未睡过一次好觉。由此就有了“亲尝汤药”的故事。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有三口人,女儿高青和她的父母。爸爸在她十二岁的时候去世了,留下年幼的她和双目失明的母亲。父亲去世后,照料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了小高青的肩上。母亲因病住院后,高青一放学就到医院照顾母亲,从不敢在学校或路途中逗留,因为她知道母亲正等着她呢。

  读到一半,眼泪情不自禁的滚落出来。原来,高青并不是他们的亲身女儿。当妈妈想要帮高青找回亲生父母时,她拒绝了,她说:“您就是我的亲生母亲,我只有您一个妈妈。我要努力读书,找到好工作,赚钱给您治病。”妈妈听了泪如雨下。

  是呀!孝是我们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尊贵的皇帝,十二岁的养女,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孝敬父母。

  我们现在都是十五、六岁的人了。想想:父母把我们从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不会吃东西的小娃娃养育成了一个会走路、会说话、会吃东西、会……的少年,那是一个多么不容易、多么辛苦的过程啊!可有的人呢?不但不孝敬父母,不尊重父母,还在家里随便乱发脾气,说什么就要什么。如果父母不能立即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对父母发脾气,大吼大叫,不断的“折磨”父母,有的父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许多。

  我想告诉这些人:你们做得太不应该了。父母带我们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把我们养育成人,付出了多少努力,经历了多少辛酸是数不尽的。现在我们长大了,应该知道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就应该要体会父母、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把孝心刻在心上。

  听了这几则故事之后,你是否反省过自己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呢?如果做得不好,赶快改正吧!

孝道的意义和重要性

谈谈“孝”

  孝是中华五千年传承的美德,也是做人之根本。为人父母,爱其子女,孝敬长辈,是责任也是义务。为人子女,孝顺父母,亲睦邻里,尊敬师长,关爱老人,是孝的最好释义。

  孝、和是一家,孝和是美,孝和是传统美德、是做人做事的原则。孝字当先,古人以孝治天下,传扬孝道,也有了二十四孝。凡人做事,我觉得只要是一个hi尊敬长辈、爱护幼儿的人,本性自然不差。现在的人因为经济条件好了,变得自私,变得自顾自的,父母的溺爱也让孝这个字眼变得遥远。

  我想仁德、善良、孝道都是做人的基本,我们应该自主去遵守,孝敬长辈,爱护幼儿,才是炎黄好子孙。

何为“孝”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

  “孝”是自古以来便存在的,关于“孝”的实例更是数不胜数,现如今亦有典范的“二十四孝”如,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喜爱王祥,常在其父面前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的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一年冬天,继母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用体温将冰暖化,从裂缝处捉两尾鲤鱼,王祥喜极,回家将其做成鲤鱼汤。从此,继母像变了一个人,对王祥非常好,王祥又去捉了几只黄雀让继母吃,继母病也好了。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亦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意思是:继母在人间有很多,像王祥这样孝顺继母的人却在天下难得。直到现在,当年王祥卧冰求鲤的地方,依然留着他卧冰留下的痕迹。

  我们看孝字的写法,下面是“子”,上面是“老”。老在上,子在下。这是长幼卑的次序,礼节。也可以视为子承老,儿子背老父母,这是象形,更是直观的孝行。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了,对于“孝”的理解也变质了,现在人们的精力和时间大部分都花费在工作上,对于父母只是偶尔去看看,没多长时间,便以工作为由说离开,亦或是定期给父母打钱,买补品,更甚者,花大量的金钱将父母送进养老院。人们以为这就是“孝”,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今天好吗?”随意买的宵夜,煮一顿再普通不过的晚餐,睡前帮他们盖盖被子,天冷帮他们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让他们高兴温馨很久。多抽出一点时间陪陪父母,父母开心了我们就是尽孝了。

  百善孝为先,把父母送进养老院的快将父母接出来吧。以前不经常回家的快请假陪陪父母吧。珍惜现在这宝贵的时间,陪在父母身边,孝敬父母。千万不要让:“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这种事情发生,使得自己懊悔一生。

浅谈孝道

  我们都说我们的民族是礼仪之邦;仅仅关于孝道,就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感悟。

  我们都知道羊羔是跪乳的,乌鸦是反哺的……关于孝道,在自然界中就有许许多多的例子,作为我们人类真的需要反思。

  涉世未深的我们,还不很明白孝道的真正含义。孝道,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每天被许许多多的事物困扰着,每天我们除了学习、睡觉还有吃饭和玩以外似乎再也没有其它的可以做的事了,也许我们偶尔会为某个好朋友准备一件特殊的生日礼物而弄得自己好几天心绪不宁。可是,对于自己的父母,我们可曾如此关注过?对于自己的父母,我们除了无休止的索取之外,可曾记得帮他们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懵懵懂懂的我们准确无误地说出某个明星的一大堆信息,我们还可以清晰地记着某个自己喜欢的异性朋友的生日,可是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可以一口说出自己父母的生日?我想不知道自己父母生日的人应该占绝大多数。血气方刚的我们,可以因为自己朋友而与别人大打出手,可是,我们中又有谁注意到父母为自己擦拭伤口时眼角偷偷流下的泪水?情窦初开的我们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可以大献殷勤,可是又有多少人愿意主动为妈妈洗碗,为爸爸捶背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是啊,当我们知道父母年龄之后,首先感到的是庆幸,庆幸我们的父母如今还健在,可接下来感到的便是那隐隐的伤感了。我们感伤父母又苍老了许多,感伤怕有一天父母会离开我们。有时想到自己正处于困境而感到自己不够孝顺时,便不觉潸然泪下……

  有这样一个故事,让我一时间引发了许多思考:从前,有一棵果树,一个小男孩几乎每天都来果树底下玩,每当果子成熟后,小男孩就摘下果子拿到城里卖了,他便买了文具。所以,有很长时间小男孩不来果树这里,因为他上学了。有一天,长大了的小男孩来到果树这里,原来他正为没有木材而发愁,果树便让小男孩砍了它的树枝去盖房子……又过去了许多年,以迈入中年的小男孩又来到只剩下树干的果树这里。他正在因为没有船出海而苦恼,果树便让小男孩砍了它的树干去坐船出海……就这样,小男孩好长时间没来只剩下树根的果树这里。有一天,拄着拐杖的小男孩来到这里,他坐在树根上休息。果树很内疚,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以给予小男孩了。可小男孩却说:“不,我已经老了,有果子也吃不动了,有树枝也爬不上去了,我只想坐下来休息,因为我累了。”

  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只知道索取,而我们的父母却毫无怨言的给予…….

  我们往往因为日常琐事而使自己忙碌,所以我们往往忽略了父母,可是,我们心灵的空间真的无立锥之地了吗

  有一位老师拿着一个装了一块大石头的瓶子问学生:“满了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没有,还可以装沙子。”等到在瓶子中装入沙子之后老师又问:“满了吗?”大家齐声回答:“满了!”可是,令同学们意外的是,老师又向看似已满了的瓶子中加入水,这才真正填满了瓶子。

  日常琐事就像装入瓶子中的石头和沙子,它们看似占据了我们全部的生活,以至于让我们觉得“孝敬”这两个字很难装入看似无立锥之地的生活这个大瓶子之中。可是我们可曾想过,只要我们对父母心存孝敬,其实那时“孝敬”早已融入点滴生活了……

谈谈孝道

  孝道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但是孝道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具体来说:

  在过去,孝”字占据着几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识。不论年长、年幼,都遵循着“孝”。古时候的“孝”便为“顺”,孝顺永远连在一起,最后终于成为专有词。一家之中,父亲为一家之主,儿女必须言听计从,不论对错,一律服从,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

  而今,“孝”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改变,从一味顺从,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异,从精神、物质两方面来尽孝。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每当周末,一些老人的家里总是儿女满堂,聚在一起,对老人问寒问暖,给老人买补品,陪老人谈天,孙子们也向老人汇报好成绩,逗老人开心,这是新时代孝的体现。

  社会在一天天地进步,从古时的一味顺从发展到今天的物质、精神两方面尽孝,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人对“孝”的重视。

  而国外与我们不同,他们那里子女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只是金钱关系,家长只负责把儿女抚养成人,其余则撒手不管,全无关系了。而家长到了晚年,纵使儿女成群,也不会出现儿孙满堂,欢聚一堂的情景,他们是冷漠的金钱关系。我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幢小房子里。有一天当邮差来送养老金清单时,发现这个老人已死去多时了。是由于突发心脏病而亡。据了解,她有九个儿女,个个生活得都不错,还有一个是大资本家。可她在这九个儿女成人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们,顶多在圣诞节时收到几份小礼物。而在她死后,她的儿女也未曾表示过什么。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至少是在“孝道”方面的差异。无怪乎有人这么评析: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是儿童的天堂,成人的战场和老人的地狱。

  可见,讲“孝道”是中国人的美德之一。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亲。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亲的时候,他的母亲由于行动不便,年老多病,把裤子拉脏了。当她看见陈毅进来,忙把脏裤子藏到褥子底下。当陈毅发现褥子下的脏裤子之后,埋怨母亲为什么把裤子藏起来,自己的儿子有什么顾忌的。她母亲说:“这粗活还是让别人去干吧。”陈毅却说:“我是您的儿子呀?别人怎能代替呢!”说罢,三下五除二就把裤子洗好了。

  可见,上至领袖,下到百姓,无一不在遵循着“孝道”,孝道是我们中国人最突出的美德。

  我们青少年理应继承这一美德,决不能像那幅漫画所画的那样做,而是进一步把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

“孝”为何

  有很多文人都用尊老爱幼来作题,毕淑敏写得《孝心无价》:赶紧为你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硬币,但孝的天枰上,它们等值。

  在每篇文章中写出了作者的一片孝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写出了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从一件件小事都能看得出你的品德,哪怕是坐公交车让一个座位,扶盲人过马路。

  我们每个人都要记得“孝”这个字,因为“孝”是天底下最美的文字,它是我们中华名族的骄傲。俗话说;百善孝当先

  一些人为了其他事,几个月不回家看看饱经风霜的老母亲,只是用金钱来敷衍自己的良心,我相信他们的良心会受到谴责。

  但他们总有一天会明白;失去后懂得珍惜。

  重庆市巫山县巫中:许国龙

重视孝

  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文卜辞之中已有“孝”字。《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孝”字:“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父母生我,养我,天天照顾我,必须要报此恩。从这就能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在11月8日那晚,我收看了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的颁奖典礼。有黄凤、吴林香、邵帅等共10位少年获得了“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称号”。他们个个都令人感动,不仅仅是让人感动,还令人心酸,而且是一个比一个心酸!在观看中我曾数次为他们感动,甚至有几次还流下了泪水。

  这些“最美孝心少年”,背后各有各的特殊背景,有幼年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去世的,有父母生病的,等等。而且有的甚至还有奶奶、外婆等长辈需要他们照顾的。可他们却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他们的付出,甚至超出了大人们所承受的最高范围。

  令我最震撼的是黄凤,她从6岁起说开始照顾卧床不起的爸爸和双目失明的奶奶。在2008年,意外听到村里人说上海的大医院能治好爸爸的病,就去求乡亲们做了一个400斤的铁板车,带着奶奶和爸爸拿上家里仅有的27元钱去上海。他们边走边乞讨,一个馒头就是全家一天的伙食。可大家想过没有,这段路有400多公里,板车也有400多斤,一个女孩要有多坚强才能挺过来呀!而且她最大的愿望说是照顾好爸爸,不能让家散了。可这一照顾就是十年!但黄凤却十年如一日的继续坚持着!黄凤每天晚上隔两个小时就要给爸爸翻身,中午要洗衣、打扫、做饭,更何况她还要上学!这样的事大人也不一定能做到,可黄凤她做到了!想想我自已,每天都是妈妈给我把饭菜烧得好好的,早上让我吃得暖暖的去上学,偶尔让我去叠一下被子,我都推三阻四说为什么让我叠是不是你懒啊,认认一切的事都和我无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还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

  孝是宽容,孝是报答,孝是耐心,孝是善意的欺骗,孝是多看看家人,孝是不让父母操心,孝就是爱!爱的指引,带我们众里寻你;孝的承诺,温暖了你我的心!最美孝心少年,带来的绝不是几个精彩感人的片段,而是对灵魂的洗涤……

孝之道

  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孝;给母亲洗脚,给父亲倒茶,是孝;学习自觉,不让父母操心,也是孝。孝就像一条潺潺的溪流,温情地脉脉地流淌在我们的家中,孝的一点一滴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孝顺,在全世界只有中国这个国度做的最好”。柯尔特说过。那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孝呢?恕我直说,我没有很好的做到。我事事都要父母操心,尽管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但仍没有真正领悟到孝的精神内涵。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可用十二个字来概括: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你的一切事情都严格按照这十二字来做,从理论上来说,那才真正做到了孝。

  古代人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的事例值得我们深思:晋朝有一个王祥的人,早年丧母,继母朱氏不养他,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河面结冰了,于是王祥趴在冰面上,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面,良久,冰裂了,两条鲤鱼从冰窟窿中跃了出来,于是王祥就捉住了鲤鱼,随后带回家煮给了继母吃。王祥对不喜欢他、不养育他的继母都这么孝顺,可见他是一个难得的孝子。

  古人的智慧是很高明的,他们已经想清楚了为什么要尽孝和如何尽孝,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为什么要尽孝和如何尽孝呢?只有当你真正想清楚为什么要尽孝和如何尽孝后,你在孝顺父母和长辈时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可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孝甚至弒母的存在:在2018年12月2日,一个小男孩只因为他母亲管他太严了,这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就把他的母亲砍了数十刀,他的母亲当场死亡,多么残忍啊!

  古人卧冰求鲤;现有持刀弒母,这仅仅是因为不孝吗?不,不是!是因为现在的人们孝的意识淡薄了;是因为从小没有受到有关孝的教育,这才是根本!因此,我倡议大家利用课外的时间去阅读一些经典古文,学习古人的智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古人的孝文化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将古人的孝文化发扬光大。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可以做到尽孝了,我们人类为什么就做不到呢?虽然,想要真正做到孝是一件极难的事,但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在父母和长辈眼中都是一种孝。

  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讲孝道、尽孝道、扬孝道,让孝道流进千万家,让孝道从中国流向世界,让世界因为孝而变得更加美好!

孝的意义

  孝,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好孝。失去了孝好比失去了生命的价值。

  我个人认为对父母最大的孝就是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少让父母操心,自己的事自己做,平时在家多为父母干些家务活。就从我说起吧!自从上了六年级,我也已经懂事了许多。国庆七天长假时,我在家无聊的玩着。这时我便想起妈妈每天接我上下学,做饭给我吃,为我操心这操心那的。我是不是得为她干些什么呢?我打开存钱的罐子从里面拿出了20元,来到卖菜的小店,不懂买什么,左思右想,买一袋鸡蛋和一个白菜。趁妈妈不在,我溜进了厨房。

  我找来一个碗,把鸡蛋轻轻碰撞,然后一只手拿着一半鸡蛋壳,往两边轻轻一拽,鸡蛋就打好了。然后是调鸡蛋,我用筷子把鸡蛋一次又一次的往上调,这样做大约2分钟鸡蛋就调好了。然后把鸡蛋放到进锅里,开火就好啦!我又去洗白菜了。把白菜洗好后回来关火,哎呀!鸡蛋怎么糊啦!唉,算了。还是把鸡蛋铲去碗里吧!我把水倒进锅里,把白菜撕成一片一片的,丢进锅里。就开始炒菜了,经过我二十分钟的努力白菜炒好了。我找来一个盘子,把白菜盛了上来。这时妈妈也会来了,她看了笑了笑:“妹子长大了,会为妈妈干活了。”脸上露出了欣慰。

孝敬的意义

  “百善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孝敬长辈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不苟言笑的男人,他又一张帅气的脸庞,却每天绷着一张脸,似乎对所有的人和事都无动于衷的样子,所以从小我很怕父亲发脾气或者紧绷着脸的样子;父亲有一个年迈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奶奶,两个兄长一个妹妹,排行老三,我两个大伯一个姑姑脾气都很好,逢人都是笑脸迎人,只有父亲例外。

  父亲是一个特别孝顺的人,对奶奶更是孝顺,听妈妈说小时候爸爸生长在他的姥姥家,所以我奶奶比较疼其他几个孩子,和父亲的关系比较陌生,可是父亲依然很孝顺我的奶奶,这也要从我八岁那年说起,那一年我的爷爷因疾病去世了,爸爸却在同一时间出了一场大车祸,几乎要了他的生命,妈妈终日以泪洗面,觉得天要塌下来了,我们支付不起高昂的医药费,爷爷下葬的前几天奶奶到我家要钱,说是爷爷的丧葬费要我们平摊,妈妈哭着和奶奶说,现在家里拿不出钱.奶奶依然不依不挠,后来奶奶走了,妈妈却一直哭一直哭,到了医院和父亲说了这件事,父亲却要求出院,再三求医生让他出院回家养病,就这样父亲打着点滴头上裹着纱布回家了,到家里父亲把家里仅剩的钱给了奶奶.回忆到这,其实我心里挺恨我奶奶,她不该这样为难我的父母,可是后来父亲的一段话让我幡然醒悟,父亲说:“你爷爷去世了,一家人的半边天倒塌了,你奶奶比我们更不容易,她即使做的在不对,她给了爸爸生命,给了父亲未来,百善孝为先,有什么恩怨情仇能大过养育之恩?”“孝顺吗?这是愚孝吧?奶奶都这样对你了,你还替她说话”!父亲笑了笑说:“你还小,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等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记住,不管你的父母做了什么错事,他们终究是你的父母,养育之恩大过天,要懂得孝顺方能做个正直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一番话,是啊,即使父母做的在不对,生之,养之,育之,已经是天大的恩德,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长辈的处境,那我们何来孝顺之说呢?希望我们都能做到一个孝敬老人,明白事理的人,养儿养女为防老,我们要孝敬我们的父母,将传统的美德流传千年!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100个小英雄人物

懂得了孝敬父母400字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