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的名言古诗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不要浪费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告诉我们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不挑食。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全是靠农民伯伯冒着寒冷和炎热辛辛苦苦中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

  粮食是宝贵的,要珍惜粮食。这谁都会说。但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体会粮食重要性的人却为数不多。我们的学生都没有感受过真正的饥饿,为此对他们来说,没有节约的概念。无形当中,造成了一些浪费。只有通过学校经常性的教育,通过一些故事,一些调查,让学生认识到爱惜粮食的重要。从会读会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用于行动中。从生活中最常见的事做起,不倒剩菜剩饭,不挑吃穿,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爱惜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生活的地球,可供生产粮食的耕地并不多,而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的发展被不断地蚕食。就全世界而言,粮食并不富裕。每年都有好几亿人口因贫穷或自然灾害或战乱经受着饥饿。可以这么说: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吃别人的东西出汗,吃自己的东西出眼泪,所以只有吃自己中的东西才能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同学们,珍珠为宝,稻米为王,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不可以浪费粮食。

珍惜粮食的名言古诗

要珍惜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三岁小孩都能倒背如流的古诗。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首诗所包含的意义呢

  我们碗中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的劳动成果。在烈日炎炎的中午,人们都在休息,而农民们还在田里为禾苗锄草,满头大汗也顾不上休息。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中,被禾苗汲取了。可谁能真正体会到农民的辛勤呢

  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宽裕起来,早将先人的“勤俭节约”统统抛到了脑后。今天,我就遇到了一件令人愤怒的事。

  早晨,我走在上学的路上,一个看上去差不多三四年级的学生走在我前边,他左手拿着一瓶酸奶,右手捧着一碗炒粉丝,书包侧袋还装着一个面包,馋得还未吃早饭的我垂涎三尺。那小同学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吸着酸奶,看着他吃的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不禁咽了口唾沫。可不知是面包不合他口味,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小同学皱了皱眉头,便将面包随手一扔,若无其事的向前大步走去。我忽然对那小男孩充满了鄙视,心想:你再有钱也不能浪费食物呀!既然买来了,就应该全部吃完。连小学生都如此奢侈、浪费,那这社会……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浪费是令人憎恨的,浪费是糟蹋农民的劳动成果。每个人都应该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爱惜粮食

  中国的古诗文博大精深。从古流传到今数不胜数,无论是三、四岁的毛头小孩还是年过八旬的老人,都能随口吟出几首。

  人们常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用“海内存知己,天崖若比邻。”来表达友谊长久。许多人还以“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古诗短小而且顺口,只要多读几遍就能流利地背诵出来。我们可以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感受到庐山瀑布的一泻千里。能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明白看似平淡无奇的小草,生命力也是如此顽强,就算是野火也不能将它烧尽。

  像此类的诗句非常多,有借景抒情的,也歌颂高尚品格的,也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总之,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却朗朗上口,而且许多哲理也包含其中。想要感受古诗的魅力吗?那快去读《唐诗三百首》吧!

  如果现在的人的米都是自己种的那就不会不在乎米,更不会倒掉米饭。

  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惜粮食吧!

珍惜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何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悯农》,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在我们浪费粮食时,大人就会朗诵起这首诗,提醒我们要节约粮食。

  每当我们浪费粮食时,是否想过碗中的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呢?在我们学校食堂里,同学也常常浪费粮食。食堂有三层楼,每一楼都有两个大桶,一个年级的同学倒掉的饭菜常常装满这两个大桶,学校一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浪费两大桶的饭菜,那一天就浪费了十二大桶饭菜,一年下来要浪费多少桶饭菜啊,足足可以让多少贫困山区的孩子不挨饿啊!

  我们祖先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劳动成果,应该从爱惜一粒米,一根线开始,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吧!

珍惜粮食,节约光荣

  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一天天的提高,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了。吃着香喷喷的米饭,你是否感觉到每一粒米的珍贵。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告诉我们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不挑食,把碗中的米饭都吃光。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全是靠农民伯伯冒着寒冷和炎热辛辛苦苦中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

  我以前也是不节约粮食,后来我是看了一个电视节目,我才知道要节约粮食,节目里放的是一个小孩,他父母已经过世了,留下他一个人,他在路边看见了包子,高兴极了,老板问他有没有钱,他说没有钱,那个老板脸色一下子就黑了。说:“没钱还不快滚。”把那个小孩赶跑了,接着来到了烤鸭店门口,看见那烤鸭直流口水,可那老板连闻都比给他闻,就把他轰出去了,路上,他看见地上有包子,正当用手去那的时候,一只狗把包子抢走了,最后,这个孩子饿死了。看了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了要节约粮食。

  我们是幸福的,不管是吃还是穿我们都不愁的,相比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我们真的很幸福。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粮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珍惜粮食,人人有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相信这首诗谁都能背出来,意思也简单的很,只是总有一些人装作不懂,像这种人,真是不负假文盲这个称号,你会背悯农吗﹖这个问题相信谁听了都会不屑一笑,但还真的有人不懂,接下来,我带你去看看,一粒米的从出生到浪费的哭诉吧!

  大家好,我是一颗小米粒,只可惜我的命运注定要悲惨一生,我可怜的命运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的……那是我还没出生,农民伯伯把我的同类撒到地下当种子,长出了我的妈妈,妈妈每天吸收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渐渐地长大了,农民伯伯起早贪黑的把妈妈们收起来,把她们插到别的地方去,你可别以为这样农民伯伯就能休息了,天气干燥,妈妈们口渴非常,这时农民就用水桶一桶一桶地浇灌,直到妈妈们不口渴了才停。遇上下暴雨,农民伯伯就给妈妈们排水,就算去不了,暴雨也打在农民伯伯的心里。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我也渐渐出现,妈妈们一天一天的成熟了。

  终于我长大了,我看见了农民伯伯的笑脸,我听见了,妈妈所讲的她成长的故事,我和其余的小伙伴们被运到了工厂里,在这里,我脱去了金黄的外衣,被运到了大城市里,可是这里却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美好,在我每一个车轮碾压的前一刻,我想起了农民伯伯的笑脸,想起了妈妈的故事,想起了我在来这里的路上,对这里的憧憬,说真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会受到这样的待遇,我留下了最后一滴眼泪,但那滴眼泪里包含的不只是悲伤,还有许许多多的情感。有不甘,有失望,有怀念。车轮飞驰而过,我,一粒从乡下来到大城市的米粒,我有过兴奋,有过憧憬,有过恐惧,有过哀伤,但是在这一刻全都烟消云散,我心里在死的那一刻,没有任何东西,只有对人类无知的同情,我消失了……

  看过这个小米粒的一生,我也同小米粒一样为那些无知的人感到悲哀,那些人的的确确的错了了,我不知道世上还有多少这样的小米粒,但我希望这种悲剧在世上永久的消失,现在开始,人人开始改变自己的浪费习惯吧。

珍惜粮食,不浪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家都听过这首诗吧,告诉我们要珍惜

  粮食。虽然我们把珍惜粮食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在垃圾桶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些没有吃完的食物,比如说:咬了几口的苹果、喝到一半的矿泉水、吃到

  一半的泡面…….这些难道都不是在浪费我们最珍贵的食物吗

  说来也羞愧,我曾经也浪费过食物。那次,我们一家人正在吃饭,奶奶夹了一块儿肥肉给我,我顿

  时就生气了,说:“奶奶,我不喜欢吃肥肉,我不吃。”说完,我就把那块肥肉用筷子夹到桌面上。这时。

  爷爷忽然训斥我说:“肥肉怎么了?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饭都没得吃,只能吃地瓜,根本吃不饱。你们现

  在有饭吃还挑三拣四的。”爸爸又说:“粮食是很珍贵的,不能浪费,老师没教过你吗?“我顿时羞愧不已。

  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赶紧把那块肥肉夹起来,吃了下去。

  后来妈妈跟我说:“全世界约有13亿人,假如每人浪费一粒米,那就会浪费13亿粒米。”当时我心想:原

  来一个人浪费一粒米,都会造成那么大的损失啊!那我以后可要好好珍惜粮食!从那之后,我每天尽量不浪

  费能吃完的,尽量都吃完。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我们大家一定要珍惜粮食,千万千万不要浪费,那可是我们的农民伯伯辛辛

  苦苦种出来的呢,在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爱粮节粮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所写的《悯农》虽然短小精练,但是意蕴深远,耐人寻味。它告诫我们:颗颗粮食饱含着农民伯伯的血汗,要倍加珍惜。

  每次吃饭,我碗里哪怕只剩一粒米饭,老爸都会对我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小时候如何跟着爷爷踏着露水除草、顶着烈日晒稻、披着星光浇水,然后说上一大堆爱惜粮食的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我在老爸的谆谆教诲下,养成了爱惜粮食的习惯。

  民以食为天,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真正做到“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可又有几人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约呢!更多的人对节约很是不屑,几粒米饭有什么大不了的。或许他们不知道,全世界每年都有超过500万人因饥饿而死,其中大部分是5岁以下的儿童。

  现实生活中更令人痛惜的是,成盘成碗倒掉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我时常看见某些同学很潇洒地将没有吃上几口的饭菜倒入垃圾桶,他们倒掉的不仅是那一盘盘饭菜,更是倒掉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的汗水以及那些在饥饿中挣扎的

  人们的急切期盼。

  有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其中大学生每年倒掉的粮食可养活1000万人,浪费粮食的人可能不知道我国还有1。28亿吃不饱的贫困人口。看到这些数据,我们难道不感到阵阵心寒吗?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的浪费行为感到自责和羞耻吗

  前一段时间,全国掀起了“光盘热”,倡导人们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我们全家总动员,积极地参与了这项行动,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周围的人减少浪费,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

  “光盘”行动中,老爸是我的好榜样。每次吃完饭,老爸的碗底总是最干净的,有时连粘在碗边上的油都被他舔个精光,可谓“比狗啃过的骨头还干净”。在老爸的影响下,我也把碗里的饭菜全都吃干净。每次我们全家在小餐馆吃饭,看着服务员姐姐盯着桌上那像洗过似的盘子发愣时,我总会笑嘻嘻地向服务员姐姐扮个鬼脸,打个“V”的手势,然后高声喊出:“光盘行动,人人参与,耶!”

  马上就要迎来第33个“世界粮食日”了,我想送同学们两句话:“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倒掉的是米饭,流走的是血汗!”

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李绅青年时目睹农民每天做农活缺吃不饱,穿不暖,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来的。这首诗描写了农民种田非常的辛苦的情景。

  农民在骄阳底下干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粮食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也不珍惜粮食。诗的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两句,是写诗人李绅在田野里看见农民扛着锄头,在太阳底下干活,种粮食。由于非常炎热,汗水从农民的脸颊一直不停地流到庄家地里,不禁产生了同情与怜悯之心。

  诗的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意思是:有谁知道人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这是一个反问句,通过这个反问句,诗人强烈地表达了痛恨不珍惜粮食的人,同时要求人们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现在农民种地不再那么辛苦了,可是节约粮食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而浪费却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应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诗词的真正含义,在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节约、不浪费,同时它也包含了一个人的素质、品质!

爱粮节粮,杜绝浪费 珍惜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你听过吗?这就是讲我们要爱惜粮食。不能因为你家里粮食多久随便浪费,这样你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粮食。等到你真的需要粮食的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米饭或者其它食物。

  记得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我独自去朋友家玩。过了一会儿,她家吃饭了,我就在门外等她,她拿着饭来找我。

  我对她说:“我们一会儿一起玩捉迷藏吧!”

  “好啊!”

  “你在吃饭,我多给你点时间吧!”

  不一会儿,我就数完了100声,立即跑去找她。当我找到她时,发现她正要把饭倒掉。我连忙阻止到:“喂!别倒!”幸好喊得及时,她没有这么做,我耐心地告诉她:“小红,你倒了这碗饭,就代表浪费了许多粮食,你可别忘了李绅写的那首诗啊!”

  听了我的话,小红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表示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经过这件事后,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粮食的可贵性,这个中午发生的事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时间的名言警句

诗歌朗诵《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