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学的论文题目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名师作文指导-中药名引发的故事

  “人参、大黄、黄芩、黄芪、茯苓、白术、川芎”,这是国标版第八册 练习4 “处处留心”中的七个药材名称。除“人参”外,其他六种,孩子们大都没见过,自然,也读不准它们的名称。课上,孩子们借助拼音,好一会儿才把它们一个个认清了,读准了。事实上,如果不看注音,“川芎”一词我也读不准。汉语是浩瀚的海,即使是3500个常用字,又有多少人是真正掌握的呢

  七个中药名难倒了一班师生,家长朋友们“学识”如何呢?我琢磨着,要不,让孩子们开展一次测试,就用这七个名称,考考自己的父母?从一定意义上说,多给孩子创造一点机会,让孩子多一些角色体验,这也是老师的责任。

  于是,放学前,我征求孩子们的意见:“想当小考官不?”

  “考谁?”孩子们颇感兴趣。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想考谁就考谁。”我说,“测试内容就是今天学的七个药材名称,看他们认识不认识。”

  这个好玩!孩子们兴致勃勃——

  “我妈老说我学习不认真,水平不高,今天让我见识见识她的水平,哈!”

  “我让我爸爸读,他的平翘舌音从来分不清!”

  “我来个高难度的,给中药名注拼音!虽然我妈一向自诩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但她出校门那么多年了,估计也早还给老师了吧!”

  …………

  看来,再乖的孩子,让他们出馊主意“刁难”父母,都是“智慧”无穷的。

  点了这“星星之火”,余下的我就不管了。试卷自己出,考生自己选,形式自己定,有自由才有智慧,就让这火“燎原”去吧。

  第二天,设计得五花八门的试卷首先赢得了大家快乐的笑声。一张张精心设计的试卷,一个小小的图案,一句轻轻的提醒,一点小小的要求,是不是在悄悄地告诉我们:孩子们眼里的试卷,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温馨、快乐、有趣的吧。来看看这两张试卷吧,多逗!

  测试的故事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首先是招考工作遇到了困难——

  做完作业,我闯入书房,掏出试卷,放在书桌上说:“老实点,考吧。”

  老妈瞟了一下试卷:“不干!”继续津津有味地玩着“植物大战僵尸”。

  我一插腰,冷冷地说:“你不干,可以。明天你到学校去跟潘老师交代一下吧。”

  “什么,潘老师?”一物降一物,老妈向来对潘老师的话言听计从,这下,傻眼了。

  “是潘老师让我们回来考你们的!你不考,那我走了啊。”我抖抖试卷,佯装要离开。

  老妈急了,一把抢过试卷,深情地望了一眼,又回头耍赖说:“你把态度分30分全给我,我就考。”

  “嗯——”我思索了一下,“好吧!”

  老妈一听,立刻喜笑颜开,关闭电脑,抓起黑笔,投入考试。(吕培源)

  还有更“赖皮”的——

  我闪进了书房。老爸正玩得不亦乐乎,冷不丁看见我,吓了一大跳,极不高兴地说:“快点去做作业!”

  “这是老师布置的,你就配合一下,考考吧!”我赔着笑脸,把试卷放在他面前。老爸愣了一下,我趁机关上电脑,把爸爸从座位上拽了起来,拖到了房间,锁上房门,把他按在了书桌前说:“考吧考吧,活到老学到老……”

  老爸颇为不悦,站起身准备突围。

  “爸!”

  “考你妈去!”

  “妈妈加班!”

  “那……你发誓这个月不跟我抢电脑。”

  我除了答应,还能怎么着?我爸是很“剽悍”的,不答应他,拒考也是极有可能的。(居芝荟)

  当然,也有优秀考生:“考试?好啊!”老爸立刻坐到书桌前,捏起笔,专心致志地看起试卷来。他的眼睛睁得好大好圆哦,嘴里还轻轻地念着:‘给下列汉字注上拼音。哦,我试试。’”听着洪思徐的讲述,孩子们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小妞一脸自豪。

  测试过程中的故事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家长朋友们“被考试”的情形各具特色——有的父母共同“被考”,还不得已 “被互相竞争”,结果上阵两个,落败一双;有的独挑大梁,却遭遇考官一对,只得低眉顺目……

  当然,为了考试成绩漂亮些,家长们的应考方式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苦思冥想,有的连蒙带猜……这些都属于“老实型”的,那窘相,“我见犹怜”啊——

  老爸只好叹了口气,继续做,可这题似乎很难,他把笔放在嘴里,盯着题目,津津有味地咬起笔头来,还“咯噔咯噔”的,似乎味道很不错,原来他也爱咬笔头,他在纸上乱画,用手指头不停地敲桌子,两条腿晃来晃去,站起身,来回在屋里走。后来,他又坐在试卷前抽起了烟。爸爸的坏习惯比起我来,可多多了。最后,他实在做不出来了,只好极其痛苦地把试卷交给我。

  我拿起试卷,刚批,就发现这个学生连名字都忘了写。难怪老爸小时候总是考倒数第几呢!”(居芝荟)

  后面的题一一做完后,他回到了那一题,用温和而哀求的目光和我对视了一眼。

  那目光太“深情”了,我的鸡皮疙瘩落了一地,急忙说:“别问我,我可不知道,不知道……”

  “求求你了,在你妈眼里我是聪明绝顶的男子汉,被她知道我连这小题目都不会,我的脸……唉!

  “别说了,我是不会告诉你答案的!”

  爸爸嘟着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足够杀死一只老鼠,他继续想,可怎么也想不出来。“……”他嘴里嘀咕着什么,胖胖的手指在“黄岑”上点着,点着,似乎这样能点出答案来。最后,他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在“黄岑”上写了“huang jing”,然后双手捧起了试卷,交到了我的手里。”(吴晔)

  “狡猾型”的家长考试故事就更多啦!有的“死皮赖脸”地哀求孩子告知答案,有的用长辈的威严逼问答案,甚至不惜重金诱惑——

  妈妈大约从我的笑声中知道自己错了,便开始使招。她对我冷笑了一声,然后威胁我道:“陆墨涵,给我过来!快告诉我答案!否则,哼哼,就别怪我手下无情!”

  我看了她一眼,严厉地说:“休得无礼,我是你老师!”

  妈妈不管,继续说她的:“真是老虎不发威,把我当病猫!”说着,还摩拳擦掌起来,我在一边不作理睬。妈妈见这招失策,又跟我玩起了诱惑:“宝宝,你告诉我一个,我就送你一份大礼,好不好呀?”我一扭头,拒绝回应。

  老妈见我态度坚决,一下子没了辙,似乎又有点恼羞成怒,蒙头乱写一通,然后气咻咻地交了卷。我一看试卷,老妈才对了一个,得10分,赏她30分态度分,总分40分。

  我罚她把语文书上读音读十遍,又抄写了两遍,直到背得滚瓜烂熟了才罢休。(陆墨涵)

  有的背着孩子上网、查手机、查词典,还“无理搅三分”——

  我打开书包,准备做作业。这时,一阵清晰的点鼠标的声音从隔壁传来,我有点不放心:“妈!”

  “做作业!别管我!”妈妈大叫。

  算了,看她能怎么样。再说,考试不作弊,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我飞快地做完作业,冲进电脑房。妈妈正悠闲地看书呢!我开始认真地批改妈妈的卷子:rèn shēn,yes; dài huáng,对;huáng qín,ok; huáng qí,嗯;fú líng,right; bái zhú,这她也会?chuān xiōng,哇,厉害!学识太渊博了,我得好好表扬一下妈妈!可是,我突然发现卷子下方有几行字,妈妈工工整整地写着:芨芨草:jī jī cǎo;茳芏:jiāng dù……难道……我把目光转移到电脑上,屏幕上,果然清清楚楚地显示着:人参rèn shēn……显然,妈妈作弊了!

  我毫不留情地在纸上打了个大大的叉,气愤地在得分栏中写上一个大大的鸭蛋。这时,妈妈转过头来,看了看试卷,惊讶地指着大鸭蛋,问:“不是全对吗?怎么变成了0分?”

  “我还要问你呢,怎么作弊了?”我指了指电脑,一脸严肃。

  “我……我怎么错啦?成人么,都是开卷考试的呀,只有你小学生才是闭卷考试的!”妈妈毫无羞愧之意,理不直气壮,看她叉着腰,嘟着嘴,就像个小孩子似的嚷嚷道,“我还在下边写了另外几个药名,帮你丰富了知识呢!”

  哼,哪有这样对待考官的?这样的考生真难缠!(朱梦茜)

  测试结束,有的孩子让家长写下了测试感想:“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原来自己平时念的都是错的,不踏实要不得啊,看来我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董雨齐妈妈)

  “‘活到老,学到老’,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要好好做个有心人,加强学习,不然笑话就闹大啦。”(蔡盈盈妈妈)

  这些考后感言,课堂上读一读,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引导。

  孩子们热火朝天地交流着,我饶有兴致地聆听着,询问着,没有一般习作指导的刻意而为,一切自然而随意,就像一曲和鸣,悠然响起。随后,理一理思路,孩子们便兴致勃勃地写起来了,就像汩汩清泉,在笔尖流淌。

  是什么让孩子情感喷发,文思如涌?是充满情趣的体验,是真实自然的生活!难读的中药名,快乐的小测试,赠给了孩子一支生花妙笔。而这,只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带领孩子们用心发现;只需要我们留一份童真,行走在孩子们的心田。

关于中药学的论文题目

弥漫着的中药香作文

  人活一世,正如棋谱上所说,“一步错,步步错”。当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歪后,剩下的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拼凑得完整。

  当我们呀呀学语时,有人一个拼音一个拼音教我们;当我们开始吃饭时,有人一勺一勺往我们嘴里送;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有人在前面牵,有人在后面保护,可当全部事情都落到我们一个人身上时,就全都乱了套,庆幸的是,我在扣第一粒扣子时,犹豫了很久终于扣对。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午后的太阳似乎把树叶烤得滋滋响,我烦燥地听着窗外蝉的叫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苦涩。

  奶奶在煎药,浓烈的中药味道使人喘不过气,我再三要求她灭掉火时,奶奶拿出一个碗,往里面倒入黑色的中药,我不满的捏起鼻子,可奶奶三下两下就把一大碗药喝得精光,额头上泛起一层细细的汗珠。

  “奶奶,不苦吗?”我终于忍不住问道,奶奶微笑着摇了摇头,“怎么可能不苦呢?闻着就涩。”奶奶答道:“孩子,什么事情都有个过程,可能是因为经历的多了,所以也就没有多苦了。”见我似懂非懂,奶奶又说道:“凡事都会有‘苦尽甘来’的道理,就叫做毅力,只要咬着牙,有什么苦是不能熬过去的?”我恍然大悟,奶奶在教给我“坚持”二字,是啊,什么能比得过坚持的力量呢?所以,我也开始学着去接受我所不喜欢的事物,就像800米,它再长,也就三四分钟的事儿,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咬着牙,快一点,再快一点

  我开始慢慢长大,慢慢磨灭我的任性和不懂事,我想坚持、坚持到成为一个大人,成为一个不一样的大人。

  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必须扣好,就像房子的地基,基础好了才谈得上发展,所以,我们都应该学会坚持,学会在困难中发芽、成长、开花、结果。

  现在,我仍清晰的记得那个夏日的午后,阳光照耀着大地。奶奶的微笑、弥漫在空气中的药香仍令我无比陶醉!

中药复称,称出诚信与安全作文

  如果您配过中药,相信对配方过程一定记忆深刻。从接方窗口把中药处方递进去,换一张对单,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而这个等候过程绝对是考验耐心的过程,大家全集中在差不多的时间采配方,客人多了,等候的时间肯定就长。从窗口看进去,见厚厚的一摞处方排着队,药匣不停开合,药剂师手持小秤抓药,秤完总量后,然后按照帖数,药材均分到每一帖中。

  中医讲究的“辨症施治”,用药的准确性。中药的每味药的分量则通常以克为单位,各味药用于临床.根据患者的身体强弱,年龄的不同等,在用量用法上各有差异。名医看病,为斟酌一味药的用量,费尽心思,精确到厘、分。中医有“细辛不过钱”(1钱以3克计)的医训。现代医学认为细辛超量服用容易导致中毒,甚则可危及生命。故自古以采对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剂量更是严格要求。一张小小的处方凝聚着中医师的心血,如果配药分量走样,不但使医生的心思白化,医疗质量无从谈起,更使患者的健康得不到保障。

  可千万别小看这分药的程序,由于目前分药还是全手工操作,最容易出问题的也就在分药这个环节。在有些药房,中药辨认配方部为了应付超负荷的处方量,在实际工作中“以手代称”、“天女散花”。加上校对不严,致使缺味漏配,称量不准,分包不匀,使药味剂量差异超过规定标准情况严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接到的投诉中,有关中药称量不匀.汤药味淡而无味等涉嫌中药配方质量的问题正明显上升。以“天女散花”替代“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后果是,有的配药剂量误差最大的居然达到了39%1根据执业药师法的有关规定,中药饮片配方原则是“等量递减,逐剂复戥”,总剂量误差控制在2%之内,分剂量误差则控制在5%之内。

  中医与中药是一个医与药的临床配合关系,自古以来,中医中药唇齿相依,医家辨证施治妙手遣方,药工按规范加工炮制饮片,遵方瞩配好药。如果两者不能协调配合,方虽妙药不灵,纵是华佗也无能。过去一走近药铺就可听到铜臼捣药、碾药槽碾药的声音,药工配完药时边点核边呼出药名的响亮声音,这一景象早已不见了。据了解,历代相传的数十种加工炮制方法,现在不少药店都已经遗弃。中国是中药大国却不是中药强国,和别的国家相比目前我们也许在硬件设备、技术水平上短时期无法逾越,但是如果我们配药只能“天女散花”、“毛估估”的话,贻误病情不说,要实现中药强国根本是无从谈起。

  而在药店里设置公平称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由于复核中药不但需要辨认药材更需精细衡器,而普通消费者由于学识。条件所限,要求顾客粗通药理,自备小秤逐剂复核,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如果等服药后不见好转甚至病情加重才发现药方货不对板,才想到去复核药方,而这时往往为时已晚,也容易陷入纠纷。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安排专人为顾客复称,从成本上看是增加了人手和成本开支,可如果算大帐还是十分值得的。在很多同行还在“天女散花”的时候,我们店设置了公平称这个行动本身就表明了一种严格为顾客用药安全负责和保证配方质量的态度。既是对顾客是一种承诺和保证,对员工也是鞭策和警醒,一杆公平称,称出的绝对是诚信与安全。中药复称,称出诚信与安全。

中药的味道作文

  中药的味道,当然是苦的啦。可是,我却从中药的苦味中,尝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最近,由于晚上睡觉时把被子踢开了,我患了严重的感冒。西药吃了几天后,我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妈妈就到医院给我开了一副中药。

  第一天,我刚喝了一口,真苦啊!怪不得人们都说中药苦,还真是名不虚传。再看看还剩下一大碗的中药,心情顿时暗了下来……最后,我悄悄地把中药倒了。

  第二天,因为我把中药倒掉的事情败露了,妈妈就派爸爸来监督我。同样尝了一口,但此时已经没有上次那么苦了,可是望着碗中的中药,我还是不敢喝。我犹豫了许久,终于鼓足了勇气,大吼了一声:“我豁出去了!”一口气把它喝完,那苦味久久回荡在舌间。

  第三天,我有了经验,想都没想就把一大碗药喝了下去,因为我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后来,我已经习惯了中药的苦。

  今天喝药,我突发奇想,我要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喝,去品尝一下中药的味道。当药喝到一半时,我若有若无地感到,这药中似乎有股甜味。

  人生何尝不像喝药呢?有的人遇到困难时,害怕吃苦,胆怯了,退缩了,于是度过一个毫无意义的人生;还有一种人,敢于面对人生,品味人生的苦,并且从苦中体味到了甜,他们自然成功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就是我吃中药时尝到的特别味道。

神奇的中药小学作文

  好长一段时间里,我的肠胃非常不好,经常肚子疼、口臭、打嗝、拉肚子,还没有食欲,一点也不想吃东西。吃了好多西药也不见效果,所以我总是愁眉苦脸的样子。于是,爸爸妈妈就给我找了一个很有名的老中医,专治儿童病,要给我找找病根。

  笫二天早晨,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医院里,老中医给我把了把脉,观察了我的舌苔,然后详细地询问了我的病情,还给我开了八服中药。我看着那些中药稀奇古怪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医生还嘱咐我平时不能吃雪糕、甜食,要吃有营养的食物,不想吃也得吃。还有,每天必须按时吃中药,于是我就把这些话牢记在心。

  由于我是第一次喝中药,感觉药非常苦。我心里一直在想:这药怎么这么难喝呀,算了吧。可是治病的欲望在催促我:喝了吧,它能治好你的病。于是我慢慢地喝完了,接着赶紧喝了口水,这才感觉好了些。

  到了第二天,由于我习惯喝中药了,所以也不怕苦了。我使劲地深吸一·口气,勇敢地咕咚咕咚地往下喝,我紧闭着眼睛,终于喝完了,现在我已经感觉不到苦了!太高兴了,喝中药对我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

  果然,喝了两个星期,我的胃终于治好了,我现在一见到东西就想吃,而且胃口火开。特别是我的嘴巴不臭了,有时还发出香喷喷的味道呢。

  通过这次看中医,让我懂得了我国中药的神秘与神奇。我知道了中医看病是通过望闻问切来给人开方下药的,我还懂得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药虽苦,但能治好人的病,正确的批评虽不好听,但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

  我爱神奇的中药。

中草药文化

  中草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长河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次的科技节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非常荣幸地来到了海宁卫校参观。

  首先,我们来到中草药标本馆中,这里有数不胜数的中草药。刚走进标本馆,一股草药味迎面扑来。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尽是中草药,用浸泡和炮制两种方式存放着。突然,我看到了一些开花处是蓝色的植物。走近一看,原来这植物叫延胡索,可以活血、行气、止痛、治跌扑肿痛。我不禁感叹道:“仅一种植物就有这么多的功效啊!”我还看见了忍冬。“忍冬是什么东西?”我产生了疑惑。看简介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忍冬就是常喝的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

  功效。这里除了植物,还有动物。原来动物身上也有宝,如:鹿身上的鹿茸可以强健筋骨,虎的骨头泡的酒可治风湿、关节炎,牛体内的牛黄可以降火。

  接着,我们还在百草园中,看见了一丛丛薄荷。听说可以尝,我便摘下一片薄荷叶,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十分清爽。放进嘴中含着,一股又冰又清凉的味道顿时溢满了嘴巴,深吸一口气,顿时感到神清气爽。一片普普通通的叶子把我们的暑气都消散了。

  在这里,我认识了浙八味:忍冬、白木、杭白菊、浙贝母、延胡索、温郁金、麦冬、玄参。我国的中草药散布各地,光是浙江,就有几百种。在中国,还有许多中草药等着人们去发现。

  中草药,真是我们身边的宝贝!

以中药为的作文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即使那是在远古时代,还是古老的传说,但他的确为人们找到了具有价值的植物——中药。

  从远古部落成立开端,中药便已产生,它似乎已成为我国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了。

  说到中药,不少人会联想到巨著《本草纲目》上面记载了许多功效的多种草药,是中药界的传奇,神话。

  我对中药感兴趣是由于它们的名字。每每看到泽漆,苏叶,艾草,一品红,白苏,马蹄莲,便有一种莫名的欣喜,究是怎样的东西,才会有如此美妙的名字。可等到真正接触到的那天才知道它只能是药,没有多大的观赏价值。

  那时还很小,常常因“爱美之心”而去改变对一种东西的喜爱,于是没有多久便败下阵来。

  而又在懂事之后,拿着《中药大全解读》翻上一翻,便又觉得兴趣来了。我想摸摸图上画着的,看似微小却又有很大作用的小东西,于是我拿起背篓,打算进山里实地考察一番。凭着多次查阅后的记忆,开始与地上的小可爱们打起了交流。它们有特殊的味道,却也没有煎熟后的清苦。我有了大胆的尝试,能尝一尝吗?当牙齿开始轻微咀嚼,我的味蕾便开始感受到了苦涩,我不打算放弃,直至舌头变为浓厚的绿色时,还傻笑着说好苦。

  无疑的,我爱上了中药,因为它让我变得单纯起来,因为它的清苦 为中国的历史,也为我的生命划过一道亮丽的笑颜。

  长期喝中药的人,被我们称为药罐子,那也就是熬制中药离不开药罐。那不是现在的金属具器,而是中药有着一样的故土。从前是中药生长在泥土里,如今要用做药剂,依旧是被药罐融化翻滚,最终还是归了根。因为中药是中华的文化,最终也会归根中华的。

  “年纪尚轻却做着老年人的事”事周围的人对我的评价。我从来都是笑笑了之,因为我也没必要与一群啥也不懂的人说理由。是时过境迁,社会已然成为这样了?年轻人热爱中医,喜欢中药就是老成。我从来不这样认为,我喜欢中药生长的生机盎然,我留念中药带给我的乡土气息,我幻想着中药凭借大自然的力量将人治愈。它并不令我更加老成,反而激荡起内心的热血。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入中,已经有许多人不相信中药,甚至认为那是过家家,漫长的疗程,微薄的效果耗财又耗力,这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当外国人不断在中药这版块下功夫努力专研时,中国人却在那羡慕别人的高超技术,早已忘了本,是你们的“激情”冲走了中药,折断了它原本的根。

  我曾在家里看到过十分古老的草药医术,家里人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只是年代久远一些,字迹,图样已不清楚,想着去网上一翻,竟也是未知。我很震惊,但也不知该说什么,是怪我太过深究,还是怪人们没有保护好这些书。也许不止这些,于我而言,都是未知。

  我之前总想透过书,想要拿出书里那株清热解毒,微甜的板蓝根。它是那么的常见,却又给了我距离感,我想把它捧在手心里,细细端详着,感受着它的力量,来自整个中华。

  你来自历史深处,归根于哪儿?我替你寻找。

  数千年后,你一跃,跃进文化的怀抱,你身后眼里有着中药倒影的少女真诚的笑着。

关于中药的作文

  阵阵药香扑鼻而来,我坐在餐桌前,跃跃欲试地望着面前的中药。

  这中药呈浅棕色,药色剔透,如一块浅褐色的玉。我吞了一口口水,想起王大夫所言:“放心,你的药是甜的。”我双手合十——但愿王大夫没有忽悠我。

  我又咽了一口口水,迫不及待地端起碗来,猛吞了一大口。

  中药触及味蕾,先是一股浓浓的酸味,紧接着便是一阵酸苦,最后,竟隐隐生出腐臭之感,对着我的舌根就是一顿刺激。我强忍不适将药吞进肚里,马上,胃里便翻江倒海。我干呕几声,顿时觉得正身在臭味熏天的垃圾堆,又仿佛在浓烟滚滚的厨房。

  我缓了一会儿,心想:良药苦口利于病嘛!我一咬牙,端起碗来就是一通猛灌……

  中药刚刚见底,我便开始大呕特吐,不知道是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派头,反正我是感觉自己的末日已经来临……

  只分分钟功夫,我已经奄奄一息,就差把昨天的早饭呕出来了……这药能不能调理脾胃我不知道,但我算是明白了,它绝对是个“呕吐神器”!无论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只需一口,秒秒钟给你全呕出来!

  无论“呕吐神器”是否无愧于它的名号,让人佩服之至,只要一想到还要忍受六天半的折磨,我就不寒而栗……

  还望“呕吐神器”大哥手下留情,放小女子一条生路吧!

我学会了称中药

  虽然我只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今年才十岁,但年幼的我继承了爸爸好学的特点,遇到感兴趣的事,非要弄透彻才罢休。

  我的爸爸妈妈都在中医院工作。今天放学后,我到医院找妈妈。看到中药房有一位叔叔在称中药。我觉得很有意思,很想学,就问叔叔说:“李叔叔,可以教我称中药吗?”李叔叔说:“这个工作很麻烦,会把衣服弄脏的,你不怕挨爸爸妈妈骂吗?”可我一定要学,一直央求李叔叔,弄得李叔叔没有办法,只好答应。

  开始称中药了!李叔叔先教我怎样拿秤、认秤,又教我认处方、称药,最后教我怎样包材料。我并不熟悉秤杆上的“星星点点”认了好多次也没认准,拿秤的动作也并不协调,总觉得很别扭,李叔叔认真耐心地教我,渐渐地,我的动作就熟练了起来。

  中药房里的药材真多啊,它们有花有叶,有根有茎,还有许多矿物等,有数百种,我得一种一种记住它们的样子,这样才能提高称药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李叔叔告诉我,称中药是一项又脏又累还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容不得半点儿差错,否则会耽误病人的病情。

  在李叔叔的指导下,一副副中药在我手中称了出来,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合格的医生,真是太高兴了。

中药资源学

  ②中药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

  ③中药资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④道地药材研究和定向培育

  ⑤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新资源开发

  ⑥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应用

  ⑦中药资源的科学管理

  2.试述17个国家批准建立的全国性中药材专业市场。

  安徽毫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河南省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成都市荷花池药材专业市场;河北省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江西樟树中药材市场;广州市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山东鄄城县舜王城药材市场;重庆市解放路药材专业市场;哈尔滨三棵树药材专业市场;兰州市黄河中药材专业市场;西安万寿路中药材专业市场;湖北省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湖南岳阳花板桥中药材市场;湖南省邵东县药材专业市场;广西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广东省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昆明菊花园中药材专业市场

  3.试述中药资源的保护策略

  ①开展资源普查与科学评价

  ②完善和健全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机构

  ③广泛宣传和加强执法,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④合理开发利用:

  ⑤加强药用植物物种保护,完善自然保护区和种质资源库的建设

  ⑥寻找稀有濒危中药材的代替品:

  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4.论述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四大原则以及可以综合开发利用的产品类型。

  四大原则:①资源保护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②资源的充分利用原则

  ③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遵循中药资源区域分布规律的原则

  可以综合开发利用的产品类型:

  ①非中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中药保健食品的开发,中药化妆品的开发,中药香料和色素开发,中药天然农药开发,中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开发。

  ②非传统药用部位的利用:如酸枣,果实可制成果茶、果酱和用于酿酒,种仁为中药材“酸枣仁”,树叶可用于提取芦丁、或作茶叶,果核可制活性炭,酸枣树是优良的固沙和薪柴植物。人参茎叶可制成人参茶,人参花制成参花精,人参果制成冲剂和参果酒等,经综合利用后,人参全株各部分均可开发成产品,大大提高经济价值。

  ③生产废物利用:大多数中药渣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油、挥发油等,可回收利用。

  5.试述“中药新资源”的概念及其可能的寻找和开发技术途径。

  “中药新资源”的概念:指新发现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用物质是人们通过一定手段获得的,不经过化学修饰面可应用于临床或作为制药原料

  可能的寻找和开发技术途径

  ①利用本草与方书文献:如翻阅《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新修本草》等。

  ②挖掘整理民间民族医药:如藏族、蒙古族的《四部医典》、《蒙医医典》、《藏药志》等著作都记载了一些独特的药材和理论体系。

  ③扩大药用部位:目前我国中药资源的利用往往只是使用动植物某一部位或某几个部位,其余弃之不用,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④从海洋药物资源发现新药源

  6.论述中药资源开发的原则和内容

  中药资源开发的原则

  ①资源保护和货源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②资源的充分利用原则

  ③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遵循中药资源区域分布规律的原则

  中药资源开发的内容

  ⑤中药新药的开发

  ⑥传统中药资源的再开发与综合利用

  7.试述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增强民众保护意识,以法为本,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②保护、修复中药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奠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③利用现代农业技术促进中药货源可持续利用

  ④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促进中药资汉可持续利用

  ⑤挖堀新的药用资源成药用部位,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⑥矿物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歌颂白衣天使的诗歌

我对中药学的认识3000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