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得最惨的革命烈士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缅怀先烈—向革命烈士致敬

  今天,我们来到了八宝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刚下车,就有一种庄严和沉重的心情。接着,我们人手里拿着一朵洁白的菊花,我接过花,跟着队伍前进。

  我们来到了任弼时的墓前,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情使我很沉重,因为,他为共产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仪式开始了,首先,先是主持人讲话,主持人说:“请同学们默哀一分钟!”。我低下头,看着手里那美丽而圣洁的菊花,仿佛就像一只洁白的和平鸽,没有一丝杂质,和灰尘。它象征着和平。默哀结束了,接着蒋老师开始带我们宣誓:要为人民服务……,我的心情澎湃似大海,感慨万分。该我们去献花了,我们排着队,来到任弼时的墓前,默默地将那朵洁白的菊花献给了任弼时,望着那一朵朵菊花,我不禁感慨:我们要永远记住那些革命烈士,向他们致敬。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了各种烈士的墓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舍的墓碑,听解说员王老师讲到:老舍是在革命时期投江而死的,在他墓碑里放着:他的笔,纸,眼镜和一包茉莉花茶。而在他的墓碑上刻得是他的夫人为他弄的花……

  我看着胸前的红领巾,心想:这条红领巾是战士们付出的心血,我们应该珍惜它,也要珍惜它换来的新中国,时刻记住自己是中国人、少先队员。戴上红领巾,就要遵守规矩,所以我们要缅怀先烈——向革命烈士致敬!

  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及所有,未经授权杜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你好的文章,可以点击【投稿】,让大家看到你的作品,同时也有稿费可以拿,快来投稿吧!你还可以加入投稿交流群:51873550,结交更多喜欢文字的朋友。欢迎你来。

死得最惨的革命烈士

纪念革命烈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天空下着小雨。学校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我们走上台阶,看着这高耸入云的烈士碑,我们心中不禁一阵激动:终于可以亲自见到烈士碑了。

  宣誓仪式上,同学和老师和老师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高举旗帜,沿着他们没有走完的路奋勇向前,让星星火炬代代相传。练好本领,增强素质,为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强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举着少先队队旗,来到老营革命烈士陵园,师生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向革命先烈门献上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少先队员们面对鲜红的队旗,进行了集体宣誓:“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誓词在烈士纪念碑前久久地回荡……

  接着同学们讨论了关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a建设国家的栋梁。

关于革命烈士的作文

  一提到清明节,我就会想起大诗人杜牧的一首诗: 清明 。诗中提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正好印上了杜牧的诗句,一大早就下起淅沥沥的小雨,到中午,雨停了,我们去雨花台革命烈士馆参观。

  在馆中,人们来来往往,表情严肃。我和妈妈仔仔细细瞻仰每一位烈士遗像,突然,我眼前一亮,对妈妈大喊:“妈妈,快来看,这里有我们的老乡。”妈妈闻声赶来,说:“是夏雨初,我给你讲讲他的革命事迹吧。”

  “夏雨初烈士是安徽省郎溪县毕桥镇人,年轻在北京上大学时,就接受了救国救民的马列主义思想,并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之后,担任中央特派员到南京组织地下党工作,受组织派遣又回家乡组织郎广农民暴动,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他受尽敌人各种酷刑,但他始终没有说出一点我党的秘密,最后,被反动派杀害于雨花台,年仅二十八岁”接着妈妈清了清嗓子又对我说,“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还珍藏着他的眼镜,我们去看看吧!”

  在烈士遗像前,我久久伫立,想想现在我们社会安定、和谐、稳定,全都是这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得呀!我长大也要为社会出一份力,为祖国争光!

  尽管今天下着小雨,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我和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妈妈告诉我这些烈士为了祖国的解放而牺牲了自己,虽然死了但是死的光荣。纪念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爸爸说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就是烈士为革命牺牲的光辉事迹、伟大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现在我们生活得很幸福,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作出贡献。

2017纪念革命先烈的作文

  今天,我和朋友一同来到烈士陵园,来纪念革命烈士。

  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那上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苍劲有力的字异常灿烂夺目。想起当年外国人烧毁了我们中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想起当年飞夺卢定桥的惊心动魄;想起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跋涉;想起当年南昌起义所经历的沧桑……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一个个地在我的眼前浮现,我不禁肃然起敬。

  站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下,耳畔响起了雄浑激昂的国歌时,我们不会忘记炮火纷飞的年代,不会忘记烈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不会忘记侵略者们的烧杀抢掠,更不会忘记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血与泪的历史。

  我顺着石阶向上走,来到了革命烈士陈列馆。走进陈列馆,只见橱窗中保存着烈士曾经使用过的步枪、手枪、大刀、土炮等武器;茶杯、毛巾、油灯、草鞋等生活用品。洁白的墙壁上挂着烈士的遗像,在遗像的下方,记载着烈士的简历及英雄事迹。看着烈士的遗物,瞻仰着烈士的遗容,读着烈士们的事迹,我心朝起伏,眼前浮现当年烈士攻城的情景:两个战士拿梯子,几位战士掩护,就成了一支攻城小分队,第一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失败了,但他们抓紧时间,趁敌人补充弹药是冲了上去,爬上城墙,与敌人厮杀,顿时,战场上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呐喊声,所有战士冲上前……

  走出陈列馆。我仰望蓝天,俯看大地,想起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领悟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多少烈士们的牺牲换来的!

  烈士们,喜看今朝,我们不仅成功收复了澳门和香港,还在为台湾的回归努力着;我们的“神五”、“神六”在太空中翱翔。如今,我们的祖国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烈士们,你们安息吧!我们将会永远怀念你们。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动乱,组织了数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蒋xx、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杨靖宇和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等,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于1927年11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建中共确山县委,并成立了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他们曾与强大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反动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汝南县马乡、南至信阳明港、西至确山县城、北至驿城区水屯纵横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杨靖宇和战友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信阳四望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力量。

  1928年底,杨靖宇以中共河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使用张贯一的化名,先后到信阳、洛阳、开封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从不畏惧,对党的事业坚贞不屈,多次被党营救出狱。1929年7月,杨靖宇被党中央由上海调往东北从事党的工作。

  他在东北期间,先后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委书记、中共满州省委代理军委书记。1932年11月,他开始使用杨靖宇的化名,让中共满洲省委派往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先后担任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和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这里,杨靖宇领导军民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业绩,有力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充分表现了他忠贞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1934年,杨靖宇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7年12月,他又被党中央确定为中共七大筹备委员会中25个委员之一。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只身同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缅怀革命先烈作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那么,怎样才算死得“重于泰山”呢?刘胡兰用她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这句话的含义。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后,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在敌连长“怕不怕”的逼问下,她镇定地问:“我怎个死法?”,并还让敌人“不许残害群众”。她从容地走近铡刀,英勇就义,年仅十五岁。

  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在自己美好的花季,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宁死不屈,英勇就义,这是何等伟大啊!怪不得毛主席会亲笔为她写下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像刘胡兰这样,为祖国和人民而牺牲的人,他们的死,不正是比泰山海中的吗?我们现在能生活在和平、繁荣的世界里,能过上美好,幸福的人字,不正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一样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那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吗?……

  革命先烈们,我想对你们说:你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了我们幸福的现在,你们的死,正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我们一定会继承你们的光荣传统,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革命先烈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临了。巍巍惠山,在垂首致意,滔滔运河,在含泪呜咽。在这举国同悲,缅怀先贤的时节,我们分外怀念那些为国家献身,为革命流血的战士们。

  喝水不忘掘井人,我们之所以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爱情、生命换来的。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换来了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换来了人民的幸福安康。

  忘不了林则徐当年的壮举――虎门销烟,他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入侵的的坚定决心;忘不了太平天国运动,是拉开了我国新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撼动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忘不了抗日战争中赵一曼、吉鸿昌等烈士的壮烈牺牲,使我们祖国逃避了灭种灭族的危险;忘不了抗美援朝中邱少云、杨根思的英勇顽强,使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昂起头颅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是革命先烈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我们也要学习他们的献身精神和牺牲精神,把自己的所有的一切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爱我中华,缅怀先烈,让我们一起积极行动吧!

革命烈士

  一些革命烈士,为我国的江山,献出了宝贵生命,如: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程延章 ……

  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改名为刘胡兰村)人, 1932 年 10 月 8 日 诞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出生时父母给她起名 “ 刘富兰 ”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挣扎在苦难与贫困线上的家庭对富裕生活的企盼与追求。然而,在那黑暗笼罩的年代,数不清的苛捐杂税与劳役压得这个家庭连气都喘不过来。父亲刘景谦,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封建地主与富农的残酷压迫剥削下,加上连年的天灾兵祸,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支撑这日渐贫困的家。由于长期的清贫与劳累,生母王变卿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生下其妹爱兰之后,一病不起。刘胡兰 4 岁时,生母就撒手人间,使刘胡兰过早地失去母爱,倍加体尝到了人生的不幸与苦难。

  1937 年7 月7 日 ,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芦沟桥事变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全面开赴抗日前线。文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组织了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不久,八路军来到文水,同人民一道抗战,刘胡兰和云周西村人民一起欢迎子弟兵。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吕梁山麓,救亡浪潮席卷了汾河两岸。 1938 年 4 月中共清(清源县)、太(太原县)、徐(徐沟县)特委文水特别支部成立,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成立,年轻的共产党员顾永田同志担任了第一任县长。 5 月,文水县抗日游击队在离云周西村 25 公里远的大象镇伏击了日本侵略军,战斗结束后,刘胡兰跟父亲一起慰问游击队,祝贺新胜利。

  顾永田是文水县人民爱戴的好县长, 1938 年,他来到云周西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刘胡兰认真听了他的演讲。这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抗日民主村公所,广大人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

  1939 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共产党地下组织,党组织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常给刘胡兰他们讲一些革命的道理,也就在这一年云周西村办起了抗日小学,还未入学的刘胡兰就经常和小伙伴们到学校听唱歌、看游戏。

  1940 年初,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取得了反顽固斗争的伟大胜利,晋绥边区政府也在兴县成立了,抗日形势进一步发展。那时候,八路军经常在云周西村驻扎,他们出操、训练、学习、做群众工作,刘胡兰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常常模仿八路军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晋绥边区和党中央的领导同志经常路过这里,县干部们也经常在云周西村活动,刘胡兰常听他们讲革命故事,迟迟不想离去。伟大的革命时代,深刻地影响着刘胡兰,使刘胡兰在抗日战争的暴风雨中度过了童年时代。

  同年,也就是刘胡兰生母王变卿撒手人间的 4 年后,胡文秀从南胡家堡嫁了过来,成了刘胡兰的继母。勤劳善良的胡文秀一家人和睦相处;特别是对胡兰、爱兰姐妹俩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使幼小的刘胡兰重新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幸福。

  1941 年, 9 岁的刘胡兰上了冬学,开学那天母亲胡文秀在用废纸订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给她写下了 “ 刘胡兰 ”3 个字,将 “ 富 ” 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 “ 胡 ” 字,这一字之差透出了母女间的深情厚意。

  由于连年的战乱,冬学不久就停办了,母亲胡文秀见刘胡兰勤奋好学,便利用在家纺线的机会,用家里盖面缸的石盖片做石板,用石灰块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刘胡兰认字、写字。

  刘胡兰的祖母经常给她和妹妹爱兰讲苦难的家史和村史,父亲刘景谦经常和乡亲们一起去根据地给八路军送粮食、布匹,他常对女儿说: “ 答应下八路军的事,咱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 ”

  在艰苦的日子里,平川坚持斗争的八路军日夜活动在青纱帐里,刘胡兰常随情报员为八路军送干粮,传情报。抗日干部们顽强斗争的精神,给了她深刻的教育。

  1942 年,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长,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

  一天,晋绥专署抗联的米主任,正在云周西村召开干部会,刘胡兰发现日军偷袭,马上报告米主任,使他们安全转移。

  1942 年中共文水县敌后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一天,工委李书记来到云周西村,传达党的指示,刘胡兰听了十分高兴,积极为落实党的政策出力办事,她常随武工队员到敌人据点散传单、贴标语,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就在这时,中共文水县委委员张振晋同志,隐蔽在云周西村,秘密领导这一带的抗日工作。刘胡兰经常受到他们的帮助和教育。

  在艰苦的斗争中,许多优秀党员和革命战士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使刘胡兰深受教育,特别是 15 岁的通讯员王士信、武占魁为掩护区长脱险,壮烈牺牲的情景,更使她永生难忘。

  党的教育,先烈的影响,使刘胡兰更加无畏地在斗争中锻炼成长。这年夏天,刘胡兰和敌工站的刘站长,趁敌人据点唱戏的机会,侦察敌情,顺利完成任务。

  1943 年,日寇为了维护其日益残败的局面,拼命地抢粮抓丁,党领导农民针锋相对,开展了抗粮斗争。有一天,敌人又来抢粮食,刘胡兰机智地把敌人引向破坏抗粮工作的地主家,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1944 年夏天,抗日政府决定除掉汉jian刘子仁(住在保贤村),刘胡兰知道后,经常操心刘子仁的行踪一天,刘胡兰在下地回家的路口,看见刘子仁向保贤村走上,马上报告了区干部,协助武工队处决了汉jian刘子仁。

  1945 年 1 月,文水县工委领导全县万余军民打下了西社据点,夺回粮食 50 多万公斤,刘胡兰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战斗,经受了战火的考验。 5 月,八路军伏击了偷袭云周西村的日本侵略军,在战斗中,刘胡兰和青年们主动上前线为八路军送弹药,救护伤员。

  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1945 年 9 月 1 日 ,八路军打下了文水县城。第二天,文水万余群在县城集会,欢庆胜利,文水县人民掀起了拥军热朝。中秋节,刘胡兰和乡亲们一起慰问八路军。刘胡兰像一颗幼松迎着抗日的烽火茁壮成长起来。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阎锡山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发动了内战。刘胡兰在共产党的培养下,投入了新的战斗。

  10 月,她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 “ 妇女干部训练班 ” 。 “ 妇训班 ” 的生活很苦,担任小组长的刘胡兰,经常帮助值日的同学拾柴、做饭、和同学谈心。

  由于敌人的骚扰, “ 妇训班 ” 曾几次转移,途中,刘胡兰拿文件、背粮食,帮助体弱的学员扛行李。她常常鼓励大家说: “ 八路军打仗死都不怕,咱们还能怕困难,怕困难哪能干革命 ……”

  回村后,刘胡兰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积极组织妇女上冬学,宣传革命道理,带领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看护伤员、学习军事技术、参战支前。 1946 年 5 月,她被调任第五区 “ 抗联 ” 妇女干事。 6 月,光荣地加人中国共产党,为候补党员。当时她才 14 岁。刘胡兰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 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 不久,她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土地改革工作组,回云周西村领导土改运动,正确地执行了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6 年秋天,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 “ 武工队 ” ,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 “ 青纱帐 ” ,隐匿 “ 古墓穴 ” ;配合 “ 武工队 ” 打击敌人,协助 “ 武工队 ” 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悼念革命先烈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将要来到,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它不像其他节日那样热闹非凡,相反的是,清明节很凄惨悲凉。到这时,我们的心情格外沉重。我想,应该去悼念一下我们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了。我们已经走得很远,但不能忘记当初是如何出发的。

  镇江的革命先烈就有多位。有何德仁、徐建刚、孙哲仁、谭振林、张振国等。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赵声赵伯先烈士。赵声秘密传播歌名思想,外联同志,积极策动反清武装斗争。赵声多次策划起义,但皆因种种原因而失败。由于广州两次起义均遭失败,赵声忧愤成疾,与19xx年5月18日在香港病逝。赵伯先烈士用毕生的精力化作推翻封建、开启共和的惊天巨雷,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是谁让我们依偎在祖国的怀抱里的?是伟大的革命先烈!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打造出了一条血染的道路,使生活在现在的我们有了幸福的生活。回首几十年前,革命先烈们是怎样为革命、为共和牺牲的呀!

  革命先烈象一块煤,象一捆柴,象全部身心投入焚烧旧世界通红的炉火!他们让敌人畏惧,使百姓光明。为了革命,为了人民,为了新中国的诞生,革命烈士壮烈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就像蜡烛,燃尽自己的身躯,但是留下的绝不是死灰一堆漫天飞舞,他们留下的是为革命、为中国奋斗的精神。草儿会为革命先烈变得更绿,花儿会为革命先烈开得更红,而我们新中国的年轻一代,将更加茁壮成长。

  如今,我们依偎在你们身旁,心潮激荡,如果你们是晶莹的水珠,正一路歌吟流向大海,那我们是无数颗小水滴,正跟在你们身后,冲破惊涛骇浪;如果你们是银河系的星星,虽陨落了,但还会有无数颗小星星,在银河系放射着自己微弱的光芒,崎岖小路已踏平,金光大道要靠我们开通,理想的风帆已高高扬起,我们会沿着你们的足迹,去踏完你们来不及走完的路。

  今天,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刻苦求学,明天我们将撑起理想的风帆,将改革开放的事业快速驶向共产主义天堂。

  安息吧,敬爱的革命先烈们,郁郁苍松为您们守灵,咚咚春雨为您们吟唱!

生的伟大,死得光荣—革命烈士刘胡兰

  我们都生活在如此幸福快乐的社会中,却不知道这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是多少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而刘胡兰就是这其中之一。1932年10月8日,在这伟大的一天里,刘胡兰诞生了。她从小就在儿童团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了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带给人民的利益。1947年1月12日,敌人将刘胡兰逮捕。

  敌人先将我军六名同志杀害了。敌人想以此威胁刘胡兰投降。没想到刘胡兰痛斥敌人:“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是杀不绝的,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快到了!”就这样她彻底激怒了敌人,把刘胡兰逼到了铡刀下。在“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高呼中刘胡兰的鲜血染红了土地,锋利的铡刀卷了刀刃,刘胡兰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我的眼角湿润了,我的心为之颤动了。我知道我是被刘胡兰的精神打动了。一个年仅19岁的共产党员,在铡刀下从容就义。如果换了我们谁又能做到呢?19岁花一般的年龄,谁又能为祖国,为人民舍弃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革命精神在当今社会又有谁会存在?刘胡兰啊!党的骄傲,人民的英雄!“生的伟大,死得光荣。”,这是毛主席亲笔为刘胡兰题的词。

  没错“生的伟大”刘胡兰生在普通的劳动农人民家庭,当今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农民又从何而来呢?年仅19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毫不动摇,最后在铡刀下从容就义,这种精神多么可贵。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勇气啊!是多么光荣啊!比起刘胡兰的英勇就义,那些在危难关头临阵脱逃的禽兽是多么渺小。

  我们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应该学习刘胡兰崇高的精神。现在就让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报答祖国,报答那些革命烈士的生命,让他们的英灵得以安息。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班长竞选发言稿

个人优秀标兵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