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期刊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学前教育发展心得体会

  《幼儿教育》虽说是一本杂志,但其中的内容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看完每一期的《幼儿教育》,我都深有感触,因为这本书不仅是针对幼儿教育,对家庭、社会、幼儿园、教育都有很好的认识。一本薄薄的杂志有精彩的“方案研析”、真诚的“教养笔记”、甜蜜的“教师书房”、良好的“家园互动”等等,每个内容形式都写的如此深动,尤其是教养笔记,真的能让人受益非浅,也能给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教养笔记”中的一篇文章让我很感动,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图书架旁的碎纸片”,讲述的是老师在教室的图书架上摆了很多新的图书,可是总是发现有书的。破坏,为此老师利用了晨间谈话对孩子进行了爱护图书的教育。可是没过几天还是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孩子们为了折纸飞机玩,于是,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作业纸好方便孩子们折纸飞机。可过了几天,图书封面还是被撕坏了不少,老师再次找出了原因。

  原来孩子们有了纸飞机的需要后,看上去老师已经给予支持但是这种支持还是非常表面和初步的。在孩子们初步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而且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需要。只有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细致的思考,发现幼儿感兴趣的“折飞机”活动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及时提供不同质地、不同小的纸,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班是早期阅读实验班,孩子们在看图书的环节中有很多点跟这里面的孩子很相象,但是我们老师处理的方式却不一样,我们有时候由于心太急而忽略孩子的这些需求,看了这篇教育笔记后确实让我们感触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学前教育研究期刊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题库

  第一章概述

  一、重点名词

  科学科学研究科学方法假设理论科学实验科学观察数学方法科学方法论分析黑箱方法科学性原则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

  2、简述科学的特点。

  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

  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

  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6、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

  7、怎样划分教育科学研究类型

  8、谈谈你对教育科学研究程序的认识。

  三、一般掌握

  1、在研究中有哪些令你困惑的问题

  2、谈你对教育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3、谈谈你对研究方法论层次的理解。

  4、谈谈你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类的看法。

  第二章确定研究课题

  一、重点名词

  人类智慧人际智慧存在智慧四会能力多元智慧可行性原则假设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简单叙述科研问题提出的一般途径。

  2、简单叙述科研问题的一般分类。

  3、简单叙述确定科学研究问题时应该考虑的原则。

  4、试述教育研究选题的一般方法。

  5、为什么说“应试教育”改变和扭曲了教育目标

  6、为什么说“多元智慧的研究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7、试论考试在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

  8、试论当前教育的四大支柱。

  9、简述确定研究问题时的一般原则。

  10、简述未来新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特点。

  三、一般掌握

  1、简单叙述多元智慧的内涵。

  2、多元智慧与传统一元智力相比,有哪些特点。

  3、简述应如何教会学生认知

  4、简单叙述未来新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特点。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结合学生四会能力的培养,选择一个教育研究题目。

  第三章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

  一、重点名词

  取样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操作性定义取样误差样本总体研究设计研究计划随机样本容量内在效度常模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试问研究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试问取样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3、简述研究设计的过程。

  4、简述变量的种类和各自的意义。

  5、试述教育科研设计的作用和方法。

  6、试述操作性定义的必要性。

  7、试述控制无关变量的意义。

  8、影响信度的因素有哪些

  9、试述取样的意义

  10、确定反应变量指标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1、试述控制或规定自变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2、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三、一般掌握

  1、简述制定变量指标的原则。

  2、试比较不同取样方式的优点与不足。

  3、为什么研究设计要考虑研究指标

  第四章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

  一、重点名词

  文献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文摘“外审”“内审”分析维度量化处理平均相互同意度内容分析法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试述文献法的概念和特点。

  2、试述搜集研究文献的渠道。

  3、试述搜集研究文献的主要方式。

  4、试述记录研究文献的方法。

  5、比较内容分析与文献法的异同点。

  6、试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

  7、试述内容分析法的四种设计模式。

  三、一般掌握

  1、文献的种类。

  2、文献法的一般过程。

  3、积累文献的方式。

  4、文献综述的一般形式和结构。

  5、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基本过程。

  第五章调查访问法与问卷法

  一、重点名词

  研究特质行为样本访问法问卷法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在运用调查访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无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3、请简述问卷编制的主要步骤。

  4、现在欲研究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请设计一个结构化的访问提纲。

  三、一般掌握

  1、请简述问卷法的优点与缺点。

  2、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可以在哪些情况下运用访谈调查

  3、请根据有关资料,自编一份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并进行小规模的试测,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完整的结果报告。

  第六章观察法与测验法

  一、重点名词

  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有结构性观察无结构性观察时间取样观察事件取样观察观察策略测验难度区分度常模信度效度观察法测验法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观察过程中要反思哪些问题为什么

  3、对记录的初步整理的任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4、什么是测验,什么是量表,测验和量表之间的关系如何

  5、影响测验对象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6、测验的客观性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7、简单叙述制定常模的一般过程。

  8、评价一个测验的优劣,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9、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有哪些

  三、一般掌握

  1、理论的准备对于观察有什么影响

  2、选择观察的位置要注意什么要求

  3、简单叙述测验在选择题目及编排上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4、对于测验的项目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5、描述一个测验信度的常用指标,比较这些指标之间的差异。

  第七章教育实验法

  一、重点名词

  指导语中介变量控制变量被试变量随机化方法统计控制完全随机化设计区组设计准实验内在效度统计推论效度外在效度因变量自变量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自变量的种类有哪些

  2、对自变量的控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实验中规定操作定义有什么好处

  4、因变量要具备哪些特点

  5、试述控制或规定自变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确定反应变量指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7、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8、影响统计推论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9、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三、一般掌握

  1、一个好的反应指标应具备哪些条件

  2、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各有什么优缺点

  3、完全随机化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有何异同

  4、对部分被变量和暂时被试变量应如何控制

  5、对环境变量和部分被变量应如何控制

  第八章行动研究法

  一、重点名词

  行动研究备忘录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行动研究的意义有哪些

  2、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异同。

  三、一般掌握

  1、行动研究中的研究日志有什么作用

  2、行动研究的特征有哪些

  第九章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一、重点名词

  自由度零相关差异量数集中量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次数分布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方差和标准差的优点、缺点是什么

  2、算术平均数的优点、缺点是什么

  3、几何平均数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三、一般掌握

  1、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2、积差相关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3、试述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第十章假设检验

  一、重点名词

  虚无假设研究假设第一类错误第二类错误t检验样本分布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简单叙述平均数检的一般步骤。

  2、假设检中,做出统计推断的依据是什么

  3、方差及方差差异的显着性检的区别何在

  4、相关系统的显着性及差异显着性检方法的异同

  三、一般掌握

  1、与一个平均数显着性检验相比,两个平均数差异性的检验增加了哪些前提条件

  2、简单叙述计数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功能。

  3、简单叙述非参数检验方法与参数检方法相比的特点。

  第十一章研究结果的解释与评价

  一、重点名词

  人本心理学评价鉴定范式建构主义赋值评分法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简单叙述人本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2、简单叙述学生中心教育的原理。

  3、简单叙述学生中心教育的三个基本条件。

  4、研究评价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5、简单叙述专家评价的程序

  6、教育评价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7、论述教育研究结果解释中应该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原理。

  8、结合实际谈谈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启示。

  9、建立教育研究评价价值标准要考虑的因素。

  三、一般掌握

  1、简单叙述教育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条件。

  2、简单叙述学生中心教育的特征。

  3、简单叙述评价的方法。

  4、教育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5、论述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教育思想与罗杰斯学说的关系。

  6、叙述研究评价的意义与作用。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决定科学方法的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要素。

  2、假设具有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四种基本类型:____________、实证、数学方法、____________表述四类基本方法。

  4、_________和实际需要是提出研究问题的关键。

  5、现代教育目标放在第一位的是_________,第二位是_________,第三位是

  6、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类型。

  7、传统教育目标有三个层次:第一位是___________,第二位是___________,第三位是___________.

  8、__________是成功人生的核心条件,也是其他三种智力的催化剂。

  9、_________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10、加纳1983年所出版的《智力架构》一书中,所发表的_________强化了他对人类认知的跨文化观点。

  11、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_________的方式选择样本。

  12、系统取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_________间隔选择样本的方式。

  13、研究计划一般包括:_________,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_________假设,方法,时间表7部分。

  14、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15、教育研究必须提倡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16、_________________是指测验分数与效度标准之间的相关系数。

  17、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____________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____________较高。

  18、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____________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19、狭义的教育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问题而说明对研究中各种变量____________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即资料搜集与分析的程序。

  20、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有两项:其一是通过研究设计,确定____________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实现采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实现研究目标的操作方案和研究过程,保证____________研究的总是和达到研究目的。

  21、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_________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_________。

  22、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_________,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23、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

  24、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且各有所长和不足。

  25、文献的搜集方式主要有两种:_________查找方式和_________查找方式。

  26、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交往、____________。

  27、按结构分,调查访问法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8、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层面上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30、按结构的控制程度分,调查访问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31、观察法具有目的与计划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2、根据观察的范围,可以把观察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33、审核方法有两种: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4、成就测验是指经过一定的____________或测验编制程序_____________的各类教育测验。

  35、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的____________考察与研究的方法。

  36、____________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37、不同的环境也可以作为自变量。学校、地区、班级等到环境因素都可作为变量,即____________变量。

  38、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称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9、____________是将两组被试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尽量保持相等。

  40、在实验设计阶段可以采用的一些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这种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称为____________。

  41、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这称为____________。

  42、自变量种类为:课题方面的自变量、__________、被试变量和暂时的被变量。

  43、相关设计又称为____________。

  44、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____________的大小。

  45、积差相关又称积矩相关,当两种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存在____________,表示这两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积差相关。

  46、当遇到顺序变量、相应的数据总体不是正态分布、而且抽样的样本容量____________时,采用等级相关法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47、____________是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的区分程度。

  二、名词解释

  1、科学方法:2、科学研究:3、科学方法:4、黑箱方法:

  5、科学性原则:6、假设:7、人际智慧:8、可行性原则:

  9、教育研究设计:10、操作性定义:11、样本容量:12、内在效度:

  13、常模:14、取样:15、文摘:16、零次文献:

  17、内容分析法:18、内审:19、访问法:20、问卷法:

  21、观察法:22、测验法:23、因变量:24、自变量:

  25、加权算术平均数:

  三、简答题

  1、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

  2、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

  3、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4、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

  5、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

  6、简述科研问题的分类。

  7、简述确定研究问题时的一般原则。

  8、简述发现或提出科研问题的一般途径。

  9、简述未来新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特点。

  10、一个好的反应指标应具备哪些条件

  11、简述操作定义设计基本方法。

  12、试述研究设计包括的内容。

  13、因变量应具有的特点。

  14、列出四种随机取样方法。

  15、简述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方法。

  16、试述研究设计包括的内容。

  17、简述取样的一般过程。

  18、简述积累文献的方式。

  19、阅读文献的应遵循哪些原则

  20、简述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的基本过程。

  21、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

  22、编写问卷内容时应注意哪些技巧问题

  23、无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24、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5、理论的准备对于观察有什么影响

  26、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27、对记录的初步整理的任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28、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优点、缺点。

  29、方差和标准差的优点、缺点。

  四、论述题

  1、学习本门课程,您对教育科学研究有何体会谈谈您是怎样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

  2、影响信度的因素有哪些

  3、试述控制或规定自变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试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

  5、比较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的异同点。

  6、问卷法的优点和缺点。

  7、影响构想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8、影响统计推论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9、试述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异同。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教材思考题

  第一章

  一、多选题

  1、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有(BCD)

  B.方法论C.一般方法D.具体方法

  2、幼儿园教师反思的特征有(ABCD)

  A.过程性B.实践性C.针对性D.反省性

  3、教育实验法开创者是(ABC)

  A普莱尔B梅伊曼C西蒙

  4、儿童脑功能成像研究的技术有(ABCD)

  A.ERP技术技术技术技术

  5、学前教育研究量化研究常用的统计软件有(ABCD)

  ecelAnalysis

  二、名词解释

  1、广义研究

  广义研究是指研究者与合作者、同事间对某些具体事务的商讨、思考、议论、审思、决议、专研、探求,是人们一般的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2、狭义研究

  狭义研究是指专业研究人员从事的专业科学研究,是追求真理、探求规律的研究。

  3、方法论

  指方法论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前提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4、一般方法

  一般方法是指一般科学方法,是介于哲学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的系统科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是现代科学即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发展综合的结果。

  5、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是指适合特定学科的专门的研究方法或技术手段。

  6、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指纯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注重于一般知识、普通原理和原则的建立。

  7、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是指运用基础研究得出的一般原理和原则,针对某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深入考察某一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

  8、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是指根据学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能够直接运用的教育产品。开发研究也是学前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具有可实际操作即“拿来就用”的特点。

  9、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也称定性研究,是指以文字和图片对教育现象作描述。

  10、量化研究

  量化研究也称定量研究,是指用数字对教育现象加以量的表示。

  三、简答题

  1、学前教育研究过程由哪6个环节组成

  学前教育研究过程由以下6个环节组成:

  ①选择研究问题;

  ②查阅文献;

  ③研究设计;

  ④收集资料;

  ⑤整理分析资料;

  ⑥成果表达与评价。

  2、学前教育研究技术专业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量化统计软件;

  ②质性统计软件;

  ③以脑成像为代表的专业化科技手段。

  3、简述质性研究的特点。

  质性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强调研究者要深入到研究现场,和被研究者一起生活、工作,了解和关心他们,同时对自己所使用的方法进行反省,注意自己和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的影响。质性研究的目的不是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找到一个可以推广的普遍规律,而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再现其本质,从而为处于类似情境的人和事起到一种观照作用,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质性研究特别强调对研究过程的报道和讨论,这有助于读者了解研究过程,从而对研究的可靠性作出自己的判断。

  4、简述量化研究的特点。

  量化研究的特点是认为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不受主观价值因素影响;主体可以通过对一套工具的操作而获得对客体的认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必然存在逻辑关系,对事物的研究就是要找到这些关系。其重要前提是:研究对象不依赖于研究者而独立存在;事物本身具有内在固定的、可以重复发生的规律;事物的量化维度可以用来计算事物的“质”。

  5、简述基础研究的特点。

  基础研究的特点表现为其目的在于认识未知,发现普遍规律,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它虽然不解决具体问题或特定问题,不能够“拿来就用”,但它能够对教育实际工作提供带有普遍性的指导。

  6、简述应用研究的特点。

  应用研究的特点是:

  ①一般原理情景化、具体化,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用理论和方法;

  ②其研究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论述题

  1、试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⑴直观思辨的经验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研究处于未分化或独立状态,人们对儿童及其教育缺乏科学观念,凭经验和直觉臆断来了解学前教育现象。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开始提出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等口号。该阶段的时间跨度为文艺复兴到19世纪前半叶。

  ⑵实证分析的自然科学化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母体学科的成熟,学前教育学步入了实证分析的科学化阶段,其重要的标志是普莱尔的系统现象实验法、梅伊曼的学前教育实验法、比奈的儿童智力测验法等。20世纪初受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走上了追求自然科学化的道路,将实验法、测量法作为最科学的方法加以推崇。

  ⑶方法整合的多元化阶段

  19世纪后半叶学前教育研究者逐步发现自然科学研究走向的实验法、测量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下的研究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只重事实不重价值、只重准确不讲有效、只讲程序不问意义,因而以高扬人文精神的质性研究很快形成了强劲势头,并逐步实现了多元方法的融合。特别是受行动、研究方法生态学运动的推动,目前多元方法整合已深入人心。

  2、为什么说幼儿园教师可以成为行动研究者

  幼儿园教师可以成为行动研究者,首先,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实际疑问展开的。一般研究多着眼于理论层面,而行动研究则着眼于实际的教学问题,以改进实际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目的。其次,行动研究的结果是一些能改进教学问题的新做法。教师通过系统地搜集证据,寻找出哪些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虽然是针对教师遇到的问题,但并不表明他们是问题教师;相反,优秀的教师才会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行动研究不单是知识的增长,还意味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事实上在行动研究中,教师要采取某些教学策略行动来改善问题,就像一项研究假设。教学行动旨在探讨能否有效地改善现存问题,教学其实是研究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行动研究是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教学和研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学者的研究往往在教学策略和学习效果之间寻找出一定规律,而教师只需跟从这些学者的建议,使用某种教学策略,便会有某种效果。行动研究教与学的复杂性在于,教师需要辨识身处的教学情况,搜集证据,从教学中反思,探讨对策,改善教与学。因此,行动研究不但不会削弱教师的判断,反而是赋权给教师,增强教师的判断能力,从而做出更理想、更有效的教学决策。有人认为行动研究只是一线教师的一些个案研究,方法欠严谨,无法作出规律性概括,这种对个案研究的见解是不妥当的,因此研究能否有一般结论不取决与撰写报告的研究者,而是由读者来判断。换句话说,其他教师在阅读研究报告时若能有所启发,反思现状,从而触发他们区正视自身的教学问题,这些个案研究便十分有用。在行动研究中最重要的不是严谨,而是教师有没有对教学反思,寻找证据去帮助了解现状,从而做出适切的判断,改善教学实践。进行行动研究的教师会抱着务实而怀疑的态度,怀疑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什么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务实是因为他们愿意一试:“我会验证这是否可行”“我关于探讨哪种策略凑效”。他们一方面对伟大理论抱怀疑态度,另一方面亦会从实际考虑其可行性。而社会所需要的,正是这些相信能从实证中寻求变化的反思型教师。唯有此,教师的专业成长才是真正可行的。

  3、为什么说成为研究者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成为研究者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世界性潮流。教师专业化的实质是教师即同律师、医生、职业经理等专业化人士具备专业能力一样,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观念来自于“专业人员即研究者”的启示,其基本假设是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省思、研究和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目前人们几乎把“教师成为研究者”当作教师专业化的同义词,而是否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又成为区分一个教师是专业教师还是非专业教师的根本标志。

  现代教师职业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从职业的特征来看,教师职业离成熟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从追求教师职业化的专业地位和权利,到重心转向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将学术性与师范性结合起来,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也相应提到与文、理、工、商等专业并驾齐驱的地位。未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有赖于深化教师教育机构尤其是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适应能力;有赖于改革和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的德育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精神修养;有赖于构建完善的预备教师专业实习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有赖于贯彻终身教育思想,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保持教师教育的一贯性和统一性;有赖于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师教育多元化,提高教师教育的效益与质量,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与专业发展水平。所有这些都与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素养紧密相关。

  4、试述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

  从研究对象看,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学前教育现象,特别是学前儿童。学前教育研究要适合学前儿童这一研究对象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方法,才能获得真是客观的结论。

  从研究过程看,学前教育研究要探索学前教育科学的认识过程,以揭示和发现学前教育领域内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为目的,进而用于指导学前教育实践,改进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更好地完成学前教育的任务。

  从研究的内容看,狭义的学前教育研究的范畴是幼儿园里幼儿的行为活动和教师行为活动。广义的学前教育研究的范畴除了包括托幼机构的所有教育现象外,还应包括家庭、社区、国家、社会关涉学前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包括3岁以前的婴幼儿、新生儿、胎儿等所有的教育问题。因此学前教育研究的内容广泛而深刻,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基础性又有应用性,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

  从研究的学科性质看,学前教育不单纯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它注重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早期儿童教育。在进行学前教育研究时,涉及与儿童发展学科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为两门既存在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学科。二者各有其特殊性,前者属于社会学科,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学前教育问题;后者则属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科的跨界学科,二者又紧密关联,表现为:①学前教育研究要依据儿童发展学科提供的规律,探讨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问题,同时现代社会的儿童发展总是在教育条件下的发展。②学前教育研究需要探索学前教育过程中的知识和价值观念等的教育现象,这些教育现象常常需通过人的心理行为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来研究其发展变化,或检验其效果,因而需借鉴吸收有关的儿童研究理论和方法。③有时在一项研究课题中,既有研究儿童发展的成分,又有研究教育的成分。学前教育研究特别需要注重对各种教育条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考察,回答教育应当“怎么做”的问题,即通过研究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和环境条件,注重研究如何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促进其各方面协调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5、试述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研究主体为幼儿园教师或其他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研究方式适合其工作实际。②研究的问题具有针对性,而且可以即时运用于实践工作的改进。③通过研究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技能的提高,增强科学育儿的自觉性。行动研究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类型,具有非正规性特点,它是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重在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五、案例分析

  李笑笑是一位幼儿园教师,入职时进了一所经济开发区新办的中心幼儿园,这里教师紧缺、班容量大,工作高速运转,日常琐事被忙得晕头晕脑。不觉间15年过去了,她要评高级职称,笑笑的教学功底还不错,被评为市教坛新秀,但高级职称需要研究课题、论文,同事告诉她,评职称的论文需要的是文笔和写作技巧,有论文课题就能申请到。

  1、论文写作主要靠文笔?申请课题靠论文吗

  论文是研究的最终表达,但论文写作不等于研究,文笔只能使写作更到位,没有研究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写出的论文只能是空洞的。研究是完整的过程。课题申请有严格的规范程序,是对研究设计的系统阐述,有论文不等于课题。

  2、工作缠身能否做研究?如何把工作与研究结合起来

  对于教师,工作再忙也可以研究。以行动研究的思路开展工作与研究。

  3、分析其入职没做研究的原因。

  没有研究的眼光、没有专业追求的意识,很容易被琐事所淹没。观察幼儿、与幼儿家长交谈、写教案、记日记等都是研究,重要的是要有专业意识和研究意识。

  第二章

  一、多项选择题

  1、学前教育研究实践问题的层次有(BCD)

  B.中国C.幼儿园D.教师自身

  2、从文献产生研究问题的有

  A.专业论文B.专著C.日记D.教案

  3、研究问题产生的思维策略有

  A.变换角度思考B.怀疑C.概念

  4、研究问题产生的步骤有

  A.确定问题范围B.具体化C.操作方法匹配D.撰写论证报告

  5、好的研究问题的特征有

  A.清晰性B.可行性C.有意义性D.整合性

  二、名词解释

  1、研究课题:研究者研究的内容。

  2、研究问题: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发现并解决的问题。

  3、研究问题类型:根据研究问题的实质对研究问题进行类别划分。

  4、理论性研究:也称基础性研究问题,主要是指旨在探索学前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学前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丰富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拓展研究领域的研究问题,不强调研究结果的直接应用。

  5、应用性研究问题:指以改进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为目的,在理论的指导下,探究各种具体的学前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问题。

  6、描述性问题:指对学前教育的某种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的研究问题。

  7、因果性问题:探索和揭示学前教育中几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问题。

  8、预测性问题:指在了解一些学前教育现象及其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或发展状况的研究问题。

  三、简答题

  1、简述研究问题的陈述易犯的错误。

  第一,研究问题的陈述含糊笼统,不能对重要的名词与术语进行界定。

  第二,没有对研究范围作出界定,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适用范围无限扩大。

  2、简述研究问题的个人目的。

  研究问题的个人目的一般是指通过研究可以提高学前教育与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意识与从事科研的能力。幼儿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对于个体的专业成长十分有利。对研究问题的探讨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幼儿教师可以在研究过程当中通过不断与幼儿、合作者(教师与专家)、问题之间进行互动,寻求理想教育教学策略。此外,一个成功的研究可能还会为研究者带来潜在的经济与社会知名度的收益。

  3、简述研究问题的社会目的。

  研究问题的社会目的要求对问题研究奉行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宗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家长服务、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等应该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目的。将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置身于社会背景下展开,有利于提高研究与学前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研究促进学前教育改革,推进幼儿教育实践的深入。

  4、简述研究问题的实践目的。

  研究问题的实践目的体现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上,如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研究结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等。开展研究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实践目的。

  5、简述研究问题的理论目的。

  研究问题的理论目的是指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论的拓展,比如新理论的建构、发展、完善。对原有理论的检验或者突破等,其对于探索学前教育规律,发展学前教育科学,建立和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的学科体系意义重大。

  6、简述研究问题的创新性的意义。

  第一,研究以前未曾研究过的问题,填补理论空白。

  第二,研究以前虽有研究,但需要充实完善,或提出新的依据和认识,拓展已有研究。

  第三,国外研究课题的中国化研究,更好地学习国外先进理论。

  第四,将其他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引进到教育研究领域,丰富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

  四、论述题

  1、试述好的研究问题的特征。

  ⑴研究问题是可行的、可通达的;

  ⑵研究问题是清楚的、明晰的;

  ⑶研究问题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⑷研究问题是符合伦理、道德的;

  ⑸研究问题有新颖性、创新性。

  2、为什么研究问题来源于多层面的实践

  幼儿园、教师、儿童的许多问题和特征都会隐藏在一日活动与日常活动当中,诸如幼儿园课程,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一般儿童的发展,教材、教法、教具,午睡问题,儿童的常规行为,区角活动创设,特殊儿童,就餐习惯等,凡是有关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各环节的问题都应该是教师要关注,并且可能产生研究问题的地方。因此,在实践当中更容易发现问题,在突出幼儿园基本问题的同时,学会向外辐射是幼儿园教师寻找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

  3、试述研究问题产生的思维策略。

  研究问题的产生需要依赖一定的思维策略。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策略有两种,即变换角度思考与怀疑。

  变换角度思考的思维形式为发散性思维与横向思维。它要求研究者力求摆脱原有的思维习惯与已有知识的影响,学习从不同角度,去发现研究空间。

  怀疑应该是每个个体天生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教育学科的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值得怀疑的地方比较多,通过怀疑产生新问题的机会也相对多些。

  4、试述研究问题产生的过程。

  研究问题的产生一般可以通过归纳与演绎两条路线来完成。归纳是以实践为着眼点,而演绎则以理论为着眼点。不管通过什么样的路线寻找研究问题,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通常研究问题产生程序有以下几个步骤:

  ⑴初步确定研究问题的大致范围;

  ⑵研究问题具体化;

  ⑶决定研究方法;

  ⑷在前面三个方面工作完成之后,研究者必须要与研究问题的论证报告。

  5、试述研究问题的陈述的要求。

  对研究问题进行必要的陈述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程序。明确研究问题陈述的一般要求,对幼儿教师学习开展有效教育科研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般而言,研究问题陈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⑴对提出的研究问题的陈述要简洁明了,并确定研究活动的关键内容;

  ⑵研究问题的陈述一般涉及名词术语的界定和研究范围的限定两个方面;

  ⑶研究问题的陈述可采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也可采用问题的形式。

  第三章

  一、多选

  1.信息的载体是

  A.机读文献B.印刷型文献C.声像文献D.缩微文献E。口头资料

  2、下列不属于具有便于检索、容易保存等特点的文献类型是ABCE

  A.书籍B.期刊和报纸C.教育档案类E.口头资料C.教育档案类

  二、名词解释

  1、文献综述:指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

  2、一次文献:指未经加工的原始文献,是直接反映事件经过、研究成果,产生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主要包括专著、科学论文、研究报告等。

  3、二次文献:指对一次文献加工、提炼、压缩后得到的文献,主要包括书目、题录、索引、提要、文献等。

  4、三次文献:指对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分析、概括后撰写的参考性文献,是文献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动态综述、进展报告、专题评述、辞典、年鉴等。

  5、目录性综述:按某一专题或某种共同特征将一定时段内出现的内容相似的原始文献题目加以综合描述,既不反映原始文献的质量,也不涉及作者的观点,只是根据事实提供信息,如研究者写过什么文献资料。

  6、文摘性综述:对文献研究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反映的内容比目录性综述要具体,但对信息不加以分析、评论,只是将收集的文献论述的问题予以归类,并简单描述,如在某些问题上,研究者如何论述,提出什么观点,其他研究者是如何论述的等。

  7、分析性综述:将原始文献中涉及的内容加以归类、浓缩、综合、分析,附有综述撰写者的见解和评论,有的甚至提出新的结论。

  三、简答题

  1、简述文献检索的一般过程。

  文献检索过程中,研究者首先要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与要求,确定需要文献的主题范围、载体类型、时间跨度及地域界限等。其次,确定检索工具的检索标志,一般要求研究者根据现有条件,在自身所熟悉的检索工具和能把握的信息源中查找文献。再次,确定检索的途径与方法,根据文献的既定标识,即文献的外表特征(如作者名、文献名、相关的代码等)或内容特征(如分录目录、主题词等)进行查找。最后,根据检索线索,找到文献的馆藏,索取所需文献。

  2、简述计算机检索的基本步骤。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检索包括以下基本步骤:尽可能准确地定义研究问题;确定检索的范围;确定要使用的数据库;选择检索词;进行检索;输出想要的文献。

  3、简述文献检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教育研究中,文献查阅时的易犯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利用充分的时间来界定最好的主字码,没有确认在查阅与主题相关的文献中使用的最佳资料。

  第二,没有把文献查阅的结果与研究者自身的研究问题有效地联系起来。

  第三,查阅文献时,过多依赖二手资料而不是原始资料。

  第四,没有说明文献查阅的查阅过程。

  第五,毫不批判地接受某研究者的结果和解释并将其当做有用的资料,没有检查该研究设计与分析的所有方面。

  第六,在综合定性文献时,未考虑相反的结果与诠释。

  4、简述文献积累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写作中的学识主要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没有一定量的阅读和思考,就不可能有一定深度、一定质量的写作。没有写作的驱动,也很难进入深度阅读的境界。阅读不仅是量的积累,也是发现新的视角、新的体验、新的境界的过程,更是发现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

学习学前教育心得体会

  近期为了应付教育局组织的考试,自学了李生兰教授的《学前教育学》一书,从粗粗的看到仔细阅读,使我受益良多。书中先进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进一步丰富了我个人的知识经验。

  《学前教育学》一书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学前教育发展。首先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以及价值,明确了学前教育理论了发展和形成。在第二、三章里,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下面几章中,李生兰教授介绍了学前教育课程、社会教育、游戏、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等等。下面我围绕幼儿教师的职业,来谈谈自己的体会、看法。

  妈妈爱孩子是与身俱来,爱是最大的无止境的奉献,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爱孩子也是一种天职,没有爱的教育就像一张白纸是无效的,但是太过于爱孩子,这样的教育不是帮助孩子,而是害孩子。

  一、教师要有爱心、信心、耐心。

  俗话说“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总以为对待孩子尤其是幼儿应该严厉些,总是觉得只有教师严厉孩子们才会听话,才能体现出教师的威严。可通过10多年的工作实践,我发现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多么得幼稚,多么的可笑。确实,幼儿园的孩子无论是在哪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严格要求,以确保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老师的一定要严厉,严格与严厉绝不能划等号。那何谓严格,何谓严厉呢?严格就是严而有格,这里的‘格’是指正确的合情合理的要求;严厉是指过分的苛刻的别人不能接受的规矩。”

  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老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个抚摸。老师的这些不经间的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都在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发展。如果老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孩子,那么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伤害。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公正的评价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以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回想起这些年来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我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母亲,我用我的勤奋和执着提升自我,用我的热情和好学感染同事,用我的母性情怀慰籍童心。在教学工作中,我逐渐摸索出教育孩子的“三心”规则,即“爱心、信心、耐心”。爱心就是热爱幼儿,关心爱护她们;信心就是教师要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的孩子;耐心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耐心教育。“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二、教师对待幼儿要尊重。

  尊重就是让幼儿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幼儿有自己的见解。

  圆圈是人类描述之间平等的一种象征,蒙台梭利将这种平等注入于幼小的心灵,在幼儿时感受平等、和平孕育着很深的东西,蹲下与孩子讲话,老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指挥官。人应该宽容、善待、学会欣赏别人,大家只要处在圆圈状态,才能看到你周围有许多与你平等站在线上的人。

  如果我们早一天领悟这一人生哲理,那我们就会进入一种境界,具有一种修养。当班里的孩子用渴望的、委屈的、气愤的、求助的、俏皮的目光看你时,你不再简单的扔给孩子一句话,做出短、平、快的处理,而是蹲下来倾听,然后用你的心境去进入孩子的世界,用你修来的一种素质,得当的方法去做,那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孩子通过一件小事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同伴交往的方式,会得到换位思维的启示。

  如果说蒙台梭利让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平等和谐,幼儿在工作中体验一种规则、一种观察、一种过程的,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将给你我带入一种平等基础上的看待与看待中的原谅与理解。孩子不在是罐子,不在是小鸭子,你不在是填鸭教学的老师,不在为班里的孩子算不出一道题而着急,讲不出一个故事而说是不聪明的。

  三、教师要有专业的知识水平。

  “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必须阅读有关幼教方面的书刊。通过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再害怕和回避孩子们的提问,努力的钻研教学科研。

  在这里我想对所有老师说一句:让我们一起用爱的心态感染幼儿,用爱的眼神激励幼儿,用爱的语言启发幼儿,用爱的行动帮助幼儿;让我们的爱在幼儿园,爱在每一天。

学前教育心得体会

  为了更好的加强自我专业化发展,这段时间,我认真阅读并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梁志燊编著的《学前教育学》一书。《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学前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识到游戏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学习设计优秀的学前教育课程,能够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正确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把握与家长沟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我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谈谈自己对孩子的观点。

  我是两个班教学的,所以接触的孩子年龄从3—6,通过我对孩子的观察:四岁的孩子比三岁的孩子更加活泼好动,对周围生活的环境也更熟悉了,能积极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坚持的时间也长了,他们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了,会自己玩,也会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在游戏中会出主意,玩出花样,玩得更有兴致了。四岁的孩子有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活动中要多引导他们认识多种事物。四岁的孩子可以听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能完成成人交给的一些任务了,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了,他们能有意的注意,有意的记忆,有意的想象了。因此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以增长见识和发展多种能力。生活无处不在,生活无处不有,只要我们会用眼睛看、会用耳朵听、会用嘴说、会用鼻子闻、会用心去想,生活就在身边!

  例如分季节观察周围的事物,如:春天到,带孩子观察大自然说说春天的特征,小草绿了、花儿红了,冰雪融化了、笋芽冒出来了、人们的衣服穿得少了,孩子们出来放风筝了……感受春天的美丽,万物复苏那种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再如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家乡新修了水泥路、街上新开的店面等等,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说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么样的便利,想想这些变化都需要我们大家付出怎么样的努力,培养他们爱家乡的感情和长大后建设家乡的好品质;又如带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家人长得什么样子,老师同伴长得什么样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或者用什么样的画面来表现;还可以培养幼儿观察记忆周围发生的事,用自己的语言把了解到的事情叙述出来并发表自己的评论等。在这些多种形式的观察中可以让幼儿不断增长见识,不断发展幼儿的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能力。

  最后要以游戏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游戏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点内容,是最受幼儿欢迎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游戏中,幼儿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创作能力强。在游戏中幼儿的认识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判断能力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幼儿的心灵得到快乐!作为教师,作为幼儿身边的任何一个成人,我们都应该尽力为他们提供游戏的场所以及物质、心理环境。为此,我设计了发展运动能力的游戏《我们的小车开得快》、《摘苹果》、《踩尾巴》等,发展语言能力的游戏《说说我美丽的家》、《我来讲故事》等,发展判断能力的游戏《我是环保小卫士》、《我做乖宝宝》等,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各种所需,让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发展能力,快乐度过每一天。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非浅,掌握了许多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利用空余时间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做一个好老师努力!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1)观察法的含义和特点

  观察法是研究者运用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眾设备对处于自然状态中的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探究,从而获取科学事实、探索科学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使用的观察法属于科学观察的范畴,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活动有着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观察的目的性;②观察的客观性;③观察的计划性。和其他研究方法比较起来,它有下列特点:①观察法是一种自然的研究方法;②观察法是一种“直接”的研究方法

  (2)观察法的类型

  ①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将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状态下所进行的观察,即对要观察的事物的存在的条件不加控制或改变。自然观察法又分为公开的观察利隐蔽的观察两种方式。

  实验观察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在对观察对象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加以控制或改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在实验中为验证实验假设而收集资料。实验观察因观察的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控制,有利于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使观察到的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更直接、客观,还可以反复进行,这为探索不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条件。

  ②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以把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就是观察者直接运用自己的感官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感知的观察方法

  间接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借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来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③参与性观察法和非参与性观察法

  根据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可以将观察法分为参与性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

  参与性观察法就是观察者在不暴露观察目的的情况下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活动中去,在与研究对象共同活动时从内部进行的观察。参与性观察能使观察者在不破坏研究对象原有的群体结构和活动氛围的条件下贴近地进行直接观察,有利于获得真实可信的资料。

  非参与性观察法则是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所进行的观察。

  ④有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

  根据是否对观察适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可将观察法分为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法。

  有结构观察法是指在观察前有明确的观察目标、详细的观察内容和指标体系,能对整个观察过程进行系统、有效的控制,并要求有完整的观察记录的观察。

  无结构观察法是指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范围,记录简单,对观察过程也不进行严格控制的观察。

  ⑤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

  根据对研究对象行为取样的方式不同,可以将观察法分为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

  时间取样观察法就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行为表现的时间特点确定具体的观察时间,对选定时间内研究对象的特定行为表现和相关事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

  事件取样观察法则是研究者根据自己对要观察的研究对象的行为的认识,选择与该类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的事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

  (3)观察研究的设计

  总的说来,设计工作应包括观察内容和标准体系的确定、观察活动方式的选择、观察记录方法的制定和观察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①观察内容的确定。确定观察的内容就是解决在观察活动中应观察什么的问题。

  ②观测指标的设计。在以量化方法为主的观察研究中要求研究者为要观察的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设计出科学的观测指标。

  所谓观测指标就是衡量观察对象行为表现及其变化的数量化表征。在观察研究中,观察指标一般有三种类型,即定类指标、定序指标和定比指标。

  ③观察方法的选择。一般说来,选择观察方法时应系统地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观察的目的;研究对象活动的特点;观察者具备的观察条件。

  ④观察记录方法的选择和设计。观察记录的主要方法可以分为三类:描述记录法;仪器记录法;表格记录法。

  (4)学前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

  ①观察的准备。观察的准备工作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做好观察的计划;培训观察人员;获准进入现场。

  ②实施现场观察。观察者要做好现场观察工作,必须注意和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严格执行观察计划;选择最佳观察方位,并合理地使用仪器设备;边观察边思考;防止主观偏见;合理地处理突发事件。

  ③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④形成研究结论,撰写观察报告。

  2.调查法

  调意法是教师围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例如,教师通过与大班幼儿进行个别谈话,发现“庆祝活动”和“游戏活动”是引起幼儿愉快情绪体验的较强刺激物,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教师

  就可以加重这些活动的分量,以进一步发展幼儿的积极情绪。

  3.实验法

  (1)实验法的含义

  实验法是研究者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操纵某些条件,控制某些条件,并观测特定的教育现象随之发生的变化,以探索不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

  (2)实验法的主要类型

  ①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根据实验研究的场所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类型。

  现场实验也叫做自然实验,是在实际的教育情景中进行的实验。现场实验能和日常的教育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方便实用,实验的结果也比较容易在实践中得到推广。

  实验室实验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在经过专门设计的、人工高度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实验。

  ②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根据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程度,可将实验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前实验是最原始的一种实验类型,它是对任何无关变量都不进行控制的实验。

  准实验是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的控制的实验。

  真实验是指严格按照实验法的科学性要求,随机地选择和分配被试,系统地操纵自变量,全面地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

  ③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根据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将教育实验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类型。

  探索性实验是指探索人们还没有认识的教育规律和新的教育方法的实验,它以创新为研究目的,是一种富于开拓性的实验研究。

  验证性实验是指以验证已取得的认识成果和变践活动方法为目的的实验。

  根据同一个次验中自变量的多少來分,教育实验有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瘦稅。④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单因素实验是指同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只操纵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多因素实验是指在同一个实验中需要操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的实验。

  (3)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①实验的准备。这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确立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设;查研究文献,确立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实验设计。

  ②实验的实施。实验的实施阶段研究者应具体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即: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和测量因变量。

  ③实验的总结和评价。在实验的总结和评价阶段,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对实验中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假设进行检验并得出实验研究的结论;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实验的内、外效度;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全面的表述。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数师利用观察调查」作品分析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例如,幼儿园小班里有一个3岁的儿童,人园以来从未哭过。有客人来参观时,他能在教师的提醒下,主动向客人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纸工作品等。据此,教师可以以这个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索提高儿童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5.人种学研究法

  人种学研究通常和人种学相联系,人种学的本义是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下对特定的文化情境作深入、解析性的描述。而把人种学引入教育研究之后,人种学的含义就是:“为特定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

  人种学研究是在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者着手之前很少有具体的假设,大量依赖于对所研究现象的观察、描述、定性判断或解释,旨在获得对整体的把握。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

  1、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选择一个自己平时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待研究的课题,写出课题名称。

  2、根据自己选定课题,查找文献资料,将所有相关度高的文献资料全文收集在一个文件夹内,根据综述写作要求,整理撰写研究资料的综述,并正确罗列参考文献。

  3、请根据第五章的学前教育调查问卷中问卷设计要求,设计《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问卷,并详细说明设计问卷的构思。

对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研究

  20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保护儿童权利的运动,已经不只是保护儿童本身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保护国家和民族。正是在这些新的共识与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改革力度,使学前教育取得了长促进步。不仅是观念和理论的创新,更是涉及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许多国家把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保健学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尝试新的改革,以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逐步被纳入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一、学前教育中心的转移

  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美、日、苏等国在冷战和“知识爆炸”等因素的压力下,都以高、新、难等原则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级下放。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观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加强早期智力开发成为美、苏、日、德等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在《幼儿园教育要领》中明确地将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列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中,以纠正偏重智育的倾向,促使儿童在天真、活泼、幸福的气氛中得到良好的发展。美国幼儿教育界也普遍重视通过社会教育促进幼儿智力、社会交往能力、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各国教育专家认为,尊重、研究和了解幼儿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仍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主张让儿童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发地、自主地去学习。

  二、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

  不分年级教育在世界?l达国家已成为影响现行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潮流。1990年,法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初等教育3年制学习阶段改革计划的法令,进行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的改革尝试。其做法是:将2~11岁儿童的教育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一般由3个学年组成。每一个阶段称作初步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学校的小班和中班,儿童年龄为2~5岁。第二阶段称作基础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学校的大班和小学前2个年级,儿童年龄为5~8岁。第3个阶段称作深入学习阶段,包括小学后3个年级,学龄为8~11岁。

  不分年级教育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重视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允许超前和落后,使优秀学生和后进生都能获得有效发展。其次,不同年龄儿童混合在一起共同活动,通过社会交往,无论是年龄大的儿童还是年龄小的儿童,都能学到大量知识,并获得社会能力的发展。再次,不分年级的教育还促进了教师对儿童的因材施教,以及父母和教师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最后,不分年级制有利于幼小衔接,使儿童从幼儿园教育自然地过渡到正规的学校教育。

  三、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

  美国、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社区学前教育都较为发达。社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是非正规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地域性等。社区学前教育设施大致有三种:有专为儿童设立的,如儿童馆、儿童咨询所、儿童公园等;有为儿童与家长共同参与服务的,如图书馆、博物馆、儿童文化中心和各种终生教育中心等;还有所谓“父母教育”,如母亲班、双亲班和家长小组会议等。20世纪70年代左右,英国就出现了“玩具馆”,到1996年已发展到1000多家。它实际上集社区中心、收藏馆和学校为一体。玩具馆的设立者充分认识到游戏和玩具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玩具馆酷似图书馆,所不同的是书架上陈列的是玩具而非书籍。玩具馆给儿童带来了欢乐,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培养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对学校的愉快体验,有助于他们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四、倡导多元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教育的使命就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一方面,世界文化多元并存,各文化有其独特价值。文化多元主义强调尊重异文化,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以促进世界和平。另一方面,今天的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贫困、人口过剩。爱滋病及其它疾病的蔓延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性的合作,而这种合作的前提是要求人类对多元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五、国内高度重视儿童教育事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纲领文件全面指导学前教育的发展。但现状任然不容乐观。

  一是农村幼儿的低入园率导致全国幼儿入园人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一些大中城市的幼儿入园率已基本达到85%,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幼儿已全部入园,而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入园率偏低,有的地区幼儿学前一年的入园率还不到50%,从而导致全国入园率水平偏低。

  二是多主体办园的局面基本形成,但管理比较混乱。社会力量办园正在逐步上升成为主体,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办园的局面基本形成,为更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各级地方政府对幼儿园的教育还不够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管理或撒手不管的状态。

  三是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总体上稳步上升,但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是非公办教师,学历较低,而且稳定性也比较差,这对于幼儿比例较大的农村地区是极为不利的。

学前教育研究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对学前教育有一份难舍的情怀。幼儿教师,是一个奉献爱心和拥有责任的名字;幼儿教师,是一个活力四射和永远年轻的名字;幼儿教师,更是一个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名字。

  在刚来幼儿园的日子里,我没有任何经验,通过学习,我逐渐做到了眼勤,腿勤,手勤,还拥有了爱心,细心,耐心,童心。

  记得有一次,我给小朋友洗手,发现有个小朋友的手指甲长长了,而且里面还藏有黑乎乎的脏东西,我马上想到要给他剪,等给他剪好,洗洗干净,却发现所有小朋友都围着我,要给他们剪,我想:这正是教育他们讲卫生,爱清洁的好时机,我不仅给他们全剪了手指甲,还教会了他们正确的洗手法,并与他们约定,要做个清洁宝宝,以后老师会经常给他们剪的,他们个个高兴地点头,看着他们如此乖巧,所有的劳累都值了。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在我们班里,有个好动的小男孩,刚来幼儿园时,爬高爬低,跑来跑去,而且对其他小朋友,稍不注意,甩手就打。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欢跟他玩,当我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行为时,他说:“每次我做错了事,或者爸爸心情不好时,都会打我!”我知道,我需要和孩子爸爸沟通了。通过了解,我得知他的爸爸脾气有些暴躁,有时会因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打孩子。我委婉地告诉孩子爸爸,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中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爸爸不注重细节,孩子也会受到爸爸的影响。从这以后,在家长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行为逐渐改善,经过几个月的细心引导、共同夸奖等家园共育模式,他终于有了转变,开始坐在课桌旁听我讲故事了,在集体活动时,也能和其他小朋友做游戏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看到孩子如此转变,我感到无比欣慰。

  对幼儿的爱心不仅体现在言语上,更要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并在幼儿身上得到传承,例如:我们幼儿园老师都会趁孩子们午休的时间,帮助幼儿把他们脱下来的小鞋子拿到窗台上晾晒,一开始都是老师晒,现在都是后脱衣服、鞋子的小朋友帮先脱衣服的小朋友晒,他们互相帮助,并且起床的时候也是互相帮着拿,这不仅是教育的力量,更是爱的力量。

学前教育

  在这一个月里,我学习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也感悟到了许多,从老师们身上,我看到了园丁们散发出的耀眼光芒,给了我在实习生活带来了许多启发性思维。在校期间总会认为当一名幼儿老师肯定很好玩,很轻松,但在这里我改变了这个想法,每上完一节课我都有的感触:想当好一名幼儿老师实在不易!

  刚开始听带课老师跟孩子们上课,认真学习她上课的方式和怎样管好课堂纪律。即使那样,我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试教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同时也佩服老师对付这些孩子们的方法。用小组比赛来管他们的纪律,一来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二来还为课堂带来一些活力。使课堂上不那么死板。

  幼儿园艺术节,我帮着班里的小朋友们安排节目,帮两个班安排画版。使我在实习期忙碌但很充实。同时也明白做好老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其他课外知识,这样才能让你的学生在和你打成一片之外还能尊敬你。这样忙碌的实习生活我进行了一个月,而这个月的每一天我都做好了幼儿园实习工作。

  实习时间是短暂的,我的受益却是无穷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幼师。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学英语最简单窍门

观察记录表幼儿园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