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成绩查询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公司通知书

  各位考生: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XX省20xx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皖人社发〔20xx〕8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20xx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体检、考察、审批录用等工作的通知》(皖人社明电〔20xx〕65号)等文件规定,请张婷等9名考生(具体名单见附件)持本人身份证、笔试准考证,于9月4日至9月5日期间到中共XX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领取《录用通知书》。

  1、地址:XX市鸠江区政通路66号市政务文化中心A区612室。可乘坐4路、7路、15路、40路、42路、45路公交车到达政务中心。

  2、联系电话:05XX-38XXXXX。

  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

  20xx年9月4日

公务员成绩查询

考试通知

  新考生报名流程:网上注册(如之前未注册)、照片上传(如之前未上传)、网上报名(信息填写、确认、打印报名表)、现场资格初审、交报名表、网上缴费确认。

  网上报名:20xx年7月17日9:00-7月31日23:59(报名截止后,系统自动关闭,无法补报名,也无现场报名,请务必在报名时间截止前报名)。

  资格初审:8月1日-8月4日(9:00-11:30,14:00-17:00)。

  资格初审地点:徐州市建筑行业协会咨询部(原徐州市建工局办公楼四楼)(地址:徐州市中山南路48号4楼401室,乘公交到“交通银行站”或“九州大厦站”下)。由市职称办进行现场资格初审,对逾期未来者视为自动放弃。

  网上缴费:8月2日9:00-8月7日23:59(缴费截止后,系统自动关闭,无法再缴费,也无现场缴费,请务必在缴费时间截止前完成网上支付)。

  现场资格初审时,需送交的材料清单如下:

  1.网上下载打印的报名表,必须需激光打印机黑白打印,禁止针式打印机打印,本人必须签名,左下角“单位意见”栏必须填写“该同志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已满XX年”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修改报名信息的,必须重新进行报名信息确认,并重新打印报名表,否则无法通过现场资格初审,后果自负;

  2.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相应的学历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4.非从事药学(中药学)专业工作的人员及从事药学(中药学)教学工作的人员不得报考执业药师。

  5.非药学(中药学)专业学历的报考人员,还需提供以下证明原件:

  (1)医院、卫生服务站等单位报考人员须提供本单位及其上级主管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符合药师报考年限的药房岗位工作证明(XXX同志在我单位药房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XX年),并加盖单位及主管单位公章。

  (2)药店及制药企业等报考人员须提供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和当地社保部门出具的社保缴费证明,缴纳社保的单位必须与报考所填单位一致。

  (3)报考人员及所在单位不得弄虚作假,如经查实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将对当事人及所在单位做出相应处理。

  6.免试部分科目的报考人员还需提供相应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限药学、药剂高级职称)及复印件;

  现场资格初审前报考人员必须将材料装订整齐后(报名表必须在第一页)交至现场审核人处。

  提供初审材料的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关于有关学历专业的确认,严格按照附件里的专业对照表进行确认。

  2.毕业证书上的姓名、出生年月等信息与身份证上不符的:如果有曾用名的,提供带有曾用名的户口本等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如果是毕业院校原因造成不符的,由毕业院校出具证明原件;如果是户籍部门造成的,则由户口所在地的户籍部门出具证明原件。

  3.毕业证书原件遗失的,需提供原毕业院校补发的毕业证明书或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及个人档案里的《毕业生登记表》原件、复印件,复印件要加盖人事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同时提供《电子注册备案表》。

  4.报名条件中所规定的相关工作年限,其截止日期为20xx年12月31日。

  (1)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的工作年限可从毕业证书上的毕业时间开始计算。例如,今年符合报名条件的大专学历的考生应为20xx年前(含20xx年)毕业,以此类推。

  (2)非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含党校学历,党校学历不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工作年限,可以从取得规定学历前后累计计算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毕业证书上有“脱产”表述的,或电大成人教育,如学信网上打印的带二维码的学历认证报告有“独立本科段”表述的,学习时间应扣除。

  (四)对新报考人员的报名材料应认真审核原件,对按要求提供的复印件,审核人必须在确认审核无误后签名并加盖审核印章。凡未按要求签名和加盖审核印章的相关材料,一律视为无效材料。

  报考人员应对照报考条件认真自查报考资格,如网上支付成功后,在审核中被核出不具备报考条件而被取消报考资格者,所支付报名费用将不再退回。

  凡使用假学历、假资格证书的报名者在资格审核过程中一旦被查出,假证书将予以没收,个人报名信息将录入全省假证库,并视情节轻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且支付的报名费用不再退回。

2016年度国考笔试成绩公布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现已公布,广大考生可登录“国考”专题网站、人社部网站等查询考试成绩。

  据介绍,今年划定合格分数线时,既考虑到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又兼顾了不同职位层次对公务员能力的不同要求,对中央、省(区、市)、市(地)和县(区)职位采取了分层划线的方法,同时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

  报考中央机关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1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60分。报考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0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60分。报考市(地)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0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5分。报考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

  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5个省区市),可以享受一定政策倾斜。这些地区县(区)级及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中央机关和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定向招录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0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60分;报考市(地)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定向招录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报考县(区)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定向招录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根据各职位规定的面试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参加面试的人员名单,并面向社会统一公布。面试工作由各招录机关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根据招考实施方案,面试工作将于今年3月底前完成。面试前,招录机关将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上发布面试公告,载明面试人员名单、面试最低分数线、面试时间、面试地点、联系方式以及其他须知事项。

  对于公共科目笔试合格人数未达到规定面试比例的部分职位,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在2016年1月和5月组织两次公开调剂。

  据了解,今年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的有关规定,对违反考试纪律的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将有关人员情况记入了公务员录用考试诚信档案库。

2016国考成绩查询入口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1月10日公布,今年的合格分数线目前已经划定,2016年国考首批面试名单公布。另外,2016年国考面试工作由各招录机关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面试工作将于今年3月底前完成。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方式及入口如下:

  2016年国考笔试合格分数线

  1、报考中央机关合格分数线:总分不低于110分,且行测不低于60分。

  2、报考省级直属机构合格分数线:总分不低于105分,且行测不低于60分。

  3、报考市级直属机构合格分数线:总分不低于100分,且行测验不低于55分

  4、报考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合格分数线:总分不低于95分,且行测不低于50分。

  政策倾斜职位的合格分数线

  1、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2、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报考省级直属机构合格分数线:总分不低于105分,且行测不低于60分

  报考市级直属机构合格分数线:总分不低于95分,且行测不低于50分

  报考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合格分数线:总分不低于90分,且行测不低于45分。

  对于公共科目笔试合格人数未达到规定的面试比例的部分职位,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在2016年1月和5月组织两次公开调剂。

成绩查询入口

  查询方法及注意事项:

  1、请输入考生准考证号,并检查无误后确认查询。

  2、本查询成绩不包括中考政策加分。

  3、本系统提供的数据不具有法律效应,如果发现查询的结果与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不符,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4、请遵守国家信息传播的相关法律与规定,对于恶意查询传播非本人信息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负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编辑推荐抢先看:

  查看九江中考成绩请关注:

  查看九江中考分数线请关注:

2018年成绩查询时间及查询方式

  地区查分时间查分方式北京市7月4日12:00起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输入报名号和准考证号,查询成绩。重庆市6月27日前后1、考生可通过登录网址,输入准考证号码和初始密码查询中考成绩。

  2、考生可关注“重庆教育”官方微信号查询中考成绩。天津市7月查询1、考生可通过声讯台拨打16867888、16878888、1607788查询本人的学业考试成绩。查分需要考生准考证号。

  2、考生编辑短信“XXXXXXXX”,发送到10657050810501查询结果;上海市7月6日起登录上海招考热线青海省暂未公布考生可通过西宁招考信息网或者关注“西宁招考”微信公众号查询成绩。西藏暂未公布1、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网址:);

  2、西藏自治区中考招生管理平台门户网站(网址:);

  3、电信声讯台96833513;

  4、易信和爱城市公众号“西藏教育考试查询”。海南省暂未公布1、登录海南省中招网http:///,进入海南省中招管理系统凭准考证号和登录密码进行查询。

  2、联系市县中招办或毕业学校进行查询。

  3、微信客户端查询。在微信客户端依次选择“我”—“钱包”—“城市服务”—“中考成绩查询”。河北省暂未公布山西省暂未公布江苏省暂未公布浙江省暂未公布甘肃省暂未公布广东省暂未公布2018年广东佛山中考查分入口:佛山招考网

  2018年广东佛山中考查分时间:7月5日

  河南省暂未公布陕西省暂未公布江西省暂未公布安徽省暂未公布湖北省暂未公布湖北鄂州2018年中考查分时间:7月1日

  湖南省暂未公布吉林省暂未公布2018年吉林长春中考查分时间:7月8日

  山东省暂未公布2018年山东莱芜中考查分时间:7月4日

  2018年山东莱芜中考查分入口:中考招生录取平台

  2018年山东枣庄中考查分时间:7月10日

  2018年山东枣庄中考查分入口:枣庄市教育局官网

  2018年山东威海中考查分时间:6月25日

  威海2018年中考成绩及录取资格线6月25日公布

  四川省暂未公布2018年四川巴中中考查分时间及查分入口

  2018年四川德阳中考查分入口:6月19日

  辽宁省暂未公布福建省暂未公布云南省暂未公布贵州省暂未公布黑龙江暂未公布内蒙古7月3日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查分时间:7月3日

  2018年内蒙古通辽中考查分时间:7月9日至11日

  2018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中考查分时间:7月16日至17日

  2018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中考查分入口:巴彦淖尔中考平台

  广西暂未公布宁夏暂未公布新疆暂未公布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时间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2.7万余人。考生报名主要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报名时间为2015年10月15日至24日。公共科目笔试定于2015年11月29日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个别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可于2016年1月10日左右在考录专题网站查询。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外语水平考试成绩和银监会、证监会特殊专业职位考试成绩也同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查询。

  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在划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时将予以政策倾斜。

  小编特别推荐: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及地点

  据介绍,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2.7万余人。考生报名主要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报名时间为2015年10月15日至24日。公共科目笔试定于2015年11月29日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个别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的时间为2015年11月29日。具体安排为:

  11月29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1月29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7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考试的时间为:

  2015年11月28日下午 14:00-16:00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专业考试的时间为:

  2015年11月28日下午 14:00-16:00

  本次考试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和个别较大城市设置考场。报考人员应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和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与报名时一致)。报考银监会、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等部门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北京。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应对策略

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