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道德底线和原则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道德,行为的底线

  道德,行为的底线。作为学生要有学生的言行规范,这是古代圣贤的教导;作为学生,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学生 ;而做一个有道德的学生,首先要孝顺父母,尊重兄长,其次要做事谨慎,为人真诚,讲究信用,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春秋时期,有个人名字叫闵子骞。母亲早逝,父亲因不堪家务重担,又娶了一位妻子。闵子自幼缺乏母爱,有了后娘,自然倍感高兴,但是后娘却不喜欢他。一年后,后娘生了两个儿子。闵子渐渐懂事,知道后娘有私心,但他并不忌恨。

  闵子父亲极少过问家事。闵子能够忍辱负重,凡事讲究孝悌。弟弟年龄尚小还不懂世事。唯独后娘,心地不纯,使这个小家庭暗藏危机。后来,父亲发现闵子的棉衣为芦花所做,极为恼怒,并打算休掉后娘。闵子说:“后娘毕竟也是娘啊!”又说:“后娘只让我自己受冻;并没让弟弟也受冻啊!爹爹要为弟弟着想啊!”这时,闵子的两个弟弟也来跪求父亲。闵子父亲看着三个孝顺的儿子,他又把妻子叫来,告诫她要宽厚仁慈,一视同仁。她羞愧难当,点头应允。

  闵子的孝心与孝行令后娘极为感动。从此以后,她完全改变了态度,这样一家人才真正地和睦起来。

  如果父母双亲都喜欢闵子,闵子要做到孝顺父母、有道德是不难的,而当父母双亲有一方或都不喜爱闵子时,闵子更要孝顺父母,这是最可贵的。由此看来,闵子是一个孝顺父母、有道德的人。

  汉代时有一位大儒,名字叫韦贤,他以爱兄长著称,儿子们也都具有尊兄爱弟的好品质。

  韦贤博学多能,被封为扶阳候。他有四个儿子,长子万山,次子叫宏,三儿子叫舜,小儿子叫元成。元成任大河都尉的官职。韦宏担任太常丞,主管宗庙祭祀,不仅事务繁重,而且容易获罪。韦贤打算让次子韦宏作自己的继承人。但韦宏天性以谦为德,不肯离开太常丞的职位。待到韦贤病重,韦宏获罪被捕入狱。家人假借韦贤的名义,上书朝廷,说让元成继承职位。

  后来,韦元成知道原委,不愿接受。于是,他便装病。父亲丧事完毕,按说元成应继承父亲的爵位。但他以病狂为由,拒绝接受。朝廷百官都怀疑元成的所作所为是有意将爵位让给哥哥。这时,有人便上书朝廷,进行弹劾。

  事隔不久,皇帝诏书下达,不准弹劾元成,并且亲自召见。元成无可奈何,只得遵从君命,袭承了父亲的爵位。

  韦宏作为兄长,友爱、呵护弟弟,韦元成作为弟弟懂得尊重兄长;兄弟和睦团结,这中间含着孝道的意味,因为这可使父母省心。

  诚然,我们不能做得像闵子、韦宏、韦元成那般好,但我们却不能连尊重兄长、孝顺父母这些最基本的礼貌都没有。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做为他们的后人,不应该给他们丢脸,而要青出于蓝胜于蓝。

  今天,我们43位同学照例静静地坐在食堂的凳椅上吃中饭。而站在最前面的章老师,微笑着说:“吃完饭,饭盘先暂时放在桌上。”

  我莫名其妙,心想:是不是要比一比谁的饭盘最干净?不会吧,老师连中饭都没吃,还有这闲情功夫?同学们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章老师葫芦里卖什么药。

  章老师看看大部分同学吃完了,就把胡楚晨叫到身边,吩咐了几句。只见胡楚晨拿着一笔和本子,走到蓝琳的餐盘前低下头,用笔指着饭粒:“1,2,3……26。”数得那么认真,声音是那么清楚、响亮。

  这下我们这边一下子沸腾了起来,他数我的,我数他的,连粘在勺子上的饭粒也不放过。“刘悦17粒。”“麻晓菲15粒。”……都一一做了记录。还未吃完的我,三下五除二就把饭盘扫荡一空,把最不喜欢的土豆丝塞进嘴巴,伸伸脖子也咽了下去。仔细检查后,我将饭盘端给胡楚晨。“许珊珊0粒。“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总共716粒。”胡楚晨大声宣布。“不会吧!”同学们不相信。章老师看着我们疑惑的神情说:“再算一次!”我那高兴劲儿早已跑到九霄云外。

  “没错,716粒!”胡楚晨肯定地说。我心里不禁一颤:多么惊人的数字啊!章老师看了看,语重心长地说:“勤俭节约要从小事做起……”从此,我们吃饭时不用章老师的督促,上早操及时关风扇和关灯,洗拖把时水龙头弄得尽量小,没有再让水龙头孤独地流眼泪……善,从不因微小而暗淡,做文明之人!一生的追求!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不要再让那些不道德的行为映入你我的眼帘!

做人的道德底线和原则

做人要有底线

  所谓底线,就是做人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思想的底线,是积极向上;道德的底线是诚实善良,法律的底线是公正守法。

  守住底线,就是确保自己的言行在道德与法律约束范围之内,即不越矩。超出底线就是道德的沦丧,甚至触犯法律。

  底线是做人的根本,是行走社会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个人尊严的法宝。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实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坚持自己心里那道底线。如果连你自己都抵挡不住诱惑,忽视这道底线,那你心里的防线就一定会不攻自破,使你失去自我。

  只有坚持自己的底线,才能坚持自我。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能过度,否则就是没有原则。什么事情没有原则,只会带来不良后果,而不会有好的结局。干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不要轻易听从他人的,要有自己的原则,这样做你才可以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只是一味的迁就别人,那你就再也不能成为你自己了。

我们做人的底线

  游洁底线,是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在比赛中,运动员只有坚守底线才能展现其高超的球技;同样,人的一生只有坚守人性的底线,方可尽显其英雄的本色。坚守底线,坚守善良。“人之初,性本善。”拥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是我们做人的底线。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在千钧一发之际,29岁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学生们守住了生命之门,唱响了善良的乐章,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而我们的“范跑跑”老师呢?却抛弃了身后的学生,抛弃了善良,抛弃了做人的底线,选择了“独善其身”!我们可以说,“范跑跑”老师是幸运的,因为他苟且活了下来;但他又是不幸的,因为没有善良的躯壳,失去底线的人生,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呢?坚守底线,坚守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诚信为本,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应该是我们人性的底线。“尾生与女子有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一个诚信。诚信是做人的底线,既然许下了诺言,既然做好了约定,即使失去了生命也要去践约。翻开中华文明史,为了要守住诚信这条底线而用生命去践约的例子又何止尾生一个。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有了易水悲壮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正因为有了“海誓山盟”的执著,才有了化蝶共舞之美,诚信,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正因为有了“为天地立命,为百姓谋福”的诺言,才弹奏了一曲清官之歌,诚信,中国文人不朽的篇章。而假设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呢?那么,最后终将会和放羊的小孩一样,羊成了恶狼的腹中物,徒留自己一个人哭泣,无人问津!坚守底线,坚守忠贞。“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诸葛亮的话告诉我们,忠诚坚贞应该是我们做人处世的底线。“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夫子一声长叹,纵身汩罗江,以死明志,以身殉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从小背上刻下“精忠报国”的理想,调兵遣将,势如破竹,不受利诱,屡遭诬陷,屈死于风波亭上;“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朱自清一身傲骨,虽忍受饥饿的煎熬,却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尊严。屈原、岳飞、朱自清等人因为忠贞祖国,早已流芳百世,载入史册。而像秦桧这样折节叛国的无耻小人和像刘阿斗那样胸无大志,屈膝投降的懦弱之辈呢?他们也早已遭世人唾骂,遗臭万年!善良,感动你我;诚信,奏响壮歌;忠贞,书写尊严。坚守底线,尽显人性本色。

道德是做人的底线作文

  道德底线 “我不知道,查理今天的缄默是对还是错,但我可以告诉你,他决不会出卖别人以求前程。而这,朋友们,就叫正直,也叫勇气,那才是领袖的要件!”

  这段话,是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一段台词。片中,查理无意间目睹了几个学生对校长的恶作剧,校长逼查理交代谁是主谋,否则将开除他的学籍。查理的忘年交、盲人史法兰,在听证会上谴责校方正在毁灭这个孩子纯真的灵魂。演讲博得如潮掌声,使校方最终作出让步。

  “不出卖别人以求前程”,是正直,也是勇气。这不仅是为个人辩护,更是为一种优秀品质辩护。

  一种风气的形成,有其历史土壤;而其消泯,更是难上加难。至今,这种“告密揭发”思维还时常作祟。据报道,山东某高校期末考试一道试题是: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的3名同学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考题一披露,网友直呼“神题”。

  可以设想,那些写出“翘课最多”学生名字的考生,可以轻松得分;拒绝写出的,则不得不丢分。这不是在鼓励学生们相互揭发吗

  出题者辩解说,这是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60度绩效考核”中的“同事相互评价”。但是出这样的试题,未免把好经念歪了。学生翘课多少,自有学校纪律管束;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有考试成绩评定。即便学生间相互评价,也应该是当面锣对面鼓,积极公开的,而不是暗地里互相“揭发”。

  无独有偶。几年前,湖北某大学的一个班级出台了“盯人”管理办法,每名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会有一名“神秘同学”在暗中盯梢。班主任说,开展这项活动是为了加强学生间的友谊和互动,也是为了加强学风、班风建设。这样的“温情关怀”,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心理学专家认为,不确定性会使人处于恐惧和焦虑的状态中。一个经常有人“打小报告”的班级,气氛一定紧张不安,同学间、师生间一定疏远而戒备。学生时代播下的不信任的种子,会影响他的一生。

  不告密、不揭发,与其说是一种可贵品质,不如说是一条道德底线。告密成风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社会,告密使人与人之间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侵害,冲击人们的价值判断,毁掉社会的道德基础。

  这条底线,在大学里首先应该明确、清晰起来。大学,应该培育学生自由而健全的人格、敢于担当的精神,让学生成为一个阳光磊落的大写的“人”,而不应该是心理幽暗、出卖他人的“病人”。这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

守住道德的底线

  林丹说:“球出界了,可以重来,但人若出界了,就难以重来。”我们应该守住做人最基本的底线——道德底线,不能越界,否则你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现代社会中。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都是人们所担忧的问题。为何担忧呢?就是因为现代的有些不良商家,没有道德的底线,频频做假。比如“假奶粉事件”,我第一次看到有关“假奶粉”的报道时,心里就想,这些唯利是图的黑心商家怎么下得了手,那可是千千万万个新生儿,最娇嫩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他们那么小,就要因为你们这些泯灭了良心、没有道德底线的商家们而遭受折磨,他们的父母也要因此而悲痛欲绝,终日以泪洗脸。还有“毒胶囊”事件。药本来是治病的,但如今却成了毒药。而做成这毒药的,便是那些不良商家。他们为了牟取利益,竟将本来用来制皮革的那些材料,用在制造胶囊上了,而制皮革的材料和制胶囊的材料,虽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但却有着天壤之别。一种是有毒的,一种是无毒的,而那些商家就为了那点点的利益,将无毒的换成有毒的。我真得问问,是否我们这些老百姓的命就不是命,在你们的眼中是否我们的生命就不如那一点钱,可以任意践踏,你们置国家法律于何地?你们是否已经没有了道德,你们的心灵是否是黑的?能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也许有一天吃这些药的人也有你的亲人哪。

  除了以上我所写的这两种,媒体上还披露了地沟油、假鸡蛋、苏丹红、瘦肉精等等,令人触目惊心。而做出这些东西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道德的底线,他们已经成了人民的刽子手,正在危害着千千万万个人民的生命。

  对此我希望政府能加大监管力度,严惩不法商家,还人民一个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也提醒一些不法商家们,请你们守住你们道德的底线,不要成为人民的罪人。

诚信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诚名是金,黄金有价,诚信无价,诚信比黄金更珍贵,诚信息替高贵的品德,可认为人们带去财富,但诚信自身它并不是黄金。诚信是一个陈词滥调的话题,也是从古至昔始终被人们所推重的美德不外,在物资文明日益丰盛的昨天,尔们仍须诚信待人,踊跃发挥老实取信的中华官族传统美德。

  圣人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有名迷信家爱果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妙的货色,莫过于有多少个脑筋跟心肠皆很正派而严肃的敌人”。王充也说功:“精诚所添,金石为开”。古代作家巴金也说:“诚真的人用手抓开大家的胸膛,拿没从彼的心来高高举在头上”。

  诚信是翻开成过之门的钥匙。大家一定记得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吧,那么商鞅是怎么使人们相信他,从而变法成功的呢?独一的秘决即是诚信,他在乡南门坚伏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告知人们,谁能把它扛到北门去,赏金十两,但不人信任,天然也就没人往扛。商鞅把赏金一直加到五十二,末于有一天,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便利场赏了他五十两黄金。老庶民谈论纷纭:商鞅言而有信,他的命令必定要履行,于是商鞅变法获得了较恶的功效,使秦邦强盛讫来,这就是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的好话——“徒木为信”。由此可见,诚信是一集体的破身之标,也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度的倒退、生存之基。因而,在生涯中,我们应积极干到并提倡诚信待人,将诚信的花种撒布人们。

  假如说诚信能使人胜利,这么摈弃诚信,也允许以让一些己失掉面前利益,但这种利益是欠久易逝的。最近,市场一些制假事件亘古未有,“瘦肉猪”、“假木耳”、“染色漫头”、“假牛肉”等,一些商野不瞅花费者的健康,不惜所有代价靠一些不及格,混充伪劣商品谋弃害益,这些我损失了良口,变成了一只只装乌钱的钱罐子,终极锒铛进狱,甚至断送了本人的毕生。可睹不诚信是一颗定时炸弹兴许你会取得一时好处,但总有一地,你会被它覆灭。

  诚信待人是一棵不老的常青树它永遥是时期的须要;诚信待人是一笔可贵的精力财产,它不会像金钱一样被贬值。同窗们让咱们联袂共创诚信校园,让诚信之花启遍大地,让它的芬芳飘谦世间。

做人的原则—讲道德

  我们要学会做人,就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小我们的标准就是从德智体美劳发展,为什么德排在第一位呢?因为只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继续下一个目标。

  自主,自立,自尊,自信是高尚的道德情感,而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不那么容易,也许一个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的小动作就曝光了你的德行,道德是从心里发出的,你的心灵就是道德的标尺,是不分尊卑的。在下层人民中,环卫工人每天都忙碌在城市之间,为了给我们一个干净的世界,这是多么的高尚啊!而那些高官们呢?吃国家的,用国家的,还要贪污国家的财产。这还有什么道德呢!

  在我们的身边,又有多少有道德的人呢?吾日三省吾身,又做了多少错事,在道德面前,人是要有羞辱心的如在捐钱的时候,有爱心的人是积极的,而有一些人呢,就找出乱七八糟的理由,这并不是贫穷和富裕的问题,每个人只要献出自己的爱心也一样会积少成多,就像我的小学同学义不容辞的把一年的零花钱捐给汶川灾区,也可是礼轻情意重啊!然而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却拿出个5元,10元,这应该反思了。

  小时候,每个老师总会说我不经要教你们知识,都要交你们如何学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我们就以那个目标一起奋斗,做一个有修养,有德行的人。"做人的原则——讲道德500字"由收集整理编辑.

做人要坚守底线

  著名学者易中天面对采访时曾戏称自己是“底线主义者”,从他对境界和底线区别的阐述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底线。

  历史上伟大杰出的人物于心中常有一份最基本的人格坚守,这便是他们的底线。对于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而言,捍卫个人尊严是他心中至死不变的底线;对于“心存良知璞玉,笔写道德文章”的老舍而言,有尊严地活着是他可以为之献出生命的底线……他们因为有着这份坚守,所以才可以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活出自己的精彩,即使生命逝去,也可以为后人敬仰。

  如果说光荣属于伟人,没有办法要求每一个人都坚守人格的尊严,那么对于普通人而言,道德良心就是最基础的一道底线。

  平凡的人如果能够坚守道德底线,做到不愧于良心,也同样值得人们尊重敬仰。帮别人垫钱买彩票,中大奖后分文不取的赵书兵;抱起血泊中的小悦悦,向周围人呼救的陈贤妹;哥哥遭遇车祸,作为弟弟不忘把工资发给农民工的孙东林……他们都只是普通人,也只是做了一些“很普通”的事,然而,依靠最基本的道德良心作出的选择却使他们于平凡中显出了人格的光辉,这光辉来自于他们的那种对于做人底线的坚守。

  相反,有这么一些利欲熏心者,在对金钱名利的追逐中,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最终也只能自食其果,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作为一名学者,保持学术的纯洁,不抄袭、不剽窃应该是坚守的底线吧,然而,批评诸葛亮的著名学者胡觉照,为了名利,违背道德,剽窃他人文章,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将自己引向了身败名裂的下场。作为一家食品企业,为消费者负责保证食品安全应该是坚守的底线吧,然而,三鹿集团为了企业效益,昧了良心,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害了数十名无辜的婴儿的同时,也将自己辛苦树立的品牌砸得粉碎……还有诸如“胶囊门”、“甲醛海鲜门”这类骇人听闻的丑恶事件,无一不告诉人们,没有对底线的坚守,就像高速行驶的车没有刹车,是极其危险的,是会给人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的。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曾经说过:“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而于当下,无论是坚守人格尊严抑或是道德良知,都既是对自己作为人的承诺,也是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做人的底线

  做人的底线议论文一: 当生与义不能得兼,当爱情的获得须以自由作为代价,当金钱的浪潮撞击着道德的堤岸,当龌龊的伟大遭遇高尚的平凡,我们将做出怎样的抉择

  也许我们会迷茫会徘徊,但我坚信: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那有别于动物的智慧。因为有智慧,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有智慧,我们终将确立并守住心中的底线。

  诗仙李白,对出仕有着强烈的渴望,希望凭借自己的绝世才情,真正地为百姓做些实事。但当唐王朝打着惜才的幌子终于接受了他,却要他去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艳诗时,他迷惘了:难道我要的就是这些?终于,他选择了离开,选择了继续他那于青崖放白鹿,于轩辕台观雪的生活。官爵地位,无法突破他心中处世的底线。

  文天祥,著名爱国诗人。面对高官厚禄和刑场殉国两者间的选择,他坚定地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他的答案,掷地有声。死亡,都无法穿越他心中那忠诚的底线。

  2007年,三个小伙子远赴异国打工,他们可以无怨地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他们可以承受异乡思亲的煎熬,他们可以忍受病痛对身体的折磨;然而面对日本工头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极尽侮辱的谩骂,他们坚定地对他说不,并不顾公司的加薪挽留毅然回国。多好的年轻人啊!的确,金钱,无法突破他们心中尊严的底线。

  105岁的南京寿星钱道康,当被某保健品厂商邀请去做广告并承诺给予高额酬金时这样回答:我不去。我从来没吃过保健品,不能说假话骗人。多么朴素的语言啊!老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住在一间只有二十多平方米的简陋小屋内,但是善良的本心,却告诉他决不能接受这邀请。贫困的生活,动摇不了老人心中诚信的底线。

  心中的底线,就是那摆脱迷雾的翅膀,就是那照亮前路的阳光。坚守心中的底线,我们将作出无悔的选择。

  做人的底线议论文二: 《水浒传》中以宋江为首的108个好汉,虽然大部分都能够替天行道,仗义疏财,武艺高强,为国奉献,但是,他们并非都是完美无缺的,甚至有一些人做事没有底线。

  先说宋江吧。虽然他常常能够救人民于水火,解苍生于倒悬,号称及时雨,让天下英雄归心,但是,他也做了一些错误的事情。比如,在怒杀阎婆惜一节中,阎惜婆是对她不忠,喜欢别的男人,还拿晁盖的书信威胁他,但是,她罪不至于死啊。宋江为了兄弟情义,杀害自己的妻子,怎么能够说是忠义之人呢?这是人性底线的缺失。

  接着说吴用。在吴用的策划下,他们七人在黄泥岗劫了生辰纲,这些东西是梁中书从老百姓那里搜刮而来送给蔡太师的生日礼物,不义之财,应该被劫,大快人心。但是,他们劫了生辰纲之后,把这些财产据为己有,挥霍享受,甚至用来赌博,实在是不应该。应该把这些财物还给百姓,这才是真正的替天行道,造福黎民。

  再说朱仝和雷横。他们两个都是都头,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干警,应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是,他们却为了所谓的兄弟义气,置法律与不顾,私下放走了吴用、晁盖等七人,还放走了杀了阎惜婆的宋江,这就是知法犯法了。也许有人会说,当时的法律就是错误的,但是,对于文明法治的社会,苏格拉底说道:不公正的法律也是法律,在没有更好的法律代替它时,公民必须遵守。朱仝和雷横的做法,没有了法律的底线。

  武松被称为天人,绝大多数读者对他评价很高,而我认为他却滥杀无辜。比如,在斗杀西门庆一节中,西门庆、潘金莲、王婆都有不是,联手用毒药害死武松的哥哥武大郎,武松应该按正常的法律途径让官府来处理,不应该在知府还没有调查这件事之前,亲自动手,先杀了潘金莲,再杀了西门庆,为了亲情而不走正常的法律程序。又如,在血溅鸳鸯楼一节中,在虽然被当地恶霸蒋门神、政府官员张都监和张团练陷害,险些丧命,武松血刃仇人,也还说得上是正当防卫吧。但是,他在报仇的时候,却杀死了张家门卫、歌女等三十多个无辜的人。况且,他杀了人之后,还偷走了许多金银器皿和衣物,后来还逃走了,不去自首。如果是在今天,武松应该算是恐怖分子吧

  是的,宋江他们做事没有底线的行为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好像不应该求全责备。但是,无论任何时候,一个人类文明时代的人,就应该有基本的做事准则,这就是所谓的人类普世价值吧。

  即使是在乱世,做人也应该有底线,更何况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和谐社会。

道德为人的底线

  道德底线是什么?我想道德底线就是做人最基本的良知。做人,最基本的东西绝不能丢,比如道德,比如良知,一个人如有没有了这些东西,那么他还是一个人吗?我觉得不是。做人,就是要守住道德的底线。

  一个人能否受到别人的尊重,能否干成一番事业,这与他本人的品质好坏有直接关系。所以孔子把“修身”放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把“修身”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来看待。“德不孤,必有邻。”领导者作为部属心中的旗帜,要带出一支好的队伍,干出一番事业来,毫无疑问至少必须守住道德底线,要有羞耻之心,要十分珍惜自己的声誉,注重加强修养锻炼,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

  可是,使人忧虑不已的是,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的道德水准正在下降,道德底线犹如雪山上的冰川,正在急剧萎缩和后退。一些人似乎越来越没有羞耻之心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获得某种好处,不惜丧失人格尊严,不择手段,惟利是图,没有工夫感到耻辱,无暇顾及道德底线。某些“公仆”受利益驱动,心理失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经受不住社会上的各种诱-惑,特别是权、钱、色的诱-惑,导致道德底线不保。底线是临界点,是最低要求,是不可逾越的。一旦突破道德底线,离触犯法律也就不远了。倘若社会失去了道德约束,仅仅靠法律来维系,这实属不祥之兆。倘若官员缺乏羞耻之心,胆敢逾越道德底线,那就是堕落的开始,不要说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实现有效领导,恐怕离“进班房”也不远了。

  少数官员的道德底线的后退,往往会导致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主持工程不拿回扣就是廉洁,提拔干部不收红包就是清正,居官多年而没有xx就可得奖,下班回家吃饭居然成了媒体称赞的典型事例。又比如,有的班子庄严向社会作出承诺,决心在任期内不xx、不xx、不卖官、不xx&helliP;&helliP;类似种种,都在说明一些官员的道德底线有后退到法律底线的迹象。

  道德约束群体,法律制裁特例。当社会道德彻底沦丧以后,法律就会相当脆弱,纵然死刑再保留一万年,又能吓倒几个人?一个守不住道德底线的人,一定是只相信感官上的欲望的人,金钱、xx、名利便会成为其疯狂追逐的目标。于是做什么都不再需要规矩,不再需要负责任,不再需要约束,不再需要畏惧。当一个人什么都不怕了,就是最可怕的事,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请守住道德底线,不要让那些物欲横流的东西超越它;请守住道德底线,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一个真正的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2022民法典

准则和原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