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读《游褒禅山记》所得

  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写作的借鉴。这篇课文借记游发议论,所发议论在今天来看已为常识,再去深究并无必要。但这是一篇典型的话题式文章,即由一个故事,一段传说,一处风景,一件小事,而引发出对为学、为人、甚至是对生命的大思考。读这样的文章,关键要寻找“话题”(事件、故事)与“议论”之间的对应关系,拿这篇课文来说,就是要探究“游山洞”与“做学问”到底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将两者所有的因素一一列出来,很容易便可以找出各自的对应部分:

  山洞——(学问)

  前洞夷以近游者众——(学问平易浅尝辄止者众)

  后洞险而远至者少——(学问精深处求之不易故至者少)

  景色平淡——(无价值或价值不大的学问)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博大精深价值大)

  游前洞——(求平易之学问)

  游后洞——(求精深之学问)

  探险而远之志——(求学之志)

  随欲出者以怠——(在困难前面或因议论而止步者)

  游洞之力——(求学之力)

  物(火把)——(求学之客观条件)

  力足以至而未至有悔——略

  尽志而不能者无悔——略

  仆碑上的文字导致以谬传谬——(求学应深思而慎取)

  于写作上的借鉴意义在于:面对一个“话题”(故事或事件),应在对话题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将其可能存在的各种因素列举出来,寻找最关键的几点,然后再与自己的观点一一对应。

  二是个案与类属的关系。这篇文章在艺术特色上与前面所学的文言文有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叙述平实,逻辑严谨,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强。这种风格与作者王安石的政治身份有密切关系。现行课本上所收录文章不外乎是这样几种:文人的文艺作品,文人的议(政)论文,政治家的文艺作品,政治家的议(政)论文,应用文。此文属第四种,是政治家的议论文。中国历史上,做官的文人不少,但像王安石这样有明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的文人却不多,所以王安石其实也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可以归到政治家一类。

  于是可以将这样的一些文章拿来比较:《过秦论》、《谏太宗十疏书》、《滕王阁序》、《沁园春·雪》、《改造我们的学习》(注意这些文章的文体与作者的身份)等等。我们要学完一篇文章后,然后给这篇文章定位归类,再去寻找同类的文章来研读(注意: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同一篇文章分入不同的类别)。

游褒禅山记教案

读《游褒禅山记》

  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尽志可以无悔”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

  列宁曾经说过:“人没有理想就成了动物,理想推动着进步。”由此看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志向,取得成功。有一位作家就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奋斗的意义远大于成功。

  而王安石提出的“尽志”不就是指在通向成功之路上的“奋斗”吗

  是的,成功源于奋斗。但是,奋斗并不都一定成功。有些奋斗者历尽艰难困苦却与成功无缘,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看到成功,但他们的奋斗为后继者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他们的奋斗仍具有重大的意义。历史不会单凭成败论英雄。就像提出“尽志可以无悔”的王安石,他试图变法,改善百姓的生活,他用尽了一些方法,努力奋斗过,但最终没有成功。他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可以问心无愧。我们后代也同样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视他为一个无能的失败者。他竭力争取的过程不同样值得我们钦佩吗

  人生正如一条曲线,转折多变,人们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像一条直线那样一帆风顺,然而,却时常事与愿违,曲线的人生需要经受许多磨练。尽了力不能获得成功的事在这样的人生中屡见不鲜。如果只是因为尽了力却不能成功而一蹶不振,那怎能获得成功?所以,失败了并不要紧,只要你认为在这条路上尽了力,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

  只要生命不止,就奋斗不息;只要没有成功,就继续努力,就算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是不需要觉得悔恨的,因为“尽志可以无悔”。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不用多讲,大家应该都是知道《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托物言志的课文,是作者王安石在游览过程当中一边观景一边抒发他对于景物的感触,写出了很多人生道理,领悟这些道理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意义非常重大。

  《游褒禅山记》当中有一句名言,原句大家可以在文章中去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只要为自己的理想尽力去拼搏了,如果实在不能够达到目标,也可以无怨无悔了,又有谁会讥笑我呢?可以说这句话恰恰是《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的核心句,这句话在现实生活当中也非常具有深刻意义。

  观察我们当今生活,很多人面对现实往往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其实,我们大可以不要抱怨环境,只要树立理想,并且努力为理想去拼搏,当你用尽全力获得成功了大家都会为你欢呼。可是如果你用尽全力最后还是没有能够成功,大家也不会讥笑你的,你自己当然也可以无怨无悔,毕竟是自己真正尽力了。

  总之,《游褒禅山记》真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6)则其至又加少矣迁移推断(加,此处解为“增加”显然不通,若联系曾经学过的“民不加少”,知此处“加”为“更”之义,便可马上推断“加”的意义:副词,更。亦可用语法和联今法,此处“加”作状语,联系现代汉语有“更加”一词,亦可推断出正确意义。)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对位推断(此句后有“险以远,则至者少”一句,由此可知“夷”与“险”义相对,结合语境,大致可猜出“平坦”之义,联系常用语“夷为平地”亦可推断。)

  强调: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推断将更为准确。

  4、自由朗读全文(5分钟)

  5、课内巩固练习(7分钟)

  ①今言“华”如“华实”之

  “华”者,盖音谬也

  ②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

  众。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

  亦悔……

  ④入之愈深,甚进愈难,则

  其见愈奇。

  ⑤不出,火且尽。

  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⑦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者

  提示:

  ①联今推断②语法推断③语境推断④语法推断⑤迁移推断⑥迁移推断⑦成语推断

  7、课外迁移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在括号内解释加点词。

  李若水字清卿,氵名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口巽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媒体: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组织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写作顺序:

  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B、记游洞经过

  C、抒发游洞的感慨

  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是我国宋朝伟大的改革家,也是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深受人们喜爱,千古流传,而他曾游览过的褒禅山因他的一篇游记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十一”长假,我有幸能够和爸爸一起参观褒禅山华阳洞。

  清晨,温暖的阳光拨开云雾,带着愉快的心情,我和爸爸向华阳洞出发了。远远看去群山伏起、郁郁葱葱,沾染了一丝丝秋的色彩,更给人以美的享受。

  绕过苍翠的山峰,驶过蜿蜒的山路,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褒禅山。遥看一尊铜鼎矗立在广场中央,上面刻有“褒禅山”三个大字,显得格外雄伟庄严。铜鼎一周围满了王安石的铜像,姿态各不相同:有昂首远望的、有背手沉思的……栩栩如生。从大门进去是一条宽大的石板路,道路两旁是高大葱郁的香樟树,带着独特的芳香。继续向前,迎面就是一尊王安石塑像,他身着锦衣,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示出他崇高的品德。塑像下有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列宁对王安石的高度赞誉:王安石是11世纪的改革家。道路尽头有几条岔道,上面铺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岔道蜿蜒至树林深处。这真是一片绿的世界、绿的海洋。在这绿的浪潮中,隐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十分美丽新奇,其实它是一座售票亭。售票亭正对面有一座巨大的石碑,被鲜花簇拥着,上面刻着王安石著名的文章《游褒禅山记》。我吟咏着这篇熟悉的文章,品读他凝重、质朴的语言,感受他深沉、真挚的情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华阳洞口两侧有泉水流淌。洞口右侧的石壁上刻有“有泉侧出”四个大字,清澈的泉水从那里流出。洞口左侧则是另一番小天地,这口泉叫做白龟泉,它与别的泉不一样,泉水是从一个石雕白龟的嘴中流出的,可爱极了。向洞内望去,阳光在洞口处洒下淡淡的影子,像一条连接古今的时光通道,神秘感油然而生。顺着石路,我终于走向华阳洞中,这真是一个美丽、奇特的地方。我们先是乘坐小船向洞内缓慢划行,洞内幽静无比,一盏盏小彩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从小船上下来开始步行,洞内小路时而宽、时而窄,宽时三五人可并排通过,窄处仅可一人行走。洞内景观众多,令人目不暇接,有“玉兔出宫”、“板桥石画”、“梅花路口”……千奇百怪,神奇瑰丽,各不相同。最妙的地方是“鞠躬岩”,那是一条长达七八米的石道,因为上方石块低矮,称它为“鞠躬岩”真是恰如其分。我最喜欢的是“美人鱼”,其实它只是一大块悬挂着的钟乳石,可它因形象酷似鱼尾,色彩瑰丽多变,在彩灯的映射下,果真如美人鱼般美丽,闪现耀眼光芒。洞中如此奇妙的景观还有很多很多,我深深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为雄伟奇特的华阳洞深深折服。

  一个上午真的很短暂,回首眺望,令人无限遐想。我依依不舍地回了家,留在脑海里的仍是那一片生命的绿色和华阳洞内美妙的景色。

再游褒禅山

  褒禅山或许在王安石的笔下充满了一种神秘之感,让我们读者都为之向往与渴望。在这个世界上,或许有许许多多像褒禅山这样的事物,在不断的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究竟什么。今天,我想再次重游褒禅山,再次去感受王安石的那种胸怀与抱负。

  王安石是北宋的文学家,是新诗运动的领导者与推动者,他管至宰相后,一直在做这件事情,直至后来运动失败,他也只好退隐山林。

  或许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像他这样的人,并不是没有真才实学,而是真才实学得不到肯定与施展,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文人墨客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忧愁与伤感的原因所在。

  褒禅山,旧名华山,在安徽含山北部,我想安徽是一个美丽的省份,它们群山环绕,一年四季气候适宜,这也是文人墨客喜欢在那里驻足观看的原因之一吧。

  山峦起伏,有山泉,有石洞,是那样的美好与纯真,可是我们现在能够再次欣赏到那样的风景吗?或许在城市中生活的久了,就会发现,每一个人都在不停的忙碌,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是,这种梦想是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努力的,连国家都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就不要说我们每一个人自己了。

  其实王安石借游山游水的体验,想告诉读者,要尽自己的志向,要懂得深思,不管你做什么。

  或许在我们看来,王安石给我们的道理是那样的深奥难懂,可是我们往深层次去思考,这不就是一个伟大的定理,值得我们去使用,去回味的吗

  前洞指的就是学问平易,浅尝辄止的人,这样的人对于学问没有深层次的思考与感悟,自然就不会走远,一个学问必须要反复的推敲与打磨,才能经得起时间与岁月的考验。

  而后洞则不一样了,后洞表示的是学问精深处,但是这样的深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到达,非常之观指的是博大精深的学问,这种学问或许在我们开来就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与举措。

  所以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非常之观,需要更多像我们拥有梦想,并且为之奋斗的人,让我们共同加油,去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

褒禅山之旅

  春之将尽,拂脸的风少了初春的料峭,又还未掺入夏的闷燥,此等良时,怎能不邀上三五好友,相携逐春

  褒禅山,又名华山,同行之中有位熟悉华山的好友充当向导为我们介绍了褒禅一名的由来。身处檀香萦绕的禅院旁,听着低沉而又细密的诵经之声,浸润在慧褒大师所遗留下的那份安详中,不禁对接下来的游程充满了期待。

  华山有一华山洞颇负盛名,人们因其位于华山之阳,故又称其为华阳洞。

  短时间的攀行后,华阳洞已隐约可见。只见路旁有一伏倒在地的石碑,看上去已有些年份了,碑文漫灭不清,拂去浮尘,依稀可见“花山”二字,不由得恍然大悟,今人之所以称褒禅山为华山,大概是其本名为花山,而后世之人误传其读音,口口相传之下便有了“华山”一名。

  华山洞分前、后两洞,前洞平坦空旷,有流水从一侧汩汩涌出,景象优美,不少文人骚客于此诗兴大发,却又苦于可题文处已尽是他人墨宝,满腹多情何处可发?故而心中大感苦闷不畅也。

  我们此行的目的乃是后洞,未做过多停留便直奔后洞而去。行过五六里,忽而一阵凉意袭来,一扫因跋涉而生出的燥意,这时好友告诉我们,后洞到了。

  后洞游人甚少,且至者皆愔愔,便为其平添了一份幽邃宁远,问其深度,人尽摇头称否,乃是好游之人尚且未能达其至深之处也,故可知其险远。

  整理行装,纵列而入,就着跃动的火光,赏读前人的游历感言,倾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入之愈深,洞壁之上墨迹愈少,而景象愈发诡奇瑰丽,憾至心底。就在我等应接不暇之时,那位充当向导的友人揉着酸痛的双腿说:“出去吗?出去吧!不然火把就要灭了,灭了就危险了。”虽留恋不舍,但一行人也就就此原路返回。直至洞口,发现火把还可以燃很久,且精力体力也还充足,于是便对洞内更深处的未知奇景生出了无尽想象与憧憬,同出之人皆大呼遗憾,转身责备那位友人,我在一旁亦后悔随之而出而不能看见更撼人心魄的美景,不得收获更奇趣完满的旅程。

  想到这里,又想到古人无论是远观天地山川,还是近看鸟兽虫鱼,哪怕是一枝一叶、一花一芽皆能让其有所收获,悟出世故人生哲理,究其原因乃是其思维之广之深是现今许多人所不具备的。不是今人之不可为,而是心浮气躁不愿为之。

  回顾方才所观之景,如前洞那般平坦且易行至的地方则游人如织,但凡地势高峭不平且难以攀至之处则罕有人至。可这世间非同寻常且震撼人心的奇伟之景又多现于险远之地,故只有拥有难以动摇的意志与远大志向的人才能一览其风光。

  志、力、外物与向导,缺一不可,此为成功之要素,缺其一将不能至也。人力大小有别,志远有差,若除志外,其三完备,而未能成者,自悔不已的同时也惹他人嘲笑;若尽其力与志却未能至者,问心无愧且孰敢讥之乎?这乃是我这一程最大的收获了。

  返程中,立于碑前良久,指腹缓缓摩过因岁月流驶而字迹难辨的碑面,忽而想到那些古书不也是这样吗?石碑尚且如此,那么那些轻而巧制的书卷不知将会有多少湮没在漫漫长河里,那其中蕴含着的古人的智慧将何去何存?就算是侥幸因人的记忆而流传下来,可又有多少如同“华山”般的舛误无人究其原本,谨而慎用之呢?这难道不是治学之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吗?思之至此,如感椎心之痛。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代表之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

  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山洞“深”、“难”、“奇”,因有人“怠而欲出”,自己随之而出,所以不能“极夫游之乐”。接着,作者转入议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样就把人分成两类,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游览爬山,也适用于一切工作。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从小熟读儒家经典,仰慕孔孟,立志高远。他在政治上的改革不就是探寻险远之处的奇伟瑰怪吗?当然,王安石深知,欲达险远,首先需要立志,这是主观条件。没有远大志向就永远到达不了“险远”。王安石有这个志向,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要经世致用,这个愿望在他上奏仁宗皇帝和神宗皇帝的文章里讲得清清楚楚。有了志,就要持之以恒,有主见,不随波逐流。否则,也不能到达“险远”。在此基础上,自身还要有足够的力量。从政治改革的角度讲,这个“力”是德、才、学、识各个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以上三个方面,志、恒、力都是攀登者自身具备的条件,可谓内部条件。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处,如果“无物以相之”,也不能到达。这里的“物以相之”指什么?作者王安石是有深意的。王安石在做地方官时是就开始推行“青苗法”,效果很好。初试改革,他信心十足。然而改革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阻挠。改革如果没有最高权利──皇帝的·评论·赏析语文人生 ·支持是绝对不行的。特别是当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怀疑者、攻击者纷纷而至的时候,关键就看皇帝的态度了。王安石对此十分清醒,他希望皇帝能支持他。当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后,并没有引起宋仁宗的重视,或者说,宋仁宗根本就不想支持他变法改革。年仅20岁的宋神宗继位后,想有所作为,他重用王安石。于是,王安石上奏《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论述了宋仁宗执政四十多年的种种弊病,指出了歌舞升平的背后存在的严重危机。在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王安石开始了 “熙宁变法”。神宗死后,不满十岁的哲宗继位,大权落在太后高氏手中。高太后对变法早就不满了,她执政后,起用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于是变法失败。相之之“物”,还包括一支高素质的官员队伍。王安石非常重视人才,可以说他是一个“人才决定论者”。他笃信“有治人,无治法”。要想振兴宋朝,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忠心,又有能力,可以胜任朝廷重托的各级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八字纲领。但由于宋神宗求成心切,熙宁变法在缺少一支精干的官员队伍的情况下就匆匆上马了。由此看来,“物以相之”是何等的重要啊!林纾评析《游褒禅山记》时说道:“此文足以概荆公之生平。‘志’字是通篇之主,谓非定力以济之,即有志亦复无用。故公之行新法坚决,不信人言也。所谓‘无物以相之’,相者,火也;火尽又焉得至?故行新法亦须人以助。武灵王行新法,有肥义诸人相之;公不得韩、富为之相,专恃吕惠卿、李定辈,无济也。‘于人可讥’,则指同时指斥新法者;‘在己为有悔’,非悔新法之不可行,悔新法之不竟行也。‘尽吾志’三字,表明公之倔强到底,不悔新法之不善,而恨奉行者之不力。……按至和为仁宗年号,公实未相,新法亦为萌芽,吾言似少近穿凿锻炼。不知言者心声,公之宿志如此,则异日之设施亦正如此。”林纾的此番分析可谓“此言得之”。

  令读者费解的是,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否游离于主题之外呢?是否对上段议论有所冲淡呢?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中国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奸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

  后人评价此文说:“逸兴满眼,而余旨不绝。”(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宋大家王文公文钞》卷八)“借题写己,深情高致,穷工极妙。”(《唐宋文醇》卷五十八李光地语)“用笔最折。”(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三十)这些论述都道出了本文的深层含义,可谓王安石的“知音”。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预习布置

  1、通读全文,掌握注释。

  2、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判断句。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明确目标

  三、知识精粹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3.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今尚不知。《历阳典录》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时间不会在此之前。洞的东侧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从中汩汩流出,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侧出”。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类似一大厅。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在宋代是经常有人来探游的。洞内的路径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处为乱石所阻,道遂断。洞的尽头处,嗡嗡作响,伏壁细听,可辨出是右侧的泉流声。

  4.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含山县志》可能把此洞当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但有两点不好解释:一是距离不对。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几米远。再者文中没有提及湍溪。据此我们认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马山上的北洞。其理由是:一、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二、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与王安石游后洞而发的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确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之甚寒。”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这与王安石所描绘的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很相类。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⑴提问注释中词语(回答时要合上课本)

  ⑵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深度。穷:a--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见:v--n.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a-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⑶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二、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本文转载自[新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5.语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4.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A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7)

  B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5)(6)

  C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2)(4)

  6.读准句读: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鼎足之形成矣

  E.则谓非草木不得矣

  7.正音

  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五.整体感知

  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六.课文分析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小结: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点“窈”“寒”“深”,洞的深处情形是“愈深”“愈难”“愈奇”)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3.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5.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采;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位。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教师转正自我鉴定

房地产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