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随笔:快乐的源泉

  班级就是一个温馨的家庭,每个孩子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他们伤心时去了解、哄劝他们,她们高兴时会觉得很欣慰、满足,他们进步和表现积极时会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他们做错了会教育甚至批评他们。

  天天和孩子们“泡”在一起,工作就好似日常生活,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老师就似妈妈,要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在意他们的喜怒哀乐,教育好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老师最大的心愿。孩子们叫声“妈妈”,觉得很亲切,知道是孩子们向老师表达喜欢、想和老师亲昵的表现,孩子们在生活和活动中,情急之中情不自禁地呼叫:“妈妈……”时,是孩子们感觉老师和妈妈一般可信可亲的表现,是发自内心的呼喊,是老师和孩子之间零距离的亲密和接触。

  老师习惯了每天都要和孩子们一起,孩子们也习惯了每天都要看见老师,我们的生活、学习充满快乐和温馨,相互之间的关系也都亲密无间。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孩子们都好似在家一样,每天见面并相处着,心里好像都很踏实、安然。

  今天,我去听课,孩子们在午点的时候我就回来了。孩子们一看见我,高兴地喊着,有的过来搂着我的腿,有的过来牵我的手,有的急切地向我讲述今天发生的一些事情,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老师,你上午为什么没有来?当时,他们关切地神情、发自内心的真情表现真的让我好感动。等孩子们都散开后,配班老师告诉我,上午孩子们都来问:齐老师呢,为什么没有来,去哪啦,什么时候回来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几个孩子尤其惦记,一个上午问了好几回。

  孩子们的表现总是最直接和最直白的,他们率真的表现令我深深地感动。回想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可以用含辛茹苦来表达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其背后有委屈、有烦恼,但更多的是欢欣和快乐。当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时会烦恼,受到家长误解时会觉委屈,凡此种种,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更重要的是真心地付出后均能得到了家长的理解、接受,换之以积极的支持和密切地配合。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孩子们的进步、成长和健康快乐都是我们幼儿园老师快乐的源泉,这些快乐也是我们幼儿园老师热情、不辞劳苦工作的原动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教师教育感悟随笔

  今日午休,孩子们特别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说:“安静、安静!”孩子们也没啥子反映,仍然各说各的,这可怎么办?于是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和孩子说咬耳朵。没想到还挺有效的呢。

  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声咬耳朵,他笑眯眯的闭上秋水。我这一行为一下子被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马上静下来,轻声地对我说:“吴老师,你对他说啥子?”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眯的样子说:“谁闭上秋水就告诉谁。”我对每个小朋友都说了同样的咬耳朵——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请你快快闭上秋水,好好睡一觉,祝你做个好梦!

  就这样,孩子们都甜甜地睡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

  原来,爱是恁地简单,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就能使孩子感到爱的真谛。

  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捉住良,千万不要训斥或变相体罚孩子。现在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的心也变了,变的和我们小时侯大不相同,读懂孩子的心,简直是件难事,过多的干涉,会带给孩子一些无如。是以,要因势利眼导,RAND教育,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从静到动的小宝贝

  张丽潆看上去比较文静,而且说话轻声细语,最初以为她就是个安静的女孩子。

  但是现实是她是个小话唠,嘴巴从不停下。于是户外体育游戏时,有意请她表现。每次提问她,她总是沉默。早上下午放学时从不跟教师问候或道别。其实她不是没有礼貌,而是有些胆怯不敢说话。

  为了改变现状,有户外活动时,我提前和她透漏相关内容,在区域活动时有意让她提前练习,然后户外游戏时再请她师范。还有每次放学时,我“强迫”她跟我道别,如果她不大声跟我打招呼,我就不让她走。同时,锻炼她参与体育游戏。慢慢的早上她来教室时努力大声跟我打招呼,第一次时她还紧张的站在门口,手揪着裤子紧张的打招呼,后来慢慢的适应了。她能正常的跟其他幼儿一样打招呼了。而且上课时破天荒的举手了,虽然她仍旧很紧张,但我能发现她的进步和努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户外体育游戏时,她都能很投入很认真的参加,并且表现出对户外体育游戏很高的积极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幸福

  今天同事突然问我感觉自己幸福吗?我笑了,“为什么这么问,难道你感觉自己不幸福吗?”同事很果断的说:“我感觉自己不幸福。”“怎样才算幸福?”我反问同事。“幸福就是有花不完的钱,可我没钱”一阵沉默,也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读过《牵手幸福》,有一句话让我感悟颇深:人生幸福的密码就是拥有良好的心态,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心态,能左右你的思想,心态决定着自己的心情,作为一个平凡的女人,欲望不要太多,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不浮不躁,不争不抢,不要轰轰烈烈淡然的过着自己的生活。

  我就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平凡的我有平凡的快乐。作为一个幼儿老师,每天的工作繁琐而忙碌,可面对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自己就有了无穷的动力:累了,和孩子们玩玩游戏,把自己融入到孩子的童真中,忘了自己的年龄,和孩子们尽情的嬉戏着;面对工作中的挫折,能给我安慰的依然是孩子,看着一张张可爱的脸庞,我顿时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那所谓的挫折也不知飞到哪儿了……为了孩子,在工作中,我只能选择努力探索,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所有的一切成功和失败,都有我幸福的泪水,泪,流的居然也是那么幸福!那都是来源于孩子,一声声稚嫩的老师好,一个个温暖的拥抱,甜甜的亲吻……都成了我幸福的源泉!

  “外边的世界很精彩。”这句歌词也许自己参加完一次同学聚会才真正理解,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同学聚会,也是第一次领悟了同学聚会背后还有另一次含义,那就是展示自己这十几年来的“幸福”。我,一个月工资不到2000元钱的幼儿老师,面对眼前的名车,面对身穿名牌的昔日同学们,有的只是感慨时间的魅力,能够把我们昔日的小伙伴都变成了成功达人,我也随即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不去羡慕谁,我就是我,世界上唯一的我,自信的我。大家互相问候,谈着毕业后的酸甜苦辣。每个人的故事都有些心酸,艰难的创业,心情的郁闷,原来华丽的背后也不都是外人想象的那么幸福。反之,大家却说我看起来很幸福,什么叫看起来啊,我本来就是幸福的,没心没肺,活着不累。因为我自己明白,我自己也有我自己的幸福密码——心中始终装可爱的孩子!深处在孩子们纯净、简单、无邪的爱中,哪能不幸福!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平凡的快乐,我喜欢这种平凡,深爱着这种平凡,也会继续这么平凡下去。

  家,是一个女人为之用心守候的心灵港湾,一个聪明的女人,会懂得怎样去经营,人非圣贤,谁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女人,记得别把工作中的烦恼带入家中,家中的爱人,他喜欢看你开心的样子,家中的孩子,把你视为依靠,你的心情,会影响他们的一切,家安宁了,你才会感到幸福。多年以来,家虽然不华丽,却带给了我数不清的幸福。感冒了,爱人日夜守候在自己的身边,不管多忙,亲自下厨做我爱吃的饭菜,不想吃,爱人像哄孩子那样一口口的喂自己吃饭,那种幸福,真想一直感冒下去。星期天,女儿从学校回家,飞进家门就喊:“妈妈,我想你了。”这也是一种幸福吧,看着漂亮懂事的女儿,看着女儿用自己的零用钱给妈妈买的小礼物,每次眼泪都会不争气。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泪。常回家看看也是一种幸福,每次当自己回家,爸爸妈妈总会等在门口,就像等一个放学回家的孩子,在父母面前,自己也永远是个孩子,妈妈总有嘱咐不完的事情,爸爸做饭也习惯的问我喜欢吃什么。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让我陶醉于家的温馨,这也是我幸福的资本吧。

  我的幸福,是平凡的幸福。没有什么伟大的业绩,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着,这种平凡,不代表没有进取心,不代表懦弱,生活中,幸福不只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需要自己去争取,和同事,和家人,和朋友,并肩,共同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累了,学会调整心态,品一杯香茗,听一曲乐曲,让心事随时光慢慢流淌,女人,珍惜现在的拥有,才能把握明天的幸福!无论工作、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只要你心静,一切自然静,幸福就在你身边,好好把握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用纸箱做游戏

  这个学期,我带的是小班。最近班级里存放了两个长l米、宽O.8米、高1.5米的大纸箱。几个孩子被大纸箱吸引了,调皮的锐锐推了纸箱一把,看到纸箱倒地,孩子们乐不可支,他们顺势趴在地上说:“我们来钻山洞吧。”我见状连忙给予肯定:“用纸箱来钻山洞真是个好办法。但是现在能钻吗?”宁宁说:“把洞口的纸板剪掉就行了。”“你们要用到剪刀,有点危险,需要我帮忙吗?”“好啊。”趴在地上的孩子立刻都站起来,看着我将一只箱子的底部和顶部剪掉。看到纸箱露出了空洞,孩子们兴奋异常。我把纸箱放倒在地上,将原来的长边当成高度靠着玩具柜平放。婷婷迫不及待地一头钻了进去,等她爬出来时,由于箱体另一侧缺少支撑,纸箱一下子侧卧倒地了。孩子们见状大笑不已。我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山洞’不倒?”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有的说用椅子顶住,有的说用桌子顶住,有的说请人站在箱子旁边。为了一一验证这些方法是否可行,他们摆椅子、放桌子、站在箱子旁边,忙得不亦乐乎。经试验,这些方法果然不错,都能固定箱子,他们满脸喜悦。最后,他们发现只要用大的东西挡住纸箱,纸箱就不会倒。“哦,这是你们自己发现的秘密,看来很有道理。”我表扬了孩子们一番。

  随后,我指着走廊问孩子,如果把箱子移到那个地方玩钻山洞,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使箱子稳定不倒塌。孩子们还是想到用东西挡,但由于场地小,这些方法被一一否定。最后我拿出一条绳子问:“如果请它来帮忙,可以怎么用呢?”林林受了启发说:“可以用绳子把纸箱绑在柱子上,那样纸箱就不会倒了。”许多孩子不理解他的想法。我照着林林的主意去固定纸箱,孩子们试了试,还真行!

  孩子们还牵挂着另一只大箱子,我提醒他们想想可以用它来干什么。珠珠说:“我钻山洞出汗了,好热啊!可以在那里洗个澡。”旁边的孩子也附和着。我问他们怎么洗澡,有的孩子说用纸箱做浴缸,有的孩子说用纸箱做淋浴房,最后赞成做淋浴房的占多数。“怎么把它做成淋浴房呢?”我问。成成说:“把中间的纸剪掉,下面做个门,再装个水龙头就可以了。”我按照他们的意图裁剪好后,问:“用什么材料做水龙头比较合适?”孩子们环顾四周,发现有很多雪碧瓶。玉玉提议用雪碧瓶来做水龙头,大家一致赞成。将水龙头安装好后,简易的淋浴房就做好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围了上来,思思和陶陶同时钻了进去。旁边的孩子不同意她们一起洗,陶陶说:“我是妈妈,带宝宝一起洗澡。”孩子们只好同意。“妈妈”带着“宝宝”刚洗完,一群人就争先恐后地往里挤,没有挤进去的豆豆急得大喊要排队。于是,我拿出小脚印粘在地上,说:“豆豆说得对,排队洗澡可能会快些。”孩子们听了马上寻找脚印站立,开始排队等候。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有的孩子在淋浴房里洗了很长时间都不出来,弄得心急的孩子直跺脚,有的进去拉,有的来告状。看着大家吵吵嚷嚷、争论不休,我建议道:“我们的水龙头是节能环保型的,很特殊,倒计时从1O数到l后就没有水了,换人进去洗澡才会重新有水流出来。”这个建议很管用,排队等候的孩子耐心地边数边等,游戏变得有序了。

  在这次纸箱探索活动中,我意识到问题是探索的动力、起点,也是活动的主线。问题可以是幼儿发起,也可以是教师发起,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教师除了提出合适的问题,还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幼儿各种各样的回答和解释,从中发现教育价值,推动游戏的发展。

  此外,教师适时的介入能让活动顺利进行或得到进一步拓展。小班幼儿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遇到矛盾还没有能力独立解决,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介入。比如,大家都争抢着往淋浴房里钻时,如果教师用命令式的口吻让他们一一排队,表面上幼儿也会遵守,但他们内心的愉悦会减少很多。教师用粘贴幼儿熟悉的小脚印的方法暗示了正确的做法,效果比较好。教师要敏感地觉察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发现他们的意图并相应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有的幼儿玩不到时会寻求教师的帮助,有的为了能让自己有机会玩会找个“合理”的理由,有的会搬出规则来给自己争取机会,无不体现出孩子的智慧,教师应充分理解并尊重孩子的行为方式,多提供支持陛的游戏环境,使他们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一个塑料袋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今天,我们班的集体教育活动是社会活动《向白色污染宣战》,由于活动内容科学性较强,我费好大劲才使孩子弄明白什么是“白色污染”,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等问题。活动结束后,我带孩子们来到院子里活动,秋日的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孩子们围在我身边无拘无束的说着、闹着,看着他们欢呼雀跃的身影,我的心情也随之放松了许多。“老师,于冰岩捡了个塑料袋!”快嘴的“小八哥”赵心宇过来报告。“你过来!”我大声音吆喝于冰岩。因为在此之前,我曾在一本书上读到有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在玩时,曾有一个男孩子用一个塑料袋子蒙住了另一个小朋友的头,差点酿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把塑料袋扔掉!”我不假思索的命令于冰岩。于冰岩怯生生的看着我,慢慢地把塑料袋放在地上。我用脚把塑料袋踢到离我们活动区较远的冬青边上,又回到孩子们中间,再也没去注意那个塑料袋。

  孩子们闹够了,玩累了,陆陆续续回到教室。于冰岩走到垃圾桶旁边时随手扔进一样东西,我出于好奇,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刚才被踢掉的那个塑料袋,我的脸一下子火辣辣的烫起来,全明白了:于冰岩捡塑料袋并不是为了玩,而是把老师的教导――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付诸了行动。是啊,“言行一致”对于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字眼了,它的含义也肯定人人皆晓,但真正做起来我们却甚至不如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带着深深的羞愧与自责,我要全班小朋友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扬了于冰岩,全班的小朋友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在小朋友的掌声中,于冰岩不好意思的笑了,小朋友们也笑了,我也笑了……

爱的力量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他叫李子铭,我刚带他的第一天,子铭几乎不说话,只有想要什么时,就用手指,他的意思多半靠我猜。进餐时间我不喂他就不吃。午睡时,我不拍他就不睡,而且还会想笑就要大声笑,想哼歌就哼。还经常尿床大哭,我怎么哄他都没用,就这样,子铭成了我最关注的对象。

  一次市儿保所例行体检,在进行测量身高体重的仪器面前子铭不知为何很怕,任我费尽口舌,他也绝不往前跨一步,大声哭着喊着,就是不肯站到仪器上。最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抱上秤勉强过关。这以后他经常拒绝参加活动,连一些简单的动作都不愿做,我们只好由着他站在一旁。

  我和她的妈妈沟通过,家长说在家也是这样,拿他没辙,让闹个够,自己就停下来了。有时,我们受不了就干脆打一顿。原来,子铭的智力与同龄孩子有着一定的距离。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是很强,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做的是对是错。有一天,户外活动是多变的绳子游戏。我发现子铭很羡慕地看着其他小朋友快乐地蹦蹦跳跳、爬爬钻钻。我想请他参与,可想到他每次胡闹的情境不免又有些犹豫。我又观察了他一会儿,他的眼神似乎在说:“老师我想玩儿,老师我要玩儿!”于是,我坚定的走过去拉着子铭的手,蹲下身把他搂在怀里低声说:秦老师特想和子铭一起玩儿,咱俩比一比看谁先到终点好不好?”子铭十分开心地跟着我走到起点。用他那不协调的动作努力尝试着、爬着、双脚跳着……。看到这个场景,我们在场的老师十分震惊,就连孩子们也为子铭加油助威。以前,我认为子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事都不会做,却从未想过子铭也有自己的愿望。看着子铭脸上绽放着从来没有过的笑容,让我真切的体会到“特别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只是表达方式比较不同”。此后,我对他仔细地观察,从他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因势利导,用爱走进他、了解他、读懂他、帮助他。

  一是关心亲近。对待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特殊的孩子常常会考验我们的爱心。幼儿教师的责任感鞭策着我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因此我们要将一份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让他们也能健康成长!我对子铭很特殊:早上来园总要抱上一阵子,搂搂他;亲亲他;和他说说话;进餐时陪在他身边;午睡时坐在他床边直到他睡着;还请爱说爱玩的几个孩子陪他玩。现在,子铭虽然还不是主动跟同伴玩,但是看得出他有这方面的愿望,因为,他能叫小朋友的名字了。

  二是耐心等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教育子铭时,我并不急着一下子改掉他的不良习惯,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早上来园时,我会和他主动聊天,引导他和我多说话,建立起他对我的信任和亲近感。

  三是家园配合。共同培养教育,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渠道。在一段时间的交往接触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子铭缺乏亲人的关爱。他父母忙于生意,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于是,我经常和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孩子也有自己的情感,要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亲近,玩一些亲子类游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增进与孩子的情感。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他心里最清楚。

  功夫不负苦心人,现在子铭每天来园都会主动与老师问好,下午离园时会拉着我的手亲吻我的脸,“啵”一下说,“秦老师拜拜”。

  子铭的变化告诉我对于特别的孩子需要特别的关爱,而不是特别的约束。“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不能成为教育”,这是教育工作的至理。用爱心走进孩子世界,听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只有真正了解、理解和尊重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在爱的教育中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墙壁被画脏以后

  孩子离园后,我正在打扫卫生,忽然发现活动室墙上画着一架风车,很是扎眼。明天要认真查一查到底是谁做的,我有点生气。第二天,当我问起这件事时,没有一个孩子主动承认。于是,我继续引导:“这么干净的墙被画脏了,就变得不漂亮了。做错了事没关系,但要勇敢地承认错误,改了仍然是好孩子。希望这个小朋友能悄悄地告诉老师,老师不会批评他的。”可是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没有一个孩子来承认错误。下午,我继续启发孩子们提供信息,但仍一无所获。一阵寂静过后,几个孩子悄悄地说:“大概是小锐画的,他最不守纪律了。”我感到孩子们有些捕风捉影,便赶紧加以制止:“没有亲眼看见的事情可不能乱说。”

  晚上静下心来时,我在想:我为什么非要查出在墙上画画的孩子是谁呢?可能是哪个孩子一时兴起画上去的呢?相信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或许因胆怯、自尊而不愿说出来。孩子不就是在不断地试错、改错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吗?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引导孩子明白事理,健康成长。惩罚不是目的,我决定不再追究是谁做的,而是引导孩子思考怎样补救。

  第二天,晨间谈话时,我对孩子们说:“现在老师不再追究是谁把墙壁画脏了,但做错事必须想办法补救,我们还是一起来想一想怎样让墙壁恢复原来的样子吧。”听我这样一说,孩子们立即活跃起来,有的说拿抹布擦,有的说拿橡皮擦,有的说用刷子刷……经过讨论,我们最终选择了用砂纸砂的方法。当墙壁基本恢复原样时,孩子们都松了一口气。接着,我又向孩子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今后,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少出错呢?”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凡事都要三思而行,要想一想做这件事的后果。通过这件事情,我体会到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为幼儿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环境,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并积极解决问题。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育随笔三则作文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 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开心帽”和“生气包”》中, 首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开心小姐”和“烦恼先生”。孩子们与两位新朋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要求是:鼓声停止时拿到了“开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拿到“烦恼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不快乐的事情。

  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着,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最让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朋友们,你们猜,我们班的小宝贝最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分别是什么?~~猜出来了吗?大部分孩子的心声是:“最开心的事”是家人带自己出去玩(宝贝们的快乐真的是很简单很纯朴,你们觉得呢) ;“最不开心的事”是父母吵架或老师不高兴了……朋友们是否觉得有点震惊呢?当听到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也有些惊呆了。原来孩子们最不开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给自己买玩具,也不是做错事情被老师批评。而是父母和老师在不经意间带给孩子的情绪影响。作为老师的我,顿时体会到:其实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你的表情、关心着你的情绪。原来自己的一时“不高兴”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应该要收拾起自己的坏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琐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通过读一篇文章我的感受有很多。接下来我从4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这位老师接过这个新的中班,就对这个班的孩子进行了诊断,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的施教过程中,才会有针对性的方法!她选择得方法是通过绘本阅读,讲故事比赛,锻炼孩子的胆量与语言的表达!这一点让我觉得作为一个幼儿老师必须要清楚的了解每一个孩子!

  其次,在组织讲故事比赛时,其他小朋友都很棒的讲述了自己准备的故事,只有牛牛,没有讲故事。正是这样,当其他孩子都有奖状,很开心的时候,牛牛没有,这也引发了后面“讨要”礼物的话题!牛牛爸爸的做法确实是在很多老师眼中都毫无意义!但是后面在专家解决问题中也提到:老师有没有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或许是孩子没有准备好!如果老师听孩子把话讲明白,说清自己想说的,是不是就不会出现牛牛不讲故事,也不会出现没有得到奖状不开心,更不会出现“讨要”礼物的事情!这一点让我想到,老师平时要多跟孩子们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多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说出来了,老师了解了,才有助于发现孩子的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再次,专家提到亲子谈话最重要!家长要做到多倾听,少打断。多带孩子出去玩耍,接触外面的世界,多一些视野!多跟小朋友接触,懂得如何跟小朋友们交往!可以让孩子当我们的小帮手,如给孩子安排值日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可以给孩子一个优先选择权,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选择,而不是家长老师一味的给孩子安排好的,你就是选择这个!当孩子做的很棒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这样孩子还会很高兴的接受下一次任务!

  最后,提到家园合力!老师要做到及时跟家长沟通,沟通孩子在园的表现。家长也要跟老师沟通,沟通孩子在家的表现,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健康的快乐成长!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鼓励人的经典语句

婚礼新娘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