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到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已经对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教学提出了统一的要求,例如,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教师资格标准等等。

  对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而言,出版社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来设计教材,达到国家的教育教学要求。出版社编写《信息技术》教材的操作程序是:根据国家标准确立教材的预期目标;确定教师和学生实施教材后要达到结果的评价标准;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学生现状与课程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设计课程教材的结构主线;形成完整的教材方案。课程教材标准化的优点是对全体学生有一个统一的培养目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高质量的教学要求,保证教材开发和教学实施过程的质量,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障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课程教材制度。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及应用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包括教育目标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信息化,教育资源信息化。课程与教学模式信息化,学习方式信息化,教育教学评价信息化。教师培训信息化,教研科研信息化等方面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下面着重谈谈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个问题。

  二、对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解和做法所谓课程的整合,一般是指对课程设置、课程的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设计,课程评价诸要素作系统的考虑和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具体理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如何实现整合,现在还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当今,学科课程整舍己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热点和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努力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一)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创造必要的条件首先,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性和前瞻性。各区政府和区教育局把实施教育信息化与创建教育强区联系起来,把它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2000年10月,教育部提出从2000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现“校校通”,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在2005年前,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都能上网,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推进多媒体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发展网络教育。其次,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挥后发优势,瞄准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目标,“统一规划,试点先行,全面推进,注重实效”,努力实现全区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网络教学应用系统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硬件环境,如校园网的建设,即“路”;二是教学应用平台和管理应用平台,即“车”;三是教学资源,即“货”;四是“驾驶员”,也就是人(含教师和学生)。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培训教师是关键。(二)学校应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根据建网、建学、建队伍并重的原则,抓紧教师的培训工作。对教师的培训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进行先进教育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科素质和科研素质;(2)进行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培训;(3)教学设计方法培训;(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培训。2.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之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分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阶段,首先要用于优化课程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此,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网络教学模式。方法的研究,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试验,促进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改革,努力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基于网络多媒体、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和实验。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制作、开发、研究;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试验,等等。

  四、注意“整合”的误区1、学生主体地位的绝对化倾向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相比之下,在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应当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对信息技术不太了解,或对新型教学结构掌握不够,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这表现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让学生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讨论等。2、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建构主义学习理沦十分强调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信息技术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整合”时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但是,有一部分教师由于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和意义,也没有很好地掌握情境创设的技巧,出现了为了情境而情境的现象。例如,有些教师在导课阶段习惯于用CAI课件播放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支持就感到无所适从。有些教师创设的情境千篇一律,形式呆板,甚至出现“博士卖驴,三百字未见驴字”的现象,偏离教学目标。3、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要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教师在设计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准确体现教学重点,而且要着力培养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花了很大力气设汁的活动只重视形式而忽视了效果。4、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过度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育,是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又一个问题。在教学设计时,整合的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更要包括能力、素质等方面。敏锐的思维、坚定的意志、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渊博的知识一样是现代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们理应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总之,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广大一线教师应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和领会课程整合的实质与精髓,避免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真正的整合应是该用时就用,不该用时就不用,要用得恰到好处。

  五、网络学习资源标准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目前,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正受到重视,数字化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和促进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针对高等教育,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1、降低课程制作难度、减少课程制作成本SCORM标准倡导的学习资源与学习平台分离的思想,为当前网络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由于课程制作和学习平台开发的分工,网络课程设计人员不必再为复杂的学习平台而苦恼,只需按照制作步骤组织好各种简单的学习资源,并将教学策略融入到课程的设计之中即可,而学习交互、协作学习、学习监控等功能都可以交给学习平台来实现。在以后的使用中,可以任意重新组合,不需修改原来的学习资源,实现了学习资源的重复使用。从内容的角度讲,为开发者降低制作成本和难度,缩短开发时间,避免资源的重复制作,保证符合SCORM标准的学习资源能在任何符合标准的学习平台上互通和使用。学习者可以更便捷地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按照学习系统给出的提示选择学习内容和制定学习顺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于符合SCORM标准的网络课程的编序和导航都是由i内容清单文件所控制,因此开发者只需修改此文件,便可轻易地调整课程的架构和呈现顺序。从平台的角度讲,它鼓励各种学习平台的开发,保证符合标准的课程导入和使用。只要符合SCORM标准的学习平台都支持符合SCORM标准课程的导入,提高了教材使用的广泛性和重用性。2、实现网络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导航方式的个性化从课程设计角度讲,通过编序和导航规则的设定,能实现网络课程内容的呈现顺序的多样化,如课程目录是否隐藏,学习者是否可以任意选择课程内容;从系统平台角度讲,可以记录学习者学习的内容、所用的时间、测试的成绩,可以在平台中进行讨论和答疑。通过SN规则的设定,使网络课程能满足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实现适应性学习。不同的学习者在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所学习的内容和顺序也不尽相同。3、提高网络课程学习的适应性适应性网络课程就是在适应性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实现学习者适应性学习的一种网络学习资源。适应性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学习者通过与学习资源进行交互,来实现学习者对资源的适应,而教师通过设计学习资源的呈现内容和呈现顺序,来实现资源对学习者的适应。

  可见,学习资源对于实现适应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学习资源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网络课程,应充分应用适应性学习理论进行设计开发,将学习内容分解成小的知识单元,便于进行重新组合,设计相应的触发条件和学习顺序,实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由于SCORM标准具有可适应性的特点,因此按照SCORM标准开发网络课程,可以实现课程的适应性导学、课程内容顺序的适应性调整等功能。本研究中,主要通过网络课程中编序规则的设定,来实现特定的学习功能。教师在开发网络课程时,可以将教学策略运用到课程的导航和学习顺序的设计中,通过设定前测和后测的通过值,实现网络课程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来给出相应的学习建议,学习者可以按照学习建议中的学习顺序进行学习,达到网络课程适应性提示和适应性导学的目的。在网络课程具体的设计中,应参照标准进行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框架设计、内容表现形式设计、学习顺序设计,并将设计开发出的网络课程导入到符合标准的网络学习平台中进行应用。以SCORM标准为代表的网络学习资源标准,为当前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途径,必将促进网络课程制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通用化。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1、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我国分类为10项技能,训练技能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在新的教学改革的形势下,我们认为这10项技能仍然是适用的,但是需要加入新的思想注入新的活力,以适应教学改革思想的要求,同时开发出了学习指导技能。微格教学是一种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目的的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实际应用了镜像反馈的原理。2、教师教学媒体技能教育技术是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把技术引入到课堂,掌握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和基本技能。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作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教育技术最重要的实践领域之一,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与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密切相关。但是对研究者来讲,往往把二者孤立起来。教学媒体引入到教学中促使教学方法模式发生重大的变化。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媒体技术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部分。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学校的各项工作,想把技术整合到教学、学校信息化建设等都需要教师。这些都要求教师掌握现代教育媒体技能。当然,这种技术包括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

  在网络课程具体的设计中,应参照标准进行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框架设计、内容表现形式设计、学习顺序设计,并将设计开发出的网络课程导入到符合标准的网络学习平台中进行应用。以SCORM标准为代表的网络学习资源标准,为当前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途径,必将促进网络课程制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通用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改革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使教学方式发生翻天覆地变革运动,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中就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信息技术依靠它的网络资源和影音手段,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使课堂形式更加新颖灵活,效果也十分明显。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优点的具体认识信息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以通信、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为核心,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技术革命。

  把它用在音乐教学中辅助教学有许多优点:1。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音乐课程资源,决不仅仅限于教材、教参,它还包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活动资源等。教师资源是实施音乐课程的骨干力量;环境资源主要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活动资源则是指学校组织、参与或开展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教师应充分开发这些课程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特长、智慧、经验和方法,多方位、多角度、有目的的整合音乐课程资源。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多样性,具有突破时空局限,扩大容量的特点。改变了过去一张嘴、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一块黑板,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它使音乐语言描述的内容由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现代高速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功能相当强大,许多音乐教学资料可以从音乐网站上查找,下载,许多网站都有音乐,而且音效音质都不错,文件容量不大,适合教师存放在电脑资料库中,可实现网络共享。

  许多Flash动画歌曲还有与之相配的画面,歌词字幕,这对学生熟悉歌曲,了解歌曲内涵有很大帮助。发挥网络作用,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资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从网络上查找、获取资料,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作用。教师还应充分利用从学生那里采来的课程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补充课本上的知识,还能拓展师生的视野。同时也下降了教师过去“高高在上”的权威,创造了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内心的想法尽情地流露,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创造了条件。2。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对生动、直观、形象、动态的信息比较容易接受,现代信息技术进入音乐教学领域在综合处理和控制声音、图像、影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音乐教师将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用于音乐课中,可以使音乐语言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们的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里倾向,而在这种倾向的驱使下,就会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学习兴趣来源于求知的需要,而求知欲、好奇心和热爱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对于学生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上海的二期课改精神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面:“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其基础性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的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觉得学习是愉快的、轻松的;有了动力,才会去探究,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要始终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但自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引导。课例: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首先播放电影片头的广告及片头音乐引出新课题——电影中的音乐;然后做游戏,听电影《宝莲灯》的主题音乐“想你的365天”、《铁道游击队》的片头歌曲“弹起你新爱的土琵琶”、《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的音乐进行抢答;再欣赏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片头主题歌曲“好汉歌”,让学生讨论总结音乐在片中的作用。(1。提高收视率;2。加深观众的印象;3。主题歌有概括主题的作用);最后总结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音乐讲故事情节,欣赏《泰坦尼克号》船即将沉没之前的片段,让学生理解音乐的作用(烘托气氛);欣赏影片《狮子王》主题歌曲和肖邦的《小狗圆舞曲》,让学生讨论影片中的音乐还有剧情过渡的作用。3。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抽象的音乐语言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声像音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通过筛选有益于音乐教学的素材,能创设意境,学生感官受到刺激,使它们觉得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现成的知识,更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在人的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象是智力活动的向导,是个体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想象能够使学习活动具有创造性。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一个很大优势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它能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让人产生联想。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因此说,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并通过自己的歌声、琴声、舞蹈、语言表述出来,也就是说,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创造的才能。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教师应在平时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因地制宜、恰如其分的为他们创设情景,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创作和创新的能力,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二、运用信息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的准备新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强调,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其视听结合,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为此,音乐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如下的准备工作。1。音乐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掌握、使用信息技术。音乐教师要熟悉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探索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点,并用之于教学实践,还可与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教师或学生合作实施教学。2。认真备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我们在备每一节课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广泛阅读浏览网上信息,找出需要增加哪些教材以外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哪些素材和资源,准备相应的教学内容。3。仔细备学生。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根据他们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分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较好和较差的同学进行搭配,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4。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补充和支持教学。教师采用讲授、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5。课后拓展,自主探索。课后拓展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围绕音乐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利用各种媒体提供的信息与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并在教师或同学的协同(师生、生生沟通,小组交流、汇报等)下,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分析问题,汇报学习成果,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

  三、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实施结果调查在所教年级的抽样调查问卷中,尽管范围较小,但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1、100%的学生喜欢教师在音乐课上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课件。他们认为,多媒体让他们感到新奇。有了好奇心,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就为以后的学习开了个好头。现在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见识很广,学习的渠道很多,他们都不喜欢教师在课堂上枯燥乏味地一讲到底,而是希望能把抽象、艰深难懂的音乐知识具象化。2、90%以上的学生认为音乐课应该视听结合。尽管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但要是配上视觉的精彩画面,音乐就不再是简单的音符,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更能体会音乐的真正内涵,音乐课也不再是陈年老酒。3、4%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辅助音乐课硬件设施、软件还有待改善。现代的信息技术更新和快,为配合教学,一些上课用的硬件设备软件也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四、对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局限性的认识现代信息技术进入音乐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的手段,但只有具备了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教师队伍和过程实施四个因素,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1。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因地制宜,恰如其分。在一定程度上,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增加教学的容量,提高效率,但如果脱离音乐教学实际,过分强调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屏幕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体验之中,在这样的音乐课上,视觉俨然成了欣赏的主角,听觉反倒成了配角。2。在音乐课堂上,不要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计算机是冷冰冰、没有情感的硬件设备,它无论如何是替代不了音乐教师的讲解,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使用,还会削弱了音乐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音乐的真谛在于情感的交流,这是冷冰冰的机器设备无法代替的,它必须要靠教师声情并茂的教学来感染学生。3。教师必须要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教师经常会碰到电脑系统突然出现了某些问题,如:声音没了,电脑的速度太慢,或者操作上出现了失误,这就影响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教师的心态会马上变得急躁起来,影响了接下来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只有根据课堂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一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音乐教师应该活到老,学到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结合到音乐教学实践中去。

网络课程

  我们认为,在依托教学平台有效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课程的责任教师根据学习者的特点与课程教学要求,并结合教学平台对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与开发,这样才能对远程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同时,我们建议在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时,将其分为核心模块与扩展模块。扩展模块依托于课程实施过程中责任教师对网络课程的扩展与创造性实践,特别是在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测验、实践操作等环节,一门网络课程的完善和成熟是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教学实践的。

用心经营信息技术课堂

  课堂纪律问题是信息技术老师心中永远的痛,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玩游戏更是屡禁不止,万般无奈。在一次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吵着要上网,我将上网要注意的“三不”约定重审一遍后,让学生上网了,并布置了几个任务让他们上网搜索。 上课不多时,有一男生在玩金山打字自身带的那几个游戏,我暗示后他退出了,一会儿他又开始玩了,并且带动他左右的两个同学也玩了起来,我又走到他们跟前示意关闭,并苦口婆心引导了一大通让他们利用网络搜索资料,还好,都关了。没等我走远,又有两个学生打开了…… 说句实在话,当时我火冒三丈,很难按捺住心中的怒火,把他俩叫到前面想狠狠批一顿,先是一番质问:“你俩为什么屡教不改,咱们上课有规定你俩知道不……”无论我如何质问,但他俩仍旧嬉皮笑脸严肃不起来,看我发火还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没有丝毫反悔之意,我想如此下去肯定没有效果不说,恐怕我不会有台阶下,倒不如换种教育方式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精彩是其课堂秩序是否井然的很关键的因素,尤其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魅力远不及网络、游戏带给学生的魅力,此时的教学设计更为重要一些,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学期来做过很多尝试,归结一句话:用心经营课堂,经营符合学生心智特点的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优势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综合运用的引入改变了历史教师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方式发生了变化,更随意、更方便、更直接、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同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三)信息技术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教育环境和历史学习有力的学习工具。

  网络成为学生获新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的存在,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加。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获取资料,利用网络进行交流、递交学习成果,利用个人电脑整理、组织、保存资料,形成学习的文字成果。他们可能在课堂教学尚未涉及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某一历史问题,也可能对课堂教学已经结束的问题继续钻研,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研究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信息技术既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又为学生学习构建了一个学习的环境。相信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必将融合在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中。教学反思《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优势》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改革总结

  星转斗移,转眼又是一个学期的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今后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一、七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的要求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七年级49班-54班共有学生275人,由于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对外界了解甚少,给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本学期上课的情况开看,教学成绩仍不够理想,还需多多努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认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结合计算机的硬件实际,开展好常规教学。⑴开学初,便结合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思考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并写成教案上课。收到较好的效果。⑵在教学中,我经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自己从光盘上或到其它学校去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小游戏,把这些游戏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给学生玩,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本期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还从游戏中学到了许多其它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学生十分喜欢的课程之一。2、加紧学习课程标准,贯彻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解决问题,深化教学改革。3、加紧对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做到认真备课,因材施教,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和技能。4、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四、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3、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4、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自考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如:政治理论学习,年级组工作等等。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1、信息技术学科不仅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更是一门具有很多不同与其它学科特点的特殊学科,由于学科教学发展较缓慢,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摸着石头过河,工作收效不是很大。2、我校是从本学期才开始信息技术教学,由于教学时间有限,不能按时结束课程,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建议学校在以后的学期中,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教学课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3、部分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有畏难情绪,不善于动手操作,影响了今后的学习。

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字处理的几种方式。

  2、掌握进入与退出常用的几种文字处理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文字处理能力。

  4、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5、通过欣赏提供的板报样张,激发学生学习制作板报的热情,提高学生创造力。

  6、熟悉“写字板”窗口。

  教学内容:

  1、介绍几种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如:记事本(NotePad)、写字板(WordPad)、WPS、Word。

  2、进入和退出“写字板”的操作方法。

  3、欣赏用“写字板”制作的板报样张。4、熟悉“写字板”窗口。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文字处理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怎样活跃学生的思维。

  认识“写字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二、学习新知:

  1、认识第一个新朋友:功能简单的记事本(NotePad)

  任务一:启动“记事本”程序(参照书所述步骤)、退出“记事本”程序。

  2、认识第二个新朋友:功能强大的写字板

  ①写字板也是里自带的一个文字处理程序,比“记事本”功能强大很多,可以在这里写一篇图文并茂的作文。

  ②学生自己动手启动和退出“写字板”。

  任务一:启动“写字板”程序(参照书“小博士”所述步骤)

  任务二:退出“写字板”程序(参照书第7页“金钥匙”所述步骤)任务三:保存文件

  3、认识第三个新朋友:WPS、OFFICE

  WPS、OFFICE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最著名的字处理软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功能强大,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喜欢,中国人为此而感到骄傲。

  4、认识最后一个新朋友:

  Word是最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编写出图文并茂的文章。

  三、欣赏板报样报,并说说各份板报有什么优点,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四、巩固练习

  熟悉掌握几种字处理软件的启动与退出。

  熟悉写字板窗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写字板”软件不但可以对纯文本文件进行编辑,还可以在文档中插入图形、图像及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按照需要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写字板”的启动和关闭方法,要运用“写字板”进行文字处理就必须熟悉它的窗口界面。这节课我们就来熟悉“写字板”的窗口。

  二、学习新知:

  1、展示“写字板”启动后的窗口图片。

  当编辑区中的内容比较多,窗口中不能完全显示出来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课本中的“小博士”会告诉我们,请大家阅读第5页的“小博士”。

  2、学生阅读“小博士”。

  3、进一步熟悉“写字板”的窗口界面。

  当我们把鼠标指针依次指向工具栏和格式栏中的每一个工具按钮,停留片刻,按钮旁边显示出按钮名称时,把它记录下来,看谁记得又多又准!同桌可以相互比一比!

  4、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5、认识菜单栏。

  下面我们再认识一下菜单栏,自己动手试一试,看看每一个菜单项都包含什么命令?哪些是我们在“记事本”中见过的,哪些是我们没见过的

  6、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第5页中的“试试看”自主操作,对学生的操作给予适当的指导,并指导相邻学生进行互评。

  7、学生自主操作。

  我们通过学习,熟悉了“写字板”的窗口,那么“写字板”的窗口与“记事本”窗口到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请大家通过操作试试看,并分组讨论。

  8、学生汇报并演示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对汇报结果进行评价和补充。

  三、自评与互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是不是已经对“写字板”有了简单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自评一下:

  ①我能正确启动和退出“写字板”吗

  ②我能说出“写字板”的窗口组成吗

  ③我能说出工具栏和格式栏上各个按钮的名称吗

  ④我能根据“试试看”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吗

  ⑤我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了吗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谈学习收获,小结本课教学。

  文档的创建与保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输入文章前,需要先建立一个文档,然后就可以向文档中输入或导入文字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创建与保存“写字板”文档。

  二、新授:

  1、创建文档

  (1)学习如何创建一个“保护鸟类”文档。

  打开“写字板”后,我们首先应该输入文章的标题,将当前输入法切换为“智能ABC输入法”。完成第2步操作。

  你会几种切换输入法的方法?①鼠标单击任务栏输入法图标进行切换;②按键盘上的ctrl+shift键进行切换。

  第3步,将鼠标移到编辑区单击,输入“保护鸟类”。

  输入文章标题并指导学生阅读“小博士”。

  (2)保存文档:

  教师演示保存文件操作(第4、5、6、7步)

  学生活动:保存文件并合作讨论。请学生上台演示操作步骤。

  教师小结,强调保存文存需注意的事项:保存位置、文件名、文件类型。

  (3)学习关闭文档的方法。

  (4)学生自主完成教材12页中的“试试看”。

  (5)区别“写字板”创建的文档与于“记事本”创建的文档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分小组说说看。

  (6)学生练习完成课后“巩固练习1”。

  三、学习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是不是已经学会了许多“写字板”的相关操作,让我们通过回答下面的问题一起来自评一下。

  ①我能创建文档吗

  ②我会用“小博士”介绍的方法创建文档吗

  ③我能说出保存文档要注意的事项吗

  ④我能积极与同学合作学习吗

  四、小结

  输入文字(上机为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创建了一个名为“保护鸟类”的文档,但是这个文档中只有相当规模题没有正文,现在我们就来输入这篇文章的内容。

  二、学习新知

  1、打开文档并输入文字

  (1)请同学们打开上节课保存的文档参照书13页所述步骤操作。

  (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15页“金钥匙”内容。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完成P16页“试试看”内容。

  自动换行与敲回车换行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把两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自然段?如何在文中插入一个新的自然段

  (4)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窗”内容,并操作。

  2、导入文本文件。

  (1)教师演示教材17页“做一做”步骤,导入“游子吟”文件,并保存。

  (2)学生自主操作,完成“做一做”。

  (3)教师演示教材18页“小博士”内容,利用剪贴板导入文字。

  (4)学生自主操作完成“小博士”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5)议一议:导入文本时,通过“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和利用剪贴板复制、粘贴,各有什么优缺点

  三、巩固练习:

  1、输入“保护鸟类”第二段文字并保存。

  2、完成课后“巩固练习”3、4、5。

  3、完成课后“实践活动”。

  四、小结。

  对作文进行修改—定位光标和选定文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要用“写字板”对一篇作文进行修改,首先应该告诉“写字板”要对哪些文字进行修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对作文进行修改的基础操作——选定文字。

  二、学习新知:

  1、选定一段文字的方法很多,我们学习最常用的两种:

  第一种:选定连续的几个字。把插入点光标移到要选定的文字前面,按住鼠标左键向右拖动,拖到要选定的最后一个字后面松开左键,这些文字就被选定了。

  第二种:选定大段丈字。把插入点光标移到要选定的文字前面,按住shift键,将插入点光标移到要选定的最后一个字后面单击左键,然后松开shift键,这样个一大段文字就被选定了。

  (1)如何选定“保护鸟类”文档中的文字。(操作)

  (2)学生结合课本中“做一做”给出的操作步骤自主学习。

  (3)学生演示,师生共同小结选定文字的方法。

  2、学习其他操作方法。

  除了上面学习的两种方法外,第23页“金钥匙”还告诉我们其他的一些方法。请大家阅读“金钥匙”来了解一下。

  (1)学生阅读“金钥匙”。

  (2)学生自主完成“试试看”。

  (3)学生演示,师生共同小结选定文字的多种方法。

  三、教学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是不是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灵活掌握了选定文字的方法?让我们通过回答下面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①我会运用教材中列举的两种最常用的方法对文字进行选定吗

  ②我会用教材中列出的其他方法选定文字吗

  ③这节课的练习我都会做了吗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答的形式小结本课。

  编辑文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把一大段文字删除,有时需要把一段文字移到另一个地方,有时需要把一段文字放在文章中的多个地方,在电脑上写作时,可以很方便地处理这些问题。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编辑文档。

  二、学习新知:

  1、复制文字。

  (1)请同学们读一读教材24页“做一做”,看一看,这个小故事有什么特点。

  (2)教师演示复制文字,学生任选一种方法完成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3)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归纳总结。

  (4)学生尝试自主操作教材25、26页,“小博士”“试试看”内容。

  2、删除文字

  刚才的小故事复制的次数太多了,这样讲下去什么时候才能讲完呀?现在我们把最后的两句话删掉,然后用省略号代替它。

  (1)学生自主学习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2)第28页“金钥匙”还告诉我们其他的一些方法,请大家阅读“金钥匙”来了解一下。

  (3)学生阅读书28页金钥匙并尝试操作。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巩固练习”1。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语文课上我们是不是学会了把句子按正确顺序排列?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句子顺序不对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们再来看一看是怎么处理的?看看哪种方法更简便

  二、学习新知

  1、移动文字:

  (1)教师给出写有“句子排序”的纸板,让学生先在大纸板上完成对句子的排序(即在句子前写上正确的顺序编号)

  (2)现在,我们已经在纸上对句子排好了序,那么在电脑上应该怎么排呢

  (3)教师演示在“写字板”中完成句子排序的过程,引出“移动”的概念,讲解移动操作的作用。

  (4)学生完成“做一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阅读教材29页“金钥匙”,自己动手试一试,然后完成第30页试试看。教师巡视指导,请完成得好有同学示演示。

  (5)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与练习,已经掌握了移动文字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文字的复制和移动有什么不同

  (6)学生讨论发言。

  (7)教师归纳总结:“神奇的剪贴板”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巩固练习”3。

  四、小结

  设置文章格式

  教学目标:

  1、学会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形、字号和颜色。

  2、学会调整段落格式。

  教学重难点:

  1、文字字体、字形、字号和颜色的设置。

  2、段落对齐方式、段落缩进的设置。

  文档页面设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欣赏风格各异的二篇文章。

  比一比、议一议:这两遍文章(一篇纯文本格式,另一篇不光文字作了修饰,还插上了漂亮的艺术字)哪篇更漂亮,为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讲授修饰文字的有关知识。

  2、实际操作练习。

  (1)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比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出示“做一做”——将“保护鸟类”这篇文章的正文设置成仿宋做,12号,绿色。

  (2)学生对照教材中的操作步骤自主完成操作。

  (3)学生演示操作。

  (4)教师结合学生操作,归纳修饰文字的操作方法。

  (5)出示“试试看”——将这篇文章的题目设置成黑体、18号、红色。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完成“试试看”,阅读“金钥匙”和“小博士”。

  (7)阅读第40页上的“知识窗”,然后分小组讨论“说说看”提出的问题。

  出示“说说看”——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除了上面的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8)学生阅读“知识窗”,分小组讨论“说说看”的内容,完成后在全班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巩固练习中的练习1和练习2。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完成并进行小组评价。

  3、小组演示汇报。

  四、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很出色,请同学们通过回答下面的问题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做一个公正的评价。

  ①我会对选定的文字进行相应的格式设置吗

  ②除教材中列出的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和颜色的方法外,我能说出其他设置方法吗

  ③老师出示的巩固练习我都会做了吗

  五、小结。

  设置段落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文章是由什么组成的?(段落)一个个段落组成了一篇文章,修饰段落又称为文章排版,它包括对段落进行划分、设置段落的对齐及缩进方式,设置行间距、段间距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修饰段落。

  二、新授:

  1、任务一:将“保护鸟类”文档中的标题设置为居中显示。

  (1)学生根据教材41页“做一做”第1、2、3步尝试自主操作,教师巡视辅导并总结归纳。

  (2)自主学习“小博士”。

  (3)议一议:使用插空格的方法和使用“居中”按钮的结果有什么区别。

  2、任务二:将“保护鸟类”文档中的正文设置为左右各缩进1厘米。(1)出示两篇“保护鸟类”文档,请学生比较二者的不同。

  (2)学生根据教材42页第4、5、6、7步尝试自主操作,设置段落缩进,教师总结归纳。

  (3)指导学生完成“试试看”内容。

  三、小结。

  让文章有声有色

  教学目标:

  1、学会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2、学会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教学重难点:

  1、在文章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2、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课时安排:3课时

  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们的宣传小报“保护鸟类”即将完成,为了美化文章,我们对文章的文字、段落格式进行了设置,使文章变得规范漂亮了一些。但还稍显不足,下面请大家看一看老师展示的两篇文档说说看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教师展示“保护鸟类”插入图片前后的两篇文档。学生谈感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索如何给文章插入图片。

  二、学习新知:

  可以在文档中插入很多种类的图片,例如:用“画图”软件绘制的图片、用扫描仪扫描的图片、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光盘中的图片或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图片等。请同学们结合“做一做”中给出的操作步骤,在“保护鸟类”这篇文章中插入一幅燕子图片。

  (1)出示“做一做”:在“保护鸟类”这篇文章中插入一幅燕子图片。

  (2)学生结合课本中“做一做”给出的操作步骤自主学习。

  (3)请学生演示插入“燕子”图片的方法并口述操作过程。

  (4)请其他同学给予评价或向演示同学提出疑问。

  (5)师生共同总结插入图片的方法。

  (6)教师出示:“说说看”——在文档中插入的图片与文章内容之间应该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7)请大家阅读“小博士”的内容,思考:在插入图片时,如果插入的图片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出示“巩固练习”第1、2题。

  四、小结。

  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在文章中插入声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插入到文章之中,其大小和位置不一定合适,还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怎么来调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二、新授:

  (一)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1)如何对图片进行调整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1页“金钥匙”,自主操作。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辅导。请完成得好的同学演示。学生尝试移动图片。

  (3)插入图片后,有时图片太大,使得无法看到整篇文章了,这时该怎么办呢?教师演示并讲解,加深学生对调整图片大小的理解。学生操作调整图片大小,教师巡视辅导。

  (4)请同学们结合“做一做”中给出的操作步骤,将“保护鸟类”一文中的燕子图片调整到适当大小,并把它移到第2段开头。

  (5)学生结合课本中“做一做”给出的操作步骤自主学习。

  (6)请学生演示调整“燕子”图片大小的方法并口述操作过程。

  (7)教师出示教材53页“说说看”——在改变图片大小时,图片的长、宽比例有没有改变?如何操作可保下在改变图片大小时,长、宽比例不变

  (8)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9)学生完成53页“试一试”内容。

  (二)在文章中插入声音

  刚才我们知道了怎样插入图片,你会用同样的方法在文档中插入音乐并调整“声音图标”的位置、大小吗

  1、任务驱动

  请同学们给第一张幻灯片插入音乐“山歌好比春江水”。

  2、操作探究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多数同学完成后分组交流操作步骤。

  3、汇报演示

  学生边汇报边演示操作步骤。

  4、运用操作

  师生小结,共同操作。

  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命令,打开“插入声音”对话框,在“查找范围”选项中打开“桂林山水素材”文件夹,如果看不到我们需要的音乐,在“文件类型”选项中选择“声音文件”属性,再选择音乐“桂林的山”文件,单击“确定”按钮。如拖动“声音图标”可以移动图标的位置,拖动尺寸控制点,可以调整“声音图标”的大小。

  (板书: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声音→选择音乐→确定→选择是或否自动播放)

  三、巩固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巩固练习1。

学习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心得体会

  人说学无止境,今天我说教亦无止境。当我听专家的指导,和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后感到耳目为之一新,更深知天外更有天,山外更有山。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让我们的世界观从现实到虚拟,从微观到宏观,把不可能变为有可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善学习,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后在教学中会多加运用。整合让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可利用空间,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要灵活巧妙、自然的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上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尽快走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误区。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把“整合”狭隘地理解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陷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1、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也就是说为了评比课、公开课而使用计算机。

  刘教授说,好多教师第一次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恐怕都是在评比课、公开课上,为了体现现代化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获得评委和同行的好评。那么在评比课、公开课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为了现代化而使用计算机。应该注重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效,重点考虑计算机辅助教学能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什么帮助和好处,把计算机恰如其分地应用到我们平时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

  2、教师的精力大都花费在制作课件上。

  在这里,刘教授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教师十几年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并没有被所在地市教育局和所在学校全体教师所认可,刘教授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好多教师认为开发课件有困难,即使能开发出一些课件的教师,也因为开发课件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而成效甚微。现在成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课件已经相当多了,更不必去开发课件。而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使用成熟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和教学课件上,如何把计算机与学科整合起来组织教学。

  3、计算机只是代替教师讲解和演示。

  有人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用多媒体计算机代替教师做一些传统教学方式中无法做或不好做的讲解和演示。这样的“现代化教学”只是教师讲课时讲、写、做的手段现代化了,把教案和板书搬上了计算机。从实质上讲还是老一套,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并没有对传统教学方式有所突破。我们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使用计算机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

  那么从一个学校的角度来看,要很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刘教授认为需要经过如下八个基本过程:

  (1)建设数字化硬件环境,为整合提供物质条件,比如数字教室、数字化办公室、数字校园建设等,在建设硬件设备时,要强调教学的重要性,优先建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设备;

  (2)搭建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硬件作用的发挥,还有赖于与学校各种业务相关的应用软件平台,包括教学平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通讯平台。

  (3)建设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软件只提供了处理教学或管理问题的工具,它必须要有加工的对象才能真正有价值,因此必须建设与软件配套的教育资源,比如支持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支持管理平台管理信息资源等。

  (4)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为此,需要对教师实施四个层面的培训:培训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技术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教学设计方法培训,使教师能够很好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培训,使教师了解信息化教学展开的具体进程与方式。

  (5)加强管理与激励机制: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会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职能的逐步转变,教师的工作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一些管理体制与方法会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学校必须制定一些积极的配套政策并调整相关机构的职能;

  (6)建立示范学科:建立应用(教学应用为主)示范科目,培养主干教师,推出一些具有创新的典型课与公开课,通过示范科目带动其它学科,推动整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

  (7)全面推进整合:将信息化教学制度化,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全面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管理的必备工具,使信息技术进每一个教室、每一个教师的每一堂课;

  (8)参与课题研究,开展校内、校际交流:参与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走出学校,加强交流,观摩其它学校的优秀课,吸收先进经验,跟踪领域的学术前沿。也就是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源泉。然而在现代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甚至也不是最主要的信息源,电视、书刊的传播,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的发展,学生可从多条途径来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提供信息,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索,让学生获得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会大大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培训心得体会

  1、加强建设班集体的凝聚力。俗话说得好:“众人齐心,其力断金。”班集体的凝聚力就是班级中学生之间、班干与学生之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同心同德、携手前进的表现力。凝聚力又来自全班同学对班集体的向心力。如果每个同学都心向班集体,关心、爱护班集体,时时、事事、处处为班集体着想,为班集体争光,这样良好的班风就形成。因此,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2、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领导全班同学的核心力量,是师生关系的桥梁,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培养得好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力,使整个班的同学拧成一股绳。虽然在上学期已经找出一些比较优秀的班干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班干部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还不够,有时有令不行,因此,这学期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增加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帮助班干部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要求班干部要以身作则,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

  3、搞好各项学校组织的竞赛。学校组织的各项竞赛,对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艺术修养,以及一个人的品德性情等都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这学期努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特别是优秀生,增加班级优秀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努力在这学期的各项竞赛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4、加强安全教育。

  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班主任必须重视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为了防止交通安全、溺水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班主任日常工作应该做细做实,加强安全宣传,多提醒,多查询,时刻警钟长鸣。

  1)利用班会、板报、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

  2)利用安全教育课给学生传授相关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利用突发事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5、继续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由于后进生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比较懒散,行动比较缓慢,理解力上相对而言弱一些等,同时后进生经常在无形中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后进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意识到希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要想得到家长的支持,首先应该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在细节方面下功夫,发现学生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继而解决问题。取得了家长的信任,那么有助于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

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心得体会

  在本次的学习中,我得到了许多有收获。现在就我在学习中的一些看法来作一下总结:

  在培训中建立共同愿景。教师的共同愿景是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专业发展。培训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捷径。为此,各学校应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把培训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紧密联系,使教师的切身利益和学校发展、培训目标的达成等休戚相关,鼓励教师追求卓越,促使他们争当“教育家”。

  1、通过培训加快角色转变。

  面对新课程,教师要确认自己新的身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认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要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反思性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要争当课程开发者,不做课程的消极接受者、忠诚执行者,而要参与课程开发,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加快专业成长步伐;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既探索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可行途径,又力争把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

  2、通过培训加快转型步伐。

  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中小学教师实现自身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具体说,就是要通过培训促使教师由教育型转向专业型,由经验型转向创新型,由修身立业型转向教书育人型,由教学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单一教学型转向教学、教研、科研型,由学科知识型转向综合知识型,由注重知识传授型转向素质培养型,由传统的个人奋斗型转向现代的团队合作型。

  3、通过培训加快专业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为此,我们要通过培训促使教师拓展专业知识,加深对课程知识、学生知识和教学知识新内涵的深刻理解,拓宽自身在人文、科技、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向学者型教师发展;促使教师提升专业技能,重点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及行动研究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与实践的能力,提高批判性反思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促使教师健全专业情意,确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教育理想,规范职业道德和教育行为。

  系统思考是以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思考方式,它要求人们掌握问题整体运作的本质,以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要确保新课程改革卓有成效,就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学会系统思考,能够深入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视角动态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及时吸收学生的反馈,密切关注、深刻洞察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渐变,用系统的、动态的、鼓励的眼光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班级安全工作计划

普通话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