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学设计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荷花小学作文

  奶奶家门前有一个池塘,里面有许多荷花(也称莲花)多年生宿根挺水花卉。地下茎肥大且横生于泥中,称之“藕”。叶片直径可达70c全缘。叶背浅绿色,中央有圆柱状叶柄挺举荷叶出水面。花单生,两性,花瓣有单瓣、复瓣、重台、千瓣之分;花色有深红、粉红、白、淡绿、浅黄及复色等变化,花径大小不一,膨大的花托称为莲蓬,莲室内生有莲子,老熟时深蓝色,果皮坚硬。6月上旬始花,6月下旬至8月上旬盛花,9月中旬末花。7——8月为果实成熟期。

  小时候我暑假都要坐小船去摘莲蓬,可奶奶每次都不让,不过每次奶奶都会摘一个荷花给我,我会把花瓣撕掉里面就会有黄色的小莲蓬。

  我喜欢荷花是因为看到它我会非常快乐,而且它也很美。

荷花教学设计

小学荷花优秀作文

  在百花之中,有美丽而又优雅的玫瑰,有高洁而又坚强的梅花,荷花虽然没有玫瑰的美丽优雅,也没有梅花的高洁坚强,但是我还是更喜欢荷花。

  荷花的茎细长,犹如一个顶梁柱,如果没有了它,荷花的花朵就不会那么引人瞩目。不仅如此,荷花的茎还和叶子一起输送养料,使荷花能够更充分地吸收养分。

  荷花的根发挥着它重要的作用,制造养料的最大“功臣”就属它了。荷花的根不断地将水吸收再通过茎输送到各个主要器官,除此之外,它还托着个果实呢,那就是莲藕。

  荷花旁边的叶子同样作用巨大,它主要干的事情也是制造美味的养料。它吸收阳光和空气,制造美味“佳肴”;在炎热的夏天,又能通过叶上的气孔蒸发水分,达到降温的效果。其它的用处还有很多呢:它长得碧碧绿绿,甘做绿叶,能把荷花衬托得更加美丽;它长得结结实实,甘做平台,能为青蛙提供一方可憩之地;它长得滚滚圆圆,能做一把雨伞为你遮风挡雨。

  荷花的花可是最主要的核心部位,每一片花瓣白里透红,使人一见心旷神恰。在众花瓣中包围着莲蓬,一个个莲蓬里面就是一粒粒莲子,所以荷花是用来繁殖后代的哦。荷花犹如一位婷婷而立的少女,散发着淡淡的芳香,荷花那白色的身躯更是表示着它纯洁美好的品质,正是因为它的纯洁,才使它更加美丽。

  啊!我爱荷花,荷花那纯洁无暇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还是因为这种品质,所以我们才会津津乐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学生作文荷花

  当炎热的太阳照耀着大地,天气已经慢慢变热的时候,夏天正迈着轻轻的脚步到来了。然而,荷花也随着夏天的到来慢慢开放了。

  荷花五彩缤纷,有粉的,有白的,还有黄的。白色的荷花洁白无瑕,粉色的荷花高洁淡雅,黄色的荷花更是黄澄澄的,好看极了。还有那碧绿的荷叶,大大的,圆圆的,好像一个个大圆盘衬托着荷花一般。池里的荷花好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站在池中央。一阵微风吹来,一池的荷花好像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它们的动作那么轻盈,像那小鸟在天空灵活的飞翔。看到眼前这幅景象,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它们有的已经盛开了;有的才绽开两三片花瓣,露出了嫩绿的小莲蓬;还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荷花发出了一阵阵淡雅的清香,引来了一群蝴蝶,它们在荷花丛中翩翩起舞,玩耍嬉戏。调皮的蜻蜓也扇动着翅膀飞来了,从这一朵花飞到那一朵花,又从那一朵花飞到这一朵花,与荷花快乐的嬉戏着。

  荷花,我赞美你!

荷花初中作文

  又名莲花、芙蓉、芙蕖,别称“菡萏”,是百花中名称最多的花之一。

  荷花的品种也不少,据老师介绍,有千叶荷、四面荷、并头荷、重台荷,还有奇特的四季荷和夜舒荷。夜舒荷就是其叶子入夜舒展,白天反而卷和。

  荷花的用途极广,主要是食用,药用和观赏。莲蓬子含淀粉很多,营养丰富,清香可口。剥开莲蓬,一粒粒莲子就像翡翠玉卵,剥去外皮和一层薄膜,里面就是雪白的莲子仁。我最爱吃它,所以一到莲子八成熟时,我就钻进荷花湾,躲在荷叶下,大饱口福,压不可支。

  荷藕是一种高级蔬菜,含20%的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矿物盐,即可当水果生吃,也可烹饪成佳肴熟吃。如果制成蜜饯或藕粉,更是别有风味。不过我小时候专爱吃生藕,脆生生的,甜甜的,妙不可言。

  荷花还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中药。我的老中医爷爷告诉我,荷花能清暑解热,莲梗能通气宽胸,莲瓣能治暑热烦渴,莲子能健脾止泻,莲心能清火安神,莲房能消瘀止血,藕节还有解酒毒的功效,自叶至茎,自花至实,无一不可入药。他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的全都贡献给人类。荷花更是绿化、美化、净化我们环境的贵重之花。远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近看,荷花点缀着绿波,有风作飘摇之态,无风呈枭娜之姿。雨过天朗,珠玉滚动,更加风雅。绿中点红,娇姿欲滴,缕缕清香,似琴可闻。哪吒菩萨,隐约可见。花谢蓬出,如一只绿色小碗,似一朵未来之花,亭亭玉立,洗人耳目。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对荷花君子品格的盛赞,也是荷花崇高中之最崇高者。

  荷花用途之广,品格之高,是百花不可比拟的。让我们都来仰慕荷花,大力养殖荷花吧!

荷花听课心得

  涉江采芙蓉听课记录

  授课内容:涉江采芙蓉

  一、导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荷塘月色》“莲“谐音”怜“,爱怜喜爱的”莲“。”莲子“谐音”怜子“,就是爱你的意思。莲,这个美丽的生物也代表了爱情,是恋爱男女常用来传递爱

  情的媒介莲别名”芙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与芙蓉有关,

  与爱情有关。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涉江采芙蓉》。

  二、文学常识背景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

  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写的

  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三、朗读(重点)

  1.请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这首诗。(老师点评)

  2.老师介绍这首诗的朗读技巧。

  五言诗在短诗上一般构成二三格式或者二一二格式,本诗采用二三格式断句,但朗读时可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五言诗在音乐上奇偶相配,富于音乐美。

  3.播放配音朗诵。(老师提前下载好的音乐)

  4.同学齐读《涉江采芙蓉》。

  四、翻译诗句。(老师课件展示内容)

  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五、师生互动,描摹画面。

  这首诗看是明了简单,可是这首诗歌中却蕴藏着丰富广阔的想象空间,

  那么,同学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描摹这首诗的画面,可以选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或全诗。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可以加入细节描写,比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景物描写等等

  我给大家一个例子,供参考一下。

  这个季节里,

  沿江的芙蓉开的霎时灿烂,

  红白相间的花朵竞相争艳着,

  时而飘下来的绒球,

  好似飞雪,一朵朵轻轻的坠落。

  六、分析及赏析

  1主题:表达别离情绪

  在古代农业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夫妻朋友的关系,由于战争、徭役或仕宦,这种亲密的关系往往长期地被截断。这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因此,中国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

  2乐景写哀情

  诗是在盛夏时节,看见荷花芳草,而想到远在他方的心爱的人。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

  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连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财宝,而是一枝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向好朋友表示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这首诗的作者也是在自然中看见最心爱的荷花芳草,就想到把它寄给最心爱的人,头两句写夏天江边花香日暖的情况,气氛是愉快的;作者为着要采荷花,不惜“涉江”之劳,是抱着满腔热忱的。采到了,心想这么美好的东西只自己独自欣赏,还是美中不足,要有个知心人共赏才好。可是四面一望,知心人在哪里?四面都是陌生的人,不关痛痒的人,知心人却远在他方,这么美好的东西是不能得到他共赏的,我这点情意是不能传到他那里去的!我们读这首诗,要深刻体会“采之欲遗谁”这句问话的意味。承上两句而来,它是突然的转折,一腔热忱遭到一盆凉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此中有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它是一句疑问,也是一声叹息。

  3、主人公男女之分

  古诗有时看来很直率,实际上很曲折。“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就是如此。讲究语法的人们在这首诗里会碰着一个难题,就是许多句子都没有主词,

  究竟是谁在“涉江”“采芙蓉”?谁在“还顾”?谁在“忧伤”?说话的人是个男子还是个女子?是男子“在远道”还是女子“在远道”?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答,就要看对“还顾”两句如何解释。解释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还顾”者就是“所思”,不是“涉江”者,却还是“旧乡”的男子。照这样看,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想自己在采芳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碰到这样模棱两可的难关,读者就要体会全诗的意味而加以抉择。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我选择了第二个解释。这有两点理由。头一点:“远道”与“旧乡”是对立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说话的人应该是女子,而全诗的情调也是“闺怨”的情调。其次,把“还顾”接“所思”,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像,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同心”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仅是女子一个人。照这样解释,诗的意味就比较深刻些。“同心而离居”两句是在就男女双方的心境作对比之后所作的总结。在上文微嘘短叹之后,把心里的“忧伤”痛快地发泄出来,便陡然煞住。表现得愈直率,情致就愈显得沉痛深挚。

  七、结束语:

  爱情的美好总是在离别之后,希望能有个美好的爱情。

  八作业:

  1.背诵《涉江采芙蓉》。

  2.对这首诗进行改写,描摹出诗中的画面。字数800—1000字。写在周记本上。师生互动:

  1.描摹画面,诗句扩写。

  2.男女主人公之分。(讨论激烈)

  听课体会:

  1.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好。

  2.普通话规范,声音纯正。教态儒雅。

  3.结构清楚,学生体会较多。学生文笔展示是一大亮点。

  建议和意见:1.课堂容量大信息多。学生不易掌握。

  2.朗读部分还要增多。课堂内消化背诵部分。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多媒体白板展示课,是校领导牵头每个年级学科各出一人。高一选的是董祥。他的这节课是受到领导赏识的。当然也有一些瑕疵在其中,还是亮点突出的。整节课上下来是非常流畅的,师生配合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普通话规范,声音纯正,教态儒雅。结构清楚,学生体会较多。学生文笔展示是一大亮点。课堂容量大信息多。学生不易掌握。朗读部分还要增多。课堂内消化背诵部分。主张还是要侧重在朗读中体味诗歌魅力,不太赞赏翻译诗歌句子,很破坏美感的。另外这首诗的句意很明了,为什么要翻译的那么透彻呢,要让学生体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歌魅力。

  不过倒是很欣赏他的文学功底,谈笑风生之中很注重文学常识的落实。讲的好是好,可是还要体会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就是要在课前备足学生,这样才能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学有所得学的快乐,有信心学好知识。不然除了仰慕老师就是自我贬低了呀。

  用老师学识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进而见贤思齐,是很好的身体力行。很赞赏这一点。

荷花作文

  荷花:属毛茛目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莲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菡萏(hàndà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环、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钱、红衣、宫莲、佛座须等。

  荷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叶圆形,盾状,直径25-90厘米,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

  2021-12-01

荷花优秀作文

  荷花,又名莲花、芙蓉、芙蕖,别称菡萏,是百花中名称最多花之一。

  据介绍,荷花有许多品种,如千叶荷,四面荷,并头荷,重台荷,还有奇特的四季荷和夜舒荷。其中夜舒荷入夜舒展,白天则反卷含拢。

  莲花是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的贵重之花。远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近看荷花点缀着绿波,有风作飘摇之态,无风呈婀娜之姿。雨过天晴,珠玉滚动,更是风雅,绿中红点,娇姿玉滴。荷谢蓬出,如一只绿色的小碗,似一朵未来之花,亭亭玉立,悦人耳目。

  荷花有着许多用途,不仅可用于观赏,还可以食用和药用。莲子含有淀粉,营养丰富,清香可口,一直为世人所爱。淤泥中的荷藕是一种高级蔬菜,含20%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当作水果生吃或煎炒烹饪。

  荷花还有着许多中药价值,可谓“上下皆是宝”。荷花可以清热解毒,莲梗还能通气宽胸,莲瓣能治暑热烦渴。莲子还能健脾止泻,莲心能清火安神,莲房能消瘀止血,藕节还能解酒,功效不计可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对这池中君子品格的赞赏,有着十分崇高的评价。

小学生语文课读书笔记:《荷花》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习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乐)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引起阅读兴趣: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昨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

  (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

  (初读时的充分诵读,就是为了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的多了,学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师需要讲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现今,我们也常说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但仅仅靠讲读课文时的那点“读”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读中感悟,时间根本是不允许的,结果仍然是老师“包办代替”——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因此,在初读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透课文,过了这一关,到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分段落。其实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文章,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4.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学画荷花

  荷花有许多种名称;莲花、玉环、六月春、芙蓉等等。它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它还是许多才子和画家歌颂的对象。今天,老师便教我们画荷花。

  画完莲蓬和花蕊,老师又在莲蓬上方画了几片带着晶莹露珠的花瓣。大功告成,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下面还有一根修长带着小刺的花梗呢,对了,这么美的荷花当然得配上碧绿的荷叶,于是,老师在荷花旁画了一片像大圆盘一样的荷叶。不一会儿,一副《醉荷图》便玩成了。荷花尽情地散发着清香,引来了许多的蜻蜓。

  看着这幅《醉荷图》,我不由地想起了一首古诗∶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荷花,你真不愧为花中之王。

荷花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难点:了解绘画的表现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个人简历的自我评价

就业推荐表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