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读后感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缅怀林则徐-读虎门销烟>有感

  我爸爸是一名警察,今天他带我拜访了缉毒警察叔叔,并参观了他单位的禁毒宣传栏,让我对毒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它会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吸毒给家庭成员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并贻害后代。这让我联想到了1839年的那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有人大声的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于6月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居住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的捋着胡子;青年人兴奋的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高兴的喊叫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看啊!”

  原来早在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1188127000克。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给卷走了。

  这就是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全过程,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悔的斗争精神,成为了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被民国定为不放假的禁烟日,而硝烟结束的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节……

  毒品,一个吞噬着人的生命与前途,抹杀了文明辉煌的邪魔。做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虎门销烟读后感

读虎门销烟有感

  在1839年的广东省东莞虎门海滩,林则徐亲自指挥销毁鸦片。从1839年的6月3号一直到6月25号,数吨的鸦片销毁了足足二十多天。从书上读到这段时,给这位中国的大英雄——林则徐,林则徐叫了一声好!

  鸦片是人人知道的毒品,一旦迷上鸦片,人就无法集中精神、产生梦幻现象,对鸦片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如果突然停止吸食鸦片,那结果可想而知,所以鸦片从明朝时期就被禁止了。可就在近代的清王朝鸦片又开始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从1800到1839这49年里,英国走私到中国的鸦片就有四十多万箱,那时候中国已

  经约有200多万人吸食鸦片了。

  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引起了许多中国官员的忧虑,可是却无人刚上奏。这时,林则徐站了出来。他上书皇帝:如果不禁止鸦片输入中国,那么数十年后,中国不仅“几无可以遇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样就有了虎门销烟的事情。林则徐的壮举,深深感动了。我想,如果生活中像林则徐这样的人多了,那么许多人黑暗的、贪婪的一面就会暴露在大家的面前,而那些人则会受到应有的裁决。

《虎门销烟》读后感范文

  文章摘要:虎门销烟读后感作文太多的奇迹在他们的引领和奋斗中产生;文中还有一段:值班室的同事送来两杯热气腾腾的绿茶和一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以后不准这样,不许再欺负她。今却特下凡间入宝玉梦来,一来可解相思之苦,二则权作游历之数罢了;现代文阅读它首先是一种信息阅读,明确地说,就是利用阅读者的知识积累,以这个为依托,通过现场的解读,准确获取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或者校正自己的知识积累的过程。

  这篇文章讲的是英国用烟片这种特殊武器攻打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许多中国人都开始吸烟。为了让烟片不再祸害老百姓,林则徐下令没收烟片并销毁。林则徐等 爱国人士的行为,惹怒了英国,烟片战争正式开始。腐败的清政府被一次又一次地打败,割让了大片土地,使老百九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那些勇敢的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有许多人不热爱自己的祖国,他们背弃了曾经哺育了自己的祖国母亲,在敌人面前卑躬曲膝。对付这种人,我们绝不会手软的。林则徐也碰到过两个卖烟片的中国人,他义正辞严地说:"你们帮助敌人,祸害自己的同胞!"他当场下令将这两人吊死,反映出的爱国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内鬼绝不手软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最好的成绩回报祖国!

读《虎门销烟》后感

  今天我又认识了一位中国大英雄,名字叫林则徐。

  当我读到: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这让我知道了虎门销烟这是一件很壮大的事。

  读着读着,我又读到: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们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这让我知道了老百姓们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非常高兴。因为,没了鸦片,我们就可以过平安的生活了。

  现在是21世纪了可有些人还在吸毒,我要告诉你们,请不要再吸毒了,不然,不仅浪费钱,还害了你自己。

  当我读到: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让全世界表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可欺侮时,让我感到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虎门销烟》的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虎门销烟》一文,文中的林则徐在当时帝国主义横行的情况下销毁了洋人的呀片,这一正义行为实在令我们感动。

  文中讲了林则徐在给外国盐商的通知中说:“若呀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这句话体现了林则徐销毁呀片的决心之大。林则徐为了不让中华人民继续被洋人的呀片毒害,冒着生命危险去销毁呀片,这一举动实在令我震惊。如果我国没有林则徐这样正直的清官,那么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被呀片毒害,被呀片夺去自己宝贵的生命,更不知会有多少人因呀片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那中国将会变成一个怎样的国家?那些可恶的侵略者将会在我们的国土上干什么?我不敢想象,中国将会不会成为洋人的天下

  读到这,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件事来:班主任有事出去,交给我一个小本子,让我记下来调皮学生的名字。一下课,同学们便“哗”地一下围了上来,询问是否被记在“黑名单”上。好不容易把大家打发走,刚准备出去玩,便被有名的“恶霸”堵住,凶神恶煞地问:“说!你是不是记我的名字了?赶快给我划掉!”我很不情愿,又很惧怕,生怕他总是找我的毛病,只好把他的尊姓大名从“黑名单”上划了。现在想起来,我是又羞愧又庆幸。羞愧是因为自己太懦弱,轻易地饶过了不遵守纪律的人;庆幸的是读了这篇文章林则徐的言行给了我极大地教训,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事。

  读到文中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呀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时,我十分感动。因为林则徐身为朝廷大臣,公事繁多,本来时间就很紧,还得抽出时间亲自督察,该多累啊?不过,如果林则徐如果不这么认真、仔细,那么销毁呀片的事就不会办的这么彻底,那么林则徐的努力,则都白费了!

  看到这,我想起了上次大扫除,班主任怕我们“偷工减料”特意亲自来盯着我们。是啊,如果老师不来盯着我们的话,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干。

  林则徐办事认真、负责、不畏强暴,令人钦佩!

敬佩与赞美—读《虎门销烟》有感

  读了《虎门销烟》这篇文章,我感悟颇深。

  故事是这样的:19世纪初,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毒品鸦片,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国计民生。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林则徐为钦差大人,到广东收缴鸦片。1839年6月3日起至25日止林则徐带领文武官员,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100多万千克的鸦片当众销毁,百姓拍手称快。

  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将广东所有的鸦片都收缴了起来,还利用巧妙的方法将其销毁,真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为中国争了光,让外国人知道——我们中国人是不可以任人践踏、任人屈辱的。我对他十分敬佩与感激。虎门销烟,大大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成功地熄灭了他们者嚣张的气焰,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反抗侵略者,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如今,中国早已不是那个贫困潦倒、科技落后的国家了,现在的国家已是焕然一新,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威信:从神舟一号到月兔号、从普通水稻到杂交水稻、从破烂不堪的草裙到华丽的唐服……这一切都是崭新的。但哪一个不是劳动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呢?每一个科技劳动都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努力付出。

  看着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渐渐散去,看着如今日益强大的中国,我不由对他们产生了敬佩赞美之情。

愤慨与惋惜—读《虎门销烟》有感

  今天我阅读了《虎门销烟》这篇文章,读后我百感交集。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奉命在虎门滩将收缴的鸦片当众销毁的事,这一壮举顷刻间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大灭了侵略者的威风。

  初读这篇文章,我不禁大吃一惊,继而又满腔怒火,那些外国人在清政府时期不断地向国内贩鸦片,卖给中国人那不就是让中国人染上毒瘾吗?他们这么做,是想从肉体上消灭我们,让我们变得不堪一击,自己再做收渔人之利,这种丧尽天良的暴行令人发指!

  这篇文章使我重新唤起了那段不堪回首,受尽耻辱的历史,不单单是鸦片战争,外国人用武力欺压中国人的行为屡见不鲜,如,中日甲午战争;南京暴行;火烧圆明园等。在过去的街道上到处都是趾高气扬的外国人,他们在街上横行霸道,目中无人,还派“摩罗差”把守在各交通要道,各种公开场所的牌子上都写着:华人和狗禁止进入……这分明是对中国人的奇耻大辱啊!

  我还联想到了当今祖国面临的巨大威胁——吸毒。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借此劝告那些仍在吸毒的人们:不要再执迷不悟了,赶快戒除毒瘾吧,那是恢复身心健康的唯一办法。我们的前辈们为了复兴祖国,销毁了鸦片,打败了侵略者,为你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你们却放着光明正大的美好前景不走,却反而投身葬于火海,那不分明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却行”吗!

  这篇文章使我重新了解了耻辱的历史,更让我懂得了一个铁定不变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段痛苦的记忆并持着那一方“救命的良药”永远昂首阔步地前进!

虎门销烟读后感

  最近,我学习了《虎门销烟》这篇课文,使我很受教育。

  刚听得“虎门销烟”时,我还以为那是讲述发生在虎门的战火硝烟。细读了课文我才知道,原来是讲述销毁洋鬼子的大烟的故事。

  大烟就是鸦片,是一种毒品,人一旦吸了就会上瘾,骨瘦如柴,不久就会死去。可恶的洋人竟然明目张胆地贩毒给清朝的民众,不仅掠夺了我们国家的钱财,还损害了我们同胞的身体。清朝政府当然不能容忍这样。1839年6月的一天,两广总督林则徐强硬地查扣了洋人的烟土,并当众销毁。

  销毁鸦片并不像我想象得那样用火烧毁,而是在海边挖个大池子,用海水、海盐和生石灰,一起把大烟浸泡销毁,最后冲到大海里去。

  在销烟的当场,群众们欢呼雀跃,洋人们垂头丧气。虎门销烟是顺应民意的正义之举,是显示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护国行动。

  鸦片就是毒品,一旦接触就很难戒掉,我们一定要自觉“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也一定不能忘记洋人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的过去!

读《虎门销烟》有感

  今天,我读了《虎门销烟》一文后,心潮像起伏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记叙了19世纪30年代,英国商人把大量的鸦片贩卖到我国,牟取暴利,严重地摧残了人民的健康。面临经济受损,人民受害,国防削弱的严重形势,清朝政府软弱无能。最后,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禁烟,迫使洋人交出鸦片。林则徐在虎门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共缴鸦片19187箱,合计118万公斤,销烟连续进行了23天,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我为中国有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民族英雄而万分自豪,我崇敬林则徐的谋略和勇气,敬佩他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敢于同帝国主义进行硬碰硬的精神。啊,林则徐,你真不愧是一个爱国如爱家的杰出的民族英雄!不愧是中华民族的赤子! 虎门销烟体现了林则徐为国为民的胆略和才干,也表明了广大群众禁烟拒毒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它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侵略斗争的序幕,增强了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信心。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想:要使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一个一心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央领导政府,而且更需要有一大批像林则徐这样的忠心报国的官员。今天,我国各族人民的民族素质在不断提高,涌现出千千万万像林则徐这样赤胆忠心,为国为民分忧的好公民。我们祖国的前途肯定是大有希望的。

《虎门销烟》读后感

  这个周末,我读了虎门销烟这篇文章,它主要讲述的是林则徐销毁鸦片的一个事件,让我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向我们中国运输了许多的鸦片,如果人们吸食,很容易就会上瘾,每天非吸不可。而慢慢的,人就会变得面黄肌瘦,成为大烟鬼。鸦片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人民受害,国防削弱的严重形势,清朝政府软弱无能,最后年3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在虎门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共缴鸦片箱,合计200多万公斤,销烟连续持续了23天,大家都拍手称赞。

  我憎恨英国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骗中国人吸食鸦片,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事后还称我们为东亚病夫。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同时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人们的爱国意识。

  林则徐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激励我们为振兴和扞卫中华民族而努力学习。在我们还没有长大之前,唯有好好学习知识,长大才能做一个对国家的有用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狼来了读后感

三年级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