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的事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懂得感恩的名人事例

  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国一个乡村的田野里,一位贫困的农民正在劳作。忽然,他听到远处传来了呼救的声音,原来,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

  农民不假思索,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救人。孩子得救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获救的孩子是一个贵族公子。

  几天后,老贵族亲自带着礼物登门感谢,农民却拒绝了这份厚礼。

  在他看来,当时救人只是出于自己的良心,自己并不能因为对方出身高贵就贪恋别人的财物。

  故事到这儿并没有结束。

  老贵族因为敬佩农民的善良与高尚,感念他的恩德,于是,决定资助农民的儿子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

  农民接受了这份馈赠,能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来的梦想。

  农民很快乐,因为他的儿子终于有了走进外面世界、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老贵族也很快乐,因为他终于为自己的恩人完成了梦想。

  多年后,农民的儿子从伦敦圣玛丽医学院毕业了,他品学兼优,后来被英国皇家授勋封爵,并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的发明者。

  那名贵族公子也长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但幸运的是,依靠青霉素,他很快就痊愈了。

  这名贵族公子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农民与贵族,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却为他们自己的后代甚至国家播下了善种。

  人的一生往往会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帮助别人或感恩别人,却可能冥冥之中有轮回。

  这个故事,读了一遍眼角有泪,再读一遍,依然有泪珠滑落 ...

  我想此刻,你的内心也无法平静吧 ...

  原来,善意可以如此美妙 ...

  原来,善意可以如此接力般地传递 ...

关于感恩的事例

名人感恩事例

  夏伯根对邓小平来说,既不是他的生母,也不是养母,而是继母。邓小平对这样一位正直、善良、勤劳、肯干的继母特别敬重和爱戴。十五岁的邓小平,当年顺长江南下,走出重庆,走出四川。之后,邓小平率领千军万马前来解放大西南,又回到四川,回到了重庆。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是中央下属几大行政区域之一的最高官员。这时的邓小平已是45岁的中年人了。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庭后,邓小平就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

  邓小平调中央工作后,她把继母一同带到北京。跟随邓小平一家生活的这些年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如亲母,从不分你我,在饮食、卫生、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全的照顾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子里,邓小平为了照顾卓琳的身体,又不肯让年事已高的继母再承担过重的家务,便独自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脏活邓小平都亲自干。夏伯根老人能够高寿,与邓小平夫妇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戴、敬重、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现代名人感恩的事例

  在河南新郑市区南关有座闻名于世的望母台,紧邻连接新郑市区和郑平的三里岗公路,台高约9米,底周约60米,夯土筑成。为什么此台被称为望母台?那是因为这里数千年来流传着一个感人的郑庄公黄泉见母的故事。

  据《左传》记载,郑庄公的父亲是郑国国君郑武公,母亲是申侯之女武姜。郑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怀孕的武姜即将生产,一天武姜腹痛临盆,胎儿胎位不正,宫里的接生婆吓得冷汗都出来了,也亏得接生婆有经验,孩子总算是生下来了,但孩子是脚先头后出生的,寤生之名即由此而来。武姜是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差点就为生孩子而丢了性命,因此对生下来的寤生很是厌恶,一直不喜欢他。

  郑武公十七年(公元前754年),武姜又生少子叔段,因生产时是顺产,姜氏很宠爱叔段这个儿子。

  武姜一心想让叔段继承君位,所以常常不厌其烦地在郑武公面前夸奖叔段,想要武公立他为世子。但郑武公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国君,他没有听从武姜的意思,而是按老规矩立长子寤生为世子;只把共城封给叔段,当时人们称他为共叔段。

  后来武公去世,寤生当了国君,号郑庄公。武姜想立叔段为国君的心愿落空,心中大为不满,叔段更是心生嫉恨,母子二人挖空心思窃取各种权利。庄公元年(公元前743年),武姜要求庄公把制邑(今郑州市荥阳汜水镇)作为叔段封邑。庄公知道制邑是有名的军事重地,怎么能封给叔段,但又不能直接拒绝母后,因此推说父亲曾有遗命,制邑不许分封。武姜很生气,但又不死心,又提出要庄公把京城封给叔段。庄公不忍再拒绝母亲,只好同意了。

  叔段到京城后,号称京城太叔。依仗着母亲撑腰,叔段不思尊君治民、知恩图报,而是招募勇士,加固城垣,囤积粮草,训练甲兵,扩充自己的势力。

  叔段在京城的反常举动引起了人们议论。

  一天晚上,庄公在寝宫秘密召见公子吕。庄公说:“太叔段虽然很猖狂,但还不是叛乱,若此时兴师问罪,母亲必然出面阻止,到那时不但事情解决不了,还要担个不孝之名。所以只能等他叛乱时才可采取行动。”一听此话,公子吕说:“既然主公知道他要叛乱,何不事先试他一试呢?”于是他附耳给庄公献上一计。

  第二天,朝廷的人都说主公要出朝很长时间。姜氏得知此事,立即决定五月初五举事,并写密信通知太叔段。不料送信人被公子吕的伏兵截住。庄公看过信后,重新把信封好,另派人把信送给太叔段。太叔段马上写了回信,约定五月初五袭取郑都。回信同样交到庄公手里。庄公看过信后便带部分军队去了廩延。公子吕调拨了两百多辆战车,埋伏在京城附近,又派一队武功高强的将士,假扮商人混进京城。

  五月初五,太叔段亲率久经训练的全部兵马出了京城。这时混进京城的士兵立即抢占城门,并放火为号,公子吕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京城。进了京城后,公子吕出榜安民,细说庄公仁德,同时对百姓的利益丝毫无犯。百姓开始拥护庄公。

  太叔段见京城失事,无法再进攻郑都,更无法攻回京城,只好在城外驻扎下来。太叔段的士兵大部分是京城人,当他们得知家人安然无恙,也无心再为太叔段卖命,没几天,就跑得差不多了。

  太叔段见军心已变,廩延又被庄公占领,共城的百姓也不拥护他,走投无路,拔剑自杀。庄公在乱军之中找到了叔段的尸体,抱着叔段的尸体大哭,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这不是我的本意。”人们在太叔段的行装中找到姜氏写给他的信,交给庄公。庄公怨恨母后不该这样怂恿叔段,让他们二人手足相残,于是将此信及太叔段回信放在一起,让祭仲交给姜氏,并让姜武离开国都,去城颍(今河南临颍西北)。庄公发誓说:“不到黄泉,绝不再和她见面。”

  姜氏见到信知道事情败露,又得知小儿子已死,悔恨交加,便照祭仲的安排去了颍地。

  但武姜毕竟是自己的母亲,郑庄公又是个孝子,所以不久就后悔起来。长时间见不到母亲,心里很难过。他常常想,弟弟已死,母亲身边没有亲人,自己怎能忍心呢?他一方面思念母亲,另一方面又不愿违背誓言,自己是一国之君,说出的话怎能随便更改呢?于是,他就叫人修筑了一座高大的土台,思念母亲时,就登台向城颍方向眺望。后来人们就把这夯土台叫“望母台”。

  颍地的地方官颍考叔看出了庄公的心事,决定为庄公化解这一难题,于是求见庄公。庄公留他一起吃饭,并赐羊肉给他。颍考叔将羊腿的好肉包起来,恭恭敬敬地放在一旁。庄公不解,便问他原因。颍考叔说:“我家贫穷,老母亲常常吃不到肉,主公赐我这样的好肉,我怎忍心自己吃呢?”庄公听了这番话,联想到自己已很久未见母亲,眼泪不知不觉掉下来。颍考叔装作毫无所知的样子问他为什么伤心。庄公便将矛盾心情告诉了颍考叔。

  颍考叔说:“我有一个办法,能圆满地解决此事。人们所说的黄泉,就是地下泉水,并不一定只有死人才能到黄泉。如果让人挖一个地道,在挖出泉水的地方建一个地宫,你到那里去,然后再请她出来,这样不是既尽了孝心,又不违背誓言吗?”

  庄公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将此事交给颍考叔去办,颍考叔很快将事情办好,于是把姜氏接到地宫内,然后请庄公去拜见母亲。庄公来到地宫,跪在母亲面前说:“孩儿不孝,这么久没有伺候母亲,请母亲恕罪。”姜氏又惭愧又感动。她扶起庄公,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庄公十分感慨地说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从此母子感情更甚从前。

感恩名人事例

  毛泽东对母亲文七妹感情很深。1918年夏,他从长沙赴北京前夕,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特地请人开了一个药方寄给舅父。次年春返回长沙,便把母亲接来就医。10月5日,文七妹患瘰疬(俗称疝子颈)病逝,终年五十二岁。毛泽东日夜兼程从长沙赶回韶山守灵,并和泪写下一篇情义深长的《祭母文》。

  他这么追念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狂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当时,毛泽东还给同学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母亲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一生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母亲去世后,毛泽东把父亲毛顺生接到长沙住了一阵。父亲后来不再干涉他的选择,继续供他上学。毛泽东是很感激的。毛顺生于1920年1月23日患急性伤寒去世,时年五十岁。

关于名人感恩的事例

  赫鲁晓夫与猪的感恩故事

  赫鲁晓夫喜欢以农业专家自居。一次参观某集体农庄养猪场,发现一头病歪歪的小猪。农庄主席解释说这猪从小营养不良,养僵了。

  赫鲁晓夫当即说,把这猪抱到我家,保证两个月养肥还给你们。

  赫氏回家怎么摆弄那猪也不长。情急下决定把猪处理掉。他在傍晚时分将猪放入婴儿车,准备推到莫斯科河边抛掉。谁知半路上偏偏

  遇上米高扬。

  “赫鲁晓夫同志,散步哪。”

  “碍…出来走走……”

  “这是谁啊?”

  “哦,是我……小外孙。”

  “我看看。哦,多好的孩子,长得真像他外祖父!”

  前苏联的笑话

  那是戈尔巴乔夫还是总书记的时候。一天因私外出,嫌司机车开的太慢,催促了好几次。但因交通拥挤,还是不能让他满意。

  最后戈尔巴乔夫一把抢过方向盘,把司机推到后面,自己开起来。他一路横冲直撞,造成一片混乱。有人达电话向交通局长反映。

  局长大怒,质问改地段交-警。

  局长:”看到肇事者没有?“

  警-察:“看到了。”

  局长:“为什么不逮捕他?”

  警-察:“我不敢?”

  局长:“为什么?”

  警-察:“他的官很大。”

  局长:“有多大?”

  警-察:“不知道,反正戈尔巴乔夫是他的司机。”

  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的感恩故事

  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有时来不及吃饭,拿个冷馍就赶去学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等服侍养母睡觉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女儿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刘芳英说,如果有来生,她要好好补偿女儿。为配合医院的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碰上刘芳英排便困难,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点抠出来。

  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权衡之下,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

  “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过帮助,都被孟佩杰婉拒了,她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孟佩杰的毕业愿望是当一名小学老师,安安稳稳,与养母简单快乐地生活。

感恩事例

  1936年1月27日,母亲在美国亚柏尔大学医院生下了我。本来,母亲王隽英当时只是陪父亲丁观海到美国进行学术访问,没想到我提早来到人间。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凡是在美国国土上出生的婴儿,不论他父母的种族、国籍,都能自动取得美国国籍,所以我也不例外。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母亲当时刚获得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父亲是研究土木工程的,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父亲的家族在山东日照市涛雒镇,是远近闻名的书香世家,我的祖父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母亲则是那个时代极为少见的女知识分子。母亲与父亲青梅竹马,两人都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读研究生,可谓志同道合、比翼齐飞。

  生下我两个月后,父母就带着我回到中国,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所学为祖国效力。没想到,“七七事变”爆发,他们就带着我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从青岛到南京,又到安徽芜湖,再到上海、武汉,最后到达重庆,父亲联系到重庆大学的工作,母亲也受聘于西南教育学院,全家终于安顿下来。

  在迁徙与不安中,我长到了7岁,进入重庆的一所小学就读。由于当时战火弥漫,我的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第一天上学,空袭的警报就响了,当天的学习就这样“流产”了。后来的学习也时断时续,一个月上不了几天课。父母决定让我待在家里,他们自己来教我。白天,父母在大学里教书,就让我在家复习功课、做作业;晚上回家后,他们检查我的作业,然后教我新的功课。

  母亲是儿童心理学的教授,她很善于把握我的心理,可以说,我小学所受的教育,多半来自于母亲。虽然她教给我知识,但是从不要求我去考100分,因为她明白100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而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才是关键。这一点,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干年以后,有人问起我对战争的感想,我总是风趣地说:“它的好处是,我可以不必上学了。”抗战胜利后,我们一家回到青岛,父亲把我送到德国修女办的一所非常严格的天主教学校上课。因为此前我从没受过正规教育,所以我的学习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非常感激的是,我的父母从来没有责怪我,反而常常带我去听京剧、看电影。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我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可惜母亲很早就去世了,没有看到我的成功。父亲很高兴地参加了我的诺贝尔奖受奖典礼。那是1976年10月21日,我在纽约的机场给父亲打长途电话,告诉他获奖的消息,还提出让他和我一同前往瑞典。父亲在电话里激动不已,却推托说:“得花不少的旅费,我就不去了吧。”我立即劝道:“旅费由我来解决,只要您能去,我就高兴了。”父亲终于答应了。我知道,搞科研的人,该多么向往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啊!

  总之,我很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把我引进了科学的大门。

感恩的名人事例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详细记述了西汉初期著名医学家仓公的事迹。仓公,又称太仓公,姓淳于名意(前205-前140年),是临淄人,因其做过齐太仓长,管理都城仓库,所以习惯上称他为仓公。

  仓公师从阳庆,阳庆传他“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他学了三年,给人治病,能预决病人生死,一经投药,无不立愈,因此远近闻名。仓公切脉已臻于神乎其技的程度。如齐侍御史成自述头痛,仓公为他诊脉,诊断为疽症,其病因内发于肠胃之间,因贪酒所致,五日当肿胀,八日时便呕脓而死。果然,成于第八天因呕脓而死。

  由于求医者众,而仓公又不常在家中,所以,病家常失望而归。日久,求医者开始愤懑异常。就象以上所举医案,由于仓公能预知生死,有的病人就无药可医,病人就责怪仓公不肯医治,以致病人死亡。怨气积久了,终于酿成祸祟。汉文帝十三年(前167年),有有权势之人告发仓公,说他借医欺人,轻视生命。地方官吏判他有罪,要处仓公肉刑(当时的肉刑有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按西汉初年的律令,凡做过官的人受肉刑必须押送到京城长安去执行。因此,仓公将被押送到长安受刑。

  仓公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临行时都去送父亲,相向悲泣。仓公看着五个女儿,长叹道:“生女不生男,遇到急难,却没有一个有用的。”听完父亲的哀叹,十五岁的小女缇萦决定随父进京,一路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临淄相距长安两千余里,一路上父女俩风餐露宿,尝尽人间辛酸。好不容易到了长安,仓公被押入狱中。为了营救父亲,缇萦斗胆上书汉文帝为父求情,请求做奴婢替父赎罪。上书中这样写道:“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奴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当朝皇帝是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史书记载,汉文帝治天下,恭俭仁厚,以德化民,海内安宁,百姓安居,人民乐足。他见到上书后,感其孝诚,免除了仓公的刑罚,同时颁发诏书废除由来已久的残酷的肉刑。诏书是这样写的: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过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伶之!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不久,丞相张苍等人根据这个诏书废除了肉刑制定,颁布了新刑法。正是小小女子缇萦的至孝之心而上书救父的美举,促使了肉刑的废除。为此,班固有诗赞缇萦:“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缇萦上书救父的孝行,万古流芳,成为后世孝道的典型。

关于感恩的名人事例

  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

  17世纪的英国,一个年轻人醉心于权力,千方百计地往官位上爬。虽一度遭国王冷落,但他还是喜欢权力。

  为了升官,年轻人把所著的书赠给当时的新国王詹姆斯六世。在书信和题词中,他极尽对国王阿谀奉承,甚至用上了诺言和谄媚,以求得一官半职。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得到了英国检察长这一显赫的职位,几年后他又升为英国大法官,并被授予爵位。

  但很快,年轻人就成了国王同国会之间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并永远丧失了做官的资格。即使到了这种田地,他仍然无比深情地迷恋着官场,不惜四处奔走以求重新进入政界,直到这一切努力都归于失败后,他才深深懊悔,懊悔自己为权力浪费了那么多大好的青春。痛定思痛,年轻人终于一心转向原本就喜欢的哲学,真正开始了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生命历程。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培根。

  培根终于“醒”了,他为世人留下至理名言:面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面对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

  一个人的劣质往往是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暴露,一个人的美德也往往是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显现。

学会感恩的名人故事

  故事一: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常怀感恩之心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罗斯福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故事二: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故事三: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故事四:

  徐本禹从小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他能知恩必报。他勤工俭学每月50元的报酬,43元捐给山东一个面临辍学的小学生;学校发的300元特困生补助,200元捐给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别人资助他的500元,分别寄给了两名贫困生;获得6000元国家奖学金,2400元留给了系里的老师……最后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到贫穷山区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故事五:

  垂垂暮年的康熙回顾他自己的光辉岁月,不由得慨然感叹:如果没有鳌拜、吴三桂、葛尔丹等人,自己就不能成就这番辉煌业绩。他举杯向那些已经被消灭了的敌人敬酒,并大喊:“来世再与我为敌吧!”无须去考究细节的真实,康熙是千古一帝却是不争的事实,他的感慨发人深思。如果可以假设,没有那些内忧外患,康熙将是一个平庸的太平皇帝,从而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故事六:

  1947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看望王维克老师。全国解放后,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几次亲自到王维克先生在北京的寓所去探望,并邀请王老师到科学院工作。1980年,华罗庚又专程回故乡看望陈涉师母。当陈涉师母把一本新版的王维克先生的重要译注但丁《神曲》签上自己的名字赠给华罗庚时,华罗庚紧紧地握着师母的手,十分动情地说:“谢谢!谢谢!这是王老师的心血啊!”

  故事七: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故事八:

  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学会感恩事例

  在我一生有很多爱我的人,如爷爷爷、奶奶、爸爸……但其中我最深爱的一个人那就是妈妈。

  可以这样说妈妈对我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下雨天我没有带伞,妈妈就会匆忙地从家里拿一把伞,用伞遮住了我,而雨水却拍打在妈妈的身上,用她那弱小的身躯来为我遮风挡雨;夏天的夜晚,酷热难挡,我热得睡不着,可是在朦胧中一阵阵清风吹来,好凉爽啊,我睁眼一看原来是妈妈拿着扇子在给我扇风呢,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妈妈每天都送我上学带我回家,从来都是风雨无阻,从无怨言。几乎每次放学我都能看到她那熟悉的身影。

  我还能清楚的记得,在我上幼儿园时那天我吃过晚饭便去附近的工地上去玩。那知“人有旦夕祸福”,一不小心,我的手被一辆手推车的车条狠狠扎了一下,再看时,右手食指鲜血淋漓,我被吓得“哇哇”大哭起来,恰巧这时妈妈听到我的哭声,找到这儿,唰的一下跳下了车,然后三步并着两步向我跑过来,检查了我的伤口,便抱起我拼命地奔向医院。到了医院,妈妈便忙开了,一会儿上楼,一会儿下楼、取药、交款,她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着,看着她拖着疲惫的身影在紧张的忙碌着,我的心都碎了,感动得我话都说不出来了。我很快就被包扎好了,可妈妈却累得满头大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母爱是伟大的,这世上还有什么能和它相比呢,我们欠母亲的,用一辈子都还不清呀!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军训感想500字

网店营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