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风俗和文化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民风民俗

  布依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过大年(即春节)。从除夕过到十五。除夕前要杀年猪、舂糯米粑粑、备各种蔬菜。云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习惯;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须吃鸡肉稀饭,民间称血米粥,传说这种风俗源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在贵州的部分布依族为躲避官兵的决心。然后大家把鸡切成碎块,与血米一起煮成稀饭,全村男女老少共进最后一顿团圆饭,便各奔东西,并约定日后伺机相见。能讲出吃鸡肉稀饭的来历者,才能认本家。每个姓氏都有不同的饭前仪式,相认的双方饭前仪式必须完全一致。年节期间还要举行许多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初一到二十一要举行“跳花会”。

  “跳花会”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规模盛大,参加人数过千,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过吹木叶、对歌订终身,然后男方便托媒人到女方家说亲。一经定亲后,女方家要请亲朋好友吃定亲酒。婚前两、三天要由男方家送半边猪肉,一只公鸡和鸭,一壶水等给女方家,女方家也须杀猪办“嫁女酒”待接亲客人。过去新娘在结婚后需在娘家住一、二年后才住夫家。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作菜。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枫叶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等各种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布依族喜饮酒,更喜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若是贵客或至亲如:舅父母、姑父母,还要打狗杀鸡款待以表敬意。在贵州望谟一带,每年三月初三,都要杀狗过节。布依族过去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每年节日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其中祭老人房(寨神)最为隆重,于农历2月选兔日或虎日开祭,各户要奉献鸡蛋和猪肉祭神,祭毕全寨人就地聚餐,以斥望丰收,全寨平安。

  典型食品主要有:荔波风猪、盐酸、狗灌肠、青苔冻肉、芝麻油团粑粑等。荔波风猪是用小猪腌制风干而成,被誉为“厨珍,已有百年以上历史。

布依族的风俗和文化

民族风俗

  苗族大约有740多万人口,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苗族居住地带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在山岭之中,给人一种祥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他们拥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种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则迷信鬼神和巫术。苗族人对某些奇特的自然景物认为是灵性的体现,如果遇到,就会对其顶礼参拜。他们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极少有人信仰佛教和道教。

  苗族人还认为世上有鬼神,他们认为鬼有两个种类,一种为善鬼,也就是神,会给人带来幸福、好运。而另一种则是恶鬼,他们认为,死去的人或动物的怨恨化做的恶鬼,会带来厄运、灾祸。有些地方的苗族人认为盘瓠(一种神犬)或枫树枫木为他们的始祖,把它们当作祖先来崇拜。

  他们的饮食也很有意思。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则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里面包着鲜肉或酸菜,味道极为鲜美。苗族人还爱吃酸、辣味的食物,他们的典型食物有: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介绍完饮食,就要介绍服饰了。在苗族,不管男女老少,都爱戴银饰。银饰的种类也很多:有银花冠、银牛角、银花带、小银花坠……

民族风俗习惯

  布朗族的服饰,各地大同小异。男子穿对襟无领短衣和黑色宽大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的服饰与傣族相似,上着紧身无领短衣,下穿红、绿纹或黑色筒裙,头挽发髻并缠大包头。景东布朗族妇女的着装已与当地汉族基本相同。过去布朗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四肢、胸、腹皆刺染各种花纹。布朗族人民主食大米,辅以玉米和豆类。饮食喜酸辣,并嗜好烟酒。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并以牙齿被染成黑色为美。布朗族的住房建筑为干栏式竹楼,分上下两层,楼下关牲畜,楼上住人。

  布朗族的婚姻实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纯情的少男少女恋爱和婚姻都比较自由,但也有受到父母干涉的现象。布朗族的丧葬习俗各地基本相同。人死后,请佛爷或巫师念经驱鬼,三日内出殡。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并以家族或姓氏划分开来。通行土葬,但凶死者,有的地方行火葬。

布依族三月

  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在黔西南州主要分布在南北盘江两岸。我老家是布依族,居住在贞丰县平街乡的北盘江岸边。布依族有许多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节日是布依族三月三。

  我们布依族村子每年由五家人轮流做东,牵头组织做每年的节日活动。三月三的节日由东家开会决定收钱的多少,然后分头告诉各户,大家按照规定的时间把钱交上,东家在节日的前一天把东西准备好。

  节日当天,小孩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新服装,欢快的跳舞,尽情的歌唱;年轻的哥哥姐姐在做古歌比赛;阿姨们上午在家里打糍粑,下午去藏山;叔叔们杀猪祭山祭祖。

  神秘的仪式在寨中的古树下进行,只有大男人才能参加,做一些神秘的活动,我们不知道。仪式开始前,由东家和先生在村边路上的树枝上挂稻草绳作为标记,有专人看守着。东家大喊:“各家各户藏山喽!各家各户藏山喽!……”家家户户纷纷关门上山,就开始藏山。仪式开始了,外面的人不能进村,也不能路过村子,否则将受到惩罚。仪式结束后,东家又大喊:“各家各户回家喽!各家各户回家喽!……”大家回家做饭祭祖。

  在山上的活动有古歌比赛、吹木叶比赛、斗牛比赛、放风筝比赛等等。

  古歌比赛在树林里进行,男女分为两派,一边问一边答,场面非常热烈。答对的大家热烈鼓掌,答错的大家嘲笑他们。比赛一直持续到傍晚,大人叫回家时才收场,大家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参加布依族过三月三,你会觉得非常有趣!非常奇妙!非常神秘!

走进布依族

  还是从宋代开始讲起吧!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建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至6米高;以石板盖顶,风雨不透。总之,除檩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厚重,固若金汤,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布依族服饰面料多为自织自染的土布,有白土布,也有色织布。色织布多为格子、条纹、梅花、辣子花、花椒、鱼刺等图案,多达两百多种。服饰色彩多为青蓝色底上配以多色花纹,有红、黄、蓝、白色等,即庄重大方,又新颖别致。反映了他们纯朴善良、温和热情的性格。布依族服饰的制作集蜡染、扎染、挑花、织锦、刺绣等多种工艺技术于一身,反映了他们独有的审美特征除了同南方诸民族一样使用蓝靛染布以外,布依族还采用了古老的扎染技术,把织好的白布折迭成各种图案,用麻线扎好进行浸染、漂洗,最后成为蓝底白花的各种图案。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衣服大都是自己亲手缝制的,合身得体,古朴典雅。姑娘们穿上自制的蜡染裙,由于冰纹和花纹排列的和谐完整、层次分明,走起路来富有变化,节奏感和韵律感强。这些工艺与图案的综合运用,再与人体线条统一起来,动静结合,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布依族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祭祀时,各户要奉献鸡蛋和猪肉祭神,祭毕全寨人就地聚餐,以祈望丰收,全寨平安。

  布依族人民自宋代起,历朝都有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义斗争,在近代史上,又进行过反对外国教会,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

布依族的传说

  布依族崇拜自然,以为万物有灵。他们信奉社神、山神、水神、雷神、石神等,也崇拜牛、狗、青蛙、古树等动植物。

  崇拜青蛙的由来

  有一户家民,只生了3个女儿而没有男孩。一天,3个姑娘扛着锄头去刨地。三妹年纪轻,力气小,刨地比不上大姐、二姐快,她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唉,太累了!谁要是能帮我刨刨地,那就太好了,我情愿嫁给他,做他的妻子。”谁知她话音刚落,田边一只大青蛙竟后腿蹬地站立起来说道:“我可以马上帮你把这片地刨完。”三妹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青蛙在说话,她认为这是在潮弄自己,便骂道:“你这小小青蛙,只要我锄头一举,马上就把你砸死了,你还能挖地?”青蛙却笑着说:“姑娘,你别生气,你先闭一会眼睛吧。”三妹一听,又生气又好笑,果真闭上眼睛了:“我依了你,先闭一下眼睛,看你能怎么着。”奇怪的是,就在三妹闭上眼睛的一会儿功夫,青蛙立刻把这一片地给刨好。“地已经刨好了,你该嫁给我了。”青蛙一再要求三妹实践诺言,做它的妻子,这可把三妹气死了,大姐、二姐也不答应,她们举起锄头,骂着追着要砸死青蛙。可青蛙又蹦又跳的,怎么也打不着,还是一个劲地说;“三妹,你说了话就得算数,你就该做我的妻子。”

  中午,三姐妹回家去,青蛙也跟在她们背后,来到了她们家。青蛙进了门,一跳便跳到房梁上,对三妹说:“你说了要嫁我的,和我一块回去吧。不然,我吐一口水,便能把你家给淹了。”父母一听,全都气坏了:“世上那有姑娘嫁给青蛙的事!你快快出去,不然,我就用竹竿打死你这小小的青蛙!”青蛙一听,也发了火:“你们全都不守信用,看吧,我可要吐口水了。”它说着便吐了半口口水,立时便把家里淹了一半。这一来全家人都吓坏了,这才晓得青蛙是神通广大的蛙神,慌忙求青蛙道:“快把水收回去,我们同意三妹嫁给你了。”青蛙把大嘴一张一吸,一口气便把半屋子子水给吸回嘴里了。

  这回全家人不再食言了。于是,三妹换上一身新衣服,骑上马出阁了,青蛙则在前面跳着引路。走了好一会,他们来到一片竹林,林中有一个石洞,洞口长满各种美丽的花草。青蛙说:“到家了,三妹你闭上眼睛,我拉你下去。”三妹一闭眼睛,只觉得身子便飘忽起来,不一会儿便被人拉了去似的。青蛙让她睁眼看看,三妹刚一睁眼,只见周围一片光芒,眩目耀眼:高大、宽敞的房屋,一应俱全的用具什物,还有各种各样的金银财宝,把三妹看得眼花缭乱了。

  更奇怪的是,当青蛙让三妹再次闭眼睛之时,青蛙这时突然摇身一变,脱去了青蛙皮。当三妹再次睁开眼睛一看,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位十分英俊壮美的小伙子。三妹又惊又喜,于是,他俩当日便成了亲,从此过上了美满幸福的日子。

  蕨菜芽的故事

  生长在洼地里的蕨菜,当地人称之为“龙爪菜”。相传,有一年村里那位最善做蜡染的姑娘病了,家里几次请鬼师到家里来退鬼也不灵验,眼看着病体一天不如一天,气息奄奄了。一天,她母亲上山采回蕨菜嫩芽,这种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粗蛋白的蕨菜芽儿,既是菜又是药。想不到姑娘吃了后,便觉得舒服多了。母亲见女儿吃过蕨芽儿对治病有作用,又连着上山采蕨。靠着吃蕨芽儿,姑娘的病治好了。她一高兴,便把这种救命的龙爪菜画在蜡染布上,以示永远铭记不忘。别人一看,龙爪菜既美丽,又仿佛充满无穷的生命力,也模仿起来。于是,龙爪菜就慢慢变成了布依族蜡染的赏见图案了。

  牛王和牛王节的传说

  从前,这一带的村民穷得买不起耕牛,用人拉犁拉耙,又累又慢。一天,一位老者叹息道:“听祖辈说,天庭有神牛,力大无比,唉,要是真有一头神牛来耕田,可就好了。”小伙子阿牛一听当了真,他对老人说:“我一定要把神牛找来!”于是,他带上干粮,背上弓箭出发了。阿牛走呀走呀,一天来到一个寨子,他又累又渴,见寨边有一眼水井,便跪在井边捧水喝。他喝着喝着,忽然听到井里有说话声,好生奇怪。他仔细一瞧,井壁还挂了一面铜鼓,便好奇地敲响铜鼓。谁知他敲到第九下时,天王听到铜鼓声,驾云下凡,循声来到阿牛面前,问道:“阿牛,你敲铜鼓,想干什么?”阿牛便说起村里没牛耕田,辛苦难当,他立志要寻找神牛回村。“好吧,今晚我就送你一头神牛。”天王说罢便不见踪影。晚上,随着寨后山顶一声雷霆响过之后,一头神牛果然温顺地来到阿牛身边。

  当地头人听说阿牛用神牛犁田拉耙,又快又省劲,便想试试神牛的真假。他发话道:“谁人能在四月八日之前的10天内,把我的一千亩打完后插上秧,我就把女儿许配给。”阿牛听说后,立即前来应试。在神牛的帮助下,阿牛果然在初七那天就把一千亩田犁好耙平,插上稻秧。

  头人又惊又喜,可他还想再试试神牛的力量和勇气,便宣布第二天进行斗牛:“神牛若斗赢了一百头大水牯,我便把五个女儿中的一个嫁给阿牛。”面对一头头膘肥体壮、犄角又宽又尖的大水牯,神牛越斗越勇,把它们一头一头全给斗败了。

  头人允诺把女儿嫁给阿牛了。可是,5个女儿都喜欢阿牛,究竟把哪个女儿嫁过去呢?头人只好让阿牛自己物色了。五姐妹都想在阿牛面前显示自己的才智和手艺。于是,头人让5个女儿分别给神牛献茶、敬酒、送饭,以神牛吃谁的茶、酒、饭,谁就与阿牛与亲。

  比赛开始了。第一轮比试给神牛献茶。5姐妹分别端上了各自沏出来的红茶、绿茶、高树茶、矮树茶、苦丁茶。神牛用鼻子闻了闻,便把苦丁茶喝了。第二轮是给神牛敬酒。五姐妹分别端来各自酿造的糯米酒、高梁酒巴、包谷酒、麦克风子酒、紫泉酒。神牛嗅了嗅,最后只喝了紫泉酒。第三轮是向神牛送饭。五姐妹分别端来各自蒸煮的红、黄、白、绿、黑五种不同颜色的糯米饭。神牛看了看,最后只吃了用枫香树叶染出的黑糯米饭。头人一一问讯,而这苦丁茶、紫泉酒、黑糯米饭,恰恰都是五妹做的。4位姐姐一看,这是神牛作的大媒,姻缘如此,她们也都默许了阿牛与5妹的婚配。于是,阿牛和5妹成了亲。后人为纪念神牛、阿牛和5妹,每到四月初八这天,家家都要熬苦丁茶,酿紫泉酒,蒸黑糯米饭,以祭祀牛王和喂养自己的耕牛,并在村寨举行斗牛比赛。

喜庆的布依族春节

  照传统布依族人民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早早的在腊月便开始筹备新年了。不仅大人忙碌的准备练小孩也跟着忙碌着。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要做好一切的准备。除夕前不仅要杀猪、手工制作糯米粑、还要备好各种蔬菜、肉类,备美食,比如“酿米酒”就是每家每户必要准备的美食,这酒是用大米,苞谷和高粱酿成的。虽说与普通白酒看起来别无二般,但是酒里却包含着布依族人民勤勤恳恳劳动的情感和亲手酿出来的酒的亲切感。与工厂里的机器所加工酿造出来的酒天差地别。接着是“酸汤豆腐”,新鲜的酸汤豆腐可是年夜饭上的一道热门菜,味道不仅幽香可口,可以是酸的,辣的,贤的,跟随着个人的口味而决定。虽说是新鲜的,但是大多数的豆腐都是由盐腌制而做出来的;虽说是在除夕上菜,但磨豆腐的一工序却要用几十天才能够完成;不仅可以腌制也可以跟着腊肉一起用烟熏,也便成为一个“干豆腐”的菜端上年夜饭的桌上。

  以上主要两道菜做完了,转眼也便到了腊月中下旬,布依族的大人们更忙,不仅要开始采购或手工制作其他的小食。还必须把衣服全都洗净了,晒干了。因为这可是关乎到来年的粮食庄稼是否富足,风调雨顺。

  除夕与之前忙碌的景象截然不同,家家都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人们摆着各家芳香四溢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人们围在一起聊天,和米酒,吃美食,看着电视机播放的春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新年的期盼和欢喜。小孩们在除夕夜穿上自己干净的名族服饰,跟着朋友们东逛逛,西逛逛。

  到了正月初一,布依族的女人们会争着抢着去河边打水,谁是第一个打到水的,谁这一年就会顺顺利利如流水。布依族人民会带着小孩去到家外,拜访亲戚或朋友,对歌,丢花包,玩龙灯,踩高跷等。这一天,小孩们可谓是最快活轻松的一天,大人们都不敢拒绝小孩们的要求,生怕小孩哭泣违反了禁忌。所以也不斤斤计较一些小事。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有两项重要的活动:一是全寨的人聚在一起庆祝,二是以酒、肉、水祭拜逝者,这也就象征着一家人团圆的春节圆满结束。

  我爱布依族这喜庆的春节!

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作文

  主食多以大米为主。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

  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一些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凝固后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与猪血一起煮,称为“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做菜。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特别是居住在云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

  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枫叶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等各种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

布依族的传统文化

  布依族传统节日除大年(春节)、端阳节、中秋节基本与汉族相同外,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六月二十四”、“牛王节”等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个别地方有"撒秧粑节","小年","腊月二十九","正月二十七"和"三月三",也过汉族节日。

  跳花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举行。“跳花会”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规模盛大,参加人数过千,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过吹木叶、对歌订终身。每逢节日,小女娃们都穿着艳丽的花边衣服,锁着极好看的盘花纽扣,小伙子们穿着对襟衫,系着留须的腰带,吹着木叶、一个个满面春风。热心的阿妹们为小伙子们牵着马,从五村八寨,从那看不见的半山腰,赶到跳花会地点,那是一个平坦的大草地,旁边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北面是满含花苞的桐树林。那里到处是人喊马嘶,笑语喧哗,少说也有几千人。牛皮大鼓迅雷般地响震空谷,时快时慢,时抑时扬,加上锵锵的饶钹声,令人陶醉!场上,男女青年这时一群,那里一堆,翩翩起舞,唱着古老的歌,歌声美妙,舞步轻盈,坐在河岸边吹“嘞友”、弹月琴,吹木叶,谈情说爱的青年们,一双双河水般明亮深情的眼睛,向对方表示着热烈的爱情,倒影摇摇,又是一番风味。紧靠着桐林边,搭着一个台子。那里在表演精彩的布依戏,内丰富多彩,整个草坪上充满着欢快、愉悦的气氛。他们唱呀跳呀,不知不觉太阳就落到坡背了,晚霞撒在桐林的花苞上,人们依依不舍地骑上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草坪。

  布依族的节日很有趣吧?赶快来看看吧!哦!对了,忘了告诉你们,布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大多居住在黔南和黔西南自治州,还有少部分居住在广西等地。

  看了我的作文你是不是也觉得布依族很有趣呢?我现在恨不得马上到布依族去玩玩呢!

布依族独特的民风民俗

  我国土地辽阔,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例如:布依族的传统佳节——“六月六”。六月六是布依族特有的节日,而且布依族人民十分地重视,还有着过小年之称。

  在我县的布依族人民居住地——清水镇,就有着这样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各村寨都有杀鸡宰猪,然后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子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相传说这样做可以防止蝗虫不会来毁坏庄稼,以乞求来年五谷丰登。节日的早晨,就会由村寨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领青壮年们举行传统的祭盘古,打寨赶鬼的活动。

  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赶六月场。布依族人民在赶六月场时,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带着鸡鸭鱼肉和水酒去。而且几乎每一个布依族人都会高歌一曲,来表达过年时心中那种高兴、喜悦的心情。歌唱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是一个独唱;有的则是两人进行情歌对唱;还有的一二十人进行合唱。引来了无数的观众,直到散场也不愿离去,还沉浸在那美好,动听地歌声中,久久不能忘怀。街上还有很多我们平常见不到的各具特色、小巧玲珑的布依族工艺品。十分地引人注目,引来了无数的人购买,直到卖完,人们才肯罢手离去。

  这真是一种丰富多彩的节日啊!展示出了布依族独特的民风民俗,让我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习作续写故事

形容失望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