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作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满分作文:来自“感动中国”的记忆

  佛说: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题记

  一

  很早就读过李密的《陈情表》,里面的许多佳句至今记忆犹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读这些肺腑之语,总是感由心生。古今中外,因孝义而感天动地的故事数不胜数,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席,孟宇哭竹生笋,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孝,这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田世国,用身体传递着爱心,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到了慰藉。

  二

  一句不经意的承诺,让他成为了170多个小孩的父亲。为了让山区那群贫困的孩子能准时收到学费,他总是一拿到演出费就跑到邮局,有时候都没有顾得上清点。12年时间里,他把自己所赚的300多万元给了他的贫困孩子。一开始,大家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但跟他去过一次山区,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大家彻底理解了他并开始尽力支持他。这个人便是丛飞。是爱的泉源让他这么做的,是心的颤抖让他成为孩子们的父亲,将自己的生命化作爱的清泉,传递到了孩子们心中。

  三

  母亲弃家而走,父亲精神失常,弟弟不辞而别,而他却用稚嫩的肩膀与无私的爱心扛起了一个破碎的家,还抚养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一间面积约十平米的房间,是他和小妹妹临时的家。每天一早,六点准时起床,为妹妹“小不点儿”做早餐。七点,妹妹要到一公里之外的小学上学。送走妹妹后,他才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挣得兄妹俩的生活费,他在课余时间要推销商品。他说:“只要你信心不倒,什么都不能打倒你;只要你心中充满爱,也将更加精彩。”是爱和坚强,让他的人生熠熠生辉,他就是洪战辉———也许很平凡,可他却用自己的爱心感动着家人、感动着社会!

感动中国作文

感动中国感动我

  在当今社会里,“感动”这个词似乎被人们淡忘了生命需要感动,感动的瞬间方显生活的价值,人性的本质泪水是由人性最深处,最美好的部分由感而涌出的泪水在疲惫的心灵涌出之际,心灵的感动随之升华成了纯净的灵魂

  在当今社会里,“感动”这个词似乎被人们淡忘了。但昨晚,看了《感动中国》后,我被深深感动了,泪水在眼眶里徘徊。同学们也一样,相信每个看过《感到中国》的人也是一样。

  生命需要感动,感动的瞬间方显生活的价值,人性的本质。泪水是由人性最深处,最美好的部分由感而涌出的。泪水在疲惫的心灵涌出之际,心灵的感动随之升华成了纯净的灵魂。感动得这一时间,灵魂的解脱会让你冲动的想哭。让泪水自由的荡漾吧!这就是感动的最好表达方法。我,也是如此。

  最令我感动的人物是洪战辉,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捡来的妹妹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哥哥使他成为今天的他。在屏幕上,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这个“负重前行的蜗牛”从来都是强者。他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同情的资本,而是奋斗。”

用爱感动中国

  ——写给感动中国人物武文斌的信

  尊敬的武文斌叔叔:

  您好!

  我是和您同饮一江水,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一名小学生。看了您感人肺腑、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我不由的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忘不了,忘不了您的吃苦耐劳。您在济南军区某师炮兵指挥连只是一个士官学员,但您主动请缨赴汶川地震灾区抢救,32天的奔忙,你的这双手,未曾歇过一天。本来不是很细腻的手,在日夜奔忙中,起了许多浅黄色的硬茧。浅黄色的硬茧里,还留着三个乌紫的血泡。您放弃了与妻子的团聚,丢下她来到灾区。

  忘不了,忘不了您对人民的热爱。在地震灾区里,你全力投身救援行动,先后参加了抢救遇险者、进村入户帮困解难、搜寻失事直升机、支援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等行动。转移群众,您肩扛背驮,负重前行;搜救直升机,您不畏山高路险,一直在前探路,并3次滚下山坡,幸运地被树木拦住。在安置群众和参与灾后重建中,是你主动加班加点,连队安排轮休你也不休息,经常一人干几个人的活,终因过度劳累引发肺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在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中光荣献出年轻的生命。

  “国家如有难,我当作先锋。”这是您的信念。您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唯有一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之心。就像感动中国颁奖盛典里说的:“他以‘拼命三郎’的顽强,诠释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展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四有’军人的精神风貌。这正是他感动中国之处!”

  您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您所热爱的军营、战友和亲人,但你26岁的青春,无疑是“最亮的那束光”。在央视“2008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所有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你的爸爸。是你,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了英雄但不知道敬重英雄的民族,同样是可悲的。”时代需要你这样的英雄!您,感动中国。你已成为中国的感动,军人的骄傲,所以永远值得感动!

  祝在天堂里生活快乐

  2009年2月20日

2015感动中国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可以说,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相比每年固定引发全国吐槽的"春晚",它在"苛刻"的民众中间,获得一致好评。它表明中国的民众其实并不苛刻,中华民族赖以传承的那些固有的美德,也从来没有过时。它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春晚".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可以说,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

  因为爱祖国,有了"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跟随将军丈夫回乡务农、扎根并奉献农村一生的龚全珍以及中国航天群体;因为爱他人,因此有了坚持捐款17年的九旬老人刘盛兰,以及因见义勇为高位截瘫29年、委屈艰辛而无怨无悔的方俊明;因为爱乡亲,因此有了贴工、贴钱、贴命的基层村支书段爱平和大学毕业回到大山深处守护教育梦的门巴女儿格桑德吉;因为爱职业,因此有了98岁高龄依旧工作在第一线的"良心医生"胡佩兰;因为亲情之爱,有了身罹绝症,为了孩子的未来苦绣《清明上河图》的姚厚芝。

  中国古老的美德,包括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位列第一。为一次生死相托守护战友30年的天山守墓人陈俊贵,所体现的义与信,难道不是基于对战友之爱?农民科学家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两代对油菜改良梦的痴迷和坚守,难道不是因为对科学的爱

  爱,超越年龄、超越阶层、超越民族,在这些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普通人身上折射出光辉,它是人类最美的语言。镜头切换到现场,每位人物的出场都能收获观众的眼泪,这是爱对爱的共鸣。

  爱还可以传承。"传承"即便不是今年感动中国人物评奖活动特意为之的主题,也使它较往年的晚会更有了厚度。当我们看到90多岁的刘盛兰老人老有所养,当我们看到残疾的方俊明背后的母亲和女儿,当我们看到儿子沈昌健对父亲科学梦想的继承,当姚厚芝年幼的儿子那样动情地说出"我爱你",我们不仅能够理解现场的眼泪,还收获了对社会的信心。

  当然,"感动人物"毕竟只能选出十名,而且,可能需要兼顾一定的代表性。其实在票选过程中,还有更多平凡的人用他们的行为感动了我们。他们也许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就是你和我。

  都说中国梦,中国梦其实源于每个人普通的梦,关键在于有爱,在于坚持爱、传承爱。

  是,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明天会截然不同。

感动中国感动我心

  昨天晚上正无聊,看着电视机,无意中看到了感动中国着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吊起了我的胃口,这是一个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的分别是:

  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

  这些人的事迹令我震撼,其中我觉得刘盛兰老人的事迹令我最感动,以拾荒和政府补贴为经济来源的他用自己攒下的,从衣食中节检下来的钱,全部捐给了那些需要帮助学子,有些学子不了解他,在回信中称呼他:刘奶奶,刘阿姨,当那些学子知道了,纷纷潸然泪下。

感动中国的作文

  太阳落在了西边的山头,染红了云彩;大屏上的节目《感动中国》,感染了我的心灵。

  高龄的卢院士,躺在洁白的病床上,花白的头发和粗糙的手,看着让人心疼。据了解,这位老人与他的妻子平时生活拮据,许多家具都已经有着长久的历史了,一把椅子更是被绑了又绑,但卢院士却说:“物还没有尽其用。”可是,当他捐款时,却毫不吝惜,一下就是八百万。

  消防人员杨科樟,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小女孩。狭窄的电梯井,他本可以伸开双手撑住墙面,使自己不再往下掉,但为了保护怀中的小女孩,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紧紧怀抱着手中的女孩。尽管杨科樟的生命在27岁那年定格了,但他却永远会活在大家的心里!夜晚的风轻轻吹着我的泪花,我情不自禁地为这位青年鼓起掌来。

  除了卢院士和杨科樟,其实还有许许多多平凡而伟大的“英雄”……

  此刻,窗外突然风雨大作。寒风使劲吹着,冷雨不停下着,这些感人的故事却犹如熊熊的火焰,温暖着大家。这些故事将会被永远流传下去,感动你我,感动中国,也会使更多的人像他们一样,做善事、行善举,让这份温暖永久地传递下去!

感动中国

  2008年5月12日中午14点28分,一场达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在汶川震开,破坏力度达11级,在短短几天内,四川、陕西、甘肃、重庆等几个省份遭到地震不同程度的破坏,震坏了大半个中国,也震伤了我们中国人的心。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中,我心酸,家园被毁,有的人失去了孩子、丈夫,有的孩子成了孤儿,生死离别的场面,许许多多的人被无情的楼房压死的场面,都让我们涌出泪水;我敬佩,敬佩我们的人民子弟兵、退伍突击队队员、志愿者、教师、医生。他们一直坚守岗位,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抢救受难群众,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抢救行动永远都不会停止,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我感动,来自全国人民献出的爱,有的义演、募捐、献血,有些地方也派出医疗队,国家也派出抢险队,提供粮食、医疗药品等物资,在这一刻,民、兵、官的心紧紧相连;我感叹,面对自然灾害,人类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渺小,但是,我们也可以选择坚强、选择反抗,那些被埋在废墟中的受难者一直等到救援人到来的那一刻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一切一切的救援活动、捐助活动都充分地体现我们中华儿女强大的凝聚力。

  自然灾害是很难避免的,可是,只要我们有坚强的毅力,同样可以战胜困难,书写更多的美丽,创造更多的不平凡。家园被毁了,我们可以重来,因为在我们的身后,有许许多多的同胞在支持着,失去的亲人,也应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擦干眼泪,不能一直沉沦在痛苦中,学会乐观,重新振作起来,把我们失去的家重新建立起来,这是对死去的同胞最好的承诺,要坚信,或活着就是希望,国家的光明前景还需我们去关注、去开创,美好的未来在等着我们!

关于感动中国的作文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做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动。

  ——题记

  当走在林间,看到一片树叶落地归根,可以感动;当走在乡间,看见母狗用自己的身体来给它的孩子温暖时,也可以感动。感动其实很简单。

  当我坐在教室里和同学一起观看着“2010年度感动中国颁奖盛典”的时候,当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名叫孙炎明的癌症患者时,我哭了,但是,我也笑了。

  他是一名癌症患者。“癌症”,听着就让人觉得害怕的词语,听着就让人联想到绝望的字眼,可是他却只给了自己一个小时绝望的时间。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个小时里,没有人了解他在与自己抗争了多长时间,但他给人们的新形象却是比平常更努力、更乐观。他的每一天都更有意义。他用他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斗争了五年。他用自己的真实经历给他看管的犯人上了最震撼的一课。癌症给他带来的痛苦应该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头上的那块疤深深地印烙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不禁落泪。他那种不畏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样也深深印烙在我心上,他的笑挥之不去。于是,我忍不住也笑了。

  他并没有做什么荡气回肠的大事,他是一个平凡的人,站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平凡地做着自己份内之事。但是,他却以不平凡的毅力,在与不平凡的对手做着不平凡的斗争。

  就是这样一个人,让我为之感动。他的经历让我懂得了一些事情。以前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我好想逃避,不愿意努力地打败它,我会怕。但是这次看了孙炎明的事迹后,我才知道原来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么懦弱的。连癌症他都有勇气对抗,我为什么不敢对抗那些微不足道的挑战呢?难道每遇到挫折我都要逃避或等着他人来帮我吗

  不!我不会的,我要像孙炎明一样勇敢乐观地活出个像样的自己,我一定要向他学习,每一天都过得充实!

  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感动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境界,是不需要华丽包装的灰姑娘,它就在你我身边,只要你用心体会……

2015感动中国作文

  2015年2月27日晚上20点整,《感动中国》节目如约而至,我们一如既往的守望于电视机前,感受一份又一份感动。

  每个人物的出现,都让我们心生敬佩。你一定会被那个坚守工作岗位,半生如一日,兢兢业业付出的人所震撼;会被那个竭力助人,掀起慈善文化也并传承着一脉脉香火的炎黄所触动;会被那陪伴失聪儿子学校生涯16年,只为让他如同正常孩子一般的母亲所温暖;会被那用青春照顾病重父亲的诗人女儿和全心全意照顾邻居的温暖大院所感动。

  他们用质朴的语言描绘着看似平凡的故事,他们以最平凡的坚持的仁心感动着小小的村庄,他们用自己最真的情感呵护最真挚的爱,一切都是那么看似平常,而他们却用自己的一生在守护。点点滴滴彰显的是一份对祖国的爱,一份对子女、父亲的爱,一份对社会的责任与感恩。

  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信念比生命还重要,他们用微笑诠释这世上最美的诗,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篇篇精彩的华章。正因为他们,让我们这个爱的国度,更加温暖。

  也许我们的生活会面临不如意,我们的工作会碰上不顺心,也许我们还会抱怨老天的不公平对待;那么,当你听到他们温暖的故事,当你看到他们朴实的笑容,当你被他们满满的能量所感染,当你早已泪流满面,那热血的左心房已经深受触动,在一点一滴轮回间沉淀。

  现在的我们正处在光芒的前沿,用心感受着来自身边不同的爱,认真接受着来自身边不同的爱与感恩的洗礼。我深知自己在可诺很幸福,因为我们从进公司就接受公司爱与感恩的教导。让我们心存感恩:感恩父母给予生命;感谢顾客成就我们;感恩公司提供平台,改变命运;感恩当下师引领我成长。

  感动中国,感恩你我。

  爱传承,从没有终点,

  感恩前行,从不曾停歇。

感动中国作文

  心比金坚: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xx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总会想起作文

健康生活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