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标建筑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国,你是强大

  奥运在中国百姓的数年期盼中和世人相逢了,我们无与伦比的快乐,并给予奥运巨大的关注和支持,这种热心和激情是平常不太常见的。

  这是一次对于中国天时地利人和皆占优势的盛世大典,我们和世界人民共约北京,在比赛中相识相知,传递奥运友谊,共续五环精神。这是国人多少年来的渴望和期盼,我们用不懈的追求赢得了举办权,又以超强的实力战胜了前期准备工作中的一个又一个难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这是多么有国际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大联赛。队员和教练们将要把积蓄在身心的能量全面爆发,为了争取荣誉向金牌无限冲击,为了打出友谊向对手深情致意。我们同欢同战,共享世界和平的幸福,创造生命大爱的奇迹。

  我们不曾感觉到疲倦,因为我们精力充沛;我们不曾领略到不和谐的音符,因为我们崇尚文明;我们不曾看到暴力的拼杀,因为我们热爱友谊和和平。

  就在奥运会前几天我们的参赛选手已勇夺九枚金牌,其中所渗透,获奖选手站在领奖台上眼含深情注视国旗升起,并唱着国歌的时候,那一刻,我感触到了中国人的伟大和民族的自豪。我以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无比骄傲。对于在运动场上的参赛者来说,这是振奋人心的消息,他们也会以此为荣,同队友分享喜悦,更加坚定自己的金牌梦,向着金牌出的汗水体现出了比赛的辛劳,更体现出了我们的实力。每当国歌响起冲刺。

  付出就有回报,艰辛通向成功。我国的运动员们的出色发挥和超常表现无不令外国人拍手叫绝,中国人了不起!我们也不能轻视外国的队员们。他们同样赛出了品质,赛出了风格,我们也应为他们叫好,给他们鼓劲。因为这是奥运精神的一个表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赛场上,只有兄弟姐妹般的情手深,没有野蛮鄙陋的行径。赛场如战场亦如联欢会场。这是文明的天地,是欢乐的国度。

  当我再一次打开电视机观看比赛并和队员们同呼吸共命运的时候,我的心被他们的卓越表现彻底震颤并征服了。

  奥运来到中国,深入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队员们可谓养兵前日,用兵一时,都表现的异常神勇,虽未亲临比赛现场的观众们在各自家中亦是神情激动,品评有加。我们因为奥运而振奋,也因奥运而强大。我们不再有中国百年的奥运残梦,我们早已打破了东亚病夫的招牌,并在世界人民心中豪情满志的树立起东方不败的神话,世界因东方之明珠光耀十足,中国亦因奥运而焕发异彩,奥运展现中国,中国擎起奥运,向世界宣言:中国,你是强大的!

中国地标建筑

祖国你好

  五十五年前

  您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在天安门城楼上

  一位伟人挥手向世界宣布

  您从此站起来了

  今天,站在新世纪

  面对世界高科技没有硝烟的战场

  您又以崭新的姿势和高手们搏击

  奥运会上您从零的突破

  跻身世界第三的强者行列

  您踏上了世界经济的快车道

  向着小康社会挺进

  一条条高速公路、一座座跨江大桥……

  提速火车、航线通机、载人神五返回……

  香港、澳门回归、加入世贸……

  三峡工程合龙、青藏铁路、西气东送……

  饭桌上的时鲜蔬菜

  普通百姓家里的电脑上网

  再就业,基因工程

  手机漫游……

  祖国!您好。日新月异的祖国

  您迈步走向新世纪

  又大阔步走向属于您的自己的明天发表人:朱坤元包铁一小六

中国

  当你站在世界的天塔,耸立在世界民族之颠,

  我为你自豪!

  当你像雄鹰展开双翅,奔腾的黄河扑涌而出,击退你前进的障碍,走向你成功的终点,

  我为你骄傲!

  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凯歌奏响着,

  你不知有多少鲜血洒落在这片领土之下,忠诚的灵魂依然守卫着这片国土。

  当你眺望这片染红了的战场,英雄拼死的保卫着,悲壮的歌曲唱响了全中国,击响了全中国人民的心。

  从此一个新的政府,伟大的民族,从奋血的拼杀中诞生,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和平鸽翱翔在我们中国的上空,百年沧桑的中国终于走向了和平,

  人民为之欢呼,我们为新的时代而拼搏。

  中国、中国!

  让我们共同迈进展新的起点,为新的明天而喝彩,为社会的进步一起携手并进,共度美好明天。

祖国

  形似雄鸡的地图

  更不是几句口号的组合

  你是历史,你是现实

  你是延续了一代又一代的

  希望和寄托

  在出土的青铜和陶瓷里

  有你斑驳丰繁的回忆

  在崛起的高楼巨厦中

  有你神采飞扬的风格

  你的叹息是那样深沉悠长

  你的召唤是那样不可抗拒

黄石的标志性建筑物

  黄石的长江大桥,可谓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它是在318国道的特大型桥梁,是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沟桥。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在宽广悠长的长江上,它已待了21个年头。

  站在桥下向上仰望,你能看见石柱排列成一排立在江水中,桥上是一几列路灯。

  到了桥上,你能看见天边金灿灿的黄昏,你能看见桥下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群,你能看见一泻千里的长江....

  长江大桥是黄石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看到了这雄伟的长江大桥,便可见到黄石这些年的进步与发展。

2020全国新高考II卷满分作文:留下故乡的“情感地标”

  近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中国地名大会》节目组面向社会公众发起了“我所知道的地名故事”征集活动,旨在通过文章、短视频、歌曲绘画等形式,展现人与地名间的情感联系,挖掘地名背后的故事、底蕴和情怀。

  寻找城市的记忆、关于地名的故事……最近这几年,类似以地域文化为主题和背景的创作源源不断。人们之所以对过去的事物如此热衷,兴许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西离我们渐行渐远,有些甚至已经完全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彻底断了我们回望过去的凭恃,此时,我们方才意识到它们的价值,着急忙慌地进行“抢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件作品也都有自己的土壤。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孕育一件作品与孕育一棵树、孕育一个人在本质上没有分别。我们追溯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以为今日之师;而留下文字,则是为了使后人想要翻阅这段历史的时候还能找得到可信的文本。

  汉语里有个词叫地标,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指某个地方具有独特地理特色的建筑物或自然物,游客或其他一般人可以看图而认出自己身在何方,有北斗星的作用,如摩天大楼、教堂、寺庙、雕像、灯塔、桥梁等。”地标的作用,除了给迷路之人辨别方向提供参照,还会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归属。正如看见烟囱上冒出的袅袅炊烟,外出归来的旅人总是打心眼里觉得亲切。而我们所要留的,就是一个关于故乡的“记忆地标”或“情感地标”。

  故乡就像生养我们的父母,于我们有着非凡的意义。有道是,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当下的城市与农村,关于故乡的印记越来越少,故乡留给人们的印象也越来越模糊。真害怕有一天,我们立身天地间,四处都是高楼大厦,却再也寻不回“故乡”二字的感觉,到那时,我们的内心或许也会愈发空虚。

  好在写字的人虽无上天下地之能,但是可以用笔墨记录这个时代。私心以为,为后人记录一个村庄的地名、记录一个地方发生的故事,意义非凡。

  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是一个未经开采或只开采了皮毛的矿藏,它处于休眠模式,不声不响,不离不弃,只等你去激活它。古村、古镇、古建筑、古戏台、古道,甚至是一条河、一块石头,都长着传统文化的筋络,烙着一方水土的气息,等人来探寻、来发现。

  战士的使命是保家卫国、守护一方,而文人的理想和功业只在笔墨之间。就保护、传承地域文化而言,我们可做两件事情:其一,对现有的关于地方文化的文本进行梳理和再创作,对过去做一个系统的研究。当然,这种梳理和研究并不是以一副老学究的作派去探讨回字有几种写法,而是要去芜存菁,文字转述间,融入自己的理解,并去发现新的东西。其二,我们要用自己的笔墨记录当代人、当代事、当代风物。用文字为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做个见证,也是弘扬地方文化的一种途径。时过境迁之后转身回望,我们甚至会发现连那草木虫鱼也是多情的,皆可作为创作的素材。昨天于今天而言是历史,今天于明天而言亦是历史。我们在文艺作品创作过程中融入地方元素,也就为后来者留住了过去,留住了历史。

  其实,住得久了,写得久了,一个人生活的地方,自然而然地就会对作家的写作及其心灵的成长产生影响,正如绍兴之于鲁迅,梁庄之于梁鸿,若无前者,后者也不会显得如此惊才绝艳吧。即便许多业余写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大多也会写到自己的故乡,无论这故乡富有还是贫穷,无论他们的文字深邃还是浅薄,写故乡几乎是一种发自本能的下意识的行为。要说地域文化之于写作者影响最典型者,便是曾经的京派和海派之争。不过,在网络化趋势加剧的当下,这种影响已经变成碎片化的“泛故乡模式”。

  有位作家曾这般言道,文学作品最大的韵味不在文本里面,而在文本结束之后,在于之后延伸出去的一部分。换而言之,我们记录故乡、记录一个地方的社会百态、文化习俗,只是造了一个序幕,序幕拉开之后,真正的精彩是读完某个文本以后,读者内心那种绵延无尽的激荡、层层叠叠的思虑。如果自己写的关于故乡的文字让人读完之后意犹未尽、百转千回,于一名写作者而言,也是一种莫大的自豪吧。

参观山西的地标建筑

  近年来,山西在全国综合水平下降,交通阻塞,环境恶劣。。。。。。但是中博会则是改变这些的开始。因为一场举世瞩目的改变开始了。那就是,中国是部要崛起。山西领先了一步,山西将从些走上发达之路。太原因此而改变,省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由于山西存在资源优势,所以,太原将因此环境更优美、交通更便捷。。。。。。山西将会成为发达省份。

  我去参观山西的地标建筑-山西煤炭交易中心。它外形奇特,里面有多项世界之最。它好像一架正要起飞的飞碟,标志着山西即将腾飞。又像玉壁从天而降,描述着三晋。还有科技馆、美术馆等各具特色的建筑,体现了现代大都市的风范。、展览馆内,高科技产品、新材料、大型机械层出不穷。有许多家公司推销自己的产口。不仅仅促进经济发展,还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环境发展。汾河是山西的摇篮,围绕中博会园区的汾溪碧波荡漾,景色秀丽,空气清新。周围百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绿草荫荫,美不胜收。由于环境部门已把从前岸边的茺地清理,种上花草,铺上地砖。并且将曾经的绿水净化成今天的清水。因此,人们可以亲近大自然,将疲劳、烦琐抛到九霄云外。河中的的绿洲上树木青翠,小鱼游来游去,鸟儿叽叽喳喳地叫,让人心旷神怡,正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一般。

  山西变了,太原变了。我佩服太原能办出这样的盛会,我也感谢它的建设者、市政府和这届博览会,是它们给我的家乡带来可喜的变化。祝中博会圆满成功。

台湾之旅2—台北新地标—101大楼

  台北101是排名居世界第二的大楼,它有508米高,分成八节,第89楼是观景台。在今天之前,我早已仰慕过“世界最高摩天大楼”的鼎鼎大名,这次来到台北,终于有机会可以登上101大楼啦!

  101大楼里有世界最大风阻尼器和世界最快电梯。我们这些游客要做手扶梯到5楼再乘最快电梯到89层,电梯里可以乘24人,在乘电梯的过程中有计时表,可以看到上升的楼数,以每分钟1010公尺上升,下降的速度为每分钟600公尺。为什么上升的速度比下降大的速度快呢?因为下降的时候要刹车嘛,要是跟上升的时候一样快,到时候可能停都停不住了。^_^只需要37秒的时间,就能到高达382公尺的89楼观景台观景了。

  最大的风阻尼器是个大圆球,竟有660吨那么重!如何理解这660吨呢?66公斤就相当于可以承载一万个你的重量,何况是660吨啊!可见这风阻尼器是有多沉啊!这个在380高的风阻尼器可不是电脑控制哦!假如台风或者地震真的突然袭击,电脑肯定会失控,那么就得有人工控制。由于台湾是个多地震多台风多火山爆发的地区,在建这个大楼的时候,除了考虑避震器之外,还考虑了地基的坚固程度。你知道吗?这个地基打到地下80米深,共用了360根柱子,每一根粗1.5米。

  台北101为什么要建101层呢?为什么不是99层,不是100层呢?曾导告诉我们,100分是满分,希望台湾人民们能更进一步,将满分击破,高出一分,作为学生们前进的动力。此外,英文名称Taipei101除了代表台北,还有Technology,Art,Innovation,People,Environ,Identity(技术,艺术,创新,人民,环境和个性)的意义。

  高达382公尺的89层观景台高耸入云,放眼望去,常常被云雾遮住,眼前一片白茫茫,站在3号地区,可以看到台北盆地和国父孙中山纪念堂,高高的大楼,弯弯的桥,实在让人流连忘返。

  观赏的时间虽然只有1个多小时,但是台北101已经深深印在了我心里,多美的风景,多美的101,多么难忘的鼠年大年初一!

  编辑推荐:

  更多读后感作文进入读后感大全:

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镇海楼

  这次,我又来到了镇海楼。它是那么的气宇非凡、雄伟壮观。看!它全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6米,深16米,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纱岩条石砌造,其它三层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檐角饰有精致的石湾彩釉鳌鱼花脊,红墙绿瓦,巍峨壮观,顶层正面高悬“镇海楼”横匾。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先后以“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八景之一。

  在清朝时期,镇海楼一直是广州最高的建筑物。登上楼顶,远眺珠江水波荡漾,波澜壮阔,蔚为壮观;近俯云山层峦叠翠,羊城锦绣,气象万千。我真为自己是一个广州人而骄傲。

  镇海楼还被称为广州博物馆,因为它里面分朝代陈列着广州2000年发展的文物史料,让人大开眼界!每次我都沉迷在那历史往事中,久久不愿离去。

  镇海楼作为广州现存最完好、最具气势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看,湛蓝的天空、绿油油的小草、高大挺拔的大树、五颜六色的花朵,再加上一座宏伟的建筑,刚好构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让它永永远远地矗立在越秀山上。

伦敦地标建筑作文

  今天,我们前往伦敦市中心,参观伦敦地标性建筑。

  我们先来到世界第三大摩天轮—-伦敦眼。伦敦眼矗立在伦敦泰晤士河上,它高135米,一圈需要30分钟,它一共有32个座舱,一个座舱可载25名乘客,之所以叫伦敦眼是因为在上面可以看到伦敦全景。我们登上了伦敦眼,座舱缓缓上升,我的心也悬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三角形的建筑展现在我们眼前,建筑顶端有一个小缺口,好像没修完,所以叫碎片大厦。再往右看,大本钟、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庄严地耸立在泰晤士河边上。不一会儿,我们就升到了伦敦眼的最顶端135米的高空,整个伦敦的景色尽收眼底。我小心翼翼的往下瞄了一眼,呀!真高!我不由自主往后退了一步。蔚蓝的天空,朵朵的白云,飞机划过的痕迹,高耸入云霄的碎片大厦,静谧的泰晤士河,有故事的大桥,古老的大本钟,随风飘扬的米字旗,庄严的议会大厦,神圣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壮丽的哥特式建筑群,所有的建筑一下子成了微缩景观,如果不是滑铁卢大桥上往来的汽车,我真以为自己置身于立体画卷中。慢慢的,座舱了下去,我才把头伸了过去。我看到的景物越来越近,泰晤士河越来越宽……不一会儿,我们就了一圈。

  接着,我们去了大本钟。它与议会大厦是连在一起的。大本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同时朝向四个面的钟,它建于1859年,重达13.5吨。它很有趣,如果在钟摆上方放一便士,就把它调快了0.4秒。它拥有蓝黑色的钟顶,金黄色的钟体。当我站在它跟前的时候,它宏大而华丽,给我无比的震撼。它每走一小时就会根据格林威治时间发出沉重的钟声,为伦敦人民报时。面对着大本钟,我陷入沉思,大本钟突然“说话”了“咚!咚!咚!”,厚重的声音好像在向人们述说着伦敦的历史……

  我们还去了议会大厦、白金汉宫、海德公园、特拉法加广场……,这些都是伦敦的地标,每当人们说起伦敦的时候,必然会提起它们。

  伦敦市中心的地标建筑是多么雄伟,多么震撼啊!虽然所有的建筑都只是匆匆游览,但这已经足够让我感受到这就是伦敦,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美得令人折服的古老的城市。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招保安招聘启事

生日词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