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悲秋

  黄花昨夜落,

  露举小园白。

  旧雁江南去,

  寒云雪域来。

  山枯空慨叹,

  野净自徘徊。

  累坐衙堂上,

  牧秋更祭怀。

自古逢秋悲寂寥

自古逢秋悲寂寥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

  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自古悲秋空寂寥散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说来是了,在这凄凄的萧瑟中叹陌上荒芜,行走于悲凉的季节、错乱的人间。

  ——题记.

  鸿雁哀鸣引悲秋,几番剪水凝眸。

  穿梭在大千世界内,流连于万丈红尘间。是谁执笔,氤氲了古韵墨香。匆匆而去,原地还留下的只是一片寥落而斑驳的残痕。幽幽流转的时光黯然清冷,渲染了月色透着几许微凉浅意。不住地仰头叹息,那些泛着闲情雅韵的诗句,常常能勾起过往的回忆。

  那旧忆就像一扇窗,推开了就再难合上。和着秋风扶叶,迂回盘旋在脑海之中。枯蝶凋零着翩跹舞动,汇聚成了一幅幅伤感的画卷。凝望着悠远的天际,享受着一缕落叶独舞的晚风。残了一季秋,醉了一世寒。敛眸沉思,一阕秋风萧瑟的旋律和风扶柳地跳动着,瞬时又忆起了谁的沧桑.

  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伴清愁。

  当清秋的凉月爬上了柳梢,点点星辰忽闪忽烁,缀着幽黯的天幕。恰时,享受一缕秋风,与自己擦肩而过。即了,一抹感怀思愁的别样忧伤在心里弥漫开来。静静地倾听,柔和的风儿诉说着沧桑,在空旷的世界里徘徊游荡。思绪缱倦了,内心迷惘了。零零碎碎的记忆轻泻在时光的长河里,等待着下一刻的美好。

  悄然而逝的岁月是神的指纹,为生命之树刻下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轮。随着流失的光阴,溜走的不仅仅是夜半霜满月的美景,也会有凋残和枯老的凄景。但美景之逝去,终将变得愈来愈朦胧。而凄景呢,则会在天天年年的沉淀里越发地清晰。

  彷徨于时光的大门外,看着孤殁的前景,听着萧瑟的风声,平添了几分哀婉。不知为何,心底却忆起了人们对岁月的蹉跎。那份看似恬恬淡淡的心境,其实蕴含着愁不完的怅然,叹不尽的悲伤。如同交响小夜曲一样的波澜起伏,只能聆听与感悟音符里的凄凉。

  明眸看这凡尘俗世间,早已没有了清静之地。仰望着那一场沉睡许久的盛世流年,体会着那一份孤独凄婉的情怀。在指缝中唏嘘的光与影之间,隐藏和埋葬了自古以来多少繁华和落寞。醉梦浮生三万场,醒时的人走茶凉,徒留了秋风萧瑟的思量。

  闻一缕沁人的墨香,抒一世淡雅的情肠。

  抚一曲绝弦的离殇,舞一袖倾城的霓裳。

  在这悲秋的季节里,拾一片凋零的枯叶。抬起手来,轻柔地抚摸着时光给它烙印的残痕,感悟人生对岁月的蹉跎。

  古玉谱清弦,弦断有谁怜

  执笔续一阕落寞,题一段沧桑。任时光就这样兜兜转转,终将会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

  望着窗外的落叶纷飞,携一抹纯白的心事,离开生活已久的校园。悠悠地踏进远古的丛林,看那些稠密的树枝相互纠缠着。有时一束阳光照射下来,斑驳在芬芳的泥土上,浮现出它们这么多年来的惆怅,让人倍感凄凉。秋风吹动着枯叶发出“沙沙”的声音,静下心来聆听,那瑟瑟的风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是对生命的召唤,还是对这世间无数次过往的悲伤

  微微扬唇笑,品尽一杯香茗,听着陈音感叹岁月的残忍:生命年轮刻下的痕终究是会留在原地不来不去,而快乐却渐行渐远。蓦然回首,发现想得到的失去了,失去的再也回不来了。无力去阻止它的奔流不矢,只能无奈于时过境迁和物是人非。

  转而深秋已至,又是一次万物复苏的生命轮回。曾说眷念古意长安,却始终走不出朦胧天下的碎雨江南。在青灯古佛前执经叩问,是谁提笔手书,轻描淡写了千百年的落寞与沧桑。最后,方知时光匆匆,回眸见了秋风落叶,掠过世间仅留一道残碎的痕迹。

自古逢秋多寂寥散文

  刚过立秋,就在网上看到了江西诗人渭波的新作《秋天,峰峦的意境》。诗人对秋天的迫不急待,令我想起“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诗。中国的文人历来有“悲秋”情结,他们将个人的怀才不遇融入萧瑟的秋风之中,但这首诗中的秋天,不再是抒发个人的小情怀,而是提升到一代人共同无法彻悟的千年命题上,境界立即高远。

  诗的开头,诗人以树木、山野、残阳等景物呈现出非凡的意境。秋天,树木用根握住山野,如同诗人俗世中的坚守;残阳如同一颗受伤、流泪而又滚烫的心;另这一种辽阔,是内心的一种广阔,如同秋天,是繁华热闹过后的沉寂。枫铃曾有的热烈、岩鹰曾有的苍穹,都成为曾经的过往,成为蜻蜓点水的风情。如今的辽阔与曾经的过往对比,这种辽阔成为一种空旷,空得只剩下诗人的孤单影只。

  接下来,诗歌笔锋一转。“我还在守望村寨祠院磨石”。村寨、祠院、磨石,这几个意象运用的贴切、自然。村寨就是家,祠院有我们的血脉的传承,磨石,有我们生活所留下的忧伤、隐忍。向南的窗口,向阳的窗口,向着光明的窗口。然而,这窗口却又一次被锈蚀。面对这种锈蚀,诗人拒绝沉沦,反复肢解着壁画、图腾。图腾,是血源延续的守护者,是家族神圣的祟拜。当祠院里的青砖、朽檐、蛛网、苔藓,呈现出无人问津的久远沧桑之感。诗人如同一位不问世事老僧,在青苔满径的庙宇,在朽檐、蛛网之间,内心坚韧的研读佛法。

  最后一节,“这是我无法彻悟的千载命题”。我们不禁追问,诗人的称千载命题是什么

  它“纠缠一代人的眼睛,剃度了/又一代人的梦游”,由此可见,这千载命题是几代人都在孜孜以求的问题。众所周知,人的肉体无法延续,人类却可以延续自己记忆。文化、艺术在人类记忆的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当一个人的肉体消亡时,我们所追求的绝对价值不会消亡。在这个命题里没有答案,在起程的刹那,我们便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也许,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这个命题的答案在子规咯血的啼归声里,在被密林掩没的巢穴里,或许,它只活在我们的某种虚幻之中。那“头颅的数根白发/闪现峰峦的意境”,便是诗人穷生皓首奋斗的目标,它峰峦叠嶂,连绵不绝。

  自古逢秋多寂寥。我们在望穿秋水中守望着村寨、祠院。

自古逢秋悲寂寥散文随笔

  几片飘洒的枯叶,落下凋零的忧愁。几声孤雁的鸣叫,激荡惆怅的凄切。岁月的时钟不停地旋转着四季的冷暖兴衰,当萧条的手指一点点抹去所有的苍翠和嫣红,在不朽轨迹特定的一个点上,总是重叠地镌刻出“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叹,沉重而又苍凉。

  飒飒秋风似乎注定要为离别而起。无形的冷涩和凄婉的哀吟,如霾暗浮阴郁,似网紧罩着人世间离情别意的嗟伤。长亭外,古道边,一首无法消逝的歌,始终萦回着难诉的悲怆。驿站口,码头上,一幅永不退色的画,始终凸现着执手相送间泪水盈盈的悲泣。“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从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凄凉,到王昌龄《送狄宗亨》“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的感慨;从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的叹息,到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悲切,岁岁秋风随离别,阵阵秋风送寒意。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之愁在离别,而秋雨之愁在相思。绵绵秋雨飘落在屋顶上﹑残荷间,敲打着寂寞,叩动着情感的琴弦。居家的人在雨声中思念亲人,出外的人在雨滴里牵肠挂肚。一阵秋雨一阵痛,声声雨声声声愁。“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李商隐独对秋雨的叹息。茫茫长夜,沥沥细雨,独在异乡为异客,心绪万千,踌躇难寐。伤感叠叠,思情难寄。“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这是韦应物在秋雨夜的怀人思乡之感。深沉的夜,凄寒的雨,空寂的高斋,而故乡、亲人却被千山万水阻隔在不知其眇的远方,归途迢递,归思无穷,怅惘之情油然而起。秋雨如丝,细细密密斜织着刻骨的记忆和舍不去的眷恋,却使忧伤在心底的空间无边蔓延。

  逢秋之悲莫过于秋霜白,人渐衰。人生的旅程总被定格在四季的身影里,形影相随。走过春的生机勃发,夏的欣荣璀璨,走进秋的衰落萧条,生命之歌的旋律在变奏中黯然低沉。“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面对“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的景象,不免浮想联翩,唏嘘连连,感谓自然荣华之不能久留,生命短促之不能久驻。缕缕白发,使无数文人墨客“徘徊向长空,泪下沾衣襟”。那位平生不知愁滋味,又酷又傲的大诗人李白,对时世似乎都目空一切得可以,但却也没有走出白发之愁的浓重阴影,“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便是他的悲叹。宋代著名文学大师苏轼,他的那首“大江东去浪淘尽”,何等豪放,何等雄浑?但在岁月的磨砺下,在秋霜的冷凝里,也不得不婉约地低吟:“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自然之秋可以循环,而人生之秋却到冬天就会嘎然终止,不可复始。沧海桑天,往事不可回首,“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只有天地永久留。如梦的人生,总在秋霜里受寒。

  “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这秋,是渲染寒凉的悠悠羌管,是栖息萧条的枯藤老树,是孕育悲情的沃土。无奈之绪,随落叶飘拂,而悲愁之声则在寒蝉的切切里繁衍,不绝于耳而久久回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自古逢秋悲寂寥杂文随笔

  这本是平凡的一天。

  前一晚约几个哥哥朋友吃饭聊天,喝酒玩游戏,六个人喝完60多听酒大部分都飘飘然,车也开不了。凌晨一点律先生一一送他们打的回去,我留下来大致收拾了下屋子,就躺在沙发上一动也不能动,凌晨六点酒醒,不能再次入睡,起床对着窗子发呆,满脑子想去看日出,喝一杯酸奶上网到八点,起身去收拾一片狼藉的厨房,洗碗,拖地,煮粥,给表哥送遗落在家里的东西。九点十分将军先生起床吃早餐,这两天将军先生一直忙,已经是第三周没有周末了,十分辛苦,吃完早餐约我一起去看比赛,走到一半小雨飘落,本想转头回去却一转到了市中心,索性逛起了街,一圈下来没有收获,去江滩边上散步,听老人乐团演奏,有洋琴,二胡,萨克斯,还有我不知名的乐器,他们很是享受这个美好时光,每个老人都是安静而祥和的面貌,看别人钓鱼、闲聊,看一群老奶奶双手合十闭目祷告,他们满脸虔诚,振振有词念着愿主保佑他们,我只是心里纳闷后面就是天主教堂,他们为什么不去那里祈祷。

  回家随便吃了螺蛳粉去休息,睡前跟将军先生约好下午叫我一起一定看一下比赛,下午四点二十将军先生叫醒我问我还要不要去?我说不去了,他说已经回来啦,我看了下时间,自己足足睡了四个小时,床上左右翻滚起不来,前三天打羽毛球太热情高涨,至此三天全身酸痛,骨头都疼。将军先生拉我起来,吩咐我一起大扫除,我说好我收拾你拖地,我形式上的简单收拾了下就去听歌,将军先生仔仔细细的扫了又拖,拖了又拖,我有时候真的怀疑他是处女座的。

  收拾完他去买菜,我自己上网,听歌,看到Jean更新了很多日志,点进去看,瞬间往事如洪水般汹涌而来,不可阻挡。坐在窗前回忆那一幕幕,仿佛在昨日的事情一转眼便是数十载。将军先生采购回来,拎着一大包米,肉,油,蔬菜,水果,还没进门就嗷嗷的叫,上气不接下气,走到书桌旁看着鼻涕和眼泪混迹一脸的我,怔怔的不知所以然,当时酷我正播放到一首瑜伽音乐,他说:给你听音乐是舒缓身心的,你怎么给听哭了。俯身拥抱,听见他心跳飞速的跳,比楼下的江南STYLE的节奏还快。递给我一把纸巾,自己往冰箱里塞东西,一层一层的塞满,我静静看着他收拾摆放,看着充盈起来的冰箱,停止了哭泣。他起身自然的说“上楼来帮我收拾洗碗做饭,我先去了,你快点来。好像都忘了我刚才还在旁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擦干净了脸我还是去了,我坐他旁边跟他说:可不可以看在我这么难过的份上,不要让我洗碗了?他开始一脸坏笑,然后不搭理我,及其认真切他的肉,大块切小块,小块切成肉片,几斤肉都要切完也没见他回答我(因为菜市场比较远,平时上班没有时间买菜,每到周末要买一个礼拜的食物库存,我不喜欢切肉,每次买回来他都切好装盘),我还是自己乖乖去把两个碗洗掉了,我说洗完了,他说谢谢老婆,你可以下楼了等着吃了。

  于是我下楼来,打开电脑开始写这些文字,写有关于从前以及从前的简。期间简回复了我给她一篇文章的评论,她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好一个自古逢秋悲寂寥!

  读了十多年的书,有过很多老师,给予启迪的,鼓励的,打击的,或者之后毫无印象的太多太多,而简是一位可以一辈子铭记可以一辈子做朋友交心可以做姐姐的老师,十四五岁的年纪,初一,遇到她,也是刚刚大学毕业,犹如现在的我,第一次登上讲台,第一次为人师,有着青涩和懵懂,有着热情和愤怒。只是我回想若干年后,数十年后我的学生会像我们喜欢简一样喜欢我么?可能我没那么大的魅力吧。

  回想曾经第一印象我相信很多同学跟我都会是一样的:好漂亮!简直就像捡到了个大宝贝一样惊喜,我们私下总是探讨这是哪里的姑娘,有木有男朋友,那个时候对感兴趣的老师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不想现在学生一口一个韩姐,还有调皮的回跑过去跟老师说:老师我爱你,你爱我么?如此直白!那时候如此年轻,貌美如花的美女竟然是我们的英语,班上学习英语还是比较积极的。迄今为止,数十年过去,五一回去见过一面。虽然已为人母,但依然美丽。

  为我们的英语简费尽心思,好吃的我当然记得每次拿好吃的去班上边吃边学,例如香蕉,糖果,苹果这些单词都学得超快。回答问题有吃的,小组竞赛也有吃的,那时候课堂氛围异常活跃。感谢简的启蒙,对英语一开始就有好感,虽然后来英语学习并不是特别好,但是大学本科跨系考试,多亏自己的英语成绩拉升了一把。

  简唱歌很好听,这是印象第二深刻的,教过我们几首歌,虽然现在不记得,可是当初第一次听到她唱歌,心里纳闷为什么不去教音乐了?我想现在应该仍然喜欢唱歌吧,仍然唱歌好听的不得了,我常常听人说:当老师的都唱歌好听。这句话不太对,但一般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简。

  初二,简结婚,我代表班级参加婚礼送礼物,礼物还是拖班主任王尚华老师去买的,新郎官是后来我们的数学老师,那个在我们看起来超严肃数学超厉害的高老师,穿白色婚纱的简被高老师抱上楼,很多人起哄,很多人鼓掌,我在人群里攥着礼物紧张的要命,后来我还是鼓足勇气涨红着脸进门送礼物了,我紧张的快说不出话,我说的什么也要忘光了,可能紧张还说错话了,可是简收下礼物后我简直开心的要跳起来,我一出门就飞快的跑去兴高采烈的跟我妈讲,后来我再去发现礼物放在简卧室的床头柜上,心里乐滋滋的。

  初三要毕业考试前,经常跑去简家玩,有时候问问题,有时候蹭吃的,她自制的冰棒,可是一般如果高老师在家就会超级紧张,不敢出声。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那么摄于他的威严之下。只是每次数学题经他一讲就豁然开朗,高中之后听说高老师去深圳带高三很牛,我从内心里觉得他有这样的教学实力。不过大部分时间是去找简聊天,有一次跟秦宏伟一起去玩,在简的楼顶上听她讲大学的故事,她告诉我们她有同学在高中毫不起眼,到大学以后却风生水起。那时候起开始对大学有了向往。那是个美好的国度。后来事实上我进了个女儿国。男女比例几乎达到3:7.

  用的第一个QQ号是简给我的,看他跟别人聊天觉得特别好玩。找她要了一个,迄今为止一直在用,作为我的亲情号,中考前还拿着QQ号去网吧玩,被老爸发现痛骂一顿。第一个网友叫:笑熬浆糊。第一句问题:你猜我是谁

  高中迄今回忆起来是一段痛苦且煎熬的时光,高一进实验班后第一年八月就开学补课,炎热的季节,汗水交织的教室,每天从早上五点多到晚上十点的高强度学习,从上高中第一天起就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往死里读书。那时候流行交网友,写信,在杂志上看到地址就写过去,那时候的网友有内蒙古的,海南的等等,也跟朋友写信,通信最多的是李发俊,跟简写过两次,花了我整整一天的时间来酝酿,写完了又专门认认真真誊写了一遍,简回信时跟我说你的字进步真大,我确信那时候有一种心花怒放的感觉。后来压力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紧,再也不交笔友,再也不写信,再也没有周日周末,暗无天日的学习和考试。仅有的娱乐就是晚上打着电筒在被子里看小说,尤其看武侠,言情类的。

  自此之后跟简的交流就很少了,知道的也都是听说的,或在网上看到的。很多年很多年未见,虽然那时隔得并不远,但是因为某些因素自己不喜出门,不爱说话,连外婆姑姑这些亲戚家几乎四五年不去。中间了解简有了小孩,在网上看照片十分可爱的模样。只是迄今为止没见到过。

  今年五一因为父亲要回去办些事情,陪他一趟。见到了简,简短聊了十几分钟便匆匆离去,几天时间跑了很多很多亲戚,累的人毫无精神。心里一直想去她家跟她好好聊聊。可是时间匆忙,事情多,终不能如愿。走的前一天老爸请吃饭,老爸叫我去叫简,他们一直都知道我挺喜欢简老师,却没找到,觉得十分遗憾。

  大学毕业,跟随将军先生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并不后悔这样的决定,自己选择的自己去坚守,只是难免的会常常梦到故乡,梦到曾经的事和人,我不喜欢刻意去回忆,只是常常他们以梦境的方式钻进我的脑子里。一看到那些有关的字眼会突然的敏感。

  现在我跟简的联系,或者说跟大部分的以前的同学朋友的联系都仅限于网上交流,甚至有时连聊天也没有,只是相互关注,偶尔评论,偶尔沉默。可是还是感谢他们,让我能感受到有这样一群人是看着我的。我也知道再回故乡的机会少的又少,父母决定在sh或者附近定下来,而我也在这个城市规划着人生,交朋友,买房、定居,结婚、生娃。。。

  只是我相信这份情绝不会因时间和空间而有所改变。定会是永恒的,也会是温暖而美好的。亲爱的jean.就像你祝福我的一样,愿你不管在怎么样的季节,都是快乐,幸福的。

自古逢秋悲寂寞

  “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的秋词,金色的秋虽悲哀但丰富,秋虽孤单但欢快;谁又能说秋天不是一个好季节呢?在农夫的眼中,秋天意味着收获,在诗人的眼中,秋天意味着诗意,在我的眼中,秋天意味着-------。

  谁能说秋天不是一个好季节呢

  当我坐在窗前,翻着手中的书,看着一群大雁南飞,不很惬意吗?当走在小道几片黄叶从身旁落下,气氛不很高雅吗?当第二天醒来时,发现外面的树木已金黄,感觉不是很美好吗

  春天娇柔,夏太刚烈,冬太尖锐,相比之下,我更爱秋,秋既有春的娇柔又有夏的刚烈,柔和的风,火红的叶。秋既是蝉逝去之时,又是农民丰收之时,生命的来来去去,万物的睡眠前章一一秋,更这世界增添一层神秘的面纱。

  走在秋的小道,恍恍惚惚,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没有世俗偏见,没有什么恩恩怨怨,更没什么牵肠挂肚的思念,只是一个人静静地走,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更不知道什么地方结束,一直走到世界尽头,还是悲寂,但却少了份负担与压力。秋的神圣境域中,将化去你一切的痛苦,如净化一样,唤醒我那沉闷的灵魂,只有秋,在秋的境域中才能如此,那时秋的真实但慢慢浮现,其实秋才是真的思想与灵魂的归宿,只因秋带我去了好神圣的境域,让我感受发好和我自己的灵魂。

  秋,只因我的美;秋,只因好的魂;秋,只因好的悲伤和孤单,吸引着我。

  “梦”醒以后,才发现我和她一样。

自古逢秋悲寂寥作文

  秋天,一个惆怅的季节,秋风、秋雨、秋天的落叶,秋天的一切事物都显得那么萧条,绵长,总能勾起人的一丝丝悠远的回忆……

  秋日午后,抬头仰望,云淡风轻,到处是令人愉悦的湛蓝色。天凉好个秋。到处轻轻地拂过树林,卷起一地落叶,秋风止,落叶停,留下的却是缕缕忧愁,落叶仿佛在叹息着不能投回树母亲怀抱的不幸。

  秋日旁晚,秋雨悄无声息地来了,像仙女衣裙的缕缕薄纱,从空中飘落而下,又似天空的歌谣,低吟浅唱着,四面八方的忧愁似乎也随它飘然而至。

  秋雨就在人世间的叹息声中款款而来,显得异常萧煞、绵长,我拿摇摇坠坠的思绪仿佛也飘回从前:奶奶去世的日子也是这么一个绵绵秋雨的秋日里。

  秋雨啊,你是看懂我的心思了吗?你与秋风一起,让雨点变得淅淅沥沥,滴落在窗玻璃上,打在芭蕉叶上,渐渐融化在我的心坎里,像要抚平我那思念的心。

  一叶知秋。一片凋零的叶子就能看出秋的寂寥。拾起一片已枯黄的落叶,叶上,仿佛下一秒就要变成碎片的纹理,诉说着秋的不公。秋是多么的无情,连融入土中化作春肥的机会也不给它,就这么结束它的生命。秋,有怎能不寂寥

  这时,秋风刮起来了,一片落叶在我的手心,我捧着这秋日的寂寥,独自一人,在悠久绵长的秋思中徘徊了很久、很久……

自古逢秋悲寂寥

自古逢秋悲寂寥

  自古逢秋悲寂寥。没错,秋天总是充满着惆怅,但是总有一种凄美的氛围。金黄色的落叶随风飘荡,恍惚间就不小心落在你的心头,荡起丝丝涟漪。

  夜晚,繁星密布天空。片片落叶环绕在小木屋周围,落叶林的尽头啊!只听见“吱呀”一声,木屋门开了。安静下来,听这沉睡千年的木屋给你讲千年前这片落叶林的凄美.

  秋。夜晚,也是这样的繁星密布的天空。万籁俱寂,丝丝微风飘过,激起落叶林“沙沙”“沙沙”地响着,几片凋零的落叶婉转飘落,划出一条金黄漂亮的弧度。哎?有人?落叶纷纷私语:这千年未有一人的的林子怎么会有人呢?除了那个千年前在木屋的女巫,但也已经走了,只剩下木屋子千年不朽.“阿爸,你伤口痛不痛?快点,这个林子不会有人来的。”夜色中一位年纪轻轻的少女扶着一位受伤的中年男子快速但有些蹒跚的走着,血迹触目惊心沿着他们走来的痕迹绽放一朵朵血红的蔷薇,使本来枫色的落叶平添了一抹妖媚。原来是在逃亡的父女啊!

  “岚岚,你快走吧,不要管阿爸了。他们.咳咳,马上就.咳咳,沿着血迹,追来了。咳咳,你快走啊!”中年男子虚弱的推开少女,却跌倒在落叶堆中。又呕了口血出来。

  “阿爸,我怎么会扔下你不管呢?来,起来。就算死,咱们父女也要死在一起。母亲已经去了,你可不能再离开我了。”说着,少女赶忙扶着男子起来,眼里噙着泪,眼神却是那样的坚定。“岚岚,乖,听话.咳,快走,别胡闹!”男子突然严肃了起来,眉头紧蹙,表情不忍,悲痛不已。”阿爸!“女孩快要急哭了。”快,他们在那里!抓住他们!“远处的夜色中火光渐渐凝聚,朝父女呆着的方向飞奔而来。

  “岚岚,你快跑,快啊。他们来了!”男子急急的推开女孩,想让她快跑!少女却静立不动。无奈下男子只得把女孩推进了巨大的枫叶堆中,冷风瑟瑟,也比不过少女心中的寒冷。看着那群土匪把中年男子无情地包围杀掉。女孩着了魔似的拿着腰间的佩刀捅死了杀她阿爸的士兵。表情肃冷,身后,枫叶随风飘荡。几乎是一瞬间,女孩又捅死了自己。她笑了,笑的那么苦涩。她嘴里呢喃的是:阿爸,娘亲,我来陪你们了!等我啊!枫叶飘过,落在女孩的掌心,言说着凄美。木屋在远处出现。它说的是:孩子,你们会在一起啊。女孩的尸体和男子的尸体幻化成两棵枫树,又一棵枫树出现。三棵枫树紧紧竖在一起。

  枫叶,缓缓飘过。这个秋,何尝凄美?木屋的门又“吱呀”一声关上了,木屋后,三棵枫树,枫叶飘过。木屋仿佛从来没有打开过。枫叶林又重新寂静下来.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有关天气的谚语

史铁生我与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