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哲学用哲学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浙江大学国学说经典哲理故事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浙江大学国学说经典励志哲理故事——生命的价值。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学哲学用哲学

哲学心得体会

  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是一本很好的将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论与实际工作结合的产物。通读全书感触颇多,感想很深,自己学哲学也给学生讲了多年的哲学,但学后深感我对哲学的理解还很不透彻。读完这本书最突出的感觉是李瑞环把哲学的原则和方法论用通俗的语言与实际生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变成了我们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思考问题、学会工作的法宝。读完全书后更加明白了在“提倡大家学点哲学”一篇中提到的几个观点:不懂哲学的领导者就不可能是一个清醒的领导;领导干部要把哲学作为一门基本课程;学习哲学首先要信哲学,解决一个立场为题、感情问题、信仰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学的问题。

  在全书的十个问题中,谈对第九问题“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一点体会。以和为贵的思想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和”也是学校对干部“正、廉、严、实、和”五字要求中的一个方面。要求干部做到团结合作、相互补台。

  第一:“和”的基础是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大目标要有大团结。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使广大的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并团结起为此而努力。离开了群众的积极性、离开群众自觉支持和参与,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第二:以“和”出发点和落脚点。争论也好、谅解也好、一切为了和,在这个过程中要提倡:宽容大度、体谅包容、和谐共存、协调并进,要提倡平等待人、诚恳待人、宽厚待人、以理服人,作为领导干部为人处世注意保持博大胸襟,宽容一点、谅解一点、豁达一点,不要斤斤计较、是是非非、小里小气,要做到听得进、容得下、想得开。

  第三:实现“和”的前提是学习和交流。由不同意见和分歧是正常的,但为了共同的目标一切又要归依于“和”,怎么办?干部要学习、要交流。

  第四:实现“和”要遵循的原则:

  (1)坚持原则前提下的“和”,以和为贵不是无原则的苟同,而是坚持原则前提下的“和”。

  (2)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

  (3)遇事多商量的原则,商量式领导者民主的表现、开明的表现、高明的表现。

哲学故事

  一位哲学家搭乘一个渔夫的小船过河。行船之际,这位哲学家向渔夫问道:“你懂数学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又问:“你懂得物理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再问:“你懂化学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叹道:“真遗憾!这样你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水面上刮起一阵狂风,把小船掀翻了。渔夫和哲学家都掉进了水里。渔夫向哲学家喊道:“先生,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回答说:“不会。”渔夫非常遗憾地说:“那你就要失去整个生命了!”

  【标题】:"请鸭嘴兽原谅"

  【主题】:恩格斯实事求是教条

  【内容】:"请鸭嘴兽原谅"

  恩格斯在1895年给康?施密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1843年我在曼彻斯特看见过鸭嘴兽的蛋,并且傲慢无知地嘲笑过哺乳动物会下蛋这种愚蠢之见,而现在这却被证实了!因此,但愿您对价值概念不要做我事后不得不请求鸭嘴兽原谅的那种事情吧!"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鸭嘴兽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卵生。通常每次产二卵,由雌兽伏在卵上孵化,这种动物有乳腺,无乳头,幼兽从雌兽腹面濡湿的毛上舐食乳汁。按过去教科书上的概念,哺乳动物应该是胎生,不会下蛋,恩格斯一度也拘泥于这种认识,盲目地相信了教科书。后来,当他弄清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之后,就写了上面一封信,告诉施密特,他也曾经迷信过书本,希望施密特不要再做那种蠢事。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象恩格斯这样的伟大人物,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得那样准确无误,重要的是当认识到错误后要勇敢地承认错误,并迅速地纠正错误。在这一点上,恩格斯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标题】:哲学是灵魂

  【主题】:哲学世界观钱学森

  【内容】:哲学是灵魂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自觉运用辩证法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创立了闻名世界的地质力学理论。早在1948年他在英国时就反复阅读了英文版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1950年回国后,又精读了这些原著并努力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他自觉地把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对地质现象的研究中去,研究地质现象的内在联系,分析研究了一些地质现象中的力学关系,用模拟方法作实验,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了地质构造的几种型式。根据他的地质力学理论,先后找到了许多储油构造,开发出不少包括大庆油田的大油田,粉碎了"中国贫油"的伪理论,为中国人民争了光,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李四光常说: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是"指导科学研究的灵魂,是根本。"

  【标题】:牛顿与神学

  【主题】:哲学世界观人生观牛顿

  【内容】:牛顿与神学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他在自发的唯物论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的理论,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对力学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他在哲学上是个盲人。他厌恶理论思维,曾自我警告:"物理学,当心形而上学呵!"(当时的形而上学指哲学思维)这是他为了排斥理论思维发出的警告。事实上他自己也不可能摆脱哲学的影响和支配。为了解决太阳系最初是怎样开始运动以及行星又是如何绕太阳运转这类问题时,他认为除了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必须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力从何而来呢?他陷入了困境。于是,他提出了"上帝是第一推动力"来作为太阳及行星运动的起因,从而,从自发的唯物论坠入唯心论的泥坑。晚年,他埋头注释《约翰启示录》,写了130万字的神学著作,妄图用科学的发现来证明上帝的存在。这就完全作了宗教神学的俘虏,阻碍了他在科学上做出新的贡献。

  这件事说明,即使是著名的科学家,如果忽视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就会偏离科学的道路。企图离开哲学的指导是办不到的。

  【标题】:"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主题】:运动静止辩证法

  【内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河流在不停地流动,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流时接触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变化了的新的水流。他用这句话说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象川流不息的河流,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一切皆变,无物常住。"对于这一思想,恩格斯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标题】:"哥哥天上正年少,弟弟地上已暮年"

  【主题】:时间相对性相对论

  【内容】:"哥哥天上正年少,弟弟地上已暮年"

  有孪生二兄弟,当他们长到二十岁的时候,各人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哥哥立志于天体研究,并且当上了宇宙航行员。哥哥要出发了,弟弟去送行,临别前,他们俩相互对了对手表。

  哥哥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宇宙飞行了四年半。当他就要返航时,他给弟弟发了一份电报,弟弟欣然去迎接他哥哥,当他们重新见面时,哥哥以为是父亲来了,原来站在他面前的已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了。弟弟告诉哥哥说:"你一去有三十二年,我的孩子已经有二十四、五岁了。"

  这个故事,不要以为是无稽之谈,它有其科学的根据。爱因斯但的狭义相对论证明,空间、时间是随物质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的,当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物体沿前进方向的空间会缩短,内部过程会变慢。根据计算,当飞船速度达到每秒299,900公里时,飞船上的米尺,便只相当于地球上的0.02米。飞船上的一秒钟,则相当于地面上的50秒。可能有人会问:这种米尺缩短,时钟变慢,哥哥空中正年少,弟弟地上已暮年的现象,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觉察不到呢?这是因为,相对论效应只有在速度很高以至接近光速时才很显著。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最大速度,只不过每小时一千公里的量级。在这种速度下,上述现象是无法从直观上看出来的。

  【标题】:拔苗助长【来源】:《孟子》

  【主题】:规律主观能动性量变质变

  【内容】:拔苗助长

  据《孟子》记载,有个宋国人,急切地盼望着田里的稻子长得快一些。于是,他下到田里,把每棵稻子都向上拔了拔。他精疲力尽地回到家里,告诉自己家里人说:"今天好累呀!我帮助田里的禾苗往上长了一些。"他的儿子急忙跑到田里去看,糟糕!满田水稻的叶子都开始枯萎了。

  【标题】:劳动与脑

  【主题】:劳动人脑

  【内容】:劳动与脑

  类人猿的脑,只有经过劳动才能变成人脑。原始人类要创造石器,一定要思考各种问题:选什么样的石头,加工成什么形状,做好后用来做什么,等等,制造石器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这就锻炼了脑子。在使用工具时,也需要动脑筋:什么样的活,用什么样的工具,怎样打法容易击中野兽,什么部位是野兽的要害部位等。同时,劳动不仅要使用全部感官,更需要使用双手。并且,对于获得原材料来说,动手劳动比动嘴讲话要重要得多。因此,劳动在创造人脑中的作用比语言大,人类在学会创造工具以后,手经常用来打制石器,因此,手掌渐渐变厚变宽,指端也有了一个肉球,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古猿的触觉只有一点儿最粗糙的萌芽,随着人手的形成而锻炼出敏感的触觉,能感知外界的软硬冷暖,俗话说:"十指连心",就是说这些灵敏的触觉细胞,通过无数的神经纤维跟大脑连在一起。手巧心灵,十指灵巧,推动了脑的发展,人用手劳动,因此手在大脑运动层区所占有的位置特别大,特别是人脑中支配大姆指的运动皮层区比代表整个胸腹的部分要大得多.而腿,尽管很粗,但在大肪皮层上所占的位置比手要小得多。在手脚不分的猿类,手和脚在大脑皮层区中所占的位置几乎相等,反过来说,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没有手,只好用脚穿针引线,写字,绘画,因为用脚代替手的劳动,那么在他的脑子里,倒是管脚的部分比管手的部分为大。

  从化石可以看到,不同劳动水平的原始人类有着不同的脑量。只会制造砾石工具的"南方古猿"的脑量只有600多毫升,学会用火的"北京猿人"的脑量却达到了1000毫升,而学会了制造复合工具,学会了绘画等艺术的智人则达到了1400毫升左右。

  【标题】:人脑与意识

  【主题】:意识人脑

  【内容】:人脑与意识

  人脑是一个由大量神经细胞组成的极其精细的神经机构。其中的神经细胞计达150亿个之多。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多数分布在大脑表层2-3毫米的地方,这就是大脑皮层。许多高级神经中枢就高在这里。这里每个神经细胞都同其它神经细胞相连接,所有这些神经细胞又和感觉器官的神经末梢一起形成一个具有无数联系的极复杂的网。

  脑里的一百多亿个神经细胞,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如看书、写字、绘画、闻味、唱歌等等,都有相应的神经细胞来负责。当你挥拍打乒乓球时,球来往如梭,眼睛看准了球的方位,视神经以每秒120米的速度把情况报告给大脑,脑迅速在千分之一秒内作出反应、判断,又通过运动神经把命令传到胳膊、手和腿,于是球被准确地打了回去。

  人脑具有非常复杂的"等级式"的结构,最简单的分析和综合外界影响和调节行为的职能,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脊髓、延髓、中脑和间脑执行的。而最复杂的职能则由最高级的"阶层",首先是大脑半球执行。外界因素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种种刺激,沿着神经纤维传达到大脑半球皮层的各个区。大脑"皮层下"神经机构,是控制各种最复杂开工的遗传、先天的活动器官。

  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上存在着一些所谓的初级专门区域,只要感觉器官(眼、耳等)受到刺激由中枢神经传递给相应的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就产生感觉。如果在枕骨区有一个这样的区域被破坏,人就会失明。这就说明,要产生感觉和思想,构造复杂的物质器官――大脑――就应当起正常的作用。换句话说,意识的存在决定于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大脑)的存在。

  【标题】:画蛇添足【来源】:《战国策》

  【主题】:主观客观

  【内容】:画蛇添足

  楚国有个人在祭祀过后,赏给手下办事的人一壶酒。

  手下人对他说:"这壶酒大家一起喝肯定不够,但一个人喝还有剩余,咱们大家不如在地上画蛇,谁先画成谁喝酒。"

  其中的一个人先把蛇画成了,举起酒壶就要喝。只见他左手举酒壶,右手在地上又去画蛇,说:"我还能给蛇画上脚。"还没等他把蛇脚画完,又有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长脚,你为什么要给它安上脚呢?"于是,他把那壶酒一饮而尽。

  给蛇画脚的那个人,最后没有喝到酒。

  【标题】:电子计算机的能力

  【主题】:计算机人脑意识

  【内容】:电子计算机的能力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的特定的脑力劳动第一次实现了比较完善的物化,但它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却超过了人的部分脑功能。人创造某种工具来代替自己的劳动,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自己的部分功能。用车轮代替腿,可以比人跑得更快;用雷达代替眼睛,可以比人看得更远。电子计算机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成千上万倍地放大智力。

  据说,有一回苏东坡想试试王安石的记忆力,他从书房里专门挑出一本积满灰尘的冷门书,随便指了某页某节,王安石居然一字不差地全部背了出来。九百多年过去了,这位大学者惊人的记忆力一直被传为佳话。但是更大的奇迹今天正在由物化了智力的机器创造出来。由电子计算机网络联结的情报存储系统,不但能记住整本整架的数表和书籍,而且能把整座整座的图书馆都容纳进去。美国贝尔研究所的计算机网,包括25个图书馆,可以随时为分布在八个州的一万多人提供资料。有人预料,到公元2000年,将通过通讯卫星连接各地区大数据库,几乎人类的全部知识都将存储在电子计算机的记忆系统中。那时候,人们可以从家用电子计算机屏幕上随时读到世界各地的报刊和书籍。电子计算机把人类记忆力放大到这种地步,如果王安石今天还活着,定会自叹不如的。

  【标题】:"狼孩"的故事

  【主题】:意识社会狼孩

  【内容】:"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动的"象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一个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故事。

  据记载,"狼孩"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她们总是喜欢单个人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走。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早上三点钟,她们象狼似的引颈长嚎。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狠长时期内对别人不主动发生兴趣。不过她们很快学会了向主人要食物和水,如同家犬一样。只是在一年以后,当阿玛拉死的时候,人们看到卡玛拉"流了眼泪--两眼各流出一滴泪"。

  据研究,七、八风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她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四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会了几句话。在最后的三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也不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方向前进时,死去了。据狼孩的喂养者估计,卡玛拉死时己16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及三、四岁的孩子。

  【标题】:情绪与人体健康

  【主题】:意识反作用情绪

  【内容】:情绪与人体健康

  人会高兴,也会气愤。这种高兴、气愤以及不安、苦恼、紧张、惊异等等,都是心理活动,也是人们对周围世界各种物体和现象的一种内心感受,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人们通常将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情绪或情感。情绪与健康是有密切关系的。祖国医学很早就记载了“内伤七情”是致病的重要原因。如"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这些都是情绪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的记载。有些学者还用动物来作模拟人的实验,如古代的一个学者,把一窝生的两只羊羔安排在相同条件下生活,不同的只是在一只羊羔旁边拴一只狼,让这只羊羔总是看到己面前有可怕的威胁,结果这只羊羔本能地处于极度恐状态,不吃东西,逐渐瘦弱下去,不久就死了。而另一只羊,由于没有狼的威胁,没有这类惊恐情绪的体验,就好好地话着。

  为什么情绪对健康有如此大的影响呢?这是由于伴随着情绪出现的同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例如,当你兴奋时,心跳会加速,呼吸加快,脸涨红;恐惧或吃惊时,脸色会变得发白。这种感受表明,任何情绪表现,对有机体的器官都会发生影响。

  以癌症为例,根据大量研究表明,人的个性特征和情绪体验与癌症有关。一些充满着心理矛盾、压抑、不安全感和不愉快情绪体验的人容易得癌症,这样的人,由于大脑处于紧张状态,令激素的分泌发生了变化,减弱了人的免疫能力,因而容易致癌。

  现代医学表明:有些疾病的发生,并不是器质性的病变,而是由于精神状态不佳,情绪异常而引起的,神经衰弱症的产生就是如此。过去有些人认为,这种病是由于过分劳累所致,其实不然。心理因素是神经衰弱发病的决定因素。工作、学习中不适当的紧张,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协调和生活中的不愉快事件,是他们发病的主要原因。一旦病人的心理因素解除了,病情就会大大好转。

  从情绪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意识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但同时也认为意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存在发生巨大的能动作用。人的情绪当然是人的一种内心感受、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但这种内心感受、情绪又对人的身体机体有反作用。上面提到的种种疾病都是由于人的情绪的影响所致。因此,对情绪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要注意到情绪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从而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永葆乐观、健康的情趣,为革命事业多作贡献!

高一议论文:如此"哲学观

  哲学常给我们普通人一种神秘感,甚至有时候我们觉得哲学不过是有人故弄玄虚罢了。貌似也是,那谁不是说:哲学就是将复杂的事理简单化,但所谓的哲学家偏偏就长篇大论加以解释,后来连自己也弄不清楚怎么回事了。

  其实人人都是哲学家,我在学校上过的哲学课曾总结到: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观,如果某个人把这些零散的哲学观系统的将其理论化概括,那么这个人就是哲学家了。我们每天都和“哲学”一起生活,因为哲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例如,人每天都要吃饭睡觉,这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再例如,人无时不刻处于运动之中,因为地球是无时不刻地在自转和公转。

  人的生活就像日出日落一样循环反复,但太阳并不是每天都出来,即便是每天都出来,但有时也会被云半遮或全遮住。因此人的生活也偶尔会有喜怒哀乐的交替。讲到这个问题便又涉及到个哲学观,其实是太阳不“出来”,还是太阳每天都“出来”只是被云层遮挡住了我们看不见就说它不“出来”了呢?显然,这和格陵兰岛被发现之前存不存在的问题的道理一样。

  快乐是所有人都追求的,于不同的角度说快乐就有不同的含义,但人每天都在生活着,所以我们便从生活的角度对快乐作个哲学概括。前提是必须先知道生活是怎么样的,从普遍狭义的角度看,生活就是不断遇到困难,当然,这样的困难是包括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假如你战胜了它,那么你就觉得很快乐!

  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欲望”成为一切诱惑的根源。学者无心向学,因为已经丧失了“志”。古人说得好:业精于勤,荒于嬉。因为有“物”才有“嬉”,有“嬉”才丧“志”,是为玩“物”丧“志”。所以有“物”便不思“勤”了;做官的有“权”了便有了钱,有钱了当然要花天酒地,如此便会不务“政业”。置人民于不顾,丧失了道德,藐视并挑战了法律。所以有了“权”便不思“政”了;两人信誓旦旦,誓要地久天长,海枯石烂,至死不渝,可一方一旦有了“新欢”便忘了山盟海誓,一忘两人又隔天涯,爱情真的连小孩的过家家游戏都不如。所以有了“新欢”便不思“誓”。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多了见怪不怪,所以也就说它是“正常”的了。其实这些现象不都只是同一个道理吗?不思“蜀”是因为“乐”!

哲学家哲理故事及感悟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船夫说:“不懂。”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1/3。”哲学家说。

  “那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那你的生命失去了1/2。”

  正当哲学家与船夫继续交谈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掉到了河里。这时,船夫问:

  “你会游泳吗?”

  哲学家喊到:“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小故事大道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人们把读书和参加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善于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一个人在文凭上体现的生命价值与在社会实践中体现的生命价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只有把学习间接经验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通过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熟悉人民群众,积累实践经验,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克服自身的缺陷和弱点。

学哲学用哲学

哲学心得体会

  近一段,读了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他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分为上、下两本,主要内容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总结经验”、“掌握辩证分析方法”、“注意研究特殊性”、“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生产力决定论”、“坚持群众观点”、“弘扬中华民族‘和’的思想”等十章,再加上首尾两章:“提倡大家学点哲学”和“学哲学要学原理,用哲学也要用原理”。由于我在学校担任中层领导,所以对《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很感兴趣。读这部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李瑞环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厚感情。他说:“我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科是哲学,下功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帮助最大的也是哲学。”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李瑞环同志的哲学情结。

  看了这套书后,我觉得学习哲学,要学习哲学原理,注重学用结合,把重点放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哲学原理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正确的学哲学用哲学的态度。在我自己的学哲学过程中,我就非常注重学用结合,时时用生日祝福,哲学原理来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分析存在的矛盾,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运用哲学的一般原理来解决矛盾。

  9月,由于工作变动,我被提拔为学校政教处主任,虽然对学校各种情况非常熟悉,但对政教工作只能从头开始,通过几年的努力和摸索,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风格和一整套工作方法,但还是不全面,不成熟,不系统。近期读了《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对我的工作很有指导性,我把学到的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次召开班主任、校警、门卫、家长、老师、学生座谈会熟悉了解情况,寻找政教工作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运用自己几年来政教工作经验和所掌握的一般规律,从实际出发,针对政教工作的具体性、特殊性,和校领导班子成员一道研究确定了政教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得到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认可,也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年初根据学校的工作部署,结合政教实际,确定了综治、安全、卫生、矛调、法制教育、德育等六方面工作,确定了具体负责人,并制定了工作计划,既贯彻了学校的工作部署,又结合政教工作的特殊性,工作有所创新,效果明显提高,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这就是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事物普遍性和特殊性指导工作的实践。

  这些只是我在学哲学用哲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也是运用所学哲学原理指导工作实践的一些尝试,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工作方法有所创新,工作效果明显提升,我真正感悟到一个真理:“学好哲学,终生受益。”所以我奉劝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们,要好好读这本书,一定会从中受益的。

哲学的哲理故事

  “0。8哲学”是开始悄悄流行的新词汇。

  “0。8”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凡事不求完美,但求八分好。

  从小到大,我们被要求做每件事都必须“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但事实上,“全力以赴”不一定就能“做到最好”,期望越大,要求越高,包袱越重,出错的机会率相应也较高。一个人若永远处于神经线被绷至极限的高度紧张状态,不给自己喘息的空间,不给自己转圈的余地,那么,一旦不能成功,则无可选择必须成仁。承受的是成功的希望与失败的现实间巨大的落空。代价惨烈。即使成功了,付出的成本也许是生理或心理健康永久受损。那么多人处亚健康状态,早该促使现代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了。

  “0。8”不是不进取而是给自己留一点点空莘,像水墨画的留白。吃饭八分饱,让胃部吸收理更好;做事出十分力气,推迟八分期望;爱一个人,留两分自由呼吸的空间给对方,而不是困空在两个人的狭小空间,把对方呼出来的二氧化碳当作生活元素来消耗。

  这儿,用“0。8哲学”跟大家共勉,凡事留一点力,我们才有耐力把路走得更好。

学习哲学的感悟

  当我还未曾接触哲学时,常常认为哲学是神秘的、抽象的,是一门虚无飘渺的学问。究竟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我疑问道。当我们在不断深入地学习哲学时,才发现生活处处有哲学。

  有人说,哲学是一种知识,哲学所提供的知识是关于如何获得知识的知识,关于如何探索未知世界的知识,是推动人们对已有知识进行深入反思的知识。这是因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就是智慧之学,追求智慧的学问。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作为中学生,只有不断地思考和感悟,才能真正掌握哲学的知识,深刻理解什么是哲学,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当然,哲学并不只是对我们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追溯哲学的历史时态发展线索,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任何哲学都是一个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反映,时代最美好、最珍贵的精神,都汇集在哲学的思想里。在21世纪的这个信息时代里,我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我们现时代的精华,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它牢牢地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它推动了时代的步伐,指导着社会的变革。

  哲学让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当我们呱呱落地起,无时无刻不在和世界打交道。和世界打交道首先要了解这个世界,认识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正确认识规律,明确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在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开通。即使面对高寒缺氧,高山冻土等困难,国家仍不遗余力地完成对青藏铁路环保投入工作。国家深刻地认识到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事实,国家对青藏铁路环保投入多达15亿元,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道理。而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遵循规律,不违背规律。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环境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唯物辨证法的哲学让我们了解了,新时代要求我们具备一种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种创新行为总是与个人的知识、能力、思想、感情、人格等因素相联系,总要受到政治、经济、自然、社会等种种因素的制约。我们要更多地掌握知识,因为它是攀登高峰的阶梯,但对知识的深入了解需要科学的怀疑精神。试想,如果人类没有怀疑精神,那么社会进步从何谈起?没有哥白尼对地心说的否定,后世科学发展将何以为继?试想,革命先辈如果只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中国革命岂不是要断送在王明等左倾教条主义者手中?今天正是所谓知识爆炸时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达到光明的彼岸的。所以说,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从今天的学生中培养出来。

  对学习哲学的感悟当然不仅仅是上面的几点,通过往后的学习,我相信,我们对这个世界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体会哲学知识,用哲学的思维来感悟生活,指导实践。

《学哲学用哲学》读后感

  近期,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学习了李瑞环所著的《学哲学用哲学》这本著作,深有体会,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长期以来,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一种很神圣、很正统、很严肃的感觉。《学哲学用哲学》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谈哲学,使哲学原理的运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亲切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主动学习的亲和力。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哲学。我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好哲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眼亮,办法多。学了哲学,懂一点哲学,在处理问题时就能

  矛盾现象中分清主次、抓住根本,在变幻莫测的事物发展中把握方向,在困难和问题面前找到解决的基本方法。李瑞环同志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学习“两论”(《实践论》、《矛盾论》)是哲学入门的一个有效途径。真正学懂了“两论”,也就基本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学习理论要联系实际,联系经历过的实际,结合历史的经验来学,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重要方式。他提出:“如果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拿实践的经验同理论相印证,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观点与具体的形象的东西相联系,印象会比较深刻,就容易学;把书本的东西融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就在什么里头用,就容易活。”一方面强调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强调刻苦认真的读书。要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努力读懂弄通。李瑞环同志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各级干部工作要艰苦,思想更要艰苦。他说:“付出辛苦,不仅仅是胳膊腿勤,很重要一条是思想必须艰苦。事实上,思想的艰苦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才是最重要、最困难的。应该既能深入下去,又能坐得住,看东西,听意见,想问题,憋主意。”这些话一针见血,很有针对性。现在,有些干部面临事情很多,天天忙忙碌碌,屁股坐不住,如果自己不自觉挤时间学习,不经常翻翻书,就会变成事务主义者。脑子不补充营养,就会被掏空。他还要求干部“要力争把文字水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一致起来,不然,就将是会写的不会办事,会办事的不会写。”当然,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认真学习哲学,要学习哲学原理,注重学用结合,把重点放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哲学原理指导解决实践问题。这才是正确的学哲学用哲学的态度。在学哲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用结合,时时用哲学原理来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分析存在的矛盾,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运用哲学的一般原理来解决矛盾,而不是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成结论。

  哲学能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人要正直,李瑞环同志说:“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在领导面前是奴才,干起工作来是庸才,一切活动为了升官发财,一旦掌权就搞独裁。必须防止这种人投机上来。”《学哲学用哲学》中关于人际关系的阐述,到处体现了和的思想,提倡求同存异,体谅包容,不要计较个人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要平等待人,诚恳待人,宽厚待人,依理待人。

学哲学用哲学心得体会

  《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收录的内容是李瑞环同志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讲话的摘录以及发表的文章,是李瑞环同志多年从事领导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思想观点的荟萃。该书和平常侧重于理论的哲学书籍不一样,像是一本哲学普及读物,语言朴实、深入浅出,易学易懂易记,于平凡中见深奥,于朴素中见真理。读后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学哲学首先要信哲学。李瑞环同志指出:关于学哲学,还有一句老话,人们不经常讲,但我的体会非常重要,这就是学哲学首先要信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信了才能迷,只有迷了才能钻,只有钻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只有用了,在用中尝到了甜头,才会更加信、更加迷、更加钻。这因为这个“信”字,才有了将哲学作为他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下工夫最多的是哲学。

  学哲学贵在坚持。学习需要积累,学习贵在坚持。学哲学要有一个过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一下子就学懂弄通,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基本观点。李瑞环同志指出:我是从最低层上来的,学哲学也是在最低层干活的时候开始的。起初,我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学哲学也并不是件十分容易的事。但我信这个,信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我才去钻研。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因此,李瑞环同志从二十几岁开始学哲学,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几十年从未间断,终于做到活学活用。

  学哲学先学基本观点。长期以来,哲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一种很神圣、很正统、很严肃的感觉,离普通人比较远。从哪里入手,学哪些书,是初学者面临的一个问题。对此,李瑞环同志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学哲学的方法。李瑞环同志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哲学主要是学好基本观点,如唯物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生产力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等等,建议首先从《实践论》、《矛盾论》入手,下大力量把基本观点真正弄懂,并且能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

  学哲学要联系实际学。李瑞环同志指出:如果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那实践的经验同理论相印证,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观点与具体的形象的东西相联系,印象会比较深刻,就容易记;把书本的东西融入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干什么就从什么里头学、就在什么里头用,就容易活在学习过程中。他举了不少例子,比如:一块木头是什么?就是一块木头。这个回答并没有错,但它还是什么?这就要看具体情况。拿它来做家具就是原料,拿它来烧火就是燃料,拿它来挑水就是工具,拿它来和坏人斗争就是武器,拿它来行凶打劫就是凶器,拿到法庭就是证据,但还是那块木头。这就是质的多样性。

  学哲学不能生搬硬套。李瑞环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等是互相是连为一体的,学哲学、用哲学,应该是学习应用它的原理,学习应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不能机械地对号入座,这是教条主义的学习方法,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常常坏事。比如:不能说某件事情的合理解决,只是应用了唯物论而不符合辩证法,或者只是用了辩证法而没了唯物论,应该是应用并符合全部的哲学。

  学哲学要学用结合。李瑞环同志指出:要把哲学原理应用于了解情况、分析矛盾、研究对策的过程之中,也就是应用于一切工作之中,即注重学用结合,把重点放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哲学原理指导解决实践问题。在书中,通过一篇一篇文章、讲话,处处都有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方法,比如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总结经验、掌握注意研究特殊性等,活学活用,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生命力。比如在《要精心再精心地分析和解决矛盾》一文中,运用哲学思想,通过精心地抓矛盾的特殊性、精心地抓事物的主要矛盾、精心的把握矛盾的发展。

  炼就“三强”要学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的思想武器。学好哲学,掌握了一般规律,有助于认识特殊规律。李瑞环同志指出: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但是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具体科学。作为中国石化的年轻干部,要想锻造成为“三强”干部,必须牢记党组的殷切希望,自觉增强追求知识的主动性,全方位、多层次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增强综合分析能力,学好哲学用好哲学是重要的途径。学好用好哲学,有助于提高政治辨别力、工作推动力、持续创新力、自我提升力,提高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能把党组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推进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打造世界一流作出新贡献。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学生会竞选自我介绍

政务礼仪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