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国经济演讲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定下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这已是中央连续第四年将经济工作定调为"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是创造稳定宏观环境、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记者表示,"稳"就是要保持经济运行平稳,而"进"是要进一步促进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其中,提高质量效益是"稳中求进"的中心。

  会议总结了20xx年经济工作,提出"全年主要目标和任务可望较好完成,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并对备受关注的明年经济增速目标做了定调:"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保持区间调控弹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区间调控的思路将在20xx年更加明郎和清晰,预计明年的GDP等目标不会与今年有很大变化,这有利于合理引导和稳定社会预期。"赵锡军说。

  当前,社会舆论几乎一致预期明年GDP增长目标将进行下调,认为增速目标的下调将给全面改革和调结构提供更大空间。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对记者表示,明年下调明年经济增长目标是大概率事件,增速可能定为"7%-7.5%"区间,明年增速将稳定在这一区间之内。

  中金债券的分析报告也认为,中国或下调明年经济增长目标。"由于房地产市场从高速发展期逐步过渡到平稳增长期,叠加外需持续弱势,需求低迷继续制约经济,经济增长目标下调并不意味着稳增长压力减小。"

  首次全面阐释九大"新常态"提出八个"更加注重"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是今年5月提出"新常态"之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而"新常态"也不出意料成为会议的最大关键词。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会议要求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并首次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资源环境约束等九个角度全面阐述了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根据此次全新的阐述,在新常态下,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此次阐述不乏亮点,有很多的新的表述和论断。譬如,"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等。

  "这九大特征精准的概括了当前新常态下经济的趋势性变化,对于做好经济工作、对于如何稳中求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赵锡军指出,例如,"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就是一个新颖的概括,它是指过去那种大家一哄而上、攀比模仿、你有我也要有的集中式消费阶段,这种阶段基本结束意味着生产流通企业必须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定制、个性和质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宏观经济管理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怎么样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5%,34%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6.26,与其他专业相比,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最初建校时的八大专业之一,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经济计划系。她的建立源于我国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她培养了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和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高层政府领导,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

  随着计划调控让位于市场,该专业也逐渐进行了转型,以人才培养层次最齐全、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特色而著称,转向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适合各类经济管理工作的经济管理人才,中国人民大学经管系的宗旨就是力争建成“战略家的摇篮”。目前,在全国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经管系名列第一。

  2011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新专业的产生有不同的“源头”。有的是在老专业基础上诞生的,专业内容变得更宽泛一些,此类新专业的分数线通常与往年差不多。有的是某一老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这类新专业在培养实力方面可能比老专业弱一些。有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全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在校内处于较低分数段。

  三.高考咨询问些什么

  4月下旬起,各高校招生咨询会此起彼伏,密度很大。为了提高现场咨询的效率,咨询前不妨做些“备课”,在相关部委的官方网站、校园网等网站上“预习”一些对外公开的基本情况。

  比如对高校办学条件和水平,有了比较才有认识。从高校隶属关系看,既有国家部委所属院校,也有省市所属院校。隶属不同,经费投入、招生范围等也有所不同。目前,全国30多所列入“985工程”的高校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校,而列入“211工程”的高校也有百余所。

  另外,还可查询一下高校师资水平和重点学科数据。代表师资水平的数据包括院士、大师级人物有多少;作为未来院士“预备队”的“长江学者”有多少;博士生导师有多少等。国家重点学科是经教育部严格评审,在各个高校相同学科中排名前一、前二名的某些学科。一所高校的“重点学科”越多,其周边也必然聚集着一个较高水平的相关学科群。

  在正式咨询时,再问到更细的专业层面。应真正了解专业方向的内涵,包括研究些什么、学哪些课程、将来在哪些领域就业、以往就业率如何、未来社会需求怎样、招生计划多少、过去几年录取情况,以及这个专业的历史沿革、在同行中的水平、是否具有硕士点博士点以及现有哪些名师等。其中,录取分数线情况应掌握近几年的数据,参考其趋势变化。

  四.2011年热门专业排名前十名: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长沙牛耳软件教育是湖南最专业的电脑软件培训学校)。

  2、外语类:外贸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5、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6、会计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7:中文类: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8、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象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理学、中药理论。

  9、环境、心理类: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0、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好就业专业:据统计,排行前十的专业

  一,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同声传译员的薪金不是按照年薪和月薪来算的,是按照小时和分钟来算的,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4000元到8000元,相关人士说。4年之后入驻中国和北京的外国大公司越来越多,这一行肯定吃香。

  二.3G工程师

  据计世资讯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4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到20万元。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中国已经进入3G时代了,这些人才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业内人士表明。

  三.网络媒体人才

  目前,类似与在新浪和搜狐的网络编辑的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都在8000元到10000元之间。相信4年之后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目前,不少网络编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颇有信心。

  四.物流师

  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为600余万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培训。据相关人士透露,对此人才有需求的某知名企业在国内招聘的应届大学生目前的薪金是每月6000元到8000元。

  五.系统集成工程师

  据悉,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应聘系统集成工程师之后的薪金是年薪8万元,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在到对业务的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六.环境工程师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过环保产业的从也人员仅有13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有8万人,按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我国在环境工程师方面的缺口在42万人左右,据悉,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国内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左右。

  七.精算师

  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师不足10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精算师可谓凤毛麟角,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开拓市场以及国内企业的需要,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拿手的人才,目前在国外的平均年薪达10万美金,国内目前月薪也在1万以上。随着人们对保险认识加强,保险行业的兴起必然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

  八.中西医师,医药营销

  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进入医院,急救医生,产科医生,妇科医生,和理疗医师都将十分吃香,二是进入医药生成流通企业,三十继续深造,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越老越值钱,目前的医药行业月薪在3000到5000元。

  十注册会计师

  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嘎子的需要,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而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自由8万人左右,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每年高扩毕博在内的四大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都会在高校招收毕业生,专业涵盖了统计,法律,数学等,应届毕业生月薪都在五六千元,在加上每年的丰厚的奖金,收入会超过10万元。

宏经复习与备考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潜在GDP(充分就业GDP)、投资、

  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净出口、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

  实际GDP、GDP平减指数、失业率、消费价格指数(CPI)、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

  2、问答题:

  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②GDP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③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④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

  GDP支出法是将家庭部门的消费C、企业部门的投资I、政府部门的购买G和国际部门的净出口NX相加。GDP=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1)GDP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3)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4)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4.何为通货膨胀怎样描述它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升。

  通货膨胀的程度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通货膨胀率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水平P既可以用GDP平减指数表示,也可以用CPI表示。

  5.失业主要有哪些类型

  失业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周转所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或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工作所需技能或工作地域变化带来的失业;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性失业,是指一个经济周期内随经济衰退而而导致的失业。

  3、计算题

  1.假设一国某年只发生了以下经济活动:

  A.一果园支付8万元工资给果农,生产5万千克水果。其中,1万千克卖给消费者,售价4万元;其余4万千克卖给水果加工厂,售价12万元。

  B.水果加工商支付3万元租金、2万元利息和9万元工资,加工生产出水果罐头卖给消费者,售价35万元。

  试求:①该国最终产品有哪些用最终产品增值法计算GDP

  ②该国这些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利润分别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2.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亿美元。试计算:

  ①国内生产净值;

  ②净出口;

  ③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④个人可支配收入;

  ⑤个人储蓄。

  国内生产总值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

  政府预算盈余BS=政府税收收入T0-政府转移支付Tr-政府购买G

  说明:本题中未给定的数据视为0

  3.根据统计数据,计算以下宏观经济指标(单位:亿美元)

  ①国内生产总值GDP

  ②国内生产净值NDP

  ③国民收入NI

  ④个人收入PI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净投资125政府购买200净出口15社会保险税130储蓄25个人消费支出500资本折旧50公司未分配利润100政府转移支付120公司所得税50企业间接税75个人所得税80

  4.已知某国有如下经济数据

  (单位:亿元)求:

  ①用收入法计算GDP

  ②用支出法计算GDP

  ③计算政府预算盈余

  ④计算储蓄

  工资100间接税10利息10消费支出90租金30投资支出60利润20政府购买30出口额60进口额70政府转移支付5所得税30

  5.假设:国内生产总值为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800,贸易赤字为100(单位都为亿元)。

  计算:①储蓄;②投资;③政府购买支出

  6.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亿成年人,其中亿人有工作,亿人在寻找工作,亿人没有工作也没有寻找工作。试求劳动力人数、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

  四、判断题

  1.国民收入核算中,GDP按照国土原则、GNP按照国民原则。

  2.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产品的价值总和。

  3.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4.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5.衡量经济福利,实际GDP是比名义GDP更好的指标。

  6.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计入GDP

  7.居民购买住房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8.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9.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就是国内生产净值。

  10.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

  答案:1.√2.X3.X4.X5.√6.√7.X8.√

  9.√10.X

  五、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一国GNP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

  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提示:GNP=GDP+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本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

  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5.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设备

  D.以上都是.

  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和500B.12500和10500

  C.2500和2000D.7500和8000

  8.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9.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10.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

  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

  11.某个纺织工人因为纺织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

  12.下列项命题不正确。

  A.国内生产净值(NDP)减直接税等国民收入(NI)

  B.国内生产净值(ND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GDP

  C.固定资产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

  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个人所得税

  答案:BADCDDAABDBA

  六、多项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有(ABCE)

  A.是市场价值的概念

  B.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C.是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D.是一定时期实际销售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E.计算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包括的总量指标有(ABCDE)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

  E.个人收入

  3.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有(BDE)

  A.生产法B.收入法C.部门法D.支出法E.增值法

  4.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是(AD)

  平减指数平减指数C.宏观经济指数D.消费价格指数E.国民收入指数

  5.按西方经济学的传统分类,失业可分为(ABCD)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E.区域性失业

  7、辨析说明题

  1.“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0”

  ①错误。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失业率为0

  ②原因:当一个经济体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结构性和季节性的,则该经济体达到了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西方国家的经验数据是自然失业率一般为4%-6%

  2.“如果一企业用购买的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

  ①错误。会增加GDP

  ②原因:支出法计算GDP=C+I+G+NX,计入GDP的是总投资。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计算题答案:

  1.①最终产品有水果和水果罐头。(由GDP定义:最终产品价值GDP=4+35=39)

  增值法GDP=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

  =水果生产增值(4+12)+水果罐头生产增值(35-12)=39(万元)

  ②工资=8+9=17

  利润=水果利润(4+12-8)+水果罐头利润(35-12-3-2-9)

  =8+9=17

  收入法计算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17+2+3+17=39(万元)

  2.①总投资=净投资+折旧,折旧=800-300=500

  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4800-500=4300

  ②由Y=C+I+G+NX得:4800=3000+800+960+NX

  净出口NX=40

  ③政府预算盈余BS=(政府税收收入T0-政府转移支付Tr)-政府购买G

  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T0-Tr)=BS+G=30+960=990

  ④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政府的转移支付

  NI=NDP-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NDP=GDP-折旧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GDP-折旧-全部税收+政府的转移支付

  =NDP-T0+Tr

  =NDP-(T0-Tr)=4300-990=3310

  ⑤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消费=3310-3000=310

  3.解:总投资I=净投资+折旧=125+50=175

  ①国内生产总值GDP=C+I+G+NX=500+175+200+15=890

  ②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890-50=840

  ③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840-75=765

  ④个人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

  税+政府转移支付

  =765-100-50-130+120=605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605-80=525

  4.①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100+10+30+20+10=170(注:未给定的数据视为0)

  ②GDP=C+I+G+NX

  =90+60+30+(60-70)=170

  ③政府预算盈余=全部税收-政府购买-政府的转移支付

  =(10+30)-30-5=5

  ④储蓄=DPI-C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GDP-折旧-全部税收+政府的转移支付

  =170-0-(10+30)+5=135

  储蓄=DPI-C=135-90=45

  BS=T-G=-200

  NX=X-M=-100

  (1)储蓄S+消费C=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储蓄=DPI-C=4100-3800=300

  (2)由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

  I=S+(T-G)+(M-X+Kr)

  =300+(-200)+100=200

  (3)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GDP=C+I+G+NX

  5000=3800+200+G+(-100)

  G=1100

  6.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亿)

  第十章

  1、名词解释

  均衡国民收入、凯恩斯定律、萨伊定律、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投资边际效率、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预算平衡乘数

  2、问答题

  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定为0

  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0。

  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均衡产出Y等于消费C加计划投资I的产出,即Y=C+I。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2.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是否总是大于0小于1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每增加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例。Y=C+S消费者收入增加后,一部分增加消费,另一部分增加储蓄,△Y=△C+△S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不考虑其他条件(利率、价格)变化,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小于1。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不一定总大于零小于1。因为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就算举债也必须维持一定的基本生活消费,因此消费会高于收入,即平均消费倾向可能会大于1。

  3.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

  收入一定时,增加储蓄首先是减少了消费需求C,其次是增加的储蓄S能否全部转变为投资很难确定。所以,增加储蓄的直接作用是减少了总需求,进而降低了均衡国民收入(两部门经济均衡收入Y=C+I)。

  4.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有何不足之处

  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仅仅考虑了短期情况,忽略了消费也要有长期考虑,也忽视了不同社会收入层次对总体消费的影响。

  5.投资是如何决定的怎样看待其决定因素的地位和作用

  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成本、收益。投资决定的原则是收益≥成本。从融资成本看,主要是利率水平和还贷期限。利率是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投资与利率负相关I=e-dr。在收益方面,主要是预期利润率水平和投资风险收益状况。资本边际效率是项目的预期利润率,是投资最重要的因素,投资与资本的边际效率正相关。

  6.怎样理解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边际效率的区别

  区别:投资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投资边际效率是指利率下降时,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的供给价格R上涨而被缩小的资本边际效率的值。

  3、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C=100+,投资为50。求:

  ①均衡收入、消费、储蓄

  ②如果当时实际产出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③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者函数为C=100+,投资支出I=50,政府购买G=200,

  政府转移支付Tr=,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3.上题中,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①增加政府购买;②减少税收;③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要多少数额

  4.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者函数为C=100+,投资支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单位均为10亿$),税率t=,试求:均衡的国民收入

  5.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政府购买G=160,税收为。求:

  ①均衡的国民收入

  ②政府购买乘数

  ③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新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多少

  6.(拓展题)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净税收即总税收减转移支付后的金额tn=50投资I=60,政府购买支出G=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的余额NX=

  试求:①均衡收入;②投资乘数;③投资从60到70时的均衡收入

  4、单项选择题

  1.国民收入决定的收入-支出模型(凯恩斯交叉图)涉及的市场是。

  A.产品市场B.货币市场C.劳动市场D.国际市场

  2.边际消费倾向的值越大,则。

  A.总支出曲线就越平坦B.边际储蓄倾向的值越大

  C.乘数的值就越小D.总支出曲线就越陡峭

  3.根据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为。

  A.如果MPC增加,则MPS也增加+APC=1

  +MPS=APC+APS+MPS>APC+APS

  4.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A.自发性消费B.储蓄C.收入D.总消费

  5.其它条件不变,在收入的均衡水平上。

  A.GDP没有变动的趋势B.计划支出等于实际支出

  C.非计划的存货投资为0D.以上说法都正确

  6.政府购买乘数kg,税收乘数kt,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的关系是

  A.KgKtrKtB.KtrKgKt

  C.KgKtKtrD.KtKtrKg

  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经济发展建议

  打造廉洁高效政务环境。坚定不移推进“放管服”改革、“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一门、一网、一次”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打通政务服务全流程运行通道。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以政务外网的网络环境建设为基础,依托手机APP、电脑服务终端、网上办事大厅等数字化手段,推广“不见面审批”“容缺审批”“全程代办”等服务模式,实现“一网通办、就地能办、异地可办”,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探索实施大部门制改革。推进长春国际汽车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聘任制”,探索形成“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新模式,科学设置管理机构,优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根据岗位设置需求,制定公开竞聘工作方案,全面实行岗位聘任(用)制,领导班子成员采用任期制。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运行机制。

  建设同城化发展示范区。以大岭镇、范家屯镇为重点,加快建设同城化先导区,重点引进汽车城产业资本,合力打造同城化产业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承接有关产业转移,强化三产融合和同城融合。

  营造开放包容合作环境。瞄准国际一流城市标杆,依托长春市申请建立吉林自贸区长春片区为契机,加快探索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尽快形成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开放创新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规则体系。

  加强对口合作力度。发挥各地产业优势,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战略新兴领域,强化与天津、成都、青岛、佛山等一汽集团产能布局城市的区域合作。深化与浙江省、天津市合作领域,建立横向联动、纵向衔接、定期会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借助天津长春对口合作机遇对接京津冀地区,深化与驻京央企合作,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东北四城市协同创新,深化创新合作,共同提升发展潜力,围绕先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

经济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刍

  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它可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企业发展反过来促进着经济管理模式及理念的更新发展。我国多数企业的经济管理目前都存在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上的问题,要想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就必须转变经济管理理念和经济管理模式,加强内控制度,培育先进文化以吸引人才。

  经济管理;企业发展;内在关系;模式创新

  (一)经济管理。

  通常来说,经济管理是指经济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的目标,对社会经济活动或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等活动。实际上,经济管理是经济管理者对于各种经济活动的管理过程。从广义上讲,经济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经济管理可以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不相干的生产要素之间不会自动相互影响形成生产力,只有通过生产经营管理,才可以将不相干的生产要素人为地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产生生产力。

  第二,经济管理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在自然界的包围之中,人类改造自然不断进步的动力一方面来自于人类劳动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管理者的智慧。经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越高,则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此时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结合与搭配也就更加科学,从而工作效率提高,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经济管理使得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提是科技可以得到科学的管理。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再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二者之间的搭配便可以形成一股巨大的发展力量,在科技得到应用的同时,也使得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进步之中。

  第四,经济管理影响着总体经济发展能力。经济管理需要处理多方面的事物,同时也要调节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管理是经济管理中五个必要的生产要素,这五个生产要素在经济管理中并不是简单的相加,经济管理的水平高低影响着五个生产要素之间的配合,因此,经济管理水平影响着经济总体的发展能力。

  (二)企业经济管理。

  从经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经济管理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其重要侧重的研究点在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从宏观的角度讲,经济管理是政府对于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进行指导调控的管理行为,从微观的角度讲,经济管理则是企业或者某些经济组织为了集团组织利益而采取的管理活动。套用经济管理的定义,企业经济管理就是企业经济管理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采取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等活动[1]。

  就企业的经济管理而言,其主要围绕企业内部各方面因素来进行经济核算活动的开展,其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企业内部组织和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使得企业活动向着企业目标不断迈进。具体而言,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经济管理多元化的特性使得经济管理在公司内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经济管理带有很大的利益性质,因为企业运营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在经济管理中,管理者多应用薪酬、奖金和奖惩等手段来调动企业利益链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了能使得企业的发展处于一种融洽的氛围中,经济管理者必须从中做出调节,除了通过一些奖惩手段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意外,同时还要采取各项活动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一)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追求经济是企业发展的目标,则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懂得如何管理经济的企业才能在发展中奠定基础,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不仅是企业健康运营的需要,同时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中高速的发展时期,虽然经济增长的速度非常快,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企业法人代表经济管理意识不强,把经济管理只是简单的认为财务管理,更加注重于企业业务的发展,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缺乏长远的经济管理规划。

  在经济快增长的环境中,这就导致了企业在经济发展战略、企业融资运营等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另外,资源配置、人员安置以及企业的财务管理同样也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会从整体上影响着企业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如果企业不能正确的使用各种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受到严重的限制。经济管理从企业战略与长远发展层面进行调控,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管理对于市场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建立起规范的经济管理制度,严格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控制与监督,合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优势并有效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经济管理可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初期,特别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管理者往往更加关注于企业业务的开展与市场的拓广,而对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这是由于企业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阶段时,随着企业成本的加大以及获取利益的增加,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些弊端逐渐显现,企业在运营中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为了企业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经济运作当中,企业的经济管理者开始学习先进的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并结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去筹划企业发展的未来道路。合理的经济管理策略使得企业处于正确的发展方向引导下,并且随着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企业的发展逐步踏入正规,顺利度过转型期。

  (三)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产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上文中讲,当企业初始发展时,尤其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管理者无暇顾及经济管理,而且发展初期的企业规模比较小,人力物力及其他各种资源都很有限,即使不采用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也能将各种资源、各种因素统筹规划,因此,这时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好坏的作用不明显。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因为企业缺乏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发展的各方面问题开始显露出来,随着投入与收益的同时增加,企业必然会产生一些明显的变化:完善诸如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制度、经济管理制度等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加强公用车辆使用、人员接待等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加强邮资费、电话费、办公费等单项的管理制度等等[3]。

  这些制度的确立都是为了建立一个井然有序的企业运行模式。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问题与财务问题也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难点。此时,必须引进专业的人才进行规划,进行广泛、深入的经济管理改革。比如,在财务管理方面,可以引入一些财务管理的自动化软件,协助工作人员完成报表、数据分析等工作。利用自动化的办公软件对普通事物进行处理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实现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财务管理只是企业经济管理的一种重要方面,以其为例可以说明经济管理的一些思路和方面,将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都采用相通的方式进行改革时,经济管理的水平便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一)对经济管理认识不足。

  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管理者往往认识不到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后续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各个中小型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早期的企业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对于发展初期的企业或者一些小型的企业作用不明显,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行业的白热化竞争,经济管理的优势在企业发展初期就开始显露,而且经济管理制度和经济管理模式可以为企业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

  (二)经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目前,在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粗放型经济管理现象非常严重。在这种经济管理模式中,企业往往片面的追求生产和销量,盲目的追加投资,最终却导致了企业收益降低。在企业管理的内部,缺乏一整套的经济管理制度,各个部门的职能和工作目标虽然很明确,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却不通畅,即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合作的机会,于是出现了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影响了企业整体效率的提高,无法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经济管理的理念是出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之中的,因此,企业也不能一劳永逸,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

  (三)企业经营管理组织效率低下。

  企业经营管理组织形式是企业经济管理落后的重要因素,目前经营管理组织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企业的高层领导管理半径过大,无法对于超过管理范围的事物做出专业性的指导,因此,企业的决策就有偏颇的可能。

  第二,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模式单一,传统的“直线职能制”模式已经不在适用于当下的企业经济管理中。

  第三,经济管理工作中收集到的数据与各类信息往往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当企业高管依据这些数据做出决策时,失误率较高。

  第四,传统模式下的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的适应能力较差,每当发生一些突发情况时,管理组织的解决能力不足,反应速度迟缓,工作效率低下。

  (四)企业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

  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独立有特色的文化能够为企业保持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也应该是文化的建立与培养。目前我国很多的中小型企业没有形成属于自己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根基不牢固,无形中导致了企业的核心力量不稳定,经济管理的工作偏离了企业发展的方向,阻碍了企业的进步。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如果慢于社会整体的建设步伐,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各类信息数据的采集不全面、不正确。而且缺少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企业对于事物的处理速度和处理质量明显下降,从而导致企业做出的各项经济管理决策不准确且不能适应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变化。

  (五)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尽合理。

  新经济形势下,各个企业都加强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但是在不少的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仍有不合理之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对于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不够。经济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模式一直处于不断地更新之中,如果仅靠企业工作人员利用业余的时间来学习新知识、新方法,这不能满足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需求,因此,企业要定期邀请专业学者来对企业在职人员进行培训,以跟随经济发展的潮流。

  第二,企业应该广纳人才。就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而言,除了要对在职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外,还应广泛的聘请有知识、有才能新员工,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注入新生力量。

  第三,企业缺乏长久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企业员工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转变理念,促进经济管理模式创新。

  企业的长远发展必然离不开有效的经济管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转变经济管理理念和经济管理模式。首先,企业应该制定出规范的规章制度,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观念。其次,企业要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传统的粗放型经济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下时代的要求,经济管理模式创新应该逐步向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变。经济管理模式创新重在转变,这一转变应该以以下三个方向为指引:

  第一,模式的转变应该提高经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模式转变的前期应确立好发展定位、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所拥有的以及潜在的市场进行深入的科学调研,把握行业发展动态,抓住发展机遇。要加强成本控制,强化质量监督机制,不断地规范管理制度,为企业实现长久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第二,良好的经济管理模式应该为企业员工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可以给予员工愉快感,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端正其工作态度,充分发挥出员工的工作才能。

  第三,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团队建设。增强团队合作,为企业凝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实现共同奋斗目标而努力。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济管理模式要在市场的需求引导下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在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实施后,要对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和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整。

  (二)强化内控,提升企业自身素质。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各行各业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催促着企业的经济管理也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确实对于当今时代的企业管理有所帮助,它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管理出现的误差,另一方面可以获取准确的信息,有效地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对市场的控制力度。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就要增强内部文件在企业内部传递处理的时效性,是经营者能够全面掌握企业的运营状态,是干部职工能够获取到企业发展的信息,在增强企业决策者决策的准确性的同时,也增强企业员工工作的主动性。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确立可以为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增进政府、企业、客户三方之间的联系,搭建起互惠互利的发展平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控制,其涵盖了与经济管理相关的众多领域,如金融、营销、投资、市场、法律、信息等方面。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于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组织、协调和指挥能力,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重点在于全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和人才工程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立与企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对于一个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对于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优秀的企业人才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对自己人生做出合理的规划。因此,企业在发展中要培养一种企业特色文化,用先进的文化吸引优秀的人才,用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文化增添一份特色,以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文化管理应该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的作用,使企业经济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方面,要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大力吸引海内外的优秀经济管理人才的加入,为加强和改善企业经济管理提供人才的支撑。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积极地鼓励经济管理人才进行制度创新、理念创新,并积极的对于科学有效的创新进行推广试行,激发优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优秀人才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科学作用。

  [1]王奕松。分析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内在关系[J]。赤子(中上旬),20xx:171。

  [2]刘威扬。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内在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28(05):77—78。

  [3]彭龙。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经济空间,20xx(02):85—86。

  [4]肖锋。浅谈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xx:27—28。

  [5]张宁。经济管理和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19(03):110—111。

  [6]任娟。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xx(07):23—24。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重点整理

  23一国收入的衡量

  一、经济的收入和支出

  ·GDP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

  ·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GDP衡量货币流量。

  ·两种计算GDP方法:加总家庭对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或加总企业支付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收入。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几点说明

  ·GDP使用市场价格。

  ·GDP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东西和家庭内的生产和消费。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

  ·GDP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劳务。

  ·GDP不包括过去(一年或一个季度之外)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用两种算法算出的GDP差额为统计误差。

  3、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GDP+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消耗)

  ·国民收入: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NNP–间接的企业税+企业补贴

  ·个人收入: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国民收入–留存收益(公司获得但未支付给其所有者的收入)-公司所得税–对社会保障的支付+家庭从其持有的政府债券中得到的利息收入+家庭从政府转移支付项目中得到的收入

  三、GDP组成部分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C+I+G+NX=Y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转移支付:改变家庭收入却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不用于交换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计入政府购买。

  ·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四、真实GDP与名义GDP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真实GDP的变动只反映生产产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某个物价水平衡量指标变动的百分比。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五、GDP衡量经济福利

  ·对美好生活作出贡献的某些东西没有包括在GDP中,如:闲暇、在市场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环境质量、收入分配等。

  ·就大多数情况,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24生活费用的衡量

  一、消费物价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CPI: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用于衡量经济的物价总水平

  2、计算CPI需要五步

  ·固定篮子:确定哪些物价对普通消费者是最重要的。

  ·找出价格:找出每个时点上篮子中每种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计算一篮子费用:用价格数据计算不同时期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把同时发生的价格变动的影响与任何数量变动的影响区分开。

  ·计算基年并计算指数:CPI=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100%

  ·生产物价指数PPI: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预测CPI变动

  3、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替代偏向:一些物品的价格上升得比另一些快,消费者倾向于用那些变得不太昂贵的物品来替代。——忽略了消费者替代的可能性,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新产品的引进:引进一种新产品时,减少了维持相同经济福利水平的费用,消费者有更多选择,钱更值钱。——没有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物品如果质量逐年变差,钱则愈发不值钱。

  4、GDP平减指数与CPI

  ·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CPI比较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偶尔改变),GDP平减指数比较现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与基年同样物品和劳务的价格(自动变动)。——不同物品与劳务价格变动量不同则会有差别。

  二、根据通胀的影响校正经济变量

  ·今天货币的数量=T年货币的数量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美元数量的协议对通胀的影响的自动调整。——税法只是部分的对通胀实行了指数化。

  ·名义利率:未根据通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由于通胀是变动的,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并不总是同时变动。

  25生产与增长

  一、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

  ·由于增长率的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按收入的排序会有很大的变动。导致人均GDP衡量的经济繁荣在世界各国差别很大。

  ·通胀率被高估暗含的是真实经济增长率被低估。

  二、生产率的作用和决定因素

  1、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关键决定因素。

  ·生产率的增长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决定因素。

  ·一个国家只有生产出大量物品和劳务,才能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2、决定因素有四点:人均物质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人均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人均物质资本。物质资本(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

  ·资本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用于生产各物品与劳务,包括更多资本的生产要素。

  ·人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人均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种形式。

  ·自然资源的差别引起了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别。虽然很重要,但不是一个经济在生产物品与劳务方面具有高生产率的必要条件。

  ·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技术知识分为公共知识、私人拥有(秘方)和短期内私人拥有(专利)三种。

  ·技术知识指社会对世界如何运行的理解,人力资本是指把这种理解传递给劳动力的资源消耗。

  3、生产函数

  ·产量=生产技术变量F(劳动量,物质资本量,人力资本量,自然资源量)=AF(L,K,H,N)=Y

  ·生产函数规模不变:xY=AF(xL,xK,xH,xN)

  三、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

  1、储蓄与投资:

  ·提高未来生产率的一种方法是把更多的现期资源投资于资本的生产。

  ·储蓄与投资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2、收益递减和追赶效应

  ·资本要受到收益递减的制约: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由增加的一单位资本生产的额外产量减少。

  ·在长期中,高储蓄率引起高水平的生产率和收入,但在这些变量中并没有高增长。

  ·追赶效应:开始时贫穷的国家倾向于比开始时富裕的国家增长更快的特征。

  3、来自国外的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由外国实体拥有并经营的资本投资。

  ·外国有价证券投资:用外国货币筹资,但由国内居民经营的投资。

  ·利用来自国外的投资是一国增长的一种方法。

  ·鼓励资本流入穷国的组织是世界银行。

  4、教育

  ·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繁荣至少和物质资本投资同样重要。

  ·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一样有机会成本。

  ·人力资本带来外部性——一个人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人才外流:许多受过最高教育的人移民到富国。

  5、健康与营养

  ·健康与营养也是一类人力资本。

  ·引起更快经济增长的政策自然会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而这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6、产权和政治稳定

  ·市场经济如何运行的核心问题:保护产权和促进政治稳定。

  ·价格制度发生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经济中广泛尊重产权。

  ·经济繁荣部分取决于政治繁荣。

  7、自由贸易

  ·内向型政策避免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互交易来提高国内生产了和生活水平。

  ·外向型政策的物品与劳务的国际贸易能改善一国公民的经济福利——贸易是一种技术。

  8、研究与开发:通过资助和专利制度的方式

  9、人口增长:

  ·人口多意味着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工人多。

  ·人口增长导致自然资源紧张、稀释了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最明显),但也促进了技术进步。

  26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一、金融机构

  1、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分为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2、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借以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目标:把储蓄者的资源送到借款者手中。

  ·证券市场。债券: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有债务责任的证明。

  ·债券有三个不同特点:期限(决定利率部分)、信用风险和税收待遇。

  ·股票市场。股票:代表企业的所有权和企业所获得利润的索取权。

  ·出售股票来筹资成为股本筹资,出售债券筹资称为债务筹资。出现困境先支付债券持有者部分。

  ·股票交易价格由公司股票供求状况决定,需求反应了人们对公司未来赢利性的预期。

  ·股票指数:计算出来的一组股票价格的平均数。

  3、金融中介机构:储蓄者可以借以间接地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银行:起着金融中介机构和通过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存款开支票使物品与劳务的购买变得便利的功能。——帮助创造出一种人们可以借以作为交换媒介的特殊资产。

  ·共同基金: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股票与债券资产组合的机构。

  ·共同基金的优点是:使钱不多的人进行多元化投资、使普通人获得专业资金管理这技能。

  ·指数基金:按一个既定股票指数购买所有股票。

  二、国民收入账户中的储蓄与投资

  1、GDP组成部分

  ·封闭经济既不进行物品与劳务的国际交易,也不进行国际借贷;现实经济是开放经济——与世界上其他经济相互交易。

  ·封闭经济中: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Y=C+I+G

  ·国民储蓄:用于消费和政府购买后剩下的一个经济中的总收入。

  ·国民储蓄S=GDP–消费–政府购买=Y-C-G=I=投资

  ·私人储蓄:家庭在支付了税收和消费之后剩下来的收入。

  ·公共储蓄:政府在支付其支出后剩下的税收收入。

  ·国民储蓄S=GDP–消费–政府购买=Y-C-G=(Y-T-C)+(T-G)=私人储蓄+公共储蓄

  ·T=政府以税收的形式从家庭得到的数量–以转移支付形式返还给家庭的数量

  ·预算盈余:税收收入大于政府支出的余额。(即TG时T-G的部分)

  ·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引起的税收收入短缺。(即TG时T-G的部分)

  2、储蓄与投资区别:投资指设备或建筑物一类的新资本的购买。

  三、封闭经济中的可贷资金市场:向储蓄的人借以提供资金、想借钱投资的人借以借贷资金的市场。

  1、可贷资金的供需

  ·可贷资金:人们选择储蓄并贷出而不用于自己消费的所有收入以及投资者选择为新投资项目筹集资金要借的数量。

  ·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有额外收入并想储蓄和贷出的人。——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来源。

  ·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希望借款进行投资的家庭与企业。——投资是可贷资金需求的来源。

  ·可贷资金市场图:可贷资金为x轴,利率为y轴,供给向右上方,需求向右下方。

  ·利率调整可使可贷资金供需达到均衡水平,利率由可贷资金供求决定。

  ·可贷资金的供求取决于真实利率。

  2、储蓄激励:

  ·由于既定利率,税收变动改变储蓄激励——影响可贷资金供给。

  ·储蓄征收税额减少,储蓄增加,可贷资金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

  ·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3、投资激励:

  ·由于减免税收,改变投资——影响可贷资金的需求。

  ·企业收到增加投资的激励,可贷资金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

  ·利率上升,储蓄增加。

  4、政府预算赤字与盈余:

  ·政府预算余额变动代表可贷资金供给变动(不影响家庭企业投资数量——不影响需求)。

  ·公共储蓄为负,减少国民储蓄,减少可贷资金的供给。(供给曲线左移)

  ·挤出:政府借款所引起的投资减少。

  ·利率上升,投资减少。

  28失业

  一、失业的确认

  1、自然失业率:失业率围绕它而波动的正常失业率。

  ·尽管经济中总有某种失业,但自然失业率一直在变动。

  ·周期性失业: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

  2、成人分为三类:就业者、失业者、非劳动力。

  ·劳动力=就业者+失业者

  ·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100%

  ·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成年人口100%

  3、区分失业者和非劳动力

  ·报告失业的人并未努力找工作。

  ·报告非劳动力的人实际上想工作——丧失信心的工人。

  ·大多数失业是短期的,而任何一个既定时间所观察到的大多数失业又是长期的。

  4、失业原因

  ·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由于某些劳动市场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由于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引起。

  二、寻找工作:在工人的嗜好与技能既定时工人寻找适当工作的过程。

  1、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

  ·部门转移:各行业或各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

  ·摩擦性失业因经济总在变动而不可避免。

  2、公共政策与寻找工作:

  ·摩擦性失业没有准确数量。

  ·政府通过政府管理就业机构和公共培训计划促进寻找工作。

  3、失业保险:当工人失业时为他们提供部分收入保障的政府计划。

  ·虽然减轻了失业的痛苦,也增加了失业量。(人们可能拒绝缺乏吸引力的工作)

  ·达到了降低工人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的主要目标。

  ·提高了一个经济使每个工人与其最适合的工作相匹配的能力。

  三、最低工资法

  ·劳动市场图:劳动量为x轴,工资为y轴,劳动供给向右上方,劳动需求向右下方

  ·工资由于任何一个原因高于均衡水平,就会导致失业。最低工资导致出现的劳动过剩即为失业量。

  ·产生于高于均衡工资的结构性失业不同于产生于寻找工作过程的摩擦性失业。需要寻找工作并不是因为工资不能使劳动的供求平衡。

  四、工会和集体谈判

  ·工会:与雇主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进行谈判的工人协会。

  ·工会是一种卡特尔。

  ·集体谈判:工会和企业就就业条件达成一致的过程。

  ·罢工:工会组织工人从企业撤出劳动。

  ·工会是引起从工会高工资中得到好处的人与没有得到工会工作岗位的人之间冲突的原因。

  ·经济中工会的作用部分取决于指导工会组织和集体谈判的法律。

  五、效率工资理论

  1、效率工资:企业为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

  ·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企业保持高工资也是有利的,因为高工资可以提高企业工人的效率。

  2、工人健康——解释欠发达国家的失业。

  3、工人流动率——雇用并培训新工人需要成本。

  4、工人素质

  5、工人努力程度——激励工人不逃避责任。

  29货币制度

  ·货币指人们经常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的资产

  ·货币三种职能:交换媒介(提供用于进行交易的东西)、计价单位(提供记录价格和其他经济价值的手段)、价值储藏手段(提供把购买力从现在转移到未来的方式)

  ·有内在价值的货币不作为货币也有价值;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不作为货币就没有价值。

  ·货币以通货和其他各类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

  ·联邦储备(美国央行)负责管理美国货币制度。

  ·美联储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控制货币供给:购买政府债券增加供给,出售政府债券减少供给。还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或降低贴现率来扩大货币供给,也可以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或提高贴现率来减少货币供给。

  ·当银行贷出一些存款时,增加了经济中的货币量。由于银行以这种方式影响货币供给,美联储对货币供给的控制不完全。

  ·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向另一家银行贷款的利率。当美联储要实现这个目标时,它调整货币供给。

  30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一、古典通胀理论

  1、物价水平与货币价值

  ·通胀是关于货币价值的,而不是关于物品价值的。

  ·通胀涉及的首要并且最重要的是经济中交换媒介的价值。

  ·当物价总水平上升时,货币价值下降。

  2、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货币均衡

  ·前提:不考虑银行体系引起的复杂性,把货币供给量当做由美联储控制的政策变量。

  ·物价水平图:货币量为x轴,货币价值(1/p)与物价水平(p)为y轴,货币供给垂直,货币需求向右下方

  ·货币需求反映了人们想以流动性形式持有的财富量,取决于人们能够从债券中赚取的利率。

  ·物价水平上升增加了货币需求量。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水平。

  3、货币注入

  ·货币注入使货币供给增加,结果使货币价值下降,均衡物价水平上升

  ·货币供给增加更多货币时,物价水平上升,钱不值钱。

  ·货币数量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的增长率决定通胀率的理论。

  ·超额的货币供给使人们购买物品与劳务、购买债券、把货币存入银行储蓄账户——增加了人们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但经济中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没有变。(25章5点决定物品与劳务产量)

  4、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

  ·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

  ·真实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

  ·相对价格不用货币衡量,相对价格是真实变量。

  ·名义变量受经济中货币制度发展的影响,而货币对于解释真实变量基本无关。

  ·货币中性:货币供给变动并不影响真实变量的观点。

  5、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易手速度)与货币数量论方程式

  ·货币流通速度V=(GDP平减指数(物价水平)真实GDP(产量))/货币量=(PY)/M

  ·数量方程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产量=MV=PY

  ·货币流通速度一直较为稳定;当央行改变货币量时,名与产出价值(PY)的同比例变动;产量Y主要由要素供给和可得到的生产技术决定(货币为中性,不影响产量);央行改变货币供给,引起名义产出价值(PY)的同比例变动,反映在物价水平变动上——当央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时,引起高速通货膨胀。

  6、通胀税: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筹集的收入。

  ·政府可以简单的通过印发货币来为自己的一些支出付款。

  ·当国家主要依靠这种通胀税时,结果为超速通胀。

  7、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胀率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当提高货币增长率时,长期的结果是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更高的名义利率。

  ·费雪效应表明名义利率是根据预期的通胀进行调整的。长期中随实际通胀变动,短期则不定。

  二、通胀的成本

  1、撇清谬误:通货膨胀本身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

  2、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为使手头的钱少于没有通胀时的数量,必须牺牲的时间与便利。

  3、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4、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不当:由于一段时间内价格只变动一次,所以通胀引起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比没有通胀时大。——通胀扭曲了相对价格时,消费者的决策也被扭曲了,市场也就不能把资源配置到其最好的用途中。

  5、通胀引起的税收扭曲:

  ·税收对资本收益(以高于购买价格出售一种资产所得到的利润)的处理——通胀增大了资本收益规模,增加了收入税收负担。

  ·税收对利息收入的处理。——税后真实利率提供了对储蓄的激励,在存在通胀的经济中,储蓄的吸引力比在价格稳定的经济中小得多。

  ·经济中的储蓄提供了投资资源,而投资优势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当通胀增加了储蓄的税收负担时,通胀倾向于抑制经济长期增长率。

  6、混乱与不便

  ·增加货币供给并引起通胀时,侵蚀了计价单位的真实价值。

  ·通胀使不同时期的货币有不同真实价值,在存在通胀的经济中计算企业利润要更复杂。

  ·通胀抑制了金融市场把经济中的储蓄配置到不同类型投资中的作用。

  7、任意的财富再分配

  ·未预期到的通胀以一种既与才能无关又与需要无关的方式在人们中重新分配财富。——经济中许多贷款是按货币来规定贷款条件的。

  ·未预期到的物价变动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进行财富再分配。

  ·平均通胀率低的国家,往往有稳定的通胀;平均通胀率高的国家,往往有不稳定的通胀。

  31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物品与资本的国际流动

  1、开放经济与其他经济相互交易的两种方式:

  ·在世界产品市场上购买并出售物品与劳务。

  ·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购买并出售股票和债券这类资本资产。

  2、出口与进口

  ·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与劳务。

  ·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与劳务。

  ·净出口(贸易余额)=出口值–进口值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

  第16章通货膨胀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影响

  1.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人们一般采用价格指数来计算通货膨胀率,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价格指数和GDP紧缩指数。通货膨胀率即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2.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照严重程度不同,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三类: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

  ①低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为一位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愿意签订以货币形式表示的长期合同。

  ②急剧通货膨胀是指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二位数或三位数的速率上涨时的通货膨胀。这种急剧的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扭曲。其特点为:一般地说,大多数经济合同都会实行指数化;货币贬值非常迅速,人们仅在手中保留最低限度的货币以应付日常交易所需;金融市场逐渐消亡,资本逃向国外;人们囤积商品,购置房产,而且绝对不会按照很低的名义利率出借货币。

  ③恶性通货膨胀是指各种价格以每年百分之一百万,甚至百分之万亿的惊人速率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

  (2)按是否可预期,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两类: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和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①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各种补偿性行动引发的物价上升运动。如在工资合同中规定价格的条款,在商品定价中加进未来原材料及劳动成本上升因素等。但是一般认为,如果通货膨胀的预期现象普遍存在,那么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通货膨胀,即使最初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消除了,通货膨胀也会因经济主体预期而采取的行动得以持续,甚至加剧。

  ②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指货币当局采取隐蔽方式增加货币供应,使经济主体难以估计当前通货膨胀态势,预期未来通货膨胀趋势,不产生货币幻觉。一般认为,如果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经济主体由于在货币需求上不具有“货币幻觉”,就会提高名义现金持有量,保持实际现金持有量不变,结果会有效遏止物价上涨。总之,只有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才有真实效应,而预期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主体采取相应对策抵消了其影响,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3.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1)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实现。一般说来,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往往有利于债务人而有害于债权人。如果通货膨胀率出现不可预期的下降,那么所产生的效应就正好相反。但在更多时候,通货膨胀只是将收入和资产搅合在一起,随机地在全体居民中进行重新分配,而不会只冲击某些群体。

  (2)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扭曲价格和价格信号,从而损害经济效率。在一个低通货膨胀的经济中,如果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上升,则买方和卖方能获知这种商品的供求的实际变化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反应。但在一个高通货膨胀的经济中,人们就很难区分相对的价格变化与整体的价格变化。高速通货膨胀使相对价格变得混乱无序,令人无所适从。

  通货膨胀同样会扭曲货币的使用。在通货膨胀较高时,货币的实际利率为负,人们将更愿意持有实际资源而减少货币持有量。他们频繁地进出银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产生了大量的“鞋底成本”。企业精心设计现金管理计划。实际资源被用来适应不断变化的货币尺度,而不是被用来进行生产投资。

  通货膨胀对税收也会产生扭曲作用。预期的通货膨胀通过物价的不断上涨,对税收体系产生影响,会导致资源的不当配置。当所得税的征收等级不变时,随着物价的上升,名义工资收入必将不断地上升,在家庭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政府所征收的所得税却明显地增加了。这意味着家庭实际纳税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下降。通货膨胀对所得税等级的扭曲,加重了纳税人的税负,使政府的税收收入随物价的不断上升而不断增加,从而使消费、投资、净出口与政府支出的比重出现扭曲性变动,不利于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此外,如果征税中存在着明显的时滞,通货膨胀还会影响税收的实际价值。由于税金是按某一时点计算的,这就产生了征税的时滞,通货膨胀率的提高会使实际税收降低。这种效应称为奥利维拉-坦茨效应,即指政府财政赤字的增长会推进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会使实际税收收入减少,实际税收的降低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加政府的财政赤字的一种财政收入现象。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产生“菜单成本”。当价格发生变化时,公司必须消耗实际资源以调整价格。例如,饭店需要重新印刷它们的菜单,邮购公司需要重新印制它们的目录,出租汽车公司必须重新制定计价表,商店需要更改商品价格标签。这些成本有时还是无形的,比如召集人员重新定价等。

  (3)宏观经济影响

  在短期内,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但是在长期内,通货膨胀与产出的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倒“U”形的关系。低通货膨胀的国家的经济增长最为强劲,而高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家的增长趋势则较为缓慢。

  4.理想的通货膨胀率

  许多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尽管零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在一个理想的经济体系中是明智的,但现实经济并不是没有摩擦没有矛盾的。一些经济学家反对给通货膨胀率设定精确的目标,但是他们还是认为,一个可以预期的缓慢上升的价格水平看来还是能为经济的健康成长提供最好的环境。研究表明,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于生产率或实际产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相反,急剧的或恶性的通货膨胀会严重地损害生产率,并会通过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而殃及到个人。即使通货膨胀的代价看似不大,中央银行也不会长期容忍高通货膨胀率;它们会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减少产出增长和提高失业率来控制通货膨胀。

  二、现代通货膨胀理论

  1.框架中的价格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总需求的变动。投资、政府支出或净出口的变化都可以使总需求发生变动,并推动产出增长,使其超出潜在生产能力。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潜在生产能力,就会发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使物价上升以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由于需求方的货币竞相追逐有限的商品供给,从而将价格提拉起来。由于失业率下降,劳动力变得稀缺,工资也被抬高,所以通货膨胀会加速到来,最终发生了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大规模的赤字和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使总需求增长,而后者又使价格水平升高。如果没有货币供给的增加,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难以延续的。

  图16-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如图16-1所示。假设经济的初始均衡点为,支出的扩大将曲线向右上方推移,该经济的均衡点由点移至点。在这个更高的需求水平上,价格从上升到。于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便会发生。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及利润推动通货膨胀(这里的利润通常为垄断利润)。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通常,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和“滞胀”现象,或称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的并存。如图16-2所示,当生产成本急剧上涨(如石油价格振荡)时,曲线上移,均衡价格和通货膨胀上升,均衡产出下降。此时,国家将面临滞胀的困境,即通货膨胀上升,产出下降。影响总需求的政策能解决通货膨胀上升或者产出下降,但不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滞胀给政策当局带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在图16-2中,利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使曲线外移,这虽然能弥补产量的下降趋势,但是价格却会进一步上升。或者,试图利用紧缩的货币政策遏制通货膨胀,结果又只能进一步降低产出。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下,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图16-2生产成本上升导致滞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滞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及利润推动通货膨胀(这里的利润通常为垄断利润)。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在总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包括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在内的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可以用图16-3来说明。图中,总需求是既定的,不发生变动,变动只出现在供给方面。当总供给曲线为时,这一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总产量为,价格水平为。当总供给曲线由于成本提高而移到时,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总产量为,价格为。这时,总产量比以前下降,而价格水平比以前上涨。当总供给曲线由于成本进一步提高而移动到时,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总产量为,价格水平为。这时的总产量进一步下降,而价格水平进一步上涨。

  图16-3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3)预期和通货膨胀

  经济中大多数价格和工资的确着眼于未来的经济形势。当价格和工资正迅速上升,且可望继续上升的时候,厂商和工人就倾向于在自己的价格和工资决策中考虑到急剧上升的通货膨胀率。价格一旦确定之后,就不容易再发生变动。因此,通货膨胀具有极大的惯性,通货膨胀率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由于修正通货膨胀预期和调整大多数工资和价格都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只有在较大的冲击或经济政策变动的情况下,惯性通货膨胀率才会发生变动,在能够改变通货膨胀率的重大经济事件发生之前,通货膨胀率将一直会保持同样的速率。

  预期性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如图16-4所示。假定潜在产出保持不变,且不存在供给或需求的冲击。如果人们预期平均成本和价格按照某一固定的比率上涨,则曲线将按此比率上移。如果不存在需求的冲击,曲线也将按照这一比率上移。于是和的交点也会每年按此比率上移。这样,宏观的经济均衡就会从移到,再移到。因此,当和曲线以相同的比率不断稳步地向上移动时,就会发生稳定的通货膨胀。

  图16-4惯性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

  2.菲利普斯曲线

  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发现:在失业和货币工资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种负相关关系,即当失业率变低时,工资趋于上升,反之亦然。菲利普斯的发现以及后来的菲利普斯曲线对分析短期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互变动十分有用。典型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6-5所示,沿着菲利普斯曲线向左移动以降低失业时,曲线上的价格和工资的增长率就会上升。菲利普斯曲线可以理解为:当总需求发生变动而总供给却继续按原有比率变动时,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关系。此外,菲利普斯曲线并非表现出固定的替代关系。由于惯性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菲利普斯曲线也会发生变动。

  图16-5菲利普斯曲线

  3.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1)含义

  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NAIRU)是指那些作用于价格和工资膨胀的各种力量得以平衡时的失业率。经济处在这种失业率时,通货膨胀是稳定的,不存在加速上升或下降的趋势。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是指在没有向上的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能够长期维持的最低失业率。

  (2)稳定的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①没有超额需求。在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下,通货膨胀既不会上升,也不会下降。这是因为由于职位空缺引起的工资上升的压力和由于失业引起的工资下降的趋势相互抵消。

  ②没有供给冲击。如果没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如来自石油价格或其他消费品价格的急剧变化、汇率的剧烈波动、生产率或其他影响生产成本的要素的变化,也即如果没有冲击,则通货膨胀将会稳定在自己的轨道上。如果没有超额需求和供给冲击,那么实际的通货膨胀就会一直保持原有的惯性比率。

  (3)从短期到长期

  只有惯性的或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才会出现。如果惯性通货膨胀率发生变化,则这种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会有所变动。图16-6反映了一次总需求冲击引起的经济扩张,从而引起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动。第一阶段:失业处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水平,不存在供给或需求的意外冲击,经济运行位于图16-6中较低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的点。第二阶段:产出在经济扩张时期迅速增长,降低了失业率。随着失业率的下降,各企业倾向于积极地招收新劳工和大幅度地提高工资。由于产出超过潜在水平,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会提高,并且商品价格也会升高,工资和物价开始加速上升。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说,经济向上运行并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左移动达到点。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尚未发生变化,但在这个阶段,较低的失业率却使通货膨胀率上升了。第三阶段:由于通货膨胀率上升,企业及工人们都开始预期将会出现更高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预期的高通货膨胀率随即会体现在工资和价格的制定当中,从而使预期通货膨胀率有所提高。当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在点达到新的均衡时,较高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就得以在菲利普斯曲线的框架中体现出来。新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位于原来曲线的上方,它反映了更高的预期通货膨胀率。第四阶段:在最后这个阶段,由于经济发展放慢,经济活动的缩减使产出回复到潜在产出水平,失业率也回复到原有的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即点。于是,由于失业率变得较高而使得通货膨胀率有所降低,但是一旦达到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水平,新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就又会进一步升高。

  (4)垂直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根据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的理论,只有当失业恢复到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水平时,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趋势才会停止。否则,只要失业率低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就会有上升的趋势;只要失业率高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只有当失业率等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水平时,通货膨胀才会保持稳定,不同劳动市场上的供需力量的变动才会平衡。通货膨胀,无论其原有惯性多大,这时既不会上升也不会下降。

  根据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理论,惟一能与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相适应的失业水平就是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因此,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为一条经由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而向上的垂线,如图16-6中的垂线。

  图16-6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理论具有两个重要的政策含义。第一,它意味着存在某一能使经济长期稳定运行下去的最低失业水平。根据这一观点,一个国家不可能使失业率长期处于其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水平之下,而又不引起工资和物价的螺旋式上升。第二,尽管长期内同时控制住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存在困难,但一国也许能够驾驭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内可以实现经济扩张和低失业率并存的局面,但是最终经济繁荣还是要以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为代价。相反,当某国感到自己的惯性通货膨胀率已经过高时,它便会面临并经历痛苦的紧缩时期,收紧银根引发经济衰退,从而才能降低通货膨胀。

  (5)引起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下降的因素

  ①工会力量削弱了。

  ②一国经济的竞争能力增强。

  ③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中失业率较高的青少年相对减少;妇女的工作经验增加,失业率下降。

  ④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

  三、反通货膨胀政策的两难困境

  1.长期的期限与反通胀的代价

  人们对于经济完全适应一次冲击所需要的时间长度还无法确知。由于调整预期、劳动合同及其他长期合同的重新谈判等因素的存在,经济对冲击的自发的充分调整所需时间可能很长。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轻冲击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一个国家可以利用暂时减少产出和提高失业率的办法来降低预期通货膨胀率。但是,政策制定者在权衡反通货膨胀政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反通货膨胀政策所要付出的代价。降低通货膨胀率的代价会因为国家、初始通货膨胀率和所用政策的不同而不同。如果菲利普斯曲线相对比较平坦,则降低通货膨胀率就要以较高的失业率和产出损失为代价;而如果菲利普斯曲线比较陡峭,则失业率的小幅上升就会带来通货膨胀率的快速下降,因而相对来说,降低通货膨胀率的代价就比较小。

  2.信用和通货膨胀

  反通货膨胀政策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政策信用的作用。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取决于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进行预期的惯性的过程。一项信用货币政策,如预先强制确定一个固定的低通货膨胀率目标,会使人们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更低,而这种信念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可以成为人们自我实现的预言。因此,信用的和公共宣布的政策在产出和失业方面都可以用比较小的代价来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但是,许多经济学家对于信用会显著降低反通货膨胀成本这一论断表示怀疑。他们的理由是:政府的政策往往缺乏可信性,会出现时间不一致问题。

  3.降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的措施

  (1)改进劳动市场的服务。有些失业是由于职位空缺与失业工人不匹配才发生的,因此可以通过提供较完善的信息,来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2)支持培训计划。政府或私人的培训计划能帮助失业者获得在新兴产业谋取较好职位的技术能力。这类培训计划能获得双重利益:不但能使人们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而且还能减轻政府转移支付项目的负担。

  (3)消除政府障碍。政府所采取的一些旨在保护人们免受失业和贫困之苦的措施,在消除失业痛苦的同时,也降低了失业者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一些经济学家呼吁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主张削减目前在健康、残疾人和社会保障等福利项目中不利于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因素。

  4.反通货膨胀政策

  (1)收入政策:政府采取的一种旨在直接缓和通货膨胀的行动,如工资和价格管制等。这些行动可能是通过劝说、法律控制或者是其他一些激励措施来进行。由于人们的规避,强制的价格管制措施往往无效。而且,除非伴随着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否则价格管制措施不大可能放慢价格和工资的增长幅度。

  (2)市场战略:这种方法依赖市场的自然法则来控制价格和工资的增长。主张实行这种战略的人强调应该解除产业的政府管制,消除不合理的反托拉斯法和零售价格规定中妨碍市场竞争的因素,废止诸如外贸配额和最低工资立法等禁止竞争的政府法令,禁止由工会进行垄断。特别对于开放经济体而言,最重要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之一是鼓励国际竞争。这些加强市场力量的政策,可能会有利于抵制工资和物价的上涨,尤其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上,作用或许会更大一些。

宏观经济读后感范文

  在过去的年里,各种经济词汇充斥着我们的新闻联播、网络以及人们的日常攀谈中,通货膨胀、GDP、CPI、存款准备金率等等耳熟能详的专业名词萦绕耳旁,身为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却丝毫不了解。有人说:21世纪不懂经济学的人就是文盲。因此我们就必须了解宏观经济学,以适应国家的政策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宏观经济学是一本由伯南克等着名学者编写,内容全面,注重应用。第一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解释了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等的基本含义,同时简述了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理论,使我了解了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民经济的衡量与结构,主要GDP和价格指数及通货膨胀的组成和实际算法,让我知道了每年的保八意味着什么,同样十二月份的CPI上涨4.9个百分点是什么意思;第三章主要介绍失业和就业;剩下的主要介绍消费、储蓄和投资以及货币、资本市场和价格。在本书的学习中着重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相应财富的迅速增加,甚至感觉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在1998年以前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你只要读读报纸或听听新闻就可以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作出评价,每天你都可以看到收入增长减缓、联储转而对付通货膨胀,或者在对衰退的担忧中股市下跌这类标题,虽然这些宏观经济事件也许看来是抽象的,但它们与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预测对自己产品需求的企业经理必须猜测消费者收入会增加多快,依靠固定收入生活的老年人想知道物价上涨会有多快,最近毕业的要找工作的大学生也希望经济繁荣,企业会雇用他们。由于经济状况影响到每一个人,宏观经济问题在政治争论中起着中心作用。选民敏锐地意识到经济状况如何,也知道政府政策可以用有力的方式影响经济,因此,在职总统在经济状况好时支持率上升,而在经济状况差时支持率下降。

  宏观经济问题也是世界政治的中心,如果阅读一下国际新闻,你很快就会开始思考各种各样的宏观经济问题。大多数欧洲国家采取统一货币是一个好做法吗?中国应当固定对美元的汇率吗?美国为什么有巨额贸易赤字?穷国如何提高其生活水平?当世界各国领导人开会时,这些问题往往排在议事日程的显要地位。

  尽管制定经济政策的工作落在世界各国领导人身上,但解释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工作却落在了宏观经济学家身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宏观经济学家收集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有关收入、物价、失业和其他许多变量的数据。然后他们试图形成有助于解释这些数据的一般性理论,像研究星体演变的天文学家和研究物种进化的生物学家一样,宏观经济学家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受控实验,相反,他们必须利用历史给予的数据。宏观经济学家观察到各国经济互不相同,它们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观察既提供了发展宏观经济理论的动机,又提供了检验这些理论的数据。

  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门论战激烈,不断变动发展的学科。除了在有关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方面经济学家能达成一致以外,在其他领域中,尤其是在涉及商业周期,失业,通货膨胀中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争论不休。而且各个流派的理论研究都是在很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每个流派在研究时都是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而对反方面的实际问题则不予考虑,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局限性。所以我个人认为宏观经济学对经济的运行有着指导作用,但是仍存在很多的局限。

宏观经济学心得体会

  这一阶段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结束了,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一种把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的思维,逐步尝试把平时看到的新闻中的经济问题与所学过的理论结合起来。

  一,理论基础仍是重点

  当然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仍然是基础,凯恩斯的理论仍然是学习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时期产生了一些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凯恩斯主义一度走入低谷,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凯恩斯主义将重新受到重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相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靠拢,新增长理论将继续是一个研究热点,不远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出现新的综合。

  二,宏观经济问题的关注和理论的应用

  在本课的学习中着重讲到了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财富的相应迅速增加,甚至感觉在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很快,增长中国作文比在10%左右,但是人们一直对现在反应经济增长的GDP的核算是否能反应经济的实际增长存在怀疑,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引入了绿色GDP的核算。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用研究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IS-LM曲线来分析,并且对IS-L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每一个国家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所以IS-LM模型进一步扩展为IS-LM-BP模型。这样可以更完善分析各国的经济。从IS-LM模型中还可以推出AD-AS曲线,这时价格不再作为一个常量而是作为一个变量来考虑,并且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了起来。用AD-AS模型可以充分的分析美国90年代后的新经济,从而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启示的因素。

  三,结论

  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门论战激烈,不断变动发展的学科。除了在有关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方面经济学家能达成一致以外,在其他领域中,尤其是在涉及商业周期,失业,通货膨胀中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争论不休。而且各个流派的理论研究都是在很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每个流派在研究时都是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而对反方面的实际问题则不予考虑,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局限性。所以我个人认为宏观经济学对经济的运行有着指导作用,但是仍存在很多的局限。

  本文《宏观经济学学习总结》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 学习经济学这么些年,最大的体会是经济学的分析始终围绕着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是均衡分析,第二个是最优化。而这两个分析的前提就是人士理性的,是必须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在拥有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未来准确做出预测。由此导致了一大批宏观经济学的非常有趣的故事,比如李嘉图-巴罗等价命题。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就是人的理性假定,包括价格粘性模型,曼昆的菜单成本模型。

  在中级宏观经济学里面如果能够理解了IS-LM模型以及索罗模型,中级宏观经济学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剩下的就是怎么样扩展模型的基本假定。加入不同的假定会延伸出不同的有趣故事来。

  高级宏观经济学基本上不考虑IS-LM模型。too na-iv-e, too si--le.高级宏观最终要的是动态最优化。通过动态规划或者最有控制方法讨论代表性消费者的一生最有决策。

  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差别没有中级宏观和高宏那么大的差别。内容基本就是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论。现在主流的微观经济学都把重点放在了博弈论以及信息经济学上,尤其是博弈论。现在的在西方非常重要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一个趋势是用博弈论来改写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博弈论越来越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当然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基础还是消费者最优选择理论和厂商理论。

  高微与中级微观的不同在于高微更深入更模型化地讨论问题。所以所有的讨论会更严谨。消费者理论主要就是个人在既定约束下的最佳消费选择。无非就是讨论一下收入效应以及价格效应这些非常基本的问题。由此会延伸出希克斯需求曲线和马歇尔需求曲线。一般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主要由其无差异曲线决定(预算约束只是决定其消费水平),即消费函数。消费者最优决策理论其实也是高宏的微观基矗厂商理论说白了就是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理论一样,在不同的成本函数形式假定下会有不同选择。其实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论是相通的,很多时候只是换个不同的表述而已。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基本可以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来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例子这里就不说了。

第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分析和建议

  去年我国国民经济在房地产、汽车、建材等部门出现局部投资过热,政府及时做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给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数据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6%,开局良好。然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8%,仍然在高位运行;尤其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6.7%,存在泡沫化的危险,宏观调控任务依然繁重。在当前的国民经济运行中有三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

  一是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形仍然相当严重。一季度社会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3.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9%,比去年同期加速2.7个百分点,反映市场需求较旺。但是,在统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16类商品中,除了食品、饮料烟酒、金银珠宝、书报杂志、燃料、建材五金等6类和去年同期持平或上升外,其他制造业产品包括服装、纺织品、家用电器、办公用品、日用品等10类仍然延续着1998年以来下跌趋势。在市场需求旺盛并且而建材和燃料等上游产品的价格已经上涨多时的情况下,这10类制造业商品价格依然下跌,说明我国国民经济中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形仍然相当严重。因此,宏观调控在治理局部投资过热的同时,必须防止通货紧缩情况的再度出现。

  二是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显着。一季度出口增长34.9%,幅度和去年的34.1%相当;进口增长12.2%,则比全年的42.3%下降了30.1百分点。一季度贸易顺差166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全年320亿美元的52%;和去年一季度逆差84亿美元相比,增加了250亿美元,约2068亿元人民币。最近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

  宋国青教授指出,这个数量相当于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量2500-2600亿元人民币的80%,是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来源。

  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压力仍然存在。XX年我国外汇储备猛增2067亿美元,其中一半的新增外汇储备在最后三个月形成;在外汇储备增加额中,经常项目约占70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约占1120亿美元。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中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其余的大多为“热钱”。由于预期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因素也表现在“热钱”继续流入我国,一季度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34亿美元,加上贸易顺差166亿美元,两项相加才300亿美元,但是,一季度新增外汇储备492亿美元,多出的192亿美元,皆来自于具有“热钱”性质的境内金融机构减少国外资产运作将资金调回境内,或增加国外短期借款,或来自于居民将手持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另外,一季度进口同比增长率的大幅度下滑除了因为国际石油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国内宏观调控的因素减少了进口需求外,也可能是因为预期人民币在短期内会升值,使得国内企业减缓了进口的投机因素造成。不过和XX年最后三个月外汇储备每个月增加300多亿美元相比,“热钱”流入的速度已经有所减缓。

  根据一季度宏观经济的总体形势和以上三个现象分析,以下对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利率和汇率政策谈三点看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参考。

  目前各界对于继续进行宏观调控,防止局部投资过热的必要性看法比较一致,但对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则有不同看法。有一种观点认为,进行宏观调控,应该主要利用市场手段也就是提高利率,这样既可降低投资需求,同时也可以消除储蓄的负利率。但是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仍然是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的基本情况,提高储蓄利率,显然不利于维持较为旺盛的市场需求以消化过去投资所积累下来的过剩生产能力。同时,对于高度负债投资的企业,以及具有投机性质的投资项目,提高利率并不能减少贷款投资的需求。因此,较好的政策选择应该是仍然维持目前较低的储蓄利率水平以鼓励消费;同时加强银行根据贷款企业自有资金比例、项目风险等因素来筛选贷款项目的功能,以控制贷款总规模和风险。

  房地产投资仍然高企不下,为了避免房地产过度泡沫化,以及将来泡沫破灭出现金融危机给国民经济带来危害,除了应该继续严格执行去年xx规定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开发资本金必须达到35%,以及今年3月26日下达的《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中规定的8条措施外,金融监管部门还应该明确规定银行贷款总额中可以用来作为房地产开发以及抵押贷款的比例。日本和东亚的金融危机都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银行呆坏账比例过高有关,房地产是香港第一大产业,房地产价格在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后下降了近70%,香港的银行体系却安然无恙,关键就在于香港金融监管~吸取了1970年代金融危机的教训,除了规定了房地产开发项目自有资金和抵押贷款首付的比例外,也对房地产开发和抵押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额中的比例作了适当、明确的规定,这个经验政府可以考虑吸娶采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经济学家黄海洲博士的跨国实证研究,发展中国家以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最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稳定。我国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制度,但是在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后人民币贬值的投机压力下,以及近两年多来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压力下,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变成和美元固定挂钩。恢复有管理的浮动,并且逐渐过渡到和一揽子货币挂钩是我国汇率管理政策的发展方向。但是根据理论和许多国家的经验,在有投机的压力下,除非一次性过度升值20%、30%,满足了投机者的套利愿望,任何恢复有管理浮动的试图,都将变成上调的固定汇率。而且一次性的过度升值后,投机者必将调出资金套利,使汇率承受过度贬值的压力,造成汇率大幅上下波动,极不利于外贸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有升值投机的压力下,绝对不要屈服于压力而升值。今年一季度和上一季度比,虽然升值投机的压力有所缓减,但是随着美国参议院通过对人民币升值施压的提案,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可能又会重新回潮,所以正本清源之策还在于消除国外对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和投机预期。美国对我施加政治压力的理由是我国故意低估人民币币值,以刺激出口,赚取巨额顺差;民间的投机压力是国际热钱在东亚金融危机以及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欧日经济疲软缺乏投机机会,看到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而把人民币作为投机的对象。但实际上我国每年总体外贸的顺差不大,表明人民币的币值并无多大程度的低估。美国的逆差主要是政府巨额的财政赤字无法由国内的储蓄弥补造成。我国的外汇储备虽然很大,但是我国有相当大的隐性财政赤字,包括金融体系中数万亿的不良资产和社保体系的欠账,就像美国高企的财政赤字使美元无法走强的道理一样,巨额的隐性财政赤字也不足以长期支持人民币的坚挺。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都用于购买美国政府的国债,支持了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为了让美国政界了解美国的巨额外贸赤字是美国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造成,以及让国际金融界了解中国虽然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是中国也存在使人民币贬值的巨额隐性财政赤字,建议政府可以考虑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

  家左晓蕾博士提出的把政府财政增收的一部分用来置换外汇储备,交给社保基金在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这样既可以让美国~界清晰地看到,如果中国政府减持美国的国债,对美国的财政赤字、利率和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美国政府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有利于让国际金融界看到我国在巨额外汇储备后面实际上存在着贬值可能性,而减少升值的投机预期和压力。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于科技的手抄报

关于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