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卷分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试卷分析模板

  近两年七年级上期期末目标检测数学试卷分析

  近两年数学试卷的目标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证了平常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从而在本次考试中我校满分100分也应该存在着不少的。

  一、从近两年的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选择、填空、化简和计算以及解答题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实践探究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章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卷面坡度8:1:1

  二、从近两年试卷的结构看:

  时间:120分钟,分值:满分100分,七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具体分析如下: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七年级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

  题号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作图题四解答题计算化简五数形统计、几何题六解答题几何题七探究题合计1-1011-181920-2122-2324-2526-2727分值301652110108100

  代数与几何分值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作图题四解答题五数形题六解答题七探究题合计代几代几代几代几代几代几代几代几18126100521055010445446

  章节分值

  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收集与统计扩展题28分20分37分10分5分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七年级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

  题号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作图题四解答题计算化简五数形统计、几何题六解答题几何题七探究题合计1-1011-181920-2122-2324-252627分值301642110127100

  代数与几何分值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作图题四解答题五数形题六解答题七探究题合计代几代几代几代几代几代几代几代几2191420421064012076238

  章节分值

  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收集与统计扩展题32分19分27分11分11分

  三级考点分值比例

  一级考点二级考点三级考点分值比例

  数与式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33.00%

  1E:有理数的乘方33.00%

  1I: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33.00%

  代数式32:列代数式66.00%

  33:代数式求值22.00%

  34:同类项33.00%

  38: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22.00%

  整式42:单项式22.00%

  43:多项式22.00%

  44:整式的加减1919.00%

  45: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55.00%

  分式6B:分式的加减法44.00%

  图形的性质图形认识初步I8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33.00%

  IC: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2.00%

  ID:两点间的距离55.00%

  IK:角的计算55.00%

  IL:余角和补角22.00%

  相交线与平行线JA:平行线的性质33.00%

  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33.00%

  三角形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55.00%

  图形的变化图形的平移Q4:作图-平移变换55.00%

  投影与视图U1: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33.00%

  统计与概率数据收集与处理V6:频数与频率55.00%

  VC:条形统计图55.00%

  三、教学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例如2010-2011的六大题24小题【如下左图点A、O、B在同一直线上,已知∠1=,∠2=,那么CO和DO垂直吗?请说明理由。等等】就是来源课本;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就是数学也要注意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如试卷的七大题的探究题

  C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几何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动手画图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一题多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几何题到喜欢几何题。试卷六大题25小题有显现【如下右三个图AB∥DE,探索∠A,∠ACD,∠D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分三种情况】。

  2

  A

  C

  3、多做多练,针对好四大题的计算和化简21分题,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和化简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计算、化简理由,加强基础题的计算和化简,因为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是我们大多数学生的通病。好多计算、化简就是课本上的原题小小的修改如两年都考了的计算这类型就是课本上的8题(6)小题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在五大题中体现出来了。请看

  22小题: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后,某中学七年级(1)班40名同学开展了“我为灾区献爱心”的活动,活动结束后,生活委员小林将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各题.

  (1)捐款金额为50元的同学有人,捐30元的同学比捐20元的同学少人.

  (2)补全这个条形统计图.

  (3)这40名同学平均捐款多少元?(本小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试卷三大题、七大题有所体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探究中的题目问“何关系式”“是否成立”一定要让学生先回答,再说理由,这样能让学生找到了得分点。

  综观整体,2009-2010年2010-2011年两年的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相似的题型多,有的只是稍微改动下如【2010-2011年的一道计算题】,【2009-2010年的一道计算题】…等,试卷的分值布局是基础题分值大,难度题分值小,能让学生得分,得高分。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最终立足社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因此:我们老师要引导好学生进行针对性重点的复习,分好章节、分好专题复习。

化学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我二年级学生及格率100%,优秀数170人,优秀率85%,从卷面的得分情况来看,总体成绩还算可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抓基础知识的训练,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都如此,特别是计算,在数学中无处不在,生活中随时都会用到,所以,二年级数学教师在平时坚持早晚天天练,故失分较少。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文章来源于]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能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结合所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体验其应用价值,使学生有了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第六大题第三小题中失分较少。

  (3)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本次试卷中,除了少数学生外,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这与平时教师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试卷中的不足

  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体现在:

  (1)对有些易混问题强调的不够透彻。导致学生有些知识点产生错误认识,如:在连一连中,把“3+5”与“3×5”连在一起,“2和3相加”与“2×3”连在一起,这提醒我们在以后教学中对有些问题必须要求学生掌握扎实。

  (2)有些基础性的知识在讲课过程中没有做到举一反三,这是致使学生在考试中失分的主要原因。如:所有的钝角都一样大,很多学生判断成对的。因为学生都知道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所以没有考虑清楚就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是老师在讲课中没有多强调。

  三、今后工作目标

  (1)重视课堂教学,注重通过创设情境,评价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从而使之贯穿与整个数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口算,笔算,属于最基础性的题目,每天拿出5-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背乘法口诀、练口算。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认真细心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检查等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4)重视双基训练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解决课堂上的基础问题,同时在课后对不懂问题予以解决。

试卷分析怎么写

  一份完整的试卷分析报告应该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即试卷评价(命题评价),成绩统计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教学改进措施等。

  一、试卷评价

  试卷评价也称命题评价。

  1、试卷有多少大类题型,总分是多少,各种题型所占分值比重是多少。哪类题型学生已见过,哪类题型学生初次见面。哪些题型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哪些内容为考察的重点,所占分值较大。

  2、命题覆盖范围分析。各种题型在教材中的章节分布,是否覆盖所有章节。有哪些章节中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考试内容是否超出课程标准范围,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一致。基础知识题与基本技能题的考察是否都能够兼顾到。

  3、题量大小与难易程度分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试卷完成度是多少?是否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内容。试卷中基本题、有一定难度题、拔高题(难度较大)所占比重是否合理,有无偏题、怪题等。

  二、成绩统计及分析

  成绩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分三率统计。

  一分即平均分,班级平均分是多少

  三率即及格率、优秀率(85分以上)、低分率(40分以下),三率计算分别是及格人数、优秀人数、低分人数除以班级人数乘以100%。

  2、分数段统计。

  最高分、最低分各是多少。各个分数段有多少人。

  3、各题的得失分及在学生成绩中的体现。

  每道题的得失分是多少或者说正确率是多少。各个分数段中的学生在这种题型中的得失分情况,是否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

  1、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平均分看,与平行班、与以前考试比较,如果低于正常值,或有较大差距,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班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从一分三率可以客观看出班级学生的层次,不同学生掌握程度。如果差生人数多,教学中不够重视补差工作。如果优分人数少,说明平时提优不够。

  从最高分可以看出自己教学的全面性与命题要求,与兄弟班级还有多大差距。一般来讲,在平行班级中,优秀学生的发展是比较均衡的。如果本班的最高分与其它班级相差较大,(低于5分)那就要反思自己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不够,教学有疏漏之处。

  从分数段,可以看出本班学生的整体状况,在各个层次上的分布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情况查漏补缺。

  2、从卷面情况看,可以看出学生的具体问题。通过考试,诊断出学生学习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是知识的问题,还是能力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是教材问题,还是试卷问题?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典型问题教师要做好记录。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每一种题型从得失分看出学生问题所在。不同的题型,诊断的功能不同,可以看出学生思考的误区。当然,教师分析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从中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客观情况。

  四、改进措施

  问题找到了,就要对症下药,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计划要有针对性,要有可操作性,能够解决问题。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就订出思想教育方面的改进措施,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就订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若后进生多就提出如何转化后进生的措施。

  试卷分析范文(一)

  这次成绩和上次月测比较,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均分高了近10分,及格率从不到50%到了70%多,特别是优秀率突破了零。

  一、总体分析

  这一份期中考卷,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半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主要考查了字的拼音、词语的运用、古诗文名句默写、名著的知识、语言概括能力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阅读理解(38分)

  有三篇阅读,第一篇是文言文阅读,二、三篇均是课外阅读。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第三篇阅读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作文(40)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这道题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2——18分之间,古诗文默写得分最高,有一半学生的满分。第1、3、5小题失分率最高,失分原因主要是写错别字、概括能力较差。

  (二)阅读理解

  1、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桃花源记》主要从三方面设题:文学常识、解释词、句子翻译和整体感悟。

  失分原因:释词不结合句子解释,翻译句子主要是没有落实到句中关键字词的意思,这样句子的意思“走样”了,第10小题让学生概括说说桃花源的情形,大多学生用原文回答,对题理解不到位。

  2、现代文阅读

  学生最大的失误是:缺乏对文章整体理解和整体感知的能力。在答题时具体表现为不周全、不严密,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例如第11题,对文章不能整体感知,三个方面就答不全,不知道找中心句子。19题让结合原文说说一句话的含义,大多学生不能结合文章来理解,提炼信息的能力较差。这个题失分率高。

  (四)作文

  这里只是谈谈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对于这个半命题作文,学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人物情感。阅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颖,有不少同学的材料显得老套。滥用词语,语句不通,语言匮乏。不能很好地借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突出主旨。

  三、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3,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浓。

  4,自身复习安排不好,及在教学中顾此失彼,不能兼顾全面。

  5,学生不关注社会,不关注时事,知识面窄。

  四,今后教学的几点措施

  虽然试题较简单,但本次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

  1、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语文成绩的好坏,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累是否厚,基础是否牢。从本次考试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很多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很不牢固,字不会写,音不会读,我们要把握课标要求,夯实基础知识,注意语文积累,尤其是对常见字词和古诗文的积累,重视常见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名著的阅读,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同时注意对重点语段或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概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重视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要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先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把握,把握什么?怎样把握?教师要思考,归纳;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归纳、整合、表达。使学生清楚阅读理解中不论什么题目都应在文中去寻找答案,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敲,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切忌凭空乱想。

  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综观现在的语文考试,语文不仅是基础,更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努力让语文和生活统一起来。

  4、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不是天生具来的,是靠后天不断的积累训练的,在让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不断训练中掌握基本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5、加强自身素质,在工作中能够兼顾全面。

  试卷分析范文(二)

  本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试题的抽样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作点分析,谈点看法。

  一、基本情况

  本次检测参考人数xxx人,平均66.58分,及格人数yyy人,及格率73.62%,优秀人数zzz人,优秀率30.58%。

  二、试题特点

  本试卷分为三大板块,共十二个大题。

  1、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试卷整体保持稳定,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分值也保持不变,但通过采用“形近字组词”、“给句子换个说法”、“给部件组字再组词”的题型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

  2、作文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三、抽样分析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答题的情况,我们随机抽查了三个年级50份试卷,对三大板块学生答题情况抽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尽管试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但大多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字音、字词

  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抽查了五年级20份试卷,全对的有12人,6人得14分,2人得13分。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

  五年级的选字填空“暮、幕、慕”。多数学生失掉2—3分。其实这是《课堂作业》上的,说明学生平时练习没有认真答题,错题也没有及时纠正。

  2、句子

  三年级的第七题按要求改写句子。三年级学生连“缩句”也不会,让他们改“陈述句”和“转述句”的难度可想而知就更大了。

  六年级选择修改不正确的一项,并写出理由。老师乍一看不知道选哪个,更何况是学生。

  二年级第十题“把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失分的学生主要是没有掌握方法,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3、积累

  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的古诗和名言警句。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写错别字或前后颠倒。

  失分最多的是四年级对对子。学生不理解意思,关键还是平时积累太少。

  4、阅读

  四年级找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有学生找成描写天鹅动作的词;五年级给“绿色建筑”下定义,学生不知道下定义是什么意思;三年级还没有接触排比的修辞手法,却要求学生填排比的手法,学生当然不会。

  5、作文(十二题共30分)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想象巧妙、新奇,颇有创新意识;三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字、词不过关。试卷中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词语在平时的练习册中也常出现的,学生应该有较多认识和巩固的机会,可为什么学生的得分率还不高呢

  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在检测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词语接龙、猜谜)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

  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阅读题的得分率是最低的,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其实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

  公开课上往往课型都是阅读教学,但少数教师一节课讲个不停,学生很少有朗读和思考的时间。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激发习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

  从平时的抽考阅卷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雷同,严重时,一本(20份)试卷有四、五个学生的作文一模一样。作文内容的虚假,已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顽症,“作文打假”刻不容缓。

  学语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学生习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

  一篇好的文章,真实感情比华丽的辞藻,富丽堂皇的布局更为重要,离开真情实感这个前提,一切写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楼阁。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写出来的文笔才流畅,感情才真实。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

  总之,写实的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写身边的事,说心里的话,说有童真童趣的话;想象作文则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

  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熟背、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如描写人物、景物的词语;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句子。课外的积累,则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或学生自己的藏书,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必须采取语言积累和语文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在课外时间,可组织学生交流见闻,交流心得,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可鼓励那些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向学校的广播站投稿,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还可开展“手抄报”、“演讲”等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的目的。

试卷分析范文

  一、试卷题型、难度及成绩汇总介绍

  这次考试从整体来看成绩基本到达预期水平,年级均分40分左右,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1、选取题状况介绍:

  选取题含盖了必修2八个单元的资料,在命题时侧重对学生综合潜力的考察,难度系数较大。总分50分,年级均分40分左右。从整体上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错,如第10、10、11、13、14题,正确率都在90%以上,但很明显,对于历史问题的分析比较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潜力颇为欠缺,如第3、6、8、9、10题等,正确率50%都不到。另外,从客观题正确率统计表中能够看出,15道选取题,没有一题是正确率到达100%的,哪怕是很简单的基础题,说明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而且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之间差异较大。

  2、主观题状况介绍:

  31题是一道问答题,针对中国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的变化涉及到了1、3、4三个单元的知识。满分13分,平均得分在7分左右,学生对于考过的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如“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等理解不清楚,造成答题时张冠李戴,失分较多。12题:材料分析题,本题由于涉及到了必修一的知识而且材料大容量多,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满分10分,平均得分在12分左右。13题涉及到第六单元,因为平时对该知识点讲的多练的多,所以该题得分率较高,满分8分,均分6分左右12题重点考核学生对第八单元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的把握,满分7分,均分5分左右。13、14题以考核学生的综合潜力为主,9题、10题重在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几题满分多,低分也多,说明学生自身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知识灵活运用的潜力上存在较大差异。

  二、今后的复习计划

  1、紧扣教学要求,以课本为主、针对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新一轮复习。指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看书。期末考试基础题仍然会占相当比重,这是奠定总均分的关键,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打牢学生的基础,不管是成绩好的成绩差的潜力强的潜力弱的学生,这一块都能够争取过来。

  2、注意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比较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潜力。历史教学的重点已经从传授知识向培养潜力转变了。开放型、探索型的问题是近几年常见的题型,重在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这类题目来源于课本又远高于课本,它仅将书本上的知识作为考查学生的一个切入点或载体,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解这类题就不能是光靠死记硬背了。

  学生的潜力如何得到提高,我认为一是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另外要加大对学生的习题训练量,循序渐进,层层加深,让他们在训练中自己体会解题的思路,掌握典型例题中所蕴涵的解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3、培养学生构成卷面书写规范化的习惯。这是历次考试中一向存在的问题,错别字、病句、字迹潦草等现象层出不穷,屡申屡犯。这一点只能从平时抓起,督促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做起,时时刻刻当作一个教学任务严格要求学生。

江苏省化学试卷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钙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状态C.熔点D.氧化性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B.C.D.

  4.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金B.银C.铜D.铁

  5.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B.量筒C.试管D.烧杯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B.硫酸铜C.C60D.金刚石

  8.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D.禁止焚烧秸杆

  9.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0.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11.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B.聚氯乙烯C.玻璃钢D.天然橡胶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B.用食醋浸泡鸡蛋的方法,可以制得无壳鸡蛋

  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试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D.用喷水的方法,可以扑灭所有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2+、Na+、Cl-、OH-B.H+、K+、NO3-、SO42-

  +、NH4+、NO3-、+、Ba2+、NO3-、Cl-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甘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15.按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A.氢气和水蒸气与B.氢气和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氛气D.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16.(6分)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

  A.H2和COB.H2和C2H2C.C2H2和和C2H4

  17.(7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__。

  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水的体积为________(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按右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______。

  选项xyA水氧化钙B水硝酸铵C浓硫酸水D稀盐酸镁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18.(14分)核电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间题、

  (1)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115号元素的中文名为“镆”。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2)在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3)利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单质、氧化物、酸、键、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单质______、氧化物______、酸______、碱______、盐______。

  (4)以钠和氯为例,简述结构与性质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产C919大型客机上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Al2O3)得到铝和氧气、试计算电解102t氧化铝最多能生成铝的质量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9.(5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①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②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见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中,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7分)右图中A-I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一种或两种元家组成:其中A、B、D、H均为单质;F可用作大棚蔬菜生产中的气体肥料;H在B、F、G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生成铜绿[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F______,H_______。

  (2)实验室常用E制取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和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

  21.(11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液体名称蒸馏水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紫色蓝色绿色黄色

  查阅资料:

  pH7.5~910~11.912~14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色绿色黄色

  【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_____色变为____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

  【交流与反思】b点的溶质为_______(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的溶质______(写化学式)

  【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值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

  一、选择题(本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5:ADDAC6-10:BCBDA11-15:CDBBA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16.(本题共6分)

  (1)混合物(2)化学变化(3)CH4+2O2CO2+2H2O(4)BCD

  17.(本题共7分)(1)D;(2)16g84g(3)40g乙(4)AD

  三、(本题包括l小题,共14分)

  18.(本题共14分)

  (1)115115(2)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3)

  (4)(问答要点)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5)54t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9.(本题共5分)

  (1)2Hg+O22HgO(2)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20.(本题共7分)

  (1)CO2Cu(2)2H2O22H2O+O2↑(3)置换反应(4)H2+Cl22HCl

  五、(本题包括l小题,共11分)

  21.(本题共11分)

  【得出结论1】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

  【实验探究2】无红NaOH+HCl=NaCl+H2OpH=7,恰好完全反应

  【得出结论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交流与反思】NaCl、HClNaCl、NaHCO3

  【得出结论3】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

解析2019年江苏省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Cr52Fe56Cu64Ag108I12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A.氢B.碳C.氮D.氧

  2.反应NH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B.N2的结构式:N=N

  +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电子式: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L?1NaOH溶液:Na+、K+、、

  B.0.1·L?1FeCl2溶液:K+、Mg2+、、

  C.0.1·L?1K2CO3溶液:Na+、Ba2+、Cl?、OH

  D.0.1·L?1H2SO4溶液:K+、、、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将4.0gNaOH固体置于100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L?1NaOH溶液

  C.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D.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室温下用稀NaOH溶液吸收Cl2:Cl2+2OH?ClO?+Cl?+H2O

  B.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H2↑

  C.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Cu+2+2H+Cu2++2NO2↑+H2O

  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W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r(Z)r(Y)r(X)

  B.由X、Y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D.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q)Cl2(g)FeCl2(s)

  2(aq)Mg(OH)2(s)MgO(s)

  C.S(s)SO3(g)H2SO4(aq)

  D.N2(g)NH3(g)Na2CO3(s)

  10.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B.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活性炭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

  D.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2H2(g)+O2(g)2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L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

  D.反应2H2(g)+O2(g)2H2O(g)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

  12.化合物Y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X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A.1最多能与2反应

  B.Y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

  C.X、Y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D.室温下X、Y分别与足量Br2加成的产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相等

  13.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向浓度均为0.05·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Ksp(AgI)Ksp(AgCl)C向3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D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

  .D

  14.室温下,反应+H2OH2CO3+OH?的平衡常数K=2.2×10?8。将NH4HCO3溶液和氨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用于浸取废渣中的ZnO。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2·L?1氨水:c(NH3·H2O)cc(OH?)c(H+)

  B.0.2·L?1NH4HCO3溶液(pH7):ccc(H2CO3)c(NH3·H2O)

  C.0.2·L?1氨水和0.2·L?1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c(NH3·H2O)=c(H2CO3)+c+c

  D.0.6·L?1氨水和0.2·L?1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H3·H2O)+c+c(OH?)=0.3·L?1+c(H2CO3)+c(H+)

  15.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NO(g)+O2(g)2NO2(g)的ΔH0

  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

  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

  D.380℃下,c起始(O2)=5.0×10?4·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000

  非选择题

  16.N2O、NO和NO2等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

  (1)N2O的处理。N2O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N2O分解。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NO和NO2的处理。已除去N2O的硝酸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

  NO+NO2+2OH?2+H2O

  2NO2+2OH?++H2O

  ①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去除率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②吸收后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NaNO2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NO的氧化吸收。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其他条件相同,NO转化为的转化率随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Cl?和,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______。

  17.化合物F是合成一种天然茋类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C→D的反应中有副产物X(分子式为C12H15O6Br)生成,写出X的结构简式:________。

  (4)C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碱性水解后酸化,含苯环的产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1∶1。

  (5)已知:(R表示烃基,R'和R"表示烃基或氢),写出以和CH3CH2CH2OH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8.聚合硫酸铁[Fe2(OH)6-2n(SO4)n]泛用于水的净化。以FeSO4·7H2O为原料,经溶解、氧化、水解聚合等步骤,可制备聚合硫酸铁。

  (1)将一定量FeSO4·7H2O溶于稀硫酸,在约70℃下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红棕色黏稠液体。H2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水解聚合反应会导致溶液的pH________。

  (2)测定聚合硫酸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液态样品3.000g,置于250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滴加稍过量的SnCl2溶液(Sn2+将Fe3+还原为Fe2+),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Sn2+。用5.000×10?2·L?1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与Fe2+反应生成Cr3+和Fe3+),消耗K2Cr2O7溶液22.00。

  ①上述实验中若不除去过量的Sn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②计算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

  19.实验室以工业废渣(主要含CaSO4·2H2O,还含少量SiO2、Al2O3、Fe2O3)为原料制取轻质CaCO3和(NH4)2SO4晶体,其实验流程如下:

  (1)室温下,反应CaSO4(s)+(aq)CaCO3(s)+(aq)达到平衡,则溶液中=________[Ksp(CaSO4)=4.8×10?5,Ksp(CaCO3)=3×10?9]。

  (2)将氨水和NH4HCO3溶液混合,可制得(NH4)2CO3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浸取废渣时,向(NH4)2CO3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

  (3)废渣浸取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控制反应温度在60~70℃,搅拌,反应3小时。温度过高将会导致CaSO4的转化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保持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量不变,实验中提高CaSO4转化率的操作有________。

  (4)滤渣水洗后,经多步处理得到制备轻质CaCO3所需的CaCl2溶液。设计以水洗后的滤渣为原料,制取CaCl2溶液的实验方案:______[已知pH=5时Fe(OH)3和Al(OH)3沉淀完全;pH=8.5时Al(OH)3开始溶解。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盐酸和Ca(OH)2]。

  2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CO2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

  (1)CaO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CO2,在更高温度下将捕集的CO2释放利用。CaC2O4·H2O热分解可制备CaO,CaC2O4·H2O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见下图。

  ①写出400~600℃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与CaCO3热分解制备的CaO相比,CaC2O4·H2O热分解制备的CaO具有更好的CO2捕集性能,其原因是________。

  (2)电解法转化CO2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电解CO2制HCOOH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阴极CO2还原为HCOO?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的KHCO3溶液浓度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

  (3)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2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CO2(g)+H2(g)CO(g)+H2O(g)ΔH=41.2kJ·

  反应Ⅱ:2CO2(g)+6H2(g)CH3OCH3(g)+3H2O(g)ΔH=﹣122.5kJ·

  在恒压、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

  CH3OCH3的选择性=×100%

  ①温度高于300℃,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

  ②22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CO2与H2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3OCH3的选择性为48%(图中A点)。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CH3OCH3选择性的措施有________。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21.A.[物质结构与性质]

  Cu2O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以CuSO4、NaOH和抗坏血酸为原料,可制备Cu?O。

  (1)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

  (2)的空间构型为____(用文字描述);Cu2+与OH?反应能生成[Cu(OH)4]2?,[Cu(OH)4]2?中的配位原子为____(填元素符号)。

  (3)抗坏血酸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推测抗坏血酸在水中的溶解性:____(填“难溶于水”或“易溶于水”)。

  (4)一个Cu2O晶胞(见图2)中,Cu原子的数目为____。

  22.B.[实验化学]

  丙炔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沸点为103~105℃。实验室制备少量丙炔酸甲酯的反应为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反应瓶中,加入14g丙炔酸、50甲醇和2浓硫酸,搅拌,加热回流一段时间。

  步骤2:蒸出过量的甲醇(装置见下图)。

  步骤3: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饱和NaCl溶液、5%Na2CO3溶液、水洗涤。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4:有机相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蒸馏,得丙炔酸甲酯。

  (1)步骤1中,加入过量甲醇的目的是________。

  (2)步骤2中,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3中,用5%Na2CO3溶液洗涤,主要除去的物质是____;分离出有机相的操作名称为____。

  (4)步骤4中,蒸馏时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

2010浙江理综化学卷试题解析

  本题是离子组合推断、离子鉴别实验综合题。题型难点是:熟悉各种离子的标准检验方法,明确各种离子检验时的干扰因素。本题的难点还有:采用的出题方式和平时不同。

  根据最终的离子分析:NO2-,存在时一定没有SO32-,I-。因NO2-,的氧化性可以使他们氧化。Cl-存在下的NO2-的检验: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即证明了NO2-的存在又检验出Cl-的存在。但,仅加入盐酸产生刺激性气体也可能有SO32-的存在。故须先确认SO32-不存在。SO32-,CO32-,SO42-的组合检验可以用: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来确认SO32-,SO42-不存在,CO32-一定存在。故选择③④就可以,顺序是先④后③。

  本题答案:B

  教与学提示:

  本题学生存在的困难是NO2-的检验,因为此内容在选修的《实验化学》中,可能会有所忽视。第二个难点是离子要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检验。教学中碰到有一些学生:只要碰到离子组合检验与推断的题目就死机的现象。分析原因:各种典型离子的检验方式不是很熟练,没有对各种离子单独检验时的干扰因素,干扰离子进行排除。不重视各种相近实验现象进行区别对待,深入研究相近条件下的不同。教学中从单一离子检验开始,增加干扰,增加组合,增加性质区别等逐步复杂化。要多想为什么,多想如何干扰和排除干扰。

  25.(14分)洗车安全气囊是德国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ks5u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丙的电子式为。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2013沈阳中考化学试题难度点评

  化学:貌似简单答准不易

  沈阳七中化学教师陈春雨表示,今年化学试题从出题来说,没有严重超纲的“偏题怪题”。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一道题我问了三个成绩不错的学生,结果得到了三种不同的回答。

  ”陈春雨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试卷上题目问法模式和平时老师讲课不太一样,导致部分学生没能深入细致理解题目,使答案出现偏差。“题目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学生可能答得不准。

  ”没有统观全局,没有“多想一步”,“一道题包含两个得分点,漏掉一个,可能只得一半的分数,甚至不得分。”陈春雨说。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高舒园

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沪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如选择题第8、11、14题,填空题最后一道和综合应用第一题,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3.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6.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四、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要抓住期中调研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能力,要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准确表达。

  4.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理念

  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品质。

  5.注意规范答题的训练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算错、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化学期末试卷分析

  化学教研组

  一、本次化学期末考试8个班共283人参加,基本情况如下:

  平均分53.14优秀率39人13.78%及格率104人36.75%差生率30人10.6%

  二、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种以主题形式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占总分值约75%。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6.试卷从内容到形式比较新颖。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试卷图文并茂,符合初三学生特点。文字阅读量大且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表现在对于改变装置的气体收集方法不能正确选择;对于实验过程中药品的添加顺序不清楚;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等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能正确归纳出不同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对于物质的分类方法含糊不清;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四、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要抓住一模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避免花架子。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能力,要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准确表达。

  4.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理念

  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品质。

  5.联系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双基”放到实际问题情境中来学习,要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讨论和交流,寻求解答途径。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

  6.注意规范答题的训练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算错、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教师个人自我评价

葬礼上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