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朗织女的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

  在河南鲁山流传的故事里还有许多后续牛郎织女生活的鲜活内容。

  织女被抓回天宫,织彩霞云锦,整天闷闷不乐,思念牛郎和儿女。牛郎携儿女在凡间度日,愁苦难言。他们的居住地距鲁山坡顶南天门只有5华里路,一双儿女在家想念母亲,时不时顺山岭走到南天门要“娘亲”。南天门的把门将军同情他们的遭遇,少不得行个方便,让他们进进出出。玉皇大帝非常喜欢外孙孙,听任他们来来往往。王母娘娘也放松了对织女的监管,两家的关系也就慢慢融洽起来。牛郎死后葬于鲁山坡南麓牛郎坟。孙义村牛郎的后裔,则称自己为“牛郎孙”。

  后来,牛郎后裔继承了鲁山坡一带家产,并恪守孝道,每年安排腊八、春节、二月八、菜花节、三月三、七夕等十多个节日,请牛郎织女回村过节。孙义村旁的鲁峰山,鲁峰山上的“牛郎洞”,西侧的“九女潭”,山顶的“瑞云观”……似乎都在讲述着牛郎织女动人的故事。

  鲁峰山一带自然环境优越,当地百姓自古就养大黄牛。但是与别处养牛不同,辛集乡孙义村不仅家家户户养牛,但养牛不杀牛、牛死后掩埋的习俗一直延续了很久。另外,鲁山自古盛产丝绸,鲁山丝绸又名“织女织”、“仙女织”。

  辛集乡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这也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时,人间的女子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两个人的私语。而鲁山民俗,七夕乞巧,就是在这天向织女乞求赐授巧技,得如意郎君。

  在辛集乡,每年的七月初七,从不间断地举行大型庙会。经考证,辛集乡的七夕庙会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日唱大戏、敲锣鼓、放鞭炮,百姓称其为“迎接仙女”或“接牛郎织女回家”。

  在辛集乡孙义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即起庙会、唱大戏,从来不看《天河记》。因为《天河记》里关于他们祖先的一些描写不尊重。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他们世世代代不看《天河记》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牛朗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新编

  话说王母娘娘知道牛郎织女在凡间私自成家后,那是相当的气愤呀!于是,她立马派天兵天将前来捉拿织女。

  那天,晴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正在上班的牛郎发现了这个异象,马上跟老板请假,骑着新款太阳能摩托车飞快地向家里奔去。而此时,押着织女的无人驾驶火箭已向天上飞去。来到家门前,牛郎看见屋里一大群天兵天将,他们一边吃着“麦当劳”,一边玩着手机,其中一个还愤愤不平地说:“哼,烦透了!王母娘娘说现在是21世纪了,让我们全面发展,整天逼着我们学钢琴、小提琴、萨克斯······还说什么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让我们学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说是要对外国神仙进行友好访问。无聊极了!没劲透了!”

  这时,门口的老黄牛说话了:“牛郎,我快不行了,我死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我的皮啥都可以变!不要让两个娃没了娘!”说完,老黄牛就倒下了。

  牛郎剥下老黄牛的皮,把孩子们放进双座婴儿车里,大声叫道:“直升机!”话音刚落,黄牛皮不见了,牛郎和孩子们坐上最新款的快速直升机去追赶火箭。

  “哎呀,科技可真发达了,直升机赶上火箭了!”天兵天将一边嘀咕一边提高速度可无济于事,直升机已越来越近。最后,牛郎赶上了火箭,来到了织女身边,把织女带回家了。

  从此,牛郎织女一家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而王母娘娘再也没来打扰过他们,因为王母娘娘自知牛皮十分厉害,连她也没有办法对付。现在王母娘娘正要出高价聘请孙悟空再来做弼马温,她要培育出有百变皮的马,希望有朝一日,再把织女抢回去!

关于七夕节的作文:牛郎织女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小伙子叫牛郎,由于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嫂过日子。可是嫂子为人狠毒,不仅常常刁难牛郎,还让他干重活。最后嫂子还把牛郎赶出了家门,只给牛郎一头牛。但是牛郎凭着勤劳也终于能让自己三餐温饱。时间过得真快,牛郎到了该娶妻生子的年龄了,在那头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娶到了天上下凡游玩的仙女----织女,并且从此和织女过上了好日子,还生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夫妻两个,一个织锦,一个干农活,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可惜天公不作美,好日子总是不长的,这件事被王母娘娘和玉帝知道了,他们派来天兵天将,硬生生地把好好的一家拆散开来了。牛郎虽伤心,但也无奈,这时老牛忽然说,在它死后,把它的皮扒下来,披在身上,就可以飞上天了,说完老牛就死了。牛郎含泪将老牛的皮扒下,立刻背上两个孩子就往天上跑。眼看,牛郎就要追上织女了,可是王母娘娘这时却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条望不到边的天河转眼就出现了,牛郎织女每天也只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如此忠贞的爱情终于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上天来为他们搭起鹊桥,使牛郎织女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同意每年七月初七让他们相会一次。

  今日就是七夕,七夕也称乞巧节。在这一天许多少女会向织女祈祷,祈祷自己能有双巧手,在日后拥有千年不渝的爱情。读书人也会在今天祭拜魁星,希望魁星让他们考运顺利。

  抬头望望天空,大家知道怎么在今夜找到“牛郎”和“织女”吗?若是晴夜,可在不受城镇灯光影响的地方,最好是天黑后两小时左右,在头顶附近,只要你细心观察,即可发现银河的中边和两边共有三颗明亮的星星。最亮的呈青白色的星星,并是“织女”,在织女的南偏东,有一颗微黄色的星星,就是“牛郎”了,而牛郎旁边的两颗星星也就是他们的儿女了。

  仰望星空,浩瀚而美丽。细细沉思,我似乎能明白些为何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能经久不衰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七夕之夜的星空是如此美丽吧!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流传的范围非常广,因此这则传说也有很多异文存在,它们或者情节相似,主人公名字不同,或者主人公名字相同,情节不同,此外传说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往往又融入了地方色彩,如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如此等等。互为异文正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这里收录了牛郎织女传说的三种异文。

  一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二

  很早很早以前,山里住着户人家,老人们都死了,家里剩下了兄弟俩。老大娶了媳妇,这媳妇心眼不好,老想独霸老人留下的家业。

  有一天,二小领着狗去放牛,到了地里,他拍打着牛背说:“牛哇,牛哇,我想睡会觉,你可千万不要乱跑。”老黄牛像听懂了人话,低着脑袋“哞、哞”地叫了几声,甩打着尾巴在他身边吃起草来。二小躺在草地上睡着了。

  错过中午,嫂嫂提着罐子来给小叔子送饭,见二小正在睡大觉,照他身上狠狠地踢了一脚。二小醒了见是嫂嫂,慌忙爬起来,站在地上像个愣鸡。

  嫂嫂把饭罐子往地上一搁,气呼呼地说:“你倒自在,撒着牛睡大觉,牛丢了我才和你算账哩!”说完,她一扭屁股走了。

  二小的肚子早就饿了,捧起罐子刚要吃,身边的大黄牛一头把罐子撞了,罐子摔了个稀巴烂。大黑狗见了地上的饭,张口就吃,不一会,就把地上的饭舔了个一干二净。

  二小瞅着碎罐碴子害怕了,觉得回家也没好儿。他长叹一声;“唉,怎么我就这样命苦啊!”

  二小的唉声刚落,大黑狗扑通一声倒在地上,鼻子口里流血,一会儿就断了气。他这才明白,嫂嫂在饭里下了毒药。

  二小心想:看来不能和这个害人精在一块过了,要不早晚得死在她手里。日头儿快落西山时,他赶着牛回了家。一进院子,扭头见哥哥打外边回来,二小心里一酸,两眼止不住地流泪。哥哥见弟弟这样伤心,不知家里出了什么事,忙问:“你为嘛这样难过?”“我把嫂嫂送的饭罐子打了,狗吃了地上的饭就死了。”哥哥听了,心里明白了八九,斗又斗不过家里的女人,为了难。

  二小哭着说:“哥,咱们分开过吧。”哥哥见弟弟说要分家,更做难了,一来弟弟还小,二来他外出做买卖;家里没有帮手也不行。要是在一块凑合着过吧,又怕弟弟有个三长两短。

  二小见哥哥发愁,就说:“哥,家里什么物件我也不要,只要那头牛。”弟兄俩在院里说分家的话,媳妇听见了,打心眼里高兴。她手扒着门框冲着丈夫说:“往后各过各的好,我做主依了二弟!”

  哥哥眼里噙着泪花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第二天,二小赶着牛车走了。走来走去,越走越远。二小心想:老是这么走,走到多时是个头?干脆就住在这吧!他把牛车停下,砍了好多树枝子,就着山坡儿搭棚。棚子搭好了,就和老黄牛在这儿落了户。

  那头牛是天上的金牛星下界,已经跟着二小过了一年多,这一天夜里死了。老黄牛死后,一连给二小托了三个梦,梦里对二小说:“到明天午时三刻,我要回天庭去了。我走后,你把我的皮子剥下来,等到七月七那天,把它披在身上,保你能上天。王母娘娘有七个闺女,那天他们到天河里去洗澡。记住,那个穿绿衣裳的仙女就是你媳妇。你千万别让她们看见你,等她们都到了水里,你抱了保衣裳就往回跑,她准追你。只要你回了家,她就不会走了。”

  第二天,二小见老黄牛死了,不吃也不喝,手摸着它光啼哭。后来就把牛皮剥了,留下牛皮埋了牛,又在牛坟上跪着大哭了一场。

  七月七那天,二小披上牛皮,立时两脚离了地,飘飘悠悠来到、天河岸上,他悄悄地躲在树林里等着。一会儿,王母娘娘的七个仙女来了,她们一个个脱了衣裳,扑通扑通跳到了水里。

  二小瞅准了那身绿衣裳,窜过去抓起来就跑。三仙女见有人抱了她的衣裳,打水里出来就追。紧追慢追,追到二小家里。三仙女问二小为嘛拿她的衣裳,二小说想让她做自己的媳妇。三仙女再三说天规不容,二小一再说人间比天上好。三仙女见二小长得好看,也动了心,就应了他。打这,三仙女落凡到了人间,她天天在家弹花织布,人们就叫她织女。二小天天外出卖布挣钱。小俩口过起了舒心日子。

  三仙女和二小过了三五年,给他生了一男和一女。一天,二小到地里去干活,天上响起了天鼓,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把织女抓走了。二小回家一看,见两个孩子啼哭,不知媳妇上了哪儿,急得团团转。一问孩子,那大孩子手朝天上一指划,二小才想到织女走了。他急忙担起两个孩子,披上牛皮去赶织女。

  二小心急,追得快,眼看快追上织女时,惹恼了王母娘娘:“好你二小,莫非你要追到灵霄殿上去吗?”她打头上拔下银管,在二小和织女中间一划,立刻划成了一道天河。二小没有办法过河,急得直跺脚,筐里的两个孩子直喊娘。织女和二小都哭了,啼哭也没用。二小想给织女留个想念,拿出牛扣套投向织女,织女接在了手里。织女想了想,没嘛可送,掏出织布梭照着二小扔来,织女手劲小,把织布梭扔歪了。

  直到现在,天河一边的织女星怀里有扣套星,另一边的牛郎星旁有个梭子星。

  三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有个牛家庄,庄里有个聪明、忠厚、勤劳的小孩叫灵儿。因父母早亡,只好跟随哥哥过日子,嫂子马氏为人狠毒,常常虐待灵儿。一年秋天,刚收割完毕,马氏就逼着灵儿去山上放牛,并对他说:“给你这九条牛去放,要等到有了十头牛你才能回来!”灵儿听后;无可奈何,只好赶着牛离开牛家庄。

  村里人闻讯赶来,对灵儿深表同情。有的送来吃的,有的送来穿的,灵儿一一致谢,然后独自一人赶着牛向山里走去。

  当他走到那草深林茂的山岭就停下来歇脚,坐在树下伤心地流泪。心想,要等到何年何月才会有十头用呢?正在这个时候,有位须发霜白的老人,忽然出现在他面前,老人拍拍他的肩膀,亲切地问:“孩子,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放牛?为什么事你这样伤心?”灵儿把嫂子虐待、逼他放牛的事,一五一十地讲了。老人笑着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别难过,那伏牛山里有头病倒的老牛,你好好地喂养它,等牛病好后你就可以赶着牛回家了。”说完那老人就不见了。灵儿好象做梦似的。便按老人的吩咐往伏牛山走去。

  灵儿走呀走呀,翻过一道道的山,涉过一条条的涧,终于找到了那头病牛,它正在一块大平石上卧着。灵儿立即趴下去,连连磕了三次头,喊了声“牛大伯”。老牛睁开疲惫不堪的眼睛,一会儿又闭上了。灵儿看着老牛那没精打采的样子,心里想,可能是饿了,于是就急忙去给老牛薅了一捆又一捆的草。整整喂了三天三夜,老牛终于吃饱了。突然抬起头跟他讲起话来:“好孩子,我本来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偷偷地把五谷种子撤于人间而触犯了天规,被玉帝踢下天庭,把腿摔坏了,动弹不得。你如能用百花露水给我洗擦一个月我就会好的。”小灵儿听了,就在伏牛山住了下来,饿了吃些野果,渴了喝些泉水,夜里依偎在牛旁。每天清晨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给老牛洗伤。整整一个月,老牛的伤真的好了,它跟着灵儿一道回家。

  灵儿回到家里,嫂嫂见他真的赶了十头牛回来,硬说有一头是偷了别人的,还把他痛打了一顿,经乡亲们解劝才算作罢。此后,灵儿白天放牛,夜里就睡在牛的身边,庄上的人都称他是“牛郎”。那只被牛郎救活的老牛和牛郎很亲。有一次,嫂子把毒药放到菜里,老牛告诉牛郎不要吃。嫂子气起来闹着要跟牛郎分家,牛郎既不要房子也不要田地,只要那头老牛、两辆破车和一只烂皮箱,就离开了家,在一棵桑树下搭了个草棚住了下来。老牛从嘴里吐出个茶豆,牛郎将茶豆种在草棚门前,第二天便破土而出,第三天长出了叶子,牛郎就忙搭架,过几天豆子藤都爬满了架子。老牛就说:“孩子,你夜里藏在茶豆架下,可以看到天上的仙女,仙女也能看到你,谁要是连续七夜偷看你,她就是盼望做你的妻子,那时我就用车拉着你上天去,把她接下凡来,与你结成婚配。”

  听了老牛的嘱咐,牛郎夜里就钻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去,只见一群仙女在玉池里洗澡,临走时,有一仙女向下偷看了他一眼。第二天夜里,只见那仙女独自来到玉池边,大着胆子看牛郎。第三天夜里,望着牛郎微微地笑,第四天夜里便向牛郎点点头,第五天夜里端出一篮蚕,第六天夜里偷出一架织布机,第七天夜里拿着织布梭向牛郎招手。牛郎织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眉来眼去,牛郎盼着织女下凡,织女盼着牛郎快去团聚。七月七这一天,从天空飞来喜鹊,落在老牛头上,喳喳喳地叫:“织女差我来,叫您快去聚。快去聚,快去聚。”老牛笑着点想头,牛郎套上车,坐上去。 老牛四蹄腾空,一会儿来到了玉池,牛郎下车,和织女把织布机抬放到车上,织女挎着蚕篮上了车,牛郎也跳上车同织女坐在一起。老牛腾云驾雾,一会儿即到家。

  乡亲们获悉牛郎成了家,都赶来贺喜。织女就把她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众姐妹,教大家养蚕、执丝、织绸缎。

  于是,全村的人都知道牛郎娶了贤妻,能养蚕,会抽丝,还能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都说织女的织布机是从天上带来的,织出来的绸缎做成衣,冬暖夏凉。这消息传了出去,引来了山南海北的丝绸商人,都争着前来争购南阳绸。这事轰动了白河两岸,伏牛山区的千家万户,都送自家的姑娘来学织。织女心地善良,乐于教人,不到两年,家家户户都学会了养蚕抽丝织绸缎。

  到了第三年的七月七,织女一胎生了一男一女,男的叫金哥,女的玉妹。牛郎耕田,织女织布,日子过得很和睦。

  几年后,牛郎正在犁地,晴空突然响了一阵雷,老牛望着牛郎直流泪,并对牛郎说:“孩子,我把织女拉下天,触犯了天条,看来活不成了。我死后,王母娘娘肯定不放过你们,到那时,你吃我的肉可以脱俗成仙,用我的皮做成鞋穿能腾云登上天去。”说完老牛应声倒下;牛郎哭了一阵之后,就依着老牛的吩咐做了。

  正好七月七那一天,牛郎正在锄地,金哥玉妹两人哭丧着脸跑了过来,告诉牛郎说,来了个老婆子,把妈妈从织布机上拉走了。牛郎急忙回家穿着用老牛皮做的鞋,一手拉着金 哥、一手拉住玉妹,腾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替照脚下一画,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出现了,牛郎拉着金哥玉妹站在河边直哭,哭声震惊了玉帝,玉帝一看是一对孩子,怪可怜的,于是,就决定让他们一家人每逢七月七相会—次。

  人们突然发现牛郎一家人不见了,感到蹊跷,夜间到茶豆架下朝天上望,看见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河那边的织女在哭,河这边的牛郎拉着金哥和玉妹也在哭。人们发现群星闪烁的天空多出一条银带,就叫它为天河。天河的一边多了一颗星,这颗星就叫织女星。一边多了三颗星,叫做牛郎星。人们想念牛郎织女,每晚总是钻到茶豆架下仰望天空。到了七月七那天晚上,突然看见满天喜鹊向着天河扑去,互相咬着尾巴,搭成一座鹊桥。牛郎一手拉着金哥,另一手拉着玉妹上了桥,织女也从桥那边过来了,走到鹊桥中间一家人相会了。

新牛郎织女

  一天,织女要去外面买菜,刚一出去就见到有一股很大的龙卷风,织女跑回家,透过窗户一看,原来是一群乌鸦。织女想起来,原来今天是七夕,应该是去见牛郎了。于是,织女走出屋,脚刚踏上一只乌鸦身上,这时,脚一下跌倒地上。原来呀,科技发展了,织女吃的好了,穿的好了,心宽了身体居然胖了,乌鸦不能承受织女身体的重量了,

  织女回到屋看见太白金星驾着筋斗云来了,就说:”小白,你的工作是怎么做的,今年我无法与牛郎相会了,太白金星就让乌鸦们排好队说:“乌鸦同志们,织女和牛郞相会完了,我要重重的给你们发奖金。你们可要使出你们浑身的力气啊!”于是乌鸦们就奋力的拍着翅膀。

  再说牛郎正在家里上网呢。他和一个美少女在聊天。牛郎忽然想起今天要和织女相会。于是,在QQ上和美少女说了句“白白”就下线了,牛郎腰里别个大哥大,头上戴一顶牛仔帽。穿一身阿迪达斯就出发了。他和织女在雀桥上刚见面。腰里的大哥大就响起来了。牛郎打开一看,(这个大哥大有自动读取功能,就是一打开机盖,信息就自动读出来。):“牛郎,今晚天仙电影院,不见不散——美少女。”织女听信息读完一下子就来气了。从鹊桥上跳下去。再也不见牛郎了。牛郎找王母娘娘帮忙。

  王母娘娘说:“都说高科技好,看!这下子惹祸了吧。好好的日子不过。聊天玩。”她让牛郎找哆A啦梦帮忙,让哆A啦拿出时光穿梭机,一下子,牛郎和织女就回到相会前的十分钟了。王母娘娘让牛郎先把大哥大关机了。这样短消息就不会被读出来了。于是,他们回到了相会前十分钟。可是牛郎关机的时候,短消息已经发出来了,短消息还是又被读了出来。

  所以,每年的七夕牛郎织女再也不相会了。

牛郎织女的故事

  七夕节,在农历7月7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但是七夕节一般都是出现在新历的8月。这个节日是在仲夏,天气温暖,草木揭示其奢华的绿色。晚上天空点缀着星星时,人们可以看到银河系跨越从北到南。在每个银行是一颗明亮的星星,从远处看到对方。他们是牛郎和织工,他们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一代一代传下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诚实和善良的青年名叫牛郎。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去世了。后来他被他的嫂子赶出他的家。所以他靠自己放牧为生。一天,一位仙女从天上爱上了他,并嫁给了他。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并且不久之后生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不幸的是,天上的神很快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并下令王母娘娘将织女带回天上。

  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儿子女儿飞到天上。正当他要赶上他的妻子时,王母娘娘摘下她的一只金簪,变成一条银河隔开牛郎和织女。牛郎和织女被永远分离在银河两边。他们忠诚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成千上万的喜鹊来建造一座桥梁,牛郎和织女才得以在鹊桥上聚在一起。王母娘娘最终被感动,并且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7月7日相会一次。

  因此这一天被称为七夕节。

关于七夕节的作文:牛郎织女之故事新编

  话说当年,王母娘娘为了阻止牛郎和织女相见,用银钗在空中轻轻一划,顿时,天空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裂痕,那就是天河。据说,天河非常的长而且这河还不同于一般的河,牛郎本想潜水过河去见织女,哪知明明游到离河岸还有一点点距离,却突然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他哪知,王母娘娘的这支神银钗法力无边,划出的这条河可伸长加宽,来回移动。牛郎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和织女相会。

  这下可好,见不到郎君的织女天天是以泪洗面,每天站在天河这边远眺那边,情不自禁地便唱起了那让人伤心落泪的《杜十娘》来:郎君啊

  你是不是饿得慌

  如果你饿得慌

  对我十娘讲

  十娘我给你做面汤

  郎君啊

  你是不是冻得慌

  你要是冻得慌

  对我十娘讲

  十娘我给你做衣裳

  啊……

  每每唱到动情处,便自顾自地流起眼泪来,拿着手帕一滴又一滴地擦着,哎,真是萋萋惨惨萋萋啊!

  牛郎又何偿不想织女呢?他每天都骑在那头神牛身上,想着新的方法去尝试过这个天河。瓮中捉鳖法,金蝉脱壳法,调虎离山之法,架桥法,移水换石法……什么古怪的甚至毫无用处的方法都用尽了,哎!看这牛劲,可那天河就像长了眼睛似的,只要牛郎一有举动,他就蠢蠢欲动,把我们的牛郎老兄捉弄得是眼冒金星、筋疲力尽啊。哎,牛郎,收手吧,人又哪斗得过神呢?可牛郎却仍然重复着他那些办法,偶尔也还能弄出几个新的方法来对付这条河,哎,这至死不渝的精神还真让感动啊!

  就这样,织女日复一日的唱着那悲伤的歌,牛郎月复一月地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方法过天河,久而久之,自然招来了一些人的议论。

  “这也太过分了,搞得人家每天都睡不着觉,如果不是吃了一些治疗神经衰弱的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得中风了,哎,真可气!”

  “是啊,这两个人啊,真是的,有什么啊,大不了散了重来哕,人神岂能连理!”

  “啊,这两个人可真可怜啊,每天忍受着相思之苦,还要想尽办法去相会,可佩可敬呀!”

  “是啊,人神本是一家,为何不能连理呢,大开‘外交之门’顺应历史潮流啊!”

  于是好的坏的,表扬的,痛恨的,支持的,反对的声音充满在天庭之中。渐渐地,渐渐地,各种各样意见的人们纷纷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个观点鲜明的小集团,且势力越来越大,在这些势力当中,支持的,表扬的略占优势。成天的议论让整个天庭的威信受到了威胁,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这自然惊动了整个事件的制造者——王母娘娘,当初正是她“稳坐钓鱼台”,两手这么轻轻一划,哎,整个事情就落到如此地步了。现在面对这样的压力,她也不由得手足无措起来。毕竟从那众多的议论当中,她竟也隐隐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不是。

  “现在的议论你也听到了,很多人都在议论我的不是,这可如何是好啊。”

  “还是顺应天理,让他们人神共结连理吧!”玉皇大帝总是带着宽容的心处理事情,因此显得非常的理智。

  “这怎么行,这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吗,我可不想让自己的威信由自己亲手毁掉!”

  于是,王母娘娘就这样每天生活在议论当中。话又说回来,正是这些意见中肯的人推动了天庭制度的变化,在这样的议论冲突当中,一些新的制度就这样诞生了。什么“有话尽情说制”啦,什么“帝王弹劾”制,什么“重商抑农政策”,就说这“重商抑农政策”吧,一推行出来,诸神皆奋。这下可好,天河两岸摆起了各种各样的小摊。有卖什么“玉帝烧鹅”的啦,“老君烤鸭”的啦,还有什么“王母佳酿”的,有的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啊!看着别人拿自己的名字来创建商标,王母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毕竟现在正在推行这个帝王弹劾制呢,唉,想到这里,王母的心里自是愤愤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难不成让天兵天将把他们一网打尽吗?王母的心里掠过一丝可怖的念头。

  “这怎么行,你还想做多少这样十恶不赦的事情。我们的威信不是建立在伤害别人生命的基础上的!”玉帝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如今一听王母的这一想法,竟暴跳如雷地脱口而出这些话。

  “那你说如何是好!”

  “如今的事情是你当初感性用事所结下的恶果,何去何从,当理性对待呀!”

  唉!可怖这悠悠之口哇。王母如今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滋味。 “你听说了吗?”

  “什么呀?”

  “织女又在唱歌了啊!”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她不是每天都在唱吗?”

  “可今天唱的好象和以前的不太一样了!”

  “是嘛,怎么唱的呀,你倒是给学学呀!”

  “好啊,看我学啊:

  牛郎啊

  你是不是饿得慌

  如果你饿得慌

  对我织女讲

  织女我给你做面汤

  牛郎啊

  你是不是冻得慌

  你要是冻得慌

  对我织女讲

  织女我给你做衣裳

  啊……

  哈哈哈哈哈……

  一早醒来,还没有起床的王母突然听到几个仙女在说着最近发生的事情,听着他们这样调侃式的话语,王母的心里竟委实难受起来。心里竟又愤愤起来:这两个铁石心肠的尼子!

  牛郎啊

  你是不是饿得慌

  如果你饿得慌

  对我织女讲

  织女我给你做面汤

  牛郎啊

  你是不是冻得慌

  你要是冻得慌

  对我织女讲

  织女我给你做衣裳

  啊……

  还没有到天河边,织女那让人“闻者落泪”的歌声便挤进了耳朵,如今的王母看到此番景象竟也欲哭起来,唉,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利,当初这样做了。这下好了,弄得自己现在……

  “王母,牛郎织女之事,在天庭传得是沸沸扬扬,闹得是人人夜不能寐啊,天河实为铁心所化,不会动容,可我们毕竟是肉长的心呀,今看在他们夫妻恩爱,此死不渝的分上,饶恕他们以前的无知吧,如今天人和一,实属一场大欢喜啊!”

  “王母请一定要开恩呀!”

  见众神皆为织女说情,王母不禁心中大喜,这是早晚的事情,与其自己去做,还不如让众神首先提出然后施行,此乃缓兵之计也。既体面又不失威信。看着殿上众神不同的脸色,王母又想起了那天的天神,唉,那两个铁石心肠的小尼子!

  “今有众神为他们求情,那我就法外开恩,恩准其天人和一,共连天理!”

  于是她就像当初那样,轻轻地拿起银钗,缓缓地抬起手臂,朝着天河抛去,这时只见天河巨烈地震动着,然后慢慢地,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合了起来!正在天河边唱着杜十娘的织女一见这情景欣喜惹狂,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垂了下来。于是她边跳边大声地唱道:“嘻刷刷,嘻刷刷噢嘻刷刷……”这时牛郎也来了,他一见织女,非常开心,竟像是早有预谋似的,不禁妇唱夫随起来: “嘻刷刷,嘻刷刷噢嘻刷刷……”

  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天神们无不动容。王母在一旁也偷偷地乐了起来。败是自己,成也是自己,如若早一点理性的话,我也不至于有这样一段情感风波啊。

  这时的牛郎织女不知有多么开心,趁着这兴致,他们又骑上神牛,一边朝着天街走去一边哼着歌:“妹妹你坐牛头啊,哥哥我坐牛尾,恩恩爱爱,牛身上荡悠悠……”

  “娘子,大圣的‘夫唱妇随,瞒天过海法’法真是高啊,怪不得他总是说什么‘世间万物,皆是一物降一物,顺应天理,看破物像,自会九九归一,这便是人性!’”

  “是啊,这自然是世间最普遍的真理了,虽然我不懂,但肯定是对的,对了,明天就是大圣的生日了,我们给他带点东西去吧!”

  “好!”牛郎爽朗地答应了。

  来到天街,他们边走边看,这时,不知是什么让织女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只见织女目视前方,聚精会神,突然间又眉开眼笑起来,牛郎见状,不知何事,只当是织女受了什么刺激,于是连忙喊道:“老婆老婆你怎么了,老婆老婆,你可别吓我啊……”只见织女回过头来对着牛郎说道:“相公,你看那是什么?”顺着织女指的方向,牛郎望去,妈呀,那是什么啊,一副牛头面具,牛郎心想,老婆不会是想给自己的神牛买一个面具吧。

  牛郎慢腾腾地转过身来,对着织女说:“老婆,我看还是不要买了吧……”

  “怎么能不买啊,咱们上次结婚的时候,那猴子送了多少啊?”

  “只因贪杯,那猴子最后从口袋里只掏出了三块八毛八分七呀,你不是知道的吗?”

  “是啊!”织女大乐,“你看,那辣皮,哈哈……”

  牛郎用他那双憨憨的大眼睛盯着刚才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好不容易才发现那辣皮,只见那商品标签上正标着:“辣皮,三块八毛八分七!”

关于七夕节的作文: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上初中时,成绩也不如小学时了,自然是很担心,自己想努力,可就是贪玩,克制不住自己,但我相信自己,努力努力就一定能行的。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来,母子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

  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妈都死了,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牛棚里没床铺,他就睡在干草上。他天天放牛,那条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有时候还拿腮帮挨着他的小腮帮,怪有意思的。哥哥嫂子见着他总是带理不理的,仿佛他一在眼前,就满身不舒服。两下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

  他没名字,人家见他放牛,就叫他牛郎。

  牛郎照看那条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老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溪流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溪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到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嗡嗡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也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儿。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叫他干更多活,挑水,推磨,费力的活都归他。待他可并不比先前好,吃的还是剩饭,穿的还是破衣裳,睡的地方还是没墙没壁的牛棚。这还不算,还把他看成眼中钉,想尽方法要拔了这根眼中钉。

  什么缘故呢

  父亲留下的家产本该哥儿俩平分的,可是哥哥嫂子想独占。现在牛郎长大了,要是他提出分家,怎么办?牛郎从小在自己手心里,干脆说不分给他,想他也不敢说什么,可是左右邻居不免说闲话,独吞家产的恶名声传出去,怎么办?想来想去,只恨爹妈多生了个牛郎。牛郎就成了哥哥嫂子的眼中钉。

  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做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条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去成家立业。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希罕,幸亏那条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伴儿还在一块儿,离开家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峰重叠的地方。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市上去换粮食。到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过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一间茅屋。又在屋旁边开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个家。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牛在讲话。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第二天黄昏,牛郎翻过右边那座山,来到湖边的树林里。忽然,远处传来轻盈的欢笑声,牛郎循着笑声望去,只见湖边有几个姑娘正在嬉戏。过了一会,其中的一个离开伙伴,向树林走来。这姑娘是谁呢?原来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这天下午,王母娘娘多喝了几杯美酒,在宝座上睡着了。织女和众仙女见机会难得,便一起飞到了人间。

  牛郎和织女在树林里相识了。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见牛郎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再说天上,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的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忽然,他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便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个竹筐里,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了起来。他越飞越快,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面前出现了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喜鹊也确实少了许多,据说他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

牛郎织女的故事

  在很旧以前,在南阳城牛家庄,有一个智慧、老实的小伙,父母亲很早就离开了世间。小青年跟着他的阿哥和大嫂生活。他大嫂很阴毒,一到了秋天,就逼着他去放牛。人们经常看到他在放牛,于是就给他取了一个名叫“牛郎”。

  一天,一群仙人下凡,在河里洗澡。其中有一个叫织女的仙人,貌若天仙,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认识了织女。他们都心心相印、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织女便成了牛郎的娘子。牛郎和织女结婚后,互敬互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一家人生活得很欢乐。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没有主意,便只好照老牛的话,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子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星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头,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情意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飞桥,让牛郎织女走上小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小桥相会。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个人学习经历

个人简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