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下册数学除法总复习

  宇宙那么大,你的下载与我链接,是这个世界的缘分,点击左上角关注,你以后会有巨大的改变!记住无论你遇到什么情况,你都是这个宇宙的一部分。(文档可以编辑这句话可以删除)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计算除法,正确地列出除法竖式。

  2.通过沟通除法算式与图,清晰除法的含义,并且在解决问题中灵活地运用除法。

  3.进一步概括与总结本学期的除法学习,建立知识的框架。

  教学重难点

  除法意义的运用

  教学准备

  Ppt,作业纸,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快答计算,回忆用口诀求商

  出示气球,飞上来,学生快速举手回答说得数。

  16÷4=24÷8=30÷=5÷5=9

  问:你们在计算这些除法,在想什么?(用口诀求商,这是我们学到的本领)

  19÷6=37÷5=(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也用到了乘法口诀。)

  情景选择:六一儿童节到了,需要布置教室。

  (二)情景引入,巩固除法的意义。

  1.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师谈话:六一儿童节到了,为了庆祝六一,需要布置一下教室,老师带来了一些气球,看到这些气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把你想到的问题用算式解答出来!

  (老师把学生的答案写成板书)问:

  1)3×4=12,

  2)12÷3=4,

  3)12÷4=3,

  师小结:原来乘除法之间有这样的互逆关系。

  问:第一个算式是在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第三个算式呢?生说老师贴图。你的想法是这样吗。

  2.4个小朋友平均分气球。

  师:现在教室里来了4个小朋友,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这些气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气球

  问:算式怎么列?12÷4=3(个)还是用这个算式表示,但是意义相同吗?生说师贴图。你的想法是这样吗。

  小结:原来同一个算式,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分法,一种是平均分成4份或一种是4个一份。(师用粉笔画一画:同样是除以4,可以表示4个4个地分,分成3组,也可以表示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二)再添一个气球,引出有余数的除法

  (动画演示:添上1个气球,还是平均分给这些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

  1.比较有余数和没有余数的算式

  师谈话:可是老师又拿来了一个气球,还是分给这4个小朋友,想一想算式怎么列

  生说师写,追问:比较上下的两个算式,说一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预设:有余和没有余数。设问:怎么会产生余数的?预设:因为多了1个。

  师引导:是啊,多了1个,总数变了,原来余数是总数的一部分。

  追问:那怎么商不变呢

  (预设:平均分给4个人,增加的1个气球不够分给4个小朋友)

  师贴图:我可以用这样的一幅图来表示这个算式。所以13除以4结果是3余1。

  2.不停地快速追问,体会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追问:再多一个气球结果是

  疑问:3余4不对吗

  动画演示:剩下4个气球,还可以再平均分。引导:所以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是

  (三)找规律,找到第27个气球的颜色

  1.出示一堆气球,师谈话:小朋友真厉害,老师把教室布置地更加美观,准备了27个气球,按照这样的规律进行排列,你能发现是什么规律吗

  小结:是以“蓝红红黄”4个为一组重复出现。想一想第27个气球是什么颜色?把你的想法写在学习单上。

  (学生说,老师把算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说完自己的结论)

  追问:为什么除以4,预设:4个4个地分。

  追问:6余3表示什么?预设:27里有6个整组,余3个。生说(动画出示)

  齐答:那么第27个就是第7组的第3个。【在课件中显示,也就是这个。】

  2.老师在想一个问题了:这27个气球中有几个红色?指一指ppt。

  (四)练习前的总结

  师总结: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除法的意义,归纳出2种不同的分法,利用口诀求商,还知道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利用有余数的除法帮助解决找规律的问题,并且竖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复习了除法,带着这些知识练一练。

  (六)独立练习时间(5分钟,计算基础题)

  (七)进一和去尾的练习

  1.解析第5题

  师:我刚才看到这道题有小朋友不明白,到底是加1还是不加1。

  你来解释加1的理由。

  2.小游戏

  所老师准备了个游戏,请你判断一下是否需要加1,这样表示需要加1,这样表示不需要加1,当老师读完信息,说开始,你再做动作可以吗

  (八)独立练习解决问题

  你们真棒,有信心挑战三星级和四星级的题目吗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100道小数乘除法脱式计算题

  5.3×6.3+2.3=4.4×7.3+5.3=

  4×8.8+1.5=4.1×0.8-0.2=

  9.9×1.4+0.6=6.4×2.4+3.6=

  12.48-4×9.7=9.8×1.3-0.3=

  4.8×9.1-0.5=2.9+0.6×7.5=

  4.2×1.8-0.1=8.6×6.5+6.4=

  5.59-3×4.3=0.2×5.6+2.5=

  3.053-0.1×5.3=

  9.4×8.4+5.8=0.5×4.6+7.1=

  6.908-1.3×1.6=2011.248-4.6×3.8=

  13.596-9.1×5.6=229.570.4×1.9=

  11.259-2.1×7.9=

  7.3+3.8×2.3=1.8×9.6-1.7=

  9.3+6.1×4.8=27.5×5.7+5.8=

  8.7×0.1-0.1=8.999-1.7×4.7=

  8.6×8.9+8=1.7+0.3×7.6=

  4.584-2.1×0.4=9.8×4.3+9.6=

  7.7×9.9+7.7=8.7+3.4×9=

  0.3+2.8×3.5=5×1.1-0.2=

  2.9×8.2+9.2=3.9×1.7+0.5=

  0.739-1.1×4.9=)0.3×0.9-0.1=

  9.2+9×3.9=8.8+0.6×0.1=

  8.9×5.2+9.3=4.8+3.1×9.1=

  1.3×2.2-0.2=0.9+8.3×8.3=

  9.08-3×7.6=1.288-3.2×0.9=

  一、计算:

  1、竖式计算(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8.63×0.420.38×2.6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0.125×0.25×8×47.4×0.28+0.28×2.6

  4.8×0.9+0.48(4-0.4)×2.5

  [(5.1-3.6)÷0.8-1]×0.09

  2.(77.4-3.096÷0.4)÷0.03

  3.30.1÷[(6.07+2.53)×0.7]

  4.0.94×2.5+0.094×75

  5.98.4×98+98.4×2

  6.9.28×13-9.28×4+9.28

  7.97.2÷[(54.8+45.2)×(6-5.46)]

  8.1.25×32

  [8.5-(3.6+3.6)]÷2.610.1×871.4×[(7.5+38.4)÷0.9]

三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

  班级姓名星期

  360÷24=627÷15=318÷24=676÷13=

  141÷12=540÷21=771÷24=657÷30=

  363÷60=351÷27=420÷35=462÷14=

  756÷63=304÷19=391÷17=957÷87=

  714÷42=689÷53=224÷14=481÷37=

  506÷11=374÷22=518÷20=369÷20=

二年级除法口诀

  1÷1=1 2÷2=1 3÷3=1 4÷4=1 5÷5=1 6÷6=1 7÷7=1 8÷8=1 9÷9=1

  2÷1=2 4÷2=2 6÷3=2 8÷4=2 10÷5=2 12÷6=2 14÷7=2 16÷8=2 18÷9=2

  3÷1=3 6÷2=3 9÷3=3 12÷4=3 15÷5=3 18÷6=3 21÷7=3 24÷8=3 27÷9=3

  4÷1=4 8÷2=4 12÷3=4 16÷4=4 20÷5=4 24÷6=4 28÷7=4 32÷8=4 36÷9=4

  5÷1=5 10÷2=5 15÷3=5 20÷4=5 25÷5=5 30÷6=5 35÷7=5 40÷8=5 45÷9=5

  6÷1=6 12÷2=6 18÷3=6 24÷4=6 30÷5=6 36÷6=6 42÷7=6 48÷8=6 54÷9=6

  7÷1=7 14÷2=7 21÷3=7 28÷4=7 35÷5=7 42÷6=7 49÷7=7 56÷8=7 63÷9=7

  8÷1=8 16÷2=8 24÷3=8 32÷4=8 40÷5=8 48÷6=8 56÷7=8 64÷8=8 72÷9=8

  9÷1=9 18÷2=9 27÷3=9 36÷4=9 45÷5=9 54÷6=9 63÷7=9 72÷8=9 81÷9=9

今天我学除法竖式了作文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张老师给我们讲了除法竖式计算。她讲的可认真了,可是我却不知为什么开了一个小差----脑子走神了,就没听懂张老师讲的课……第三节课的时候,张老师叫我上黑板做除法竖式计算,结果可想而知——我做的一塌糊涂!

  今天这一天,为这事我过得可郁闷了,好容易熬到放学回家,就把今天开小差的事跟妈说了。妈妈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然后就开始给我讲解,反复讲了几遍后我终于学会了,我心里一下开朗起来,高兴极了!

  然后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好孩子,记住以后上课时刻不要再走神了,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实在不懂得就应该主动问老师,直到明白为止,你明白了吗?”我认真地点点头说:“妈妈,我知道了!”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关于分数除法的数学日记

  11月3日星期三阴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什么是余数呢?余数就是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然后余下来的那个数。不过余数不能大于除数,如果45÷5=8……5或者46÷5=8……6的话,它的除数是5,而余数等于5或者大于5,就可以再分一组。

  首先,傅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有一串彩灯,它每一组的顺序是由红、黄、蓝、绿、紫的排列,然后问我们第3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第42个彩灯呢?我做出的答案是这样的:35÷5(它每组不同颜色彩灯的数量)=7,没有余数,那它就是最后一个颜色——紫色;第42个的话,42÷5=8……2,余数是2,那么它就是第二种颜色——黄色。

  接着,傅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三(2)班有53个人,他们一起到公园划船,每条船限乘6人,请问要租几条船?这道题可就简单了:53÷6=8……5,不过剩下的5个人不能忘记的,还要一条船,不然剩下的5个人就没船坐了,所以要8+1=9(条)船。

  余数的作用可真大,如果碰到不能整除的数,不用余数的话,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不能准确的计算出来。

  12月25日星期六有雨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不信?今天发生的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下午,妈妈给我二十元钱叫我到超市去买一瓶酱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选了一瓶“豆亨”牌酱油,需要4.40元。接着,我去买蜂蜜,钱够的只有两种,第一种有8.60元,还有一种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种的六角和酱油的四角可以凑成一元,比较好计算,而且,第一种比第二种贵两角,说明质量也是第一种好。”

  于是,我拿起第一种蜂蜜和酱油,到收银台付了钱,拿着找回的7元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们请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应了。我想:“今天我要带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带几颗好呢?我想了想,就带十二颗。如果来二个,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来三个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这样计算,来1、2、3、4、6、12个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颗巧克力出门滑冰去了。果然,来了三个人,我给每人分了四颗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3月17日星期二晴

  星期二下午地三节托管课的时候,苏老师在课室对我们说明天旅游的要求,也对我们进行分组。

  苏老师对我们说:“明天要去旅游,我们班45个同学都去旅游。那么,要分成9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平均每个小组6个人!”有一个同学不假思索地大叫着。老师对那个同学问:“是吗?”那个同学知道自己说错了,正在仔细地想着。我和其他同学哈哈大笑,然后胸有成竹,十分肯定地说:“平均每个小组有5个人!”“对了!明天去旅游就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5个人。”老师对全班同学说。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着明天去旅游会有什么美丽的风景映入眼帘。还不时地想起了下午第三节托管课的那一件事。其实,想那一道题,根本就没有难度,45个同学,分成了9个小组,平均每组多少人?可以又快又准地口算出每组5人,45÷9=5(个),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是45,份数是9,直接将这两个数相除就得了,验算5×9=45(个),口诀五九四十五。

  你们看!这道题格外简单,一丁点难度都没有!数学知识真是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时常陪伴着我们。

人教版数学下册第2课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二、习题讲解

  1.第110页总复习第2题。

  这题是复习回顾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和估算。先组织学生说一说要求平均每月用电数,应该怎样想?引导学生在草稿纸上分别列出除法算式。再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估一估,交流估算的方法和结果。再让学生独立算出准确的结果,并在小组中检查。然后比较估算的结果与计算的结果是否差不多。

  2.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这道题是复习因数是两位数的口算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然后在小组中共同检查计算结果,并相互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

  3.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第4题。

  这是一道运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教师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明确:要知道11辆大客车能一次送走这些人吗?必须先求出11辆大客车能一次送走多少人?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列出算式,并在草稿纸上计算出结果,再同620人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11辆大客车能不能一次送走这些人了。

  三、练习巩固

  1.练习二十三第2题。

  这道题是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独立算一算,然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练习二十三第3题。

  这道题是运用计算来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先要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想一想解答的方法,再列出算式算一算。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检查,互相说一说解答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3.练习二十三第5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主要让学生训练计算时的技巧和思维方法。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互相讨论,括号里最大能填几?为什么?让学生先互相说一说,加深印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再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可以先运用估算的方法逐一试一试判断括号里应填几,也可以直接运用除法笔算出结果,再进行判断。例如:

  ×19600因为19≈20,30×20=600,再逐一用31×19,32×19去试算,可以判断括号里应填31。

  四、课堂小结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以后学习较复杂计算的基础,也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学们要多练习,掌握算理、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下册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2课时两位数除以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除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除法最早使用是在先秦时或更早一些。形成于那个年代的《筭数书》中关于除法的表示方式共有7类19种,涉及55条。[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掌握数的除法运算。自公元前春秋战国时代之前我国出现了用“九九”表计算乘法以后,人们也总结了用口诀来计算除法的方法。《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当时我国主要是用算筹和口诀来计算除法的。

检验有余数除法的好方法

  今天数学课上,陈老师和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除法。但通过实践我发现有余数除法比较容易出错,检验起来又太麻烦,怎样才能更轻松、更正确地做好此类题呢?课后,我用陈老师以前教过的知识想出了两个好办法,同大家交流一下吧!

  方法一:用比大小的方法来检验。

  列完算式后,把余数和除数比一比,记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等于除数或比除数大的话,说明你的答案错了。

  方法二:用公式来检验。

  陈老师教过我们一个公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反过来就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如果按照公式求出的被除数和算式中的被除数一样,那么这道题你就写对了。

  这两个方法的运用使我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有了很大提高。真是做有余数除法题的两大法宝呀!怎么样,你也记住这两个好方法了吗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剩下的,按要求没有分完的。有余数的除法有两大特点:1、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第一步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第二步相乘,把除数和商相乘,算出总数里共分走了多少。第三步相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第四步相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学了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算分不够的东西了,妈妈买了16个苹果,我们3个人分,每个人分了5个,还余1个。我学会了算有余数的除法,心里很高兴,但也得感谢我的数学老师,是她教会了我们。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如果森林有童话

教师网络培训和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