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精神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红十字精神的百年传承与发扬

  在这人人都只为了自己的社会中有一群人,他们不分国籍、不分你我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助那些被战争等威胁着的人。他们便是令人崇敬的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是一个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组织,目的是为推动“红十字运动”。红十字会是由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HenryDunant)成立。红十字会将他的生日5月8日订为“世界红十字日”,而红十字几乎成为图腾的标志,是由他的祖国瑞士的国旗颜色翻转而成。如今红十字会早已遍布世界了。但红十字会已经不仅仅是救死扶伤了,它的精神在帮助很多贫困的人们。所以红十字会的精神——人道、博爱、奉献在一直传承着。而且现在不光只有红十字会的人传承着精神,医院里的护士、医生们,慈善机构的人们和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都在默默传承着这精神,虽然他们的奉献是点滴的,但聚少成多,最后就汇聚成了一条流传着许许多多人爱心的大河,令很多人都得到了帮助。

  我是一名初中生。去年我参加了永丰街道举办的红十字会活动。我与同学们在大街上拿着捐款箱向路人解释了红十字会的精神,他们都慷慨地捐了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也仅仅能维持自己生活的普通人,最多也就是商人,但他们一听说是为那些现在还不能吃饱喝足的孩子们捐钱,都纷纷生出了援手,这让我很感动,我知道他们都是天使。这时,有一位穿着单薄且衣衫褴褛的人也向我们走来。我和同学们知道他是个乞丐。但不明为什么他会向我们走来。难道他也要捐款?不可能啊、他那么穷,自己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呢。难道他要来向我们乞讨?或许他只是路过?当我们心中飘出无数猜想时,他已走到了我们面前。他皮肤黝黑在这寒风中瑟瑟发抖,但他却用他那只布满老茧的手颤颤巍巍地从自己的口袋中拿出很多张1元、5元不等的纸币还有不少的硬币对我们说:“我……我要捐钱。这……这是……20元。我希望……你……你们能……帮我……我捐给那些孩……孩子们。”他费了好大力才说完。随即把他手中的那20元给了我们。然后颤颤巍巍地走了。我们站在那儿手中拿着那20元,心中感慨万千。那20元应该可以能使他吃2顿好饭的,但如今他却尽数捐给了那些在山区中的孩子们,也许他不是捐得最多的一个但他一定是最有心意的一个。是啊、捐款这种事从来都不是用捐了多少来划分你是否是最有爱心的而是用那份心意来划分的不是么。

  红十字会的精神一直在传承着,它从未断过。天使总是平凡的,他们做过的好事也不会件件都为人传诵,而且我相信他们做好事也不是为了让人赞扬他们——这就是伟大的红十字会精神。

红十字会精神

我们要学习红十字无私奉献的精神

  同学们,红十字你们一定听说过吧!它是一支救死扶伤,慈善机构的队伍,它的主要任务是:备灾救灾,卫生救护,卫生关怀和人道救助,红十字是一个熟悉的声音、响亮的口号。光荣的称谓,也是一个伟大又神圣的名词。红十字,曾经,他们解决过无数人的危难,他们解救过无数人的生命;他们感动过无数人的心。他们是谁?他们是人类的天使——红十字会的人们。

  他们的 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震撼和感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谱写了新时期又一篇壮丽诗篇。红十字会在灾难面前救死扶伤的精神,鼓舞人们战胜了灾难。

  同学们,红十字精神就是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精神,让我们学习红十字精神,发扬红十字精神,成为一个有红十字精神的人!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团结、互助、友爱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质量,只有拥有这种优秀的质量,我们才能有机结合起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它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产物。这个巨大团体帮助过千千万万的人。让他们从绝境中找到希望,点燃生活下去的勇气。红十字的原则是人道,公正,中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所以红十字救人的原则是不分国界的,不管要红十字救是朋友还是敌人,都有义 务去救他们。这就是红十字会的精神,很值得肯定。

  同学们,让我们多一份关爱,少一份争执,多一份真情,少一份矛盾 。让生活中的不和谐的音符统统消失,让我们用团结友爱奏出美妙的交响乐!让我们的社会,校园处处充满着关爱。它的精神是人道的,博爱,它的宗旨是保护人们的身体和健康,发扬有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事业。可见,红十字会是广义的,是具有爱心的,它包括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虽然我们还小,只能尽一点点微小的力量,虽然,不能很专业的操作,但是,我们应该从红十字会的精神方面做更完美一点。俗语说的好,“施与者福”。这里的“福”字,不仅表示着行动,而且还表示着一种心灵和心理上的感受。可能你还没有感受到,但你马上都会感受到这种意义的,试着去奉献,去付出吧!在这次洪水中重庆,有多少无辜的人离我们我们而去,有多少无辜的人们因洪水而失去自己的家园。在重灾区,因为洪水的缘故,桥塌了,路断了,道路不通,救灾物资运不进来。大量灾民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没有房住,有病不能医,有伤不能治,他们面临着饥饿和伤病的威胁。这时,一架有着醒目红“十”字直升机从天而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红十字会”的普通工作人员来了,他们带来了水、食物、被子…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他们为灾民们搭建临时住所,使灾民们不再挨饿,不再受冻。“红十字会”的医生们也来给灾民们看病、检查,使伤者免受病痛的折磨……。灾民们很感动:洪水无情人有情

  红十字会的火红十字标志宛如太阳一样火红,把光芒送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红十字会像是急人民之所急的支助站,帮助大家解决困难;红十字会像是华佗再世的医生,救死扶伤,解决病痛;红十字会,像是雷锋叔叔,为人民做好事,时刻把人民的利益记在心里。红十字会像是一把烈火在我心中熊熊燃烧,激励我们把精神发扬光大!

  人类需要进步,人类需要和平,人类更需要爱。人道主义事业赋予中国红十字会的责任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我们坚信,在人道主义的感召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纪将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用人类最美好的愿望-人道的力量,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共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同学们,我们要学习红十字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会关心、关爱别人,时刻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无私援助的手,做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我心中的红十字精神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歌曲《爱的奉献》中的一句歌词。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当然,她也不例外,在每次灾难中,都会出现她坚定的身影,她为那些有困难的人们送去温暖,送去关怀和帮助。“人道、博爱、奉献”是她的宗旨,她就是:引人注目的“红十字”。

  在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红十字的精神无处不在:无偿献血车上,那纷纷挽起袖子的人们,把自己殷红的鲜血无私地奉献;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医护人员高扬白求恩和南丁格尔精神的旗帜,无私无畏、冲锋向前,用生命谱写着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

  叶欣就是其中一位平凡而有伟大的白衣天使,她为了抢救“非典”患者,为了自己的同事不被感染,自己做着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而无情的病魔最终还是没有放过她,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工作岗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红十字精神!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震撼和感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谱写了新时代又一篇壮丽的诗篇。13岁的女孩儿何翠青是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她本已经走出宿舍,然而,在那一瞬,她却跑进了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被压在了废墟下。直到50个小时后,才被救援人员救出。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导致肌肉组织坏死的何翠青,永远地失去了右腿。事后,记者问她:“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这,又是多么感人肺腑的红十字精神!

  前段时间,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有一个小女孩,她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不知怎么回事,竟然走上了大马路,眼看就要被一辆急驰而来的大货车撞上了,就在着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年轻人出现了,他飞一般地冲上马路,将小女孩推向了路边。就这样,女孩得救了,而那年轻人却永远的走了。

  是什么?让年轻人竟然不顾一切地去救那个陌生的小女孩

  是“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已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一定将她手手相递、心心相递,红十字精神一定会在美好的人世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红十字精神

  今天,我参加鄞州区横溪镇中心小学红十字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作为代表我感到非常开心。

  下午十二点半,代表们在阶梯教室整齐地入场了。一点钟大会开始了。全体起立奏起了国歌。国歌结束,郑意老师给我们宣读了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接下来,当选会长讲话。还有别的领导也作了讲话。会员们个个都听得非常认真。最后,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大会闭幕了。

让“红十字”精神永远闪耀

  “红十字“,你们听说过吗

  “红十字”——这是一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队伍。自其创建以来,一直秉承着这样的主题:备灾救灾,卫生救护,卫生关怀和人道救助。

  这是多么崇高而无私的精神啊!在人类的每一次人祸天灾中,红十字的会旗总是高高飘扬!它的存在让灾难中的人们有了最后的依靠和精神寄托。

  1937年12月,在日军疯狂的屠刀下,南京已经成了人间炼狱!难民们几乎无处可藏,惊恐的人们大批的涌进红十字救难所,在红十字人员的极力庇护下,虽然很多红十字人员也因此而惨遭毒手,可是这儿几乎成了南京城内为数不多的活人“栖息地”。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又带来了极其痛苦的灾难,但全国人民众志成诚,抗震救灾,谱写了新时期又一篇壮丽诗文。红十字会在灾难面前无所畏惧、救死扶伤的精神,鼓舞了灾区的人们战胜了灾难,重建家园。灾后,红十字会又义无反顾的投入劫后余生而心有余悸的人们的心理干预!

  同学们,“红十字”的存在就是为了实现关爱生命,救死扶伤,我们应当学习红十字精神,发扬红十字精神,成为一个具有红十字精神的人!

  社会是大家庭,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团结、互助、友爱是人人都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这种优秀的品质,我们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就让我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真情,少一份争执,少一份矛盾。让生活中的不和谐的音符永远消失,让我们用团结友爱奏出美妙的交响乐!让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着关爱。

  红十字的精神是人道的,博爱的,它的宗旨是保护人们的身体和健康,促进和平事业。可见,红十字会是具有爱心的,它包括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虽然我们还小,只能尽一点点微小的力量,但是,我们应该从红十字会的另一方面做更完美一点。俗话说得好,“施比受更有福”。这里的“施”字,不仅表示着行动,而且还表示着一种心灵和心理上对红十字精神的接受。可能你还没有感受到,但你马上都会感受到这种意义的,试着去奉献,去付出吧!

  红十字会的火红十字标志,就像太阳一样火红,一样光芒万丈!它把光芒送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红十字会像是妙手回春的医生,救死扶伤,解决病痛;红十字会,像不知疲倦雷锋叔叔一样,为人民做好事,无私奉献,时刻把人民的利益记在心里。红十字会就像一把烈火在我心中熊熊燃烧,指引我走上他们那光明的道路

让红十字精神处处放光彩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1828年的这一天,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诞生于瑞士。一百多万年来,他树起的红十字旗帜跨越了很多民族,飘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飘扬在肆虐的瘟疫地区,飘扬在处于水生火热的灾区,飘扬在渴望帮助的人们心里,飘扬在一件件感动人的小事里,飘扬在······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地震袭击了中国大地,四川汶川等地方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死亡人数上万,可这并没有击垮中国人民。大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救护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刚刚到灾区的医生、护士来不急喝口水就投入到紧张的救护工作中,有的医生匆匆忙忙的再各个病床前,用她那双充满温暖的手给病人量体温、打针;也有的护士给年纪很小的孩子边喂药边、讲故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传来一阵阵笑声,一阵阵琅琅读书声······虽然我们现在还小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要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会关心他人,主动助人为乐。有时候我们做的一件小事情,也是对别人最好的关爱,比如,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随手捡起路边被别人乱扔的垃圾,扶老爷爷或老奶奶过马路等等。虽然这些不算什么大事,但却是一种极大的美德。

  红十字精神出现在救火现场:火警战士们不顾熊熊大火,冲进着火的大楼,把被困在里面的人员一一救出;红十字精神出现在献血车里:人们挽起袖子,把自己的鲜血无私的奉献给需要的人;红十字精神无处不在,他一直引导着我们中华民族勇往前进与快速发展。

  人类需要进步,人类需要和平,人类更需要爱。人道主义事业赋予中国红十字会的责任是: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建康,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我们坚信,在人道主义的感召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将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用人类最美好的愿望——人道的力量,为人类的发展进步而奋斗。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人道无处不在,博爱无处不在,奉献五处不在,感动无处不在,让我们永远与爱通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红十字精神处处放光彩。

让我们发扬红十字的精神

  黄昏谢去,夜幕铺开,周围的一切在无限逼近的夜色中渐渐消散了。唯有那医院墙上的红十字,依旧那样醒目,那样圣洁。

  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的那一刻吗?一场空前未有的里氏8.7级强震降临在中国四川。霎时,大地破裂,山河移位,满目疮痍……地震犹如死神,无情地将人们拉入深渊,将人们的生命玩弄于股掌。那一刻,多少人的生命消逝!那一刻,多少人面临生死决择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那一刻,又有多少人为了他人的生命,全然不顾自身的安危,深入险地,与死神展开争夺!老师、志愿者、解放军……他们毫不保留地在这片土地上,诠释着生命的坚强,人生的精彩和无私的奉献。

  谭千秋,他在地震中张开双臂,以雄鹰展翅的姿势,死死护住桌子下的四个孩子,自己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四个孩子全部生还。

  张米亚,在大地震来临时用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小学生,同样以雄鹰展翅的姿势护住孩子,以自己的死换来两个孩子的生。

  志愿者、解放军,他们像一位位圣洁的天使。在废墟中搬石块,挖瓦砾,抢救伤员,争分夺秒,将一个个绝望的人从死神手中硬拽回来。

  他们的行为不正是红十字精神的体现吗?顿时,一种熟悉的亲切感涌上心头。是啊,当年,共产党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竟能打败强大的日本,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将人民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解救出来,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种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现在,红十字会不也是坚信着这种信念吗?救死扶伤、捐款捐物、抗灾救灾……这些不都是服务人民的具体表现吗?答案是肯定的。他将这种信念不断在需要他们的地方演绎,把人道、博爱、奉献尽情地展示。

  他是火红的太阳,把光芒送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是救助站,帮助大家解决困难;他是再世的华佗,救死扶伤,解决病痛;他是“活雷锋”,服务人民,无私奉献。他的存在,让我这个农村的孩子也沐浴在他圣洁的光芒中。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发扬红十字的精神,将红十字精神进行到底,让红十字永远在人们的身边飘扬,让红十字永远飘扬在人心里。

“红十字”精神满人间

  “红十字会”的标志是白底红十字,它象征着救死扶伤,象征人道博爱,象征着奉献。随着社会的发展,“红十字”精神的影响逐渐广泛,其中最能体现“红十字”精神,要数救死扶伤和奉献精神。

  “红十字会”逐渐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那么,“红十字会”的精神又如何洒向世界各地,如何洒满人间呢

  说起“非典”,也许每一个人都会谈“非”色变。但是在这期间,是谁站在抗击“非典”最前线?是谁站在第一线与疾病与死神抗争?是我们的救死扶伤的医生们,是我们的配带着白底红十字标志的白衣天使们,他们毫无畏惧,毫无退缩,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并且冒着随时间可能被感染“非典”的风险站成一排保卫生命长城。“这里危险,让我来!”我仍然记得这是当时一位护士长说话。这句话让我对她至今敬佩不已,也让我对“红十字”精神有了更具体的了解。

  这些可爱的白衣天使们,他们所体现的不正是“红十字”精神——救死扶伤吗?他们不正是在用实际行动把“红十字”精神洒向人间吗

  丛飞,一个平凡而又家喻户晓的歌手,他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帮助178名贫困孩子有书可读,让他们重返校园。他一共捐献了300多万元,几乎捐献了他所有财产,以致于在自己病危时,却没有多余的钱来医治。另外,根据他的遗愿,在他死后,他还把自己的眼角膜捐出去,让有需要者重见光明。他用毕生的心血关爱着祖国的教育事业,关爱着祖国人民。他的奉献精神感动着十三亿中国人的心。

  虽然他的歌声不再嘹亮,他的笑容不再出现,但他身上折射出的“红十字”精神却长存于世。因为,他把这精神洒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洒在这充满真爱的人间。

  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具“红十字”精神的人。像我们的老师,他们无不时时刻刻在奉献着自己,奉献着青春,奉献着爱,最后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洋溢着的也是“红十字”的奉献精神。

  作为“红十字”精神的代表,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起模范形象,把着精神洒满在人间。我们难道不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吗

  “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要成美好的人间”这首经典老歌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唱出美好的世界。而“红十字会”的建立就象征着美好世界的建立,她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朋友们,让我们手牵手,学习“红十字”知识,培养“红十字”精神,践行“红十字”精神,让“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洒满人间!

红十字精神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1828年的这一天,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诞生于瑞士。一百多年来,他树起的红十字旗帜跨越种族、疆域、信仰和时空,飘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飘扬在瘴疠肆虐的疫地,飘扬在水火横行的灾区,飘扬在渴望帮助的人们心里,深受人们的崇敬与爱戴。

  红十字不仅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标志,它还成了人民生命和安全的救星,成了向战争受害平民、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灾民、难民传播爱的使者。为了表彰杜南的功绩,1948年,红十字会与有关部门决定将他的生日命名为世界红十字日,这一天成为国际红十字会运动中最重要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多会员和大批志愿工作者,以各种形式举办活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弘扬无私的奉献精神。

  红十字的精神出现在献血站里:人们都挽起袖子,把自己的鲜血无私的奉献给需要血的人们; 红十字的精神出现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护士和医生们不顾生命的危险,急着抢救病人; 红十字的精神出现在救火现场:火警战士们不顾熊熊大火冲进着火的大楼,把被困在里面的人员一一救出……红十字所迸发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无处不在,它一直引导着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前进与发展。

  人类需要进步,人类需要和平,人类更需要爱。人道主义事业赋予中国红十字会的责任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我们坚信,在人道主义的感召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纪将展现在我们面前。人道主义事业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红十字会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用人类最美好的愿望-人道的力量,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共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同学们,我们今天纪念这个节日,就是要学习杜南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会关心、关爱别人,时刻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无私援助的手,做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红十字会精神演讲稿

  十分荣幸,也十分开心有这样一个机会能站在这里。提及红十字在我心中这样一个话题,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教导我们:用人道的方式去奉献我们的爱心。这也正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

  为人师者,要正心修身,做一个有仁德,懂仁爱的仁者之师,我想作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我们也有我们的职业道德。那就是用精湛的技术、广博的知识和一颗赤诚的爱心,去抚慰一颗颗受伤的心灵,去托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人道、博爱、奉献”这面旗帜的指引下,用自己生命的光和热,温暖千千万万的人,就像一颗颗平凡的石子砌成万丈高山,一滴滴水珠汇成浩瀚的海洋。不要吝啬你的微笑,不要吝啬温暖的话语,更不要吝啬你的爱。我们的工作是服务于鲜活的生命,对于我们没有所谓的小事,任何微小的疏忽都会带来无法预期的后果,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优质服务真正深入到每一项工作中。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沐浴在真正的爱之中,从小有伟大的母爱所笼罩;长大后渐渐被友谊之爱、师生之爱、社会之爱所推动、所鼓舞,再成长就会被异性的爱所吸引,会进一步发展为美好的爱情。爱是需要去奉献的,它并不是凭空的说辞,不管是何种意义上的爱,都需要在具体的行动中去实现。古话说:“人定胜天”,可面对自然的力量人类的生命却是如此脆弱。去年发生在我国的5.12地震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同样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命运却如此的不同。媒体,新闻每天不断的更新播报,遇难的人数急剧上升,这样的数据上升令人畏惧。这场悲剧已经发生,时间结局已不可挽回。当我们面对灾难,不是后悔,也来不及后悔;不是呼吁,也不仅仅是呼吁。我们所要做的是把我们的爱心付与行动,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获得帮助。而今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灾区的人们正在重建着自己的家园,爱就是这么的简单却又伟大。一点一滴的爱并不少,如一粒粒沙,吹进沙漠,就能使沙漠更广袤,一滴滴雨落进大海,就能让大海更宽阔,一颗颗爱心牵挽在一起,就会擎起快乐幸福的晴空,一份份善举聚集在一起,就会让所有的困难逃遁无形。

  爱心就是以真纯的情感去祝福所爱的人生活得幸福,并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到这一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爱与对方的爱融为一体,在一个真善美的境界中,完成生命的升华与创造。具有爱心的人,其对人对事的情感往往是温柔的。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乞求帮助。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的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摆动着和颤动着。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本来施舍者为没有东西施舍给乞丐而感到羞愧,但他没有采用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而是用平等的、诚恳的态度向乞丐表示歉意,这种态度使他与乞丐之间的关系平等了。于是,乞丐也感到了满足,我们从乞丐的话里能够体会出他对真正的爱心和同情的理解与感激。任何施舍都是对等的,任何帮助都是互相的,当施舍者施予他人物质的帮助时,他同时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与回报。其实人是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满足的,有时给与他人精神的帮助要比物质更重要。说起乞丐,我想起了我在网上看到过的一个照片,两个乞丐一个是蹲在地上的,而另一个则是站在他的面前,然后站着的乞丐往蹲在地上的那个乞丐碗里放下自己并不多的5毛钱,而他们身后的人都在忙碌的穿梭着,没有一个人注视着这一幕。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画面,给我很大的震撼。红十字告诉我们:即使是我们是一个乞丐也能奉献我们的爱。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是一个寓言,说的是地狱与天堂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在地狱中,众人围着大桌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看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竟无法放进自己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众人也围着桌子在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的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送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这就是鬼魂和天使的区别。

  我相信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是天使;相信每一个红十字人都是给给人间送去温暖的头戴十字光环的红色天使;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搭起播洒仁爱的桥梁,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承仁爱的纽带,每个人都能以爱为乐,以奉献为乐,我们的社会就会是一个和谐美满的新社会。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与朱元思书教案

预备党员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