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谈谈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当今西方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亲西方的知识分子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它所提出的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保护个人思想的自由、限制政府的权力和建立透明的政治体制等主张对解决当代中国问题无疑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但在接纳这一思想的合理性的同时,我们要警惕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可能给社会文化和道德建设带来的危险性。

  自由主义思想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初期的自由主义维护宗教宽容、崇尚贸易和实业。关于自由主义最早的详彻论述见于洛克的著作,1776年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了自由贸易的原则,同年美国革命制定了第一套根基于自由政府概念的宪法,18世纪晚期自由主义成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主要意识形态。发展到现代,自由主义者杜威、凯恩斯、罗斯福主张建立更精密的政府制度作为保护个人自由的堡垒,在延续资本主义的同时保护公民免于过度的贫穷。一些自由主义者如哈耶克在他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中则以政府角色的不正当改变为由反对这些制度。尽管具体观点有分歧,但自由主义者们在维护个人自由相对于其他政治目标的优先地位,在维护民主自由的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观念是共同和一贯的。

  容易引起人们诟病的是自由主义者在文化上的态度。自由主义者主张一种多元的文化政策,强调尊重个人在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权利,通常反对政府限制文学、艺术、学术、赌博、性、卖淫、合法婚姻年龄、堕胎、生育控制、酒、大麻及其他毒品,大多数自由主义者反对政府干涉这些领域,荷兰在这方面可视为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

  多元的文化政策和道德领域过分的个人自由会给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当今西方社会的种种社会病:享乐主义流行、纵欲、乱性、毒品泛滥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由主义在文化上的相对主义政策导致的道德观念的混乱有关。这种道德和文化观念上的混乱既不利于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也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持保守立场的人们看来,自由主义者在文化和道德上对人性的迁就和放纵常常是无节制和令人无法容忍的。我们理应在道德的善恶之间、在观念的美丑之间保持更为传统和有节制的立场,因为对生活放纵和无节制的态度对于人类精神的成长总是不利和有害的。美国文化和媒体研究所的一项调查也发现,当代美国人意识到国家伦理道德观念受多元主义文化的影响而呈下降的趋势,从而主张向以上帝信仰为基础的传统道德观念回归。

  在当代中国社会同样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问题,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盛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道德的发展呈现着极不同步的状态,中国人从来没有象今天一样富有,而无数的中国人在精神上也同样从来没有象今天一样贫穷。问题的存在与社会革命过程中割裂了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当今政府在文化和道德建设上软弱和失当的政策措施同样难辞其咎。在当今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严防多元文化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片面性的不利影响,打造具有传统价值和人道精神的道德伦理,对于低级的、鄙俗的社会价值观念和习惯绝不能任其泛滥,这关系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自由主义思想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出发,主张自由优先于主义,主张保障个人自由的优先地位,在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上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严格限制在政治观念上的独断主义,要求宽容和多元的政治立场,但这种多元主义的立场涉及到社会道德领域无疑将是片面的。理性和常识告诉我们,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的道德精神的建设具有神圣性、确定性和唯一性。在一个物质和欲望斥世界的时代,致力于民族精神文明成长的我们应该坚持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之间选择的确定性,维护高尚和人道的精神价值,保有民族的传统,护住道德的根基。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

  前几天,在一节综合课上,老师问同学们:“什么是‘自由主义’?”

  同学们热烈发言:

  “‘自由主义’就是自己做想做的事情。”

  “‘自由主义’就是自己有自己的观点。”

  同学们热烈发言,有同学甚至还查词典: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信仰,缺乏原则性,无组织,无纪律。老师见同学们热情高涨,对自由主义有着无限向往。这是因为,平时,家长们总要求我们做额外作业、周末上各种补习班等,各种压力限制着我们,不能干任何想做的事,希望能像国外孩子一样,能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但老师说,任何国家都是有规则的,外国和中国的自由的差别在于,外国人懂得文明,做事都是有秩序地进行。所以,我们要是想让家长老师们给自己自由,就必须先给他们以“自由”,不让他们为自己操心。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消防的重要性

我们自己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