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化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感受北京的文化书香

  因为北京的历史悠久,所以我经常在北京四处寻找文化的痕迹。有时去历史悠远的古迹如长城、如圆明园,有时去一些文化加油站——有个性特色的书店。

  “光合作用”书店是一家在北京的读书人中颇负盛名的小书店,座落在北京的大学聚集地五道口,是一家古香古色的朴素小店,没有华丽的外貌,只有简单的装修风格却透露着浓浓的温馨气息。书店里一排排布置得当的书架,装的尽是满满一箩筐的知识,五花八门,浓浓的书卷味儿,令人心旷神怡。

  走进书店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映入眼帘,虽然繁多,但却被细心地排列过,收银台旁有一个通向二楼的楼梯,虽说做工不算精美,

  但也很精致。二楼的书更是琳琅满目还分了类!再往里走,便闻见一种淡雅的清香原来是书店里配套的小茶馆,里面发出清淡的茶香。窗边还有几盆小松树,更是为这小书店增添了几分韵致。我常在凳子上细细地品味几本书,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晒日光浴,又快乐,又舒服,鹅黄色灯光轻轻洒在四周,那种感觉真是妙极了。

  “光合作用”书店说是在北京大学的斜对面,其实是在斜对面的一条小巷子里,对面一条街是全国各地小吃甚至异国风情食物一条街,来这里的大多是附近的高校大学生和一些情侣来尝鲜。另一边是一排排冷清待拆的木屋,偶尔会有几位游客对此点点评评,与繁华的食物街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条街的尾端是一家旧电器行,几平方米的小店里,老妇在店门前的排水沟旁洗衣物,老翁一动不动地坐在电视前看着咿咿呀呀的京剧,仿佛这世界只有他和那台电视。隔着街道这一家人岁月静好的平凡生活全都露了出来。

  在电器店的对面,是一家咖啡店,淡淡的苦味从里面飘出来这是一家现蘑咖啡店。我真好奇他们是怎么把那一粒一粒的黑豆变成苦口的咖啡的,为了满足好奇心,我走进那家咖啡店,盯着那架咖啡机,真神奇,咖啡豆被磨成粉后加上热水就成了带有苦意的咖啡了。伴着咖啡的香味结束了我在北京的文化之旅,在不熟悉的空间里,节制对玩耍的欲望,走进书香的世界寻找文化。

北京历史文化

北京故宫文化遗产

  故宫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博物馆,我很高兴能有机会陪各位欣赏它美丽的建筑艺术,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

  故宫,旧称紫禁城。地处北京市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906年),历时14年建成。为明、清两代帝王处理朝政,以及皇室成员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被视为“天地会合,阴阳交泰”之处。先后有24位皇帝(其中明朝14帝,清朝10帝)在此统治了中国近500年。它的总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楼阁8700多间。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走近故宫,满目都是金黄的屋顶,朱红的宫墙,在阳光的照耀下,黄色的琉璃瓦熠熠发光,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原本暗红色的高墙也明亮了起来。徜徉在故宫里,仿佛置身于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活生生的历史从这里走了出来,古老的建筑焕发了新的生机。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朱门金钉,红墙黄瓦,让这座宫殿变得庄严,又充满了神秘色彩。

  故宫最美的时候,是在大雪过后。一场大雪,让故宫沉寂了下来,一改往日的金碧辉煌,红墙黄瓦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艳丽夺目,让人看了忍不住要走进它,却又不舍得破坏那份安宁。

  大人们行走其中,会谈论历史的盛衰。而孩子们走进其中,大多都会被大殿屋檐上一些小兽所吸引,指指点点,叽叽喳喳地探究着小兽的来历。其实这些小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琉璃屋檐兽。在古代,宫殿檐角上的神兽数量是由建筑的规模和等级来决定的。一般以1、3、5、7、9这五个奇数为准。而太和殿在三个大殿中地位至尊,檐角安放了10个神兽,在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象征着十全十美和至高无上。位于最前端的是骑凤仙人,据说是齐湣王的化身。之后的这十个神兽依次为象征帝王的龙,百鸟之王的凤,勇猛威严的狮子,象征忠勇吉祥的海马,象征尊贵的天马,能够防灾灭火的押鱼,护佑平安的狻猊,象征公正的獬豸,寓意除祸灭灾的斗牛和能够降魔庇灾的行什,它们都无比威严。在统治者的心目中,它们会和他一起镇守江山,反映了统治者祈求天助的心愿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闭馆的时间到了,工作人员推动厚重的城门,随之就会听到一个沉重的声音,那声音如此厚重,似乎在诉说故宫几度荣光几度蒙尘的历史。逛故宫,就如同翻阅一本历史书,展现了宫廷文化以及民族的信仰与审美,也再现了帝王之家的日常生活。其中还有更多故事,等待我们挖掘和探索。

文化遗产北京故宫

  故宫旧称紫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大小宫殿70多座,屋宇大约有九千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宏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一进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为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因为故宫太大了,所以需要地图。我发现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利,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秦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史和召见臣下。交秦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

  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明清两代先后有24位皇帝居住在这里。1924年,北京政变后,报废黜的清末代皇帝博仪出官,1925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解放后,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成为我国最大国家博物馆。

  故宫所代表的是已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我为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这份自豪将鞭策着我不断前进,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回顾一下北京的那些历史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化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我进了故宫的钟表馆,看到许多高大的钟。让我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钟楼有楼梯,有门,还有小瀑布,真是太奇妙了,简直就是一件漂亮的艺术品!我们又去了珍宝馆。里面的珍宝更让我不可思议。许多闪亮而美丽的宝石都展示在我眼前。漂亮极了!这真让我想拿一颗走了,更让我不禁感慨那些设计者和制作者的心灵手巧。

  我们还去了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防御军事工程。长城东起山海关,穿越高山,越过深谷,延伸于沙漠和草原,一直到达终点嘉峪关,全长1.2万余华里,故称万里长城。我走上八达岭长城的一小段,往远处一看哇,好长啊!不愧是万里长城啊!

  还去了中国园林艺术与历史的标记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是四大名园之一,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是一个兼具“宫”“苑”双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园林。古有“古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之说法。颐和园的景色好美喔!妈妈为我租了一台电子讲说器,在风景优美的颐和园里,我边走边听那些亭台楼阁的来历。这座园林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呢!我看到有座寺庙门口雕刻的精美的雕像,很多佛头都不见了,是被八国联军破坏的,真是野蛮无耻的行径!

  这几天通过游览北京的历史景点,我欣赏到了我国劳动人值得骄傲的智慧和汗水结晶,也采摘了历史长河中沧桑变迁的几朵小浪花,并深深为我们历史悠久的祖国感到骄傲。

北京历史文化

北京故宫文化遗产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古代皇帝建造的一座皇宫。有着悠久的历史呢!那么古老的建筑群能完好地保存下来,真是非常地不容易啊!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天安门广场北1公里,景山南门对面。故宫于1406年开始建设到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进了故宫的正门——午门,一个大广场呈现在我们眼前。广场上有五座精巧的汉百玉拱桥,名叫金水桥。桥下有一条河,形状像玉带,漂亮极了,阳光照着河水泛着金灿的光,仿描水下真的有金子一般。

  故宫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故宫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并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故宫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刘伯温的人。有一天,他对皇帝说:“陛下,臣昨晚做了个梦,梦见玉帝说皇上住的宫殿心须要有三十六金刚及七十二地煞看守,否则会有灾难。”皇帝听了,命令刘伯温去选宫殿。过了十个月,宫殿造好了,人们发现那“三十六金刚”只不过是黄金,“七十二地煞”只不过是七十二口大缸。

  故宫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恢弘大气,威武雄壮,中国红显示出古时皇家的气派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的宝。我们更应该为古人建造这么宏伟壮丽的宫殿感到骄傲和自豪。

北京的民风民俗

  中华,一个多名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名族是一家.”每一个地区都各自具有特色的风俗。提到风俗,我想起了我们的首都—北京。逛庙会、熬腊八粥已经是他们的“家常便饭”。还想知道吗?那就让我来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有趣的风俗。

  在每年的农历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旧时北京的三大节日,尤其是春节最为隆重热闹。在众多大小节日中,流传着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如农历腊月三十晚,全家人欢聚一堂,吃“更岁饺子”,“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新年伊始燃放鞭炮“辞旧迎新”“百年祝福”“祈求吉祥”。初二接财神。初一至初四,不用刀,剪,不准扫地,不新做食物,以示“年年有余”。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观花灯,逛庙会。正月十九,为白云道教祖师邱处机逝世纪念日的“燕九节”接着是清明节的扫墓、踏青。

  四月初八“浴佛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以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这天要祭神、上坟、放荷花灯、船灯以起渡鬼神。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喜爱当晚赏月、吃月饼、又有团圆节之称。

  这一些民风民俗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即添加了节日浓郁的欢乐气氛,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风民俗是多么好玩呀!~让我们继续去探索、去发现这一个有趣的民俗世界。

北京的悠久历史

  北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因此北京以千年古都闻名于世。悠久的历史赋予北京珍贵的文化遗产。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在北京地区绵延数百里,它是从太空中唯一能看到的人类建筑;如诗如画的颐和园是古代皇家园林的经典作品;故宫是世界最宏大的

  皇家宫殿群;天坛是中国皇帝祭天的地方,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京味”最浓的则是逐渐减少的老北京胡同和四合院,它们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是北京人生活的历史象征。今天天安门广场依然雄伟壮丽,而北京的立交桥纵横交错、摩天大楼云集,古朴典雅的传统风格与先进的现代文化融为一体,使这座古老的城市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北京已经成功地获得20XX年奥运会的举办权。“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宗旨,必将给北京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中国体育运动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好交流。

北京风俗文化

  在去年暑假里,我去了我国的首都------北京。北京人在歌剧,民俗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老北京的风俗文化吧!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国粹,也是北京人必不可少的,因在北京形成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是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剧种。1790年安徽的四大戏班------三庆班,车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到北京演出,获得空前成功。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的京剧就在北京剧院产生了。京剧里的脸谱往往代表这个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红脸代表善者;黑脸代表勇者;蓝脸代表草莽英雄;绿脸代表有智慧者;黄脸代表阴险小人;白脸代表幕后主使;金脸和银脸代表神秘,多指神妖。除颜色之外,脸谱的勾画也含有重大的意义。例如鼻子大代表为人忠厚,眼睛小代表狡诈,嘴巴大代表善良,耳朵小则代表这个人很有智慧。总之,颜色代表脸谱的性格,而勾画则是性格的细节。

  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春节就是农历新年,一般在每年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如同圣诞节之美国人,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在北京,春节的节日气氛更加浓厚。花会,庙会,灯会是必不可少的,腊月初八还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到了除夕,这一天大家是必须要守岁的,不到1点决不能睡觉。说唱表演和灯火晚会也吸引着外国的来客。正月初一,大家都要睡到9:00后才起床,然后赶去老北京的天桥。天桥一带是北京平民文化娱乐和饮食商业的集中地区,一到节日,就会热热闹闹,特别是正月初一,天桥上座无虚席,这也是老北京所特有的。

  北京的风俗文化还有很多,举不胜举。北京,就是这么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大家有空一定要去哦!

老北京那悠久文明的历史

  有人爱北京那悠久文明的历史,有人爱具有革命传统的北京人民,有人爱北京一座座辉煌的名胜古迹,有人爱北京独特的习俗。我却特别偏爱流传在北京人中那别具一格的老北京话儿。我生长在北京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胡同里,街坊邻居几乎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年年月月如此:一大早儿,老街坊们一见面就互相打招呼说:“早啊,您。”“挺忙的,您哪!’,到了晚上,见面又互相问候:“您吃了吗?’,“您回来得可够晚的!,“您”—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尊称。英语,号称世界上用得最广泛的语言,可要把这个“您”字翻译成英语试试看,没辙!大千世界,除了北京话,任何一种语言文字中,也没这个“您”字儿。

  如果有两个人在谈话中提到了对方的老人时,不可称之为“他”,而是极为尊敬地称之为“憋”。不了解这个字含义的人只要一看这个字的字形“把他捧在心上”,也会猜想到这一定是个尊称。在北京人之间称呼的词语,最忌使用“你、我、他”等字。谁没事跟人家滥用这些最不讲文明礼貌的字眼儿,准保不招人待见。有人没准儿认为这是臭讲究,这可太不对了。不过,说讲究倒也是,因为北京人最讲究敬老爱幼和文明礼貌。字典_L有那么多华丽的词藻,但有什么比形容一个人对事理分析不清楚时所讲的“}flf不开镊子”更准确呢?又有谁敢与形容事情为了一点};小原因就办糟了时所讲的“提泥”媲美呢

  也没有哪句词语比形容一个人畏惧心理严重时用的“肝儿颤”更恰如其分了。在北京话中常听到“劳驾”两字。您看,用这个词比用“谢谢”似乎对人显得更尊敬;用“富态”形容人体胖,也更易于对方接受。北京土话就是这样用了最通俗,并且人人皆知的大白话儿,把事、物和人形容得真实而风趣。在北京土话的朴实无华的词句中,我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从它的通俗易懂的乡土气息中,我看到了文明、礼貌,互相尊重的高尚品质的可贵;从它丰富、形象的词汇中,我了解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古老、文明的历史。我长大后,决心像老北京人那样善良、质朴,爱憎分明,我要使用北京的方言土语,让北京话在我的作品中得到升华。

北京,沉甸甸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一天人员:妈妈,兄妹三人,彤彤,嫂子父母2月24日6:30一早起床,一行七人赶往杭州城站搭乘12:06从杭州开往北京的高铁列车。在杭州汇合到一家五口到北京的杭州安吉人,组成了9个大人,3个小孩的小团,开始了北京之旅。第一次坐高铁,心理还是又兴奋又忐忑,我是轻装上阵,妈妈她们怕吃不惯北京的食品带了很多吃的东西,有趣的是竟然还带了干菜肉,萝卜干。动车真的很快,时速可达三百多公里每小时,在车上睡了一觉,已经过去二个多小时,吃点零食,喝喝开水,打了几幅小牌,途经约10个站点,18:36准点到达北京。导游小赵已经在出口处等我们,看到导游第一眼,吓一跳,体重起码有200多斤,脸上还长疙瘩,举着一面中青旅的小破旗子,但他一开口说话,就觉得还是带着京腔的实在人。他和司机开着一辆牌号为京J-12888长型面包车来接我们,标志还是奔驰,总体印象还算不错。小赵首先告诉我们:北京是首都,也是首堵,叫我们做好心理准备,到宾馆的路约二十分钟,堵就很难说了。

  我们一路没有堵车,一下子就到了位于三环路上北京五环大酒店。导游说我们是踏着祥云来的,哈哈!要知道北京最堵的时间段就是周五的晚上和周一的早上。到了宾馆大厅,很多老外也在办入住手续,导游帮我们办好入住手续,吩咐我们明天6:30起床,一楼自助餐厅用餐后7:30出发。到了房间感觉还不错,房间里很暖和。洗漱一下,跟老妈聊会天,打会小牌就睡觉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我的青春我的团

西部计划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