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指标分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财务工作目标

  一)加快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力

  1、工作目标:各单位资金预算符合率达到90%。运输板块(有固定市场)的成本预算符合率达到90%,多经贸易板块的成本预算符合率达到85%以上。

  2、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出台《运输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二是深入基层,实行处室领导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对包干片区的预算分解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力;三是组织预算工作组研究建立预算模型,使预算编制及执行更具科学合理性。

  (二)加快建设成本控制体系,有效控制和降低成本费用

  1、工作目标: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标准,完善成本考核办法。

  2、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在会计集中核算平台上,按照预算分片包干对各单位的预算、成本开支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特别是非生产费用的分析,查找成本开支中的漏洞和不足,提出有效建议;二是组织成本专项调研组,通过对基层的调研,制定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控制标准,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强化资金安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1、工作目标:资金安全率达到100%,集团内封闭结算率达到100%,中油加油卡推广率达到90%。

  2、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加强与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和所属单位的沟通,逐步协调和理顺关联交易封闭结算实施中油车队卡项目;二是对各单位的贷款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划分等级,下达定额,加强对等级差的单位贷款的重点监管;三是加强对基层库存现金的现场抽查,确保资金安全;四是继续督促各单位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

  (四)搞好纳税筹划,认真做好保险工作

  1、工作目标:全面提高财务人员处理涉税业务的水平,有效规避纳税风险。

  2、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加强税收知识培训,提高基层人员纳税筹划意识与水平;二是开展税收调研,主动帮助基层查找和规避风险;三是实行统一的票据管理模式,杜绝因票据管理不善而带来的经营风险;四是逐步开展收入和成本等方面的价格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五是进一步完善内部保险条款,加大集中投保力度,争取更优惠的保险费率。

  (五)加强会计核算,夯实财务基础工作

  1、工作目标:完成集团公司一级会计集中核算的试运行工作,进一步提高财务基础工作水平。

  2、主要工作措施:一是拟举办两期培训班,对全体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手册》的系统培训;二是组织开展一次全公司范围内的财务大检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做好一级集中核算的各项准备工作,更为快捷地提供财务数据。

  (六)推行管理软件,提高实物资产管理水平

  1、工作目标:利用实物资产管理软件的信息平台,实现对公司实物资产的动态管理。

  2、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开展财产清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家底”;二是对录入实物资产运行管理软件中的数据实施动态监控,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完整和资产信息畅通;三是及时修订完善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及其软件功能。

  (七)建设内控体系,提高内控管理水平

  1、工作目标:初步设计和建立科学、简洁、适用、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2、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对现有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年内完成《风险管理》和《控制活动手册》的编制;二是举办两期培训班,组织业务骨干学习掌握内控体系建立和实施的方法,并参与到各业务流程的风险点查找、确认与控制流程的编制工作。

  (八)加强队伍培训,提高财会队伍整体素质

  1、工作目标:会计从业资格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2、主要工作措施:一是每月坚持培训与例会相结合制度;二是继续开展“三比三创三提高”活动,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三是坚持每月财务工作网上通报制度,查找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011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刘总在报告中有关财务管理的要求,继续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敬业、务实、诚信的工作作风,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干劲,不断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整体水平,努力为公司建设国内一流的跨国运输物流企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财务指标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范例

  沪深证交所的上市公司每一会计年度都要公布两次财务报表,即年度财务报告和中期财务报告。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保留盈余表、财务状况变动表。资产负债表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日,企业的资本结构或财务状况的情形。它显示出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通过资产负债表,能够了解财务结构及偿债能力;损益表是显示某一段期间之内,企业营业收支的报表;亦即发行公司的获利情况。它可显示出每股的净利或盈余数字。保留盈余表是揭示一段期间之内,如何分派企业所累积的盈亏在股利、董监事酬劳、员工红利上以及未分配盈余的报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是揭示一段时间内,企业主要营运资金等财务资源的来源,以及运用情况的报表,有以显示企业理财方式的良好与否。

  (1)看经营收入指标,掌握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经营收入往往反映了企业产品(或商品)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换言之是衡量其商品在市场上与同业之间的竞争力。

  经营收入划分为主营收入和非主营收入。前者一般是企业的当家产品,说明某个企业是否有拳头产品。倘若主营收入占整个营业收入的比重为绝大部分,那么就说明该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能凭借拳头产品站稳脚跟,反之,则说明整个企业的根基不牢靠,遇上风吹草动,就有可能会导致收入滑坡。当然,看经营收入指标,不能仅分析其每年的增长水平,单纯从本企业的纵向比较中把握其动态走势,还应从整个行业的视角出发,观察其商品的市场占有率(经营收入÷行业经营收入)。即从行业的横向座标中觅得其占有的市场份额。

  (2)看资产运行指标,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果把经营收入比作一个人的肌肉,那么资产运行就好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存的血液。资产作为"血液"其运行质量的优劣,自然对企业的经营好坏至关重要。

  看企业的资产运行指标要重点分析资产与权益的关系。一家公司的全部经营资金来源与全部资产总额肯定相等,经营资金来源又包括股东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负债)。一个公司的资产总额很大,并不能说明这家公司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就好,而要看其股东权益对应的那部分资产(净资产)的数额有多少。企业的净资产=总资产-负债。一般而言,如果企业的净资产大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包括土地、设备、建筑物),就表明企业财务结构良好,安全性较大。现在有许多公司是靠高额负债形成的大量资产。这种资产越多,就意味着其固定利息支出也随之上升,普通股东所负担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倘若再加上这部分资产市场价值不大的话(例如滞销货物、积压商品),则表明企业经营业绩的劣化。这方面的分析集中通过资产负债率和指标反映。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企业全部负债÷企业全部资产)×100%。评判某个企业的债务是否具有较大的风险,除上述负债率指标外,股民还可注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企业偿债能力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又反映利用负债从事经营活动能力的强弱。因为优质企业负债结构合理,偿债能力较强,"像鸡生蛋、借船出海"正是其形象的比喻。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有两项指标。一是流动比率,其计算公式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二是速动比率,其计算公式是: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生产经营型企业合理的流动比率应为不低于2,而正常的速动比率应低于1。

  除此之外,分析企业的资产运行状况,还应关注的指标是:应收帐款周转率和库存及库存周转率。一般而言,企业的库存视不同行业而定,而应收帐款周转率和库存周转率则是越高越好,周转率越高,周转效数越多,企业的经营状况就越好。

  (3)看回报水平指标,掌握企业的盈利能力。

  股票收益一般可分为资本利得、股利收益和差价收益三大类。而以送股、配股、派息为主要内容的资本利得和股利收益又与企业的各项回报水平指标密切相关,故分析好企业投入产出指标,是甄别绩优股与绩差股的试金石。这些指标包括净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率、股利支付率、市盈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报酬率=(税后净利÷净资产数额)×100%。该指标反映了股东所关心的全部资本金的获利能力。每股收益率=税后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该指标值代表了每一股份可获取利润的多少。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盈余)×100%。该指标能衡量股东从每股盈余中分到手的部分有多少,可以体现当前利益。

  (4)正确看待高送配方案。尽管证券监管部门早已规定,上市公司应少送红股,多分现金,没有投资回报的公司不准配股,但市场的看法却非如此,似乎并不认同派红利,更偏好的仍是送红股,且数量越大越好。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的利率水平较高,加之一些股票价格过高,含有较大的投机成分,使上市公司纵然以很高的送现金来回报股东,仍然无法与银行利率相比。因此,目前股市上的投资者只好立足于市场上的炒作来作出取舍的判断。公司以送红股为主,市场上总认为上市公司将利润转化为资本金后,投入扩大再生产,会使利润最大化,似乎预示着企业正加速发展。因此,虽然除权之后股价会下跌,但过一段时间后,投资者会预期新一年度的盈利会提高,因而股价将被再度炒高。这正是投资者的希望。此外,上市公司还围绕除权、填权做出许多炒作题材,诸如送后配股、转配等等,竭力吸引投资者注意。并且,市场又将这种效应放大。因此,送股被市场普遍作为利好处理。

  (5)看财务报表附注。由于规定会计项目中比上年同期涨跌幅度超过30%的要加以说明,一些重要项目的增减说明,会对阅读报表有很大帮助。有些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增加很快,但流动资金也有大规模的增长,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可以发现大多数流动资金都是应收帐款。这种情况往往由于同行业竞争激烈,上市公司利用应收帐款来刺激销售,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不得不牺牲良好的财务状况来换得帐面盈利的虚假性增长。这往往预示了该行业接下来的供求关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投资者应有所警惕。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房地产管理法

内部审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