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的来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少先队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初升的太阳格外的明亮火红,

  鲜艳的花朵格外的绚丽芬芳。

  今天,就是少先队建队60周年纪念日。

  火红的队旗在太阳下冉冉升起,

  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飘扬,

  一个个少先队员站在队旗下,

  向党献上崇高的队礼!

  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

  长大后,

  我们加入共青团,

  带上闪闪发光的团徽,

  为人民服务,

  不怕困难,

  不怕艰险。

  做一个好学生、

  好少年、

  好公民。

  我们将要像海燕一样自由翱翔,

  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

  让青春的活力撒满大地。

  祖国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

  破旧的平房变成了高楼大厦,

  少先队的人员也日益增加,

  从以前的共产主义儿童团,

  到现在的庞大人群。

  他们的脖子上都带着由烈士鲜血染成的红领巾,

  望着那鲜艳的五星红旗

  稚嫩的手臂高举头顶,

  这,就是新世纪的少先队员。

  让我为你献一束花,

  让我为你唱一支歌,

  献上一片衷心的祝愿,

  祝愿共青团事业再创辉煌!

少先队的来历

少年先锋队

  少先队可真好,可以带上鲜艳的红领巾,那么,你们都知道少先队的来历和少先队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吗

  不知道的话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先锋队建队日,今年是少先锋队建队第57周年了呢!

  还有,在1949年10月13日,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通过《关于建队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决议》。公布了《中国少年儿童队队章草案》,这标识中国少年儿童组织正式建立,这天也成为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纪念日喔!还有呢,在1953年6月27日的时候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少年儿童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说了这么多了,大家一定对少先队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吧!不过,除了我说的这一些,还有很多关于少先队的故事呢!

少先队建队日的由来是什么

  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其实红领巾的历史悠久,源自俄罗斯的东正教。当年,伟大的革命祖师列宁领导人民在俄罗斯取得革命胜利,时为1917年。那时候东正教会在俄罗斯势力很大,小孩子每个星期天上主日课时都会戴着红领巾当作一个识别标志。在布尔什维克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俄共(布)为加强孩子的共产主义教育,设立了少先队,那时候俄罗斯社会以红领巾当作一种光荣,俄共(布)就全盘接收,以红领巾作为少先队的一种标志,并赋予新的含义队旗的一角。

  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2009年是少先队建队60周年。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但中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革命的儿童组织活跃在父兄身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就十分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儿童组织。

  1922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在湖南、江西边界的安源矿区,党创建了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安源儿童团。

  1924年1927年,在北伐战争时期,在儿童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劳动童子团。它以红色领带为团员标志,以右手五指并拢举到额头为团礼。它的呼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主人!

  1927年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共产儿童团,它以红领带为标志,口号是: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团。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大家打日本;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尊敬抗战官和兵;帮助抗属来做事;学习生产不能停。各地的抗日儿童团,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抗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6年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建立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了地下少先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有名的少年组织有:活跃在上海的铁木儿童团、报童近卫军、东北的兆麟儿童团,以及苏北解放区的儿童团。

  1902年,俄国革命遇到了许多困难,列宁在《做什么》一书中发出了时刻准备着的伟大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终于举行了1917年的伟大的十月革命。

少先队

  我们是少先队队员,我们是优秀的祖国未来建设者。我们胸前飘扬着鲜血染红的红领巾,我们头上飞舞着的是神圣的五星红旗,我们身上肩负的是祖国代代传承的使命。

  第一次庄严地戴上红领巾,意味着我们将担负起祖国建设发展的使命,作为未来国家的领导者,我们少先队一定不负众望,共同努力,让中国的明天平和富裕。

  我自豪,因为我是少先队!像少先队队歌中写的一样,我们爱祖国,爱人民,我们不怕困难,因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奋发学习,天天向上,勇往直前!你们知道吗,少先队的标志就是红领巾,我们少先队的胸前都带着鲜艳的红领巾,只要有带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在,就能建设好我们美好的祖国家园。红领巾,它告诉我们,加油!为生活,为中国。让我们手拉着手,心连着心,使祖国变得更强大、更伟大吧!祖国的和平靠我们,祖国的美好靠我们,祖国的富裕更加靠我们。

  我们一定会有最出色的表现,为我们加油!从现在开始,我要认真对待生活,把握每一分,每一秒,打造一个完美的自己。好了,做完这些,你可以对蓝天自豪的说:“你们将会看到新一届的祖国未来建设者出色的表现!”

少先队的故事

  我是一名少先队队员。我觉得,你只要是少先队队员,都必须尽到你的责任。

  四年级刚开学不久,老师觉得一位同学更适合当班长,要看一下同学的想法,让我们投票,没想到,班长也举手了,一种谦让的美德。还有……那一天,我兴冲冲地去大操场做广播操。可没想到,在路上摔了一跤。正好摔到了那条石子跑道上,皮肤挤进了几块小石子,疼的我哇哇大哭。我们班的几位同学,连忙过来安慰我,有人说:“孔亦乐,不要哭。”还有人说:“孔亦乐,还疼吗?”……老师让两位同学扶我上楼,她们十分关心我,她们还拿来了菊花,给我消毒,这时,我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向她们学习少先队的好品德——友谊。这一天,我又看到了少先队的好品德——忍耐。叮铃铃,体育课下课了,一位被班长拉出来的同学,一到教室,从对班长破口大骂升级成破口大骂加打班长。班长并没有还手,而是默默的,一声不响。少先队的责任不仅是这些,还必须爱这个团队,爱这个集体。我们要以这个学校的荣誉而自豪。为这个学校争光、喝彩。

  我时时在想,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少先队队员呢?这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只要我努力地去做,肯定有一天,我会成为合格的少先队队员的,我相信。

少先队建队日的由来是什么

  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2009年是少先队建队60周年。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但中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革命的儿童组织活跃在父兄身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就十分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儿童组织。

  1922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在湖南、江西边界的安源矿区,党创建了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安源儿童团。

  1924年—1927年,在北伐战争时期,在儿童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劳动童子团。它以红色领带为团员标志,以右手五指并拢举到额头为团礼。它的呼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主人!”

  1927年—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共产儿童团,它以红领带为标志,口号是:“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团。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大家打日本;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尊敬抗战官和兵;帮助抗属来做事;学习生产不能停。各地的抗日儿童团,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抗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6年—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建立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了地下少先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有名的少年组织有:活跃在上海的铁木儿童团、报童近卫军、东北的兆麟儿童团,以及苏北解放区的儿童团。

  1902年,俄国革命遇到了许多困难,列宁在《做什么》一书中发出了"时刻准备着"的伟大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终于举行了1917年的伟大的“十月革命”。

少先队的由来

  1.欢乐女神蝶的由来说明文

  2.小学生少先队申请书

  7.高考写作素材积累:春节的由来

  8.少先队队鼓是圆柱形的, 侧面由铝皮围成,上、 下底面蒙的是羊皮。 做这样一个队鼓, ...

少先队历史故事

  赖宁,英雄少年。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下同),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

  中学—— 石棉县一中。1988年3月13日一位14岁的优秀少年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牺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赖宁。那天下午3点左右,因八级大风,把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电线杆吹倒,造成电线短路,引起了大火。风助火威,火越来越大、烧得越来越远。此时,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库存都不得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赖宁看见后立刻赶到火灾现场。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奋力扑火。虽然,消防队员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又去扑火。最后大火终于扑灭了,但赖宁却牺牲了。

  一、酷爱读书

  一天下午,邻居袁阿姨下班回家,打开房门,突然看见有人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心里吓得怦怦乱跳。明明一下午紧锁房门,怎么会有人进来呢

  她仔细一看,原来是赖宁。袁阿姨这才猛地想起,中午上班时,由于走得过于匆忙,竟把专心读书的赖宁锁在了屋里。

  赖宁十分喜爱读书。邻居李阿姨家有一间小书房,赖宁是这间书房的常客。一天,李阿姨对正在看书的赖宁说:“赖宁,我要出去办事,你看完书,把门关上就行了。”

  三小时过去了,李阿姨从外面回来了,看见赖宁仍然坐在原来的地方看书,动都没动过。

  赖宁每年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问他要什么礼物。他总是回答两个字:“要书!”

  随着知识的积累,事业的扩大,赖宁面前的疑问、难题也越来越多。他在日记中怨恨自己“学识粗浅”,决心“四处寻书阅览”。

  白天,他努力争取在课堂上把所学的知识弄懂,缩短做作业的时间,星期日,节假日,他除了登山,就是到新华书店或图书馆看书。并留下了许多读书笔记。

  由于勤奋好学,1985年赖宁获得了四川省红领巾读书读报一等奖。

  二、像李四光那样

  一次少先队中队会上,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站起来,谈论着自己的理想和打算。这可是每个同学在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后,只有在中队会上才愿意公开说出的秘密。

  有的同学说:“我想当一名解放军”,有的同学说:“我想当一名科学家”。轮到赖宁发言了。只见他,站起来,沉思了好一会儿,像是在作出一项重大的决策一样,一字一句的说:

  “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像李四光那样,做一个有名的地质学家,为国寻宝。”

  望着他或许由于激动而涨红的那张充满稚气的脸庞和他那瘦弱的身体,老师禁不住问赖宁:

  “你为什么要当地质学家?”

  老师知道,现在想搞地质工作的人不多。野外生活,风餐露宿,这使许多人在选择职业时远远地躲开了这一行。

  赖宁瞪大眼睛,认真地回答老师说:“我们这儿到处都是大山,一定会有许多宝藏,我要把它们找出来,献给祖国。”

  “当地质学家工作辛苦,需要强健的身体,你能胜任吗?”老师继续问。

  “我不怕艰苦,现在我已经在锻炼身体,除了每个星期天去爬山,我还把两个沙袋绑在腿上练习耐力,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做起。”

  老师和同学们都被赖宁的话给感动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赖宁最崇敬李四光,在四年级一次自然课上,当他听完老师讲述的李四光的故事后,还举手补充介绍了李四光在采矿中碰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

  当一名像李四光那样有名的地质学家的理想,早已深深地在赖宁的头脑里扎下了根。同学们认识到了赖宁决不仅仅是在谈论自己的理想,而是从现在,从确立自己的目标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为着实现理想,去做扎扎实实地艰苦努力了。

  同学们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三、赖宁的学习方法

  郭老师是一位有十多年数学教学经验的老师了,但是,赖宁是她遇到的最肯于思考的学生。他不满足于老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不满足于学会应该怎样做,而是努力思索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不可以用别的方法来做

  有一次,郭老师教他们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按书上的要求,先用他们的公约数去除这两个数,除到商是互质数,把除数和商乘起来。赖宁掌握了这个方法,但他仍然举起了手,说:“我还有更简便的解法,用一个被除数乘以另一个被除数除以公约数的商,直接可以得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于是,老师请他上来给大家在黑板上演算,果然既准确又简便。

  后来,每教这一课时,郭老师都推广赖宁的这种方法。

  四、交给赖宁的任务是可以放心的

  小学六年级时,同学们都忙着准备迎接升入中学的考试。

  这时,班里的劳动委员不想干了,教室里的卫生一天比一天脏乱。赖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天,他主动找到班主任郭老师,问:

  “咱班的卫生这么差,怎么办?”

  郭老师有些为难地说:

  “快毕业了,谁也不想当劳动委员。”

  “没人干,我干!”

  赖宁严肃而认真地请求说。

  望着赖宁,郭老师一阵感动,却又担心地说:

  “你当学习委员已经够累了,再兼劳动委员怎么行呢?”郭老师深知,毕业班学习委员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

  “行,我能干好!”

  果然,赖宁上任后,立即带领同学们把环境清扫的干干净净,使班级卫生获得全校第一名,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卫生员”。

  教室要安装新门窗,附近有的人几次乘机来偷。赖宁发现后,便坚持巡逻。一次,有个农村男孩偷了窗框正往家扛,被赖宁追上,赖宁坚持让他送回原处,并且做出不再来偷的保证。

  老师们称赞说:

  “交给赖宁的任务是可以放心的。”

少年队的光荣历史

  成为少先队员已经是六年前的事了,但是在戴红领巾的那一刻却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今天,在这灿烂的阳光下,你们将第一次佩戴红领巾。现在,你们因拥有红领巾而骄傲;明天,红领巾因你们而自豪!”校长铿锵有力的话语敲击着我的心扉,我真想马上戴上红领巾,感受一下那种激动的感觉。

  当我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我感到了祖国的伟大,也感到了少先队成立的来之不易。少年队的全称是“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走过了一条光辉的道路。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的“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受到摧残。少先队组织的名字、标志被取消,代之以“批判走资派”为目标的“红小兵”组织;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后,1978年10月,团十大宣布了党中央关于我国少年儿童组织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的决定。中国少年先锋队重建。团十大一中全会通过了新修改的少先队章程,确定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为队歌。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我国第一个革命儿童组织——“劳动童子团”时,便把“时刻准备着”作为自己的呼号;解放后,党又把“时刻准备着”写进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章里,明确规定为我队的呼号。

  少年朋友们,我们中国少年先锋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今天,我国正高举着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我们是花朵,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继承少年队的光荣传统,勤奋学习,争做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把我们少年队的光荣历史谱写得更加辉煌!

少先队的由来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但中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革命的儿童组织活跃在父兄身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党就十分重视儿童组织的建设。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儿童组织。

  1922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在湖南、江西边界的安源矿区,党创建了第一个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安源儿童团。

  1924年—1927年,在北伐战争时期,在儿童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劳动童子团。它以红色领带为团员标志,以右手五指并拢举到额头为团礼。它的呼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主人!”

  1927年—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共产儿童团,它以红领带为标志,口号是:“准备着,时时刻刻准备着。”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团。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大家打日本;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尊敬抗战官和兵;帮助抗属来做事;学习生产不能停。各地的抗日儿童团,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抗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6年—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建立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了地下少先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有名的少年组织有:活跃在上海的铁木儿团、报童近卫军、东北的兆麟儿童团,以及苏北解放区的儿童团。

  1902年,俄国革命遇到了许多困难,列宁在《做什么》一书中发出了"时刻准备着"的伟大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终于举行了1917年的伟大的十月革命。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前苏联莫斯科诞生,并确定"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前苏联列宁少先队的呼号。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我国第一个革命儿童组织——"劳动童子团"时,便把"时刻准备着"作为自己的呼号。解放后,党又把"时刻准备着"写进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章里,明确规定为我队的呼号。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樱桃的营养价值

产品营销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