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青江水平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咏柳》鉴赏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着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着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杨柳青青江水平

柳诗歌欣赏

  时光漫步,

  转瞬过仲秋。

  湖畔垂柳,

  婀娜绿依旧。

  长发飘飘,

  挺拔丰盈。

  举手投足,

  妩媚娇柔。

  记得初春,

  雨后染青幽。

  如烟似梦,

  丝绦漫舞瘦。

  鹅黄娇嫩,

  浅金若瀑。

  风帘翠幕,

  玉女含羞。

  盛夏时节,

  翠绿逸清秀。

  碧玉妆成,

  相悦成佳偶。

  激情如火,

  神采飞扬。

  柔情似水,

  快乐无忧。

  中秋过后,

  又见湖畔柳。

  端庄文雅,

  从容舒广袖。

  枝繁叶茂,

  苍郁浓厚。

  含笑注目,

  情思悠悠。

  20xx.10.09.

江南柳

  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边、小溪边、大湖畔,一株株柳成长为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装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幅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偶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倘若暴风袭来,哗哗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姿,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鸣蝉此起此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女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情。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絮是柳的种子,转身,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灵魂,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烈山湖畔说杨柳的诗歌

  啊!烈山湖杨柳,

  有人说你,枝条下垂好温顺,我要说你,百折不断好坚韧;

  有人说你,树干直立似立正,我要说你,昂首挺胸正气存;

  有人说你,树叶似舟随风摆,我要说你,嫩枝吐芽翠又青;

  有人说你,花穗悬垂随枝舞,我要说你,花穗如棒灿如金;

  有人说你,柳条下垂似发披,我要说你,翠柳下悬玉帘成。

  啊!烈山湖杨柳,

  我爱你树干挺拔亭亭立,我爱你枝条下垂柔柔情;

  我爱你树叶两尖似轻舟,我爱你花穗似棒黄澄澄;

  我爱你春日柳垂如丝绦,我爱你夏日叶长绿伞撑;

  我爱你秋日叶黄风漂远,我爱你冬日雪裹琼枝成;

  我爱你插柳成荫生命强,我爱你垂首低头懂尊敬;

  我爱你轻风拂柳翩翩舞,我爱你河光映柳亮莹莹;

  我爱你柳花轻漂撒花絮,我爱你细雨轻播泪淋淋;

  我爱你嫩叶泡茶清火毒,我爱你柳条编篮成佳品;

  我爱你树干坚实做梁柱,我爱你柳皮编绳好坚韧;

  我爱你一树傍河好秀美,我爱你万树成行别样景。

  啊!烈山湖杨柳,

  说不尽你优雅姿态,道不完你依依多情;

  讲不完你如诗如文,夸不完你如画如景。

杨柳经典诗歌

  当三月的清风阁

  暗流涌动

  你一头秀发

  挥舞得天蓝水清

  暗雪隐隐

  寒冷的溪水浸透了阳光

  显得飘逸若尘

  从来

  不再去想

  那枯涩的秋野

  晓风残月

  映照着满山红叶

  有情人

  执手相看泪眼

  那无言的离别

  从来

  不再去想

  月黑风高的夜晚

  生命如何惨淡

  杨柳的悲鸣

  奏响在

  无人知晓的堤岸

  趁着有这酥润的细雨

  趁着有这明媚的阳光

  你本能中

  涌动着青州的大浪

  绽放 绽放

  让生命溢彩流光

  雨雪霏霏的日子

  你悄然离去

  如今你翩然归来

  处处杨柳依依

  总是期待着

  期待着

  用枝叶繁茂的岁月

  把我们的江山

  装点得

  分外秀丽

江南杨柳诗歌

  山谷静谧,

  时间仿佛止息。

  悠然漫步,

  无意走入梦里。

  林下碧溪,

  青山面面相觑。

  巧石鲜苔,

  玉波清澈见底。

  毛竹青青,

  满眼都是苍郁。

  小径清幽,

  绿荫抚慰安逸。

  白云俯看,

  悬瀑挂在画中。

  老藤攀岩,

  花草温润心绪。

  游鱼涟漪,

  水面幻彩流溢。

  落叶如船,

  雾霭冉冉升起。

  那天,

  与你相遇。

  心颤,

  惊异。

  梦中人,

  却在这里。

  执手,

  温柔相许。

  开怀,

  欣喜。

  结连理,

  洋洋喜气。

  醒来,

  身在何地

  恍惚,

  落寂。

  黄粱梦,

  如此清晰。

  回想,

  容颜栩栩。

  亲切,

  旖旎。

  分明是,

  梦中知己。

  相思,

  了无痕迹。

  秋凉,

  愁绪。

  问秋风,

  何处寻觅

杨柳的诗歌

  1.垂钓

  这一湖的灿烂,

  谁能钓起

  只有

  俯下身,

  把这碎了的温柔,

  捧在手心。

  2.青荷

  我在

  七月的雨中

  静立成一株

  新荷

  我已把清香

  撒入风中

  你可曾

  来嗅

  3.向阳花

  也曾

  拥满满的希望

  入怀

  在

  有雨的日子

  期待

  一世花开

  4.心桥

  我在桥之头

  君在桥之尾

  雾里望君真切切

  原是君在心

  我在桥之头

  君在桥之尾

  吾心思君意切切

  相隔万千里

  5.缘

  白天不懂夜的黑吗

  夜已灯火阑珊啊!

  阑珊处,

  谁是我前世,

  五百次回眸的缘

  我明明看到,

  你与我擦肩!

  有一声叹息,

  游丝般,

  拂过河面…

  6.城

  我的城

  在歌舞喧嚣后

  沉睡

  此时

  我踏碎她的梦

  把意兴阑珊

  吵醒

  7.丝瓜花

  这是我每天必经的路

  朴实无华

  一道篱笆

  让我攀附开花

  每天

  很多人从我身边走过

  只有你

  把回眸凝成露珠

  予我芳华

  8.弃

  你是我

  唯一可以依附的

  藤

  曾经我们相依为命

  有一天

  你挽住了风的手

  从此

  你我都

  失了颜色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前言】

  《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刘禹锡传世作品中,有竹枝词十一首,分两组,这两首诗是其中一组。第一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注释】

  ⑴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⑵晴:与“情”谐音。《全唐诗》:也写作“情”。

  【翻译】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传来岸上情郎那熟悉的唱歌声。就像东边天空中有太阳,西边却细雨蒙蒙,说是无晴(情)吧,其实却有晴(情)。

  【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民间情歌常用的双关的手法,含蓄地表达出微妙的恋情,新颖生动,妙趣横生。 关于竹枝词的特色,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概括为“四易”,即易学、易懂、易写、易流传。这是从学习和阅读方面讲的。

  一、 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竹枝词是由民歌蜕化出来的,民间的口语、俚语皆可入诗,且极少用典,读起来琅琅上口,雅俗共赏。清记录王世祯《师友诗传录》中有一段话:“竹枝稍以文语缘诸俚俗,若太加文藻,则非本色矣”。说得很对,这是竹枝词的一大特色。正是由于在竹枝词里用了大量口语、俚语和地方乡音,读起来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

  二、不拘格律,束缚较少。民歌作者不太懂韵书上的规范,民间竹枝词也多依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声韵。刘禹锡最早作的九首竹枝词,可以说没有一首是符合规范的。从第一首开始: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第三句第四字用平声,第七字用仄声,第四句中第二字用平声,第七字用平声都不合格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赏析

  这是一首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大意是:江边杨柳,树叶青青,江水平缓地流动,一叶轻舟在江上行驶。岸上少女忽然听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她从歌声获得的印象是,对方虽没有更明确的表示,却似乎有些情意。这真好象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还是有“情”呢

杨柳青青江水平

  是谁的枝条,如此纤细修长?是谁的嫩叶,犹如翡翠般鲜明?哦,是那梳着头发的柳树姑娘。

  杨柳青青,全身都是绿绿的。瞧,绿里带着微黄的柳叶,淡绿色的柳枝,深绿色的树干,多么像一位穿着绿色连衣裙的小女孩。这么绿的颜色,把柳树姑娘脚下的青草,身旁的江水衬托得更绿了,仿佛空气都变得绿盈盈了。

  站在柳树下,一阵微风拂过,柳条轻轻地抚摸我的脸,让我感觉痒痒的。嘘,你听,柳树儿正对我说悄悄话呢:“你好,我的辫子好看吗?”

  一群南方归来的燕子叽叽喳喳地围着柳树姑娘跳舞,嘴里好像在唱着:“柳树姑娘,辫子长长,风儿一吹,甩进池塘……”唱着唱着,柳树姑娘高兴起来了,随着春风鼓起掌来。柳条儿触到了江面,扩散出一道道涟漪。小鱼儿摇着尾巴,捧着白蓬似的水花游过来,嘴里吐出了珍珠似的泡泡。真像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

  “杨柳青青江水平,”想着这句诗,观赏着如梦般的柳色,我陶醉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机动车辆保险

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