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皆辛苦的古诗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家还记得《悯农》这首诗吗?当然,我记得,我牢牢地记得。

  那是二年级时发生的事,那天我正好学《悯农》这首诗。中午回家后早已饥肠辘辘的我,抓起桌上的面包就啃,吃了一口才发现里面居然有我最讨厌吃的葡萄干,便大声地说:“这面包一点儿也不好吃,我不吃了!”并随手扔在了桌上。在一旁的爷爷默不作声的拿起桌上我吃剩的面包吃了起来。咦!爷爷从来都不吃面包的呀,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疑惑不解!爷爷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你知道这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辛苦劳作呀!”

  吃完晚饭后,我被一则新闻报道吸引了: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统计,全球每天有1.8万儿童饿死,有8.5亿人处于饥饿或营养不良状态……我震惊了,回想起中午的行径,眼前仿佛看到了那些挨饿的人,仿佛看到了他们那一双双饥渴的眼睛,对于自己不久前的铺张浪费感到了深深的愧疚。

  夜里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便嚷着要奶奶给我讲故事,奶奶不大会讲故事,便给我讲述了自己以前那艰苦的岁月。“每天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地平线上,我们兄妹几个就要下田干活挣工分,一人一把锄的锄地,翻了这块地要翻那块地,累到中午,才可以坐到田垦上休息,午餐就是从家里出来时带的一些干窝窝头就着腌萝卜……奶奶咳了咳又继续说:”有一次,弟妹几个饿得慌,身为老大的我偷偷从缸里翻出一些黄豆炒给弟弟们解馋,还没送到嘴上,我妈妈看见自家烟囱冒烟,便匆匆从田里赶回,二话不说,将我按在地上,先是打,然后不解恨地拖起我一只脚往门外赶,头在地上被蹭出了血,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我爸心疼我,和我妈打起架来,我妈哭着说,是家里仅有的一点留着做种的豆子呀……“讲到这里,我心疼得哭了,奶奶浑浊的眼里也流出了眼泪,奶奶告诉我,不怨婆太太,只怪当时的生活太穷太苦了!

  从那以后,我知道了粮食是多么的宝贵,每一粒米,每一克面粉都来之不易。如今每当我捧着雪白的香喷喷的米饭里都会乖乖全部吃完,爷爷奶奶看了,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此我想呼吁大家:为了世界每天不再有饥饿,不再有儿童饿死,让我们从不浪费粮食开始,重新做回一个节俭的中国人,让“粮”心永驻!

粒粒皆辛苦的古诗

粒粒皆辛苦

  我们国内外知名人士都提倡节约粮食,例如:毛主席,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又例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她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还有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着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那么好,可是有些人就不那么节约粮食了。例如:例如:据南京某高校的一位师傅说:一天,一对身穿补丁衣裤的农民夫妇和女儿来就餐,夫妇俩为女儿买了一份有荤有素的套餐,自己却只买了两个馒头啃,可女儿只吃了几口,就要把它倒了。

  又例如:在学校里,这种现象几乎已成了习惯:举目四望,看到饭桌上被同学们扔掉的有白花花的米饭,有咬了几口的大白馒头或包子,还有绿油油的蔬菜,甚至香酥排骨也难逃被扔的厄运。站在某学校第一食堂的一个大泔水缸前,只见师傅的两手轮番接碗倒饭菜,应接不暇。曾好心人数了数,平均五位同学就有一位要倒掉小半碗的饭菜,而倒掉1/3的同学就更多了。

  根据英国的调查发现,1/4以上的食品是被扔掉的。去年有报道说,中国香港中-秋节因为食品过期而扔掉的月饼,可以堆满一个篮球场。有专家认为,其实过期的食品只要没有坏,完全可以吃,所以节约食品的潜力是不小的。

  在这里还有一首关于节粮的小窍门:1、吃饭时不要剩饭,如有剩饭放进冰箱明天吃。2、在饭店里吃饭时,剩下的饭菜可打包带走。3、不偏食,不挑食。4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5、饭吃干净点,不要在碗里留有剩饭,粒粒皆辛苦。6、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你我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桌上也就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浪费,特别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加的明显。

  以前爷爷奶奶小时候过年的时候会出现吃不完倒掉的情况吗?爸爸妈妈小时候过年有这种情况吗?“光盘”好不好?怎样避免浪费?如何过好一个环保节俭的除夕?在外面吃饭,吃不完会打包吗?……我和班里的四位同学一起商议以后,决定组成一个“光盘小天使”活动小队,印制了我们自己编写的“光盘倡议书”,带着这些问题兵分五路:张毅-诸暨过年;郑星宇-宁海过年;金晨萱-东阳过年;尹馨悦-杭州过年;我-金华过年。我们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家里的亲人一起过一个没有剩饭剩菜的快乐年。

  回到老家,我们的“光盘节俭”倡议得到了家里人的表扬。爷爷奶奶们小的时候生活很艰苦,很多时候饭都吃不饱,吃不完倒掉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爸爸妈妈们小的时候饭虽然能吃饱了,但餐桌上也绝对不会出现多余倒掉的现象。大家把自己精心准备的问题一个个向家人,向亲戚,向周围的邻居发出提问;我们还向大家提出了“光盘”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肯定,特别是一直都是节约的爷爷奶奶们,在烧饭做菜时用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剩饭的实际行动来支持我们。

  我们吃在嘴里的每一种食物,是很多人辛苦劳动的成果,来之不易。要人播种,要人养殖,要人收获,要人烹制,所有享受的人都要珍惜,没有任何理由去浪费,如果每个人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能节约一点点,中国那么多人,一年下来能节约多少粮食?我想这个数字会是非常庞大的,更不要说如果大家保持节约的良好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这个数字还会越来越高。

  我们五个同学商量好了,大家回到杭州以后,还要组队一起走进周边的饭店,向在饭店用餐的人发出我们的“光盘”倡议,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就打包”的“光盘”活动中来,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且懂得“你我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囊中币,粒粒皆辛苦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悯农》这首诗,诗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是现在哪有几个小还会想到;谁知囊中币,粒粒皆辛苦。

  现在国家繁荣富强,家家都是小康家庭,所以对孩子更是宠爱有加。孩子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钱就给,只要别哭。这种行为导致了孩子们的出手甚是大方,今天这个饭店搓一顿,明天那个请客网一宿。可在他们挥洒自若,满面春光的时候,家里的父母却在面朝黄土背朝天,撅着屁股流着汗辛辛苦苦在干他们无奈的农活。父母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攒下钱来为的就是让子女能不受苦不受委屈的安心的读书好将来有个好的未来和出路。可是我们都干了些什么,有谁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又有几个懂事的子女为父母买件小衣服?没有。

  父母是世界上对我们最无私最伟大的人;他们是上天赐予我们最最宝贵的财富;再也没有人能比的上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至了。同学们让我们学会珍惜和感恩,让我们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珍惜父母的的每一份劳动成果,让我们用感恩来对父母大方,珍惜,懂得父母那份‘溺爱’的良苦用心。

  让我们大声地喊;我们知囊中币,粒粒皆辛苦。

粒粒皆辛苦的古诗

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上周四,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这首诗的含义。

  周四上午,我们来到富阳,在那儿收割稻谷。大家左手戴上手套,右手拿着一把锋利的镰刀,浩浩荡荡地向稻田“进军”了。哇!稻田真实一望无际啊,金灿灿的一大片,一株株一排排非常整齐。一阵风吹过,稻谷们都弯下了腰,响起了一片“沙沙”的声音。同学们都被这壮观的景象给震撼了!

  正在我们兴奋不已时,收割稻谷的专家——老农们来了。他们向我们进行了耐心的示范与讲解,大家都跃跃欲试,一听到“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拿起镰刀开工了。我左手抓住一株水稻的上部,右手在离水稻根部最近的地方来回锯,锯一会儿,一株水稻就被我成功地收割下来了。

  同学们越割越来劲,动作也越来越快了,一片光秃秃的稻田不一会儿就被我们“开辟”出来了,空地上放满了收割完的稻谷,一堆堆都整整齐齐的,像被一把大梳子梳理过一般。老师和老农们都在一旁赞不绝口,我们高兴极了!大约半小时以后,大家都感觉有些累了,大滴大滴的汗珠顺着脸颊滑了下去,动作也渐渐慢了下来,体力不支,最后只能勉强再收割几株。

  这次收割水稻的过程让我明白了真的是每一粒米饭中都包含了农民们的辛苦和汗水,如果平日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节约一点粮食,那么农民们的辛勤付出也就没有白费。

  “粒粒皆辛苦。”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盘中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小的时候,我就背过这首诗。也许只是应老师的命令吧,却从未认真的思索过这首诗的含义。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首诗背后的一切。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节约粮食,爱护粮食。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必须做的。因为这些粮食并不是,农民朋友们凭空变出来的,而是他们用勤劳和汗水生产出来的。

  大约在我8,9岁时,我去二舅姥家串门。正值秋季,妈妈开着车带着我飞驰在高速公路上,一路上田野里金灿灿的,远看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子”。二舅姥家园子里的蔬菜已经熟透了,一进门我就抓起一个小锄头兴高采烈地冲进后院。我先挖的是滚圆滚圆的土豆,土豆是结在地下的,用力挖会把土豆弄烂,不用力又就挖不出来。突然我想到了一个法子:就是边上的土弄松后,只要轻轻一拔土豆就会出来了。可是还没挖几个就累得我汗流浃背,一屁股坐在地上。我想,这在农村可能是最简单轻松的收割了,却是这么辛苦。

  这次下乡,让我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农民的辛苦。是他们让我们可以填饱肚子,是他们使我们更健康。所以我们要保护他们的劳动果实,节约粮食,爱护粮食,不浪费一粒粮食。假如我们每天每人浪费0.05公斤粮食的话,按照我国13亿人口来计算,一年就是237.25亿公斤。假如我们每天每人节约0.05公斤,一年下来又是237.25亿公斤,两种情况整整相差了474.5亿公斤。所以,让我们从自己做起,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时刻牢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少年。

粒粒皆辛苦的古诗

粒粒皆辛苦

  在暑假的一天清晨,我看见爷爷在院子里热火朝天地干活,我心中有一大串的问题在想:干活是啥滋味的呢?好奇心驱使着我,我把我心里的想法告诉了爷 爷,爷爷爽快地答应了。我高兴极了!马上做准备工作,戴上草帽扛上锄头带上水壶和一篮子蚕豆‘小宝宝’,我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走向地里,爷爷告诉我:“间 距太长浪费土地,间距太短苗会长得细长,生不出豆。”于是,我在地上轻轻松松地挖起了小坑,每个小坑间隔大概是25㎝,太阳越升越高,强烈的阳光在天空耀 武扬威发出了十分刺眼的光芒,才挖了几分钟,我已大汗淋漓,我的锄头也越来越不听我的手使唤了,东弯西倒的,手臂也开始酸了,“一定要坚持!加油。

  ”我暗 暗地鼓励自己,在我的坚持下终于挖好了小坑,我用我学到的数学估算了一下,大约这块土地长8米,宽6米。开始播种,3到4粒为一个家庭,我把它们小心翼翼 地放进了土壤里,轻轻地用土覆盖,看似比挖小坑简单多了,可真正做起来还真不容易,我觉得我的腰很酸很酸,抬头看见阳光变成了一支支利箭向我射来,我顿时 感觉头昏眼花,满头大汗,汗水湿透了我的衣服,不过经过我的坚持不懈,还是把豆豆都搬进了‘新家’里了。

  回到家里,我只吃了点西瓜,连饭都吃不下就躺在床 上呼呼地睡着了……虽然我今天只当了半天的农夫,但是我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粒粒皆辛苦的古诗

粒粒皆辛苦

  昨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世界粮食日。我们宁波晚报小记者组织了一个活动就是去大堰村割稻子,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这不,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车子行驶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驶过横山大水库,那儿景色优美,天空中云雾弥漫,隐隐约约能看见水库中间有一座小岛。“我是靖哥哥。。。。”李东旭在那唱歌,把同学们都给逗笑了。顿时,车子里笑声不断。在车子上呆了一个小时多,终于来到了大堰村。这里环境很好,空气清新。在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一个“大家庭”。“哇!”同学们都惊呆了,这里到处都是稻子,一片金黄色。

  正当我们陶醉在一片黄色中,农民伯伯推着小车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拿出一把锋利的镰刀,给我们演示怎么割稻子。只见农民伯伯一手抓着稻子,一手拿着镰刀,熟练地做着割稻子的动作,并告诉我们割的时候,刀口要朝下。我们点点头,争先恐后地从篮子里拿镰刀。我拉着李承静,选了稻子比较多的地方,便蹲下来,学着农民伯伯的样子,抓着稻子,只听“唰”地一声,稻子便很轻松地割了下来。我对割稻子产生了兴趣,觉得这挺好玩的!于是越割越快,咦,这搓稻子怎么割不下?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稻子还是无动于衷。我真是纳闷了,别的稻子能轻松割下,而这搓。。。。

  我把在一旁的李承静叫来,她二话没说,擦擦擦几下就搞定了。我看得眼睛都花了,望着稻子心想:是不是这镰刀出了问题了呢?我连蹦带跑去换了把镰刀,“嗯,这把好!”我自言自语说。接下来割得都很顺利!下午,我们还去参观了王鲲烈士馆,去晒了谷,和农民伯伯一起打稻……回校的时间也差不多了,我疯玩了一天,也累了,在车子上睡了一会,当我醒来时,已经快到学校了,我望着窗口外的景色,心想:其实割稻子并不难,只要掌握了技巧就能易如反掌。但是从稻子到米饭,还要经过一番处理,那可不是一见简单的事!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

粒粒皆辛苦的古诗

粒粒皆辛苦

  春暖花开,是谁,在播种田地?是农民伯伯。烈日炎炎,是谁,在弯腰锄苗?是农民伯伯。硕果累累,是谁,在耐心收割?是农民伯伯。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农民伯伯的辛勤耕耘,因为有他们,我们才从一棵不起眼的小树长成了能庇荫的大树;从牙牙学语的孩子长成了一名中学生。“粒粒皆辛苦”,这是对农民伯伯辛勤工作的高度肯定。

  滚烫的太阳照着大地,农民伯伯在农田里,洒下了辛劳的汗水。在秋高气爽的季节,他们收获了他们耕作一年的成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现在,我们却让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汗水付之东流。

  据统计,每年,全球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浪费,年浪费量达13亿吨,相当于全球谷物产量的二分之一。这么惊人的数字,都是由于我们不爱惜粮食,浪费粮食造成的。在贫困山区的人们,每天都面临吃不饱的问题,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一日三餐能吃上饱饭,如果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节约一粒粮食,那么他们的心愿将在不久实现。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道理,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呢?又有多少人可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呢?如果每个人都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掉的粮食还会那么多吗?所以,从现在开始,把节约粮食当成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爱惜粮食,不能辜负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要记住,10月16日是“世界爱粮日”。

  还记得那则公益广告吗?“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是我的行动,也是,我的习惯。今天,让我们重新找回,对粮食的敬意;今天,让我们接力,成为‘光盘’一族;今天,让我们一起,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是的,正如广告中所说的,节约,是公益,是美德,是智慧,也应该是行动和习惯。让我们一起坚决抵制“舌尖上的浪费”。

  ‘光盘’行动,我们都在努力;“浪费粮食”,终将与我们告别。我们今天的节约,就是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的生存做努力。“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粒粒皆辛苦的古诗

粒粒皆辛苦

  诗人李绅曾说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米饭是农民伯伯用自己的心血中不来的,它从绿油油的小苗经过多种工序才形成如今的米饭,它是多么地珍贵哪!可是,孩童时期的我却经常因为米饭而和大人顶嘴。

  我在吃饭时总会掉几粒米饭。那时候,奶奶见了总会打趣儿说:“你这是在晒米粒哪!”然后就开始唠叨说:“米粒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农民要经过下地、播种、施肥等好几道工序,才换来着碗香喷喷的米饭。想当年,奶奶小的时候,可没你们吃得好啊!有时候还吃过树皮、面糠啊,可苦咯……”只要一听到这种唠叨声,我都会放下碗,嘟起嘴,不吃饭了,换来的却是大人们的阵阵叹息声……

  长大了,亲眼看着大人们下田去种秧苗,大火球一样的太阳照耀着他们,汗水顺着脸庞滴下,都来不及去擦,几天下来,整个人都黑了一大圈。可是,我自己这么大了却帮不上什么忙,眼角渐渐湿润了。这时候,我从心底里默默发誓: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啦,一定好好听大人的话。

  后来,又听了《一粒米》的莲花落后,我对米粒不禁多了几分敬佩之情,一粒小小的米,竟然可以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我从心底里惊呼着。

  长辈们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诫我们这些小辈要珍惜粮食,别轻易浪费。

  粒粒皆辛苦哪!粮食都是用心血换来的,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它,那怎么对得起农民伯伯们呢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搞笑的段子让人笑喷

爸爸生日快乐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