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手抄报内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办手抄报

  在报纸的头版,我写下了报头语“生命之歌,永不忘怀的长征”一文,展现了红军不怕吃苦,发扬革命精神传统的艰苦历程。报纸中央用笔画了一颗闪耀光芒的红五角星,象征着革命的伟大,一旁书写“长征精神,永放光辉”八个大字。

  手抄报是人工创造的作品,具有和油印报不同的效果,随心所欲,不受拘束。这不,正好班主任让每人出一个主题自拟的手抄报,这样既提高了我们的办报能力,又提高了我们的审美观。

  办什么主题呢?我左思右想,突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一片一望无垠的草地,一队队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对长征,伟大雄壮的长征精神,主题就是“不朽的长征――永远的二万五千里”,拿来尺子彩笔等工具便开工了。主题用深红色书写,用浅蓝作底色,标题有了,再探索素材,一篇篇关于长征的作品已在我手上,有长征曲折动人的故事,有斗志昂扬的诗歌,也有红军过草地,爬雪山,不畏艰险的感人场景。长征真是世界上惊人的奇迹!在报纸的头版,我写下了报头语“生命之歌,永不忘怀的长征”一文,展现了红军不怕吃苦,发扬革命精神传统的艰苦历程。报纸中央用笔画了一颗闪耀光芒的红五角星,象征着革命的伟大,一旁书写“长征精神,永放光辉”八个大字。再往下,我书写了毛主席的一首七律名词:《七律•长征》,我越定越有力,啊,是长征精神感染了我,熏陶了我,多么想也置身于其中,与英雄的红军战士一起共患难、齐拼搏。在边角处我再加装饰,画上大红叶子的枫树,树下的红军战士正接过乡亲们递过去的一碗水。最后写了一段文字“重返长征路,开始新长征”,展现了我们后人学习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传遍大江南北,寻着当年红军的步伐,继续新的征途。这样,一幅精心主办的长征系列手抄报就这样完成了。

  通过这次办手抄报,使我充分了解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我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长征精神,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征手抄报内容

弘扬长征精神手抄报

  13岁红军女战士爬雪山的故事

  小董是个红军女战士,1935年随红军长征来到金沙江的时候,她才13岁。在金沙江畔,就远远地能看到一座很白很白的山。有人说这是棉花山,有人说是雪山,也有人说是白糖山。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座好高好高的大雪山!

  小董她们这些小兵可高兴啦,当时正是阴历四、五月份穿单衣都热,看到山上全是雪,心想到了山上去凉快凉快,那多舒服呀!

  登山前,每人除了粮食外,还发了几个小辣椒。小董她们怕辣,不愿意带辣椒。当地的一位干部告诉她们:“上到雪山后,不能到处乱看,后面的人只能看前面人的后脚跟儿;实在感到发冷,就嚼一口辣椒增加点儿热度……”

  第二天,部队向雪山出发了。到了雪山底下,有一条小河。因为河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泡着很厚的树叶和杂草,所以水是黄的。当地人说这是“仙人茶”,可是,喝下去却是又苦又臭。

  上山了。向导让每个人用毛巾把头包起来,只留下眼睛看路。开始,天气还很热,大家的兴致很高,都想早一点爬到山顶,看看是什么样子。走到半山腰,开始起风了,冷风瑟瑟,草枝枯干,像秋天一样;再往上走,太阳就没了,雪花飘飘,满山银白,积雪不知有多厚,就像进入了冬天一样。山上高低不平,雪洞很多,一不小心,掉到雪洞里,就很难救出来。不知是哪个连队的一个男同志摔到雪洞里去,大家费很大力气,才把他拉出来,他的手脚和脸都被冰块扎得血淋淋了。

  快走到山顶的时候,云彩不知什么时候落到脚下去了。雪下得更大,还夹杂着李子那样大的冰雹。山上没有树,也没有草,雪光刺得睁不开眼睛……越往上走越难受,小董只觉得头晕眼花,呼吸困难,身体发软,一阵阵恶心想吐。她真想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向导的话响在耳畔:“多累也不能坐下去,坐下去就起不来了!”

  爬到山顶上,空气更稀薄了,炊事员郭大叔,平时可喜欢小董了,他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死死地抓着锅沿儿……

  小董哭了。可是,当时部队不许停下,大家把老郭抬到一边,放在稍背风的地方,就继续前进了。山上的风,嘶嘶地狂叫着,把地上的雪卷起来和天上正下着的雪搅在一起,如同大海里的波浪,一个旋涡一个旋涡地卷动着。由于大家穿的都是单衣,有的同志还光着脚,雪打到脸上、身上,像铁沙子打得那样疼。头上好像带着一个大酒篓一样,头重,脚轻,身子直摇晃。军团的一位首长在风雪中使劲拉着小董,边走边吓唬她说:“小鬼,好好走哇!不能坐下,一坐下可就要在这‘天国’里成仙啦!”

  到了山顶,谁也不敢停,歪歪斜斜一股劲往下走。很多人陆续在积雪很厚的雪坡上往下溜,一溜就是几十丈远。小董一见,如释重负,往地上一坐就跟着人们溜了下去……

  下到半山腰,头才慢慢地轻松了些,呼吸也渐渐地均匀起来。

  13岁的红军女战士小董,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胜利地随着大部队,翻越了一道又一道大雪山……

人类历史壮举长征手抄报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上世纪创造的人类战争的奇迹。它以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特有的精神魅力,谱写了一部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印刻着人类顽强的生命个性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显示出灿烂的光辉,不仅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而且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人,从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实行战略大转移。

  红军的最初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到达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时,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至11月15日才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第三道封锁线,进至临武、蓝山、嘉禾地域。这时,蒋介石以16个师的兵力“追剿”,并令粤军、桂军共9个师进行堵截,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2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分4个纵队,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前出湘桂边境的西延地区。27日,红军一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国民党军南北对进,向红军发动了全面进攻。红军浴血奋战,于12月1日全部渡过湘江,接着进至西延地区。至此,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减为3万余人。而且这时国民党已判断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时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红军在占领通道城后,立即进入贵州东部,一举攻克黎平,强渡乌江,把国民党的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于1月7日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城。

  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之后,红军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从松坎、桐梓、遵义地区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于1月29日至3月22日四渡赤水河,向南迅速渡过乌江,直逼贵阳。2月31目渡过乌江,逼近贵阳,把“追剿”的国民党军甩在乌江以北。就在蒋介石手忙脚乱调兵保卫贵阳之际,4月8日,中央红军主力从贵阳、龙里之间突破国民党军的防线,出其不意地向云南疾进,27日进抵昆明附近。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随即于29日,中央红军由寻甸、嵩明地区转向西北前进,于5月9日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在乌江北岸单独活动的红9军团,经黔西、水城西进,于5-6日从东川(今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地段渡过金沙江,与中央红军主力会合。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之后,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得到彝族人民的支援,顺利通过大凉山地区。1935年5月24日,攻占大渡河右岸安顺场,控制渡口。25曰,红军乘船强渡成功,巩固了滩头阵地。29日晨胜利夺占泸定桥西桥头,占领泸定城。、接着与由左岸北上的部队会合。至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的企图彻底破产。

  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的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大金山。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总兵力达10万余人,士气高昂。7月上旬,红军连续翻越梦笔门、打鼓门等大雪山,到达四川松潘地区的毛儿盖。8月20日,中共中央局在毛儿盖召开,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决定以主力迅速占领泺河流域地区,并以此向东发展取得陕甘。随后,右路军进入茫茫的毛儿盖大草原,历尽艰辛,终于在8月底以前到达班佑、巴西地区,左路军也于8月20日经过草地到达阿坝。8月29-31日,右路军第30军和第4军一部,采取攻点打援的战法,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49师约5000人,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通道。

  在红军右路军向班佑、巴西前进的途中,中共中央电令张国焘,要求左路军迅速出墨洼、班佑,与右路军并力东进。9月,在中央的一再催促下,张国熹才率领左路军抵达阿坝地区。9月9日,他背着中共中央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并企图以武力分裂和危害党中央。为了贯彻北上方针,并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毛泽东立即召集周恩来、张闻天和博古等人紧急磋商。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决定连夜连夜率领1、3军团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当时红四方面军有的干部不明真相,主张武力阻拦。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坚决制止这种行动,维护了红军的团结。中共中央于9月10日率领红一方面军第1、3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于16日逼近川甘边界的要隘腊子口。17日拂晓,红军一举夺取了天险腊子口,18日占领哈达铺,胜利进入甘南。接着,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 日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

  与此同时,蒋介石集中130个团的兵力对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围剿”。11月19日,红2、6军团共1.7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地区出发,退出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经4个月转战,于1936年3月30日进到贵州西南的盘县、亦资孔地区。这时,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电令红2、6军团北渡金沙江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2 、6军团遂于31日离开盘县地区,分两路向西急进。 4月25-28目,分别从云南西北部的石鼓、巨甸地段渡过金沙江,向北前进,连续翻越了几座大雪山,于7月2日到达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5日,红2、6军团和红32军奉中革军委电令,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1936年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出发,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茫茫数百里的草地,击溃了国民党军的拦截,于9月初胜利进入甘南。10月9日和22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这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从此,开始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关于红军长征的手抄报

  一、红军长征路线

  各路红军长征总里程约为二万五千余里。 其中: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零3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一万六千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行程八千余里。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近万余里。

  二、长征精神在我心中

  70年前,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70年后,我们穿越时空回望历次长征纪念活动,透过这扇特殊的窗口,感受到了长征宣传的与时俱进,感悟到了长征精神的历久弥新。这次人类历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最终走向胜利呢?是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珍藏着的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而长征精神,就像一座永远的丰碑,永远树立在人们的心中。

  我不禁想起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位首长把仅存的青稞面留给了战士,而那位战士最后又把青稞面还给了首长……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等多么宝贵的长征精神,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记得我刚学自行车时,爸爸老在车后面扶着。一天,爸爸对我说:“你练了这么久了,该自己骑了吧。”我很不情愿地大声喊:“不要啊!万一我摔下来怎么办?”“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着说。我又骑了几圈,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感觉特别爽。这时,不知怎的,车头好像跟我作对似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校运会的几项比赛。到最后一项长跑时,我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一路遥遥。可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尽了,速度越来越慢,后面的两名同学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停下来不跑了,可看到同学们那着急的样子,听到大家为我的加油声,我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我怕什么呢?我顿时有了信心,带着全班同学的期望奋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就要到终点了。于是我加足马力,近了,近了,奇迹般地超过了前两名同学,到了!在接触红线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

  在学习中,我也常常想起红军,想起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候全身便充满了力量,学习劲头更足了,每年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通过这些事例,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红军那样,必须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才能成功。因此,我觉得,长征精神是永久弥新的,长征是永远的丰碑!长征精神永远鼓舞着我前进!

  三、描写长征的诗

  1、忆长征

  战略撤离井冈山,

  连破四道封锁关。

  艰难险阻浑不怕,

  洪流滚滚奔陕甘。

  2、忆长征

  战略撤离井冈山,连破四道封锁关。

  艰难险阻浑不怕,洪流滚滚奔陕甘。

长征手抄报:十送红军

  歌曲十送红军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插曲、片尾曲,其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但直到20xx年7月3日,剧中才恢复了歌曲作者朱正本的署名。此歌很容易被认为是一首江西革命民歌,而事实上它却是一首编创歌曲。在《长征》播出后,作者朱正本向媒体介绍了《十送红军》的创作经过。

  “1960年春,我们空政文工团几位创作人员到江西采风。在当地我了解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战斗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其中一首送别红军歌,歌词非常口语化,歌词中夹杂着不少俚语、方言,唱半句,停半句,旋律婉转优美。这首歌的曲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半年之后,空军司令刘亚楼和部队党委决定由空政文工团创编《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其中有一场送别红军北上长征的内容。词作家编创了一首《十送红军》歌词给了朱正本。朱正本接到歌词被深深打动,他立即想到那首江西的送别红军歌。他说:“我采用了回旋曲式手法重新创作,把六段歌词的谱改成每段不同的人声、不同曲调,并多次变化,以求情真意切。谱曲时,我投入了全部情感,在谱到‘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时,我也流下了眼泪。整个曲子谱得相当顺畅,总共不到一个小时。”“由于当时刘亚楼司令为突出老区革命传统,要求我们必须注明是民歌,总团领导建议我们署上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理。这样,《十送红军》就创作完成了。

长征80周年手抄报内容

  红军之所以发动长征,直接原因还是在于军事上的失利。蒋介石在对红军的四次围剿先后遭到失败后,又于1933年10月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毛泽东失去领导权,在王明,博古,李德等人一意孤行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下,放弃过去四次反“围剿”斗争的积极防御方针,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国共之间的决战,采用军事冒险主义,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导致红军节节失利,在抢先进攻后不久即遭到巨大损失。同时,在中共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以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在中央苏区得到全面贯彻,在组织上又大搞宗派主义,开展过火的党内斗争,撤换坚持正确意见的各级领导干部,导致中央苏区在政治上面临危机,造成了党内、干部队伍里的恐惧疑虑心理和苏区社会秩序的不安定。此外,中央苏区这时的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这不能不影响到革命战争、人民生活和人心安定。因此,在此不利形势下,红军要在中央苏区坚持持久作战是确有困难的,这不能不使当时的中央领导人要考虑红军突围作战略转移,以求得保存红军的活力。

  1934年5月,广昌、建宁先后失守后,中央苏区的形势日趋恶化。国民党军进入苏区的腹地,中央红军在内线打破敌军的“围剿”已十分困难。当时,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此时也已意识到在内线打破敌人的“围剿”已无可能,曾考虑过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的问题,并把这一设想报告了共产国际。6月25日,共产国际复电,虽然同意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以保存有生力量,但同时认为中央红军不一定马上撤离中央苏区,在内线坚持斗争,打破敌人的“围剿”还是有可能的。据此方针,博古、李德等人虽然提出了战略转移的问题,而且开始了退出苏区的间接准备,但在战略上继续同敌人拼消耗,完全忽视了有生力量的保存。为做好转移准备,于7、8月间先后命令红七军团、红六军团进行北上西征。但由于红七、红六军团的兵力过小,在北上和西征后,不但未能牵动大量敌军,达到预定的目的,反而使“围剿”中央苏区之敌加快了“围剿”的步伐,中央苏区的形势进一步恶化。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忙趁东风放纸鸢全诗

5以内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