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观后感
法制节目观后感
法,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更是国富民强的制国方略。自古有云: “国,无法则乱,民,无法则贫”。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在家长的关怀下,在老师的教导下、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的成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学法。
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加强科普和法制教育,深入学习宣传《管理守则》,《文明守则》等,不断提高文明道德水平,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坚持同封建迷信,反科学,伪科学和邪教做斗争。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而作为中职生的我们,不仅要学法,懂法,更要善于运用法律。这,便是所谓的行动。眼下,我们的首要
任务是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但在学法的同时,也要注意道德、勇气、社交能力的培养。做一个真正的四有青年,为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观法制节目后感有感
1月30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的“身边的法治热点”节目,对黄骅市打造“阳光政治”的先进经验进行了重点报道,将这一典型经验向全国宣传推介。
在“身边的法治热点”这期节目中,主持人提出:依法治国无疑是这两年的一个热词。法治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可怎么实现这个目标?怎么样严格执法?怎么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依法治国又和我们百姓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很多人从最近出版的《法治热点面对面》中找到了答案。
最近,一本通俗理论读物《法治热点面对面》让很多人点赞。这本书在不长的篇幅中,既有对政策理论的科学阐述,也有对具体实践做法的恰当点评,还有社会中鲜活的案例。在解读和阐释怎样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个问题时,河北省黄骅市的“阳光政务大厅”作为一个新的实践,成为其中一个鲜活的例子。这个“阳光政务大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节目随后重点介绍了黄骅市“阳光政务大厅”:这天一大早,小微企业主王兴华来到河北省黄骅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企业的营业执照。与以往不同的是,他首先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黄骅阳光监督微信平台。进入阳光微信平台后,小王可以根据项目指引全面了解相关流程,并对办事人员的服务质量做到评价和监督。王兴华告诉记者:“这里有测评窗口,有举报啊、监督电话啊,即便我不在大厅里也能够起到监督作用,办事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微信平台发布的内容都是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重大事项,尤其是涉及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财政集中采购、国有资产出让等四类问题的公告必须做到实时发布,同时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及政策解读等内容要做到及时准确。这项服务措施是去年上半年推出的,人们称它为“指尖上的政务大厅”,它不仅方便了群众办事,也为行政权力的行使戴上了“紧箍咒”。
节目还采访了黄骅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先国和工商局办事窗口的工作人员。刘先国表示:“过去的情况是,我们好多事项的办理,项目的操作并不公开,具体的情况老百姓也从无了解,这样就失去了群众的监督,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在我们推行了阳光监督微信平台,就是要把行政权力的行使,完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法治热点面对面》是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撰写的,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的最新读本。在第六个热点问题“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中,“怎样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节,该读本以“图说”的形式展示了黄骅设立指尖上的“政务大厅”的做法。
据悉,2014年以来,黄骅市按照“公开、透明、民主、法治”的原则,围绕干部、人事、规划、土地、项目等十个方面,定制度、造笼子、关权利,全力打造“阳光政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为培育环渤海地区新的增长极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黄骅市打造“阳光政治”的做法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得到了媒体的关注:新华社刊发通稿《河北黄骅设立指尖上的“政务大厅”》,新华社《内参选编》刊发《定制度 造笼子关权力河北黄骅全力打造阳光政治实现现代治理》,全面介绍黄骅市阳光政治建设工作经验。
省市领导对此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河北省委书记副书记赵勇在黄骅市“阳光政治”经验汇报上做出批示,建议相关部门总结关注,并印发市、县领导同志参阅。沧州市委书记商黎光也做出批示:阳光是腐败的克星,只有阳光才能有效解决不公开、不公正、不公平的问题。黄骅的做法很好,要不断坚持、完善、提升。20XX年12月9日,渤海新区召开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暨“阳光新区”建设推进大会,在全区学习推广黄骅 “阳光政治”做法,部署推进“阳光新区”建设。
法制节目观后感
要充分而全面地构建一个法治社会,首先要从每个人、每一件小事上做起,才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最后事半功倍,法制节目观后感。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要做到国泰民安,才能强盛兴旺。
而国泰民安,也并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虽说,现当今的社会没有枪声,没有战乱,但是我们总能从各个细节中感受到有些人行为的污秽,灵魂的肮脏,这本是与“法治社会”的醒目标题所相排斥的,如果不杜绝这一现象,让犯罪者无法醒悟,或风华正茂的青年又走上绝望的不归路,那么无疑,“构建法治社会”将永远成为一句空话,一句只能付诸东流、而无法兑现的空话。
于是,我们也深深领悟到期间的意义之大,责任之重。同样,这也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把那些犯罪者从绝望的谷底拉回现实,迈向美好。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除了要学好文化知识,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竭尽所能,为这个社会作出一丝小小的贡献。
虽然我们力量微薄,但是只要有汗水的付出,就会有欢欣的回报。我是这样做的,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勉,以追求更大的进步:每天清晨,当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我会忙不迭地向伙伴们提醒几句:“看到纸屑我们一定要把它捡起,丢进垃圾箱,观后感《法制节目观后感》。“记得要打扫小岗位,保持校园整洁。
我明白,这些并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个小小的意识,它更体现了人们心中强烈的环保观念,还带动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每天上课,我会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只有好好学习,全面发展,长大之后才会成为国家之栋梁,民族之骄傲,更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带头作用,为人民的幸福稳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每到假日,我会焦灼地打开电脑,不是为了休闲娱乐,而是希望能由我在键盘上的敲击,来为网民们宣传一些有关法治的信息,让他们时刻记得:自己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肩上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同样也为不法分子以及处在正义与邪恶徘徊点的朋友,敲响警钟……
其次,要消除人们“万事为己”的错误观念,避免有些人走向极端,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培养国民 “无私奉献”、“勤劳朴实”的品质,多举办有意义的群体活动,并分设一些奖项,让大家有更强的动力来全面构建法治社会。并且,在实践中有突出表现的要给予嘉奖,让他成为一个榜样,希望每个人都来效仿,甚至是超越。
之后,强化人们的法制观念,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法制社会,否则,人们的言语和表情就只能永远书写“无知”二字。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多了解法律知识,开阔视野。同样也要在了解法制信息的同时,多阅读书籍,因为书是无价的的,它的璀璨,超过了冬日最绚丽的那道光芒;它的深度,远远超过了人们想象中的叠加!让大家不断地充实自己,磨练自己,最终才能升华自己,提高自己。
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终有一天,“构建法治社会”的诺言会用我们每个人的双手来实现这个理想化的世界!
《依法治国》观后感
这几天在休息的时间里我仔细地阅读了一遍《依法治国》,看完后回顾与深思,学习颇多,感触不少。
古语云:“立善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国家若要善治,须先有良法。纵观中国上下,古有依法而得天下,现有依法而治中华。孙中山以“天下为公”的思想开创了现代的法治中国,毛主席又以宪法明确其法治的方向,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中, 中国的法治建设也在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了历史成就。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关乎国家的各个方面,但首先从治党开始,从严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只有一个清明的政党才能给予法律执行的最大保障。
正是对份子的毫不放过,对违法犯罪和的严厉打击,对百姓的出处维护才营造出一个和谐而稳定的社会,人们安居乐业,家庭温馨和谐,社会稳定文明,给中国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同样记得铁路的法。我们关乎着千万旅客的旅途安全,只有依规章办事,仔细认真,才能确保每一趟客车的安全,也只有保证了客车的安全,旅客对我们信任,我们才能创收,才能为集团公司创效。
法治中国观后感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灵魂是法治精神,国皆有法,但国家是否稳定人民是否安康,看这些法律有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切实的遵循。古之有:“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习书记也曾说:“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一定程度上,法治并不仅限于人们对法律条文的了解程度,而是在日常行为中时刻体现的规范意识。
领导干部是社会和人民的“意见领袖”不仅本身具有权威,同时也应是维护法治权威的先行者。坚定的政治信仰、扎实的法律功底、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树立依法依规办事的规矩意识,从内心深处坚持把办事依法作为政治责任、自觉追求,将法治思维融入到行政的各个方面,带头尊重法律,不断推动整个社会知法、用法、尚法、守法。
把规范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自觉,更需要需要培育法治精神。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法治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全面依法治国,每个人都是奉法者,个人要从内心信奉法律,努力以自身力量、以点滴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光传播法治的力量,形成人人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正如《法治中国》专题片中讲述的那样:“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一场治理的革命,也是理念的命。”当法治融入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当人们善于拿起法律武器保卫自身,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社会的风尚,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必将开辟崭新的“画卷”,人们也将获得更多的福祉,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继续前行。
法治中国—cctv12“学宪法讲宪法”观后感
2017年12月3日16时30分,《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在CCTV第12套栏目开播。有六支来自不同省份的队伍站上了舞台,争夺“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的总冠军。节目经过了3个环节,才选出了年度总冠军。这支队伍就是能言善辩的天津队!
这个节目让我深受震动。为什么这个节目不宣传《刑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呢?因为宪法是大法,这些法律都是根据宪法所拟定的。换句话说,如果宪法是母亲,那么刑法等其他法律则是孩子。因此,懂得宪法要比懂得其他法律更重要。
通过了解分析,两位六年级学生而且还是女生之所以有敲诈勒索的违法行为,主要是受社会上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内心也渴望能吃好穿好,可她们家庭环境一般,不能满足她们这一愿望,再加上受电视、电影等不良行为的诱导,便一起合谋,把目标对准同学校也是同村的一年级女生麻××身上,向她敲诈勒索。因为她们知道每星期初,她的爸爸都会在她的饭卡里充进比较多的钱。这种行为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如不进行严肃教育,让她们悬崖勒马,最终将会走上犯罪道路。
宪法,是我国的秩序之根本。让我们一起携手,宣传宪法,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进入法治中国的时代吧!
宪法,是什么?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维权屏障。宪法,是什么?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是什么?是历史长河的记忆。
节目仅仅过了1个小时30时分钟就结束了。但是天津队与海南队的唇枪舌剑的辩论场面却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这场关于“宪法是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辩论一开始,就弥漫着滚滚的硝烟。海南队不断地寻找天津队在辩论中的漏洞,并加以反击。天津队的队员也不甘示弱,各种辩论词层出不穷。到了后来,海南队的队员理屈词穷,在一次反击天津队的观点时,海南队的辩手互相望了望自己的辩友几眼,过了几秒钟,才有一名辩手站了起来.不用说,海南队输了。
虽然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但很多人不懂得遵守宪法。比如2010年4月,六年级两位女生以谩骂、毒打等威胁手段从一年级一位女生麻××手中拿来饭卡让自己打菜刷卡,并不让她跟老师、家长说。后来,一年级女生的家长发现这段时间女儿饭卡消费数比较大,便问女儿原因才发现这一情况,便向学校反映。老师通过调查了解,证实反映情况属实。
根据家长的反映,老师找来这两位六年级学生询问,她们承认确有其事。然后分别叫她们书面写出过程及从一年级学生手中拿卡打菜的次数和钱数,对照刷卡机基本吻合。从中看出她们交待问题还老实,态度也较好。为了让她们进一步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的严重性,老师告知她们其行为是一种敲诈勒索的违法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让她们知道这种行为如不坚决改正,任其发展就会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制裁。并通知她们的家长来校,还了自己子女从一年级学生卡上刷了的钱,让子女当面向一年级学生道歉,并作出书面保证。从接下去到小学毕业这段时间来看,她们确实做到了,而且各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法治中国观后感
近日,央视播出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备受大家关注,我也进行了观看学习,开篇以中国历史为背景,引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和国家的道路该怎么走而引发深思。以奉法者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作为回答上述问题的坚定而明晰的答案。
习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党的领袖对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时,人民对党中央寄予无限希望。习总书记会这样说,会做出这样坚定而明晰的答案也是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实践过后才做出的,当习总书记在正定县任县委书记时就将法治文件列入其中。在以后的工作中,习总书记也无时无刻不在将法治列为治理当地的重要文件,在多次的实践之后,再将法治中国这一主题,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所需要的道路。
什么样的法治道路才是中国适合的呢,习总书记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说到:“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句话体现出习总书记牵挂着对我国法治社会形成道路上的任何一个小节,让国家的人民决定国家的道路,虽然坚持领导的是党,但是决定道路方向的却是国家的人民群众。也是无时不刻的展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的时代呼唤着法治,人民期盼着法治。全面依法治国这个宏伟的目标、壮阔的蓝图,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共同建设一个充满生机、成就辉煌的法治中国!
三年级观后感作文:观《法治中国》第六集有感
看了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的热播,法治再次成为社会的热议。法治,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艰辛探索,法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全民守法,需要有遇事找法、办事循法的制度安排。全民守法,还要靠激发全体人民的法治热情。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更是要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在基层切实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发的法治氛围,让群众真正信任法治,信任政府。基层干部要做法治环境的营造者,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感觉法律越来越公正、平等,法治中国距离我们越来越近,就在我们身边。过去老百姓对法律法规不熟悉,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往往采用原始极端方式维权,留下了不小的教训。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作为基层干部要做依法行政的践行者,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规范政务服务窗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提升政府的法治形象和公信力,解决好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法律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必须筑牢依法行政的\"防火墙\",把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工作准绳,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规避\"执法任性\",遇事习惯从法律的角度找路径,处事习惯从法律的规定找底线,做有作为而不乱的基层干部。
《法治中国》优秀观后感
8月20日,政论专题片《法治我们中国》播出第三集《依法行政》,全国各地干部群众收视热情不减,对法治话题的讨论也更加深入,对法治社会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号角吹响,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各地政府纷纷推动权利在阳光下运行。第三集《依法行政》一开始,晒出的“权责清单”就吸引了广大干部眼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从无到有、从公开到全面规范公开已经越来越完善。这一公开让大部分人更加明白“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公开使得行政决策更加程序化、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化、权力运行更加透明化,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充分地展现了法治政府建设目标明确,步伐坚实,人民群众享受的法治获得感也越来越多。
依法行政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专题片中通过展示大量的执法细节,让人们更加明白受立案制度改革所带来的福音,不但解决了有案不受不立、立案标准不统一、立案审批不规范等群众反响比较大的问题,更让群众看到在执法的规范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进一步了提高了依法决策的能力,提升了执法公信力。
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放管服”改革、政务公开、简政放权等等,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让群众更加深信法治政府。政府更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规范政务服务窗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要不断健全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法治中国观后感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重要标志。央视开播的电视政论片《法治中国》,全面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这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专题片,而是一种增强人民法制和道德观念的宣传引导,更是对依法治国的制度自信。当前,经济转型、社会转轨、利益多元、矛盾多发,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正本清源,带头厘清法治要义,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动国家和社会各项工作法治化。
一要树立法治观念,争做尊法模范。政法干警要强化法治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有权也不可任性。要信仰法律、崇尚法律,强化法治理念,坚持程序化思维、合法性思维、权利义务思维、公平正义思维,严格依法办事,大力弘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法治理念,并引导群众通过法治渠道来解决自己的各种诉求。
二要强化法治思维,争做学法模范。习总书记强调:“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这就要求政法工作必须以法律为准绳,贴紧大局需要,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依法履职,服务民生,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政法干警要坚持把学法懂法作为履职的必备条件,努力学习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在学法上做到先学一步、高出一筹,丰富知识,规范言行,熟悉掌握法律法规对履职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法”,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严格按照宪法和党章的规定,带头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三要严格约束言行,争做守法模范。习总书记强调:“坚持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制度没有特权、执行法规制度没有例外”。每一名政法干警都要从我做起,严格约束自身言行,在守法上更加严格自律,带头遵纪守法,谨言笃行,捍卫法治,“虑必及法”,时时处处以宪法法律为准绳,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切实破除“官本位”等特权思想,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要坚持依法办事,争做用法模范。习总书记强调:“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政法机关作为党和人民的“刀把子”,更需要规范权力运行,严格依法办事。要存有“权为民赋”的敬畏之心,牢牢谨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坚决依法办事,决不任性用权、以权谋私;做到“权为民用”,谨记权力是服务人民的工具,为官一任,奋发有为;做到“慎权慎行”,增强党性修养,内省于思,外化于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对权力怀有平常之心、戒惧之意,做到淡泊名利、廉洁自律,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