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手抄报内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有关雷锋精神的手抄报: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感人肺腑的书:《雷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雷锋,让我感动了很久,我从中学习了很多知识。为了把雷锋精神升华为内在的思想情感,我特意写了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滚滚汀江水,流不尽两岸人民饱受剥削和压迫的血与泪!巍巍岳麓山,载不动乡亲祖辈频遭欺辱和迫害的仇与恨!”

  文章的开头就吸引了我。的确,在那黑暗的旧社会里,我们以前那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们,受尽了国民党、地主的耻辱,显得很无可奈何,也很可怜。

  但是,文章突然出现了一个转折点:一个伟大而辉煌,会注定要震撼亿万人民之之心的生命诞生了!

  可我读到这里,又欲哭无泪。大家知道小雷锋的生活条件怎么样么?当小雷锋才3岁时,雷锋的爷爷却在春节前夕,被地主活活逼死;当雷锋5岁时,又有一个不行的事情发生了:那时是抗日战争,雷锋的父亲——雷明亮,在江边运货时,路上却遭到国民党逃兵的一阵毒打。当雷锋父亲反抗日寇抓夫时,又遭受毒打,由于没钱治病,不久也牺牲了;因为雷锋家里很穷,雷锋哥哥12岁就去当童工,因为岁数还小,被饿瘦的成了皮包骨,最终不幸染上了肺结核,不久也死了;最万万不幸的是,雷锋的亲人——他的妈妈,受不了这种痛苦,在一个晚上,她悬梁自尽。从那天晚上开始,雷锋就成了永远的孤儿!

  这一个又一个的不幸,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那事一种多大的痛苦啊!况且雷锋还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所以,黑社会、地主、国民党和*在他的心里已经成为了无法抹掉的“烙印”。他虽然心里也很痛苦,但他就因为如此而抛弃生活了吗?一点没有,反而他还在社会的抚养下,茁壮地成长,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

  雷锋,从小就开始智斗地主,正确的指出别人不对的地方。而且,他很乐意帮助别人,他凡事看到地上有一丁点儿脏东西,他都要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而我们呢?基本上连自己的垃圾都随手一丢。他,从十几岁开始就帮农民伯伯种田,学开拖拉机,总想回报点社会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从帮忙捡垃圾这种小事到了给别人十万火急的时候送火车票,从捡起别人掉的东西到了帮别人砌墙……而我们连一丁点事都不想做,还让别人帮忙,自己不劳而获,我们想想,这和雷锋来比,简直是一天一地啊!

  可是雷锋,却因为工作而牺牲了。雷锋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同学们,“向雷锋同志学习!”

长征精神手抄报内容

雷锋精神手抄报内容

  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一普通士兵的名字,一直响彻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毛泽东曾说:“学习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精神是雷锋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的理性升华,集中体现为服务人民的献身精神,体现为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认同与践行。雷锋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无穷魅力,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成为全党全社会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雷锋精神形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它凝结着新中国“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时代强音,闪烁着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光辉,迸发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炽热情感。在此后的50年间,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的活动,培育了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去年我到河南邓州调研“雷锋编外团”,对雷锋精神有了更加切身的体验。事实充分证明,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时代精神,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现实体现。

  新形势下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仍然要像雷锋说的那样“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要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全部献出”;要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锐意进取,自强不息,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人民崇尚雷锋人格。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守这种精神追求,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雷锋手抄报:弘扬雷锋精神

  三: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

  雷锋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在他看来,“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正因为如此,雷锋时时处处都以党、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把帮助别人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人生核心)。

  四: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雷锋人生观最光彩夺目的就是,他正确地解决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他把“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作为自己的信条,“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在这样的人生观指导下,雷锋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革命干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生奉献的誓言。

  雷锋精神,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有其历史客观必然性,从思想来看,雷锋精神既是马列主义时代精神的体现;又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学雷锋手抄报内容弘扬雷锋精神

  学雷锋好榜样,这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当使我并不知道,这样做的价值,直到今天我才真的明白雷锋的品格将永远绵延下去,雷锋,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当年的雷锋同志让座的情景,每一天都在不断上演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一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是有些人去挖掘它,有些人没有挖掘它而已。当你在乘公共汽车时,你有没有看见到让座这一情景。其实着一幕就在你我身边。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我与妈妈乘公共汽车到姥姥家,当在车上时,有一个年老的老人正提着一篮鸡蛋,路很难走,车子摇摇晃晃,老人在车上艰难的站着。这时一个年轻人站着。这时一个年轻人站起来给这位老人让座,顿时我真的感受到雷锋的精神没有灭,他的丰碑永固。

  雷锋,一个无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他每天省吃减用把自己存下来钱寄给那些贫穷的人。[[阳光行动]]播出了一个感人的节目:一对被遗弃的小女孩,而他们以拣破烂为生,生活极其困难,无法供养孩子读书。于是他们向[[阳光行动]]节目组求助,节目组向全社会发出了倡议。小女孩的命运牵动了千万人的心,在无数个素不相识的叔叔阿阿姨,爷爷,奶奶的资助下,孩子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当这个女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时,他怎能不感觉到爱心的伟大呢?是啊!爱心吹散了生命的阴霾,播洒下阳光。如果说幸福似水,爱心与幸福是相依相伴的啊!

  雷锋虽死,他的精神永远存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永远绵延下去,他永远丰碑永固。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三月里,和风送暖,春光明媚,我们在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这大自然美好恩赐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这个月所特有的价值,那就是我们要纪念一位战士,一位普普通通,却给我们带来极大影响的战士,一位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却从不图回报的战士,一位精神永驻我

  们心间,一直激励这我们奋勇前进的战士:他就是雷锋——一个名字响铛铛的人物。

  当提起“雷锋”这两个字时,有的同学会叹息,现在“雷锋”已经少之又少了。家长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单独行走,因为他们觉得这世界上的坏人太多了。可这都错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雷锋不但没有离我们远去,而且越来越近了,活雷锋随处可见。

  每当听见“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歌时,我就想起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雷锋”的故事。

  记得有一天,我和同学在校园里散步,穿梭在欢声笑语之中,突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我们。几位低年级的小同学,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捡着地上的废纸、杂物。当我走过去时,那几位小同学去却跑开了。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雷锋。是啊,我们校园里的“小雷锋”越来越多了!高年级的同学为小弟弟小妹妹们抬水;操场上有了杂物,许多同学主动去捡;小同学抬着本簿艰难地走着,高年级的同学边去帮忙……

  你看,雷锋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

  校门口的那条马路,车流量非常大。许多中午回家吃饭或放学回家的小同学也不管车,直接跑过去,让人看得胆战心惊。一天放学,我随着人流来到

  了马路旁,两位交警站在马路中间指挥,可有些车还是不听,横冲直撞。突然,我面前的车停了下来,我随着人流过了马路,回头有望了望,那车等

  同学都过去才过去。我想,那司机一定是心地善良的人,你看,雷锋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

  一天,我和奶奶坐公共汽车回家,车上人多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这时,一位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奶奶走了上来,望着满车的人,有些惊讶,但还是颤颤巍巍地往里挤。这时,一位穿着雪白羽绒服得漂亮阿姨站起了身,对着老奶奶说:“大娘,您坐着吧,我马上就要下车了。”老奶奶经不住劝,坐了下来。可当我下车时,那位漂亮阿姨还没有下车。你看,雷锋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

  不管是同学、司机还是普通的乘客,他们都有这种雷锋精神,由此可见,雷锋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可是

  人为什么要活着?生命的意义在哪里?雷锋叔叔用它的行动告诉了我们。雷锋曾说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雷锋叔叔,在有限的生命力,做一个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的“雷锋”吧!

  向雷锋学习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

  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

  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

  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

  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

  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小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手抄报

  小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手抄报——大家都知道三月五号是学雷锋日,学习雷锋是在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因此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学雷锋精神手抄报吧。

  小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手抄报——雷锋精神对于我们的现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很多的人已经不喜欢去帮助别人,但是其实只有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才能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的美好,才能让人的幸福感上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下学习雷锋精神手抄报吧。

  小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手抄报——亲爱的小朋友们知道今天是学雷锋日吗?今天大家有没有做一些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呢,去帮助公园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帮助老人打扫房间等等这些都是学习雷锋日可以做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学习的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而不是暂时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下学雷锋手抄报吧。

三年级学习雷锋精神手抄报-雷锋时代旗帜

  三年级学习雷锋精神手抄报-雷锋时代旗帜——大家汉子知道什么是钉子精神吗?钉子精神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他是一个愿意为了集体的事情付出自己的人,有着很好的团队精神。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下学习雷锋手抄报吧

  三年级学习雷锋精神手抄报-雷锋时代旗帜——三月是雷锋月,小伙伴们都知道,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对于社会对人民有益的精神,雷锋同志时刻把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值得我们很多人去学习的。也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下学习雷锋精神手抄报吧。

“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活动简报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如今外面聚一起,开学学长征精神的活动,把这种伟大的精神弘扬下去。下面是语文迷网整理提供的活动简报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8月9日,龙岩市未成年人“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汀县中复村观寿公祠前隆重举行。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文明办主任王德堂,长汀县副县长廖凤英,长汀县委文明办、县教育局、南山镇有关负责人以及中复中学、中复小学师生代表等200多人参加活动。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在启动仪式上,王德堂指出,支撑革命队伍完成长征壮举是我们应当继承发扬的长征精神,未成年人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他希望全市广大未成年人要好好学习,用长征精神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充实自身,不怕吃苦,努力提升自我修养和责任意识,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图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来自长汀县中复村中小学的学生代表在启动仪式上进行了《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让伟大的中国梦启航》《弘扬长征精神,共筑中国美梦》《长征精神薪火相传》等主题演讲,让同学们重温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和英雄壮举。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英烈们学习,继承先烈的遗志,勤奋学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争取早日做一名合格的红色传人、新时代的接班人。

  此次活动由龙岩市委文明办主办,长汀县委文明办承办。主办方表示,为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引导广大未成年人重温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和英雄壮举,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市委文明办在红军长征出发地、红九军团二万五千里长征零公里处的长汀县中复村举办活动启动仪式,期望全市未成年人从小立志做红色传人,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成长成才。

  据悉,从8月起,市委文明办在全市未成年人中组织开展“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听老红军讲故事、学习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广大未成年人更加深入的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人类历史壮举长征手抄报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上世纪创造的人类战争的奇迹。它以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特有的精神魅力,谱写了一部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印刻着人类顽强的生命个性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显示出灿烂的光辉,不仅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而且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人,从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实行战略大转移。

  红军的最初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到达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时,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至11月15日才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第三道封锁线,进至临武、蓝山、嘉禾地域。这时,蒋介石以16个师的兵力“追剿”,并令粤军、桂军共9个师进行堵截,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2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分4个纵队,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前出湘桂边境的西延地区。27日,红军一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国民党军南北对进,向红军发动了全面进攻。红军浴血奋战,于12月1日全部渡过湘江,接着进至西延地区。至此,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减为3万余人。而且这时国民党已判断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时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红军在占领通道城后,立即进入贵州东部,一举攻克黎平,强渡乌江,把国民党的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于1月7日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城。

  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之后,红军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从松坎、桐梓、遵义地区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于1月29日至3月22日四渡赤水河,向南迅速渡过乌江,直逼贵阳。2月31目渡过乌江,逼近贵阳,把“追剿”的国民党军甩在乌江以北。就在蒋介石手忙脚乱调兵保卫贵阳之际,4月8日,中央红军主力从贵阳、龙里之间突破国民党军的防线,出其不意地向云南疾进,27日进抵昆明附近。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随即于29日,中央红军由寻甸、嵩明地区转向西北前进,于5月9日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在乌江北岸单独活动的红9军团,经黔西、水城西进,于5-6日从东川(今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地段渡过金沙江,与中央红军主力会合。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之后,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得到彝族人民的支援,顺利通过大凉山地区。1935年5月24日,攻占大渡河右岸安顺场,控制渡口。25曰,红军乘船强渡成功,巩固了滩头阵地。29日晨胜利夺占泸定桥西桥头,占领泸定城。、接着与由左岸北上的部队会合。至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的企图彻底破产。

  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的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大金山。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总兵力达10万余人,士气高昂。7月上旬,红军连续翻越梦笔门、打鼓门等大雪山,到达四川松潘地区的毛儿盖。8月20日,中共中央局在毛儿盖召开,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决定以主力迅速占领泺河流域地区,并以此向东发展取得陕甘。随后,右路军进入茫茫的毛儿盖大草原,历尽艰辛,终于在8月底以前到达班佑、巴西地区,左路军也于8月20日经过草地到达阿坝。8月29-31日,右路军第30军和第4军一部,采取攻点打援的战法,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49师约5000人,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通道。

  在红军右路军向班佑、巴西前进的途中,中共中央电令张国焘,要求左路军迅速出墨洼、班佑,与右路军并力东进。9月,在中央的一再催促下,张国熹才率领左路军抵达阿坝地区。9月9日,他背着中共中央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并企图以武力分裂和危害党中央。为了贯彻北上方针,并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毛泽东立即召集周恩来、张闻天和博古等人紧急磋商。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决定连夜连夜率领1、3军团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当时红四方面军有的干部不明真相,主张武力阻拦。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坚决制止这种行动,维护了红军的团结。中共中央于9月10日率领红一方面军第1、3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于16日逼近川甘边界的要隘腊子口。17日拂晓,红军一举夺取了天险腊子口,18日占领哈达铺,胜利进入甘南。接着,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 日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

  与此同时,蒋介石集中130个团的兵力对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围剿”。11月19日,红2、6军团共1.7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地区出发,退出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经4个月转战,于1936年3月30日进到贵州西南的盘县、亦资孔地区。这时,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电令红2、6军团北渡金沙江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2 、6军团遂于31日离开盘县地区,分两路向西急进。 4月25-28目,分别从云南西北部的石鼓、巨甸地段渡过金沙江,向北前进,连续翻越了几座大雪山,于7月2日到达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5日,红2、6军团和红32军奉中革军委电令,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1936年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出发,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茫茫数百里的草地,击溃了国民党军的拦截,于9月初胜利进入甘南。10月9日和22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这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从此,开始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学习长征精神

  小学生学习长征精神黑板报——小时候大家就学过红军战士走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条件的艰苦可想而知,今天要跟大家一起欣赏的正是关于长征精神的黑板报。

  小学生学习长征精神黑板报——为大家带来了纪念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黑板报,带领大家一起去学习这种不畏艰难与困苦的长征精神

  小学生学习长征精神黑板报——中国红军的长征是一个奇迹,是一首历史诗篇

弘扬长征精神手抄报

  13岁红军女战士爬雪山的故事

  小董是个红军女战士,1935年随红军长征来到金沙江的时候,她才13岁。在金沙江畔,就远远地能看到一座很白很白的山。有人说这是棉花山,有人说是雪山,也有人说是白糖山。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座好高好高的大雪山!

  小董她们这些小兵可高兴啦,当时正是阴历四、五月份穿单衣都热,看到山上全是雪,心想到了山上去凉快凉快,那多舒服呀!

  登山前,每人除了粮食外,还发了几个小辣椒。小董她们怕辣,不愿意带辣椒。当地的一位干部告诉她们:“上到雪山后,不能到处乱看,后面的人只能看前面人的后脚跟儿;实在感到发冷,就嚼一口辣椒增加点儿热度……”

  第二天,部队向雪山出发了。到了雪山底下,有一条小河。因为河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泡着很厚的树叶和杂草,所以水是黄的。当地人说这是“仙人茶”,可是,喝下去却是又苦又臭。

  上山了。向导让每个人用毛巾把头包起来,只留下眼睛看路。开始,天气还很热,大家的兴致很高,都想早一点爬到山顶,看看是什么样子。走到半山腰,开始起风了,冷风瑟瑟,草枝枯干,像秋天一样;再往上走,太阳就没了,雪花飘飘,满山银白,积雪不知有多厚,就像进入了冬天一样。山上高低不平,雪洞很多,一不小心,掉到雪洞里,就很难救出来。不知是哪个连队的一个男同志摔到雪洞里去,大家费很大力气,才把他拉出来,他的手脚和脸都被冰块扎得血淋淋了。

  快走到山顶的时候,云彩不知什么时候落到脚下去了。雪下得更大,还夹杂着李子那样大的冰雹。山上没有树,也没有草,雪光刺得睁不开眼睛……越往上走越难受,小董只觉得头晕眼花,呼吸困难,身体发软,一阵阵恶心想吐。她真想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向导的话响在耳畔:“多累也不能坐下去,坐下去就起不来了!”

  爬到山顶上,空气更稀薄了,炊事员郭大叔,平时可喜欢小董了,他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死死地抓着锅沿儿……

  小董哭了。可是,当时部队不许停下,大家把老郭抬到一边,放在稍背风的地方,就继续前进了。山上的风,嘶嘶地狂叫着,把地上的雪卷起来和天上正下着的雪搅在一起,如同大海里的波浪,一个旋涡一个旋涡地卷动着。由于大家穿的都是单衣,有的同志还光着脚,雪打到脸上、身上,像铁沙子打得那样疼。头上好像带着一个大酒篓一样,头重,脚轻,身子直摇晃。军团的一位首长在风雪中使劲拉着小董,边走边吓唬她说:“小鬼,好好走哇!不能坐下,一坐下可就要在这‘天国’里成仙啦!”

  到了山顶,谁也不敢停,歪歪斜斜一股劲往下走。很多人陆续在积雪很厚的雪坡上往下溜,一溜就是几十丈远。小董一见,如释重负,往地上一坐就跟着人们溜了下去……

  下到半山腰,头才慢慢地轻松了些,呼吸也渐渐地均匀起来。

  13岁的红军女战士小董,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胜利地随着大部队,翻越了一道又一道大雪山……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ppt课件

校园欺凌手抄报模板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