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怀念母亲作文

  记得中学时代读过伟人朱德写的一篇范文《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母亲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光辉形象使我印象深刻。1996年夏天,我的母亲不幸去世。噩耗传来,我惟有泪千行。

  在六十年代经济困难时期,母亲大龄难产,阵痛三天三夜才生了我。父亲远在江西谋生,爱莫能助。全靠外公、外婆悉心照料。从此我在外婆家安顿下来。生不逢时的我,又得了皮肤病,久治不愈。母亲背着我到处求医问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用草药治好了我的顽疾。我三岁时,父亲唤母亲同去江西谋生。于是我们母子俩长期分离,直至12岁小学毕业。

  那时,母亲又接连生下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小家庭变成了大家庭,好不热闹。住房变得狭小了,只有二间两层楼房。经济变得拮据了,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初中毕业后,父亲要我劳动养家。母亲知我务农不行,喜爱读书。乘父亲外出打工之际,一咬牙又送我上了学。我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于是更加刻苦。由于家境困难,初中毕业后只能报考中专。为了应考,我累至病倒,终于圆了中专梦。姑妈的女儿在镇医院当护士。她竭力劝我进入卫校学习。从此我就成为一名白衣战士,异地就业,与家乡母亲长久分离。难忘故乡情,更不忘慈母恩。

  少年时,假日里,母亲在家缝补衣服,我就在旁边看书。此时此刻,我感到是最温暖幸福的时光。我喜欢吃蕃薯。母亲就经常焖蕃薯给我吃。早年贫寒的生活,锻炼了我的吃苦精神。母亲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她的爱就像春风化雨,和气消冰,感染了我。母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心胸宽大,对物质欲望要求不高,勤劳节俭。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在母亲身上有了充分体现。母亲伟大的人格,是我学习的榜样。

  有一件事情令我终生难忘。1986年的一天,邻村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广州郊区养鸭时不幸被火车辗死。这位不幸的母亲留下了一个刚满月的儿子,嗷嗷待哺的孩子极需一位代理母亲。经人介绍,他父亲找到我家,说明来意后,母亲一口答应下来。外婆坚决阻止说人情帐没完没了。母亲的倔强脾气不改,无微不至地将那个苦命的孩子带大。养子如今已经长大成小伙子了,如同己出。逢年过节彼此像亲戚一样来往,亲如一家人。这种文艺作品描述过的感人场面在我家里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我的母亲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是一块铺路石。她把心血倾注在子女的培养上,使我们个个都长大成人。我想,母亲在天有灵的话,也该安息了。

  在此我特别怀念伟大母亲陈振燕,她在1996年夏天不幸意外离去,享年61岁,每到年节就是怀念节,心情低落,母亲没享福,却培养4儿1女5个孩子成才,还带1个养子长大成人。想起母亲,惟有泪千行。无尽的思念,苦难的母亲,你在天堂快乐吗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念我的母亲作文

  肃杀的严冬,在无声息的凛啸的严风中,渐渐扫打在我的脸上。脸上的风痕,也不知是从开始罢,竟逐然而然,在我黝黑的脸上,刮起了劲罢。刮也就刮罢,但这风竟似乎愈发嚣张起来。因我投入学海有些时日罢,它竟也聚成了集团一般的痕迹。而我向来是不会刻意去在意这些小细节的,而母亲却不然,她却向来最会去刻意关注这些琐事。

  我一出生便是生在一个富裕家庭,父亲的事业从百万企业晋升为千万身家,及时在十几年后的今天,父亲所承家业仍蒸蒸日上。而在这样的家庭中,人们并不势利,无论是我的母亲还是那风沙一般令人恐惧的威严父亲。反而,而令人无法想象的是,他们依旧循着旧封建社会的套路,教育我和妹妹仍用那所谓的“南穷女富:一套法子。用也就用罢,可母亲的旧教育思想却以入之骨髓,如今,却也令我不太愿罢回忆起童年。的确,我的过去是被母亲拉扯带大的,用旧思想教育带大的。

  还记得我不太大那会,约莫算来,四五岁左右,母亲那会便注意到了我的聪颖,便以此顺理成章地让我看起了文学,而此时的妹妹却如易折柳一般,被他们捧在心窝,就如家畜一般,不使其去冒险。而我,却只能被反锁在房中,捧着几本简化版的白话文的四大名著的彩绘本,似也非懂地在那张床上,翻阅着无尽似的书页,的确,这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来说,也看似太难太难了。可当时我却依然照着母亲的示意,读了下去。母亲时不时便会冲进屋中,检阅我阅读的情况,这,的的确确很苦。大家看似无趣而又幼稚的这小小的彩绘本,却是我童年中的最黑暗的时期,也由于这个缘由,以致于我现在还记着,母亲那时候,手中执着一把锈了的铁衣架,把我打到房中去,呵斥了一声:“给我读书去!你已经在幼儿园中闯了祸,不肖子!还不读书!你还不读书!——”我抽泣着,脚退到了床边,哽咽着读着顺手从床边抄来的红楼梦那其中的这么一段,是母亲用衣架迫着我诵出来的,因此,我至今记忆犹新:“贾宝玉把玉扯了下来,说道:‘这是什么破玉!既然妹妹都没有,那我要它做甚?”

  当然,也是由于母亲前期的逼迫,导致于我如今对各类书籍无不钟爱,在学习上更是十分精进。母亲,我在前文提过,她是个保守派的封建式主,所以她也从不给我去参加任何补习班。

  缘分,一如参禅不说话,母亲对我的爱恨如写意,山水画一般。也许吧,我的童年,是我人生的伏笔,这其中的恩恩怨怨,便许多为母亲所赐。我会恨她?这个答案。心中有爱的人,不言自喻。

  爱恨如写意,山水画;红尘千百道,独母爱。为了母亲,我写下这篇文章,短短的一千文字,洒满了纸上的天下。在这个冬季,尽管任寒风吹啸,因为母亲,却也不那般寒冷了罢。

记忆中的母亲的怀念作文

  站在阳台上,看见一位年迈的老太太,在一位年轻女子的陪伴下,漫步在街头。她们一路有说有笑,如果猜得不错,这对幸福的人应该是娘儿俩。看她们渐渐远去,不由想起离开多年的母亲。

  母亲是一位平凡的家庭妇女,170的个头,因生活所累,她瘦瘦的,背稍微有些驼。已是六个孩子的母亲,她的青春过早消退。但总有淡淡的微笑,漾在她的脸上。母亲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女人不可以整天面露愁容或是沮丧,要常常带着微笑,否则,会给家里带来晦气和霉运。”当时,我不懂母亲这话的意思,而只是随便答应着,现在想来,母亲是在教给我,一种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

  生活里,母亲勤俭持家,待人温柔善良,街坊邻里亲戚朋友没有不赞赏母亲的。男人应该是撑起一个家庭的支柱,但我的父亲却因为眼疾,什么都不能做,甚至连喝水也得需要我们或母亲端给他。家里家外,所有的重担都压在母亲柔弱的肩上。记忆中的父亲,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喝闷酒,喝醉了,还要和母亲耍脾气。但母亲总是逆来顺受,每天要给父亲单独炒个菜,最常见的是一盘炒鸡蛋,或一小盘炒花生米,这种在如今平常的小菜,在当时曾是把我们馋得流口水的美味儿。我曾奇怪,为什么父亲对母亲那么不好,有时甚至还要打骂,而母亲却逆来顺受。现在想来,母亲是为了我们兄弟姐妹六人能有个温暖完整的家,为了把我们一个个养育成人竭尽全力的忍耐包容有些变态的父亲,或许是老旧思想铸就母亲的温柔里透出懦弱。

  当时,家里最大的希望,是那个面积很大的菜园子。春耕秋收重复着母亲的年年岁岁。

  秋天里母亲是最忙碌劳累的,收获许多白菜、土豆和萝卜……留下自家过冬吃用之外剩余的要张罗着卖出去换些钱回来,除去家用,母亲还从菜钱中拿出一部分钱,在新年来临之前,为我们每人添置新衣。卖菜回来还得托着疲惫的身体为我们做晚饭,等我们都安然进入梦乡后母亲也收拾完家务了,她还不能休息要在暗淡的灯下为我们一家人赶制棉衣棉裤,有时夜里醒来发现母亲手拿针线依墙瞌睡心疼如针刺,恨自己不能帮母亲承担家务也恨父亲冷漠无情……

  为了一家八口人的生计,母亲费尽了心思。家里养了很多下蛋的鸡,而鸡蛋往往是日常家用和我们学费的来源。平日里我们是吃不到的只有在生日或发烧感冒时母亲才煮上几个。为了给孩子们增加营养,家里还曾养过两只奶羊,猪是要年年养的,这保证了我们家的每个春节,都过得很丰足。

  尽管生活艰难,但母亲一直把金钱看得很淡,她常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她的这种观点,一直影响着我,让我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恬淡性情。

  岁月的脚步真快,不经意间,我们都长大了,成家了。生活好了。但母亲却如一片落叶,悄然离开了我们。我曾感叹,母亲走得太早了。我经常听别人说那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但直到母亲离去,我才深刻体会到隐藏在这句话中的无奈与茫然。

  母亲的一生,是平淡的,琐碎的,在流年的光影里,她只是一片不知名的树叶,一朵默默绽放的小花,或是一片飘来又飘散的云。

  亲爱的母亲我不会忘记您的养育之恩也不会忘记您留在我心里的形象,一定谨遵母亲的教导做个好母亲、好妻子、好女人。

追忆我的母亲作文

  在这个春意昂然的季节里,百花盛开,生气蓬勃,人们心情的享受着这明媚的春光。可我的母亲却没有享受到一切,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我的母亲突然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走完了她87个春夏秋冬的人生旅程!

  母亲走得很悲壮,走得很安详,也走得很从容,她似乎没有了一线挂念!

  在她生病到离去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前来探望她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人数达百人,她的满堂儿孙、侄男侄女轮番守护在她病榻前,一直到她咽下最后一口气。她离去之后前来吊唁和为她送行的人更是成百上千人,葬礼如此热闹和简朴,这在我们那小山村里算是史无前例的。

  俗话说:不痛不生、不痛不死。我母亲离开我们之前确也经历了一番痛苦,头痛欲裂,呼吸困难,不能言语,偶尔尚在微弱意识……

  回想起母亲临死前那痛苦万状的情景,我才真正感到“生不如死”这个词语的含意,病魔其实是万恶之首,它要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折磨死,其手段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先让你不能进食、然后让你不能言语、再让让你丧失意志力让你一步步迈向死亡之路,其残酷无情程度无异于用利刀生吞活剥一个大活人,这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可以毫无夸张地说,世间最无情的东西莫过于病魔,人类与病魔是永远的天敌,而且人类在病魔面前是那样的束手无策。

  一直以来,母亲给我们所有人的感觉都是健康乐观,身板硬朗,虽然生过几场大病,偶尔也买点药吃,可连打针输液都很少,尤其是她年近九旬仍然耳聪目明、思路敏捷,牙齿可以磕瓜子儿嚼胡豆儿,眼睛可以穿针引线缝缝补补,我们认为通过几次治疗她的身体已经是百病不染了,一定会长寿百岁的。

  也许正是这些“假象”使我们凭经验办事,没有对母亲的身体作全面体检,更是忽略了对母亲身体进行全面的疗养。总认为只要平素间家里备点感冒药什么的,买点牛奶水果让她疗养一下,这样就可以使母亲健康长寿。然而事实证明,这次我们错了,而且是大错而特错,这也成为我们作为儿女永远的伤痛。可世间哪有后悔药卖啊!怎么也没有想到,为何如此硬朗身板的妈妈,说病就病倒了?而且突然的毫无预兆的就那么走了?让我们一直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只有悲怆的面对现状,永远没有给我们补救的机会。

  就在“五一”假前的一周我回家探望父母和哥嫂时,母亲还在山上采摘叶呢,还和我们有说有笑,她说:考虑到大哥收入微少,想把那微少的养老金交点给哥嫂作为生活费呢!我当时叫母亲用不着考虑这事,哥嫂不会接受的。

  哪知仅仅在时隔一周的4月29日晚上,歌嫂就安排侄儿打电话告诉我:母亲头痛历害,病得不轻。30日又打电话说:经过打针服药,母亲病情似有所好转,我顿时宽心了许多。尽管如此,我还是慌里慌张的买了一些药物后赶往百里之外的老家,可是等到我们赶到她老人家身边时,她已经没有多少语言,不能饮食,左右手端碗也不平稳,我喂了她半瓶老酸奶是她的最后进食。打针服药全然无效,病情急转直下。我们束手无策,她年事已高,又不能送往大医院,只好请当地医生给母亲打吊针、肌肉注射、服药、喂葡萄糖,被动的等待着天塌下来时刻的来临!

  果然,我母亲苦苦支撑到5日凌晨2点便灯枯油尽,盎然长世,得以善终!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节俭、善良的一生,是20世纪中国式传统型农村妇女的缩影。回想起和母亲一起生活的点滴时光,我的心里就禁不住一阵难受,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流个不停。

  她出身在一个贫困家庭,4岁时我外婆去世,靠外公外出打短工维持家庭生计,后大舅舅被拉壮丁九死一生逃回来之后,母亲才有所依靠,在乡邻乡亲的关爱下度过童年,靠吃百家饭长大成人。母亲在童年的人生历经中,到底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正是因为这样,使她养成了一生勤劳、节俭、善良、明事理的性格。她虽然不识文断字,但她知道怎样乐善好施、知道怎样勤俭持家、知道怎样帮助弱势群体、知道怎样体恤穷苦人。

  母亲是勤劳的。在大集体生产中是按强劳力分得工分的,从大伙食团开始母亲就是一把劳动的好手,曾经担任几百人吃饭的伙食团炊事员。后来,在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劳动中,为了争工分她常常是包上冷饭,早出晚归,叫大一点的我把妹妹背到山上喂奶,就这样用勤劳的双手把我们五兄妹拉扯成人。在困难重重的灾荒年里母亲总是和父亲、大哥等一起到大山中挖蕨根、采竹笋、找野菜来维持家庭生活。即便在条件好的时候,哪怕自己吃菜咽糠也要让我们几兄妹尽量吃好一点,而且她总是等我们吃了之后她自己才吃,这难道还不是最伟大的母爱吗

  记得也是在一个春天里母亲因操劳过度加之营养不良,在挖蕨根的路上晕倒了,被大哥背回来送到区人民医院抢救,经过2个月的治疗,母亲九死一生终于康复。后来条件好转了,我把母亲接到了城里居住,虽然生活条件好多了,但她虽然保持了勤劳的习惯。80多岁高龄的她,经常到农贸市场买菜,亲自动手做饭,平时把地板拖得铮亮,早上很早起来为父亲和我端送热气腾腾的洗脸水,有客人到家里她还亲自为他们端茶送水。

  我暗暗自责,母亲是不是因为劳累成疾,缩短了自己的生命呢!

  母亲是很节俭的。由于母亲从小受苦,在吃、穿、用方面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吃了几顿的剩菜剩饭她舍不得倒掉,她经常为我们舀上新鲜饭菜,而自己悄悄吃剩菜剩饭,有几次我和姐姐妹妹怕她吃多天的剩菜剩饭不利于身体健康,偷偷倒掉了剩菜剩饭,惹得从不生气的她狠狠训斥了我们,几天不与我们说话。

  平时她穿着也很节俭,她常说人老了买些衣服在那里穿不烂,多可惜。她总爱穿缝缝补补的旧衣服,我们给她买的新衣服她总舍不得穿,在清理她的遗物时装了一箱子衣物,有些已经是我们在八九年前为她买衣服,还从来没下水呢。为了节约,母亲趁空闲时间把家里的废纸块、废瓶子和其他废旧东西收集起来,扎成捆拿到废旧回收店变卖,她说我有孩子读书,又要结交朋友,家庭开支大,这样可以添凑起来买小菜。每周我给她买菜的钱,她总是节约着用;每次为她们准备在冰箱里的肉和鸡蛋,平时她也舍不得吃,总要等我回来一起吃。

  我母亲平素有心里话最爱对我说:什么要少买点衣服免得穿不烂被烧掉,什么老人百年之后不抬圆殇?这对扛拱的孝子不安全啊,什么她自己死后用石头垒个土坟就行了不要浪费钱财啊,当时我听了之后一笑了之,我说:母亲,我们当儿女的知道怎样做。

  哪里知道母亲的这些平常的“聊天记录”竟然成了临终遗言,这次从她生病到“闭风”,母亲连半句关于后事的话也没有对我们五兄妹交待,她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离开了我们,这怎么不让我们痛断肝肠呢!

  我暗暗自责,母亲是不是因为太节衣缩食,亏待了自己的身体而缩短了自己的生命呢!

  母亲是善良的。在母亲的告别仪式上,哭得最伤心的除了我们五兄妹和她的孙曾之外,还有我的几个没有血缘关系义兄义嫂,他们诉说道:我们的命都是你老人家给的,你离去了让我们怎么活啊!原来我母亲在大伙食团任炊事员时,看见饿得快不行的那些可怜孩子时,哪怕是稀饭米汤她都宁愿自己少吃一口,也要分一点给那些孩子们,正是母亲的救济才使那些临近死亡的幼小生命起死回生,此情此景谁会忘记救命恩人的善举呢!尤其是一个为我母亲抬棺的不到20岁的年轻人,一边抬棺一边叨念:没有你老人家,哪有我爸爸,哪有我们一家啊!愿您老人家走好!

  母亲的善良还表现在一些细小环节上。母亲每当看到叫花子,身上有钱就给点钱,有吃的东西就给点吃的东西,她常说叫花子也是一条命,他们真够好可怜的!

  母亲一辈子从来不忍心看杀生,只要家里杀猪、杀鸡、杀鸭时,她总是避开走得远远的!

  母亲是明事理的。为了生活儿女们都不得不在外边打拼,一家人自然是的聚少分多。尽管母亲非常思念我们这些在外的儿女,但她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不影响我的工作和事情。母亲常说年轻的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养家湖口,不能老是为了我们这些老人就天天守在家里。当她生病时总是尽量不让叮嘱身边的人,不要轻易给外边工作的人打电话,他们在外边上班比较忙,不要经常耽误他们们的事情,老年人经常都是这样,只要吃点药就会好的。

  我一直感到内疚的一件小事是:那是一个周一的凌晨,母亲知道我要赶早班车到主城上班,她怕我睡过了头,4点钟就来敲门,并说已经为我饭做好了饭菜。我睡得有些糊糊涂涂的,显得有些生气地说:我设好闹铃的,这才4点钟,您这样早就起来做这做那,既怕把你感冒了,又把我的瞌睡耽误了,这样早我哪里吃得下去饭呢。您今后还这样,我周末就不回来,免得给您增添麻烦,母亲默默无言的离开了我的房间。之后,母亲就转变了方式,第一晚上就为准备好开水、糕点之类吃的东西,叫我务必在早上吃了才走,她是怕我饿着啊!每当我走下楼下回眸一看,母亲还站在屋内的窗子前看我的背影呢,一直等到我消失在她的视线里,她才回去睡觉。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母亲预感到我们的这种母子情已经终久不会存续很久了。我也算个小知识分子,饱读诗书,明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千年的宴席总有散席”的道理,可我怎么就没有意识到和母亲的这些言行所包含的含义,她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母子即将分离呢!

  母亲疼爱我们胜过疼爱她自己。母亲、父亲在我大哥家和我家轮流生活了近20年,通常是上半年在大哥家,下半年在我家,他们觉得这样生活起有情趣一些,更主要的是母亲觉得他们还可以为家里做点事情。今年2月初回到农村老家大哥家的。母亲从没有家长的架子,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先给每个人舀饭,好吃的尽管往我们碗里送,年近70的大哥说到这些总是泣不成声,大哥说:父母不但把我们抚养大,而且已经把我们抚养老了!

  我在清理母亲的遗物时,偶然发现在大柜门扣上吊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一包草药干岩阡,这是我们专门为老人备用的,据说此药能包医百病,母亲暗暗给我留下的。

  这虽然是件小事,可折射出母亲伟大的母爱,我时常有一个假设的命题:假设为了儿孙的幸福,我母亲一定会承载更多的痛苦,甚至她愿意为儿孙去赴汤蹈火。

  歌词写得好: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而我们作为人子,为了生活,常年在外边奔波,扪心自问是不是随时随地想到了母亲呢?我们又给了母亲多少关爱呢

  我暗想,假使我没有这样的母亲,没有她那勤劳、节俭、善良、明事理的性格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还是现在这个我吗?我们这个大家庭还会是这个样子吗

  善有善报,苍天有眼,也许正是因为母亲的善良,才感动了这么多人为她送行、为她祝福呢!甚至感动了苍天发丧时天若有情天落泪,安葬后万丈阳光照子孙。

  农历癸未年3月17日,这个令人悲痛欲绝的日子,母亲。

  您永远离我们而去了。自此,再也没有人早早地做好早餐敲我的门了,我出门时再也没有母亲您那慈祥的目光目送我走向远方。我不用担心您有没有关好天然气开关,也不用担心你的脚气病是否还让你痛苦,更不用担心家里停气停电的时候您该咋办

  我知道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不管我怎么伤心难过,现实告诉我母亲您是真的不在了,是真的离开我们了,永远的离开我们了。

  天堂里的母亲,您还好吗?此时此刻您的儿女们是那么的想念您!

  想必此时此刻的您应该是驾返瑶池,仙女作伴,没有了往日不停劳作之苦,没有了病痛的折磨,没有了对儿孙的牵挂,只有幸福悠闲的快乐,只有修道成仙的微笑!

  当然按照您以往的性格,或许您还在为如何保佑儿孙后代而集操劳吧,还在为父亲的生活发愁吧!

  我可以告慰您的是,遵照您的遗愿,我们让您在风水宝地—梨树岗安居落泥,与我的奶奶、爷爷相伴而眠!

  我还可以告慰您的是,我们已经安排好了父亲的生活,他会安度晚年的。

  儿、女、孙、曾们都会永远记住和怀念您这个纯朴、善良、和蔼的长者!

  母亲您还需要点什么,您就象以往那样在梦里告诉我吧!

追忆逝去的母亲作文

  青山无语、九天寒彻、慈母仙逝、鹤鸣低回。母亲啊,我们长跪在您的面前,追思您的恩德,追思您生命的不易和艰辛。

  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几天了,母亲那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想到母亲的恩德,一生艰辛的生活,使我们做儿女的真正体会到:儿女们的寸草心,永远报答不尽母亲那三春养育之恩,悲思中我已经泪流满面。写下我对母亲的怀念,以填补我由于母亲的去世给我带来心中的那份不宁,写下我对母亲的回忆,也算是留给儿女和亲人的一点怀念吧!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几天了,我依然无法从悲痛的追忆中走出来,每当想起病卧在床上的母亲那急促的呼吸声与在最后一刻留下的不舍泪水,我都悲从中来,泪盈眼眶!无尽的哀思像惨淡的云,在我心头萦绕,挥之不去… …

  20XX年1月30日,16点30分,妈妈永远闭上了慈祥的双眼。那一刻,我坐在妈妈的床边,我为妈妈拭去眼角的泪水,看着妈妈平静安详地慢慢停止了呼吸,走得是那么的平静而匆忙。早在几天前,我曾伏下身子听见妈妈用她那含糊不清的语言告诉我,说她昨晚看到三姨爹来了。三姨爹是我外婆的兄弟,早已去世了几十年,在中国最艰苦的那些岁月里,我们都还小的时候,三姨公(我们喊三姨公)总会时不时地挤出一点小钱或省下一小杯大米,照顾我们还年幼的生命,这次妈妈说看到了三姨爹,我心里就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妈妈将不久于人世。

  从20XX年1月15 号开始,妈妈就开始难进饮食,半个月来都是靠不多的流质维持着生命,医生输的能量也无法换回妈妈慢慢逝去的生命。1月30 号上午,妈妈就开始张着嘴出气,感觉呼吸不畅,一直到下午,我呼唤着我的妈妈,呼唤着我那命运多舛的妈妈:“妈妈呀,妈妈!我在你的身边,我在你的身边!!!”看着此时的妈妈,我伤心欲绝但又无力回天。我知道妈妈早已经失去了语言交流的能力,我更知道妈妈瘫痪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妈妈你舍不得你的儿孙们,妈妈呀,我们同样也舍不得你呀!

  母亲一生俭朴、勤劳、心底善良,您把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我们兄妹及儿孙身上,用心血、汗水,甚至泪水支撑着我们这个家庭,把我们拉扯成人,也各自成家立业。从我们记事起,就看见母亲每天每天为我们忙碌,操劳家务,尽管那时的日子很艰难很艰难,但妈妈您仍然尽力让我们吃饱穿暖,从不顾及自己。爸爸远在外地工作,由于性格的不合,爸爸没有给你带来太多的帮助和安慰,为了儿女的成长,你放弃了本该属于你的工作,为了儿女的健康,你独自尝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为了儿女的前途,你独自受尽了人间的冷暖,在生活困难的那些年代,你拖着自己有病的身体,宁愿自己饿着也要儿女能够多吃一口,宁愿自己冷着也要儿女穿得暖和一点,整个心思全部都在儿女身上。

  记得我还在很小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差点要了我的生命,那时妈妈您呀,生了我家的幺妹还在坐月子期间,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把我背在背上,冲入夜半三更的夜幕里,冒着外面的雷雨交加,倾盆大雨,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五里路外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拿着医院下的病危通知书,妈妈您哭着求医生一定要救活我的儿子,哪怕倾家荡产,哪怕用自己的性命作抵偿!还记得我幺妹还在几岁的时候,也生了一场大病,那时我已经开始知道一些事情了,为了养育我们四姊妹,妈妈身体一直都不好。经济状况很差,为了保住幺妹的生命,四处求人说好话借钱,从上街借到下街,拿着借来的几十元钱,奔波于医院与家之间,七天的日日夜夜,没有好好地睡一个觉,没有安心地吃一顿饭,凭着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把我幺妹从死亡线上抢救了回来,很多年后,都还欠着医院的治疗费。更记得在我姐姐下乡的那些岁月里、我妹妹在感情生活走入最低谷的阶段中,还有我由于不懂事给妈妈带来的烦恼和由于生活所迫,一人独自抚养着四个子女的那些岁月,是妈妈您用善良、勤劳、坚强、智慧,不屈不饶的精神鼓励我们,教育我们,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熬更受夜,为我们忍饥挨饿,为我们排忧解难,为我们忍辱负重!妈妈呀,我们作为你的儿女,我们深深理解母亲这辈子的艰辛,就是再为您用多少钱,再为您受多少累,都不能报答您恩情之万一!

  母亲,您一生平凡,善良,辛苦,您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给了你的儿女,你没有享受到更多的福,您有了孙子后,您的年龄也老了,但是,看到我们工作繁忙,您又拖着年老的身子,把几个孙子拉扯大,到了该您清享晚福的时候,您却病倒了,无情的病魔夺去了您的健康,“帕金森”的疾病使得您逐步丧失了行动的自由和语言的能力,但就是在您病痛中,都还是一心在儿孙们身上,时时关心着儿女的幸福、孙儿们的成长。您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您就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特别是在妈妈病情越来越严重失去自主能力的时候,作为儿女多想做得更好,在最后的近十多天里,您没有好好地吃一口饭,看着你越来越虚弱,我们一次次为你祷告,希望您能多活些日子,更希望我们能多尽些孝道,我和重庆姐妹们的电话里,说的最多的都是母亲,想得最多的还是母亲,我们尽可能的出力出钱,我们尽可能地多尽些孝道,尽可能地让母亲多活些时日,但是悲痛的事情还是不尽人愿地发生了,妈妈,现在我们还想多尽孝心已不可能了,上天竟这么的残忍,让我们天各一方,叫我们儿孙们怎能不悲伤!如果有来世,我们还愿做您的儿女,再来报答我们做为儿女没能报答完的养育之恩… … … …

  妈妈!我无法忘记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那睁大的双眼,那种依恋和不舍,我无法忘记你眼眶中最后那一滴深情眼泪,当我为您拭去的时候,我的心在滴血,无情的现实,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 … …. …我的眼泪已经无法挽回您的生命,只能化作我对母亲永久的追忆,怀念我们平凡,善良,智慧而又辛劳的母亲!妈妈,愿你一路走好!妈妈,您好好地走,安心地歇息吧,虽然你已无法再睁开双眼,再看看您钟爱的儿孙们,但是,妈妈您放心吧,我们兄妹们一定会彼此照应,相互关心,绝不辜负您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妈妈呀吗吗!

  你能听见亲人的呼唤么

  你能感受亲人的悲伤么

  你能知道亲人的思念么

  我们都很怀念你,

  希望老人家你,

  能够在西方极乐好好地生活,

  从此没有病痛的折磨!

  仅以此文追忆母亲艰辛,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同时感谢在我母亲生病期间和逝世后给我们带来安慰、关心、和帮助的众多亲朋好友们,以及在网上给予我关心、安慰的网友们,在此一并谢谢!

记忆中的母亲作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读到孟郊的诗句,就会想到母亲对我的关爱。母亲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妇女中的一员。她没有念过一天书,不认得一个字。但她那双充满慈爱的眼睛,和那双粗糙的手,却给了我数不清的温暖与关怀。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家里很穷。我依稀记得,母亲每天都起得很早,除了给我和父亲烧好那热气腾腾的饭菜后,便推着她那辆已破烂不堪的垃圾车,在大街小巷里穿梭。但是,她却特别疼我。她用尽了她每滴甘甜的乳汁与每一份爱心,喂着我那张永远向她索取的嘴巴。小时候,我总喜欢跟在她身边,帮她拾垃圾,帮她捶捶那又酸又胀的背。偶尔,也会看到母亲脸上露出一丝辛苦后欣慰的笑,母亲用手摸着我那又脏又黑的小鼻子。逗我:“真像小笨熊”!于是,我跟着咯咯地笑起来了。母亲一边捡垃圾,一边教我唱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别的小孩子不理睬我,不愿和我一起玩,他们骂我,拍着我的头,叫着,“垃圾女!垃圾女”!这时,我看到母亲眼里露出一丝哀愁,她很酸楚地将我搂住,怔怔地站着,许久,许久……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一天天长大了。同时我的虚荣心也在滋长,于是,在吃了母亲给我做的饭菜,穿上母亲给我缝的暖融融的衣服后,我竟开始恨起了她,我恨她永远是一个拾垃圾的,我恨她给我带来的耻辱。我开始无端地对母亲发脾气。然而我的母亲在忍受着痛苦与辛酸的时候,仍然用她那不倦的笑抚慰我,用她那不尽的爱哺育我。她忍受着我的一切无理。

  那天上学忘了带饭,我是多么害怕母亲给我送来。但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我的母亲来了,穿着那件深蓝色的衣服。她在满校园里打听我的下落。最后,她找到了我,给我递上热腾腾的饭菜。可是,我分明听到,同学们在轻轻地议论,时而也发出一阵刺耳的笑声!我恨,我受不了,我转过身,疯了似的跑开了。我想找个地方躲起来,然而当我回过头去看到母亲那双充满激情、充满悲哀的眼睛时,我后悔了。我知道,我给我的母亲带来了多大的痛苦,我竟用这种方式,来回报她所给我的关心和爱护!妈妈原谅我,原谅我所做的一切吧!我伤心地哭了……

  当天放学,我来到了那条熟悉的大街上。我的母亲仍和往常一样,在那里拾垃圾。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我飞快地跑上去。紧紧地搂住她,大声地、反复地喊着:“妈妈!对不起!对不起……那是女儿的错”!母亲用那双粗糙而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就像小时候一样。我默默地念着:“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回忆我的母亲为题目

  我的母亲,我好像从未写过。因为从小到大,只要想到她,我就有抹不完的眼泪。也就是说,我从来不该真正面对那沉重的母爱。小时候,我身体比较瘦弱,经常都在看病吃药,在兄弟之中,我排行最小,按照民间的“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说法,父母似乎对我的溺爱远远比两个哥哥要多得多。因此在家里,我总是吃得最好,添制新衣新裤,或有客人送的礼品时,我也是最先得到。

  从我懂事起,家里的餐桌上总是红苕、包谷、洋芋为主,几乎顿顿都有红苕。那个时候,“红苕是半年粮”,在做饭时,母亲为了使全家人对红苕不产生伤食的感觉,又不断地变换着花样,有时将红苕削去皮皮,切成小颗小颗的,等锅里的大米被煮开花之后,用铁瓢将米汤舀去,留下一部份米汤,然后将颗粒状的红苕倒进锅里,用锅铲将大米与苕颗充分混匀,然后再在锅沿又蒸一些红苕,这才盖上锅盖,用擦灶帕扎好锅盖与锅间的缝隙,在灶堂烧火直到锅里有饭锅巴的香味后,才将柴火退出灶门外,再让灶堂的红炭灰把锅里的红苕饭闷上十几分钟,红苕饭就做好了;有时她削去红苕皮后,切成薄片,将铁锅里的菜油烧得冒青烟,再将盐、海椒、葱子等一起倒进锅里,用锅铲快速搅匀,把红苕片片倒入锅中爆炒,等红苕片片被炒至带黄带黄的时候,然后掺入一些水,盖上锅盖,烧火煮开。

  吃红苕汤的时候,有人喜欢吃才煮熟就起锅的,这样红苕是一片一片的,而有则喜欢吃那种能够用嘴能喝进肚里的汤汤,母亲有时在红苕汤里面加上一些菜叶子,吃起来更有口感,很舒服。吃蒸熟的块状红苕则离不开菜菜来下,菜是自留地自己种的红萝卜、青菜、白菜等,里面虽没有多少油星味,但有了这些菜来吃红苕就很赶口, 一点也不会伤食。

  母亲将队上分配回来的的黄豆,每次抓两把浸泡后,用小石磨推成渣豆腐,用渣豆腐来下红苕,则别有一番风味,在我们乡下至今都还有这么一句话:“渣豆腐下红苕,吃得一饱二醉”。蒸熟的红苕块,有时吃不完则放灶门上方的竹篮里,用煮饭的烟子来熏 “烤红苕”,留着以后吃。

  因为时间已经久远,有些记不得具体时间了,父亲病情已经相当严重重,都很少外出活动了,母亲既要到生产队里出工干活挣工分,还要照顾病重的父亲,每天在出工时,一有空便跑回家里来看一看父亲,有的时候忙起来,饱一顿饿一顿的。尽管她很累,但对父亲的细致如微的照顾,都是一点没有变化的,我呢,少不更事,晚上还要向她撒点娇,嚷着要她搂抱搂抱。

  我才几岁的时候,浑身上下长了些像脓疱疮那样的疱疱,这里才出脓液干壳结痂,不久其他地方又发出来了同样的疮疱,有时奇痒难忍,我经常用手挠得血肉模糊的。母亲她到处寻找各种偏方,还请人扯来一些草草药给我治,只要听到有人说能医这种怪病的,她都会亲自上门讨要药方或药物,看我身上的疮疮总是不见好,母亲便和父亲商量,让我和她一起到县城里医院检查一下。

  那时从家里到县城,坐客车要三角钱,走路至少两个多小时。那时的三角钱买东西就要买好大一包,为了节约钱,母亲便背着我走,背一会,累了就放下我,牵着我走一会,就这样用了近三个小时走了二十多里,终于到了县医院,等我们看完病时,已是当天下午了。我嚷着肚子很饿,母亲摸了摸口袋,迟疑了好一阵,最后还是牵着我来到了十字街的商店,用硬币给我买了一碗包面。我坐在桌边有滋有味地埋头吃着,母亲则坐在我身边,掏出包在帕了里的一块烧红苕吃起来……

  在我的记忆中,父母对我很少打骂,平时母亲也经常对我们说,不要从小就好吃懒做养成偷鸡摸狗的习惯,从小学会偷针,长大了就会偷金,做人一定要诚实。有一次,我同几个小伙伴放牛时,伙伴们偷生产队红苕来烧,牛弄断了牛绳子,跑到第四生产队的红苕地里吃红苕叶,被生产队长抓住,那天晚上我分别受到了父亲和母亲的一阵毒打。后来我一个人趴在长板凳上睡着了,母亲一边给我屁股和背上摖红药水,一边却在悼眼泪。还有一次,母亲在街上卖菜时,发现菜蓝子边有一个用塑料布包着的小包裹,她拾起来打开一看,里面不但有些钱,还有几张布票,母亲赶紧包好,旁边有人说,你还不赶紧收好呀,人家又找回来了啦,母亲说,本来就是人家的,找回来就退给人家,大家都一样,不容易啊。后来菜卖完了,母亲却一直没走,一个老婆婆后来找回来了,母亲问清了包裹里面的物价,把包裹退还给了她,那位看上去白发苍苍的婆婆拉着母亲的手一个劲地说感谢。

  父亲的爱好是看书,他为了治自已的病,从新华书店陆续买了好几本医药书籍,他一边看,一边用毛笔记下了好多本厚厚的药方,但那时的医疗技术却没有现在这么先进,加之没有钱购买许多药物,父亲的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越来越严重了,最后我们还是没有挽留住父亲的生命。

  父亲病逝之后,母亲把对父亲的爱全部转移到了我身上,她总是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除了归还外债,一门心思地供我读书,可是我并没有完成她的心愿,读初中那时靠贫下中农协会主任推荐,我呢却只能在乡民办中学读书,好不容易我读完初中,又到推荐读高中的时候,名单里再一次没有我的名字,我精神上几乎完全崩溃了,母亲却安慰我,让我一边自学,让我一边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在大队企业当了一名年龄最小的工人,每天靠打草口袋挣点工分,我一边做工一边自学,国家恢复高考第二年,我报名参加了县里统一招生考试,正式考进了秀三中的高中班。

  在高中班,每个学期考试都能冲到班上前几名,还有几次在年级比赛中都得了个奖励。本来以为自已考进高中后,通过自已努力能有所出息,但命运总是开着玩笑,在高中快毕业那个学期,母亲被摔骨折了,当我听到消息,背着书包向班主任请了假便飞奔回家。

  回到家里,看到床上左手膀打着石膏绑着纱布的母亲,我忍不住大哭,可母亲却催着我尽快返回学校,说是有哥哥嫂嫂们照顾就行了,用不着我呆在家里。而我呢,心里的目标也开始动摇,学习的时候再也提不起精神来了,以至于每天一到放学时间,便急着往家赶,学习成绩也一天天地下滑。

  高考结束了,我以低于录取分数线几分之差落榜了。

  毕业之后,我回到了家里,虽然母亲有时和我们说,也会把我落榜的原因归属到她身上,但我真的没有埋怨她,其实我知道她摔伤原因也是为了我。为了多挣工分,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出门,砍一背柴草或猪菜回家,还要立即又马上和大家一起出工,天天都如此。要不是因为我的话 ,她会如此的劳累吗?她的右手会残疾吗

  后来我到企业当了一名合同工,以后又转了正,结了婚,但母亲依然对我很关心,对家里的事情她一如既往地帮助,她用一只手做饭,用一只手打猪菜、砍红苕、洗碗、洗衣、甚至干农活,有时我回家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特别是有一次,妻子到贵州甘龙口赶场还没有到家,我从厂里回来,看到她坐在她的房门前,两个儿子一左一右分别趴在她的膝盖上时,我眼泪就哗哗流下来了。她一生操劳,她一辈子都是苦命,没有享受过一天的清福,一辈子都没有走出秀山这个范围,走得最远也只是到过贵州省印江县,都还是父亲没生病时带她一起到过姑婆家。

  母亲平时很少生过大病,感个冒吃点药就会好了,因此她总是说,她身体好,不怕生毛病,可是到她真的生大病时,却无法治好了,刚开始咳嗽时,妻子劝过她好多次,要到医院看看,她总是拒绝,我们知道她是心疼钱,我们那时确实也没有钱,她自已找些枇杷花、肺心草,牛渣口等草草药煎水喝,开始有些效果,但后来不起作用了,到最后我们用人力车拖她进医院透片、查血,医生却告之,让我们尽量满足老人家的心愿,想吃什么能买的尽量买给她吃。

  母亲在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你们自已要注意身体,有病了就要医治不能拖延,本来我是想再帮助你们把娃儿拉扯大一点就好了,哎,我看来没有这个能力了。”

  我听了,眼泪哗哗地流下来,嚎淘大哭不止……

  母亲,您虽然离开我们也快二十年了,但您对我们的教诲却深深地记在我的心里,母亲,我们现在一定好好地活着,好好生活就是永远爱您……

母亲的回忆

  当她回答老师提问时她提心吊胆地坐着,心里不停地默背着《母亲的回忆》里的后几个自然段。老师一手拿着记分册,一手托着下鳄眼睛时而在记分册上扫一眼,时而抬起头看看全班同学的面部表情。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瞪着各种异样的眼睛一齐望着老师,好像从老师的举动中就能预测到提问将会降临到谁头上似的。她也目不转睛地望着老师,心里忐忑不安地想:“老师啊,你千万别叫到我,你可知道,我是胆小的人,从没上堂朝读过课文,何况今天是背诵呢!”

  突然,老师叫到了她的名字,她惊讶地张大了嘴,脑袋嗡的一涨,脸一下子变得通红。她没想到第一个上堂的竟是自己。但是,不容她多想,她还是不知所措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在这同时,又很快地向书本瞄了几眼,然后慢腾腾地上了讲台。“她走上讲台朝下一看,几十双眼睛一齐盯向她。她本想从同学们的面部表情上得到一些安慰,但是,遇到的却是男同学毫无笑意的表情,女同学无可奈何的表情。她窘迫极了,脸比刚才变得更红。她不停地抓耳挠腮,眼皮不停地翻上翻下,脚不停地在地上挪来挪去。如果细看,还能看到她的腿稍微有些发颤,头一直低可胸前,好象犯了罪似的。

  好一阵才发出颤音:“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同学们看着她那个样子,不由得“嘻嘻、哈哈”地笑出声来了。这一笑,她干脆立不背了。老师看着她那个样子,就笑着解围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呀,不都是本班的同学吗?”这一说,倒还真见效,她那通红的脸变得微红,慢慢地就变正常了。产“我应该感谢母亲,”她眼皮朝上翻了一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一”又卡住了,眼皮又朝上翻了一次,可还是没想出来。同学们个个笑得前伏后仰。她听见笑声,脸又一次变得通红,下面的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老师柔和地对她说:“普通话还读得不错,就是过分紧张。先站在一边想想吧!”这一时间里,她脑子里很快回忆了一遍课文。嘿,这次你听,“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她神态逼真,声调绳娓,如长流细水、涂涂小溪,时而昂扬慷慨,如澎湃江河,气势磅礴,真是维妙维肖。瞧,此时同学们的神色:一个个瞪大眼睛,有的托着下聘,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直挺挺地坐着。老师也赞许地点着头在记分册上划了满分。嘿,我要是有个照相机一定把这动人的情景拍入镜头。她一走下讲台,几十双敬佩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射向她: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姑娘竟有这样好的朗读水平。她羞得满脸通红,快步向座位上走去,好一阵才抬起头。这时,教室里静得出奇,可不到两分钟,教室里就骚动起来,只见同学们指着她窃窃私语起来。这次,你们一定知道同学们又在议论什么啦1

追忆母亲二三事

  童年塑造人生,而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因此,母亲的德行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这在西方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著作里,是一组耳熟能详的命题。是的,作为人一生的中国,童年如一张雪白的纸,既没有世俗的成见,也不知道功利的取舍,因而对亲情的抚慰、家族的兴衰和社会动荡,特别是母亲的关爱和哺育,它的记忆无疑是简单、客观和真实的。正因如此,童年的往事是弥足珍贵而难以忘却的,甚至还会历久弥新,相伴一生。

  我出生在湘南的一个依山伴水的农家,那是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低效的生产队模式束缚着农业的生产力,家乡迤逦的景致完全淹没在肚皮饿的真理里;而人人自危的政治环境更使我的那个背负着出身问题的家庭,成为当地专政的主要对象,每逢运动,全家惶恐。母亲多病,九岁时就离我而去,少年失秙,失去平常人所共有的依托。饥饿和恐惧,拮据中的饥肠辘辘、歧视里的战战兢兢、思亲时的痛心如锥,在我的童年中,这些阴暗的东西有着深深的烙印。每每思及,唏嘘之余总是难免又添辛酸的泪。然而,这远不是我童年记忆的全部,阳光是不会少于黑夜的。又或许,正是那些磨砺,启迪和成就我已经过去的半生,懂得了人生的百味,知道如何珍惜悲喜交加的生命。

  如今,我已年届不惑,虽不能光宗耀祖,也谈不上功成名就,但总算是皇天不负、天道酬勤。大学毕业后的短短十余年,不仅业务上稍有心得,而且仕途也算得上顺利,更重要的是老父安康,妻子贤德,女儿聪慧,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生活可谓处处光明。与童年相比,这已是天壤之别;就个人而言,时时感谢上天的眷顾改变了我的命运。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原本就没有太高的期望。

  今夜是除夕,雄鸡即将报晓。此刻思绪万千,超越了时空,又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想起了已经过世的母亲,尤其是,在艰难中,母亲对我那无私呵护的一个个片断,再一次在我眼前历历重现。刹那间,我感悟到,也许那正是我生命原初的动力。

  (一)

  想到母亲,挥不去的总是那样一幅图画:一边是她拖着那廋弱的身影,在村头巷里,喘着粗气,吃力地追赶顽皮的我;一边用她那微弱的声音不停的念叨着:湘仔!你慢点,别摔着!母亲原本就内向文静,兼之终身没离开过药,身体自然非常虚弱,而我则是村里有名的调皮仔,任性捣蛋,总是给她添各种麻烦。懂事后,我才意识到,她那一言一行中蕴含着对我说不尽的牵挂。

  邻居们说,我长得很像母亲。在我的意识中,我是母亲生命的延续。这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代际传承,而是一种真实意义上的生命的交替。因为母亲患的是先天性的心脏病,从医学的观点来说,那是不能怀孕生产的,而这些,医生都曾明白地告诉过母亲,但她向往着有自己孩子的生活。生下我后,她的病情开始恶化的,而在早夭的弟弟出生后,她生命最后的一段光阴只能在病榻上度过了。亲友们说,母亲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父亲和母亲是同学,他们自由相爱并结合。母亲弃世多年后,我曾向父亲,表示了自己对母亲现代意识上的不理解,深知母亲的父亲眼圈红了,淡淡地说:她那是将自己生不逢时的不遇化作一种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父亲还告诉我,母亲重病时,他也与母亲谈过类似的话题,母亲舒缓而坚毅的说:我不后悔!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曾经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等生,不仅是当地学校二个保送上高中的学生之一,而且在高中还没有毕业,因表现出色,就被选派到我们村办学校,当教师。由于与我父亲结婚,受婆家政治背景的影响,被迫离了心爱的教职。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举动,其实蕴涵着父亲所说的那种期待。母亲原本就是一个情感细腻的女人。

  (二)

  小弟没有能留下来,我成了母亲身边的一根独苗。原本就疾病缠身,贫困的煎熬,严酷的政治环境,家人备受折磨,人生的不遇,等等。这些无疑在不断的加重母亲的病情。或许,她已经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了。但对她来说,深知没娘的孩子是根草,那时,她最需要的是能给她呵护自己的幼子时间,而苍天无情,母亲是那样的无奈。在忧郁和压抑中,母亲的精神崩溃了,她一时清醒,一时糊涂。在我清晰的记忆中,那段时间里,母亲不允许我离开她,有人围观时,她搂着我,母子相处时,她牵着我,吃饭睡觉也是如此。我也似乎一下子懂得了母子是如何的连心,不再满山的疯跑,时时依偎在她的身边,须臾舍不得离开。

  也许是回光返照,去世前的几个月的母亲,神智异常清晰,情绪也很平稳。没有想到,厄运很快就降临了。那是一个早秋傍晚,天黑得格外的早。放学后痛快地玩了一场水战的我,兴致勃勃回到家,就嚷嚷着要吃饭,在藤椅上躺着的母亲,微笑地注视着我,并招呼正在挑水的父亲给我做饭。父亲说:不急,先给你烧水洗澡,你在藤椅上已经躺了一天了,到床上去歇息舒服些。母亲坚持要父亲先给我做饭,并要我将坐着的小板凳移到她的藤椅边上。我看到,母亲费力抬起她的左手,抚摸着我的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然后用微弱的声音说:快九岁了,也该懂事了。你性情急躁,我不在了,不能再任性了,你要改一改。不过也没关系,吃点苦,长得快。又说:无论对什么人,都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要从自己做起。宽容一些,学会忍耐,自己才会好过些。我一边吃着饭,一边似懂非懂地听着。当时还很纳闷,母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呢

  饭后,我又来到屋外与小伙伴们玩儿,在家里,父亲正在帮助母亲洗澡。忽然间,我听到了父亲的号啕大哭声,我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飞也似的跑回家。父亲哭着告诉我,母亲已经离我们而去了。这时我才意识到,母亲刚才的话是她的临终叮嘱。她是带着对儿子满腹的牵挂,无奈撒手人寰的。

  其实,那时的我,还没有完全领会到母亲临终前的那番话的良苦用心。直到几年后,父亲重组了家庭,由于我性格上的桀骜难驯,与继母关系处得很不好。那段时间,我不仅衣衫褴褛,而且有时整天都吃不上饭,心情郁闷,处境非常艰难,真实地品尝到了没有母亲的辛酸味。有一次我在路上走,听到从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妈妈死了,湘仔的命也变了。对于这一切,熟悉人情而又了解儿子性格的母亲,实际上都已经预料到了。她想告诉自己的儿子,如何去适应人生的变故?忍受不幸,善待他人。母亲的教诲,让我终身受益,后来的工作中,我始终能做到,即使与我曾经有过争执,事后也总能与之和谐相处。母亲,我开始理解您临终遗言的真实意思了!因为人世的矛盾总是短暂的,居善应为处事待人之常心。

  不仅如此,母亲还为我做了她力所能及的准备。把她对儿子那绵长的挂念,延续到了她的生命之后。

  (三)

  湘南的冬天,既潮湿又寒冷,而俗话说:寒从脚上起。在家乡的习俗里,这是一个穿布鞋的季节,当然,家里要有做布鞋的女人。母亲去世的第二年,严冬又来了,前一年布鞋已经穿了帮。为了给我找双布鞋,父亲和我一起打开了母亲的皮箱,父亲的眼圈又一次红了。进入眼帘的是四双针脚绵密的布鞋──都是为我准备的,而且一双比一双长。

  后来,每当想到这一幕,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我是怎么也想象不出来,母亲是如何挺起她那连走路都透不过气来的身子,为我艰难准备好这四双布鞋的;我更不敢想象,在穿针引线间,母亲的与病魔抢时间时的那种撕心裂肺的感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何况这不是生的离别,而是阴阳两相隔!母亲是用她的一针一线延续着她生命中饱含着的对儿子的无尽惦念。在布鞋的长度里,她不仅表达了对死神的抗诉,让她过早地离开了正需要庇护的幼子,而且寄托了对儿子长大成人的期盼。

  (四)

  教儿孙刻苦耕读,这是湘南农村寻常人家的祖训。读书谋生,这更是母亲对我的期望,她生前常对我说:唯有读书,人才能明理。小学的一个学期,受张铁生和黄帅刮起的读书无用风的影响,学生们无心学习,老师们对教学也不再热心。那个学期的成绩单上,我的数学没有及格。看了成绩单后,母亲先是一言不发,看得出她很焦急。沉默很久以后,母亲慢条斯理的说:你在自己耽误自己。

  母亲决定为我补课。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在哪一个暑假里,油灯下,母亲一边给我摇着扇子,一边为我讲解的情景。临近假期结束时,母亲出题重新考查了我。见我进步很快,她很高兴地对我说:学习的关键在于动脑筋。我出于偷懒,急于寻找省力的捷径,连忙追问母亲:你赶快告诉我动脑筋的方法。母亲微笑着说:你还小,现在告诉你,会伤了脑筋的,以后再说。母亲始终没有给我答案,或许她也不完全清楚脑筋该如何动。不过,数学成了我此后最喜欢和最好的一门功课,而这个问题成了我很长时间的悬念,并使我一生受益。后来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独辟蹊径成了我的习惯思维,遇事好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今回想起来,此法到还十分的顶用。其实,这不就是现在时兴的创造性思维吗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离开人世时,最不放心的莫过于我的学业了。果不其然,初三快结束时,当时家里实在贫困,我也有心自立,正碰上村里要招民办教师。我考上了,继母也顺便为我办了休学的手续,眼看我的学业从此中断了。先是祖父坚决反对,我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满舅舅来了,他对我说:母亲生前曾与他谈到过对我可能中断学业的担忧,并私下交给他五十六元钱。请他在我困难的时候,转交给我。听了满舅舅的陈述后,我顿时醒悟了,并在祖父的陪同下,毅然返回了学校,学习也因此更加刻苦了。因为我知道,这些钱是母亲从她那屈指可数的、用来救命的药费中挤出来的,也不知道母亲为此积攒了多少年,或许是三年,或许是五年,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不仅是可以救急的钱,更是母亲期待孩子能够成材的滚烫的心。母亲已经为我做出了选择,容不得我再有丝毫的犹豫。如果没有母亲这种刻意而坚毅的提醒,肯定就没有我这个恢复高考制度后,从村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或许我的命运将是另一翻光景。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一个疾病缠身的女人。她没能成就显赫的事业,也不懂得高深的学问,但在我的心目中,她是这个世界至高无上的女性,也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化身。从母亲那里,我得到了人类最真实、无私的慈爱和温情,对儿子来说,那是无与伦比的独一份。她留在身后的布鞋,使我领悟到了骨肉人伦的真挚,知道了敬长辈、爱妻子、育儿女的人之本分;她临终前的叮嘱,使我不断在接近幸福的真谛,认识到只有宽容、善待他人,包括那些有意无意伤害过自己的人,先与人方便,才有自己的方便;她劝学中透出的坚毅,消弭了我童年的不幸,使我体会到了人生不尽是甘甜,免不了还有艰辛,生命中更多的意义在于微笑着面对困难的勇气。母亲不仅给了我强健的身体,还为我的人生做了坚实的奠基,更为我生命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在我的内心世界里,母亲从来就没有离我而去,我始终想用自己的人生轨迹来延续母亲的生命。这些年,每次回归故里,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走到母亲坟茔,静静地呆上一会,希望能驱散她长眠中的寂静。然而,母亲与我终究阴阳相隔离,子欲养而亲不在已经成了我终身的憾事。或许这不是她所期待的,但对她的深恩厚德,我总有一种无以为报的愧疚心。也许是为了安慰自己,本来就不信奉鬼神的我,依照家乡习俗,多次为母亲做了祈福的道场和消灾的生日祭,事后想来,那只不过是在麻痹自己,又有何益。

  四年前在家乡过春节,适逢那一年正是母亲的六十生辰,仓促间曾草就过一篇《先母行述》的短文,略述了母亲的生平和德行,并于次年清明,刻石立碑,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然而,多年来总是觉得意犹未尽、思念不绝。

  今天,又是一个新春佳节,倍加想念母亲,遂和泪命笔,追忆母亲崇高母性的几件往事,一则怀念母亲;再则留于女儿,希望他们能知晓母恩的深重,明白为人父母的艰辛;还愿将其献于天下有亲可奉的男男女女们,道一声,要珍惜;更想借此表达对那些正在为自己儿女精心算计的母亲们的崇高敬意。

回忆我的妈妈

  虽然妈妈三年前已经离开了我,可是,时光抹不掉妈妈留给我的印象······

  记忆中的妈妈,有着高高的个子,白净秀丽的面庞上长了一双大大的眼睛,小巧的嘴巴总是带着温柔的笑意。

  妈妈也是一位老师。她很爱她的学生。有一次,一位学生在下课时晕倒了,妈妈知道了,扔下刚刚会蹒跚而行的我,立即背着那位同学去医疗室,全然不顾身后哇哇大哭的我。后来,那个学生住院了,妈妈每天都要抽时间去医院探望她,还给她补课。

  妈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每一节课,她都想办法把枯燥的知识转化成生动形象的故事,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传输给学生。比如她教学生认识“瞎”,她这样告诉学生,因为眼睛受到伤害,所以才会瞎。

  妈妈也是一位优秀的家长,不管工作多忙,她总要想办法给我做可口的饭菜,让我和爸爸穿干净整齐的衣服。每次只要我有一点点不舒服,妈妈就整夜坐在我的身边,看着我,宁可整夜不休息。

  后来,不幸降临到了妈妈的身上,一场无名的病魔把妈妈摧残了。即使这样,病床上的妈妈还经常搂着我说:“誉儿,妈妈对不起你,妈妈不能照顾你了······

  妈妈,我爱你,我永远也忘不了你!

  老天,我恨你,你为什么带走我的妈妈

  妈妈,你地下安息吧,女儿一定会好好学习,绝不辜负你的期望。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金木水火土教案

加油稿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