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杳然去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桃花杳然似流水散文

  沧海一声笑,桃花杳然似流水,谁弹一曲琵琶悦,歌不尽我春宵梦!

  我若千般梦不醒,这江湖,谁还恋,逝了红颜斩青丝,同样难再见,曾经月下说新情,共赴巫山对云坐。

  依然三月春绯绿,始尽冬夏花未眠。一杯薄酒,苦入愁肠,桃花又飞,新年旧断情。依稀还见,你粉色花间蝶戏雨,对尔诉衷肠,天怜几时休

  凌乱江湖客归客,刀剑无情尘归土,又有几人真相待?我遇你,不是过客太匆匆,只是相识缘份终太浅;我知你,不是命里天注定,只是情真意切天怜悯;我错你,不是宿世难再为,不过一场繁华云烟尽…

  那日不过匆匆遇,你雪花白驹踏花间,我桃苑寂寥忽逢客,一被陈酿梅花酒,与你共醉桃林宿,夜清清,可许我看清你的眸,昔别昨日逝去的情,竟无语。

  谁一句离别无心语,动了小家女儿心,从此痴等从不弃

  我在长安,桃苑春绯,手抚青丝。断发三千,只因你,一盏绿云灯砚还,不过尔尔皆过客,你心不在,我怎强留

  见我绿云灯,忆我当日言,君自执剑江湖行,女做青灯长相伴,便负此生,永不离首。

  那日昔别离,我送你天涯难再见,你说等我再来赏春桃,我便许你一个诺,我在长安,等你归来!

  果然岁月太沧桑,人情不知冷与暖,恍惚间,三年已过不见当年人,青丝变白发,愁了溪边雪。

  此情可待,意难再续,不如负去东流水,我还怎么念,当年你的好

  又是一年桃花红,红可长安,绿了芭蕉,瘦了谁冰肌玉颜

  当我不再等,青裙换罗衫,执剑江湖才明白,轻轻一场风和雨,便可掀起千翻浪,适者生存,不适即亡。是不是,你也曾害怕,你心心念念隐蔽桃花里的女子,躲不及这注定的劫

  我仗剑江湖醉看灯,西挑琉璃,坐盼佳期。千万此梦里遇见你,依然红衣银白雪,桃花林里忽然笑,我的眉轻绽…躲不及这江湖雨,只一夜,只一夜风侵桃花灭,再也无佳期。

  只道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怎么看不懂,这雪月花寂寥

  寂寞深秋雪,莫再恋,我负深情东逝水,莫再念,隔岸红桥巧盼月。从此不再见,两相望,两相忘。

  歌一曲,声尽泪湿袖,红烛摇曳那是那座红墙深巷女儿梦,痴等良人,青丝白发

  舞一支,断箫惹风尘,不似佳人心,那是谁,红楼里魂消玉泯思恩郎,孰不知,天下男子皆薄情,多是女儿怨。

  我薄酒一杯,剑一柄,笑看红尘问天涯,飘飘仙袂隐南山,从此不问天下事情,亦不问你可安否。

  再见不见,天涯各散,曾经桃苑化乌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长安不等,红尘已逝,你我匆匆皆过可,从此再不念!

  相望,相忘,不相忆!

桃花流水杳然去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余”,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写“碧山”之景,其实也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虽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山花如绣颊”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不同的美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天然”二字。这种美学观点反映了诗人酷爱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碧山”之中这种没有名利,又不冷落荒凉的环境,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不是“人间”所能比。而“人间”究竟怎样,诗人没有明说。只要读者了解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爱“碧山”便不难理解了。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许许多多的伤和恨。所以,这首诗并不完全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用笔有虚有实,实处的描写很形象,虚处的用笔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明代李东阳曾说:“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如……李太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这段话对于读者理解这首诗是很有启发的。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显得质朴自然,悠然舒缓,更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天安门的英语

服装设计师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