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三角形、圆形和方形

  在数学王国里,住着许多小主人。其中三角形、圆形和方形是棒打不散的好朋友,他们不但在小朋友的书中出现,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有他们的踪迹。

  一天,三兄弟像往常一样走在大街上散步,突然调皮的三角形跳了出来,对大家说:“各位,今天我们不如换个方向走走吧。”一听这话三人便改了往常的“行军路线”,朝着西边走去。走着走着三人来到了一片荒地,只见满地落叶,空气中到处都是灰尘。这时,几位行人走了过来,看见这样的情景,马上捂住鼻子绕路而行。三兄弟本来也想袖手旁观,调转方向,可转念一想:人类为了研究我们也够辛苦的了,我们也要为人类做点奉献呀。说干就干,方形一个箭步冲上去说道:“我的体积最大,站的最稳,我来当桶身。”圆形灵机一动,便飞跃到方形的头上,一边拍着方形的头,一边说:“老兄,可别说我欺负你,就让我和你配合,做桶盖吧。”三角形可急了:“那我怎么办?”方形笑了,“你就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脚踏子吧。说罢,三人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筒。扫地工人见了高兴极了,这下这片地的卫生就解决了。

  做完了这一切,三兄弟来到了一所幼儿园,他们看见小朋友正在操场上嬉戏,可若大的操场却只有两个跷跷板,为此孩子们你争我抢,毫不谦让地坐着跷跷板。不知怎么的,三兄弟异口同声地说道:“孩子们,我们来啦。”说完,方形变成了木板,三角形变成了底座,而圆形嘛,它便巧妙地把自己一分为二,变成两个扶手,一端一个。小朋友们见到操场上又多了一个跷跷板,高兴极了!兄弟三人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心里暖洋洋的。他们想到:谁说我们图形就那么枯燥,你瞧,我们为孩子带来了无比的快乐。

  兄弟三人继续着他们的旅程。他们走啊走,来到一个奇怪的世界,在那里只有黑夜,没有白天。那里的人看上去是那样的憔悴。三兄弟一商量,便决定……,圆形展翅飞向天空,变成了太阳,顿时天地间光明一片,人们又重见天日了!方形和三角形也不甘示弱,方形摇身一变,变成树杆,三角形转了个圈,又变成了枝繁叶茂的枝枝叶叶。在阳光与树之间的光合作用下,空气变得那样清新!

  从此,人们可以早上上班、学习,晚上可以休息,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人们对兄弟三人感激不已,也因此圆形,方形、三角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小英雄”。兄弟三人的旅程就介绍到了这了,也透露一个小秘密,三兄弟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人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孩子们心中的“三角形”

  “看这个三角形,已知角A等于角B”天哪,自习课又成了数学课,又是三角形,我又该见周公了!

  老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我却用手支撑着这颗硕大的脑袋,望着黑板上一个个三角形,突然间想起小时侯画的小屋:下边一个长长的长方形,上面扣上一个大大的三角形,中间再添上几个方方正正的小正方形,最后再来一番涂鸦便是了。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那幅画得了个“优”,还挂在班级里展览过哩!小时侯的我还为此暗自得意了好几天呢。

  “咳”,老师咳嗽一声,停止了讲解,此时全班出奇的静,我也回过了神,老师正批评几个打瞌睡的同学,我幸灾乐祸,还好他们充当“替死鬼”,不然我的走神是逃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的,于是我又浮想联翩:

  那时,和许多小伙伴们谈天,总会说到自己理想的住处,他们无一例外地说到了海滩、大海、以及老渔船。但我却总希望自己的小屋能在绿荫如盖的林子里,紧靠着小溪而立。在我的小屋旁应该有一大片一大片被称为“蓝色妖姬”的花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开放,散发着迷人的清香,并且将我的小屋染上浅浅的蓝。我的小屋是用木头搭建而成的,样子就像我画的那样,但不用很大,只要能容得下一张床,一只宠物猪和一个小小的我就行。我还要在屋顶上开出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小窗,那样我就可以静静地和我的小猪躺在床上,透过大大小小的窗户看紫色牵牛花顺着小木屋伸向天空,或晴或雨,或昼或夜,安静而又和谐。老虎、小熊、小鹿们都来和我交朋友,我幸福得像童话中的小公主……

  突然,我的右手被同桌撞了一下,一切幻想顿时消失。只见老师已盯上我,样子就像大老虎。对了,童话中的老虎是人类的好朋友,我这么可爱,老虎怎会不喜欢我?我不禁为自恋而笑。

  “你又走神了!”被老师一吓,我这才记起原来自己是在课堂上。我扬了扬头,努努嘴,整整坐姿,装出一副“痛改前非”的样子。老师见我认错态度诚恳,只瞪了我两眼,转过身继续讲课去了。我拍拍胸膛,长长吐了一口气。

  其实数学老师上课挺生动的,又深入浅出。我早就吃透“三角形”这一章的内容,只是他太认真了,单这一章就上了一个月,我再听下去就算明白了也得给整糊涂!我继续托着下巴盯着黑板。都怪昨晚没睡好,那些三角形又渐渐模糊了,成了朵朵白云,飘呀飘上了天空……

  噢,云,Angel的家。传说每朵云中都住一位天使,而每一位天使都守护着地上一个幸福的人。让我想想,我的天使藏在哪一朵云中呢?我抬头仰望窗外飘行的白云,努力地寻找着,嗯,就是像棉花糖的那一朵。如果真是这样,我的天使该有多幸福呀,白天,他们聚集在一起尽情舞蹈,放声歌唱,欢快的音符撒播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夜晚他们坐在星星上,安静地听月亮婆婆讲那动人的故事,直到沉沉睡去……

  “你又开小差了,这是第几次了!快把手伸出来。”我回过神一看,天哪,老师已经站在我的面前,手中的竹鞭儿下向我而来。“啪”,清脆的一声,鞭子已在我的掌上留下了一道红红的印痕。妈呀,好疼啊,我的“安琪儿”被惊醒了!

  幻觉中的“三角形”如诗如画、如云如风,回味无穷;现实中“教室”、“宿舍”、“食堂”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又是那样的单调、乏味、无奈。亲爱的老师,你在传授课本里“三角形”知识的同时,是否也悟出孩子们心中的“三角形”吗

三角形、圆形和直线

  五年三班林冠辰

  今天,薛老师来给我们上作文课。她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教室,随后,笑眯眯地说:“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画,请你们帮我找出图画里隐藏的秘密。”说罢,便拿出几幅图让我们欣赏。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美丽的家乡”这幅画了,因为它用艺术字将“美丽的家”这四个字变成了四座平房,而“乡”字却组成了一条石头路。起初,我们大家谁都没有去注意这个“乡”家,便脱口而出“美丽的家!”说完,老师让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时,一位同学发言:“美丽的家乡。”原来,大家光顾着看那些容易看出来的字,而忽略了那条小路。

  紧接着,老师让我们自己用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形和一条直线来组成一幅富有创意的图画。

  我冥思苦想,这几个图形能组成什么样的图画呢?再看看同学们,有的埋头作画;有的四处张望,似乎想看看别人在画什么;有的抓耳挠腮,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有的……我看见窗外的小鸟正自由翱翔,灵机一动,为何不画个小鸟的头呢?说干就干,我先用铅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再用两个三角形组成它的嘴巴。最后的点睛之笔极为重要,我把直线画得向右下方倾斜。完成了,我欣赏着自己的作品,自豪极了。不知不觉中,要评金、银、铜奖了,我在黑板上找到了一个与我的作品相似的图案——“愤怒的小鸟”,同学们的图案有“稻草人”、“杀人的匕首”、“鼠标”、“雨伞”、“树”……

  开始评奖了,我打心眼里觉得“愤怒的小鸟”一定是金奖,便把宝贵的金奖投给了它,随后我又把“稻草人”和“雨伞”评为银奖,把“树”、“杀人的匕首”和“鼠标”评为铜奖……开始唱票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为各位的作品加油。最后,“鼠标”和“愤怒的小鸟”成为金奖,“雨伞”和“稻草人”成为银奖,而“杀人的匕首”、“猫爪”和“不倒翁房子”成为了铜奖。

  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三角形、圆形、直线这几个简简单单的图形竟然能勾勒出这么多有创意的图案啊!

有趣的三角形

  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今天,我们班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叫做“正三角形”。游戏规则是:全班分两队,每队选出四人,其中三个人蒙上眼睛,双手交叉放肩,然后原地转三圈,另一人为指导员,只动口,不动手,让队员用绳子拼成一个正三角形,用时短的获胜。

  一队的指导员是文静美女王润辰,队员是任天豪,王志超和邢思彤。

  他们三人蒙上红领巾,脸上笑嘻嘻的;可是我们的大美女却紧张起来了,她的手心沁出一层薄汗,双拳紧握,脸微微泛红;一组同学们都紧张的观望着,生怕输掉。

  比赛开始了,他们三人茫然的站在一边,还是指导员派上了用场,她沉着的指挥着:“任天豪下来一点,靠左一点。”

  “邢思彤往右走,对,再往前一点,好,就这样,别动了!”

  “王志超,往后走,再往后走……”

  三人在指导下,慢慢的走着。

  此时同学们都围了上去,个个睁着好奇的眼睛,活像罗马的斗牛场。

  几十秒钟后,一个勉强近似正三角形的图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王润辰满头大汗的说:“好了,老师。”

  老师满面笑容的说:“用时1分42秒,还有谁要来?”

  呵呵,真有意思,我的手痒痒的,高高的举起了手。

  想知道我的表现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三角形与圆形

  点评老师:

  点评内容: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用处,没有什么是万能的,而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正是由各种各种的事物形成的。文章通过描写三角形和圆形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骄傲,因为谁都不是万能的;也不能自卑,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而当我们团结一致,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世界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小作者想象力丰富,文章结构合理,情节生动,逻辑清晰,采用对话的形式来阐述道理,使得道理浅显易懂,易于让读者明白并且接受,是不错的文章。

三角形

  我家是买钢筋的,我家院子里有一台行车,行车上有些铁架子,这些铁架子仔细看是有许多角形组成,为什么用三角形呢?今天我终于明白了。

  数学课上我学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固定性,老师让我们做了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我发现三角形,你了那一条边都不动,非常牢固,四边形那一动就变形,老师说;“三角形有固定性,不变形的特点,所以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利用了这一点。”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之后进行的,在此之后则是《图形的拼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现状的思考,我从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并不陌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学生几乎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了解的是“内角”的概念,如何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此本节课我提出的教学的重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撕一撕、画一画,选择不同的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因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我以引入、猜测、证实、深化和应用五个活动环节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进行数学的思考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引入

  呈现情境:出示多个已学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内角”。(把图形中相邻两边的夹角称为内角)长方形有几个内角?(四个)它的内角有什么特点?(都是直角)这四个内角的和是多少?(360°)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呢?从而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将三角形内角和置于平面图形内角和的大背景中,拓展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数学知识背景,渗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地避免了新知识的“横空出现”。

  (二)猜测

  提出问题:长方形内角和是360°,那么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验证

  (1)量:请学生每人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接着用量角器量一量,然后把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算一算,看看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撕―拼:利用平角是180°这一特点,启发学生能否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请学生同桌合作,从学具中选出一个三角形,撕下来拼一拼。

  (3)折-拼: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向内折,把这三个内角拼组成一个平角,一个平角是180°,所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画:根据长方形的内角和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每个直角90°,那么长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每个长方形都可以平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从长方形的内角和联想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设计意图】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的知识,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内角和与平角、长方形四个内角的和等知识联系起来,并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上把握好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发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深化

  质疑: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会是一样吗

  观察:(指着黑板上两个大小不同但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并说明原因,三角形变大了,但角的大小没有变。)

  结论:角的两条边长了,但角的大小不变。因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实验:教师先在黑板上固定小棒,然后用活动角与小棒组成一个三角形,教师手拿活动角的顶点处,往下压,形成一个新的三角形,活动角在变大,而另外两个角在变小。这样多次变化,活动角越来越大,而另外两个角越来越小。最后,当活动角的两条边与小棒重合时,

  结论:活动角就是一个平角180°,另外两个角都是0°。

  【设计意图】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容易受图形或物体的外在形式的影响。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与角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观察利用“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旧知识来理解说明。

  对于利用精巧的小教具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想象,充分感受三角形三个角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感悟三角形内角和不变的原因。

三角形

  “怎么不至于?这很可能是期中测验!”

  “哼!离暑假还有几周,这时候期中测验,你脑子进水啦!”

  “吭吭!同学们,请安静。这个三角形是在考验大家的想象力,这是区里艺术家所出的题。”老师为同学们“解说”。

  “区里艺术家?!题目?!限制我们的思想啊!”还有好多同学想要插上一嘴,都被老师“恶狠狠”目光憋回去了。

  有的同学低头作画,胳膊肘支撑着整个上身,手搭在脖颈上,时不时地挠挠头;有的同学环顾教室四周,双手交叉着托住下巴,抿着下嘴唇,在教室里寻找灵感;有的同学手放到桌子下面,下巴搁在桌子上,手中的彩笔不停地在纸上舞动着;有的同学背倚着后面的桌子,鼻孔朝天,嘴微微张开,双手放在桌子上。在这么热的教室里,同学们汗流浃背大汗淋漓挥汗如雨汗如雨下满头大汗地作画。

  ……

  一节课转眼就完事了,同学们的画也差不多都画好了。课代表把作业都收上来,交给美术老师。老师回到了办公室里,坐下来,静静地翻阅着同学们的美术作业。翻着翻着,老师不仅大吃一惊,这么简单的一个题目,居然有人把它当做积木,当做无底洞。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业吧。看看这一张画子:这一张纸上画了无数个立体图形,三角形,圆形,梯形……就用这么几个图形,构成了一幅城墙:万里长城。看来这幅画的作者是个学素描的孩子,让这几个图形在纸上栩栩如生。

  后面一张,有一个三角形,里面套着好多好多三角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这让我们好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

  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课件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知识已熟练掌握,但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的意识还有待培养。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三角形的内角的概念,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学生猜、量、拼、折、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②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①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②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途径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来拓宽学生思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形教具。

  2、学生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量角器、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小朋友和大家一同学习,你们瞧,他们来了。你们认识吗?“(出示三角形动画课件),让学生依次说出各是什么三角形,通过这样的复习方式,让学生回顾了前面所认识的几种三角形,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在此基础上,我马上询问学生:“你们发现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点吗?”通过这样的引导,不少学生发现它们都有三个角,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向学生介绍:“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把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是有一次,这些三角形为它们各自内角和的大小发生了争吵,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接着我出示情境课件,【大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最大。”直角三角形,不服气:“哼,我才不信呢?”钝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角最大,应该是我的内角和最大。”“我的大!”、“我的大!”……】就在他们争论不休时,我关闭课件,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看,他们为内角和的大小,争得不可开交,究竟谁说得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就这样,在情境中揭示了课题,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来展开探究活动。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操作感知。

  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请学生先大胆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然后组织学生画出一个任意三角形,测量各角的度数,并计算出它的内角和,由于测量存在误差,学生汇报的结果有179°、180°、178°、181°等等,用接近180°来概括并板书度量法的结果,

  2、剪拼验证:

  安排学生进行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自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为了完成这些活动,设计四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你们能把

  3、折叠验证:

  为了再一次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我又设计了“折一折”的学习活动,同样先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再让学生折一折,叠一叠。当学生出现这样(多媒体演示)的错误时,我没有做出消极的评价,而是把问题交给大家,通过讨论、交流,找到正确的折叠方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这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我把学生得出折叠法的结论也进行了板书。

  三、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揭示规律后,学生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就要通过解答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巩固内化,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我设计了闯三关的活动来激励学生做题的兴趣。

  第一关:基础练习,要求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在三角形内已知两个角,求第三个角(课件出示)

  第二关,提高练习,

  ①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求顶角。

  ②求等边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这两个提高练习的安排,是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隐含条件来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第三关:拓展练习。

  针对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我设计的拓展题目要求学生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规律,求四边形和五边形的内角和(多媒体出示)。考虑到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局限性,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画对角线的方法,把四边形和五边形都分成几个小三角形,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以致用,通过本道题练习,既能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又能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样的练习安排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从易到难,逐步加深,还富有趣味性。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同时,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

  我认为一堂成功的好课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更要讲究一个完整的结尾,我在课堂的最后进行这样的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畅所欲言,欲罢不能,把整堂课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说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板书】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遵循了板书的目的性原则、概括性原则、简炼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简洁明了,能帮助学生把整堂课的学习内容融入大脑。

  本节课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索的乐趣,领略成功的喜悦,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最终实现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以上便是我对《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堂课的说课,谢谢大家!

三角形的内角度数

  课堂上听老师说,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这怎么可能呢?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有可能是其它度数的呀!我不相信。

  放学后,我一回家就剪了一些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将它们的角度分别量出相加,735157=181度、5920100=179度。奇怪!怎么我算出的度数会不同的呢?我翻开数学书,想看看书上是怎样理解、分析的。只见从智慧老人口中蹦出一句:实际上,三角形的内角都是180度。只是因为测量有误差,噢,原来181、179都是测量误差啊!这时妈妈对我说:“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的,不然一定不是一个三角形。”这使我想到了等边三角形。难道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角都是60度?我试着去画了画、量了量,发现它真的是60度。妈妈问我有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方法吗?我想了想,对,有了,我画了一个三角形,将它的三个角并拢在一起,使它形成一条直线;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我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了下来。再拼在一起正好180度嘛!

  啊!我知道了,无论哪个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一定都是等于180度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劳动法47条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